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四气流注于足太阴经,骨节烦疼,四肢拘急,自汗短气,小便不利,手足或时浮肿。附子(炮,去皮、脐) 桂心 防己(各四钱) 炙甘草(二两) 白术茯苓(各三两)姜水煎,食前温服。
治四气流注于足太阴经,骨节烦疼,四肢拘急,自汗短气,小便不利,恶风怯寒,头面手足,时时浮肿。附子(炮去皮脐) 桂心(各四两) 白术(三两) 甘草(炙,二两) 防己(四两) 茯苓(三两)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二盏,姜七片,煎七分,去滓温服。
附子肉桂防己(各四钱) 炙甘草(二钱) 白术茯苓(各三钱)阳气衰于下,令人寒厥,从五趾至膝上寒者,此方主之。 进退消长者,阴阳之理也,故阳气衰乏者,阴必凑之,令人五趾至膝上皆寒,名曰寒厥。 寒茯苓,甘温燥渗之品也,可佐之以平阴翳。
附子 桂心 防己(各四钱) 甘草(炙,二钱) 白术茯苓(各三钱) 水煎冷服。寒湿香港脚,疼痛不仁,两尺脉来沉细者,此方主之。 此痹证也。《内经》曰∶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今疼痛不仁,是寒而且着也。两尺主两足,脉来沉者为里,迟者为寒。是方也,用桂心、附子温其寒。防己、白术制其湿。甘草、茯苓,脾家药也,扶土气之不足,制湿气之有余。然必冷服者,欲附、桂之性行于下,而不欲其横于上也。
本站所刊登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