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蛛网膜囊肿

( luneizhuwangmonangzhong )

西医

简介:
蛛网膜囊肿多发生在原来的脑沟裂和脑池所在处,与蛛网膜下腔关系密切,囊液类似脑脊液而蛋白质含量常较高,囊壁为蛛网膜。可压迫所在部位的脑组织并使之萎缩。
发病机理:
(1)先天性蛛网膜囊肿:多见于儿童,男性较多见。发病原因可能是由胚胎发育过程中脱落入蛛网膜下腔的蛛网膜小块发展而成。在硬脑膜侧的囊壁之外还有一层蛛网膜,但此层常与囊壁互相粘连在一起。在囊肿与脑皮质相邻的一面仍然有蛛网膜下腔存在,可能囊腔有小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使脑脊液能进入囊腔,并因长期随脑脊液搏动冲击力而使之逐渐扩大。
(2)感染后蛛网膜囊肿:这类囊肿继发于脑膜炎后,由蛛网膜粘连而围成,其中充满脑脊液。囊肿常为多发性。好发部位为视交叉池、脑底池、环池或小脑延髓池等处,阻碍脑脊液流动及吸收,所以除个别病例发生某种局灶性症状(如视交叉综合征)外,大多易显示脑积水颅内压增高征象。
(3)外伤后蛛网膜囊肿:多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发病原因可能是外伤性颅骨骨折,伴局部硬脑膜撕裂,下方蛛网膜嵌入骨折裂隙处,并逐渐扩大形成囊肿,其周围骨折边缘亦不断扩大形成骨缺损。如外伤时软脑膜亦破损,则脑组织亦可疝人。
病理:
(1)先天性蛛网膜囊肿:
好发部位为:大脑外侧裂、大脑纵裂、大脑表面或底部、小脑中线。少数可发生在鞍区、四叠体区、斜坡及脑桥小脑角等处。
(2)感染后蛛网膜囊肿:这类囊肿继发于脑膜炎后,由蛛网膜粘连而围成,其中充满脑脊液。囊肿常为多发性。好发部位为视交叉池、脑底池、环池或小脑延髓池等处,阻碍脑脊液流动及吸收,所以除个别病例发生某种局灶性症状(如视交叉综合征)外,大多易显示脑积水颅内压增高征象。
(3)外伤后蛛网膜囊肿:本症多发生于顶部,少数可位于枕、额部。
体征:
(1)先天性蛛网膜囊肿:
临床表现:幼儿患者常头颅较大,颞部隆起,颞鳞部骨质菲薄及有慢性颅内压增高的征象。由于病初症状多不明显,到成年期因癫痫发作、偏瘫或严重颅内压增高等而引起注意。通过ct扫描、脑血管造影或气脑造影等检查,对位于幕上者通常易于定位或断定为不含血管的病变,其中有的可与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或水相区别,但不能与下述其他蛛网膜囊肿鉴别。位于幕下者只能定位。
(2)感染后蛛网膜囊肿:
由于这类囊肿可为多发性,常发生于幼儿期,引起头颅增大,既不易与先天性蛛网膜囊肿鉴别,也不易了解到囊肿的数目。
(3)外伤后蛛网膜囊肿:
临床表现为患儿头皮局部隆起,柔软,有搏动及波动。囊肿压迫脑组织时可发生癫痫,轻偏瘫等神经症状。x线片可示骨折线增宽或颅骨缺损,局部穿刺可得含蛋白质量较高的清晰液体。ct扫描可明确囊肿范围。有时同侧脑室扩大并有脑穿通畸形。
治疗:
(1)先天性蛛网膜囊肿:
治疗:本病无临床症状者不需治疗,有症状者,治疗以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术中常见囊液呈黄色,蛋白质含量极高。将表面部分囊壁切除,分离四周的粘连,使原来的囊腔与蛛网膜下腔打通,不需切除脑侧的囊壁,否则可因局部渗血、粘连而致手术失败。对手术切除仍不能解决颅内高压症状者,可施行脑脊液分流术。
(2)感染后蛛网膜囊肿:
诊断和治疗与先天性者相同。但手术只宜切除引起症状的主要囊肿,对多发者常不能也无法将其全部切除,颅内压增高不能解除者可施行脑脊液分流术。
(3)外伤后蛛网膜囊肿:
治疗可切除囊肿,修补硬脑膜及颅骨缺损。如局部膨出不明显或颅骨缺损不大者亦可不手术。癫痫发作可服用抗痫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