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州一枝蒿
( Qí Zhōu Yì Zhī Hāo )
别名: 蛇舌草 , 竹叶艾 , 鱼胆草 , 苦蒿
祁州一枝蒿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
清热,解毒,祛风止痒。治口腔炎,中耳炎,眼结膜炎,风火牙痛,风湿骨痛。 ①《祁州药志》:"清凉解热。" ②《广西药植名录》:"退热,祛风湿。治骨痛,尿血,铜钱癣。" ③《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 ④《湖南药物志》:"杀虫止痒法风。" |
用法用量: |
外用:捣敷、捣汁含漱或研末调敷。内服:煎汤0.3~1两。 |
性味: |
《云南中草药》:"苦,凉。" |
药理作用: |
开花季节的叶所含挥发油,能防治儿童对牛乳的过敏性泄泻。还可用于腹泻或内出血。 |
化学成分: |
全草含挥发油0.29%(鲜品),1.14%(干品)。挥发油中含柠檬烯、芳樟醇,乙酸亚油醇酯及6%的醛类;还有母菊酯、去氢母菊酯和矢车菊属烃x。地上部分含枯牧烯及邻-苄基苯甲酸。 |
附方: |
①治中耳炎:鱼胆草鲜叶,捣汁,加鳝鱼血滴耳,每日二次。 ②治结膜炎:鱼胆草鲜叶,捣汁滴眼。 ③治热性牙痛:鱼胆草鲜全草,捣烂含于牙痛处。 ④治口腔炎:鱼胆草叶,加以配伍,水煎服。(选方出《云南中草药》) ⑤治大头风:小飞蓬一两,灯芯五枚,石膏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⑥治肾囊风:小飞蓬二两。煎水洗患处。(《湖南药物志》) |
生境分布: |
生于田野、路旁。分布华北、华东、华南各地。 |
原形态: |
一年生草本,高30~120厘米,全体绿色,具脱落性毛。上部多分枝,小枝柔弱。基部叶近匙形,长7~10厘米,宽1~1.5厘米,边缘齿裂或全缘,有缘毛;上部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直径约5毫米,具长柄,排列成圆锥花序;总苞半球形,长约4毫米;苞片线形;边缘舌献花白色,极小,雌性;中央管状花黄色,两性,先端5裂。瘦果扁平,略有毛,长约1.5毫米,冠毛长约4毫米。花期秋季。 |
来源: |
为菊科植物小飞蓬的全草。 |
出处: |
《祁州药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