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传梅毒

( taichuanmeidu )

别名: 先天性梅毒 , 遗毒

中医

简介:
父母患梅毒遗传给胎儿。以婴儿体瘦枯槁,肤色暗红发斑、溃烂,脓血淋漓为主要表现的先天性梅毒

西医

简介:
胎传梅毒梅毒螺旋体经过母体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中所致的梅毒,感染时间均在妊娠4个月以后,孕妇感染时间越短,则胎儿被感染的机会越大,可导致流产早产和死胎或生出活的梅毒儿,晚期梅毒孕妇传染给胎儿的机会较小。
病理:
组织病理:胎传梅毒的病理变化,早期基本上和获得性梅毒的早期相似;晚期和获得性梅毒的晚期相似。
诊断依据:
根据患儿父母冶游史和性病史、临床表现,结合血清试验、早期损害,再结合暗视野检查和相应脏器累及的相应实验室检查即可诊断;晚期需要进行活组织检查分析判断;对可疑病例可行治疗试验予以确诊。
症状:
早期胎传梅毒一般于生后3周至3月之间发生,常见的症状有:①营养障碍:患儿发育营养差,体格瘦小,皮肤苍白松弛,哭声低哑,貌似老人。②皮肤粘膜损害:皮肤损害以斑疹、斑丘疹和丘疹为多见,初呈鲜红或紫红色,以后转成红铜色,斑疹和斑丘疹大都分布在头部、四肢和躯干,数目少,直径0.3-1cm,发生在掌跖和腔口周围的,可融合成片,常有脱屑或潮湿,如不治可在1-3月内消退,遗留暗棕色斑;丘疹好发掌跖和臀部,直径0.5-2cm,盘状,浸润显著,上附鳞屑,在口周和臀部的损害其表层常已剥脱而潮湿,口周附近的皮肤因弥漫浸润失去弹性可形成辐射状皲裂,愈合后形成辐射状瘢痕。可有大疱性损害,直径1-2cm,常分布全身以掌跖和四肢较多,外有狭窄红晕,疱液初清澈微黄后变混浊,数日后愈合留紫褐色斑痕,2-3月后可消退。脓疱疹少见,好发面和四肢。与成人所见类似。扁平湿疣少见,发生肛门、外阴或其他皱褶处,多数在1-2岁发生。粘膜损害,可发生在鼻、喉、口腔和唇粘膜,导致鼻粘膜红肿溃烂,流血性涕,呼吸时发鼾声或哨音,可发展为破坏鼻中隔,使塌陷成马鞍鼻,喉部发生卡他性炎症,口腔粘膜可出现粘膜斑,唇面出现鳞屑和皲裂秃发形态与获得性梅毒相似,秃发区分布不均匀,数目少但面积大,有时秃发处可见鳞屑性斑疹指甲病变有甲沟炎和甲床炎,甲面可弯曲成爪形,松脆易掉。③其他:可发生一个或数个手指成梭形的弥漫肿大的梅毒性指炎,骨骺如桡骨骨骺较易发生梅毒性骨骺炎,患肢因移动时疼痛而患儿不肯移动的假性瘫痪。此外,也可发生骨膜炎、骨软骨炎、骨髓炎、肝脾及全身淋巴结均可肿大、无症状性神经梅毒、梅毒性脑膜炎,或视神经萎缩、虹膜炎,睾丸亦可发生梅毒性病变。
晚期胎传梅毒发生结节性梅毒瘤,与晚期获得性梅毒相似,晚期胎传梅毒的三个特殊临床表现为:①实质性角膜炎:常在8-15岁时发生,双侧角膜有深在性浸润,可严重影响视力。②神经性耳聋:双侧性,发病较急,多在10岁左右发病。③楔状牙(hutchinson牙)。此外,也可发生马鞍鼻、马刀胫、硬腭弓狭窄及锁骨病征,偶见中枢神经系统梅毒
体征:
1.父母有梅毒病史。
2.早期多发于出先后3周至3月之间,形体枯槁,皮肤干皱,貌似老人,口角皸裂,手掌或足底有光亮斑片及大水泡,臀部皮肤剥脱,形成烂斑,或鼻孔肿胀,有脓血性鼻涕,呼吸、吮乳皆感困难。
3.晚期多4岁以后发病,除有发育不良,智力低下外,尚有黑睛云翳耳聋、楔状齿,或伴有梅毒其他症状。
实验室诊断:
暗视野映光检查:从早期损害中可找到螺旋体。
治疗:
对早期胎传梅毒,给普鲁卡因青霉素,5万u/kg体重,每日分2次静脉点滴,共10-14d,也可以青霉素,每日5万u/kg,肌注,连续10-14d。晚期胎传梅毒,给普鲁卡因青霉素,5万u/kg,肌注,共10d,但总量不超过成人量。开始治疗时应避免发生jarisch-herxheimer反应(疗后梅毒增剧反应)。8岁以下儿童禁用四环素。可用红霉素代之,每日7.5-12.5mg/kg,分4次服,连服30d。
中西医结合:
参见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