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实
( Zǐ Shí )
梓实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
①《现代实用中药》:"利尿,治浮肿。" ②《中国药植图鉴》:"外用杀虫。" |
性味: |
《现代实用中药》:"甘,平,无毒。" |
药理作用: |
梓实水溶性提取物及果皮、种子提取物,对小白鼠、家兔均有利尿作用,并使电解质的排出增加。从梓实中提出有利尿作用的甙。在大鼠利尿实验中,脱-对-羟基苯甲酰梓甙的作用强于梓甙,前者主要表现为钠利尿,后者为氯利尿。大白鼠尿酸性者,二种甙的利尿作用减弱,尿碱性者利尿作用增强,两种甙对双侧肾上腺切除的大鼠均表现钠利尿。对大鼠碳酸酐酶无抑制作用,对循环系统几无影响。毒性弱。其利尿作用乃由于对肾小管的影响所致。 |
化学成分: |
果实含梓甙、脱-对-羟基苯甲酰梓甙、对-羟基苯甲酸、柠檬酸、蜡。种子含对-羟基苯甲酸。β-谷甾醇和脂肪酸。 |
附方: |
治慢性肾炎,浮肿,蛋白尿:梓实五钱,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 |
性状: |
蒴果呈狭线形,新鲜时,有强粘着性,熟时渐次消失。长20~30厘米,粗5~9毫米,稍弯转,暗棕色乃至黑棕色,有细纵皱并有光泽细点,粗糙而脆。基部有果柄。先端常破裂,露出种子。种子淡褐色,菲薄,长5毫米,阔2~3毫米,上下两端有长1厘米许白色光泽毛茸,中央内面有暗色脐点。种皮除去后即为胚,有子叶2片。几无味,微有收敛性。 |
生境分布: |
产湖南、河北、四川等地。 |
原形态: |
植物形态详"梓白皮"条。 |
来源: |
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果实。秋、冬间摘取成熟果实,晒干。 |
出处: |
《现代实用中药》 |
梓实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
利水消肿。主小便不利;浮肿;腹水 |
用法用量: |
内服:水煎,9-15g。 |
性味: |
味甘;性平 |
归经: |
肾;膀胱经 |
各家论述: |
1.《现代实用中药》:利尿,治浮肿。 2.《中国药植图鉴》:外用杀虫。 |
药理作用: |
梓实水溶性提取物及果皮、种子提取物,对小白鼠、家兔均有利尿作用,并使电解质的排出增加。从梓实中提出有利尿作用的甙。在大鼠利尿实验中,脱-对-羟基苯甲酰梓甙的作用强于梓甙,前者主要表现为钠利尿,后者为氯利尿。大白鼠尿酸性者,二种甙的利民作用减弱,尿碱性者利尿作用增强,两种甙对双侧肾上腺切除的大鼠均表现钠利尿。对大鼠碳酸酚酶无抑制作用,对循环系统几无影响,毒性弱,其利尿作用乃由于对肾小管的影响所致。 |
化学成分: |
梓果实含梓果甙(catalposide),梓果次甙(catalpinoside)即梓醇(catalpol)[1],对羟基苯甲酸(p-bydroxy-benzoic acid)[1,2]和柠檬酸(citric acid)[4]。 |
附方: |
治慢性肾炎,浮肿,蛋白尿: 梓实五钱,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 |
性状: |
性状鉴别 果实呈狭线形,鲜时具强粘性,熟时渐次消失,长20-30cm,直径5-9mm,微弯转,暗棕色或黑棕色,有细纵皱,并有光泽细点,粗糙而脆,先端常破裂,露出种子,基部有果柄。种子菲薄,淡褐色,长5mm,直径2-3mm,上下两商具白色光泽毛绒,长约1cm,中央内面有暗色脐点,种皮除去可见子叶2片。气微,味淡。 |
原形态: |
梓 乔木,高达15m。树冠伞形,主干通直,树皮灰褐色,纵裂;幼枝常带紫色,具稀疏柔毛。叶对生或近于对生,有时轮生;叶柄长6-18cm;叶片阔卵形,长宽近相等,长约25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或浅波状,常3浅裂,两面均粗糙,微被柔毛或近无毛,侧脉4-6对,基部掌状脉5-7条。顶生圆锥花序,花序梗微被疏毛,长12-28cm;花萼2唇开裂,长6-8mm,绿色或紫色;花冠钟状,淡黄色,内面具2黄色条纹及紫色斑点,长约2.5cm,直径约2cm;能育雄蕊2,花丝插生于花冠筒上,退化雄蕊3;子房上位,棒形,柱头2裂。蒴果线形,下垂,长20-30cm,粗5-7mm。种子条椭圆形,长6-8mm,两端具有平展的毛花期5-6月,果期7-8月。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talpa ovata g.don. 采收和储藏:为、冬间摘取成熟果实,晒干。 |
出处: |
出自《现代实用中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