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脚板草
( Yā Jiǎo Bǎn Cǎo )
别名: 水辣菜 , 地胡椒 , 辣子草 , 野芹菜
鸭脚板草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
除痰截疟;解毒消肿。主疟疾;瘿肿;毒疮;跌打损伤 |
用法用量: |
外用:适量,捣敷。内服:煎汤,3-9g。 |
性味: |
辛;苦;性热;有毒 |
归经: |
心经 |
各家论述: |
1.《分类草药性》:治一切恶疮,包鱼口,外治蛇咬。 2.《四川中药志》:治跌打损伤。 3.《重庆草药》:可以截疟。 4.《湖南药物志》:治瘿肿。 |
用药禁忌: |
多作外用,内服宜慎。 |
附方: |
①截疟:发疟前以鸭脚板草嫩枝叶捣包脉筋(前臂内侧接腕处,也可包命门),但应以布垫之,包的时间不可太久。②治毒疮或跌伤出血:鸭脚板草嫩茎叶捣烂,包伤口上,可以拔脓除毒,止血生肌。但不能敷在未伤的皮肤上,否则刺激起泡。③治跌伤未破皮者:鸭脚板草少量,合酒涂揉之。(选方均出《重庆草药》) |
性状: |
性状鉴别 茎下部节常生根;表面密生伸展的白色或淡黄色柔毛。叶片圆肾形至宽卵形,长2-5cm,宽3-6cm,下面密生柔毛;叶柄长2-5cm。花对叶单生,具长梗;萼片5,反曲;花瓣5,近椭圆形,长达7mm。气微,味辛,微苦。 |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生于平原湿地或山林坡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
原形态: |
扬子毛茛,多年生草本,高20-50cm。须根多数,簇生。茎铺散,斜升,下部节上伏地生根长叶,多分枝,密生开展的白色或淡黄色柔毛。基生叶为三出复叶,叶柄长2-5cm,密生开展的柔毛,基部扩大成褐色膜质宽鞘抱茎;叶片轮廓圆肾形至宽卵形,长2-5cm,宽3-6cm,基部心形;中央小叶宽卵形或菱状卵形,3浅裂或深裂,边缘有锯齿,小叶柄长1-5mm,被开展的柔毛;侧生小叶不等2裂,较小,具短柄;小叶两面疏生柔毛。花两性,直径1.2-1.8cm,与叶对生,花梗长3-8cm,密生柔毛;萼片5,狭卵形,长4-6mm,宽2-3mm,外面有柔毛;花瓣5,狭卵形或近椭圆形,长6-10mm,宽3-5mm,黄色,基部有长爪,蜜槽小鳞片位于爪基部;雄蕊20余,花药长约2mm;花托粗短,密生白柔毛;心皮多数。瘦果扁平,长3-4mm,无毛,边缘有宽约0.4mm的宽棱,喙长约1mm。花果期5-10月。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扬子毛茛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nunculus sieboldii miq.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集,洗净,鲜用或晒干。 |
出处: |
出自《分类草药性》 |
鸭脚板草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
治疟疾,瘿肿,毒疮,跌打损伤。 ①《分类草药性》:"治一切恶疮,包鱼口,外治蛇咬。" ②《四川中药志》:"治跌打损伤。" ③《重庆草药》:"可以截疟。" ④《湖南药物志》:"治瘿肿。" |
用法用量: |
外用:捣敷。 |
性味: |
①《分类草药性》:"性热,味苦,有毒。" ②《湖南药物志》:"辛,有毒。" |
附方: |
①截疟:发疟前以鸭脚板草嫩枝叶捣包脉筋(前臂内侧接腕处,也可包命门),但应以布垫之,包的时间不可太久。 ②治毒疮或跌伤出血:鸭脚板草嫩茎叶捣烂,包伤口上,可以拔脓除毒,止血生肌。但不能敷在未伤的皮肤上,否则刺激起泡。 ③治跌伤未破皮者:鸭脚板草少量,合酒涂揉之。(选方出《重庆草药》) |
生境分布: |
生于溪边或林边阴湿处。分布长江中、下游各地及台湾。 |
原形态: |
多年生草本,遍体被白色或淡黄色柔毛。基部分枝,常匍匐地上。叶为3出复叶,具长柄;叶片宽卵形,长2~4.5厘米,宽3~6厘米,中央小叶具长或短柄,宽卵形或菱状卵形,3浅裂至深裂,裂片上部边缘疏生锯齿,侧生小叶具短柄,不等地2裂。花对叶单生,具长梗,径约1.5厘米;萼片5,狭卵形,反曲;花瓣5,黄色,近椭圆形;雄蕊多数,花药黄色;雌蕊多数,子房上位,花柱钩曲。瘦果扁平,有边缘,中部突起,先端具短喙。花期5~6月。 |
来源: |
为毛莨科植物扬子毛茛的全草。春、夏采收。 |
出处: |
《分类草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