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猫肉
( Línɡ Māo Ròu )
灵猫肉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
温中;助阳。主脾胃虚寒;脘腹冷痛;阳痿 |
用法用量: |
内服:煮食,125-250g。 |
性味: |
味甘;性温 |
归经: |
胃经 |
各家论述: |
《本草求原》:暖胃。 |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1.生活于丘陵山地的树林或灌木丛地带。夜行性,杂食,但以动物性食料为主。 2.栖息于多树的山地、灌丛、草丛等地。昼伏夜出,杂食。 资源分布:1.分布于我国秦岭和长江流域以南及西藏等地。 2.分布于我国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以及福建、台湾、湖南、海南、云南、西藏等地。 |
原形态: |
1.大灵猫,大小与家犬相似,体长60-80cm,体重6-10kg。吻部略尖,四肢较短,必长过之半。体毛粗硬,尾毛柔软致密。雌雄体于肛门与外生殖器间均有发达的外分泌腺(香腺囊)。腺口有一突出的片状薄瓣,可启闭。体气浅棕色,并点缀有不甚规则的黑褐色斑纹;头、额、唇均为灰白色;沿中央从头后直到尾基部,有一条黑色的鬣毛纵纹;四肢黑褐色;尾有黑白相间的闭锁色环,白窄黑宽。 2.小灵猫,体开小于大灵猫,个体几与家猫相近,体长40-60cm,体重2-4kg。耳短宽,双耳前缘甚为靠近;前额较窄;尾长约为头及体长的1/3;背部无黑色鬣毛带纹。香囊不如大灵猫发达,但仍能分泌灵猫香。体毛为深灰棕色。背中与两侧的5条棕黑色带纹较为明显,其体两侧带纹下方具有大小不等的黑纵列斑点;尾有6-8个黑色环,其间隔有灰白色环;尾尖为灰白色。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灵猫科动物大灵猫和小灵猫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vierra zibetha linnaeus2.viverricula indica desmarest[veverra indica desmarest] |
出处: |
出自《本草纲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