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痢

参考:细菌性痢疾

“血痢” 相关论述

广济疗热毒痢血,其痢行数甚数,痢出不多,腹中刺痛,此是热痢。宜生犀角散方。
犀角(末) 酸石榴皮(熬) 枳实(熬令黄各三两)
上三味各异捣筛为散,以饮服两三寸匕,日再差,停热食物。
又疗热毒痢血片,脐下绞刺痛方。
升麻地榆茜根黄芩(各六分) 犀角(四分) 生地黄(八分) 栀子(七枚擘)薤白(八分) 香豉二合
上九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一升五合,绞去滓,分温三服。日再。(并出第四卷中)
千金热毒血痢,疗不可瘥者方。
黄连(六两)
上一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夜露着星月下,旦空腹顿服之,卧将息,不瘥,加黄连二两,更作服之,仍不瘥者,以疳痢法疗之佳。忌如常。
又疗热毒下黑血,五内搅切痛,日夜百行,气绝欲死方。
黄连(一升) 龙骨白术(各二两) 阿胶(炙) 干姜当归赤石脂(各三两) 附子(一两炮)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分为五服,余以正观三年七月十二日,忽得此痢,至于五日将绝,处此药入口即定。(并出第十五卷中)
古今录验热毒下血及豆汁。犀角煎方。
犀角(屑) 人参当归(各三两) 黄连(四两) 蜜(一合
五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蜜煎三沸,分为三服,日三。忌同。(出第十卷中)
文仲治热毒痢痢血。犀角散方。
生犀(三两) 石榴皮(三两烧) 黄连(三两) 干蓝(二两) 地榆(二两)
五味捣筛为散,以米饮服三方寸匕,日二服。(出第三卷中)

病源血痢者,热毒乘于血,血渗入大肠故也,血之随气循环经络,通行脏腑,当无停,毒热气乘之,遇肠虚者,血渗入于肠,肠虚则泄,故为血痢也,身热者死,身寒者生,诊其关上脉芤大,便去血,暴下血数升也。(出第十七卷中)
广济疗血痢黄连丸方。
黄连白龙骨(炙) 禹余粮伏龙肝(各八分) 代赭研 干姜(各六分)
上六味捣筛,蜜和丸,饮服三十丸如梧子,渐加至四十丸,差止。
又疗痢鲜血方。
茜根黄连地榆(各八分) 栀子(十四枚) 薤白(切) 香豉(各八分) 犀角(屑六分)
上七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为三服,日再。(出第四卷中)
必效疗患热血痢方。
粳米(一升研)
上一味研碎,令米尽,取汁可一大升,于新瓷瓶中盛,取油绢密闭头,系内着井水中,令至明饮之,敷与人无不瘥者。(出第二卷中)
古今录验血痢及脓血方。
黄连(三两)
上一味切,以清水三升渍一宿,旦煎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服令须臾尽。(文仲同)又疗下痢鲜血方。
干地黄犀角地榆(各二两)
上三味捣筛,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升,煎取五合,去滓温服之。
又疗下血痢地肤散方。
地肤(五两) 地榆根 黄芩(各二两)
上三味捣筛为散,以水服方寸匕,日三。(并出第二卷中)

病源此由体虚受热,热折于血,血入肠,故成血痢,热不歇,胃虚不复,故痢血久不瘥,多变呕哕及为湿 。(出第十七卷中)
崔氏疗痢血数十年方。
锻石(三大升炒令黄)
上一味以水一斗搅,令澄清,一服一升,三服止。(出第三卷中)
短剧疗下血连岁不愈方。
黄连(半斤)
上一味捣末,以鸡子白和为饼子,微火炙令黄黑,复捣筛,服方寸匕,日三有效,下清血痿黄失色,医不能疗者,皆差。(肘后同)文仲治七八十老人患积痢不断,兼不能饮食方。
人参(四分) 鹿角(去皮取白作末炒令黄)
上二味捣筛为散,平旦以粥清服方寸匕,日再。(并出第三卷中)

广济疗小儿热毒脓血痢方。
羚羊角地榆阿胶赤石脂黄连当归(各八分) 吴蓝 茜根甘草(炙各六分)黄芩(五分)
上十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量大小服之甚妙。
又疗小儿热毒血痢方。
犀角(十分) 地榆(六分) 蜜(三分) 地麦草(五合
上四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去滓,量大小服之。
又方:葱白(三两) 香豉三合栀子(绵裹七枚) 黄连(一两)
上四味切,以水二升,煮取九合,去滓,分服。
又疗下鲜血方。
栀子仁烧灰末,水和一钱匕服之,量其大小,加减服之。
短剧疗少小热痢不止,栀子丸方。
栀子仁(七枚) 黄连(五分) 黄柏(三分炙) 矾石(四分烧) 大枣(四枚炙令黑)
五味末之,以蜜丸,空腹服小豆许七丸,瘥,如未除,更服,忌如常法。
古今录验疗小儿热痢子芩汤方
子芩(十二分) 知母女萎(各六分) 竹叶(切八分) 黄柏甘草(炙各四分)
上六味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服甚妙。
又疗小儿痢血,犀角榉皮煎方。
犀角(十二分屑) 梁州榉皮(二十分炙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量大小服之,神良。(崔氏同)又疗小儿蛊毒痢血, 荷汤方
荷根 犀角(屑) 地榆桔梗(各二分)
上四味切,以水二升,煮取九合去滓,服一合,至再服。
刘氏疗小儿血痢方。
地榆黄柏黄连黄芩(各六分) 马蔺子(二分) 茜根(一两) 生姜(三分)
上七味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服,大小量与之,一合二合为度。

论曰邪热客于血脉之中,肠胃虚弱。血随热行,流渗肠间。因便血下。故名血痢。其脉见虚小者生,身热疾数者难治。
治痢下鲜血。茜根汤方
茜根黄连(去地榆(各一两) 山栀子仁(十四枚) 犀角屑(一分)
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入薤白香豉各少许。以水一盏半。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日再。
血痢腹痛芍药汤方
赤芍药黄柏(去粗皮炙) 地榆(各一两)
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浆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血痢不止。地榆汤方
地榆(二两) 甘草(炙锉半两)
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水一盏。煎取七分。去滓温服。日二夜一。
血痢昼夜不止。黄柏汤
黄柏去(粗皮炙) 黄连(去各二两) 木香(一两)
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日三。
血痢茜根散
茜根贯众槐花(陈者) 椿根(锉) 甘草(炙锉)
五味等分。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米饮调下,食前日再服。
治一切血痢腹痛人参散
人参(三分) 肉豆蔻(去壳炮) 乌贼鱼骨(去甲各二两)
上三味。捣为罗散。每服一钱匕。温米饮调下。食前。
治热血痢不止。日夜频滑。地榆散
地榆(半两) 酸石榴皮(三分) 黄芩(去黑心半两) 枳壳(去瓤麸炒三分) 赤石脂(半两) 甘草(一
上六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以米饮调下。食前。
血痢不止。枳壳散
枳壳(七枚) 胡桃(七枚) 皂荚(半挺不 者)
上三味。都盛一新瓦上。炭火烧令烟尽研。每服一钱匕,临卧时用荆芥茶下。二更三更各一服。
血痢腹中 刺。日夜无度。通圣散
大枣乌梅(各七枚) 干姜(三块如枣大) 甘草(一尺各细锉)
上四味。捣筛为散,每服一钱匕,水一盏。生姜半枣大拍破。同煎至六分。去滓温服
血痢久不止。酸石榴皮散方
酸石榴皮(一两) 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 当归(二分锉微炒)
上三味。捣罗为细末。每服二钱。粥饮调下。
血痢不止。黄连丸
黄连(去须微炒) 黄柏(炙微赤锉) 黄芩(各一两)
上三味。捣罗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粥饮下十五丸。
血痢里急后重,肠中疼痛。当归散
当归(三分锉微炒) 黄连(一两去须微炒 龙骨二两)
上三味。捣罗为细散。每服二钱匕。粥饮调下。不拘时候、日二。
血痢久不瘥。脐腹刺痛。肉豆蔻丸
肉豆蔻(一两) 陈米(一两半) 文件子(一两)
上三味。先二味捣筛为粗散。同米拌令匀。同炒黄色去米。一分单炒,一分生用。同焙捣为末。研粟米粥和捣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陈米饮下。一二服效。
血痢及妇人产后血痢葵子散
冬葵子(不以多少)
上一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入腊茶末一钱。以沸汤七分一盏调服。并三两服瘥。
治泻血血痢乌金丸
乌药(不以多少炭火烧存性
上一味。捣罗为末。陈粟米饭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
治丈夫妇人便血下痢,地榆散
地榆(一两焙干) 矾石(烧汁尽细研半两)
上二味。捣罗为散,用生猪肉二两劈开渗药一钱匕,在肉上,用炭火炙熟。细嚼米饮下。
并两服立效。
血痢不止方
木耳(半两烧作灰研细)
上一味。以井华水一盏、调。空腹顿服之。
肠胃虚热血痢地榆散
地榆酸石榴皮(焙锉) 木贼(各一两)
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煎诃黎勒汤调下。食前服
治久虚撮痛,后重下血不止,乌头丸
乌头(生用去皮脐) 蛤粉(各半两)
上二味。捣为细末。用面糊为丸。梧桐子大,用盐豉汤下十五丸。食前。
血痢、腹中 痛。犀角丸
犀角(镑) 地榆黄芩(去黑心) 黄柏(去粗皮) 甘草(炙锉各一两半) 茜根(二两) 柏叶(炙三两
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食前服
治藏毒下血脏腑 痛。日夜五七十行。及血痢甚者。黄连饮
黄连(去阿胶(炙燥) 当归(切焙) 赤石脂(各四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 龙骨白术(各
上七味。 咀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空心食前。
血痢黄连丸
黄连(去龙骨禹余粮( 醋淬) 伏龙肝(各二两) 代赭( 醋淬) 干姜(炮各一半)
上六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空心食前、日二服治血痢不止。少腹 痛。艾叶饮
艾叶(焙) 当归(切焙) 黄连(去龙骨 诃黎勒皮(各一两半)
五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治久患血痢诃黎勒散
诃黎勒(一枚不去核炮) 干姜(炮一块) 高良姜(一指节大炮) 甘草(一寸炙) 白矾(一块烧灰如
五味。捣罗为散,先吃好茶一盏,后用乌梅一枚椎破。以水一盏。煎至六分。调药二钱匕。微利即瘥。
血痢不止。及毒泻血,地榆汤方
地榆(锉焙) 樗根(锉焙各一两) 酸石榴皮(干者半两)
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浆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血痢
上取盐水梅除核研一枚。合腊茶加醋汤沃服之。一服瘥。
治痢血三物散方
胡黄连乌梅肉(焙) 灶下土(各等分
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腊茶清调下。空腹服
血痢日夜数十行。葛粉饮
葛粉白蜜(各一两)
上二味相和。新汲水四合调,空腹服之。
治痢下脓血,里急后重,肠中疼痛,磨化虚丹砂礞石丸方
丹砂(研末四钱匕) 青礞石(研末一钱匕) 砒霜(研末二钱匕) 黄连(捣罗末三钱匕) 肉豆蔻(捣
上七味。同研匀。煮糯米粥和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丸。温熟水下,临寝服。妊妇不宜服。
血痢不止。蛇含散方
蛇含二枚
上一味 醋淬十数度,研如面,每服三钱匕,陈米饮调下,兼止肠风泻血,妇人血伤等

论曰热痢不瘥,则变血痢,由痢久肠虚,热毒留滞,血脉妄行,流渗肠间,肠虚则泄,故为血痢也。
治小儿血痢茜根饮
茜根(锉一两) 地榆(根锉三分) 马蔺子(微炒一分) 黄连(去黄柏(去粗皮微炙) 黄芩(去黑心各一两半) 当归(切焙一两)
上七味,粗捣筛,一二岁儿每服一钱匕,水七分,入生姜二片,同煎至四分,去滓分温二服,空心晚食前,各一服,更随儿大小,以意加减。
治小儿血痢无度。黄连汤方
黄连(去一两半) 艾叶(微炒一分) 阿胶(炙令燥半两) 豉(一十粒炒令黄焦)
上四味,粗捣筛,一二岁儿,每服一钱匕,水七分,入葱白二寸并须切,同煎至四分,去滓分温三服,空心午后各一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治小儿血痢无度。黄连汤方
黄连(去半两) 甘草(炙锉半两) 黄药子(一分) 吴蓝叶(一分) 栀子仁(二枚) 犀角屑(一分)
上六味,粗捣筛,一二岁儿,每服一钱匕,水七分,煎至三分,去滓分温二服,食前日二,随儿大小,以意加减。
治小儿泻血不定。樗根汤方
樗根白皮(炙香锉三分) 无食子(一枚) 肉豆蔻(去壳一枚) 茜根(锉半两) 茶末(一分)
五味,粗捣筛,每服一钱匕,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分温二服,早晨晚后各一,量儿大小加减。
治小儿血痢不止。麝香散
麝香(一钱) 鹿角(屑半两炒微焦) 乱发灰(半两)
上三味,同研为散,每服半钱匕,粥饮调下,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
治小儿血痢地榆汤方
地榆(锉) 黄柏(去粗皮微炙) 黄连(去黄芩(去黑心各一两半) 马蔺子(微炙半两) 茜根(锉一两)
上六味,粗捣筛,一二岁儿每服一钱匕,水半盏,入生姜一片,同煎至三分,去滓分温二服,食前日再,随儿大小,以意增减。
治小儿血痢薤白饮方
薤白(十茎切) 香豉一合半) 山栀子仁(五枚) 黄连(去半两)
上四味,除香豉薤白外,余粗捣筛,一二岁儿每服一钱匕,水七分,入香豉二七粒,薤白一茎切,同煎至三分,去滓分温二服,量儿大小增减。
治小儿脏腑虚滑,泻血腹痛固肠丸
槐蛾(半两炒黄色) 肉豆蔻(三枚面裹烧香) 干姜(炮裂半两) 枯矾(一分)
上四味,捣研细为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乳香汤下,一二岁儿,每服十丸,日进二服。
治小儿脾毒泻血。 皮散方
(锉) 陈槐花白矾鹿角屑(各一两) 王瓜(半两)
五味,同入沙合子内,用盐泥固济令干,烧令通赤,取出为细散,每服半钱匕,入生姜自然汁两三点,用腊茶清调下。
治小儿肠虚腹胀,泻血不止。地榆丸
地榆(一两) 草豆蔻(三枚炮去皮) 黄 (锉一两) 枳壳(麸炒去瓤半两)
上四味,捣罗为细末,面糊为丸,麻子大,一二岁儿每服十丸,草节汤下,日三服。
治小儿血痢不止。胡黄连丸
胡黄连黄连(去各半两) 丁香芦荟五灵脂干姜(炮裂) 槟榔(锉各一分)木香麝香(研各一钱)右九味,捣研为末,用炊饼丸麻子大,每服三五丸,量儿加减,温米饮下。
治小儿血痢犀角饮方
犀角(镑末半两) 榉皮(去粗皮微炙四两)
上二味,粗捣筛,一二岁儿,每服一钱匕,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分温二服,空心午后各一服,量儿大小加减。
治小儿毒热血痢。香豉饮
香豉(微炒一分) 栀子(五枚去皮) 黄连(去一分)
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一钱匕,水七分,入薤白两茎切,同煎至四分,去滓分温二服,空心日晚各一,量儿大小加减。
治小儿血痢腹痛减食,四肢瘦弱,渴不止。黄芩丸
黄芩(去黑心) 地榆龙骨人参白术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各一两) 白茯苓(去黑皮) 漏芦(去芦头各一两半) 酸石榴皮(切炒三分)右九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七丸空腹米饮下,日二,更量儿大小加减服。
治小儿热痢不瘥,血脉妄行,变成血痢。青橘丸方
青橘皮(去白焙) 黄连(去等分
上二味,捣为末,用 猪胆汁和,即入胆内,以米泔煮熟取出,入麝香少许研匀,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五丸,米饮下。
治小儿血痢烦躁
上取蓝青汁,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要医血痢莫迟延,湿纸包盐火内燃,
研碎分为三处用,白调粥饮即时安。

血痢腹痛者,火也,方用
归尾 白芍( 各壹两) 黄连( 叁钱) 枳壳木香 来服子( 各贰钱)
水煎服。


病名。痢疾便中多血或下纯血。亦称赤痢。由热毒乘血所致。《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血痢者,热毒折于血,入大肠故也。”临床以血鲜血黯,辨其属热属寒。《秘传证治要诀·痢》治血鲜热痢,用藿香正气散黑豆五苓散木香粟米,下黄连丸,或黄连阿胶丸、茶梅圆、白头翁汤冷痢血色黯如瘀,服冷药所下愈多,次数愈频者,用理中汤,或四君子汤加肉豆蔻木香。参疾病赤痢赤白痢条。本病可见于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血吸虫病细菌性痢疾等疾患。


何左(正月) 脾欠健运,湿热留着阳明,加以操劳动肝,肝木乘脾,脾失统血,血痢纠缠,更衣腹痛后重,脉弦缓。治宜两和汗脾为先。
真防党 焦当归远志肉 东白芍樗白皮 嫩绵 清炙草 炒枣仁阿胶于术(东壁土炒) 云茯神 广木香桂圆肉桂圆肉(一枚),苦参子(五粒)包吞。

《巢氏病源》小儿痢如膏血候∶此是赤痢肠虚极,肠间脂与血俱下,故谓痢如膏血也。
圣惠》∶夫小儿血痢者,由热毒折于血,血入大肠故也。血随气循环经络,通行脏腑,常无停滞。若为毒热所乘,遇肠虚,血渗入于肠则成血痢也。
《婴童宝鉴》∶小儿肠热,即痢下鲜血,一如肠风
《仙人水鉴》小儿血痢方。
甘草(炙,一寸) 大腹(一个) 人参 黄盐(陶隐居云∶北海盐黄草粒粗,以作鱼 及咸菹) 白石脂(各一分)
上并捣为散,浆水二合煎取一合,米一钱匕服之,立验。
外台》∶《广济》疗小儿热毒痢方。
犀角(十分) 地榆(六分) 蜜(三分) 地麦草(五合
上四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去滓,量大小服之。
外台》∶《广济》又方
葱白(三两) 香豉三合栀子(绵裹,七枚) 黄连(一两)
上四味切,以水二升煮取九合,去滓分服。
外台》∶《广济》又疗下鲜血方。
上用栀子仁烧灰末,水和一钱匕服。量其大小,加减服之
外台》∶《古今录验》痢下落血,疗小儿痢。犀角榉皮煎方
梁州榉皮(二十分,炙,切) 犀角(十二分,屑)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量大小服之神良。崔氏同。
外台》∶《古今录验》疗小儿蛊毒、血痢 荷汤
荷根 犀角(屑) 地榆桔梗(各二分)
上四味切,以水二升煮取九合,去滓,服一合,至再服。
外台》刘氏疗小儿血痢方。
地榆黄柏黄连黄芩(各六分) 马蔺子(二分) 茜根(一两) 生姜(三分)
上七味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服。大小量之,与一合二合为度。
陈藏器小儿寒热丹毒中恶注忤,痢血方。
上并煮草犀根汁服之更良。生水中者,名木犀也。
食医心鉴》治小儿血痢方。
上取马齿苋绞汁一合,和蜜一匙匕,空心饮之。
圣惠》治小儿血痢烦热口干腹痛黄连散
黄连(去,微炒) 犀角(屑) 白 荷根 黄芩蔓菁根 吴蓝(各一两) 白头翁(三分) 甘草(炙微赤,锉) 当归(锉,微炒。各半两)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血痢,体热心烦,腹痛口干,不欲饮食,四肢羸瘦。羚羊角散
羚羊角(屑) 地榆(微炙,锉) 吴蓝 黄连(去,微炒) 黄芩甘草(炙微赤,锉) 当归(锉,微炒)
阿胶(捣碎,炒令黄燥) 茜根(锉。各半两) 亦石脂(一两)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血痢不止,肌体黄瘦,腹痛,不能饮食。茜根散
茜根(锉,一两) 地榆(微炙,锉) 马蔺子(微炒) 黄连(去,微炒) 黄柏(微炙,锉) 黄芩当归(锉,微炒。各三分)
上件药捣,粗罗为末。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圣惠》又方
黄芩当归(锉,微炒。各三分) 艾叶(微炒,半两)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薤白三寸,豉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血痢不止没石子散方
没石子(微煨) 肉豆蔻(去壳。各一枚) 樗根(锉,三分) 茜根(锉,半两) 茶末(一分)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放温,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血痢地榆散
地榆(微炙,锉) 黄柏(去粗皮,微炙,锉。各一两半) 马蔺子(微炒,半两) 茜根(锉,一两)
上件药捣,罗为末。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放温,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血痢,身体壮热犀角散
犀角(屑,三分) 地脉草(一两)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婴孺》亦收治蛊痢
圣惠》又方
乱发(灰) 鹿角(屑,炒令微焦。各半两) 麝香(一钱)
上件药同研细为散。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血痢,腹肚 痛方。
上用益母草半两,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圣惠》又方
上用露蜂房烧灰,细研为散,不计时候,以乳汁调下半钱。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血痢不瘥马齿菜汁粥
马齿菜(汁,一合) 蜜(半合) 粟米一合
上以水一大盏煮作粥,后入二味和调,食前服之。
《婴孺》治小儿血痢方。
薤白(三两) 盐豉(绵包,三合栀子(七个) 黄连(一两)
上以水四升,煮及一升二合,分温三服。或服三、二合,时时与之,或为三、四服,如六、七里久再进。
若下鲜血,取栀子仁烧灰末之,和水服如胡桃仁大,频服三、四服瘥止。
《婴孺》治小儿痢如膏血藜芦散方
藜芦(炙,三铢) 巴豆(去皮,炒,十四个) 乱发(一鸡子大烧灰) 干姜(五块子) 蜀椒三合汁) 盐豉(半升,炒)
上为末。每二分匕与儿服,不能服,当哺之。
张涣水蓼丹血痢疳瘦方。
蛇蜕皮(烧灰) 鸡头壳(烧灰存性。各一两) 胡黄连水蓼(各半两)
以上各捣罗为细末。次用∶朱砂(半两) 真芦荟 牛黄粉霜(各细研。一分)
上件都拌匀,再研细,软饭和如黍米大。每服五粒至七粒,麝香汤下。量儿大小加减,不拘时候。
张涣治热乘于血,渗入肠胃,其病则赤。黄连丹方
黄连(去,二两) 当归(洗,焙干,一两) 白头翁蔓菁根(汤洗,焙干。各三分) 木香川楝子(面裹,炮。各七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粳米饭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饮下。量儿大小加减。
张涣茜根汤血痢不瘥方。
茜根(锉) 地榆(锉) 黄连(去赤石脂阿胶(炙熟。各一两) 甘草(炙) 黄柏(各半两)
上件药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八分煎至五分,去滓,放温服
张涣浓肠丹血痢肠虚方。
黄连(去川楝子(各一两) 木香阿胶(炙) 吴茱萸(微炒) 当归(洗,焙干。各一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粟米饭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饮下,乳食前。量儿大小加减。
张涣圣效散血痢久不瘥方。
赤石脂(烧赤) 白龙骨阿胶(炙。各一两) 诃梨勒皮 木香干姜(炮) 黄连甘草(炙。各半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半钱,煎粟米饮调下,食前。
张涣必效丹血痢频并方。
黄连(去,二两) 大枣(半升) 干姜(一两) 白矾(半两)
上件药瓦器盛,盐泥固济,留一窍子,以木炭火烧,烟息为度,取出,捣罗为末,白面糊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饮下。量儿大小加减。
钱乙附方 治小儿热痢下血
黄柏(去皮,半两) 赤芍药(四钱)
上同为细末,饭和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食前米饮送下。大者加丸数。
惠眼观证鳖甲散血痢方。
鳖甲(醋炙去裙 ) 枳壳(麸炒,去穣) 诃子
上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
惠眼观证地槐血痢大肠血下方。
地龙(去土) 甘草(炙。各一分) 槐花(炒,二分)
上为末。每服半钱,陈米饮调下。
《庄氏家传》治血痢方。
甘草(一寸,炙) 大腹皮(一个) 白石脂 黄盐(各一分)
上为细末。用浆水调下一钱。
《吉氏家传》治小儿血痢方。
上用宣连为末,以鸡子搜作饼子,炭火 令通赤,便盖着勿令泄气,候冷细研。空心米饮下半钱,大人一钱,以意加减服。
《吉氏家传》治小儿血痢方。
上只用熟水调下好郁金末半钱。
《吉氏家传》又方
马牙蚌粉(各少许)
上末,用蜜为膏,井华水化少许。
《吉氏家传》地榆散 治小儿血痢,日久不瘥方。
地榆(一分,炒) 诃子(五个,炮去皮) 陈槐花黄连(各一钱。炒)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或一钱,陈米饮下。
《吉氏家传》龙骨饮子 治小儿血痢及身上生面赤壮热方。
龙骨根草(半两,一名鬼箭根,又名茅枳根) 甘草节当归芍药大黄(蒸) 连翘 栝萎根 山慈菇(以上各一分)
上为细末,不用罗。每服三大钱,水二盏煎取一小盏,去滓,作饮子服。
《朱氏家传》治血痢方。
诃子(煨,用皮) 栀子(炮。等分
上件为末,空心,以粥饮调下半钱。大人一钱至二钱。

热痢下血者,宜凉血活血;风邪下陷者宜升提之;湿热伤血者,宜利湿清热。
血痢久不愈者,属阳虚阴脱,用八珍汤加升举之药。甚有阵阵自下,手足厥冷,脉渐微缩,此元气欲绝,急灸气海,用附子理中汤,稍迟则死。(喻嘉言)
血色鲜红者,此属热痢,宜黄连阿胶汤,或白头翁汤
○血色如瘀,服凉药而下愈多者,当作冷痢治,宜理中汤,或四君子汤加肉果木香。(《证治准绳》)
古谓下痢纯血者死,此亦要看兼证,及以脉参之,未必尽死。予尝治数人皆生,方用佛手散,加阿胶秦皮炮姜地黄黄连地榆蒲黄之类;或以四物汤择前所加药一、二味增入,不可纯用寒凉。(《赤水玄珠》)
地榆,性沉苦寒,热痢下血可用,虚寒下痢不可用。(《本草衍义》)
血痢色如猪肝、如紫草、如苋菜汁者,非炮姜不验。(《张氏医通》)

巢氏云∶小儿痢如膏血者,此是赤痢,肠虚极,肠间脂与血俱下故也。《圣惠》夫小儿血痢者,由热毒折于血,血入大肠故也,血随气循环经络,通行脏腑,常无停滞,若为毒热所乘,遇肠虚,血渗入于肠,则成血痢也。《宝鉴》小儿肠热,即痢下鲜血,一如肠风。《外台·广济》疗小儿热毒血痢方。
犀角(十分) 地榆(六分) 蜜(三分) 地麦草(五合
上四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去滓,量大小服之。
又方葱白(三两) 香豉三合栀子(绵裹,七枚) 黄连(一两)
上四味,切。以水二升,煮取九合,去滓分服。
外台·刘氏》疗小儿血痢方。
地榆黄柏黄连黄芩(各六分) 马蔺子(二分) 茜根(一两) 生姜(三分)
上七味,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服。大小量之,与一合二合为度。
陈藏器〕小儿寒热丹毒中恶注忤痢血方上,并煮草犀根汁服之。更良,生水中者,名水犀也。
食医心鉴》治小儿血痢方上,取生马齿苋绞汁一合,和蜜一匙匕,空心饮之。
圣惠》治小儿血痢烦热口干腹痛黄连散
黄连(去,微炒) 犀角(屑) 白 荷根 黄芩青根 吴蓝(各一两) 白头翁(三分)甘草(炙微赤,锉) 当归(锉,微炒。各半两)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血痢不瘥马齿菜汁粥
马齿菜汁一合) 蜜(半合) 粟米一合
上,以水一大盏煮作粥,后入二味和调,食前服之。
张涣〕水蓼丹血痢疳瘦
蛇蜕皮(烧灰) 鸡头壳(烧灰存性。各一两) 胡黄连水蓼(各半两。以上各捣罗为细末,次用) 朱砂(半两) 真芦荟 牛黄粉霜(各细研,一分)
上件都拌匀,再研细,软饭和,如黍米大。每服五粒至七粒,麝香汤下。量儿大小加减,不拘时候。
张涣〕治热乘于血,渗入肠胃,其病则赤。黄连丹黄连(去,二两) 当归(洗,焙干,一两) 白头翁青根(汤洗,焙干。各三分) 木香川楝子(面裹、炮。各半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粳米饭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饮下。量儿大小加减。
张涣茜根汤血痢不瘥。
茜根(锉) 地榆(锉) 黄连(去赤石脂阿胶(炙熟。各一两) 甘草(炙) 黄柏(各半两)
上件药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八分,煎至五分,去滓放温服
张涣浓肠丹血痢肠虚。
黄连(去川楝子(各一两) 木香阿胶(炙) 吴茱萸(微炒) 当归(洗,焙干。各半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粟米饭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饮下。乳食前,量儿大小加减。
张涣圣效散血痢久不瘥。
赤石脂(烧赤) 白龙骨阿胶(炙。各一两) 诃梨勒皮 木香干姜(炮) 黄连甘草(炙。各半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半钱,煎粟米饮调下,食前。
张涣必效丹血痢频并。
黄连(去,二两) 大枣(半升) 干姜(一两) 白矾(半两)
上件,用瓦器盛,盐泥固济,留一窍子,以木炭火烧,烟息为度,取出,捣罗为末,白面糊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饮下。量儿大小加减。
钱乙〕附方 治小儿热痢下血
黄柏(去皮,半两) 赤芍药(四钱)
上同为细末,饭和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粒,食前米饮送下。大者,加丸数。
《吉氏家传》治小儿血痢方上用宣连为末,以鸡子搜作饼子,炭火 令通赤,便盖着勿令泄气,候冷,细研。空心米饮下半钱,大人一钱。以意加减服。
方上,只用熟水调下好郁金末半钱。
《吉氏家传》地榆散 治小儿血痢,日久不瘥。
地榆(一分,炒) 诃子(五个,炮、去皮) 陈槐 黄连(各一钱,炒)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或一钱,陈米饮下。

血痢者,热毒折于血,血渗入大肠故也。血之随气,循环经络,通行脏腑,常无停
热气乘之,遇肠虚者,血渗入于肠,肠虚则泄,故为血痢也。身热者死,身寒者生。
诊其关上脉芤,大便去血,暴下血数升也。

此由体虚受热,热折于血,血渗入肠,故成血痢。热不歇,胃虚不复,故痢血久不瘥,多变呕哕及为湿 。

由溪程两峰丈内人患血痢里急后重呕吐不纳谷,两寸脉洪大,以竹茹温胆汤加姜连、滑石橘红、酒芩,水煎服。二帖大便结实,脓血皆止,惟后重。与枳壳当归芍药、生地、桃仁条芩甘草滑石、酒连,四帖全安。

表侄女黄氏,孕已七月患赤痢腹痛后重。体素弱,举家甚忧。以白芍药三钱,条芩一钱五分,白术地榆各八分,甘草三分,两帖而愈。后五日报云,因稍劳痢又复来,教以当归三钱,川芎一钱半,真阿胶二钱,艾叶三分,一帖全瘳。

后溪大兄孺人戴氏,勤笃严谨人也。秋患痢,所下皆血及屋漏水,内有血子如赤小豆者不可计数,昼夜五六十行,里急后重,哕恶不住声者,五日。予以刘守真芍药汤与三剂而病无进退。适后溪兄在浙,侄女辈素信医博黄氏为女科专门,延而治之,投以芩、连、枳壳槟榔山栀地榆黄柏滑石之类,服已五日,始虽哕恶,一日尚有碗粥,今则粒米不进,腹痛转加,必用重物压之乃稍定。神思昏弱,卧不能起,下午发热女科仍以前剂加青皮枳实。侄孙尔嘉持药见予曰∶家姑酷信黄医为专门,今已任事五日,较前精神大瘁,叔翁为祖父至交,宁无一语启愚乎?子曰∶吾非不言,欲诋黄,恐为妒妇之口,今子来,予可诊之。
六脉滑大无力。诊毕,慌语尔嘉曰∶事急,可速令人促乃祖归。否则,令姑女流,不谙医药,吾安能施其巧?比有西席汪带川闻之,决尔嘉曰∶此事极要调停,留黄医以安女流心,黄发之剂,搁而不进,以东宿之剂作黄剂进之,内外无猜则妥矣。予然其言,以人参白术、酒炒白芍各三钱,炙甘草一钱半,炮姜肉桂各一钱,白茯苓陈皮各八分,砂仁五分,大枣二枚,水煎饮之。哕恶减半,其夜痢减十之五,惟腹痛不甚减。次早诊之,脉稍敛。黄医以为渠功,大言自矜,药仍以芩连之类。予仍以前剂再加黄 。其日下午始纳粥一茶盏,腹痛渐减。又次晨,黄医诊视,见夜来痢减其七,益得扬扬得志。语左右曰∶寒家业医五代,似此大病也不多见。自以为非彼也无能治也。尔嘉诘曰∶痢也寻常耳,何以为大?黄曰∶丹溪云下痢身凉者生,身热者死;下痢纯血者死;脉洪大者死;如屋漏水者半死半生。今皆犯之,故云去也。尔嘉曰∶然。然则今日当用何剂∶黄曰∶剂已投病,仍当确守前方,何敢轻改?尔嘉笑而点首,复向予求剂。予以理中汤倍加酒炒白芍药,以肉桂佐之。腹痛身热悉愈。
痢十去九矣。后溪兄也浙回,尔嘉述病原,以黄方、予方呈看,后溪唏嘘叹息。乃辞谢黄而诘予曰∶人言赤痢者热,哕恶者热,又身热脉大,吾弟何独认为寒,而用此大热之剂成功,曷故哉?予曰∶此虚虚实实之处,极能误人,尊嫂之热非真有余之热,乃内有虚寒逼真血火上行,故哕恶潮热耳。脉大而无力仍作虚看,且向服寒凉不效,当自知警也。后溪兄曰∶微弟几败乃事矣。

族侄良诠,患血痢腹痛里急后重。时师治以香连丸黄芩芍药汤不愈,反增痛,面赤唇红,有似涂朱,喊叫之声,四舍悚骇。比有太学宁宇者,仁心为质人也。怜其家贫莫 ,拉予为诊。六脉洪大,伏于床间,两眼泪而不能言。太学会其意语予曰∶症诚急,彼以后事无措而难于言。予曰∶诺,吾能起之。以生熟白芍药六钱,生熟甘草二钱,干姜肉桂各一钱,木香五分,枣二枚,水煎饮之。饮竟嗒焉而卧。太学心疑,归嘱家奴曰∶倘有急,叩门可即报我。及明,见无动静,仍令人觇病者何若∶复曰∶夜来痢减十之五,痛减十之七,早间已啜粥半盏矣。太学喜而叩予曰∶渠面赤唇红,脉大,所下皆血,症皆属热,叔乃复投热剂,吾甚恐一夜不能寐,乃今疾已减半,生有望焉。不卜今日用何剂?予曰∶比昨剂差小耳,方仍昨也。太学曰∶吾惑矣,何视热为寒耶?予曰∶君知脉大为热,不知大而无力乃虚寒也。面赤唇红由中寒而火不能下,阴盛格阳之症。设是真热腹痛,其人体仰而舒,寒则引而伏,所下血色带晦,均是假热,寒症明矣,前剂果再进而全瘳。太学复书报予曰∶昨闻虚实真假之论,非饮上池水者不能道也。幸注之以诏后世。

仲景治少阴脱血.用桃花汤内有干姜即此意也谁谓血症不用热剂乎.
癸未仲夏浦尾郑思年逾六十.素善饮啖.因醉卧当风.患头疼发热.面目青黯.呕吐拒食.心腹胀痛.两足逆冷.大便脱血.脉六七至.洪数鼓指.余曰风寒内攻阴络受伤故致脱血血痢也脉洪数.乃真气虚邪气胜也.急以大剂参术归苓加桂附炮姜为佐.木香陈皮炙草为使.两服热退身凉.血止胀消.脉亦转静.此余取症不取脉也次日始下痢.杂色黄.白微红.为宿积下泄不必虑.余因他往渠急于愈.别延一医治以槟榔粟壳涩剂.暴致胀满.二便壅塞.余用二陈加大黄火麻防风枳壳与服.数日尽.气复而愈.

荷叶蒂十个,煎水服。或柿饼煎汤,日饮数次。

捣汁和蜜一匙空心温服

定海东山甲下某妪.前翁姓之邻居也.年四十余岁.患血痢日数十行.里急后重.腹如绞痛.粒米不入者十余日矣.身大热.口大渴.症在垂危.呻吟欲绝.余因治翁姓子之症.乘便邀余诊脉.两关尺俱沉弦而数.按之抟指.余曰.症属暑挟食积.遂与大剂黄连黄芩荆芥炭、银花炭、槟榔木香汁、醋制大黄、归尾、红曲贯众炭、地榆槐花白芷、焦山楂等一剂而病减半.乃去大黄.加甘草、再剂而十愈七八.腹亦不痛.稍能进食.复去槟榔贯众白芷槐花.而加西洋参石斛、炒麦冬、鲜荷叶辰砂益元散.又三剂而全愈.其四岁孙亦患是症.但稍能食.与芍药汤去桂.加荷叶益元散、焦山楂五谷虫之类而愈.余治此三症.转危为安.群以为神.其实不过按症施治耳.

热躁。
水研粳米半升,取汁令尽,以汁置有油翁瓶,蜡纸封口,沉井底,平旦服之。吴内翰家乳妪病,服之而愈。

用合成平胃散称一两,入川续断末二钱半,拌匀,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服。张叔潜秘书知敛州时,其阁中病血痢,一医者用此药治之而愈。绍熙壬子会稽时行痢疾,叔潜之子为人说服之亦验。小儿病亲曾服作效。

洞庭葛允诚,患血痢五年,日夜百余次,约去血数石,骨瘦如柴,饮食不进,举家以为必无生理。余友姜君锡常次子曹芳,从余学医于山中,病者即萼芳妻弟也。锡常怜之,令同萼芳寄膳余家,朝夕诊视。余先用滋补之剂以养其血脉,复用开胃之药以滋其化源,稍健而能食。久痢至五载,大肠之内必生漏管,遂以填补之品塞其空窍,痢日减,饭日增,不半年而每食饭必六七碗,至冬病全愈。丰肥强壮,归至家,亲戚俱不相识认,无不叹以为奇。{1}

徽州盐商汪姓,始富终贫,其夫人年四十六,以忧劳患崩证,服参附诸药而病益剧,延余治之。处以养血清火之剂,而病稍衰,盖此病本难除根也。越三年夫卒,欲往武林依其亲戚,过吴江求方,且泣曰:我遇先生而得生,今远去,病发必死耳。余为立长服方,且赠以应用丸散而去。阅十数年,郡中有洋客请治其室人,一白头老妪出拜,余惊问,曰:我即汪某妻也。服先生所赠方药,至五十二而崩证绝,今已六十余,强健逾昔,我婿迎我于此,病者即我女也。不但求治我女,必欲面谢,故相屈耳。盖崩证往往在五十岁以前天癸将绝之时,而冲任有火,不能摄纳,横决为害。至五十以后,天癸自绝,有不药而愈者,亦有气旺血热,过时而仍有此证者,当因时消息,总不外填补血之法。不知者以温热峻补,气愈旺而阴愈耗,祸不旋踵矣。此极易治之病,而往往不治,盖未能深考其理,而误杀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