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瘤

( fenliu )

别名: 脂粉瘤 , 渣瘤 , 粉瘿瘤 , 皮脂腺囊肿 , 脂瘤

中医

简介:
本病又名脂瘤、皮脂囊肿。中医亦称"粉瘤",如《外科正宗》记载:"粉瘤红粉色,多生耳项前后,亦有生于下体者,全是痰气凝结而成。"
病因:
本病是由湿痰凝滞于皮肤之间所致。《景岳全书·外科》说:"盖此以腠理津沫,偶有瘀滞,而不散,则以成,是亦粉刺之属,但有浅深耳,深者在皮里渐大成也。"指出津沫所滞,是湿痰凝聚,形成肿块的原因。
病机:
多因痰气凝滞于皮肤之间所致。
类证:
1.胶瘤:常发生于指、腕关节或肌腱附近,为圆滑坚硬囊肿,囊内无粉渣样物。
2.骨瘤:肿块坚硬如石,紧贴于骨。
治疗:
一、内治
痰核留结证:肿块多发于头面、项背及臀部等处,小如豆,大如鸡蛋,表面光滑,边缘明显,圆形质软,推之可移,不痛不痒。化痰散结、舒筋和络。苍附导痰丸加减,或十全流气饮消瘰丸加减。
二、外治
用手术将囊肿摘除,合并感染形成脓肿时应切开引流,再用棉球蘸少量升丹七三丹或稀释后的白降丹塞入腔内,化去包囊,待囊壁蚀尽后,再用生肌药收口,愈后不易复发。

西医

简介:
本病是以皮肤间出现圆形质软的肿块,溃破后可见粉渣样物溢出为主要表现的瘤病疾病
人群:
多见于青壮年。
病理:
病理切片证实为皮脂腺囊肿
组织病理:示皮损由2~3层扁平上皮细胞组成囊壁,内含脂肪、角化物质及胭脂素。
诊断依据:
临床诊断
1.皮损呈球形或半球形之囊肿,豌豆栗子至拳头大,性质坚硬,高出皮面,有移动性,境界清楚。
2.表面无变化或受压迫而变薄,中央可有一充满角质蛋白的斑点。
3.原发或数个聚集,发展中可有继发感染,破溃化脓。
4.好发于头皮、颜面、阴囊肩胛及背部。
体征:
1.多见于青壮年。
2.好发于头面、项背及臀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
3.初起皮肤内有一肿物,小如豆粒,大如柑橘,界限清楚,质软,肿物与皮肤粘连,一般深部组织不粘连,推之可移,肿物生长缓慢,可继发感染而出现红、肿、热、痛,引起化脓。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脂肪瘤皮肤纤维瘤表皮囊肿相鉴别,组织病理可明确诊断。
治疗:
主要采取手术摘除。

“粉瘤” 相关论述

病名。
①即脂瘤。详该条。
②指生于面部的胶瘤。详胶瘤条。

粉瘤初生时宜即治,否则日渐加大,受累不堪。先用艾条十数壮,再以酷磨雄黄涂纸上,剪如螺厣大贴灸处,外更贴以膏药,一、二日一换,必挤尽其中粉浆,敷以生肌散自愈。

蛛网包缠,逐日换新鲜,四五日即消,内有小白粉撤去不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