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

( Zhú Yè )

别名: 淡竹叶

竹叶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清热除烦;生津利尿。主热病烦渴;小儿惊癎;咳逆吐衄;小便短赤;口糜舌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
性味:
甘;淡;寒
归经:
心;肺;胃经
各家论述:
1.《别录》: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
2.《药性论》:主吐血热毒风,止消渴
3.《食疗本草》:主咳逆消渴痰饮喉痹,除烦热
4.《日华子本草》:消痰,治热狂烦闷,中风失音不语,壮热头痛头风,并怀妊人头旋倒地,止惊悸温疫迷闷,小儿惊癎天吊。
5.张元素:凉心经,益元气,除热,缓脾。
6.《纲目》:煎浓汁,漱齿中出血,洗脱肛不收。
7.《本草正》:退虚热烦躁不眠,止烦渴,生津液,利小水,解喉痹,并小儿风热惊癎。
8.《重庆堂随笔》:内息肝胆之风,外清温暑之热,故有安神止痉之功。
9.《本草再新》:凉心健脾,治吐血、鼻血,聪耳明目。
10.《本草经疏》:阳明客热,则胸中生痰,痰热壅滞,则咳逆上气竹叶辛寒能解阳明之热结,则痰自消,气自下,而咳逆止矣。仲景治伤寒发热大渴,有竹叶石膏汤,无非假其辛寒散阳明之邪热也。
11.《药品化义》:竹叶清香透心,微苦凉热,气味俱清。《经》曰,治温以清,专清心气,味淡利窍,使心经热血分解。主治暑热消渴胸中热痰伤寒虚烦咳逆喘促,皆用为良剂也。又取气清入肺,是以清气分之热,非竹叶不能,凉血分之热,除柏叶不效。
12.《本草求真》:竹叶据书皆载凉心缓脾,清痰止渴,为治上焦风邪烦热咳逆喘促,呕哕吐血,一切中风惊癎等症,无非因其轻能解上,辛能散郁,甘能缓脾,凉能入心,寒能疗热故耳。然大要总属清利之品,合以石膏同治,则能解除胃热,而不致烦渴不止。竹生一年,嫩而有力者良。
用药禁忌:
脾胃虚寒及便溏者禁用。
药理作用:
有增加尿中氯化物量的作用,此外,还有增高血糖作用。
化学成分:
叶含生物碱、氨基酸、有机酸、酚类化合物和鞣质、皂甙、还原糖、蛋白质、多糖与甙类、蒽醌、香豆精和萜类内酯化合物、甾体和叶绿素。还含18种元素:铝、钡、锆、钛、铅、锡、镓、锶、铁、锌、镁、钙、锰、镍、铜、银及硼和硅。
附方:
1.银翘散(《温病条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黄脉象浮数。2.竹叶石膏汤(《伤寒论》),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主治伤寒温热暑病之后,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少苔,脉象虚实数。3.清营汤(《温病条辨》),清营透热,养阴活血,主治邪热传营,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口渴或不渴,或斑疹隐隐,舌降而干,脉数。4.清宫汤(《温病条辨》),清心解毒,养阴生津。主治温病误汗,液伤邪陷,心包受邪,症见发热神昏谵语等。5.竹叶柳蒡汤(《先醒斋医学广笔记》),透疹解表,清泄肺胃,主治痧疹透发不畅,喘嗽,烦闷躁乱,咽喉肿痛者。6.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清心养阴,利水通淋,主治心经热盛,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冷饮,以及口舌生疮,或心热移于小肠,症见小溲赤涩刺痛。7.竹叶汤(《金匮要略》),治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8.三仁汤(《温病条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用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9.小蓟饮子(《济生方》),凉血止血利水通淋,主治下焦瘀热,而致血淋,尿中带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或尿血,舌红脉数。
炮制:
1.净制:除去杂质,洗净。
2.切制:除去杂质,切段或揉成小团。
性状:
性状鉴别 叶呈狭披针形,长7.5-16cm,宽1-2cm,先端渐尖,基部钝形,叶柄长约5mm,边缘之一侧较平滑,另一侧具小锯齿而粗糙,平行脉,次脉6-8对,小横脉甚显着叶面深绿色,无毛,北面色较淡。气弱,味淡。
栽培:
1.气候土壤:通常栽植于庭园。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省都有栽培,以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土为佳。
2.种植:幼竹移栽。对施肥及土壤要求不严,可密集种植,按行距40cm,株距30cm开穴,每穴可栽植3-5株。
3.出苗后,经常除草,浇水。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淡竹通常栽植于庭园。 2.青竿竹多生于平地、丘陵。 3.大头典竹生于山坡、平地工路旁。
资源分布:1.淡竹分布于山东、河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2.青竿竹分布于广东、广西。 3.大头典竹分布于广东、海南及广西
原形态:
1.淡竹 植株木质化,呈乔木状。竿高6-18m,直径5-7cm,成长后仍为绿色,或老时为灰绿色,竿环及箨环均甚隆起。箨鞘背面无毛或上部具微毛,黄绿至淡黄色而具有灰黑色之斑点和条纹;箨耳及其繸毛均极易脱落;箨叶长披针形,有皱折,基部收缩;小技具叶1-5片,叶鞘鞘口无毛;叶片深绿色,无毛,窄披针形,宽1-2cm,次脉6-8对,质薄。穗状花序小技排列成覆瓦状的圆锥花序;小穗含2-3花,顶端花退化,颖工或2片,披针形,具微毛;外稃锐尖,表面有微毛;内稃先端有2齿,生微毛,长12-15mm;鳞被数目有变化,3至1枚或缺如,披钍形,长约3mm;花药长7-10mm,开花时,以具有甚长之花丝而垂悬于花外;子房呈尖卵形,顶生一长形之花柱,两者共长约7mm,柱头3枚,各长约smm,呈帚刷状。笋期4-5月,花期10月至次年5月。 2.青竿竹 植株木质化,呈乔木状。植株丛生,无刺。竿直立或近直立,高达15m,径约6cm。顶端不弯垂,竿的节上分枝较多;节间圆柱形,竿的节间和箨光滑无毛。 3.大头典竹 植株木质化,是乔木状。竿高达15m。多少有些作之字形折曲,幼竿被毛和中部以下的竿节上通常具毛环,节间通常较短;箨鞘背部疏被黑褐色、贴生前向刺毛;释片基部较狭;释舌较长,长约5mm;小穗通常呈麦秆黄色;内稃背部被柔毛,脊上具较长而密的缘毛。叶鞘通常被毛;叶舌较长以及外稃背面被疏柔毛。花期3-5月,笋期6-7月。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等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hyllostachyl nigra(lodd.ex lindl.)munro var.henonis(mitf.)stapf et rendle 2.bambusa tuldoides munro. 3.sinocalamus beecheyanus (munro)mcclure var.pubescens p.f.li[bambusa beecheyana munro var.pubescens p.e.li;dendrocalamopsis beecheyana(munro) keng f.var.pubescens (p.f.li)keng f.]
采收和储藏:随时采鲜品入药。
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

竹叶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清热除烦,生津利尿。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亦,口糜舌疮
①《别录》:"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
②《药性论》:"主吐血热毒风,止消渴。"
③《食疗本草》:"主咳逆消渴痰饮喉痹,除烦热。"
④《日华子本草》:"消痰,治热狂烦闷,中风失音不语,壮热头痛头风,并怀妊人头旋倒地,止惊悸温疫迷闷,小儿惊痫天吊。"
张元素:"凉心经,益元气,除热,缓脾。"
⑥《纲目》:"煎浓汁,漱齿中出血,洗脱肛不收。"
⑦《本草正》:"退虚热烦躁不眠,止烦渴,生津液,利小水,解喉痹,并小儿风热惊痫。"
⑧《重庆堂随笔》:"内息肝胆之风,外清温署之热,故有安神止痉之功。"
⑨《本草再新》:"凉心健脾,治吐血、鼻血,聪耳明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4钱。
性味:
甘淡,寒。
①《别录》:"味辛平,大寒。"
②《药性论》:"味甘,无毒。"
③《履巉岩本草》:"苦,甘,微寒,无毒。"
④《本草正》:"味甘淡,气平微凉。"
归经:
入心、肺、胆、胃经
①《滇南本草》:"入肺。"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胃三经。"
③《本草汇言》:"入手太阳经。"
④《药品化义》:"入心、肺、肌三经。"
附方:
①疗热渴:淡竹叶五升,茯苓石膏(碎)各三两,小麦三升,栝楼二两。上五味,以水二斗煮竹叶,取八升,下诸药,煮取四升,去滓分温服。(《外台秘要方》竹叶汤
②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二把,石膏一升,半夏(洗)半斤,人参二两,麦冬(去心)一升,甘草(炙)二两,粳米半升。(《伤寒论竹叶石膏汤
③治霍乱利后,烦热躁渴,卧不安:浓煮竹叶汁,饮五、六合。(《圣济总录竹叶汤
④治小儿心脏风热,精神恍惚:淡竹叶一握,粳米一合茵陈半两。上以水二大盏,煮二味取汁一盏,去滓,投米作粥食之。(《圣惠方淡竹叶粥
⑤治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一把,葛根三两,防风一两,桔梗甘草各一两,桂枝一两,人参一两,附子(炮)一枚,大枣十五枚,生姜五两。上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温覆使汗出。(《金匮要略竹叶汤
⑥治诸淋:淡竹叶车前子大枣乌豆(炒,去壳)、灯心甘草各一钱半。上作一服,用水二盏,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奇效良方淡竹叶汤
⑦治心移热于小肠,口糜淋痛:淡竹叶二钱,木通一钱,生甘草八分,车前子(炒)三钱,生地黄六钱,水煎服。(《医力简义》导赤散
⑧治产后血气暴虚,汗出:淡竹叶,煎汤三合,微温服之,须臾再服。(《经效产宝》)
⑨治头乍发乍差,赤焮疼痛:竹叶一斤烧灰,捣罗为末,以鸡子白和匀,日三、四上涂之。(《圣惠方》)
性状:
叶呈狭披针形,长7.5~16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形,叶柄长约5毫米,边缘之一侧较平滑,另一侧具小锯齿而粗糙;平行脉,次脉6~8对,小横脉甚显着;叶面深绿色,无毛,背面色较淡,基部具微毛;质薄而较脆。气弱,味淡。以色绿、完整、无枝梗者为佳。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竹茹"条。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淡竹。随时采鲜者入药。
出处:
别录

“竹叶” 相关论述

竹叶二把(辛平) 石膏一斤(甘寒) 半夏半升(洗,辛温) 麦门冬一升(甘平,去心) 人参三两(甘温) 甘草二两(甘平,炙) 粳米半升(甘微寒)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竹叶两把 粳米半升 半夏半升(洗) 石膏一斤 人参三两 麦门冬一升 甘草二两(炙)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六味,取六升,去滓,纳粳米,煮取米熟,汤成,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暑发热,汗出,口渴,脉浮而大,名曰中暍白虎人参黄连阿胶汤主之。

竹叶一把 石膏半斤 杏仁三十枚(去皮尖) 甘草二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竹叶两把 石膏半斤(棉裹) 黄芩三两 泽泻二两 半夏半升 甘草二两
右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竹叶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半升(洗) 人参三两 麦门冬一升 甘草二两(炙) 粳米半升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六味,取六升,去滓,纳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大病已解,而日暮微烦者,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之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竹叶一把 葛根三两 桔梗一两 人参一两 甘草一两 生姜五两 大枣十五枚(劈)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产后烦乱,呕逆,无外证者,此乳中虚也,竹皮大丸主之。

味苦平。
咳逆上气筋急,恶疡,杀小虫。
根,作汤,益气止渴,补虚下气
汁,主风痓.实,通神明,轻身益气
《名医》曰:生益州。
案《说文》云:竹,冬生草也,象形,下者,箁,箬也。

主要原料:淡竹叶30克,白酒500克。
制作方法:淡竹叶剪碎装入纱布袋中,浸泡酒内,3日后即可饮用。
效用说明:风湿,畅心神。适宜于风湿热关节热痛而心烦、尿黄赤者。

主要原料:鲜竹叶45克(干的30克或淡竹叶50克),生石膏50克,粳米100克,砂糖少许。
制作方法:先将竹叶洗干净,同石膏加水煎汁、去渣,放入粳米,煮成稀粥。
效用说明:清心火,除烦热,利小便。适宜于温热病口渴多饮、心烦目赤、口舌生疮糜烂、小便黄赤短小,或淋痛(包括急性膀胱炎),以及小儿高热惊风等症。

味甘淡,性平无毒,入心肺胃三经。主新旧风邪之烦热喘促气胜之上冲,疗伤寒,解虚烦,治消渴,疗喉痹,止呕吐,除咳逆。有一种苦竹叶,主舌疮目痛,去青刮取为竹茹,主胃热呕呃,除烦解渴,疗吐衄崩中,噎膈气溢,筋极五痔。火烧竹沥,主阴虚发热,中风口噤,除自汗,解消渴,止惊悸,清烦躁,痰在手足四肢,非此不达,痰在皮里膜外,有此可驱;又主小儿天吊惊痫,妇人怀孕闷晕。胎前不损子,产后不得虚。笋,补气止渴,久食益人。
按∶竹叶生于中半以上,故主治多在上焦,心肺胃,皆脏腑之居上者也,宜并入之。味苦者专泻南方,竹茹者其除土郁,故主用小殊。竹沥者竹之液也,犹人身之血也,极能补阴,况之不足,由于火烁,竹沥长于清火,则血得其养,《本经》已载其功,丹溪又详其效,而世俗不能常用者。盖泥《证类》之大寒尔,不知竹即笋之老者也。今人自幼食笋,至老不撤,曾无中其寒凉之害者。沥则假火而成,何寒之有?《证类》之所大寒者,盖表其功,非论其气也。幸高明者准之以理,斯药无遗用矣。

味苦,平,大寒,无毒。主咳逆上气,溢筋急,恶疡,杀小虫,除烦热风痉喉痹呕吐。根∶作汤益气止渴,补虚下气,消毒;汁∶主风 ;实∶通神明,轻身益气。生益州。

原料:竹叶5g、茯苓3g、石膏3g、小麦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前四味药至水沸后,冲泡绿茶。也可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后饮用。
功能:清热解渴。
用途:热渴、口臭
来源:《外台秘要方》。

原料:竹叶5g、石膏3g、人参3g、麦冬3g、甘草3g、花茶5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竹叶石膏人参麦冬至水沸后,冲泡甘草、花茶5~10分钟后饮用。可加适量蜂蜜。也可直接冲泡。
功能:清热益气
用途:热病后虚弱少气
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竹叶5g、茵陈3g、粳米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竹叶茵陈粳米至水沸后,冲泡绿茶5~10分钟即可。也可直接冲泡。
功能:清热除湿。
用途:小儿风热精神恍惚。
来源:《圣惠方》。

原料:竹叶5g、葛根3g、防风3g、甘草3g、桂枝3g、花茶5g。
用法:用500ml水煎煮竹叶葛根防风桂枝至水沸后,冲泡甘草、花茶即可。也可用300ml开水直接冲饮。
功能:解肌调和营卫
用途:产妇发热头痛面赤、口渴。
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竹叶5g、车前草3g、大枣2枚、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竹叶车前草大枣的煎液250ml,冲泡甘草、绿茶。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热利尿。
用途:小便赤热灼痛
来源:《奇效良方》。

原料:竹叶5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适量白糖。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润喉。
用途:夏季炎热时饮用。
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竹叶5g、薄荷3g、冰糖10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暑润喉。
用途:夏季炎热时作饮料。
来源:传统药茶方。


味苦,平、大寒,无毒。主治咳逆上气。溢筋急,恶疡,杀小虫。除烦热风痉喉痹呕逆
根∶作汤,益气,止渴,补虚,下气,消毒。汁∶主治风痉。实∶通神明,轻身,益气。生益州。淡竹叶∶味辛,平、大寒。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其沥∶大寒。治暴中风风痹胸中大热,止烦闷。其皮茹∶微寒,治呕 ,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苦竹叶及沥∶治口疮目痛,明目,通利九窍。竹笋∶味甘,无毒。主治消渴,利水道益气,可久食。干笋烧服,治五痔血。
竹类甚多,此前一条云是篁竹,次用淡苦尔。又一种薄壳者,名甘竹叶,最胜,又有实中竹、笙竹,又有 竹,并以笋为佳,于药无用。凡取竹沥,惟用淡竹耳。竹实出蓝田,江东乃有花而无实,故凤鸟不至。而顷来斑斑有实,实状如小麦,堪可为饭。(《新修》一二七页?


味苦,平、大寒,无毒。主治咳逆上气。溢筋急,恶疡,杀小虫。除烦热风痉喉痹呕逆
根∶作汤,益气,止渴,补虚,下气,消毒。汁∶主治风痉。实∶通神明,轻身,益气。生益州。淡竹叶∶味辛,平、大寒。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其沥∶大寒。治暴中风风痹胸中大热,止烦闷。其皮茹∶微寒,治呕 ,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苦竹叶及沥∶治口疮目痛,明目,通利九窍。竹笋∶味甘,无毒。主治消渴,利水道益气,可久食。干笋烧服,治五痔血。
竹类甚多,此前一条云是篁竹,次用淡苦尔。又一种薄壳者,名甘竹叶,最胜,又有实中竹、笙竹,又有 竹,并以笋为佳,于药无用。凡取竹沥,惟用淡竹耳。竹实出蓝田,江东乃有花而无实,故凤鸟不至。而顷来斑斑有实,实状如小麦,堪可为饭。(《新修》一二七页?


竹叶,味苦,平、大寒,无毒。主咳逆上气,溢筋急,恶疡,杀小虫,除烦热,风 ,喉益气,止渴,补虚下气,消毒。汁,主风 。实,通神明,轻身益气。生益州。淡竹叶,味辛,平、大寒。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其沥,大寒。疗暴中风风痹,胸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苦竹叶及沥,疗口疮目痛,明目,通利九窍。竹笋,味甘,无毒。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可久食。干笋烧疗五痔血。
竹类甚多,此前一条云是篁竹,次用淡苦尔。又一种薄壳者,名甘竹叶,最胜。又有实中竹、笙竹,并以笋为佳,于药无用。凡取竹沥,惟用淡竹耳。竹实出蓝田,江东乃有花而无实,故凤鸟不至。而顷来斑斑有实,实状如小麦,堪可为饭。


凡诸竹与笋,性皆微寒,故知叶其用一致。《本经》不言笋及苦竹性,若取沥作油,亦不必强择也。张仲景竹叶汤用淡竹。笋难化,不益脾。邻家一小儿,方二岁,偶失照管,壮热喘粗、不食多睡、仰头呻吟、微呕逆、瞑目多惊,凡三五日,医作慢惊治之。治不对,病不愈。忽然其母误将有巴豆食药作惊药,化五丸如麻子大,灌之。稍久,大吐,有物噎于喉中,乳媪以指摘出之,约长三寸,粗如小指,乃三日前,临阶曝者干箭笋。是夜诸证皆定,次日但以和气药调治,遂安。其难化也如此。经曰∶问而知之者谓之工。小儿不能问,故为难治,医者当慎谨也。


气平,味辛。又苦大寒,辛平。无毒
本草》云∶主咳逆上气,溢筋,急恶疡,杀小虫。除烦热风痉喉痹呕吐。仲景竹叶汤淡竹叶
《心》云∶除烦热,缓皮而益气
《珍》云∶阴中微阳,凉心经


气血虚胃火盛,而作渴者。
淡竹叶(二钱) 黄 生地黄当归麦门冬川芎甘草黄芩(炒) 芍药人参石膏( ,各一钱)
用水煎服。

消渴气血虚胃火盛而作渴。
淡竹叶生地黄(各二钱) 黄 麦冬当归川芎黄芩甘草芍药人参半夏石膏(各一钱)
上水煎服。
【集注】柯琴曰∶气血皆虚,胃火独盛,善治者补泻兼施;寒之而不至损阳,温之而至助火,扶正而邪却矣。四君子气药也,加黄 而去苓、术者,恐火就燥也。四物汤血药也,倍地黄而用生者,正取其寒也。人参、黄 、甘草,治烦热之圣药,是补中有泻矣。
地黄之甘寒,泻心肾之火,竹叶芍药清肝胆之火,石膏芍药清脾胃之火,麦冬黄芩清肺肠之火,则胃火不得独盛,而气血之得补可知。惟半夏一味温中辛散,用之大寒剂中,欲其通阴阳之路也。岐伯阴虚目不瞑者,饮以半夏汤覆杯则卧,今人以为燥而渴者禁用,是不明阴阳之理耳。
【按】是方即竹叶石膏汤加生地、当归白芍川芎、黄 、黄芩也。彼则治伤寒解后烦渴少气气逆欲吐。此则治消渴气血虚胃火盛。因其气虚,故加黄 佐人参甘草补气;因其血虚,故加归、芎、芍、地以补血;因其胃火盛,故加黄芩石膏以清胃火。其烦渴则一,故余药皆同也。于此二方推之,用半夏之意,自可知矣,故脾者为胃行其津液也。脾湿胃燥,津液不行,得火则化痰,得寒则成饮。胃火清,脾湿燥,其痰饮自除矣。半夏消痰破饮,使未化痰津液回清,而已成痰之浊液自化,非他药所可比伦也,故二方于胃火盛燥渴中同用之。

竹叶二把石膏一筋半夏(洗)半升人参二两甘草(炙)二两粳米半升麦冬(去心)一升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
是方也,即白虎汤知母,加人参麦冬半夏竹叶也。以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此仲景白虎变方也。经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故用人参、粳米,补形气也;佐竹叶石膏,清胃热也。加麦冬生津半夏降逆,更逐痰饮甘草补中,且以调和诸药也。

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注】
病人脉已解,谓病脉悉解也。惟日西微烦者,以病新差,强食谷蚤,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不须药也,损谷自愈。
【集注】
方有执曰:强与谷,谓强其进食也。损者,言当节减之也。
喻昌曰:注家牵引日暮为阳明之王时,故以损谷为当小下。不知此论差后之证,非论六轻转阳明之证也。日暮,即『内经』日西而阳气已衰之意,所以不能消谷也。不可引前条宿食,轻用大黄重伤脾胃也。
王鹤田曰:此言差后强食,而为虚中实证也。病后起居坐卧,俱宜听其自然,不可勉强,强则非其所欲,反逆其性而不安矣,不特一食也。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散主之。
【注】
伤寒新愈之后,男女不谨,偶犯余事,发热复病者,谓之房劳复。男以六味地黄汤主之,女以四物汤主之,随证加减治之可也。若犯余事,男病传女,女病传男,相易为病,谓之阴阳易。其证身重少气少腹急痛,牵引阴中,膝胫拘急,或热气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等证,皆余毒乘虚传易也,当以烧□散主之。
【集注】
王肯堂曰:房劳复病,谓新差之后,或尚未愈,而男妇相交接复病者,若同阴阳易证,则从阴阳易治。亦有寒热多汗头重目眩,腹中拘急百节解离经脉缓弱,筋骨痿软,不能动移,精髓空虚,心神恍惚,迁延岁月方死者,宜当归四逆汤。厥者加附子,寒者加吴茱萸生姜,以治之。按:差后男女交合而病者,若无阴阳易证,而有表证,则不可从阴阳易治,当从房事后犯风寒治,汗、吐、下法,皆不可轻用。即有应汗、应吐之证,汗则以补中益气汤加麻、桂微汗之,厥者加炮附子。吐则以补中益气汤加淡豆豉探吐之。适可即止,总当识此为新病之后也。
方有执曰:伤寒,包中风而言也。易,犹交易变易之易,言大病新差,血气未复,强合阴阳,则二气交感,互相换易而为病也。身体重少气,真元亏竭而困倦也。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者,所易之气内攻也。热上冲胸,头不欲举,眼中生花者,虚阳生热而上蒸也。膝胫拘急者,脉乱而筋伤也。□裆近阴处阴阳二气之所聚也。男女易用,物各归本也。
喻昌曰:病伤寒之人,热毒藏于气血中者,渐从表里解散,惟热毒藏于骨髓之中者,无繇发泄。故差后与不病之体交接,男病传不病之女,女病传不病之男,所以名为阴阳易,即交易之义也。

竹叶一把葛根三两防风一两桔梗桂枝人参甘草各一两附子(炮)一枚大枣十五枚生姜三两
右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温覆使汗出。颈项强,用大附子一枚,破之如豆大,前药扬去沫。呕者,加大半夏半升洗。

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竹皮大丸主之。
【按】
此条文义,证药未详。

竹叶苏子(各一升) 紫菀白前(各二两) 百部甘草生姜(各三两)
上七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下前丸,药尽更合。

竹叶气寒味辛甘,主虚烦热清心痰,除喘咳渴与呕血,痉喉风肿 堪。
竹、淡竹为上,苦竹次之,余不入药。 竹坚而节促,体圆而质劲,皮白如霜,即水白竹也。味辛平。
无毒。可升可降,阳中之阴也。主除虚烦清心经,胸中痰热,咳逆上气。止消渴呕吐吐血热毒风痰筋急风痉喉痹。压丹石毒,利小水,通淋闭,消恶疡肿毒,杀小虫。根作汤益气止渴,补虚下气消毒。汁主风痉。实生于竹林茂盛密之中,大如鸡子竹叶层层包裹。味甘。主通神明,益气轻身,令人心膈清凉,凤凰所食也。淡竹肉薄,节间有粉。味甘平。无毒。治同 竹叶。根,大下心肺五脏热毒瓦斯,消痰,治热狂烦闷。
苦竹有白有紫,味苦平。无毒。心云∶除虚烦,缓皮而益气,治不睡,疗口疮眼痛喑哑,利九窍,解酒毒。作沥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