鬣羚骨

( Liè Línɡ Gǔ )

鬣羚骨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强筋骨;祛风湿;通络止痛。主腰膝酸痛;风湿痹痛;麻木不仁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
性味:
味辛;咸;性温
归经:
入肝、肾二经
各家论述:
《中国药用动物志》:有祛风、止痛的功能。主治风湿肢节酸痛、麻木不仁等症。
用药禁忌:
素体热盛者慎服。孕妇禁服。
性状:
性状鉴别,骨长而粗装,常带有蹄子,前后肢皆由3节组成,各节微弯曲。前肢上节中节,各长约26cm,下节较细短。后肢上节长约30cm,中节长约35cm,下节亦较短小。外表灰白色。骨质不甚沉重,质硬,断面灰白色,不透明,髓腔空虚,油质不重。气微腥,味微咸。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栖息于海拔3000m左右的石崖上,善跳跃,独栖,性刚强。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青海、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四川、西藏等地。
原形态:
鬣羚,体形中等,身长1.4-1.7m,尾长9-11cm,肩高1.1m,重可达120kg。耳宽大, 颈背有鬃毛。吻端裸露,雌雄均有角,雄角较大,长达20cm,基部粗而先端尖,除尖端外均具环棱。全身黑色稍带棕色,上下唇白色,耳背黑棕色。腹部及鼠蹊部黑褐色,尾尖黑色。个体毛角差异较大。
来源:
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鬣羚的四肢骨。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pricornis sumatraensis bechstein.
采收和储藏:四季猎捕,剥皮取骨骼,挂通风处晾干。
出处:
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