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茹

( Zhú Rú )

别名: 竹子青 , 竹皮 , 青竹茹 , 淡竹皮茹 , 淡竹茹 , 麻巴 , 竹二青

竹茹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安胎凉血。主肺热咳嗽烦热惊悸;胃热呕呃;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熬膏贴。
性味:
甘;微寒
归经:
脾;胃;胆经
各家论述:
1.《别录》:主呕啘,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
2.《药性论》:止肺痿唾血鼻衄,治五痔
3.《食疗本草》:主噎膈鼻衄
4.《本草蒙筌》:主胃热呃逆,疗噎膈呕哕。
5.《纲目》:治伤寒劳复,小儿热癎,妇人胎动。
6.《本草正》:治肺痿唾痰,尿血,妇人血热崩淋,胎动,及小儿风热癎,痰气喘咳,小水热涩。
7.《本草述》:除胃烦不眠,疗妊娠烦躁
8.《本草再新》:泻火除烦,润肺开郁,化痰凉血,止吐血,化瘀血,消痿肿毒。
9.《本草经疏》:《经》曰,诸呕吐酸水,皆属于热。阳明有热,则为呕啘;温气寒热,亦邪客阳明所致。竹茹,甘寒解阳明之热,则邪气退而呕啘止矣。甘寒又能凉血清热,故主吐血崩中及女劳复也。
10.《药品化义》:竹茹轻可去实,凉能去热,苦能降下,专清热痰,为宁神开郁佳品。主治胃热噎膈胃虚干呕热呃咳逆,痰热恶心,酒伤呕吐,痰涎酸水,惊悸怔忡,心烦躁乱,睡卧不宁,此皆胆胃热痰之症,悉能奏效。
11.《本经逢原》:竹茹专清胃府之热,为虚烦烦渴、胃虚呕逆之要药;咳逆唾血产后虚烦,无不宜之。《金匮》治产后虚烦呕逆,有竹皮大丸。《千金》治产后内虚烦热短气,有甘竹茹汤产后虚烦头痛短气,闷乱不解,有淡竹茹汤内虚用甘以安中,闷乱用淡以清胃,各有至理存焉。其性虽寒而滑能利窍,可无郁遏客邪之虑。
用药禁忌:
寒痰咳喘胃寒呕逆脾虚泄泻者禁服。
药理作用:
1. 增加尿中氯化物量:有增加尿中氯化物量的作用;2.增高血糖:此外,还有增高血糖作用。
3. 抗菌作用:竹茹粉在平皿上对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及伤寒杆蓖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化学成分:
淡竹的竹茹含有对camp磷酸二酯酶抑制作用的成分:2,5-二甲氧基-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丁香醛(syringaldehyde),松柏醛(coniferylaldehyde)。另含对苯二甲酸2'-羟乙基甲基酯(1,4-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2'-hydroxyethylmethyl ester)。
附方:
1.竹茹汤(《普济本事方》),温中降逆,主治胃热呕吐,症见呕吐酸腐,食入即吐,脘腹胀满,口臭而渴,嗳气厌食,舌黄脉数。2.涤痰汤(《济生方》),涤痰开窍,主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3.温胆汤(《三因极一病症方论》),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虚烦不眠,或呕吐呃逆,以及惊悸不宁,癫痫等症。4.黄连温胆汤(《六因条辨》),清热除烦,理气化痰,主治痰热内扰,失眠眩晕心烦口苦舌苔黄腻。5.羚羊钩藤汤(《通俗伤寒论》),凉肝熄风,增液舒筋,主治肝经热盛,热极动风,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甚则神昏舌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数。6.桔皮竹茹汤(《金匮要略》),主治胃中热盛,气逆上冲。7.竹皮大丸(《金匮要略》),治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8.竹茹汤(《圣济总录》),治伤暑烦渴不止。9.淡竹茹汤(《千金方》),治产后虚烦头痛短气欲绝,心中闷乱不解。10.竹茹膏(《济生方》),治黄泡热疮
炮制:
1.净制:除去杂质。
2.切制:除去杂质切揉成小团,将竹茹中的碎末,过粗箩,收集粗粉。
3.姜汁炒:取净竹茹,加姜汁拌匀,置之不理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取出,晾干。每斤竹茹生姜3两。
4.姜汁焙:取净竹茹,加姜汁拌匀,稍闷,压平,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焙至两面显黄色焦斑,取出,晾干。每竹茹100kg,用生姜10kg或干姜3kg。
5.炒制:先将锅烧热,放入麦麸,炒至冒烟,加入竹茹翻炒至黄色,筛去麦麸即可。每竹茹10kg,用麦麸2kg。
6.砂制:取竹茹抖去灰渣,加飞朱砂细粉1%兑水适量搅匀后,喷晒竹茹,至染成均匀红色,晒干。
性状:
性状鉴别 本品呈不规则的丝状或薄带状,常卷曲扭缩而缠结成团或作创花状,长短不一,宽0.5-0.7cm,厚0.3-0.5cm。全体淡黄白色、浅绿色、青黄色、灰黄色、灰黄绿色、黄而韧,有弹性。气稍清香,味微甜。
栽培:
生物学特性 淡竹:喜温暖潮湿气候,忌严寒及强风。宜选择背风向阳山坡、村庄附近缓坡平地及水旁栽种。以湿润、肥沃、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性、微碱性的砂质填土栽培,不宜在瘠薄、粘重的土壤上栽种。
栽培技术 用母竹移栽。2月中旬至3月下旬,选择竹竿健壮、节间稠密、分枝矮、枝叶茂盛、竹鞭生长势强、粗壮、鞭芽新鲜、芽饱满新鲜、无病虫害的二年生竹为母竹。挖掘长60cm、宽40cm、深30cm的根盘,2-3株或多至5株均可,挖母付时应多带鞭根及泥土,不损伤芽胞及须根,切口要砍平,搬运时用稻草包裹。竹梢要切去一部分,留4-7丛丫枝,按行林距5m×3m挖穴。穴比原来根盘稍大,将竹栽入穴内。先填入一层细表土或塘泥。立正竹株,覆土分层踏实,并浇透水,培土,防止水分蒸发,并固定竹株。为防止风吹摇动,用支柱四周撑扶固定。 田间管理 移栽母竹成活后要除草松土。除雨季及冬季外,均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竹喜氮肥,其所需氮、磷、钾肥比例为5:1:2。一般追肥2-3次,以勤施少施为原则。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竹锈病,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可喷洒波尔多液防治。虫害有竹大象虫,为害竹笋,在成虫交尾、产卵期,可进行人工捕捉:幼虫孵化期,用90%晶体敌百虫500倍液喷杀。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淡竹通常栽植于庭园。 2.青竿竹多生于平地、丘陵。 3.大头典竹生于山坡、平地工路旁。
资源分布:1.淡竹分布于山东、河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2.青竿竹分布于广东、广西。 3.大头典竹分布于广东、海南及广西
原形态:
1.淡竹 植株木质化,呈乔木状。竿高6-18m,直径5-7cm,成长后仍为绿色,或老时为灰绿色,竿环及箨环均甚隆起。箨鞘背面无毛或上部具微毛,黄绿至淡黄色而具有灰黑色之斑点和条纹;箨耳及其繸毛均极易脱落;箨叶长披针形,有皱折,基部收缩;小技具叶1-5片,叶鞘鞘口无毛;叶片深绿色,无毛,窄披针形,宽1-2cm,次脉6-8对,质薄。穗状花序小技排列成覆瓦状的圆锥花序;小穗含2-3花,顶端花退化,颖工或2片,披针形,具微毛;外稃锐尖,表面有微毛;内稃先端有2齿,生微毛,长12-15mm;鳞被数目有变化,3至1枚或缺如,披钍形,长约3mm;花药长7-10mm,开花时,以具有甚长之花丝而垂悬于花外;子房呈尖卵形,顶生一长形之花柱,两者共长约7mm,柱头3枚,各长约smm,呈帚刷状。笋期4-5月,花期10月至次年5月。 2.青竿竹 植株木质化,呈乔木状。植株丛生,无刺。竿直立或近直立,高达15m,径约6cm。顶端不弯垂,竿的节上分枝较多;节间圆柱形,竿的节间和箨光滑无毛。 3.大头典竹 植株木质化,是乔木状。竿高达15m。多少有些作之字形折曲,幼竿被毛和中部以下的竿节上通常具毛环,节间通常较短;箨鞘背部疏被黑褐色、贴生前向刺毛;释片基部较狭;释舌较长,长约5mm;小穗通常呈麦秆黄色;内稃背部被柔毛,脊上具较长而密的缘毛。叶鞘通常被毛;叶舌较长以及外稃背面被疏柔毛。花期3-5月,笋期6-7月。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青竿竹、大头典竹等的茎秆去外皮刮出的中间层。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hyllostachyl nigra(lodd.ex lindl.)munro var.henonis(mitf.)stapf et rendle 2.bambusa tuldoides munro. 3.sinocalamus beecheyanus (munro)mcclure var.pubescens p.f.li[bambusa beecheyana munro var.pubescensp.e.li;dendrocalamopsis beecheyana(munro) keng f.var.pubescens (p.f.li)keng f.]
采收和储藏:冬季砍伐当年生长的新竹,除去枝叶,锯成段,刮去外层青皮,然后将中间层刮成丝状,摊放晾干。
出处:
1.出自《本草经集注》(《中药大辞典》)、《别录》(《中华药海》)。
2.《本草图经》:堇竹、淡竹、苦竹,《本经》并不载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竹之类甚多,而入药者惟此三种,人多不能尽别。甘竹似篁而茂,即淡竹也。淡竹肉薄,节间有粉,南人以烧竹沥者,医家只用此一品,与《竹谱》所说,大同而小异也。

竹茹 (出处: 《中国药典》 )

主治:
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眼,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
4.5~9g。
性味:
甘,微寒。
归经:
归肺、胃经
炮制:
竹茹: 除去杂质,切段或揉成小团。
竹茹: 取净竹茹,照姜汁炙法(附录Ⅱ d)炒至黄色。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茹:取生姜,捣碎,加水少许,压榨取汁,将姜汁洒于竹茹上,拌匀,用小火微炒,取出,晾干即得(每100斤,用生姜10斤)。
性状:
本品为卷曲成团的不规则丝条或呈长条形薄片状。宽窄厚薄不等,浅绿色或黄绿色。体轻松,质柔韧,有弹性。气微,味淡。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来源: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bambusa tuldoides munro、大头典竹sinocalamus beecheyanus (munro) mc-clure var. pubescens p.f.li 或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 (lodd.) munro var. henonis (mitf.)stapf ex rendle 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鲜茎,除去外皮,将稍带绿色的中间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阴干。前者称“散竹茹”,后者称“齐竹茹”。

竹茹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性味:
性微寒,味甘。
化学成分:
含木质素、纤维素。
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的丝条,卷曲成团或长条形薄片。宽窄厚薄不等,浅绿色或黄绿色。体轻松,质柔韧,有弹性。气微,味淡。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路旁或栽培。主产广东、海南。
原形态:
单丛生。秆高6~8m,直径3~4.5cm。节间壁厚,长30~36cm,幼时被白粉。节稍隆起。分枝常于秆基部第一节开始分出,数枝簇生节上。秆箨早落。箨鞘背面无毛,干时肋纹稍缍起,先端呈不对称的拱形,外侧一边稍下斜至箨鞘全长的1/10~1/8。箨耳稍不等大,靠外侧1枚稍大,卵形,略波褶,边缘被波曲状刚毛,小的1枚椭圆形。箨舌高2.5~3.5mm,边缘被短流苏毛,片直,呈不对称三角形或狭三角形,基部两侧与耳相连,连接部分宽约0.5mm。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10~18cm,宽11~17mm,背面 密生短柔毛。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bambusa tuldoides munro茎的中间层。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鲜茎,除去外皮,将稍带绿色的中间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条,捆扎成束,阴干

竹茹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清热,凉血化痰,止吐。治烦热呕吐呃逆,痰热咳喘吐血衄血崩漏恶阻,眙动,惊痫
①《别录》:"主呕畹,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
②《药性论》:"止肺痿唾血鼻衄,治五痔。"
③《食疗本草》:"主噎膈鼻衄。"
④《本草蒙筌》:"主胃热呃逆,疗噎膈呕哕。"
⑤《纲目》:"治伤寒劳复,小儿热痢,妇人胎动。"
⑥《本草正》:"治肺痿唾痰,吐血,妇人血热崩淋,胎动,及小儿风热癫痫,痰气喘咳,小水热涩。"
⑦《本草述》:"除胃烦不眠,疗妊娠烦躁。"
⑨《本单再新》:"泻火除烦,润肺开郁,化痰凉血,止吐血,化水血,消痿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外用:熬膏贴。
性味:
甘,凉。
①《别录》:"微寒。"
②《药性论》:"甘。"
③《纲目》:"甘,微寒,无毒。"
④《药品化义》:"味苦,性凉。"
⑤《本草再新》:"味甘辛,性微寒,无毒。"
归经:
入胃、胆经
①《本草经疏》:"入足阳明胃经。"
②《药品化义》:"入胆、胃二经。"
③《本草经解》:"入膀胱脾经。"
④《本草求真》:"入肺、胃。"
⑤《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经。"
用药禁忌:
本草经疏》:"胃寒呕吐:及感寒挟食作吐忌用。"
附方:
①治哕逆:橘皮二斤,竹茹二升,大枣三十枚,生姜半斤,甘草五两,人参一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金匮要略橘皮竹茹汤
②治妊娠恶阻呕吐,不下食:
青竹茹橘皮各十八铢,茯芩、生姜各一两,半夏三十铢。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不瘥,频作。(《千金方》)
③治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生竹茹二分,石膏二分,桂枝一分,甘草七分,白薇一分。上五味,末之,枣肉和丸弹子大。以饮服一丸,日三夜二服。有热者倍白薇,烦喘者加柏实一分。(《金匮要隙》竹皮大丸
④治产后虚烦头痛短气欲绝,心中闷乱不解:生淡竹茹一升,麦门冬五合甘草一两,小麦五合生姜三两,大枣十四枚。上六味以水一斗,煮竹茹小麦,取八升,去滓,乃纳诸药,煮取一升,去滓,分二服,羸人分作三服。(《千金方淡竹茹汤
⑤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半夏(汤洗七次)、竹茹枳实(麸炒,去穰)各二两,陈皮三两,甘草一两(炙),茯苓一两半。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三因方温胆汤
⑥治伤暑烦渴不止:竹茹一合(新竹者),甘草一分(锉),乌梅两枚(椎破)。上三味,同用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滓放温,时时细呷。(《圣济总录竹茹汤
⑦治肺热咳嗽,咳吐黄痰:竹二青三钱。水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⑧治小儿痫:青竹茹三两,醋三升,煎一升,去滓,服一合。兼治小儿口噤热病。(《子母秘录》)
⑨治妇人病未平复,因有所动,致热气上冲胸,手足拘急搐搦,如中风状:栝楼根二两,淡竹茹半升。上以水二升半,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作二、三服。(《类证活人书青竹茹汤
⑩治齿龈间血出不止:生竹茹二两,醋煮含之。(《千金方》)
⑾治黄泡热疮:真麻油二两,青木香二两,青竹茹一小闭,杏仁二十粒(去皮、尖)。上药入麻油内,慢火煎令杏仁黄色,去渣,入松脂(研)半两,熬成膏,每用少许擦上。(《济生方竹茹膏
炮制:
姜汁炒竹茹:每斤竹茹生姜2两,榨汁去滓,再加开水2两,与竹茹充分拌匀,置锅内微炒,取出,晾干。
性状:
为丝状条片,长短不等,卷曲扭缩作螺旋形,外表黄绿色或淡黄白色,粗糙。质柔韧,有弹性。气清香,味淡。以色黄绿、丝均匀,细软者为佳。
生境分布:
通常栽植于庭园。分布长江流域。
原形态:
淡竹(《本草图经》),又名:水竹(《纲日》),甘竹(《群芳谱》),金竹花(《植物名汇》),光苦竹、钓鱼竹、白夹竹、如金竹、杜圆竹、斑真竹、荆竹、罗汉竹。
多年生常绿乔木或灌木。秆高7~18米,直径3~10厘米,圆筒形,绿色,无毛,分枝之一侧节间有宽5~10毫米之纵槽,秆环及箨环均甚隆起。秆箨长于节间,硬纸质,背面无毛或具微毛,稻草色有灰黑色之斑点及条纹;箨耳显着;箨舌发达;箨叶长披针形,鲜绿色,先端渐尖,基部收缩。主枝三棱形或微作四方形,具白色蜡粉;小枝上端有叶1~3枚。叶鞘淡绿色或稻草色,通常无毛;叶舌短,棕色;叶片质薄,狭披针形,长7.5~16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收缩为长约5毫米之叶柄,边缘一侧平滑,一侧具小锯齿;表面深绿色,无毛,背面较淡,基部具微毛;穗状花序小枝排列成覆瓦状的圆锥花序;花枝有叶。顶生小穗丛1~3枚,基部托以4~6枚佛焰;小穗含2~3花,顶端花退化;颖1或2片,披针形,具微毛;外稃锐尖,表面有微毛;内稃先端有2齿,生微毛;鳞被3~1,或缺如,披针形,长约3毫米;雄蕊3,花丝甚长,悬垂于花外;子房尖卵形,花柱丝状,柱头3枚。笋期4~5月。花期10月至次年二月。
本植物的根茎(淡竹根)、苗(淡竹笋)、箨叶(淡竹壳)、叶(竹叶)、卷而未放的幼叶(竹卷心)、茎秆经烤灼后流出的液汁(竹沥)、枯死的幼竹茎秆(仙人杖)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淡竹茎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砍取茎秆,刮去外层皮,然后将中间层刮成丝状,晾干。
出处:
本草经集注
备注:
据文献记载,除上述淡竹茹外,供药用者尚有苦竹茹慈竹茹等,各详专条。

“竹茹” 相关论述

【药用】本品为禾本科植物淡竹或苦竹等茎的节间部份,用刀刮去第一层青绿表层后,刮下的中间层。
性味归经】甘,微寒。入肺、胃经
【功效】清热,化痰,止呕。
【临床应用】1.用于肺热咳嗽,咯痰稠厚。
竹茹寒能清热,兼有化痰作用,故能用于肺热咳嗽,常与黄芩瓜蒌等药同用。
2.用于胃热呕吐呃逆
竹茹和胃降逆作用,适用于胃热呕吐呃逆等症,常与橘皮半夏等药同用;对妊娠呕吐之症,本品也可应用。
【处方用名】竹茹淡竹茹竹二青(生用)、炒竹茹(炒为焦用,减少其寒性)、姜竹茹、姜汁炒竹茹(炒时加适量姜汁,可减少其寒性,并加强止呕作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附药】竹沥:取新鲜淡竹截断后,架起,烧其中央部份,二端即有淡黄色的汁液流出,以器皿盛容,即为竹沥性味甘寒,清热化痰的作用比竹茹强。可用于肺热痰咳嗽气喘胸闷,以及中风昏迷、痰涎壅塞等症。常与生姜汁同用。一般用量为一两至二两,单独饮服或用药汁冲服
方剂举例】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橘皮竹茹人参甘草生姜大枣。治哕逆。

竹茹二两 栝蒌根二两 茯苓三两 半夏半升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人参汤主之。

橘皮二斤 竹茹二升 人参一两 甘草五两 生姜半斤 大枣三十枚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诸呕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主要原料:新鲜芦根约150克,竹茹20克,粳米100克,生姜2片。
制作方法:将鲜芦根(活芦根)洗净,切成小段,与竹茹同煎取汁去渣,入粳米煮粥,粥欲熟时加人生姜2片,稍煮即成。
效用说明:清热、除烦、生精、止呕。适宜于因高热引起的口渴、心烦胃热呕吐或咂逆不止、妇女妊娠恶阻肺痈、痰热咳喘,咳吐脓性浊痰等症。

『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淡竹青杆竹大头曲竹的茎的干燥中间层。
『常用名』二黄。
『产地』我国南方各地都有。
『采收季节』四季可采。
炮制方法』砍来楠竹,刮去表皮,用二层竹黄,若取其温胃止呕则用竹茹1斤,生姜4两捣汁,将锅烧热,投入竹茹,用文火随炒随洒入姜汁,炒至黄色为度。
『用量』6~12克。
『贮存』装木箱内,加盖,防灰尘。

原料:竹茹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
功能:清热凉血化痰止呕。
用途:烦热呕吐衄血吐血;痰黄稠。
来源:传统药茶方。

慢性胃炎(包括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肥厚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窦炎等。)为西医学病名,中医学无有相对应之疾病名称。且本病缺乏特异性症状,甚至不少患者竟毫无症状可见。中医治病,不如西医须经理化检验,中医每以症状体征为其主要依据,故无症状患者易被忽略。部分病人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可见中皖饱胀、嗳气等症,稍重者则有食欲减退,伴呕吐之患者,余所见不多,但泛恶者亦常有之。
余临证所见之慢性胃炎患者中,最多气阴两虚而兼肝胃郁热证候,故其舌体较薄较小,舌色淡红中略偏于红,苔则薄白稍干。脉象细小,或弦细,或细涩,偶可见细而带数者。
本病辨证略如上述,而其治法宜两调气,兼和肝胃。余抉择诸方,选用严用和之“橘皮竹茹汤”,随证加减,常常得心应手。
古方“橘皮竹茹汤”传有两方:一见于仲景之《金匮要略》,由橘皮竹茹人参甘草生姜大枣六味组成,为治哕逆之剂。另有一首见于严用和之《济生方》,药味较前方多,实由前方加味而成。方由橘皮竹茹人参甘草半夏麦冬赤茯苓枇杷叶、姜枣组成。以治久病虚赢,呕逆不已;或吐泻之后,胃虚呃逆。汪讱庵曰:“此是阳明胃药也。胃火上冲,肝胆之火助之,肺金之气不得下降,故呕。竹茹枇杷叶麦门冬,皆能清肺而和胃,肺金清则肝气亦平矣。二陈所以散逆气赤茯苓所以降心火生姜呕家之圣药;久病虚赢,故人参、甘草大枣扶其胃气也。”汪氏对此方之释义,尚能符合今时胃炎中之气阴两虚兼见肺、肝、胃稍有郁热者之病机,故余见此证,每以此方加减投之,获效甚佳。且此方运用时,不必泥于呕吐一证,只辨证明确,无呕吐者用之同样有效。惟不呕者可去姜枣,加入所需药物。方中赤茯苓余每以白茯苓易之,取其和中也。胃阴不足者,人参(或党参)改用太子参胃津亏损者,去人参半夏,而北沙参、川石斛玉竹白芍之类均可加入,或合入叶氏养胃汤,或参酌沙参麦冬汤意亦可,总在契合病机,药随证用则得矣。下附病例一则:
青年周某,1980年前后应征入伍,继因胃病退役回沪。自觉胃脘时痛,纳食不振,形瘦面黑,深以为虑。1984年11月在区中心医院摄片,确诊为“胃小弯溃疡”及“胃窦炎”。屡服西药及中成药,终未获得可靠疗效,且咽痛感冒牙龈炎等症
常与脘痛错杂而见。至1987年1月病情加重:脘痛而外,常作头晕呕吐,所吐之物为饮食及粘痰,时带血丝。痛时胃中有似翻江倒海,自觉搅动不已。大便不实,泛恶而不泛酸。至此始来余处就诊。余诊得脉弦带滑,舌质红苔薄净。予《济生方)之橘皮竹茹汤
党参9g、炙甘草3g、陈皮6g、竹茹9g、麦门冬9g、姜半夏9g、茯苓9g、枇杷叶9g、(包)生姜二片大枣7枚
后即以此方随证加入黄连石斛等味,服三十帖,诸症渐解。
按:此例患者,初起证情并不复杂,因循失治,渐至痰热孳生于胃脘,上逆则头晕呕吐,下行则大便不实。胃热上熏,则咽痛、龈肿,盖咽喉为肺胃之门户,而“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也。故以橘皮竹茹汤清消脘中痰热,佐以益气扶中,药病相当,故诸证渐蠲。胃火亢盛时,稍参黄连之苦泄,即得其平。
至1988年3月于甲肝流行病中,复患传染性肝炎,g、pt高达400u,服中药七帖后降至50u,又服七帖恢复正常。(所服方见“肝炎杂说”篇)
患者愈后胃病肝炎均未复发,且感冒咽痛等症亦少见。二年后摄片复查,仅有轻度胃炎,胃窦炎及胃小弯溃疡皆已消失。


气微寒,味苦。
本草》云∶主呕哕、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


上焦烦热凉血
甘而微寒。开胃土之郁,清肺金之燥,凉血除热。治上焦烦热(皮入肺,主上焦温胆汤用之),温气寒热噎膈呕逆胃热),吐血衄血(清肺凉胃,齿血不止,浸醋含之),肺痿惊痫(散肝火),崩中胎动(凉胎气)。

橘皮二筋竹茹二升大枣三十枚生姜半筋甘草五两人参一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集解】
李□曰:哕有属胃寒者,有属胃热者,此哕逆因胃中虚热气逆所致。故用人参、甘草大枣、补虚,橘皮生姜散逆,竹茹甘寒,疏逆气而清胃热,因以为君。
尤怡曰:胃虚而热乘之,则作哕逆,橘皮生姜和胃散逆,竹茹除热止呕哕,人参甘草大枣益虚安中也。

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
【注】
干呕哕,犹言干呕即哕也。东垣以干呕为轻,哕为重,识仲景措辞之意也。哕而手足厥,乃胃阳虚,是吴茱萸汤证也。若初病形气俱实,虽手足厥,非阳虚阴盛者比,乃气闭不达于四肢也。故单以橘皮通气生姜止哕也。
【集注】
程林曰:干呕哕,则气逆气胸膈间,而不行于四末,故手足为之厥,橘皮能降逆气生姜呕家圣药,小剂以和之也。然干呕反胃,厥非无阳,故下咽气行即愈。

竹茹微寒治虚烦,清肺痿衄与血崩,更治呕哕通噎膈伤寒劳复益阴筋
即刮去竹青皮也,淡、 竹皆好。味甘无毒。主下热壅,虚烦不眠,温气寒热。止肺痿唾血鼻衄血崩中。呕哕噎膈伤寒劳复阴筋肿缩腹痛。兼治五痔,及妊娠因惊心痛,小儿痫口噤,体热。

竹茹∶味淡,性微凉。善开胃郁,降胃中上逆之气使之下行(胃气息息下行为顺),故能治呕吐、止吐血衄血(皆降胃之功)。《金匮》治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有竹皮大丸竹皮竹茹也。为其为竹之皮,且凉而能降,故又能清肺利痰,宣通三焦水道下通膀胱,为通利小便之要药,与叶同功而其力尤胜于叶。又善清肠中之热,除下痢后重腹疼。为其凉而宣通,损伤瘀血肿疼者,服之可消肿愈疼,融化瘀血。醋煮口漱,可止齿龈出血。
用嫩竹外边青皮,里层者力减。
【附案】族家婶母,年四旬,足大指隐白穴处,忽然破裂出血,且色紫甚多,外科家以为疔毒,屡次服药不效。时愚甫习医,诊其脉洪滑有力,知系血热妄行,遂用生地黄两半、碎竹茹六钱,煎汤服之,一剂血止,又服数剂,脉亦平和。盖生地黄凉血之力,虽能止血,然恐止后血瘀经络致生他病,辅以竹茹宣通消瘀,且其性亦能凉血止血,是以有益而无弊也。
友人刘××之女,得温病,邀愚往视。其证表里俱热,胃口满闷,时欲呕吐舌苔白而微黄,脉象洪滑,重按未实,问其大便,昨行一次微燥,一医者欲投以调胃承气汤,疏方尚未取药。愚曰∶“此证用承气汤尚早”,遂另为疏方,用生石膏一两、碎竹茹六钱、青连翘四钱,煎汤服后,周身微汗,满闷立减,亦不复欲呕吐,从前小便短少,自此小便如常,其病顿愈。

〔甘微寒,入胃经。刮去青皮,用第二层。〕疏气逆,而呕呃与噎隔皆平;〔胃热呕呃者宜之。〕清血热,而吐衄与崩中咸疗。〔甘寒能凉血清热,故又治女劳复。〕〕

木)清肺凉胃解烦除呕
竹茹(专入肺胃)。味甘而淡。气寒而滑。凡因邪热客肺。肺金失养。而致烦渴不宁。膈噎呕逆恶阻呕吐吐血衄血等症者。皆当服此。(诸症皆就肺胃热论。)盖味甘则中可安而烦不生。味寒则热得解而气悉宁。(又皮入肺上焦温胆汤用之。)所以金匮之治产后虚烦呕逆。则有竹皮大丸千金之治产后内虚烦热短气。则有甘竹茹汤。(竹茹一升。甘草茯苓黄芩各二两。水煎服。)产后虚烦头痛。短气闷乱不解。则有淡竹茹汤。皆有至理内存。不可不知。取竹刮去外膜。取二层如麻缕者良。

淡竹叶,味甘、淡,气平寒,阴中微阳,无毒,入心、脾、肺、胃。逐上气咳喘,散阳明之邪热,亦退虚热烦燥不眠,专凉心经,尤祛风痉
竹茹,主胃热呃逆,疗噎膈呕哕,尤止心烦
竹沥,却阴虚发热,理中风噤口。小儿天吊惊痫,入口便定。妇人胎产闷晕,下喉即苏。止惊怪却痰。痰在手足四肢,非此不达;痰在皮里膜外,非此不却。世俗以大寒置之。不知竹沥系火烧出沥,佐之姜汁,水火相宜,又何寒哉。以上三味,总皆清痰泻火之药,因其气味寒,不伤元气,可多用,以佐参、苓、 、术健脾开胃也。
或疑竹叶竹茹竹沥,同一物也,何必强分其功效?不知有不可不分者在也。竹叶轻于竹茹,虽凉心而清肺;竹茹轻于竹沥,虽清心而清胃;若竹沥则重于竹叶竹茹,虽清心而兼补阴也。
或问古人以竹沥中风,似于中风皆痰也,痰生于风乎?曰∶中风未有不成于痰者也,非痰成之于风也。使果成于风,似外邪之中矣,古人何以复用此甘寒滑利之竹沥,以化消其痰哉。
或问淡竹叶世疑是草本,是耶非耶?曰∶即竹叶耳,但不可用苗竹、紫竹之叶。盖二叶之味多苦,不堪入药,其余诸竹之叶,味皆淡者也,故以淡名之,非草本之叶也。若草本之叶,非是竹叶,乃俗名畅脚者也,其性虽寒,能止咳嗽,然而终不能入心以消痰也。

甘寒无毒。取竹茹法,选大青竹,磁盘刮去外膜,取第二层如麻缕者,除去屑末用之。
发明竹茹专清胃府之热,为虚烦烦渴、胃虚呕逆之要药。咳逆唾血产后虚烦无不宜之。《金匮》治产后虚烦呕逆,有竹皮大丸。《千金》治产后内虚烦热短气,有甘竹茹汤
产后虚烦头痛短气,闷乱不解,有淡竹茹汤内虚用甘以安中,闷乱用淡以清胃,各有至理存焉。其性虽寒而滑,能利窍,可无郁遏客邪之虑。

竹青而中空,与胆为清净之府,无出无入相似。竹茹甘而微寒,又与胆喜温和相宜。故黄芩为少阳经热之药,竹茹为少阳腑热之药。古方疗胆热多用竹茹,而后人无知其为胆药者。
哕逆之因不一,胃虚胆热乘之,亦作哕逆。橘皮竹茹汤,以参枣甘草补胃养阴,橘皮生姜和胃散逆,竹茹胆火则为清哕之源。橘皮汤竹茹者,以手足厥为肝逆也。妇人乳子之时,中虚胆热胆热必犯其胃,呕逆而至烦乱,热亦甚矣。竹皮大丸,以石膏白薇胃热而敛浮阳,竹茹凉胆而清其源,恐中虚难任寒药,故加桂枝之辛甘以导之,药兼阴阳,故加甘草以和之。喘则以柏实辑肝气,又所以辅竹茹之不逮也。

气味甘,微寒,无毒。主治呕 温气寒热吐血崩中。(《别录》附。)
(用刀轻轻刮去竹皮上粉青,取青内之皮,谓之竹茹。今人用竹沥竹茹,皆取大竹,不知淡竹、苦竹、 竹皆细小不大,俱系野生,非家种也。)
呕 ,吐逆也。温气热气也。竹茹,竹之脉络也。人身脉络不和,则吐逆而为热矣。
脉络不和,则或寒或热矣。
充肤热肉,淡渗皮毛之血,不循行于脉络,则上吐血而下崩中矣。凡此诸病,竹茹皆能治之,乃以竹之脉络而通人之脉络也。

入胃清烦止呕逆.用治多灵.行皮达络埽邪氛.甘寒有力.(竹茹乃竹之二青.种类颇多.均以淡竹为佳.味甘淡.性寒入肺胃.散逆气.清烦热.凡一切呕哕噎膈等证.属上焦有热者.皆可用之.至行皮达络之意.亦以类相从耳.)

气微寒.味甘.无毒.主呕 温气寒热.吐血崩中.竹茹气微寒.禀天初冬寒水之气.入足太阳寒水膀胱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味降多于升.也.太阳者寒水经也.冬日燥热.则太阳阴精不藏.感天燥热之气.至春木令则为病温.火性炎上.故多呕 .病在太阳.故发寒热竹茹气寒.可以祛温火.味甘可以缓火炎.所以主之也.脾统血血热妄行.非吐即崩.其主之者.甘寒可以清热也.
【制方】
竹茹麦冬半夏甘草生姜.治呕哕.同木瓜陈皮麦冬枇杷叶人参芦根汁、石斛.治胃热呕 .同花粉治病后大热搐.

甘微寒,开胃郁,清肺燥,凉血,除上焦烦热,兼清肝火,凉胎气

〔害〕竹性寒凉。胃寒呕吐,及感寒挟食作吐者忌用。
〔利〕甘辛淡寒,入心、肺、胃,疏气逆而平呕吐噎膈,清血热而疗吐衄崩中
淡竹茹为上,甘竹皮次之,凡用竹茹、叶、沥,须生长甫及一年者,为嫩而有力。刮去青皮,用第二层为鲜竹茹。入平呕逆药,姜汁炒用。

味甘.入足阳明经.功专清热利气.得栝蒌治伤寒劳复.得参、苓、芩、草治产后烦热.剖去青皮.用第二层.

味甘微寒,入肺胃而清燥解郁,姜汁拌炒,为开郁止呕专药。去青刮皮用。

橘皮竹茹汤
上一方。
【品考】
凡方内称竹茹者,用淡竹之茹。若无,则诸竹亦可权用。

(汤)治呕呃,参甘半夏陈皮麦。赤茯再加姜枣煎,方由金匮此加辟。(《金匮》方,橘皮竹茹各二升,人参一两,甘草五两,生姜半斤,枣三十枚,名橘皮竹茹汤,治哕逆,即呃逆也。后人加半夏麦冬赤茯苓枇杷叶呃逆胃火上冲,肝胆之火助之,肺金之气不得下降也。竹茹麦冬枇杷叶清肺和胃降气,肺金清则肝木自平矣。二陈降痰逆,赤茯苓心火生姜呕家圣药,久病虚赢,故以参、甘、大枣扶其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