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猪肉

( Xuě Zhū Ròu )

别名: 大旱癞 , 土拨鼠

雪猪肉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祛风活络;除湿清热。主风湿痹痛;脚膝肿痛;痔瘘;湿热身痒
用法用量:
内服:煎炖汤或煮食,120-250g。
性味:
味甘;咸;性平
归经:
肾;大肠经
用药禁忌:
饮膳正要》:“多食难克化,微动气。”
性状:
性状鉴别,鲜肉质嫩、细致,肥厚多脂。风干者多为干燥的整块。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栖息于海拔2800-5000m的高山草甸草原带。洞穴居,群栖。白天活动,冬眠。主食草本植物和灌木的嫩枝、叶等。
2.栖息于海拔2500-3500m的草原、草甸。喜潮湿。洞穴居。洞口有土丘即旱獭丘。以植物为食。
3.栖息于地热起伏,草原与荒漠相交的边缘地区。群居。洞穴多筑在高地或坡地上,洞口外有土丘。以草根种子为食。
4.本种以为亚高山草原地带代表种之一。栖息于高山草甸、草原牧草茂密丛生处。洞穴居,亦喜群居。洞口附近有黄形的旱獭丘。主要以莎草科、禾本科植物为食。
资源分布:1.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2.仅分布于新疆北部。
3.分布于内蒙古东部及新疆北部。
4.分布于新疆西部和南部。
原形态:
1.喜马拉雅旱獭,大型的地栖松鼠类。体长46-58cm,体重3-6kg。颈粗短。耳熟短圆。尾扁平而短,长约13cm,不超过后足长的2倍。四肢粗壮,前足拇趾退化,爪很小,其余4趾,爪长而弯曲,后足趾爪较短。吻侧毛淡棕色,有黑色。鼻背具黑色或黑褐色斑。眼眶上缘有明显的黑色条纹。头顶黑色与棕色相混,两侧至耳基淡黄色。背面褐色与不规则黑纹相混,针毛中段苍白色,尖端黑色。喉、胸、腹部及四肢均为淡黄色,底毛全为灰黑色。臀部呈深棕黄色。尾毛与体色相似,唯尖部黑色。幼体较成体色淡。
2.灰旱獭,大小、形态与喜马拉雅旱獭相似,但腹面色调深浓,呈深棕黄色或圭棕色。体长46-54cm,重4-6kg。耳短小。足爪粗短。尾较短,13-15cm,不及体长1/3。体背淡黄色或沙黄色,间杂黑色或褐黑色。吻、颊、耳下深棕褐色。耳沙黄色。尾与体色相似,但尾端黑褐色。
3.草原草獭,体形小,长约36-49cm,重3-4kg。尾长11-12cm,约为后足长的2倍。体背淡褐色或浅锈色,间杂淡白色,绝无黑褐色。额、头顶纯褐色。耳浅橙黄色。腹面棕褐色,毛基暗褐色。尾深褐色,尾端锈褐色。
4.长尾旱獭,噗大型旱獭。体长47-50cm,重4-5kg。尾较长,18.5-22cm,明显超过后足长的2倍。耳甚小,几不显露。毛被长而厚密。通体橙黄以或赭黄色,背毛毛端常染有深褐色。腹色与背色近似,但棕色较深,背腹间无明显分界。尾端黑色或赭褐色。
来源:
药材基源:为松鼠科动物喜马拉雅旱獭、灰旱獭、草原旱獭、长尾旱獭等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armota himalayana hodg.2.marmota baibacina(brandt)3.marmota bobac miiller4.marmota caudata jacquemont
采收和储藏:捕杀后,剥去皮毛,除去内脏,取肉,鲜用或用竹片撑开或风干。
出处:
出自《四川中药志》。《饮膳正要》:土拨鼠北人掘取以食,虽肥,煮则无油,汤无味,多食难克化,微动气

雪猪肉 (出处: 《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主治:
主治湿热身痒,风湿痹痛及脚膝肿痛等症。
用法用量:
4~8两,炖汤服。
性味:
辛、咸,平。
生境分布:
四川、西藏。
来源:
啮齿松鼠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 robusta (milne-edwards),以入药。

雪猪肉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风湿痹痛,脚膝肿痛,痔瘘。
①《本草拾遗》:"主野鸡。"
②《四川中药志》:"治湿热身痒,风湿痹痛,脚膝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或煎汤,4~8两。
性味:
辛咸,平。
①《本草拾遗》:"甘,平,无毒。"
②《四川中药志》:"辛咸,平,无毒。"
性状:
鲜肉质嫩而细致,肥厚多脂。风干者多为干燥的整块。以块大,肥厚者为佳。
生境分布:
四川、青海等地。
原形态:
动物形态详"雪猪油"条。
来源:
松鼠科动物喜马拉雅旱獭。捕杀后,剃去皮毛,除去内脏,取肉鲜用,或用竹片撑开风干。
出处:
四川中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