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球菌脑膜炎

( lianqiujunnaomoyan )

西医

简介:
链球菌脑膜炎临床上少见,近年更有减少趋势。本病较多发生中耳炎、乳突炎和鼻窦炎等局部病灶的扩散,亦见于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败血症和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血源性感染;偶发生于头颅外伤、颅脑手术或腰椎穿刺后。
病因:
引起链球菌脑膜炎者主要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a族。
人群:
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继发于心内膜炎及泌尿道感染者,则多为肠球菌,见于较大儿童及抵抗力低下的病人。
体征:
临床表现与其他化脓性脑膜炎相似。
实验室诊断:
涂片可找到革阳性球菌,常呈链状排列,培养阳性可诊断确定。由肠球菌引起者,脑脊液中细胞数常较低,多在200×l06/l(200/μl)以下,与其他化脓性脑膜炎不同,是其特点之一。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原发病的存在,有助于诊断。
治疗:
链球菌脑膜炎的治疗,除选择适当抗生素外,局部病灶的及早处理甚为重要。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者,以青霉素首选,剂量为每日1000万-1500万u,儿童每日20万-30万u/kg,分次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可同时服丙磺舒。对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氯霉素,每日3g,儿童每日50-70mg/kg(新生儿不超过25mg/kg)。肠球菌对青霉素敏感度较低,除每日1200万-1500万u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外,可与链霉素、卡那霉素或庆大霉素联合治疗。链霉素和卡那霉素每日分别为1.5g,卡那霉素儿童每日20-30mg/kg;庆大霉素每日24万u,同时用庆大霉素鞘内注射,每次5000-10 000u,儿童每次1000-2000u。如治疗效果不佳,或对青霉素过敏,可改用万古霉素与链霉素、卡那霉素或庆大霉素联合治疗,万古霉素每日2g,儿童每日40mg/kg,分次静脉滴注。疗程3周。继发于心内膜炎者4-6周。
预防本病在于对感染病灶及早作必要的外科手术。原有心脏病者,在拔牙和扁桃体摘除手术时可用青霉素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