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 fanshehuixingrengezhang'ai )

西医

简介: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人格障碍,以往称为病态人格、非社会性人格障碍、悖德型人格障碍,或违纪型人格障碍。这种人格障碍起自青少年时期,主要特征为一系列不负责任的、反社会的行为。所谓“反社会”是指违背社会生活的道德准则和风俗习惯,以致损人害己的性质而言。
病因:
产生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原因未明。遗传因素可能有一定关系。lane与rosanoff都曾发现单卵双生子之一如果犯罪,另一也犯罪者可达60%以上;而双卵双生子仅12%左右。犯罪本身不可能遗传,所遗传的只是某种人格,其中以反社会型人格最有关系。cadoret(1978)用养子研究的方法发现,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父母所生子女在寄养条件下有22%发生率,而正常父母所生子女竟无1例;环境、文化与教育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产生也有很大关系。bowlby(1944)研究了44例少年犯罪,认为从小离开母亲,丧失母爱,是导致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一个原因;最近有人认为儿童多动症与成年后的反社会人格障碍也有关系。这些说法均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体征:
主要表现为:①缺乏正常的人际感情:这种人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缺乏同情,甚至可以称为冷酷无情。其内心缺乏感情,而外表却颇具魅力,因而往往与人能保持一种肤浅或短暂的友谊关系。②冲动性行为:由于缺乏自制能力,所以容易发生冲动行为,结果损人害己。他们往往凭心血来潮,想干什么便干什么,在事前不作周密考虑或计划。因而屡次更换工作岗位,甚至不辞而别。在家庭婚姻方面,爱情也不专一,忽冷忽热,经常吵架,最终分居或离婚。由于不能自制,往往违纪犯法,从偷窃、打架、直到强奸、抢劫、伤人或凶杀。③不吸取经验教训:这种人对自己的错误行为并非不认识,也往往能作出检讨,但却始终不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不能以正确的认识来指导自己的行动,结果是屡教屡犯。
治疗:
治疗比较困难。一般的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均无明显效果。教育与惩罚,有可能使患者在短期内较好地适应环境,但常不能根本改变其性格缺陷。一般说,至45岁以后,情况会有所好转或减轻;robins曾随访一些病例。发现1/3有所进步,不再犯法,但对妻儿邻居仍常发生麻烦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