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血

参考:脾不统血 , IgA肾病 , 肾损伤

“尿血” 相关论述

千金疗房损伤中尿血方。
牡蛎(熬) 车前子 桂心 黄芩
上四味等分捣筛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不知加至二匕。忌生葱。(出第二十一卷中)崔氏疗猝伤热行来尿血方。
大黄(末) 芒硝(末各半匕)
上二味,冷水和,顿服之立止,三日内禁如药法。(出第四卷中)
古今录验尿血鹿茸散方。
鹿茸(炙) 当归干地黄(各二两) 葵子五合蒲黄五合
五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忌芜荑。(出第二十六卷中)
苏澄疗尿血方。
车前草捣绞,取汁五合空腹服之瘥。
又方:水服乱发方寸匕,日三服。(肘后千金同)
又方:服益母草汁一升瘥。(一云 草)
又方:车前三升,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棘刺二升,水三升,煮取二升,分三服瘥。
又方:胶三两炙,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四合,分再服。
又方:酒服蒲黄二方寸匕,日二服,水服亦得。
又方:捣水筋汁,服六七合,日一服。

千金妊娠下血方。
葵子(一升)
上一味以酒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瘥。
又方:生艾叶(一升)
上一味,以酒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冬用茎。
又方:生地黄(切一升)
上一味,以酒四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亦疗落身后血。
又方:烧秤锤令赤,纳酒中,沸定取出饮之。
又方:葵根茎烧作灰,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并出第二卷中)
文仲疗妊娠下血方。
取黍膏烧末,服一匕,日三。(出第七卷中千金黍茎古今录验妊娠下血豆酱散方。
豆酱二升,漉去汁熬令燥末,酒服方寸匕,日五六服。(出第三十四卷中)

七法
第七椎两边各五寸,主尿血
又,灸大敦,各随年壮。
虚劳尿血白浊,灸脾俞百壮。
又,灸三焦俞百壮。
又,灸肾俞百壮。
又,灸章门百壮。
尿黄,灸石门五十壮。

正常人尿液为淡黄色、清彻透明的液体。尿中无红细胞或偶见个别红细胞。如离心沉淀后的尿液、镜检下每高倍视野有红细胞2个以上,可称为血尿血尿轻者尿色正常或偏黄,重症者尿呈洗肉水样甚至血色,称为肉眼血尿。尿中经常出现红细胞,即使是微量也应加以注意,因为血尿是泌尿系统及其邻近器官或全身疾病的一个信号。
引起血尿的原因很多,临床上发生血尿时要做大量实验室检查才能诊断病因。对于患者,根据血尿的颜色、性状、伴随症状以及出血先后,初步判断病变性质,及时就诊显得尤为重要。
1.出血的先后辨病
(1)尿初血尿 前段尿中含有血液,以后变得清晰,提示血液来自尿道。尿道口滴血则血来自前尿道
(2)终末血尿 排尿开始时清晰,结束时尿血,提示血液来自膀胱颈部和三角区、后尿道或前列腺。
(3)全程血尿 一次排尿从始至终都见血尿,提示血液来自肾脏、输尿管或膀胱内弥漫性出血。
2.血尿颜色辨病
(1)淡红、鲜红血尿 血尿呈洗肉水色乃至鲜红色,静置后容器底出现一层红色沉淀,提示出血部位较低,有可能在膀胱
(2)红葡萄酒色、酱油色血尿 是由于红细胞溶血引起。可见于急性肾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肾脏挤压伤、大面积烧伤溶血性贫血、错型输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蚕豆病等。
3.据血尿中血块形状辨病
(1)条索状或细丝状 血尿中如混有血块,呈条索状或细丝状,提示出血部位可能在肾脏或输尿管。
(2)圆球状 血尿中混的血块呈圆球状,提示血来自膀胱
4.据血尿年龄辨病
(1)小儿尿血 以肾小球肾炎最常见,可伴水肿高血压、蛋白尿、管型尿。
(2)青少年及中年人尿血 以感染(女性尤多)、结石、损伤、结核肾炎、异物多见。
(3)老年人尿血 以肿瘤、前列腺增生多见。
5.尿血伴随症状辨病
(1)伴腰部胀痛或一侧腹部绞痛 以肾、输尿管结石可能性最大。亦可见于干酪样物质、血凝块等尿路梗阻。
(2)伴尿频、尿急、尿痛 尿血伴尿频、尿急、尿痛,腰腹部隐痛不适多为泌尿系统感染或结核
(3)高血压 可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进型高血压病、先天性多囊肾、肾动脉栓塞、结节性多动脉炎
(4)伴皮肤粘膜出血 可见于血友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病。尿血不过是全身出血的一部分。
(5)发热关节肿痛、皮肤损害 血尿发热关节肿痛、皮肤损害、多脏器损伤时可能为结缔组织病(如全身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等)。
(6)伴排尿不畅、小便滴沥不尽 血尿伴排尿不畅、费力和小便滴沥不尽,在老年男性多为前列腺肥大,在中年男性则要考虑尿道狭窄尿道结石膀胱肿瘤
(7)剧烈运动或强体力劳动后血尿 对于这种情况应考虑肾下垂泌尿系结石或者运动性血尿的可能(在男性多为结石或运动性血尿、在女性多为肾下垂或结石)。
(8)无痛性血尿 中老年人出现无痛性血尿,或者说没有任何症状出现的血尿是泌尿系统肿瘤的重要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尿液变为红色并不都是血尿,它还可能是因为服用药物其他原因引起,例如服用泻药酚酞、抗结核药利福平,止痢药痢特灵以及驱虫药山道年等药物都会使尿液变红。其次,由膀胱癌、肾癌引起的血尿因其是无痛性血尿血尿可时有时无,所以许多病人放松警惕,以致延误诊断和治疗时机,导致癌症进入晚期。所以中老年人如出现无痛性血尿时,应及时去医院作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尽早治疗。

尿血是指小便中混有血液或伴血块夹杂而下为特征的一种病症。随出血量多少的不同,小便可呈淡红色、鲜红色或洗肉水色、淡酱油色等。老年人出现血尿是某些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西医将血尿分为肉眼血尿(即尿液外观为血性者)和镜下血尿(即高倍显微镜下发现≥3个红细胞者)。
[发病原因]
老年人出现尿血,可由以下疾病引起:
1.结石。泌尿系结石损伤周围组织时,可出现血尿
2.肿瘤。老年人出现无痛性血尿多为前列腺癌、膀胱癌所致。
3.其它因素。如肾小球肾炎肾结核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等均可出现血尿
中医认为引起血尿的原因有:外邪侵袭,热迫膀胱;过食辛辣、烟酒内热下迫膀胱;或房室不节,相火妄动,损伤肾阴,阴虚生内热虚火灼伤血络;或情志内伤,耗伤心心火亢盛,移热于小肠,迫血妄行而致尿血
[临床表现]
根据原发病的不同,其尿血也有不同的临床表现,老年人血尿常有以下几种:
1.肾炎肾炎血尿是全程血尿(即尿自始至终均为血尿)常伴随有蛋白尿、管型尿、水肿高血压等现象。
2.结石。泌尿系结石引起的血尿是老年人血尿的常见原因之一,血尿往往是在活动后—→肾区疼痛—→出现血尿,有时会在排尿时突然尿流中断或排尿终末时发生小腹痛血尿加重。
3.结核。老年人患肾结核是全程血尿膀胱结核患者为终末血尿(即排尿后期出现血尿),常伴有午后低热、盗汗、颧红等结核中毒症状。
4.肿瘤。肾和膀胱肿瘤是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腰部或后侧中腹部或下腹部可触及肿块。老年人若无肾炎结核、结石病史,如反复出现血尿,并伴消瘦、乏力等症状,应考虑此病并到医院检查。
老年男性若出现持续性血尿,则以前列腺癌及其所引起的尿路感染常见。
[预防措施]
1.健身防病。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及时治疗感冒等皮肤疾患,减少导致血尿疾病因素。
2.早诊断、早治疗。及早诊断原发病并积极治疗。
3.饮食宜忌。饮食要清洁,忌食虾、鱼、蟹、海腥等;忌烟、酒、辛辣之品,勿过食油炸之品,以免辛燥动火,迫血妄行。宜多食水果、蔬菜。
4.摄入足量水分。多饮水保持尿道卫生,不要因尿血而怕喝水。
5.保持心情舒畅。不动怒,防止郁怒化火,火伤血络尿血
6.节制房事。防止房事过度,耗伤阴血虚火亢旺损伤血络尿血
[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尿血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对于大出血患者,应卧床休息。对于尿血反复不止的患者,要予精神上安慰,消除对疾病的恐惧感,并诱导分析,避免激动,防止心火亢盛,节制房事。
2.中医辨证论治热结膀胱,表现为小便带血、血色鲜红、小便频数短涩、滴沥不爽、少腹作胀、腰部酸痛,可选用八正散加减(生大黄10克、萹蓄10克、车前子10克、滑石10克、生甘草6克、白茅根15克、藕节10克、琥珀6克)以清热利水,凉血止血阴虚火旺,表现为尿血屡发、色鲜红或淡红、头晕目眩、耳鸣心悸、颧红潮热、咽干盗汗,可选用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10克、黄柏10克、生地15克、淮山15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山萸10克、丹皮10克、琥珀6克、花蕊石15克)以滋阴清热,凉血止血脾不统血,表现为久病尿血、色淡红、体倦乏力、气短声低,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15克、黄芪15克、当归10克、柴胡10克、升麻6克、茯神10克、蒲黄10克、阿胶10克)以益气摄血;肝胆湿热,表现为小便短赤、尿色鲜红、口苦赤红肿、头痛耳聋、胁肋疼痛,可选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山栀10克、车前子10克、生地15克、当归10克、丹皮10克、小蓟15克)以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3.单方验方。以下方药可据证选用:
(1)苧麻根10根,水500毫升煎取200毫升,口服,每日1剂,可治尿血
(2)琥珀末6克、灯芯草10克、薄荷6克煎汤调下,可治尿血
(3)竹茅饮:淡竹叶白茅根各10克,以沸水冲泡,代茶顿服,用治血尿
(4)茅根30~60克,煎服,治热证尿血
(5)鲜车前草、鲜藕节、鲜小蓟草各60克共捣汁,空腹服,治各种尿血
(6)乌蔹莓30克,煎汁,饭前服,治热证尿血
(7)茅根车前饮:白茅根车前子各50克、白糖25克,水煎服,治尿血
4.饮食疗法。(1)黄芪粥黄芪60克、粳米50克,先用水煮黄芪取汁去渣,再用汁煮米做粥,晨起空腹食之,治脾虚不能统血引起的尿血。(2)丝瓜饮:黄丝瓜一段,将丝瓜洗净熬水,不拘时凉饮之,有凉血止血之功。
5.针灸疗法。(1)心火内动,表现为尿中带血、血色鲜红、心烦失眠口干口苦、口舌生疮等,主穴:劳宫行间中极,配穴:阴陵泉小肠俞,用泻法。(2)脾肾不固,气血亏虚,表现为久病尿血、血色淡红、面色苍白、精神困顿、体倦食少、头晕目眩等,主穴:隐白关元足三里,配穴:脾俞膈俞肾俞三阴交,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

便血出于后尿血出于前阴,最难调治,然总之出血于下也,方用
生地( 壹两) 地榆( 叁钱) 水煎服,二症俱愈,盖大小便各有经络,而其症皆因膀胱之热也,生地地榆,俱能清膀胱之热,一方而两用之也,盖分之中有合。


病证名。血从尿道排出而无疼痛者。出《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又名溺血溲血尿血与心、肝、肾三经关系较为密切。《医学心悟》卷三:“心主血心气热,则遗热膀胱阴血妄行而溺出焉。又肝主疏泄,肝火盛,亦令尿血。”《杂病源流犀烛·五淋二浊源流》:“尿血,溺窍病也。其原由于肾虚。”心肝火盛者,伴见虚烦不眠,舌咽作痛,少腹胀满,胁肋刺痛,口苦耳聋等证。以清热为主,用导赤散、清肠汤、龙胆泻肝汤等。火盛伤阴者,小便赤带血,目眩耳鸣,腰膝酸软,舌质红,脉弦细数,治宜滋阴清火,凉血止血,方用保阴煎知柏地黄丸小蓟饮子。日久脾肾气虚者,尿血淡红,面色萎黄,饮食减少,腰膝肢冷,舌质淡,脉虚软,治宜健脾补肾益气摄血,用补中益气汤无比山药丸等方。见于肾结核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及某些血液病。


病证名。血从尿道排出而无疼痛者。出《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又名溺血溲血尿血与心、肝、肾三经关系较为密切。《医学心悟》卷三:“心主血心气热,则遗热膀胱阴血妄行而溺出焉。又肝主疏泄,肝火盛,亦令尿血。”《杂病源流犀烛·五淋二浊源流》:“尿血,溺窍病也。其原由于肾虚。”心肝火盛者,伴见虚烦不眠,舌咽作痛,少腹胀满,胁肋刺痛,口苦耳聋等证。以清热为主,用导赤散、清肠汤、龙胆泻肝汤等。火盛伤阴者,小便赤带血,目眩耳鸣,腰膝酸软,舌质红,脉弦细数,治宜滋阴清火,凉血止血,方用保阴煎知柏地黄丸小蓟饮子。日久脾肾气虚者,尿血淡红,面色萎黄,饮食减少,腰膝肢冷,舌质淡,脉虚软,治宜健脾补肾益气摄血,用补中益气汤无比山药丸等方。见于肾结核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及某些血液病。


妇人受孕之后,仍复行经者,名曰激经。为血有余。若孕妇无故下血,或下黄汁、豆汁,而腰腹不痛者,谓之胎漏。若其胎已伤,而下血者,其腰腹必疼。孕妇又有尿血一证,腹亦不痛然与胎漏之证又不同,盖尿血出于溺孔,漏血出于人门,三者俱下血,而各有不同,治者不可不详辨也。

膀胱积热,房事损伤者,多患血尿。当大忌房室,戒酒荤,薄滋味,庶可治疗而得痊也。不守禁者,十不救一也。
小蓟汤、地肤汁并治尿血。(方见本门。)
车前汁饮尿血不止。
车前草(大叶者洗净晾干,捣烂绞汁一盏) 蜜(一合
上二味和匀,重汤温,空心连服三朝愈。
干生地黄散 治妇人尿血不止。
干生地黄(二钱) 柏叶黄芩(各一钱) 阿胶(炒,八分。)
上水盏半,姜三片,煎七分温服
当归散 治前证。
当归羚羊角赤芍药(各一钱) 生地黄(一钱) 刺苏叶(三分)
水盏半,煎七分,空心服。
当归鹿茸散 治妇人劳损,虚弱尿血
当归鹿茸熟地黄葵子蒲黄续断(各等分
上为末,酒调二钱,日三服。

18。妊娠经来激经,胎漏下血腹不疼,若是伤胎腹必痛,尿血漏血要分明。
【注】妇人受孕之后,仍复行经者,名曰激经,为血有余。若孕妇无故下血,或下黄汁豆汁而腹不痛者,谓之胎漏。若其胎已伤而下血者,其腹必疼。孕妇又有尿血一证,腹亦不痛,然与胎漏之证又不同。
尿血出于溺孔,漏血出自人门,三者俱下血,而各不同治者,不可不详辨也。

阿胶汤 黄耆汤 银苎酒 加味四物汤
19。激经无病不须治,子大能食经自停,胎漏下血多因热,四物阿胶栀侧芩。或下黄汁豆汁样,黄耆糯米苎根银,若是尿血膀胱热,四物血余茅根
【注】激经无他证相兼者,不须用药,其胎壮子大能食其血,而经自停。若胎漏下血,多属血热,宜阿胶汤清之。其方即四物汤加阿胶,黑栀,侧柏叶黄芩也。或漏下黄汁,或如豆汁甚多者,其胎干枯必倚而堕,宜用黄耆汤,即黄耆二两,糯米一合煎服。或银苎酒,即苎麻根,纹银煎酒服。若尿血,则是膀胱血热,宜四物汤加血余白茅根以凉之。
四物汤方见首卷

淋者,小便淋沥,欲去不去,不去又来。《经》曰∶脾受湿之气,小便黄赤,甚则淋,此言湿传膀胱而成淋也。又曰∶风火郁于上而热,其病淋,此言热传膀胱而成淋也。《内经》言∶淋无非湿与热而已,然有因忿怒,有因醇酒,有因浓味,大人则更有因房劳者。忿怒者,气动生火也。醇酒浓味者,酿成湿热者。房劳者,虚火动也。
故诸淋,皆肾虚为本,而膀胱生热也。盖肾与膀胱表里,凡水入小肠,则通于胞,行于而为溲。若肾气不足,热入膀胱,故水道涩而不利,欲出不出,淋沥不断,脐腹急痛,蕴作有时,或如豆汁膏血,甚有窒塞其间,令人闷绝者。凡小肠有气,则小便胀,有血,则小便涩,有热,则小便痛。更有肾虚气弱,囊中受寒夹冷,而小便淋沥者,其候必先寒战,而后溲便,盖冷气正气交争,冷气胜则寒战,而成淋,正气胜,则战解而得便矣。然淋有五,石膏劳热血是也。石淋者,盖肾主水,为热所乘则化为石,正如汤瓶久在火中,底结白碱也。若遇小便,则茎中痛,不能流利,痛引膀胱里急,其砂石乃从小便而出,甚有痛急昏闷,遍身有汗而后醒者;膏淋者,小便有肥脂如膏,浮于小便之上,此因肾虚不能制其肥液,而下行也;劳淋者,所因有二,若因劳倦而作者,属于脾虚也。强力入房者,属于肾虚也;热淋者,三焦有热,热气传肾,流入于胞,溺黄而涩,间有鲜红同来者;血淋者,热之极也。盖心主血,外行经络,内行脏腑,若热盛搏血则失其常道,心与小肠,为表里,乃下流而入于胞,与便齐出,则为血淋,脉必数而有力,若血色黑黯,面色枯白,尺脉沉迟,此属下元虚冷也。若小腹硬满,茎中作痛欲死者,此血瘀也。然尿血而痛者为血淋,若尿血而不痛者,则又为溺血也。五淋之外,更有气淋冷淋虚淋肉淋之别,实同候而异名,总不外乎水火不交,心肾气郁,遂使阴阳乖舛,清浊相于,自清而浊、自柔而坚,自无形而有形,要皆一火之化,犹水煮为盐,岂真有砂石出于水脏之内哉!治法并宜开郁行滞,破血滋阴,疏利小便清解邪热,调平心火,心清则小便自利,心平则血不妄行,切弗误加补剂,姑息,盖气得补则愈胀,血得下则愈涩,热得补则愈盛,源泉欲遏,厥溃更深矣。然通淋者,更宜清肺,盖肺为生水之源也。其药加郁金琥珀,开郁药也。青皮木香行气药也。蒲黄牛膝,破血药也。黄柏生地,滋阴药也。若内痛腰曲,无泪干哭,上唇焦干,脚冷额汗者,此小肠气痛也。当用疝门之药,如橘核青皮茴香之类。若小便尿血而不痛者,此为茎衄也。当用清利膀胱溺血之药,如山栀小蓟琥珀、归尾生地、牛膝之类,务使脏腑和平,其血不治自愈。一加止遏,即为痛为淋矣,淋证无出于热,大法流行滞气,疏利小便清解邪热,调平心火,然有隔二隔三之分,如膀胱有热不渴,则宜泻膀胱火,乃正治也。如口渴而肺燥,不能生水,宜清金,此隔二也。如脾湿不运,而清气不升,故肺不能生水,则当燥脾渗湿,宣扬胃气,此隔三也。大忌发汗,以阴虚故耳。亦忌补气,以胀满故耳。又当分在气在血,渴者在上焦气分,宜黄芩茯苓泽泻灯心瞿麦、 蓄淡渗之剂,以降肺金之火,以清膀胱之源。不渴在下焦血分,宜知毋、黄柏牛膝、发灰、茅根行血之剂,以补肾水之源。色欲过度,或体瘦之人,日久不愈,属虚火坎离丸主之。色白气虚,小水不通,宜吐,病在下,取之上也,清心莲子散主之。一老人气虚,不能施化,补中益气汤,加淡渗。有虚劳汗多而赤涩者,却是五内枯燥,滋腴既去,不能生津,不宜过通小便,竭其肾水,惟当温养润肺,并诸失精血,及患毒人,或有便赤之证,亦是枯竭不润之故,并宜前法。至于不通为闭,《经》云∶肝足厥阴之脉过阴器,所生病者,闭癃;又云∶督脉者,女子入系廷孔,(廷,正也,直也,言正中之直孔,即溺窍也。)其孔,溺孔之端也。(女人溺孔在前阴中横骨之下也。孔之上际,谓之端,乃督脉外起之所,此虽以女人为言。然男子溺孔亦在横骨下中央。)其男人循茎下至纂,与女子等,此生病不得前后。(茎,阴茎也。不得前后,二便俱团也。此虽督脉所生而实亦冲任之病,盖此三脉皆由阴中而上行,故为病如此。)又云∶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不约者,不能约束收摄也。)又曰∶实则闭癃,虚则遗溺
夫闭与癃二证也。新病为溺闭,盖点滴难通也。久病为溺癃,盖屡出而短少也,然太阳膀胱,但主藏溺,其主出者,皆肝经督脉三焦也,故曰∶气化则能出,夫气化者,太阴肺也。
以肺为气之主,而能生水也。若肺燥不能生水,气化不及州都矣。脾为肺之母,湿不运而精不升,不能生水之源,要皆热盛,而气不能通调也。夫肾肝在下,地道也。心肺在上,天道也。脾胃居中,气分之交也。故天之阳绝,而不交于地者,白露不下,人同乎天,其在上之阳,不交于,则在下之,无以为化,小便其能出乎,史国信曰∶若欲便清,先分肝火,以其失疏泄之职也。然肝火之旺,更由于癸水之失养也。故有实热者,非与纯之剂,则阳无以化,有大虚者,非与温补之剂,则水不能行。《别录》云∶小便不利,审是气虚独参汤,如神。《集验》云∶中焦气不升降,为寒所隔,惟服附子小便自通,丹溪以吐法小便,如滴水之器,使上窍开,而下窍之水自出焉。然病源霄壤不同,治法亦贵揆情处变,岂可概以清热疏肝导水为事乎?
脉盛而大实者,生。虚小而涩者,死。下焦气血干者,死。

娠妇劳伤经络,热乘于血,血得热则渗入于脬,故令尿血胎漏自人门下血,尿血自尿门下血。妊娠尿血属胞热者,多四物加山栀、发灰,或阿胶熟地麦冬五味子之类。

胎漏之血,自人门而下;尿血之血,自尿门而下。妊娠尿血,属胞热者居多,治宜四物汤加发灰、山栀阿胶。(李 )
尿血易混于胎漏,得李氏一辨,已见多晰。但胎漏是无时频出;尿血心火移于小肠,渗入膀胱,溺则下,不溺则不下。(萧慎斋)

大便下血者,是大肠热结损伤所为也,脏气既伤,风邪自入,或蓄热,或冷,或湿毒于脾胃,或食伤脏腑,因兹冷热交击,湿互作,致动血气,停留于内,凝滞无归,渗入肠中,故大便下血也。或有腹胀冷气在内攻冲,亦令大便下血
又因风冷乘虚客入脾胃,或瘀血在于肠胃湿毒下如豆汁。又伤于脏,亦能便血,若上焦心肺积热,施注大肠,亦令大便下血也。亡血脾弱必渴,久则血虚,其人必肌体萎黄头发不黑矣。溺血者,盖心主血,与小肠相合,血之流行,周遍经络,循环脏腑,若热聚膀胱,血渗入脬,故小便血出也。〔薛〕经云∶肺朝百脉之气,肝统诸经之血。又云∶气主 之,血主濡之。盖荣血为水谷之精气,灌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若脾胃有伤,荣卫虚弱,行失常道,故上为衄血吐血,下为尿血便血矣。
外感风邪,则血鲜为肠风内伤则血浊为脏毒。又热入大肠,则大便下血,热入小肠,则小便出血。然小儿多因胎中受热,或乳母六淫七情,浓味积热,或儿自食甘肥积热,或六淫外侵而成,若因母食浓味者,加味清胃散。怒动肝火者,加味小柴胡汤。忧思郁怒者,加味归脾汤。禀父肾燥者,六味地黄丸。儿有积热小便出血者,实热,用清心莲子饮虚热,用六味地黄丸大便出血者,犀角地黄汤。风邪外侵者,仓廪散。病后元气下陷者,补中益气汤。粪前见血者,四君加黄连吴茱萸,粪后见血者,四君加吴茱萸制黄连。若婴儿,以治母为主,余当临证制宜。
清胃散齿小柴胡汤(潮热) 归脾汤烦躁地黄丸(肾) 清心莲子饮尿白
五倍丸 治小儿大便下血肠风脏毒
上以五倍子,干为末,炼蜜丸,如小豆大。三岁三十丸,米汤下。
诃灰散 治小儿因大便有血。
上,以诃子烧灰存性,一半为末,米汤调下,食前,三岁一钱。
桃胶 治小儿小便出血,阴茎中痛。
上,以桃胶一块如枣大,水一盏半,煎三分,日进三服。下石子如豆,石尽,止药。
火府散 治小儿小便出血。
木通生地黄甘草黄芩上为末。水一盏,煎六分,不时温服
车前散 治热盛小肠,甚则尿血
牡蛎(半两,烧为粉) 车前子甘草(炙微黄,锉) 川朴硝(各一分)
上捣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量儿大小加减,不拘时候。

〔大〕妊妇劳伤经络,有热在内,热乘于血,血得热则流溢渗入脬,故令尿血也。
〔薛〕前证因怒动火者,宜小柴胡汤加山栀。因劳动火者,宜用补中益气汤。若因浓味积热,宜用清胃散杂病齿。)加犀角连翘甘草。若因肝经血热,宜用加味逍遥散。若因脾气下陷,宜用补中益气汤。若因脾虚血热,宜用加味逍遥散。一妊妇因怒尿血内热作渴,寒热往来,胸乳间作胀,饮食少思,肝脉弦弱,此肝经血虚而热也。用加味逍遥散六味地黄丸兼服渐愈。又用八珍汤加柴胡丹皮山栀而痊。
千金》疗妊娠下血及子淋方。
葵子(一升,研)
上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又方 生艾叶(一斤,研。冬用干者亦得)
上以酒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又方 生地黄(一升,切)
上以酒四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亦疗落身后血。
续断妊娠下血尿血
当归生地黄(各一两) 续断(半两) 赤芍药(二钱半)
上为末,空心葱白煎汤调下二钱。
妊娠尿血方。
阿胶熟地黄(各等分
上为细末,空心粥饮调下二钱。
补遗姜蜜汤妊娠小便尿血
生姜(七片) 蜜(半盏) 白茅根(一握)
上入水,浓煎服。
五苓散去桂加阿胶。(炒)同为粗末,每服四钱,用车前子白茅根浓煎温服
又方 白茅根浓煎汤,吞酒蒸黄连丸

大全云∶妊妇劳伤经络,有热在内,热乘于血,血得热则流溢,渗入子脬,故令尿血也。
(按尿血之人,皆从劳心斫丧中来)
薛氏曰∶前证因怒动火者,宜小柴胡汤加山栀;因劳动火者,宜补中益气汤;因浓味积热,宜清胃散(方见杂病齿门)加犀角连翘甘草;因肝经血热,宜加味逍遥散
一妊妇因怒尿血内热作渴,寒热往来,胸乳间作胀,饮食少用,肝脉弦弱,此肝经血虚而热也,用加味逍遥散六味地黄丸,兼服渐愈。又用八珍汤加柴胡丹皮山栀而痊。
续断妊娠下血尿血
当归生地黄(各一两) 续断(半两) 赤芍药(二钱半)(分两差等可法)
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葱白汤调下。
一方妊娠尿血
阿胶(炒) 熟地黄(各等分
上为细末,空心粥饮调下二钱。
姜蜜汤妊娠小便尿血
生姜(七片) 蜜(半盏) 白茅根(一握)
上入水浓煎服。
加减五苓散
本方去桂加阿胶炒,同为粗末,每服四钱,用车前子白茅根浓煎温服
杂方(温凉滑利不同,在人自择)
葵子一升,研细,水五升煮二升,分温三服。
一方用生艾一斤,酒五升,煮二升,分三服。
一方用生地黄一斤,酒四斤煮二升,分三服。
一方猪苓为末,白汤调下一匙,日三。
一方白茅根浓煮汤,吞酒蒸黄连丸
一方 治无故尿血止血之剂)
龙骨(一两) 蒲黄(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酒调,日三服。

经云∶肺朝百脉之气,肝统诸经之血。又云∶气主 之,血主濡之。盖荣血为水谷之精气,灌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若脾胃有伤,荣卫虚弱,行失常道,故上为衄血吐血,下为尿血便血。若外感风邪则血鲜,为肠风内伤则血浊,为脏毒。又热入大肠,则大便下血
热入小肠,则小便出血。然小儿多因胎中受热,或乳母六淫七情浓味积热,或儿自食甘肥积热、六淫外侵而成。若因母食浓味者,加味清胃散。怒动肝火者,加味小柴胡汤。忧思郁怒者,加味归脾汤。禀父肾燥者,六味地黄丸。儿有积热小便出血者,实热清心莲子饮虚热六味地黄丸大便出血者,犀角地黄汤。风邪外侵者,仓廪散。病后元气下陷者,补中益气汤
粪前见血者,四君加黄连吴茱萸。粪后见血者,四君加吴茱萸制黄连。若婴儿以治母为主。余当临症制宜。
治验一小儿七岁,食菱、芡过多,腹胀发热大便不通小便下血,先用消积丸大便即通,小便血止,又用保和丸异功散而愈。
一小儿因乳母饮酒,小便出血,用八正散去大黄加干葛、山栀漏芦,母子服之并愈。
一小儿小便见血,或咳血衄血,此脾肺虚热,食后用圣济犀角地黄汤,食前用六味地黄丸顿愈。后因食浓味,用清胃散六味地黄丸而愈。
一小儿禀父气不足,不时便血,用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而愈。后因母饮酒炙 ,复致前症,母服加味清胃散,子服六味地黄丸而愈。
一小儿便血,手足发热,齿龈溃臭,朝用六味地黄丸,暮用异功散芜荑,月余渐愈,乃佐以补中益气汤而愈。
一小儿禀父肾虚便血作渴,足热形瘦,用六味丸寻愈。后出痘第四日,两足发热,作渴饮冷,以前丸料煎与恣饮,三剂后足凉渴止,其痘安然而
一小儿便血面青胁痛小便频数,此肝木脾土而不能统摄也,用异功散柴胡、炒黑龙胆草,二剂肝症顿退;仍用异功散而血止。
一小儿便血发热,作渴饮冷,用黄连解毒汤一剂热服,诸症顿愈。后因饮食过伤,下血甚多,发热倦怠,饮食少思,先用补中益气汤,元气复而饮食增,又用四君加升麻而愈。
一小儿便血,作渴少食,先用七味白术散,渴止食进,又用补中益气汤而瘥。后食生冷,腹胀便秘,用保和丸,二便下血,或时发搐,此脾气伤而肝火动也,用异功散加钩藤钩柴胡而搐止,又加升麻、木香而血止。
一小儿食生冷果品,腹胀作痛,大便不利,小便尿血,用茯苓散黄连,二剂大便通而尿血愈。
一小儿尿血,两足发热,用六味地黄丸而愈。后患痢久不愈,复尿血,作渴饮冷,以前丸料煎服,兼用补中益气汤而痊。
一小儿尿血面青胁痛小便频数,用五味异功散柴胡、炒黑龙胆草,次用地黄丸而愈。
一小儿久患便血,属脾胃虚热也,诸药不应,用人参二两、炒黑黄连吴茱萸各半两为末,米糊作丸,佐以补中益气汤顿痊。
一小儿便血,面黄腹胀,用四味肥儿丸,及补中益气汤加吴茱萸制黄连、木香芜荑,三十余剂而愈。至夏间患血痢发热晡热,手足浮肿,仍用前药而痊。
一小儿八岁,腹胀脐凸,大便下血如痢,小便色赤似血,面目皆黄,两腮色赤,此食积所伤,而肝侮之也,盖脾病则肺虚不能生肾,故有是症,当先消导滞,遂用越鞠丸加三棱蓬术、姜汤下四服,二便通利;又用大安丸二服,下血亦止。后复伤食发热腹胀小便下血,服保和丸四服而愈。
一小儿十一岁,因劳发热尿血小便不利,先用清心莲子饮二剂,后用补中益气汤加山栀而痊。
一小儿便血,服寒凉药过多,腹胀小便不利,其血益甚,余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金匮加减肾气丸而痊。
甘露饮 治小儿胃中客热,齿龈溃烂,时出脓血,及目赤肿痛,口疮喉肿,或身面皆黄,大便不调,小便黄涩。
熟地黄麦门冬(去心,焙) 枳壳(炒) 茵陈甘草(炙) 枇杷叶石斛黄芩(炒) 生地黄天门冬(去心炒。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煎服。
聚金丸大便下血发热烦躁,腹中热痛,作渴妄言,舌涩目昏,其脉弦数。
黄连(一两水侵晒干,一两炒,一两灰火煨,一两生用) 黄芩防风(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煎服。

愚按∶前方若肝脾积热吐血衄血便血发热作渴,大便秘小便赤者,宜用之。若热已退,而作渴下血未止,或日晡益甚者,阴血虚也,用四物、参、术主之。若热既退,饮食少思,肢体倦怠,脾气虚也,用四君子、当归主之。若概用前方,则误多矣。
济生犀角地黄汤伤寒温病失于表汗,致内有瘀血吐血,面色黄,大便黑,及痘出,多以此解之。
犀角牡丹皮(各一两) 生地黄(八钱) 赤芍药(七钱)
上每服二钱,水煎服。
千金地黄丸小肠积热脏毒去血。
黄连(四两) 生地黄(半斤,捣取汁连滓拌匀晒干)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一二十丸,食后麦门冬汤下,量儿加减。
制黄连吴茱萸
上以黄连吴茱萸等分,熟水拌湿入瓷器内,炖汤中良久,俟气味相和取出晒干,炒黄,各拣出听用。
清心莲子饮(方见白浊)
小柴胡汤(方见痉症)
加味归脾汤
越鞠丸
四君子汤
清胃散
异功散(五方见内钓)
补中益气汤
保和丸
大安丸(三方见虚羸,即保和丸加白术)
加减肾气丸(方见腹胀
八正散(方见小便不通
六味丸(方见肾脏)
茯苓散(方见尿白
下积丸
白术散(二方见痛)
四味肥儿丸(方见寒吐)

劳伤而生客热,血渗于胞故也。血得温而妄行,故因热流散,渗于胞而尿血也。

血性得寒则凝,得热则流散。若劳伤经络,其血虚,热渗入胞,故尿血也。

血性得寒则凝涩,得热则流散;而心主于血。小儿心脏有热,乘于血,血渗于小肠,故尿血也。

病者小便出血,多因心肾气结所致,或因忧劳,房室过度,此乃得之虚寒。故《养生》云∶不可专以血得热为淖溢为说,二者皆致尿血,与淋不同,以其不痛,故属尿血,痛则当在血淋门。

心主血心气热,则遗热膀胱阴血妄行而溺出焉。又肝主疏泄,肝火盛,亦令尿血清心阿胶散主之;平肝,加味逍遥散主之。若久病气血俱虚而见此症,八珍汤主之。
凡治尿血,不可轻用止涩药,恐瘀于阴茎,痛楚难当也。

鹊巢灰
井花水送下,服之自愈。或以甘草煎汁服之,亦效。

膀胱血室.并域而居.热入血室.则蓄血热结膀胱.则尿血.尿乃水分之病.而亦干动血分者.以与血室并居.故相连累也.其致病之由.则有内外二因.
外因.乃太阳阳明传经之热.结于下焦.其证.身有寒热.口渴腹满小便不利溺血疼痛.宜仲景桃仁承气汤治之.小柴胡汤.加桃仁丹皮牛膝.亦治之.
内因.乃心经遗热小肠肝经遗热血室.其证.淋秘割痛.小便点滴不通者.呼赤淋.治宜清热.治心经遗热虚烦不眠.或昏睡不醒.或舌咽作痛.或怔忡懊 .宜导赤饮.加炒栀连翘丹皮牛膝.治肝经遗热.其证少腹满.胁肋刺痛.口苦耳聋.或则寒热往来.宜龙胆泻肝汤.加桃仁丹皮牛膝郁金
尿血治心与肝而不愈者.当兼治其肺.肺为水之上源.金清则水清.水宁则血宁.盖此证原是水病累血.故治水即是治血.人参泻肺汤.去大黄.加苦参治之.清燥救肺汤.加藕节蒲黄亦治之.
以上结热之证.其血溺出.皆有淋滴不通之象.乃尿血实证也.此外又有虚证.溺出鲜血.如尿长流.绝无滞碍者.但当清热滋虚.兼用止血之药.无庸再行降利矣.盖前阴有二窍.一为水窍.一为血室之窍.血窍在女子.则为胎孕之门.血窍在男子.则为施精之路.故女子血室之血.能由此崩漏而下.男子血室之血.亦能由此走泄而出.是以血尿虚证.与女子崩漏之证无异.宜用四物汤加减治之.肝如郁火者.加丹皮炒栀子柴胡阿胶芥灰.心经血虚火旺者.加黄连阿胶血余脾气虚寒.不能摄血者.四肢清冷.脉微迟.面黯淡.加鱼鳔人参艾叶黑姜甘草五味治之.房劳伤肾.加鹿胶海螵蛸发灰散治之.又有肺虚.不能制节其下.以致尿后渗血者.审系肺阴虚.则兼气逆痰咳口渴等证.人参清肺汤主之.若肺阳虚.不能治下.则必有遗溺足冷.水饮喘嗽之证.甘草干姜汤治之.

产后小便尿血血虚有热也,宜用牛膝二钱浓煎服。

尿血者,精不通行而成血,血不归经而入便,然其原在肾气衰而火旺,治当清肾。清肾之法,补脾益肺以生水则火自平,而精血各归其所矣。用四君加木通、香附,则气理而精旺矣。
尿血久不愈,阳陷于者,补中益气汤
验案
一人尿血,此脾阴不足也,用熟地以补其阴不足肝木乘脾而土弱;用甘草白芍泻土中之木,枣仁远志扶土之母;以通其升降之道,不为邪气所郁;用麦冬天冬以清肺,盖肺能降,脾自能升也。若陈、半、术、苓香燥之味,有碍乎,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