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疫
参考: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流行性出血热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黑热病
“温疫” 相关论述
禁时气温疫病法(一日十禁,自防难为,人施无限也∶)天封吾以德,地封吾以道,吾奉天威取地武,吾遇石石烂,按症症散。左达右贯,贯骨达体,追病所在,何邪敢进?进者斩死。北斗七星饮汝血,叱叱灭天下。急急如律令。
禁时气法(亦禁水沐浴身体令净,法温疫恶鬼)∶九真行道,邪气敢当;元气洞达,百邪消亡;伏羲女娲,五疽地主,流入四肢。主作千病万病,上气虚寒,皆以风邪鬼所为。急按急按,灭绝手下。急急如律令。便以左手书背后地,因去勿反顾。
禁疫鬼文∶吾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天地夫人教吾禁名能禁疫鬼,汝从东来名曰狗,入人身中倚于心口,神师咒汝汝自走。汝从南来名曰羊,入人身中倚于肝肠,神师咒汝汝自亡。汝从西来名曰鸡,入人身中倚于皮,神师咒汝汝自衰。汝从北来名曰蛇,入人身中倚于百脉,神师咒汝汝自厄。科斗七枚在吾目前,口是天门不得枉开,若唾东方甲乙木,木折;若唾南方丙丁火,火灭;若唾西方庚辛金,金缺;若唾北方壬癸水,水竭;若唾中央戊己土,土裂。六甲六乙疫鬼自出,六丙六丁知鬼姓名,六戊六己疫鬼自死,六庚六辛知鬼东西,六壬六癸疫鬼自死,六亥六戌百鬼速出。急急如律令。
禁时气温疫法∶东方青温,吾肝中之气。南方赤温,吾心中之气。西方白温,吾肺中之气。北方黑温,吾肾中之气。中央黄温,吾脾中之气。五方五温,悉在吾身中,不得动作,即归在实。急急如律令。
度恶世禁法∶东方青帝甲乙君,南方赤帝丙丁君,西方白帝庚辛君,北方黑帝壬癸君,中央黄帝戊己君。千乘万骑护卫吾身,前有万石桃汤,后有万队将军,主斩黄奴之鬼。欲行我者吾祭酒,父长甲母奇仲,语我吾万厄之中不近我,急急如律令。(一日十念,度恶世也。)禁时气却疫法(一日十念,万恶不近人也)∶吾是天师祭酒,当为天师驱使,头戴日月北斗七星,吾有干灵之兵十万人,从吾左右前后。吾有太上老君、天地父母在吾身中,左手持节,右手持幢,何鬼不役,何神不走,何邪不去,何鬼敢往?急急如律令。
禁时气温疫法∶吾头戴朱雀,足履玄武;左挟青龙,右挟白虎;前有万石镬汤。后有虎贲猛士;天驱甲卒在吾前后,黄奴之鬼去我万里。急急如律令。
又禁温疫法(存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逐后禁之)∶咄汝黄奴老古知吾否,吾初学道出于东方千城万仞上紫宫,灵钢百炼之剑,利如锋芒,斩杀凶咎,枭截不祥。叱汝黄奴老古,先出有礼,后出斩你。叱叱急急如律令。
唾时行头痛法∶南越太公还故乡,壬申之唾自有方。神师所唾,上白太一皇天使者,督察不祥,威若山海。唾若雪霜,当吾者死,值吾者亡。妖精魍魉,自受其殃。急急如律令。
敕水逐鬼法∶习习详详便生水光,直符使者,住立水傍,真正补虚,邪气消亡。吾左手捉鬼,右手持钺斧。斩鬼死。急急如律令。
禁唾恶鬼法(禁住亦得)∶吾从野狼毒山中来,饥食真珠,渴饮武都,戎盐一把,冷水一盂,口含五毒,常与唾居。
但老君之唾,唾杀飞鸟,唾河则竭,唾木则折,唾左彻右,唾表彻里,铜牙铁齿,嚼鬼两耳,速禁病敕粉大法(禁住亦得)∶粉在纸中为神粉,举手以摩体,百鬼走出,精魅魍魉,应声散走出。天皇老教我唾粉,腹中跳踉,五脏安稳,录保三气,道保精神。急急如律令。
禁温鬼法∶天门亭长外都使,欲得九乡缚鬼士非子法住,左手持刀,右手持斧,斫黄奴温度之鬼,何不走去?前出封候,后出斫头。急急如律令。
论曰凡时行温疫,皆四时不正之气,感而病者,长少率相似。此病苟不辟除,多致传染,宜有方术,预为防之。
治辟时气温疫,令不相传染。败龟汤方
败龟(酥炙半两) 栀子仁 大青羚羊角(镑) 芍药马牙硝 前胡(去苗) 紫菀(去苗土各一
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食前。
治辟时气疫疠。绝瘴散方
麻黄(去节) 桂(去粗皮) 升麻细辛(去苗叶) 干姜(炮) 附子(炮裂去皮脐) 防己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 防风(去叉) 桔梗(炒) 白术 芎 (各半两)
上一十二味。捣罗为细散,每服二钱匕,空心温酒调下。
治辟时行瘟疫瘴疠,令不相染。赤小豆丸方
赤小豆(二两) 鬼臼鬼箭羽丹砂(研) 雄黄(醋煮研各一两)
上五味。捣研为末,再同研匀,炼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丸,米饮下,不计时候。
治时行疫疠。辟温汤方
甘草大黄(各二钱) 皂荚(一钱并生用)
上三味。细锉,用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空心热服,至晚下恶物为效治温疠病转相传染。雄黄丸方
雄黄(醋煮研) 鬼臼鬼箭羽赤小豆丹参(各一两)
上五味。捣研为末,再同研匀,炼蜜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丸,温水下。
治辟温疫病。真珠贝母散方
真珠(研) 桂(去粗皮各一分) 贝母(去心半两) 鸡子(二枚去壳炒令黄黑研) 杏仁(汤浸去皮尖
上五味。捣研为末,再同研匀,岁旦温酒调下一钱匕,若岁中人多病者,可旦望服之,如遇时行病,即不拘时。
治时疫更相传染,宜预服。羌活汤方
羌活(去芦头) 桂(去粗皮) 芎 牡丹皮柴胡(去苗) 桔梗(炒) 升麻荆芥穗 玄参甘草(炙锉) 麻黄(去根节) 木香(各一分) 吴茱萸(汤洗焙干炒一钱)牵牛(炒半两)
上一十四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治辟瘴疠瘟疫时气。预服苍耳散方
苍耳(重午日采曝干三两)
上一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空心井华水调下。
治辟时行瘟疫瘴疠方
芜青(不限多少捣取汁)
上一味。立春后遇庚子日,阖家大小,各温服一二盏。
治辟时行瘟疫。流金散方
雄黄(三两研) 雌黄(二两研) 鬼箭羽(半两) 白矾(半两烧灰) 羚羊角(镑一两)
上五味。捣研为散,缝小绢袋盛一两,带于胸前,别以一袋挂于门户上,每月初一,以两许当庭烧之,能辟瘟气。
治辟瘟疫去百恶。雌黄丸方
雌黄(研) 雄黄(研各一分) 虎骨羚羊角(镑各二两) 龙骨 皮(各一两) 空青(半两研) 龟甲(一两) 樗鸡(七枚) 芎 (二两) 真珠(三两研) 鲮鲤甲(一两)
上一十二味。捣研为末,再同研匀,熔蜡和丸,如弹子大,正旦户前烧一丸,男左女右,系一丸于臂上,遇时行亦根据此用。
治辟瘟疫时气。涂敷方
雄黄(二两研) 丹砂(研) 菖蒲(切) 鬼臼(各一两)
上四味。捣研为末,再同研匀,以水调涂五心,及额上鼻中耳门,辟瘟甚验。
治伤寒疫疠传染,头目昏重,项膂拘急,胸膈不通。辟瘟丸方
玄参(炒五两) 苍术(炒三两) 芎 (炒) 白芷(炒) 羌活(去芦头生用) 甘草(炙锉) 乌头(炮裂去
上一十味。除脑麝外,余捣罗为细末,入脑麝拌匀,粟米粥为丸,如弹子大,阴干纱袋盛,安近火处,每服一丸,时疾生姜,蜜水磨下,阴毒面青,熟水磨下。
辟四时疫疠非节之气。调中丸方
大黄(五两锉炒) 麻仁(一两别研) 枳壳(去瓤麸炒) 白茯苓(去黑皮) 芍药前胡(去芦头) 黄
上七味。捣研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食后饮下,微利为度,日晚夜卧服之佳。
《伤寒论》分六经见证,方有发表攻里之异,注述甚多,皆随文释义,或各鸣一得,彼此辨驳。若究其源理,有顾彼失此之嗟,何也?岂知时事有更代,地土有南北,人体有强弱。近世以来,四时感症,类伤寒多,正伤寒罕见也。夫类伤寒者,春温、夏热、湿温、秋燥、冬温是也。虽然仲景谓伤寒有五,方分温散、辛散、攻下、和解诸法,后人识浅,殊难领悟,惟拘执传经限日成法,遂致遗误者多。
惟近年凶荒饥馑, 兵火之余,酿成疫疠,互相传染,切勿拘执日数。余治疫症,大剂攻下,每多获效。缘此病邪由目鼻吸入者多,往往两手脉微弱,若不知者,以为脉虚,不敢用攻,孰不知下后邪去,脉即平复。此症初起,多见恶寒肢冷,舌苔黄腻,神识呆钝,或邪热下迫,每多自利,所下几微,最易惑人。必视舌苔垢腻之有无,以定攻下之轻重,每见下去一层,又起一层。轻者两三剂,重者八九剂,浊苔退尽,脉平而不躁急为准。仍须用下,庶免反复,要知此邪乃天地间至恶之气,必须除恶务尽。以大承气为主方,随症加减,减至单用元明粉为极轻。总以三候之内为率,若延至三候以外,必自利红水,肠胃已烂,必死无疑。余历验心得,以验苔之滞腻,干而无津之苔,凭此用下;若舌无浊垢之苔,虽见大热不可用下。
余之心得经验,无误之秘法也,然则与无疫之温热有间,未可混淆以误人者。夫温热者,天地之常候也。经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惟冬令外虽严寒,而阳气潜藏于内,若天时晴燥,雨雪稀少,则阳失潜藏,致生冬温之证,当用葱豉汤加大贝、芩、翘、银花、牛子、甘、桔等味。盖春为一岁之首,严寒未退,仍防寒邪遏伏;直待春升,木气发透,风阳化温,是为风温。其气近燥,多犯上焦,致有身热、咳嗽、胸闷、气促之症,法宜清宣轻剂,如薄荷、牛子、桔梗、杏仁、大贝、蒌皮之类。久延失治,转入营分。误用辛温成法,多致衄血、咯血,甚则成痨。若已入胃,舌黄干燥,亟宜攻下。初夏渐热火旺,宜仿此方,重加清药可耳。如长夏湿土司令,宜燥湿清热,苍术启虎汤治之。直至秋深,燥令大行,身热、咳嗽、咽痛者,辨天时之凉暖,以分寒化、热化,然用药有温润、甘寒之别,此秋燥之治法也。若热已入胃,便结溲赤,舌苔黄焦垢腻,亦宜急下存津,切勿延久,正伤气弱,反成危候。
近年以来,四时感症温热独多,每憾治法仍沿辛温,以致不死于病而死于误药者,比比皆然。偶见新出六书,乃余杭陶节庵所辑,意在变化成法,独出心裁,将仲景所集增损加减,标新立异,不为无功,惜未将温热见症阐明原理。余细为研究,有择焉不精,语焉不详,何足以尽格致生化之源,跳出伤寒之范围哉。于是焚膏继晷,精审四时代谢之序,参以六淫偏盛之因,豁然自得。不揣草率无文,爰将各篇病理,随时笔记,以免遗忘,是否有所采择,质之海内明哲,愿早赐之削政,则感如师资之深矣。
澜按∶温热者,四时之常气也;温疫者,天地之恶气也。盖常气以常法治之,恶气以峻法治之,理势然也。先生治疫,重用攻下,除恶务尽耳,与吴又可法暗合。其时各居一境,所治之症大略相同。袁氏辨舌苔垢腻浓薄,以定攻邪之轻重;又辨明温热与瘟疫有间,岂可混淆以误人哉。况先生济世心切,每以慎审为本,其学邃深在又可之上。且吴氏虽有九传方法,未将病理阐明,书虽流传,惜乎混疫于温,贻误亦多,不足为法也。或谓当时彼此各居一邑,未能面商至理为憾。如袁、吴同处一堂,互相讨论,吴氏必不致混淆立论,温热原理毋待叶氏发明之。
呜呼!天下事,有幸、有不幸。吴书早经刊传,袁氏此书渺无知者,缘先生志尚高傲,不求闻达,又非医流,此书乃当时之日记耳。观其自记云∶“不揣草率无文,随笔记录,以免遗忘”,即知其仅记病理、临症实验而已,其言辞不加修饰,已可慨见。澜因先生为吾邑先达,兼与其玄孙同局襄修邑志,始获此书,字迹蠹蚀过半,用特重录,以免淹没。奈无别本可以校对,只姑仍旧贯,未敢更易一字。稍有疑义者,附以按语,以醒眉目云尔。
时在咸丰戊午中秋节后二日,后学赵观澜谨录拜志于三十六湖楼客次。
□
〔《活》〕一岁之中,病无长幼率相似,此则时行之气,俗谓之天行是也。老君神明散、务成子萤火丸、圣散子败毒散,不拘日数浅深吐下,随症施行。所以圣散子不问阴阳表里也。
老君神明散 治瘟疫。
白术(一钱) 桔梗(一分) 细辛(一两) 附子(一两,炮去黑皮) 乌头(四两,炮去皮尖)
上五味,为粗末,缝绢袋盛带之,居闾里皆无病。若有疫疠者,温酒服方寸匕,覆取汗,得吐则瘥。若经三四日,抄三寸匕,以水一碗,煮令大沸,分三服。
圣散子 苏内翰序,全文见《活人书》,时毒流行,用圣散子者,一切不问阴阳之感,连服取瘥,不可与伤寒比也。若疾疫之行,平旦辄煮一釜,不问老幼良贱,各一大盏,实时气不入。
草豆蔻(十个,面裹,煨,去皮) 猪苓(去皮) 石菖蒲茯苓良姜独活(去芦) 附子(炮制,去皮脐) 麻黄(去根) 浓朴(去皮,姜制) 本 芍药枳壳(炒,去穣) 柴胡泽泻细辛防风(去芦) 白术藿香半夏吴茱萸(汤洗) 苍术甘草(各半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煮取八分,去渣热服,余渣再煎,空心服之。
上二方治疫,虽不分阴阳,然亦寒多、表多者宜之。
□
〔丹〕众人病一般者,是谓天行时疫,有宜补宜散宜降方。
大黄黄芩黄连人参桔梗防风人中黄滑石香附苍术
上曲糊为丸,每服五七十丸,分气、血、痰,作汤使送下。气虚者,四君子汤送下。血虚者,四物汤送下。
痰多者,二陈汤送下。热甚者,用童便和前药同送下。
□
〔《本》〕粪清,腊月截淡竹,去青皮,浸渗取汁。治天行、热狂、热疾、中毒,并恶疮、蕈毒。取汁浸皂角、甘蔗,治天行热疾。
□
〔丹〕解一切灾病。用粉草五两,细切,微炒,量病患吃得多少酒,取无灰酒一处研,去渣温服。须臾大泻,毒亦随出,虽十分渴,亦不可饮水,饮水难救。
上三方,热多、里多者宜之。
□
〔洁〕雄黄丸 治疫,不相染。
雄黄(一两,研) 赤小豆(炒熟) 丹参鬼箭羽(各二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温水下五丸,可与病同床共衣,亦不相染矣。
□
〔《活》〕务成子萤火丸 主辟疫疾,恶气,百鬼、虎、野狼、蛇、虺、蜂、虿诸毒,五兵白刃,盗贼凶害皆辟之。
萤火鬼箭羽(去皮) 蒺藜(各一两) 雄黄雌黄(各二两) 矾石(一两,烧汁尽) 羚羊角 锻灶灰 铁锤柄(入锻处烧焦,用一分半)
上九味,捣为散,以鸡子黄,并雄鸡冠一具,和之如杏仁大。作三角缝囊,盛五丸,带左臂上,仍可挂于户上。
春应暖而清气折之,则实邪在肝,升麻解肌汤主之。(方见温病。)夏应暑而寒气折之,则实邪在心,调中汤、射干汤、半夏桂枝甘草汤选用之。
调中汤 治夏月初秋忽有暴寒折于盛热,结于四肢,则壮热头痛,寒伤于胃则下利,或血、或水、或赤,壮热晕闷,脉数,宜下之。
大黄(去皮,三分) 黄芩芍药葛根桔梗茯苓(去皮) 本(择真者,无则川芎代之) 白术甘草(炙。以上各半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煮取一盏,移时再服之。得快利便止,小儿减与服。(虚冷,不壮热,但下利,或霍乱者,不宜服此。)
射干汤(方见哑。) 半夏桂枝甘草汤(方见咽痛。)
秋应凉而反大热,抑之则实邪在肺,白虎加苍术汤、茵陈汁调五苓散。(白虎苍术汤见暑,五苓散见渴。)
□
〔丹〕冬温为病,非其时而有其气者,冬时严寒,君子当闭藏而反发泄于外,专用补药带表药。
作人中黄方
以竹筒两头留节,一节中作一窍,内甘草于中,仍以竹木钉塞其窍,置大粪缸内浸一月,取出晒干,用治瘟毒。(用此药一味,入补药带表,同煎服之。)
□
〔《活》〕冬应寒而反大温,抑之则实邪在肾,宜葳蕤汤。(方见风湿。)
说文疫,民皆病也。从 。役、省声。内经素问遗篇论司天在泉,升降不时,五运暴郁,刚柔失守,三年化疫。故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即仲景所谓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是也。至宋元时则不名为疫,而名曰瘟。近贤喻嘉言曰、四时不正之气,伤人致病,初不为疫也,因病致死,病气尸气,混合成疫,以故鸡瘟死鸡,猪瘟死猪,牛马瘟死牛马。推之于人,何独不然。如世俗所称大头瘟者,头面腮颊,肿如瓜瓠者是也。所称捻颈瘟者,喉痹失音,颈大腹胀,如虾蟆者是也。所称瓜瓤瘟者,胸高胁起,呕汁如血者是也。所称杨梅瘟者,遍身紫块,忽发如霉疮者是也。所称疙瘩瘟者,发块如瘤,遍身流走,旦发夕死者是也。所称绞肠瘟者,肠鸣干呕,水泄不通者是也。小儿痧痘,传染犹多。此外刘松峰有葡萄瘟鸬 瘟等种种名目,无足深究。陈素中谓凶暴大病,死人在数日间。戴天章谓中人人病,中物物伤。张石顽云时疫之邪,皆从湿土郁蒸而发,不异障雾之毒,或发于山川原陆,或发于河井沟渠。杨栗山云毒雾之来也无端,烟瘴之出也无时。凡疵疠旱潦之气,禽兽草木,往往不免,或数年而一见,或数十年而一见。不明证治,咸委劫运,良可伤悼。前人论疫,至精至详。今人但闻西人有黑死病之说,又有鼠疫之新论,一若中国之医,并疫症而不知者。夫中医未尝不言疫也,中医言瘟疫,有大头瘟捻颈瘟种种之区别,所述情状,如腮颊肿硬结核,以及喉痹失音呕汁如血等,颇与鼠疫情形,仿佛相同,近时中医之研究西说者,亦出有鼠疫专书,互相发明。鼠疫之类,又有一种名肺炎疫。夫炎者热也,肺炎者肺热之谓也。香岩叶氏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其症身热咳嗽,甚则气喘神昏或斑疹吐衄等候,与肺热之症吻合,谓之风温,俗谓冬温春发是也。拙于东西学说,茫无头绪,故就中医界限言之,悖谬与否,不能知也。夫温之与瘟,音同义别瘟即是疫,陆九芝既详论之,喻氏又云盛夏湿温之症,即藏疫疠在内,一人受之则为湿温,一方受之则为疫疠,伤寒温热感四时之正邪,疫病由于天地不正之疠气。伤寒温热邪由外廓而入,疫邪从口鼻膜原而入,直行中道,流布三焦,议论最为扼要,治法具详本书中,然温热湿寒之气,皆能为疫。吴又可温疫论主达原饮,治湿疫也。余师愚疫论主清瘟败毒饮,治热疫也。东坡圣散子,治寒疫也。近时通用者,如普济消毒饮、玉枢丹、紫雪丹、甘露消毒丹、炼雄丹、神犀丹、古方今方,皆可取用。余师愚疫症条辨,既属精详王孟英温热经纬,尤为可采。甘露消毒丹治暑湿热疫之邪尚在气分,神犀丹治温暑直入营分,清瘟败毒饮为十二经泄火之药。犹忆清光绪二十八年岁在壬寅,沪上疫症大作。吾师谓少阳司天,运值风木,风火交煽,合用辛凉镇重之剂,以三石汤为主方,治效大着。当时门下按法用之,皆奇验。惜其案散佚,无从搜辑。民国七年,方将抄存之案,次第排印。而南京鼠疫之恐慌特甚,既以前说登之日报,贡社会之采择。又因同学何永清君述师门之事,惜疫案之阙,爰拟此以补之。续貂之诮,所不免尔。(文涵志)
脉
阳濡弱,阴弦紧,更遇温气,变为温疫。左手脉大于右手,浮缓而盛,按之无力。
证
众人病一般者,乃天行时疫也。悉由气运郁发,迁正退位之所致也。
治
冬应寒而反温,春发温疫,败毒散主之;春应温而反凉,夏发燥疫,大柴胡汤主之;夏应热而反寒,秋发寒疫,五积散主之;秋应凉而反淫雨,冬发湿疫,五苓散主之。凡温疫,切不可作伤寒症治,而大汗大下也。但当从乎中治,而用少阳、阳明二经药,少阳小柴胡汤,阳明升麻葛根汤。
看所中阴阳,而以二方加减和治之,殊为切当。人参败毒散,治四时温疫。通用羌活冲和汤,治温疫初感,一、二日间服之取汗,其效甚速。
方
凡入温疫之家,以麻油涂鼻孔中,则不传染。出以纸捻探鼻深入,令嚏之为佳。
一方以雄黄、苍术为细末,香油调敷鼻内。或用雄黄末,水调鼻内。虽与病患同卧,亦不相染。
宣圣辟瘟丹 腊月二十四日井花水,在平旦第一汲者是也。盛净器中,量人口多少,浸乳香至岁朝五更时,暖令温。自幼至长,每人以乳香一小块,饮水一、二呷咽下,则一年不患时疫。
神圣辟瘟丹(诀云∶圣神辟瘟丹,留传在世间,正元焚一灶,疫疠自祛蠲)〔批〕(按上方皆预防瘟疫之剂)
苍术(为君,倍用) 羌活独活白芷香附大黄甘松 三奈 赤箭雄黄(各等分)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弹子大,黄丹为衣,晒干,正月初一平旦时焚一炷,辟除一岁瘟疫邪气。
人参败毒散 治四时不正之气,冬应寒而反热,夏应热而反寒,春应温而反凉,秋应凉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故病者大小无异。大抵使人痰涎壅盛,壮热如火,头疼身痛,项强睛疼,声哑腮肿,俗呼浪子瘟,或称虾蟆瘟。城市乡村,家户相类,悉根据本方加干葛。若寒热往来,必用小柴胡汤。(二方俱见伤寒条下)
加味柴胡汤 治挟岚瘴溪源蒸毒之气,其状血乘上焦,病欲来时,令人迷困,甚则发躁狂妄,亦有哑而不能言者,皆由瘀血攻心,毒涎聚胃。
柴胡黄芩半夏人参枳壳大黄甘草
上锉一剂,姜枣煎,空心服。哑瘴,食后服。
大力子汤 治大头天行病,腮颊颈项肿胀,头疼发热,证似伤寒。兼治哑瘴。
黄芩(酒洗,二钱) 黄连(酒炒,二钱) 桔梗(一钱五分) 甘草(一钱) 连翘(一钱) 鼠粘子(炒研) 玄参(各一钱) 大黄(酒蒸,一钱五分) 荆芥(三分) 防风(三分)羌活(三分) 石膏(一钱五分)
上锉一剂,生姜煎服。
治四时瘟疫,头痛发热,众人一般病者。(孙钝庵传) 黑砂糖一盏,入姜汁二盏,化开,令病患服之。当时憎寒壮热,汗出立愈。
二圣救苦丸(万左川传) 治伤寒瘟疫。
大黄(四两,酒蒸) 牙皂(二两)
上末,面糊丸如绿豆大,每服四十丸,绿豆汤送下,大汗为效。
〔温疫提纲〕 天时不正疫旋生,邪气伤人温病成,传遍六经终是热,外宜凉解内宜清。
〔太阳经〕
防风汤
(证附 方见温证即防风解温汤) 温疫初经入太阳,热多头痛项偏强,防风汤用原能治,表里双清是妙方。
白虎加元麦汤
(证附) 太阳经罢辨分明,烦热居然燥渴生,粳母膏甘元麦用,腹中郁火霎时清。
人参白虎加元麦汤
(证附 人参白虎汤见温证) 温疫太阳经罢时,气虚烦渴用何医,人参白虎煎汤妙,元麦加来取效奇。
〔阳明经〕
葛根汤
(证附) 阳明病自太阳传,目痛鼻干热不眠,汤用葛根真入妙,元参姜草石膏全。
葛根芍药汤
(证附) 病兼泄利入阳明,膏芍元参瘀热清,提散葛根为妙品,再兼甘草补脾精。
葛根半夏汤
(证附) 病入阳明呕吐生,元膏葛芍热全清,夏姜降逆甘培土,表里兼医立法精。
三承气加芍药地黄证
便秘腹疼脉象沉,病传胃腑热难禁,攻邪宜用三承气,芍地加来可益阴。
调胃承气加芍药地黄汤
攻坚荡秽用硝黄,甘草和中佐更良,芍地滋阴加入妙,驱除邪热气无伤。
小承气加芍药地黄汤
大黄荡热效神奇,枳朴攻坚辅佐宜,芍地再加真妙品,便坚微结总能医。
大承气加芍药地黄汤(方见温证)
〔少阳经〕
小柴胡去人参加芍药栝蒌根证
温疫传经入少阳,咽干口苦渴思浆,耳聋目眩兼胸痛,寒热往来辨要详。
小柴胡去人参加芍药栝蒌根汤
柴胡解表拒邪侵,泄热通经姜合芩,补用枣甘攻用夏,再加蒌芍助真阴。
大柴胡加元参地黄证
呕兼吐逆病堪虞,心下痞生未可驱,表里实邪终未解,双清须用大柴胡。
大柴胡加元参地黄汤
芍夏柴芩合枳黄,和中大枣共生姜,再加元地将阴助,表里兼攻是妙方。
〔太阴经〕
防风地黄汤
(证附) 疫入太阴病发时,嗌干腹满治休迟,防风生地丹皮用,枣芍姜甘喜共施。
〔少阴经〕
防风天冬汤
(证附) 疫入少阴温病成,舌干口燥总非轻,姜防丹草兼花粉,元地天冬热并清。
〔厥阴经〕
防风当归汤
(证附) 厥阴烦满发斑时,清散兼施病可医,丹地姜防归芍用,和中甘草更相宜。
〔温疫水停〕
猪苓汤
(证附 方见伤寒) 水停胃腑不消融,腹胁旋惊胀满攻,便闭心烦兼口渴,猪苓汤用有奇功。
〔温疫头肿〕
普济消毒饮去升麻柴胡芩连证
咽喉疼痛力难胜,面赤耳聋内热蒸,颊肿更兼前后肿,大头瘟证世人称。
普济消毒饮去升麻柴胡芩连方
芥穗连翘共板蓝,牛蒡马勃合僵蚕,薄荷须并银花入,再用元参与桔甘。
章 七十岁 温热发斑,咽痛。
生石膏(一两) 人中黄(二钱) 苦桔梗(六钱) 知母(四钱) 射干(三钱) 芥穗(二钱)
元钱)
苇根、白茅根煎汤,煮成四碗,日三服,夜一服。
温斑三日,犹然骨痛,胸痛,咽痛,肢厥,未张之秽热尚多,清窍皆见火疮,目不欲开,脉弦数而不洪,口干燥而不渴。邪毒深居血分,虽有药可治,恐高年有限之阴精,不足当此燎原之势,又恐不能担延十数日之久,刻下趁其尚在上焦,频频进药,速速清阳。再以芳香透络逐秽,俾邪不入中下焦,可以望愈。
约二时间服紫雪丹二分,宣泄血络之秽毒。
连翘(一钱) 银花(一钱) 犀角(五分) 薄荷(三分) 牛蒡子(一钱,炒研) 丹皮(五分)人中黄(三分) 桔梗(一钱) 白茅根(五分) 元参(一钱) 郁金(四分) 藿香梗(五分) 炒黄芩(三分) 芥穗(三分) 马勃(三分) 苇根(五分) 射干(五分)
周十二时八帖。
照前方加金汁五匙,仍周十二时服八帖。
照前方加犀角三分,黄连三分,炒枯,仍周十二时八帖。
邪有渐化之机,但心火炽盛,阴精枯而被烁,当两济之。
犀角(一两,先煎) 银花(六钱) 生白芍(六钱) 细生地(八钱) 连翘(六钱) 麦冬(一两,连心) 黄连(四钱,先煎) 丹皮(一两) 生甘草(四钱) 白茅根(五钱) 鲜荷叶(四钱)
煮成四碗,分四次服。
仍用前药一帖,先煮半帖,约八分二杯,除先服昨日余药一碗外,晚间服此二碗,余药明早煮成,缓缓服之。
如前日法,邪去八九,收阴中兼清肺胃血分之热而护津液。
生白芍(六钱) 大生地(一两) 沙参(三钱) 炙草(三钱) 柏子霜(三钱) 火麻仁(三钱) 麦冬(八钱) 白茅根(五钱)
八分三杯,三次服。
里热甚,胸闷骨痛,必须补阴而不宜呆腻。
生白芍(四钱) 沙苑子(二钱) 细生地(五钱) 沙参(三钱) 麦冬(五钱) 柏子霜(三钱) 冰糖(二钱) 广皮炭(钱半)
□
王 三十八岁 五月初十日 温热系手太阴病,何得妄用足六经表药九帖之多。即以《伤寒论》自开辟以来,亦未有如是之发表者。且柴胡为少阳提线,经谓少阳为枢,最能开转三阳者。今数数用之,升提太过,不至于上厥下竭不止。汗为心液,屡发不已,既伤心用之阳,又伤心体之阴,其势必神明内乱,不至于谵语颠狂不止也。今且救药逆,治病亦在其中。温病大例四损重逆难治。何谓四损?一曰老年真阳已衰,下虚阴竭;一曰婴儿稚阴稚阳未充;
一曰产妇大行血后,血舍空虚,邪易乘虚而入;一曰病久阴阳两伤。何谓重逆?《玉函经》谓∶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今犯逆药至九帖之多,岂止重逆哉!
连翘(三钱) 银花(三钱) 薄荷(八分) 麦冬(八钱) 丹皮(五钱) 桑叶(三钱) 元参(五钱) 细生地(五钱) 羚羊角(三钱)
辛凉芳香甘寒法,辛凉解肌分发越太过之阳,甘寒定骚扰复丧失之阴,芳香护膻中,定神明之内乱。
十一日 过服辛温,汗出不止,神明内乱,谵语多笑,心气受伤,邪气乘之,法当治以芳香。
紫雪丹(五钱) 每服一钱。其汤药仍服前方,日二帖。
十二日 《灵枢》温热论曰∶狂言失志者死。况加以肢厥,冷过肘膝,脉厥六部全无,皆大用表药,误伤心阳,致厥阴包络受伤之深如是。现下危急之秋,只有香开内窍,使锢蔽之邪,一齐涌出方妙。且喜舌苔之板者已化,微有渴意,若得大渴,邪气还表,脉出身热,方是转机。即于前方内加犀角三钱,如谵语甚,约二时辰,再服紫雪丹一钱。
十三日 肢厥脉厥俱有渐回之象,仍服前方二帖。晚间再服紫雪丹一钱,牛黄丸一粒。
明早有谵语,仍服紫雪丹一钱,不然不必服。
十四日 厥虽回而哕,目白睛,面色犹赤。
连翘(二钱) 元参(五钱) 丹皮(三钱) 银花(二钱) 麦冬(五钱) 犀角(一钱) 细生地(五钱) 石膏(三钱) 羚羊角(三钱)
今晚一帖,明早一帖。
十五日 即于前方内加∶
柿蒂(六钱) 黄芩(二钱) 郁金(三钱)
日二帖。
十六日 诸症悉减,但舌起新苔,当防其复。
连翘(二钱) 元参(三钱) 丹皮(二钱) 银花(二钱) 麦冬(三钱) 犀角(五分) 黄芩(二钱) 郁金(二钱) 牛蒡子(二钱) 柿蒂(二钱) 细生地(三钱)
今晚一帖,明早一帖。
□
谢 五月初三日 酒客脉象模糊,苔如积粉,胸中郁闷,病势十分深重,再舌苔刮白,大便昼夜十数下,不惟温热,且兼浊湿,岂伤寒六经药可治。
连翘(钱半) 滑石(三钱) 郁金(二钱) 银花(二钱) 藿香(二钱) 生苡仁(三钱) 杏仁(三钱) 黄连(钱半) 豆豉(二钱) 薄荷(一钱)
今晚一帖,明早一帖。
初四日 温病始终以护津液为主,不比伤寒以通阳气为主。
连翘(三钱) 黄芩(二钱) 桑叶(三钱) 甘草(八分) 麦冬(五钱) 银花(三钱) 薄荷(一钱) 豆豉(二钱) 黄连(二钱) 滑石(三钱)
今晚一帖,明早一帖。
初五日 旧苔已退,新苔又出,邪之所藏者尚多。脉象之模糊者,较前稍觉光明。
连翘(三钱) 麦冬(四钱) 通草(八分) 银花(三钱) 薄荷(八分) 天花粉(三钱) 桑叶(二钱) 滑石(三钱) 黄芩(二钱) 杏仁(三钱) 藿香叶(八分) 黄连(二钱) 鲜芦根(三钱)
初六日 脉洪,舌滑而中心灰黑,余皆刮白,湿中秽浊,须重用芳香。
连翘(三钱) 荷叶边(二钱) 豆豉(三钱) 银花(二钱) 通草(钱半) 郁金(三钱) 薄荷(一钱) 滑石(五钱) 藿香(三钱) 黄芩(二钱) 芦根(五钱) 黄连(三钱)
今晚一帖,明早一帖。
初七日 温病已有凉汗,但脉尚数而协热下利不止。议白头翁汤法。
白头翁(五钱) 生白芍(二钱) 秦皮(三钱) 黄芩(三钱) 黄连(三钱)
初八日 热邪虽退,而脉仍未静,尚有余热未清。大泄十余日,大汗一昼夜,津液丧亡已多,不可强责小便。再胃之上脘痛,有责之阳衰者,有责之痰饮者,有责之液伤者。兹当热邪大伤津液之后,脉尚未静,犹然自觉痰粘,断不得作阳衰论。且阳衰胸痹之痛,不必咽津而后痛也。与甘苦合化阴气法,既可以保胃汁,又可以蓄水之上源,得天水循环,水天一气,自然畅流。
麦冬(六钱) 炙草(三钱) 大生地(五钱) 火麻仁(三钱) 生牡蛎(五钱) 黄连(一钱) 炒黄芩(一钱) 沙参(三钱) 象贝母(二钱)
煮三碗,三次服。渣煮一碗,明早服。
初九日 即于前方内加∶
丹皮(三钱) 赤芍(三钱)
初十日 肺脉独大,仍渴思凉。
连翘(三钱) 知母(二钱) 银花(三钱) 桑叶(三钱) 黄芩(二钱) 杏仁(三钱) 生甘草(一钱) 石膏(三钱)
今晚一帖,明早一帖。
十一日 左关独大,仍喜凉物,余热未清,小便赤,用苦甘法。
黄连(一钱) 知母(二钱) 黄芩(二钱) 生草(一钱) 丹皮(五钱) 细生地(二钱) 桑叶(三钱) 赤芍(二钱) 木通(二钱) 麦冬(二钱)
今晚一帖,明早一帖。
□
长氏 二十二岁 温热发疹,系木火有余之证,焉有可用足三阳经之羌防柴葛,诛伐无过之理,举世不知,其如人命何?议辛凉达表,非直攻表也∶芳香透络。非香燥也。
初四日
连翘(六钱) 银花(八钱) 薄荷(三钱) 桔梗(五钱) 元参(六钱) 生草(二钱) 牛蒡子(五钱) 黄芩(三钱) 桑叶(三钱)
为粗末,分六包,一时许服一包,芦根汤煎。
初五日 温毒脉象模糊,舌黄喉痹,胸闷渴甚。议时时轻扬,勿令邪聚方妙。
连翘(八钱) 银花(一两) 薄荷(三钱) 元参(一两) 射干(三钱) 人中黄(三钱) 黄连(三钱) 牛蒡子(一两) 黄芩(三钱) 桔梗(一两) 生石膏(一两) 郁金(三钱) 杏仁(五钱)马勃(三钱)
共为粗末,分十二包,约一时服一包,芦根汤煎。
初六日 舌苔老黄,舌肉甚绛,脉沉壮热,夜间谵语,烦躁面赤,口干唇燥,喜凉饮。
议急下以存津液法,用大承气减枳朴辛药,加增液润法。
生大黄(八钱) 元明粉(四钱) 浓朴(三钱) 枳实(三钱) 元参(三钱) 麦冬(五钱)细生地(五钱)
煮三杯,先服一杯,得快便止后服,不便或不快,进第二杯,约三时不便,进第三杯。
初七日 其势已杀,其焰未平,下后护阴为主,用甘苦化阴。
细生地(八钱) 黄芩(二钱) 元参(三钱) 生草(一钱) 丹皮(五钱) 麦冬(六钱) 黄连(钱半)
煮三杯,分三次服。渣煮一杯,明早服。
初八日 脉浮邪气还表,下行极而上也。即于前方内加∶
连翘(三钱) 银花(三钱) 去黄连初九日 脉仍数,余焰未息,口仍微渴,少用玉女煎法,两解气血伏热。
细生地 生甘草 麦冬连翘元参银花 生石膏 知母
各等分,服法如前。
初十日 脉沉微数,自觉心中躁,腹中不爽,舌上老黄苔,二日不大便,议小承气汤微和之。
生大黄(三钱) 浓朴(三钱) 枳实(二钱)
水五杯,煮二杯,先服一杯,得利止后服,不快再服。
□
赵 七十岁 五月十二日 温病之例,四损重逆为难治。今年老久病之后,已居四损之二.况初起见厥,病入已深。再温病不畏其大渴,引饮思凉,最畏其不渴。盖渴乃气分之病,不渴则归血分。此皆年老藩篱已撤,邪气直入下焦之故。勉议清血分之热,加以领邪外出法。
丹皮(二钱) 细生地(二钱) 连翘(二钱) 郁金(二钱) 桔梗(一钱) 羚羊角(钱半)甘草(五分) 桑叶(一钱) 银花(一钱) 麦冬(一钱) 茶菊花(一钱) 薄荷(八分)
日三帖,渣不再煎。
十三日 今日厥轻,但老年下虚,邪居血分,不肯外出,可畏,用辛凉合芳香法。
连翘(三钱) 牛蒡子(三钱) 藿香(钱半) 元参(三钱) 豆豉(三钱) 薄荷(八分) 银花
十四日 六脉沉数而实,四日不大便,汗不得除,舌苔微黄,老年下虚,不可轻下。然热病之热退,每在里气既通以后。议增液汤,作增水行舟之计。
元参(二两) 细生地(一两) 栀子炭(六钱) 丹皮(六钱) 麦冬(一两) 牛蒡子(八钱)
水八碗,煮三碗,三次服,均于今晚服尽,明早再将渣煮一碗服。
十五日 仍未大便,酌加去积聚之润药,即于前方内加∶
元参(一两) 细生地(一两)
十六日 脉已滑,渴稍加,汗甚多,邪有欲出之势,但仍未大便,犹不能外增液法,少入玉女煎可也。既可润肠,又可保护老年有限津液,不比壮年可放心攻劫也。
元参(三两) 知母(三钱) 细生地(二两) 麦冬(一两) 生甘草(二钱) 生石膏(一两)银花(六钱) 连翘(五钱)
十七日 渴更甚,加以保肺为急,即于前方内加∶
黄芩(三钱) 生石膏(一两) 知母(二钱)
十八日 大便已见,舌苔未净,脉尚带数,不甚渴,仍清血分为主,复领邪法。
麦冬(三钱) 生甘草(二钱) 细生地(一两) 元参(五钱) 丹皮(六钱) 银花(三钱)连翘(三钱) 黄芩(二钱)
煮三碗,三次服。
□
苗 十七岁 初一日 温热本木火有余之病。无奈世人不识四时,乃以治冬日之羌防柴葛治之城为要。
麦冬(一两,连心) 生石膏(六钱) 元参心(六钱) 犀角(五分) 莲子心(一两) 竹叶心(三钱) 细生地(五钱) 黄连(二钱) 连翘(五钱,连心) 丹皮(五钱) 勾藤勾(三钱)
再按∶痉厥神昏,故以清宫为主。血分太热脉极数,故以地黄汤犀角为佐。邪气在血分虽多一辙,其势不得不用复方也,煮成三碗,分三次服。明日渣再煮半碗服。
初二日 诸证俱减而未尽除,脉之至数亦减。但老年下虚,咳声不满喉咙,可畏之至。议搜邪之中,寓补阴和阳之用。
麦冬(二两,连心) 丹皮(八钱) 黄芩(三钱) 黄连(二钱) 连翘(三钱) 生石膏(一两) 细生地(一两) 大生地(一两) 犀角(五钱)
初三日 脉证虽减,犹在险途。
大生地(一两) 黄连(二钱) 犀角(五钱) 黄芩(三钱) 细生地(一两) 麦冬(二两)丹皮(六钱) 连翘(三钱) 焦白芍(五钱) 熟石膏(五钱)
初四日 神识略清,脉洪数有力,周身尽赤若斑,大便大频,用玉女煎加苦以坚阴。今晚明早,如神识不甚清爽,再服紫雪丹三五钱。
大生地(一两) 黄连(三钱) 黄芩(三钱) 知母(三钱) 犀角(六钱) 细生地(一两)丹皮(六钱) 麦冬(二两) 生石膏(八钱) 炒京米(一撮)
头煎煮三杯,二煎煮二杯。今日服三次,明早服二次,各一杯。
初五日 即于前方内加∶
元参(六钱) 去京米
此证服紫雪丹共一两八钱,牛黄丸五粒。神识清,大便通,舌苔退,脉静身凉,后二甲复脉汤十八帖。
□
普 四十四岁 五月二十九日 温热月余不解,初用横补中焦,致邪无出路。继用暑湿门中刚证非浅鲜,议甘寒、苦寒合化阴气,令小便自通。若强责小便,不畏泉源告竭乎!
生石膏(一两) 元参(一两) 细生地(六钱) 知母(四钱) 连翘(八钱) 丹皮(五钱)麦冬(八钱) 银花(三钱) 生甘草(二钱) 炒黄芩(二钱) 黄连(二钱)
煮成三碗,今日分三次服完,明早再煮一碗服。
三十日 昨用玉女煎、银翘散合法,再加苦寒,为甘苦合化阴气,又为苦辛润法。今日已见行舟,复入阴搜邪法。
麦冬(一两) 丹皮(六钱) 生甘草(三钱) 黄芩炭 大生地(六钱) 北沙参(五钱) 生鳖甲(八钱) 生牡蛎(六钱) 柏子霜(三钱) 黄连(钱半)
□
史 三十八岁 温病汗后,法当脉静身凉。今脉虽为汗衰,究有五至,且不能弱。况对医者说病刺刺不休,岂一二日内欲虚脱者,而能若是乎?此证人佥畏其虚,我独畏其实也。现下大便溏泄频频,势若可畏,然不可与收摄肾胃两关。盖伏邪藏深,为日已久,兹方有出路,而可骤行纳缩乎?但柔滑之品,须暂行停止。议热淫于内,治以甘苦,佐以咸寒法,妙在即寓坚阴收纳于其中。
生牡蛎(二两) 炙甘草(五钱) 生鳖甲(二两) 黄柏炭(三钱) 黄芩炭(三钱)
□
周 六十三岁 六月初八日 温热最忌足三阳药,且柴胡直升少阳,不至于下竭上厥不止。且即系伤寒,从无用柴胡十数日之多。现下呕而便血,《灵枢》所谓不治之症。勉议犀角地黄汤,加黄连苦甘合化法。
大生地(六钱) 犀角(二钱) 黄连(一钱) 生白芍(四钱) 丹皮(四钱) 麦冬(六钱,连心) 黄芩(二钱)
分作二次服,以不呕不便血,小便不赤为度。
十一日 诸症稍减,但为日已久,以重护津液为主,复苦甘合化阴气法。
大生地(一两) 黄芩(二钱) 生白芍(五钱) 黄连(八分) 麦冬(一两) 元参(一两)丹皮(六钱) 广郁金(二钱)
□
梁 六十二岁 丙辰年六月二十三日 脉数急,身热头痛,思凉饮,暑伤手太阴,切忌误认伤寒而用羌防柴葛。
连翘(三钱) 桑叶(钱半) 甘草(一钱) 银花(三钱) 石膏(四钱) 苦桔梗(二钱) 薄荷(八分) 豆豉(钱半) 知母(二钱)
二十四日 即于前方内加∶
藿梗(二钱) 广郁金(三钱) 杏仁泥(三钱) 荷叶边(一张)
二十五日 六脉洪大而数,渴思凉饮,纯阳之症,气血两燔,用玉女煎。
石膏(一两) 细生地(八钱) 知母(五钱) 元参(四钱) 麦冬(一两) 生甘草(三钱)
煮三杯,分三次服。
□
梁 二十二岁 壬申年六月初四日 温热自汗,脉浮,舌满白,最忌足三阳表药发汗。
用辛凉法。
苦桔梗(五钱) 杏仁(三钱) 甘草(三钱) 薄荷(二钱) 银花(六钱) 藿香(二钱) 连翘(六钱) 郁金(二钱) 牛蒡子(五钱)
初六日 温病脉浮自汗,喘喝,舌苔白浓,思凉饮,用辛凉重剂。
生石膏(一两) 桑叶(五钱) 知母(五钱) 牛蒡子(五钱) 连翘(六钱) 元参(一两)银花(六钱) 人中黄(三钱)
共为粗末,分八包,一时许服一包。
初七日 疫后肢痹。
杏仁泥(三钱) 连翘(三钱) 石膏(六钱) 银花(二钱) 防己(三钱) 生甘草(一钱)广郁金(钱半)
十一日 肢痹。
桂枝(三钱) 生薏仁(三钱) 生石膏(五钱) 防己(三钱) 杏仁泥(三钱) 片子姜黄(三钱) 海桐皮(二钱)
温热复作,身热身痛,舌苔重浊,忌羌防柴葛,议辛凉合芳香法。
荆芥穗(五钱) 元参(三钱) 藿香叶(二钱) 薄荷(三钱) 豆豉(三钱) 连翘(六钱)苦桔梗(六钱) 银花(八钱) 甘草(三钱) 牛蒡子(三钱) 郁金(三钱)
共为细末,分八包,一时许服一包,芦根汤煎。
大渴思凉饮,大汗如注,脉数急,非辛凉重剂,不足以解之。
生石膏(二两) 知母(五钱) 麦冬(一两) 生甘草(三钱) 细生地(一两) 连翘(三钱)银花(三钱) 桑叶(二钱)
煮成三碗,分三次服。
用辛凉重剂,大热已解,脉小数,以养阴清解余邪立法。
麦冬(八钱) 丹皮(三钱) 细生地(五钱) 知母(二钱) 生甘草(二钱) 元参(五钱)
煮法如前。
□
甘 五岁 壬申年六月十八日 温热七日不退,渴思凉饮,脉仍洪浮而长,急宜辛凉退热,加入芳香化浊,最忌羌防柴葛发表。腹痛者,秽浊也。勿认作寒,用温药。
连翘(六钱) 牛蒡子(三钱) 银花(六钱) 石膏(六钱) 广郁金(三钱) 藿香叶(三钱)苦桔梗(六钱) 豆豉(三钱) 知母(二钱) 人中黄(二钱) 黄芩(二钱) 丹皮(二钱)
共为粗末,分六包,约一时许服一包。芦根汤煎,去渣服。
十九日 热稍减,脉势亦减过半,气分尚未解透,血分亦有邪耳!今用玉女煎加芳香法。
麦冬(一两) 知母(三钱) 细生地(八钱) 郁金(钱半) 丹皮(六钱) 豆豉(一钱) 生甘草(三钱) 元参(六钱) 生石膏(六钱)
煮成三茶杯,渣再煎一茶杯,每服一杯,分四次服。
二十日 幼童温病,热退七八,以存阴退热,为第一要着。
麦冬(二两) 生甘草(一钱) 细生地(八钱) 知母(钱半) 元参(两半) 丹皮(三钱)
头煎两茶杯,二煎一茶杯,三次服。
二十一日 热渐退,手心热特甚,阴伤之象,用存阴法。
大生地(五钱) 焦白芍(三钱) 细生地(五钱) 麻仁(三钱) 丹皮(三钱) 炙草(三钱)沙参(三钱) 麦冬(六钱)
二十三日 幼童热病退后,一以存阴为主,最忌与枳朴开胃,黄芩清余热,医者诚能识此,培养小儿不少矣。
焦白芍(五钱) 炒玉竹(二钱) 炙草(二钱) 麦冬(五钱) 元参(三钱) 沙参(三钱)大生地(五钱) 丹皮(三钱)
□
陈氏 甲子年四月初三日 温病误汗七次,以致心阳受伤,邪入心包,神昏不语,膈上之邪,仍然不解。非芳香化浊,能入心包者,不足以救之。
牛黄丸三丸,约一时服一丸。服后如神仍不清不语,再服二三丸。
前方用芳香开膻中,是治邪法。恐老年阴气告竭,自汗而脱,再用复脉法护阴,是固正法。二更后服。
炙甘草(三钱) 生地(五钱) 丹皮(三钱) 白芍(三钱) 生鳖甲(六钱) 麦冬(六钱)阿胶(二钱) 麻仁(三钱) 元参(五钱)
初四日 老年温病日久,误用风药过多,汗出伤津,以致大便坚结不下,口干舌黄,系阳明症,当下之。但气血久虚,恐不任承气。议增液汤,一面增液而补正,一面去积聚以驱邪,增水行舟计也。
元参(两半) 次生地(两半) 麦冬(一两二钱,连心)
水八碗,煮取三碗,分三次服,不便再服,便后服前方一帖。
初五日 脉仍有力,舌黄黑,仍有宿粪未净,再服增液一帖。
元参(两六钱) 细生地(二两) 麦冬(二两)
煮成三碗,分三次服。
初六日 大便后仍用二甲复脉法,以复其丧失之真阴。
炙甘草(六钱) 大生地(八钱) 炒白芍(六钱) 阿胶(一钱) 麻仁(三钱) 麦冬(八钱)沙参(三钱) 牡蛎(五钱) 鳖甲(五钱)
浓煎三碗,零星缓服。
□
于 温病误表,面赤神昏谵语,肢掣肉 。先用牛黄丸清包络之邪。
牛黄丸(三粒)
汤药用麦冬、生地等味。
十三日 今日脉浮,鼻息太粗,粗甚则为喘矣。温病大忌喘促,恐化源绝也。再手指与臂,时时掣动,螈 之象也。勉与玉女煎法。
细生地(五钱) 大生地(五钱) 生石膏(一两) 元参(五钱) 知母(三钱) 生甘草(二钱) 麦冬(一两) 丹皮(五钱)
煮成三碗,分三次服。渣再煎一碗服。
十四日 前方沃法也,今日仍用,加∶
石膏(五钱) 犀角(三钱) 以清包络而护肾水。
十五日 脉浮为邪气还表,渴甚加石膏。
连翘(五钱) 银花(五钱) 生石膏(一两六钱) 犀角(三钱) 麦冬(一两) 知母(三钱)甘草(二钱) 细生地(六钱)
今日一帖,明日渴甚服二帖。渴止服一帖,不热不渴,或去石膏。
十七日 温病误治日久,上焦之热未净,下焦之液已亏,用清上实下法。
细生地(五钱) 大生地(五钱) 麦冬(六钱) 生鳖甲(六钱) 知母(五钱) 石膏(八钱)甘草(三钱) 牡蛎(五钱) 丹皮(五钱) 生白芍(三钱)
明日热全退不渴,去石膏,即不退全,不渴思凉饮,亦去。假使病如今日,方亦如今日。头煎二碗,二煎一碗。
十九日 照前方再服一帖。
二十日 渴止脉静身凉,用复脉法。
□
杨 甲子年四月初四日 温病自汗,脉浮芤,神气昏 ,时有谵语,可先服牛黄丸二丸,继以人参白虎汤。
生石膏(八两,先煎) 洋参(四钱) 知母(四两) 京米(二合) 炙甘草(一两)
神清止牛黄丸,热退止石膏。不然俱再作服。
初五日 于前方内加洋参(四钱),共成八钱。
初六日 大用白虎,脉为敛戢,热未全退,咳而腹痛,议甘苦合化阴气法。
麦冬(六钱) 生甘草(二钱) 沙参(三钱) 杏仁粉(五钱) 连翘(三钱) 细生地(五钱)黄芩(三钱) 银花(三钱) 知母(三钱) 黄连(二钱)
今日晚服一帖,明早一帖,每帖煮二碗。
初七日 今日脉少敛,但手心热甚于手背,温热未净,而津液已亏。用存阴退热法,兼润肺燥。
沙参(八钱) 桑叶(三钱) 麦冬(二两) 柏子霜(三钱) 细生地(一两) 丹皮(六钱)知母(六钱) 生甘草(五钱) 元参(五钱)
煮四碗,分四次服。
初十日 脉复大而芤。
生石膏(二两) 知母(八钱) 甘草(六钱) 京米(一撮) 洋参(二钱) 麦冬(八钱) 细生地(六钱)
五杯水煮两杯,分二次服。渣如上法。
十一日 脉势火敛,但手心热甚,应治里。议热淫于内,治以甘苦,佐以咸寒。
炒知母(三钱) 甘草(三钱) 细生地(六钱) 生鳖甲(八钱) 麦冬(八钱) 生牡蛎(五钱) 黄芩炭(二钱)
头煎三杯,二煎一杯,分四次服。
十二日 脉复浮大而芤,前方去二甲黄芩,加石膏、洋参。
十三日 脉少敛,热未净,左脉仍空大,用存阴退热法。
细生地(八钱) 丹皮(五钱) 元参(四钱) 白芍(六钱) 麦冬(一两) 桑叶(三钱) 知母(三钱)
煎四碗,日三服,夜一服。
十四日 邪少虚多,且左大为下焦血分,非右大可比。议复脉法,复胃中之阴,渐有驱邪之势。
炙甘草(五钱) 阿胶(三钱) 麦冬(六钱) 麻仁(三钱) 生白芍(六钱) 大生地(六钱)生鳖甲(六钱) 生牡蛎(六钱) 知母(四钱)
头煎水八碗,煎成三碗,二煎一碗。日三服,夜一服。
十八日 服前方。
五月初五日 温病愈后十五日,未服真元,复中暑温卒厥,俗名暑风,治在厥阴足少阳。
桑叶(二钱) 杏仁泥(钱半) 羚羊角(二钱) 菊花(二钱) 银花(二钱) 连翘(二钱)钩藤(钱半) 生甘草(一钱) 荷叶边(三钱)
日三帖。
□
岳 七十八岁 二月十八日 右脉大于左,滑而且数,舌苔老黄,渴欲凉饮。诊尺篇,所谓尺肤热为温病者是也。法宜辛凉解肌,合芳香化浊。切忌辛温发表,甘热温里。
连翘(二钱) 银花(二钱) 藿香叶(钱半) 薄荷(一钱) 元参(钱半) 牛蒡子(二钱)郁金(二钱) 杏仁泥(二钱) 豆豉(二钱) 芦根(三把)
水三杯,煮一杯,日三服。
十九日 其人素有痰饮,又以客气加临,身热,苔黄,脉数,思凉,为温病。昨用辛凉芳香,今日大便后,病势仍未除。仍须辛凉解散。《金匮》所谓先治新病,旧病当后治也,但当回护痰饮耳!
生石膏(四钱) 杏仁粉(三钱) 连翘(三钱) 芦根(二钱) 郁金(一钱) 牛蒡子(二钱)薄荷(八分) 藿梗(钱半) 生甘草(一钱)
今晚明早共三帖。
二十日 病势虽较前稍减,脉体亦小,黄苔亦彻。但寒从左升,热从入分,寒少热多,颇似温疟。议白虎桂枝法,加青蒿等,使陷下之邪,一齐涌出,庶不致缠绵日久,坐耗真元也。
石膏(三钱) 知母(钱半,炒黑) 甘草(一钱) 桂枝(三钱) 京米(一撮) 青蒿(八分)
二十一日 痰饮是本病,温热是客气。客气易退,本病难除。现下客气已减六七,胁下常痛引痛,系痰饮为患。大温大凉,皆在难施之际。仍议以辛而微凉者,清不尽之邪,复以芳香降气开痰止痛。如下半日渴思凉饮,仍如石膏三钱。
降香末(三钱) 苏子霜(二钱) 制香附(三钱) 连翘(二钱) 杏仁泥(三钱) 银花(三钱) 旋复花(三钱,包) 郁金(二钱)
二十二日 脉静身凉,舌苔悉退,温热已尽。惟余痰饮胁痛,一以宣通悬饮为法。
生香附(二钱) 降香末(三钱) 广皮(钱半) 旋复花(三钱,包) 小茴香(三钱) 半夏(四钱) 苏子霜(二钱) 郁金(二钱) 杏仁泥(三钱)
甘澜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明早一帖。
二十三日 今日大便后,面微赤,脉微大,舌微苔,胸中热思凉饮,又有余邪上泛之故。议芳香之中,仍稍加辛凉。
旋复花(三钱,包) 杏仁泥(五钱) 连翘(二钱) 降香末(二钱) 小枳实(三个) 银花(三钱) 生香附(二钱) 郁金(二钱) 芦根(三把)
二十四日 犹有余热,舌苔未化,仍用前法。但小便不禁,去枳实。
二十五日 脉静身凉,惟头微热,余邪已去八九,一以宣肺透饮为主。须能入胁者宜之。
杏仁泥(三钱) 郁金(二钱) 茯苓(二钱) 旋复花(三钱) 藿梗(三钱) 降香末(二钱)生香附(三钱)
甘澜水五杯,煮成两杯,分二次服。
三月初四日 食复,脉弦细而滑,胁痛胀,舌苔重浊,不思食。其人本有痰饮,与两和肝胃法。
旋复花(三钱) 青皮(钱半) 郁金(二钱) 制香附(半钱) 广皮炭(钱半) 红曲(八分)降香末(三钱) 半夏(三钱) 神曲炭(二钱)
脉虽安静,苔尚未化,未可恣意饮食。胁下刺痛,开胃兼与和络。
半夏(五钱) 新绛(三钱) 乌药(二钱) 广皮(钱半) 旋复花(三钱) 归须(二钱) 青皮(钱半) 降香末(三钱) 郁金(二钱) 生香附(二钱) 延胡索(一钱) 小枳实(一钱)
□
章 丙寅年二月十一日 头痛身热,脉芤数,口渴,自汗,喉痛,舌苔重浊而尖赤甚,温病也。势甚重,法宜辛凉,最忌发汗。
连翘(三钱) 银花(三钱) 麦冬(三钱) 桔梗(三钱) 桑叶(钱半) 细生地(三钱) 甘草(一钱) 薄荷(八分) 射干(二钱) 元参(三钱) 牛蒡子(三钱)
今晚一帖,明早一帖。
十二日 温热咽痛之极,阴本亏也。
桔梗(八钱) 人中黄(三钱) 马勃(三钱) 牛蒡子(八钱) 元参(八钱) 连翘(六钱)射干(四钱) 黄连(三钱) 黄芩(三钱) 银花(三钱) 薄荷(二钱) 荆芥穗(二钱) 细生地(四钱)
共为粗末,分八包,一时服一包。芦根汤煎,去渣服。
十三日 大便通,咽痛减,脉渐静,不可躁。
桔梗(三钱) 麦冬(五钱) 黄芩(一钱) 银花(三钱) 元参(五钱) 连翘(二钱) 射干(二钱) 人中黄(一钱) 丹皮(二钱) 芦根(二钱) 黄连(一钱) 细生地(五钱) 白茅根(三钱)牛蒡子(三钱)
煮两碗,分二次,今晚明早各半帖。
十四日 脉静,痛止大半,小便未畅,余焰尚存,仍不可食谷。
细生地(五钱) 连翘(二钱) 射干(二钱) 丹皮(三钱) 银花(二钱) 人中黄(钱半)元参(三钱) 牡蛎(三钱) 桔梗(二钱) 黄芩(一钱) 麦冬(六钱) 黄连(八分)
二帖共煎四碗,分四次服。明日午前服完,计今日两碗,明日两碗,如服完后,喉仍微痛,小便不畅,明晓再服一帖。如喉痛已止,小便亦畅,可少啜粥汤,静俟十六日换方服药。
十六日 脉静身凉,用一甲复脉汤。
炙甘草(六钱) 大生地(六钱) 阿胶(三钱) 麦冬(五钱) 白芍(六钱) 麻仁(三钱)牡蛎(八钱)
□
赵 初六日 热病脉七至,烦躁无宁晷,谵语神昏,汗出辄复热,脉不为汗衰。《内经》所邪,获效亦不少。但黄帝岐伯所云之死症,谁敢谓必生,勉与玉女煎法。
生石膏(四两) 次生地(八钱) 知母(一两) 麦冬(八钱) 甘草(五钱) 京米(一合)
煮五杯,分五次服。外服紫雪丹。
初七日 温热未清,又加温毒,喉肿,舌肿,唇肿,项强,面色反青。伏毒不发,与痘科之闷痘相似,可与代赈普济散。
一时许服一包,鲜荷叶边汤煎,其紫雪丹照旧服不可断,有好牛黄清心丸亦可。
初八日 热病螈 ,痉厥神昏,脉洪大而芤,与育阴潜阳,咸以止厥法。但喉舌之肿,未能一时消尽,可与代赈普济散间服,其紫雪丹仍用。
细生地(一两) 麦冬(四钱,连心) 生白芍(五钱) 勾藤勾(三钱) 丹皮(四钱) 生鳖甲(八钱) 生牡蛎(八钱) 犀角(三钱) 黄芩(二钱)
煮三杯,分三次服。
初十日 左脉洪而有力,右脉甚软,是温邪日久,陷入下焦血分无疑。古谓三时热病,深入下焦血分者,每借芳香以为搜逐之用。仍用紫雪丹五分一次,约三次,热退神清能言即止。
次生地(一两) 丹皮(三钱) 生鳖甲(六钱) 生白芍(五钱) 麦冬(五钱,连心) 生龟板(六钱) 生牡蛎(六钱) 生甘草(五钱) 生阿胶(五钱,药化入)
十一日 汗已得而脉未静,宿粪已解而肿未消、神未清,其代赈普济散仍服一二次,紫雪丹仍服三五分,其汤药与重收阴气。
生白芍(五钱) 细生地(一两) 生甘草(五钱) 麦冬(五钱) 黄芩(三钱) 生牡蛎(二钱,研粉煎汤代水)
煮三杯,分三次服。渣再煎一杯,明日服。
十二日 汗出脉静身凉之后,甫过七八日,忽又身热,脉洪数有力,便涩口渴思凉。乃余邪续出,以当日受邪之时,非一次也,并非食后劳复之比。但久病不宜反复,恐气血不支也,与玉女煎法。紫雪丹(三分)一次,身热神昏螈 则服,否则止。
生石膏(八钱) 生甘草(三钱) 知母(五钱) 细生地(五钱) 麦冬(五钱) 黄芩(三钱)京米(一撮)
十三日 减石膏。
十四日 今日脉浮大,下行极而上也。
生石膏(二两,另煎),有热则加。
知母(五钱) 次生地(八钱) 生鳖甲(五钱) 生甘草(四钱) 龟板(五钱) 麦冬(六钱)生牡蛎(五钱) 京米(一撮)
头煎三杯,今夜服。二煎两杯,明早服。若能睡熟但令稳睡,不可呼之服药。
十五日 今日右脉已小,左脉仍壮,邪气又归下焦血分。先用紫雪丹以搜之,继之培阴清热。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法。
知母(五钱) 生甘草(四钱) 生牡蛎(六钱) 次生地(一两) 丹皮(四钱) 生鳖甲(六钱) 黄柏(三钱) 麦冬(六钱) 生龟板(六钱) 生白芍(三钱)
煮五杯,今晚服三杯,明早两杯。
十六日 今日右脉复浮而大,犹思凉饮,暂与玉女煎法。其芳香搜逐邪浊之法,仍不能止。
生石膏(一两) 知母(五钱) 生甘草(四钱) 次生地(六钱) 麦冬(六钱) 生鳖甲(六钱) 京米(一合)
煮四杯,分四次服。
十七日 今日右脉稍沉而小,左脉仍洪大而浮。余邪续出,神识反昏,微螈 ,肢微厥,非吉兆也。舌上津液已回,大便甚通。自始至终,总无下法,只有护阴,一面搜逐深入之伏邪。
大生地(一两) 生鳖甲(五钱) 生甘草(四钱) 丹皮(三钱) 勾藤勾(三钱) 生白芍(六钱) 生牡蛎(五钱) 麦冬(六钱) 阿胶(三钱) 生龟板(五钱)
煮五杯,分五次服。
十八日 神清改方。
十九日 温毒日久,诸症渐减,惟脉未静,应照邪少虚多例,其不尽之邪,付之紫雪可也。
生白芍(四钱) 钩藤(三钱) 生鳖甲(五钱) 大生地(八钱) 麦冬(六钱) 生龟板(五钱) 炙甘草(三钱) 羚羊角(三钱) 生牡蛎(五钱) 丹皮(四钱) 阿胶(三钱)
煮四杯,分四次服。
二十日 病虽渐次就退,伏热犹未清楚。暂与少加清热之品。
生白芍(四钱) 钩藤(二钱) 次生地(一两) 生甘草(三钱) 羚羊角(三钱) 丹皮(三钱) 麦冬(六钱) 生牡蛎(六钱) 黄芩(二钱) 生鳖甲(四钱)
煮三杯,分三次服。
二十一日 犹有螈 ,仍从少阳中求之,再用紫雪丹(一钱),分二次服。
□
刘 六十岁 癸丑年七月初九日 温病误表,津液消亡。本系酒客,热由小肠下注,溺血每至半盆,已三四日矣。又亡津液,面大赤,舌苔老黄而中黑,唇黑裂,大便七日不下,势如燎原,与急下以存津液法。
大承气,减枳朴分量,加丹皮、犀角。
初十日 昨日下后,舌上津液已回,溺血顿止,与清血分之热。
焦白芍(四钱) 犀角(四钱) 麦冬(四钱) 丹皮(五钱) 银花(五钱) 细生地(五钱)生甘草(二钱) 天冬(二钱)
十一日 照前方。
十二日 前方加麻仁(三钱)。
十三日 前方四帖。
十七日 邪去七八,已能进粥,阴虚甚于余邪。
复脉汤去参桂姜枣,二帖。
十九日 照前方加生牡蛎、生鳖甲,二帖。
二十一日 照前方又加生龟板,服二十一帖。
八月初十日 照前方又加海参(二条),鲍鱼片(五钱),服二十帖。
□
史氏 二十七岁 癸丑年七月初一日 温热误汗于前,又误用龙胆芦荟等极苦化燥于后,致七月胎动不安,舌苔正黄,烂去半边,目睛突出眼眶之外,如蚕豆大,与玉女煎加犀角。以气血两燔,脉浮洪数极故也。
生石膏(四两) 知母(一两) 炙甘草(四钱) 犀角(六钱) 京米(一撮) 细生地(六钱)
麦冬(五钱)
初二日 烦躁稍静,胎不动,余如故。照前方再服三帖。
初五日 大便不通,小便数滴而已,溺管痛,舌苔黑,唇黑裂,非下不可。虽有胎,经云∶有故无殒,故无殒也。
生大黄(六钱) 元明粉(四钱) 川朴(一钱) 枳实(一钱)
煮两杯,分二次服,得快便即止。
初六日 下后脉静身凉,目睛渐收,与甘寒柔润。
初十日 复脉汤去刚药。
十四日 复脉加三甲。
二十日 服专翕大生膏十二斤,至产后弥月方止。
□
赵 五十五岁 癸丑年六月二十六日 体瘦无子,过服桂、附,津液枯燥。于二十二日得温热,自服补中益气汤三帖,致邪无出路,服辛凉轻剂二帖,竹叶石膏汤三帖,至七月初二日,烦躁不寐,并不卧床,赤身满地混抓,谵语干热,无汗舌黄,与调胃承气汤,加元参一小剂,得大便少许,随出赤红疹数十枚,少安半日,其症如前,与沃阴之甘凉法。二三日大躁大狂,又与调胃承气汤一小帖。又出疹数十枚,又少安,热总不退,脉总不静。如是者前后共下十三次,出疹十三次。而后脉静身凉,服复脉汤七帖后作专翕大生膏半料,计十二斤,半年后始撤消。此证原案已失,举其大略,以备一格。
□
王 三十八岁 温病狂热,大渴引饮,周十二时,饮凉水担余,癫狂谵语,大汗不止。
每日用白虎汤合犀角地黄汤,石膏用半斤,日服二帖。外用紫雪一两有余,间服牛黄清心丸五六丸。如是者七八日,热始渐退,药渐减,后以复脉汤收功。
温疫者,厉气流行而兼秽浊,户户皆然,如役所使也。是证也,悉从口鼻而入,先病手太阴,而后延布三焦。治法一以护阴、清热、逐秽为主。然法者规矩也。规矩不能使人巧,巧用在人也。今于其证中之有证者,先生则法中之有法。病见极重之证,方施至重之方,然未尝有一毫护此失彼之弊。如案中王、赵、史、刘数姓之 ,非先生胸有定见,法施奇绝,安望其生耶?真乃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岂庸手所能乎!至于精微妙旨,善读者细玩案中,自知其妙,予不敢再加妄论也。(舒配瑭)
一、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
此九条,见于王叔和《伤寒例》中居多,叔和又牵引《难经》之文以神其说。按时推病,实有是证,叔和治病时,亦实遇是证。但叔和不能别立治法,而叙于《伤寒例》中,实属蒙混,以《伤寒论》为治外感之妙法,遂将一切外感悉收入伤寒例中,而悉以治伤寒之法治之。后人亦不能打破此关,因仍苟简,千余年来,贻患无穷,皆叔和之作俑无怪见驳于方有执、喻嘉言诸公也。然诸公虽驳叔和,亦未曾另立方法,喻氏虽立治法,仍不能脱却伤寒圈子,弊与叔和无二,以致后人无所遵根据。本论详加考核,准古酌今,细立治法,除伤寒宗仲景法外,俾四时杂感,朗若列眉;未始非叔和有以肇其端,东垣、河间、安道、又可、嘉言、天士宏其议,而瑭得以善其后也。
风温者,初春阳气始开,厥阴行令,风夹温也。温热者,春末夏初,阳气弛张,温盛为热也。温疫者,厉气流行,多兼秽浊,家家如是,若役使然也。温毒者,诸温夹毒,秽浊太甚也。暑温者,正夏之时,暑病之偏于热者也。湿温者,长夏初秋,湿中生热,即暑病之偏于湿者也。秋燥者,秋金燥烈之气也。冬温者,冬应寒而反温,阳不潜藏,民病温也。温疟者,阴气先伤,又因于暑,阳气独发也。
按诸家论温,有顾此失彼之病,故是编首揭诸温之大纲,而名其书曰《温病条辨》。
二、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
伤寒由毛窍而入,自下而上。始足太阳。足太阳膀胱属水,寒即水之气,同类相从,故病始于此。古来但言膀胱主表,殆未尽其义。肺者,皮毛之合也,独不主表乎(按人身一脏一腑主表之理,人皆习焉不察。以三才大道言之∶天为万物之大表,天属金,人之肺亦属金,肺主皮毛,经曰皮应天,天一生水;地支始于子,而亥为天门,乃贞元之会,人之膀胱为寒水之腑;故俱同天气,而俱主表也)!治法必以仲景六经次传为祖法。温病由口鼻而入,自上而下,鼻通于肺,始手太阴。太阴金也,温者火之气,风者火之母,火未有不克金者,故病始于此,必从河间三焦定论。再寒为阴邪,虽《伤寒论》中亦言中风,此风从西北方来,乃 发之寒风也,最善收引,阴盛必伤阳,故首郁遇太阳经中之阳气,而为头痛身热等证。太阳阳腑也,伤寒阴邪也,阴盛伤人之阳也。温为阳邪,此论中亦言伤风,此风从东方来,乃解冻之温风也,最善发泄,阳盛必伤阴,故首郁遏太阴经中之阴气,而为咳嗽自汗口渴头痛身热尺热等证。太阴阴脏也,温热阳邪也,阳盛伤人之阴也。阴阳两大法门之辨,可了然于心目间矣。
夫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举凡万物,莫不由此少阳、少阴之气以为生成,故万物皆可名之曰东西。人乃万物之统领也,得东西之气最全,乃与天地东西之气相应。其病也,亦不能不与天地东西之气相应。东西者,阴阳之道路也。由东而往,为木、为风、为湿、为火、为热,湿土居中,与火交而成暑,火也者,南也。由西而往,为金、为燥、为水、为寒,水也者,北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南北者,阴阳之极致也。天地营运此阴阳以化生万物,故曰天之无恩而大恩生。天地营运之阴阳和平,人生之阴阳亦和平,安有所谓病也矣!天地与人之阴阳,一有所偏,即为病也。偏之浅者病浅,偏之深者病深;偏于火者病温、病热,偏于水者病清、病寒,此水火两大法门之辨,医者不可不知。烛其为水之病也,而温之热之;烛其为火之病也,而凉之寒之,各救其偏,以抵于平和而已。非如鉴之空,一尘不染,如衡之平,毫无倚着,不能暗合道妙,岂可各立门户,专主于寒热温凉一家之论而已哉!瑭因辨寒病之原于水,温病之原于火也,而并及之。
三、太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者,名曰温病。
不缓,则非太阳中风矣;不紧,则非太阳伤寒矣;动数者,风火相煽之象,经谓之燥;两寸独大,火克金也。尺肤热,尺部肌肤热甚,火反克水也。头痛、恶风寒、身热自汗、与太阳中风无异,此处最足以相混,于何辨之?于脉动数,不缓不紧,证有或渴、或咳、尺热、午后热甚辨之。太阳头痛,风寒之邪,循太阳经上至头与项,而项强头痛也。太阴之头痛,肺生天气,天气郁,则头亦痛也,且春气在头,又火炎上也。吴又可谓浮泛太阳经者,臆说也。伤寒之恶寒,太阳属寒水而主表,故恶风寒、温病之恶寒,肺合皮毛而亦主表,故亦恶风寒也。太阳病则周身之阳气郁,故身热;肺主化气,肺病不能化气,气郁则身亦热也。太阳自汗,风疏卫也;太阴自汗,皮毛开也,肺亦主卫。渴,火克金也。咳,肺气郁也。午后热甚,浊邪归下,又火旺时也,又阴受火克之象也。
四、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温毒、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按仲景《伤寒论》原文,太阳病(谓如太阳证,即上文头痛身热恶风自汗也),但恶热不恶寒而渴者,名曰温病,桂枝汤主之。盖温病忌汗,最喜解肌,桂枝本为解肌,且桂枝芳香化浊,芍药收阴敛液,甘草败毒和中、姜、枣调和营卫,温病初起,原可用之。此处却变易前法,恶风寒者主以桂枝,不恶风寒主以辛凉者,非敢擅违古训也。仲景所云不恶风寒者,非全不恶风寒也,其先亦恶风寒,迨既热之后,乃不恶风寒耳,古文简、质,且对太阳中风热时亦恶风寒言之,故不暇详耳。盖寒水之病,冬气也,非辛温春夏之气,不足以解之,虽曰温病,既恶风寒,明是温自内发,风寒从外搏,成内热外寒之证,故仍旧用桂枝辛温解肌法,俾得微汗,而寒热之邪皆解矣。温热之邪,春夏气也,不恶风寒,则不兼寒风可知,此非辛凉秋金之气,不足以解之。桂枝辛温,以之治温,是以火济火也,故改从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法。
桂枝汤方
桂枝(六钱) 芍药(炒,三钱) 炙甘草(二钱) 生姜(三片) 大枣(去核,二枚)
煎法服法,必如伤寒论原文而后可,不然,不惟失桂枝汤之妙,反生他变,病必不除。
辛凉平剂银翘散方
连翘(一两) 银花(一两) 苦桔梗(六钱) 薄荷(六钱)竹叶(四钱) 生甘草(五钱) 芥穗(四钱) 淡豆豉(五钱) 牛蒡子(六钱)
上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肺药取轻清,过煎则味浓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盖肺位最高,药过重,则过病所,少用又有病重药轻之患,故从普济消毒饮时时清扬法。今人亦间有用辛凉法者,多不见效,盖病大药轻之故,一不见效,随改弦易辙,转去转远,即不更张,缓缓延至数日后,必成中下焦证矣。胸膈闷者,加藿香三钱、郁金三钱∶护膻中;渴甚者,加花粉;项肿咽痛者,加马勃、元参,衄者,去芥穗、豆豉,加白茅根三钱、侧柏炭三钱、栀子炭三钱;咳者,加杏仁利肺气;二、三日病犹在肺,热渐入里,加细生地、麦冬保津液;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母、黄芩、栀子之苦寒,与麦、地之甘寒,合化阴气,而治热淫所胜。
方论按温病忌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他患。盖病在手经,徒伤足太阳无益;病自口鼻吸受而生,徒发其表亦无益也。且汗为心液,心阳受伤,必有神明内乱,谵语癫狂、内闭外脱之变。再,误汗虽曰伤阳,汗乃五液之一,未始不伤阴也。
《伤寒论》曰∶“尺脉微者为里虚,禁汗,”其义可见。
其曰伤阳者,特举其伤之重者而言之耳。温病最善伤阴,用药又复伤阴,岂非为贼立帜乎?此古来用伤寒法治温病之大错也。至若吴又可开首立一达原饮,其意以为直透膜原,使邪速溃,其方施于藜藿壮实人之温疫病,容有愈者,芳香辟秽之功也;若施于膏粱纨 及不甚壮实人,未有不败者。盖其方中首用槟榔、草果、浓朴为君∶夫槟榔,子之坚者也,诸子皆降,槟榔苦辛而温,体重而坚,由中走下,直达肛门,中下焦药也。草果亦子也,其气臭烈大热,其味苦,太阴脾经之劫药也;浓朴苦温,亦中焦药也,岂有上焦温病,首用中下焦苦温雄烈劫夺之品,先劫少阴津液之理!知母、黄芩,亦皆中焦苦燥里药,岂可用乎?况又有温邪游溢三阳之说,而有三阳经之羌活、葛根、柴胡加法,是仍以伤寒之法杂之,全不知温病治法,后人止谓其不分三焦,犹浅说也。其三消饮加入大黄、芒硝,惟邪入阳明,气体稍壮者,幸得以下而解,或战汗而解,然往往成弱证,虚甚者则死矣。况邪有在卫者,在胸中者,在营者,入血者,妄用下法,其害可胜言耶?岂视人与铁石一般,并非气血生成者哉?究其始意,原以矫世医以伤寒法治病温之弊,颇能正陶氏之失,奈学未精纯,未足为法。至喻氏、张氏多以伤寒三阴经法治温病,其说亦非,以世医从之者少。而宗又可者多,故不深辨耳。本方谨遵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训(王安道《溯洄集》,亦有温暑当用辛凉不当用辛温之论,谓仲景之书,为即病之伤寒而设,并未尝为不即病之温暑而设。张凤逵集治暑方,亦有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不必用下之论。皆先得我心者)。又宗喻嘉言芳香逐秽之说,用东垣清心凉膈散,辛凉苦甘。病初起,且去入里之黄芩,勿犯中焦;加银花辛凉,芥穗芳香,散热解毒;牛蒡子辛平润肺,解热散结,除风利咽;皆手太阴药也。合而论之,经谓“冬不藏精,春必温病”又谓“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又谓“病温虚甚死”,可见病温者,精气先虚。此方之妙,预护其虚,纯然清肃上焦,不犯中下,无开门揖盗之弊,有轻以去实之能,用之得法,自然奏效,此叶氏立法,所以迥出诸家也。
五、太阴温病,恶风寒,服桂枝汤已,恶寒解,余病不解者,银翘散主之。余证悉减者,减其制。
太阴温病,总上条所举而言也。恶寒已解,是全无风寒,止余温病,即禁辛温法,改从辛凉。减其制者,减银翘散之制也。
六、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
咳,热伤肺络也。身不甚热,病不重也。渴而微,热不甚也。恐病轻药重,故另立轻剂方。
辛凉轻剂桑菊饮方
杏仁(二钱) 连翘(一钱五分) 薄荷(八分) 桑叶(二钱五分)菊花(一钱) 苦梗(二钱) 甘草(八分) 苇根(二钱)
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二、三日不解,气粗似喘,燥在气分者,加石膏、知母;舌绛暮热,甚燥,邪初入营,加元参(二钱);犀角(一钱);在血分者,去薄荷、苇根,加麦冬、细生地、玉竹、丹皮各二钱;肺热甚加黄芩;渴者加花粉。
方论此辛甘化风、辛凉微苦之方也。盖肺为清虚之脏,微苦则降,辛凉则平,立此方所以避辛温也。今世佥用杏苏散通治四时咳嗽,不知杏苏散辛温,只宜风寒,不宜风温,且有不分表里之弊。此方独取桑叶、菊花者∶桑得箕星之精,箕好风,风气通于肝,故桑叶善平肝风;春乃肝令而主风,木旺金衰之候,故抑其有余,桑叶芳香有细毛,横纹最多,故亦走肺络而宣肺气。菊花晚成,芳香味甘,能补金水二脏,故用之以补其不足。风温咳嗽,虽系小病,常见误用辛温重剂销铄肺液,致久嗽成劳者不一而足。圣人不忽于细,必谨于微,医者于此等处,尤当加意也。
七、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
脉浮洪,邪在肺经气分也。舌黄,热已深。渴甚,津已伤也。大汗,热逼津液也。面赤,火炎上也。恶热,邪欲出而未遂也。辛凉平剂焉能胜任,非虎啸风生,金 退热,而又能保津液不可,前贤多用之。
辛凉重剂白虎汤方
生石膏(研,一两) 知母(五钱) 生甘草(三钱) 白粳米(一合)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温三服,病退,减后服,不知,再作服。
方论义见法下,不再立论,下仿此。
八、太阴温病,脉浮大而芤,汗大出,微喘,甚至鼻孔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脉若散大者,急用之;倍人参。
浮大而芤,几于散矣,阴虚而阳不固也。补阴药有鞭长莫及之虞,惟白虎退邪阳,人参固正阳。使阳能生阴,乃救化源欲绝之妙法也。汗涌,鼻扇,脉散,皆化源欲绝之征兆也。
白虎加人参汤方
即于前方内加人参(三钱)。
九、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此白虎之禁也;按白虎剽悍,邪重非其力不举,用之得当,原有立竿见影之妙,若用之不当,祸不旋踵。懦者多不敢用,未免坐误事机;孟浪者,不问其脉证之若何,一概用之,甚至石膏用至斤余之多,应手而效者固多,应手而毙者亦复不少。皆未真知确见其所以然之故,故手下无准的也。
十、太阴温病,气血两燔者,玉女煎去牛膝加元参主之。
气血两燔,不可专治一边,故选用张景岳气血两治之玉女煎。去牛膝者,牛膝趋下,不合太明证之用。改熟地为细生地者,亦取其轻而不重,凉而不温之义,且细生地能发血中之表也。加元参者。
取其壮水制火,预防咽痛失血等证也。
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元参方(辛凉合甘寒法)
生石膏(一两) 知母(四钱) 元参(四钱) 细生地(六钱) 麦冬(六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钟服。
十一、太阴温病,血从上溢者,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主之。其中焦病者,以中焦法治之。若吐粉红血水者,死不治;血从上溢,脉七、八至以上,面反黑者,死不治,可用清络育阴法。
血从上溢,温邪逼迫血液上走清道,循清窍而出,故以银翘散败温毒,以犀角地黄清血分之伏热,而救水即所以救金也。至粉红水非血非液,实血与液交迫而出,有燎原之势,化源速绝。血从上溢,而脉至七、八至,面反黑,火极而似水,反兼胜己之化也,亦燎原之势莫制,下焦津液亏极,不能上济君火,君火反与温热之邪合德,肺金其何以堪,故皆主死。化源绝,乃温病第一死法也。仲子曰∶敢问死?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瑭以为医者不知死,焉能救生。细按温病死状百端,大纲不越五条。在上焦有二∶一曰肺之化源绝者死;二曰心神内闭,内闭外脱者死。在中焦亦有二∶一曰阳明太实,土克水者死;二曰脾郁发黄,黄极则诸窍为闭,秽浊塞窍者死。在下焦则无非热邪深入,消铄津液,涸尽而死也。
犀角地黄汤方(见下焦篇)
银翘散(方见前)
已用过表药者,去豆豉、芥穗、薄荷。
十二、太阴温病,口渴甚者,悉尼浆沃之;吐白沫粘滞不快者,五汁饮沃之。
此皆甘寒救液法也。
悉尼浆方(甘冷法)
以甜水梨大者一枚薄切,新汲凉水内浸半日,时时频饮。
五汁饮方(甘寒法)
梨汁 荸荠汁 鲜苇根汁 麦冬汁 藕汁(或用蔗浆)
临时斟酌多少,和匀凉服,不甚喜凉者,重汤炖温服。
十三、太阴病得之二、三日,舌微黄,寸脉盛,心烦懊 ,起卧不安,欲呕不得呕,无中焦证,栀子豉汤主之。
温病二、三日,或已汗,或未汗,舌微黄,邪已不全在肺中矣。寸脉盛,心烦懊 ,起卧不安,欲呕不得,邪在上焦膈中也。在上者因而越之,故涌之以栀子,开之以香豉。
栀子豉汤方(酸苦法)
栀子(捣碎,五枚) 香豆豉(六钱)
水四杯,先煮栀子数沸,后纳香豉,煮取二杯,先温服一杯,得吐止后服。
十四、太阴病得之二、三日,心烦不安;痰涎壅盛,胸中痞塞欲呕者,无中焦证,瓜蒂散主之,虚者加参芦。
此与上条有轻重之分,有有痰无痰之别。重剂不可轻用,病重药轻,又不能了事,故上条止用栀子豉汤快涌膈中之热,此以痰涎壅盛,必用瓜蒂散急吐之,恐邪入包宫而成痉厥也。瓜蒂,栀子之苦寒,合赤小豆之甘酸,所谓酸苦涌泄为阴,善吐热痰,亦在上者因而越之方也。
瓜蒂散方(酸苦法)
甜瓜蒂(一钱) 赤小豆(研,二钱) 山栀子(二钱)
水二杯,煮取一杯,先服半杯,得吐止后服,不吐再服。虚者加人参芦一钱五分。
十五、太阴温病,寸脉大,舌绛而干,法当渴,今反不渴者,热在营中也,清营汤去黄连主之。
渴乃温之本病,今反不渴,滋人疑惑;而舌绛且干,两寸脉大,的系温病。盖邪热入营蒸腾,营气上升,故不渴,不可疑不渴非温病也,故以清营汤清营分之热,去黄连者,不欲其深入也。
清营汤(见暑温门中)
十六、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者,必发斑疹,汗出过多者,必神昏谵语。发斑者,化斑汤主之;发疹者,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主之。禁升麻、柴胡、当归、防风、羌活、白芷、葛根、三春柳。神昏谵语者,清宫汤主之,牛黄丸、紫雪丹、局方至宝丹亦主之。
温病忌汗者,病由口鼻而入,邪不在足太阳之表,故不得伤太阳经也。时医不知而误发之,若其人热甚血燥,不能蒸汗,温邪郁于肌表血分,故必发斑疹也。若其表疏,一发而汗出不止,汗为心液,误汗亡阳,心阳伤而神明乱,中无所主,故神昏。心液伤而心血虚,心以阴为体,心阴不能济阳,则心阳独亢,心主言,故谵语不休也。且手经逆传,世罕知之,手太阴病不解,本有必传手厥阴心包之理,况又伤其气血乎!
化斑汤方
石膏(一两) 知母(四钱) 生甘草(三钱) 元参(三钱) 犀角(二钱) 白粳米(一合)
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渣再煮一钟,夜一服。
〔方论〕此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法也。前人悉用白虎汤作化斑汤者,以其为阳明证也。阳明主肌肉,斑家遍体皆赤,自内而外,故以石膏清肺胃之热,知母清金保肺而治阳明独胜之热,甘草清热解毒和中,粳米清胃热而保胃液,白粳米阳明燥金之岁谷也。本论独加元参、犀角者,以斑色正赤,木火太过,其变最速,但用白虎燥金之品,清肃上焦,恐不胜任,故加元参启肾经之气,上交于肺,庶水天一气,上下循环,不致泉源暴绝也,犀角咸寒,禀水木火相生之气,为灵异之兽,具阳刚之体,主治百毒蛊疰,邪鬼瘴气,取其咸寒,救肾水,以济心火,托斑外出,而又败毒辟瘟也;再病至发斑,不独在气分矣,故加二味凉血之品。
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方
即于前银翘散内去豆豉,加∶细生地(四钱) 大青叶(三钱) 丹皮(三钱) 元参(加至一两)
〔方论〕银翘散义见前。加四物,取其清血热;去豆豉,畏其温也。
按∶吴又可有托里举斑汤,不言疹者,混斑疹为一气也。考温病中发疹者,十之七、八。发斑者十之二、三。盖斑乃纯赤,或大片,为肌肉之病,故主以化斑汤,专治肌肉;疹系红点高起,麻、 、痧皆一类,系血络中病,故主以芳香透络,辛凉解肌,甘寒清血也。其托里举斑汤方中用归、升、柴、芷、穿山甲,皆温燥之品,岂不畏其灼津液乎?且前人有痘宜温、疹宜凉之论,实属确见。况温疹更甚于小儿之风热疹乎!其用升、柴,取其升发之义,不知温病多见于春夏发生之候,天地之气,有升无降,岂用再以升药升之乎?且经谓“冬藏精者,春不病温”,是温病之人,下焦精气久已不固,安庸再升其少阳之气,使下竭上厥乎!经谓“无实实,无虚虚,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可不知耶?后人皆尤而效之,实不读经文之过也。
再按∶时人发温热之表,二、三日汗不出者,即云斑疹蔽伏,不惟用升、柴、羌、葛,且重以山川柳发之。不知山川柳一岁三花,故得三春之名,俗转音三春为山川,此柳古称柽木,诗所谓“其柽其椐”者是也。其性大辛大温,生发最速,横枝极细,善能入络,专发虚寒白疹,若温热气血沸腾之赤疹,岂非见之如仇乎?夫善治温病者,原可不必出疹,即有邪郁二、三日,或三、五日,既不得汗,有不得不疹之势,亦可重者化轻,轻者化无,若一派辛温刚燥,气受其灾而移于血,岂非自造斑疹乎?再时医每于疹已发出,便称放心,不知邪热炽甚之时,正当谨慎,一有疏忽,为害不浅。再疹不忌泻,若里结须微通之,不可令大泄,致内虚下陷,法在中焦篇。
清宫汤方
元参心(三钱) 莲子心(五分) 竹叶卷心(二钱) 连翘心(二钱) 犀角尖(磨冲,二钱) 连心麦冬(三钱)
〔加减法〕热痰盛加竹沥、梨汁各五匙;咯痰不清,加栝蒌皮(一钱五分);热毒盛加金汁、人中黄;渐欲神昏,加银花(三钱)、荷叶(二钱)、石菖蒲(一钱)。
〔方论〕此咸寒甘苦法,清膻中之方也。谓之清宫者,以膻中为心之宫城也。俱用心者,凡心有生生不已之意,心能入心,即以清秽浊之品,便补心中生生不已之生气,救性命于微芒也。火能令人昏,水能令人清,神昏谵语,水不足而火有余,又有秽浊也。且离以坎为体,元参味苦属水,补离中之虚;犀角灵异味咸,辟秽解毒,所谓灵犀一点通。善通心气,色黑补水,亦能补离中之虚,故以二物为君。莲心甘苦咸,倒生根,由心走肾,能使心火下通于肾,又回环上升,能使肾水上潮于心,故以为使。连翘象心,心能退心热。竹叶心锐而中空,能通窍清心,故以为佐。麦冬之所以用心者,本经称其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脉络绝,试问去心,焉能散结气,补伤中,通伤饱,续胃脉络绝哉?盖麦冬禀少阴癸水之气,一本横生,根颗联系,有十二枚者,有十四、五枚者,所以然之故,手足三阳三阴之络,共有十二,加任之尾翳,督之长强,共十四,又加脾之大络,共十五,此物性合人身自然之妙也,惟圣人能体物象,察物情,用麦冬以通续络脉。命名与天冬并称门冬者,冬主闭藏,门主开转,谓其有开合之功能也。其妙处全在一心之用,从古并未有去心之明文,张隐庵谓不知始自何人,相沿已久而不可改,瑭遍考始知自陶弘景始也,盖陶氏惑于诸心入心,能令人烦之一语,不知麦冬无毒,载在上品,久服身轻,安能令人烦哉!
如参、术、 、草,以及诸仁诸子,莫不有心,亦皆能令人烦而悉去之哉?陶氏之去麦冬心,智者千虑之失也。此方独取其心,以散心中秽浊之结气,故以之为臣。
安宫牛黄丸方
牛黄(一两) 郁金(一两) 犀角(一两) 黄连(一两) 朱砂(一两) 梅片(二钱五分) 麝香(二钱五分) 真珠(五钱) 山栀(一两) 雄黄(一两) 金箔衣 黄芩(一两)
上为极细末,炼老蜜为丸,每丸一钱,金箔为衣,蜡护。脉虚者人参汤下,脉实者银花、薄荷汤下,每服一丸。兼治飞尸卒厥,五痫中恶,大人小儿痉厥之因于热者。大人病重体实者,日再服,甚至日三服;小儿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
〔方论〕此芳香化秽浊而利诸窍,咸寒保肾水而安心体,苦寒通火腑而泻心用之方也。牛黄得日月之精,通心主之神。犀角主治百毒,邪鬼瘴气。真珠得太阴之精,而通神明,合犀角补水救火。郁金草之香,梅片木之香(按冰片,洋外老杉木浸成,近世以樟脑打成伪之,樟脑发水中之火,为害甚大,断不可用),雄黄石之香,麝香乃精血之香,合四香以为用,使闭固之邪热温毒深在厥阴之分者,一齐从内透出,而邪秽自消,神明可复也。黄连泻心火,栀子泻心与三焦之火,黄芩泻胆,肺之火,使邪火随诸香一齐俱散也。朱砂补心体,泻心用,合金箔坠痰而镇固,再合真珠,犀角为督战之主帅也。
紫雪丹方(从本事方去黄金)
滑石(一斤) 石膏(一斤) 寒水石(一斤) 磁石(水煮二斤,捣煎去渣入后药) 羚羊角(五两) 木香(五两) 犀角(五两) 沉香(五两) 丁香(一两) 升麻(一斤) 元参(一斤) 炙甘草(半斤)
以上八味,共捣锉,入前药汁中煎,去渣入后药。
朴硝、硝石各二斤,提净,入前药汁中,微火煎,不住手将柳木搅,候汁欲凝,再加入后二味。
辰砂(研细,三两) 麝香(研细,一两二钱)
入煎药拌匀。合成退火气,冷水调服一、二钱。
〔方论〕诸石利水火而通下窍。磁石、元参补肝肾之阴,而上济君火。犀角、羚羊泻心、胆之火。
甘草和诸药而败毒,且缓肝急。诸药皆降,独用一味升麻,盖欲降先升也。诸香化秽浊,或开上窍,或开下窍,使神明不致坐困于浊邪而终不克复其明也。丹砂色赤,补心而通心火,内含汞而补心体,为坐镇之用。诸药用气,硝独用质者,以其水卤结成,性峻而易消,泻火而散结也。
局方至宝丹方
犀角(镑,一两) 朱砂(飞,一两) 琥珀(研,一两) 玳瑁(镑,一两) 牛黄(五钱) 麝香(五钱)
以安息重汤炖化,和诸药为丸一百丸,蜡护。
〔方论〕此方会萃各种灵异,皆能补心体,通心用,除邪秽,解热结,共成拨乱反正之功。大抵安宫牛黄丸最凉,紫雪次之,至宝又次之,主治略同,而各有所长,临用对证斟酌可也。
十七、邪入心包,舌蹇肢厥,牛黄丸主之,紫雪丹亦主之。
厥者,尽也,阴阳极造其偏,皆能致厥。伤寒之厥,足厥阴病也。温热之厥,手厥阴病也。舌卷囊缩,虽同系厥阴现证,要之舌属手,囊属足也。盖舌为心窍,包络代心用事,肾囊前后,皆肝经所过,断不可以阴阳二厥混而为一,若陶节庵所云∶“冷过肘膝,便为阴寒”,恣用大热。再热厥之中亦有三等∶有邪在络居多,而阳明证少者,则从芬香,本条所云是也;有邪搏阳明,阳明太实,上冲心包,神迷肢厥,甚至通体皆厥,当从下法,本论加载中焦篇;有日久邪杀阴亏而厥者,则从育阴潜阳法,本论加载下焦篇。
牛黄丸、紫雪丹方(并见前)
十八、温毒咽痛喉肿,耳前耳后肿,颊肿,面正赤,或喉不痛,但外肿,甚则耳聋,俗名大头温、虾蟆温者,普济消毒饮去柴胡、升麻主之,初起一、二日,再去芩、连,三四日加之佳。
瘟毒者,秽浊也。凡地气之秽,未有不因少阳之气而自能上升者,春夏地气发泄,故多有是证;秋冬地气,间有不藏之时,亦或有是证;人身之少阴素虚,不能上济少阳,少阳升腾莫制,亦多成是证;小儿纯阳火多,阴未充长,亦多有是证。咽痛者,经谓“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盖少阴少阳之脉,皆循喉咙,少阴主君火,少阳主相火,相济为灾也。耳前耳后颊前肿者,皆少阳经脉所过之地,颊车不独为阳明经穴也。面赤者,火色也。甚则耳聋者,两少阳之脉,皆入耳中,火有余则清窍闭也。治法总不能出李东垣普济消毒饮之外。其方之妙,妙在以凉膈散为主,而加化清气之马勃、僵蚕、银花,得轻可去实之妙;再加元参、牛蒡、板蓝根,败毒而利肺气,补肾水以上济邪火;去柴胡、升麻者,以升腾飞越太过之病,不当再用升也,说者谓其引经,亦甚愚矣!凡药不能直至本经者,方用引经药作引,此方皆系轻药,总走上焦,开天气,肃肺气,岂须用升、柴直升经气耶?去黄芩、黄连者,芩连里药也,病初起未至中焦,不得先用里药,故犯中焦也。
普济消毒饮去升麻柴胡黄芩黄连方
连翘(一两) 薄荷(三钱) 马勃(四钱) 牛蒡子(六钱)芥穗(三钱) 僵蚕(五钱) 元参(一两) 银花(一两) 板蓝根(五钱) 苦梗(一两) 甘草(五钱)
上共为粗末,每服六钱,重者八钱。鲜苇根汤煎,去渣服,约二时一服,重者一时许一服。
十九、温毒外肿,水仙膏主之,并主一切痈疮。
按∶水仙花得金水之精,隆冬开花,味苦微辛,寒滑无毒,苦能升火败毒,辛能散邪热之结,寒能胜热,滑能利痰,其妙用全在汁之胶粘,能拔毒外出,使毒邪不致深入脏腑伤人也。
水仙膏方
水仙花根,不拘多少,剥去老赤皮与根须,入石臼捣如膏,敷肿处,中留一孔出热气,干则易之,以肌肤上生黍米大小黄疮为度。
二十、温毒敷水仙膏后,皮间有小黄疮如黍米者,不可再敷水仙膏,过敷则痛甚而烂,三黄二香散主之。
三黄取其峻泻诸火,而不烂皮肤,二香透络中余热而定痛。
三黄二香散方(苦辛芳香法)
黄连(一两) 黄柏(一两) 生大黄(一两) 乳香(五钱) 没药(五钱)
上为极细末,初用细茶汁调敷,干则易之,继则用香油调敷。
二一、温毒神昏谵语者,先与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之属,继以清宫汤。
安宫牛黄丸、紫雪丹、清宫汤(方法并见前)
一、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脉浮洪躁甚者,白虎汤主之;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者,大承气汤主之。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阳明之脉荣于面,《伤寒论》谓阳明病面缘缘正赤,火盛必克金,故目白睛亦赤也。语声重浊,金受火刑而音不清也。呼吸俱粗,谓鼻息来去俱粗,其粗也平等,方是实证;若来粗去不粗,去粗来不粗,或竟不粗,则非阳明实证,当细辨之,粗则喘之渐也。大便闭,阳明实也。小便涩,火腑不通,而阴气不化也。口燥渴,火烁津也。舌苔老黄,肺受胃浊,气不化津也。(按《灵枢》论诸脏温病,独肺温病有舌苔之明文,余则无有。可见舌苔乃胃中浊气,熏蒸肺脏,肺气不化而然),甚则黑者,黑,水色也,火极而似水也,又水胜火,大凡五行之极盛,必兼胜己之形。芒刺,苔久不化,热极而起坚硬之刺也;倘刺软者,非实证也。不恶寒,但恶热者,传至中焦,已无肺证,阳明者,两阳合明也,温邪之热,与阳明之热相搏,故但恶热也。或用白虎,或用承气者,证同而脉异也,浮洪躁甚,邪气近表,脉浮者不可下,凡逐邪者,随其所在,就近而逐之,脉浮则出表为顺,故以白虎之金飙以退烦热。若沉小有力,病纯在里,则非下夺不可矣,故主以大承气。按吴又可《温疫论》中云∶舌苔边白但见中微黄者,即加大黄,甚不可从。虽云伤寒重在误下,温病重在误汗,即误下不似伤寒之逆之甚,究竟承气非可轻尝之品,故云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脉体沉实,的系燥结痞满,方可用之。
或问∶子言温病以手经主治,力辟用足经药之非,今亦云阳明证者何?阳明特非足经乎?曰∶阳明如市,胃为十二经之海,土者万物之所归也,诸病未有不过此者。前人云伤寒传足不传手,误也,一人不能分为两截。总之伤寒由毛窍而溪,溪、肉之分理之小者;由溪而谷,谷、肉之分理之大者;由谷而孙络,孙络、络之至细者;由孙络而大络,由大络而经,此经即太阳经也。始太阳,终厥阴,伤寒以足经为主,未始不关手经也。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终上焦,始下焦,温病以手经为主,未始不关足经也,但初受之时,断不可以辛温发其阳耳。盖伤寒伤人身之阳,故喜辛温甘温苦热,以救其阳;温病伤人身之阴,故喜辛凉甘寒甘咸,以救其阴。彼此对勘,自可了然于心目中矣。
白虎汤(方见上焦篇)
大承气汤方
大黄(六钱) 芒硝(三钱) 浓朴(三钱) 枳实(三钱)
水八杯,先煮枳、朴,后纳大黄、芒硝,煮取三杯。先服一杯,约二时许,得利止后服,不知,再服一杯,再不知,再服。
〔方论〕此苦辛通降咸以入阴法。承气者,承胃气也。盖胃之为腑,体阳而用阴,若在无病时,本系自然下降,今为邪气蟠踞于中,阻其下降之气,胃虽自欲下降而不能,非药力助之不可,故承气汤通胃结,救胃阴,仍系承胃腑本来下降之气。非有一毫私智凿于其间也,故汤名承气。学人若真能透彻此义,则施用承气,自无弊窦。大黄荡涤热结,芒硝入阴软坚,枳实开幽门之不通,浓朴泻中宫之实满(浓朴分量不似《伤寒论》中重用者,治温与治寒不同,畏其燥也)。曰大承气者,合四药而观之,可谓无坚不破,无微不入,故曰大也。非真正实热蔽痼,气血俱结者,不可用也。若去入阴之芒硝,则云小矣;去枳、朴之攻气结,加甘草以和中,则云调胃矣。
二、阳明温病,脉浮而促者,减味竹叶石膏汤主之。
脉促,谓数而时止,如趋者遇急,忽一蹶然,其势甚急,故以辛凉透表重剂,逐邪外出则愈。
减味竹叶石膏汤方(辛凉合甘寒法)
竹叶(五钱) 石膏(八钱) 麦冬(六钱) 甘草(三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一时服一杯,约三时令尽。
三、阳明温病,诸证悉有而微,脉不浮者,小承气汤微和之。
以阳明温病发端者,指首条所列阳明证而言也,后凡言阳明温病者仿此。诸证悉有,以非下不可,微则未至十分亢害,但以小承气通和胃气则愈,无庸芒硝之软坚也。
四、阳明温病,汗多谵语,舌苔老黄而干者,宜小承气汤。
汗多,津液散而大便结,苔见干黄,谵语因结粪而然,故宜承气。
五、阳明温病,无汗,小便不利,谵语者,先与牛黄丸;不大便,再与调胃承气汤。
无汗而小便不利,则大便未定成硬,谵语之不因燥屎可知。不因燥屎而谵语者,犹系心包络证也,故先与牛黄丸,以开内窍,服牛黄丸,内窍开,大盒饭下,盖牛黄丸亦有下大便之功能。其仍然不下者,无汗则外不通;大小便俱闭则内不通,邪之深结于阴可知。故取芒硝之咸寒,大黄、甘草之甘苦寒,不取枳、朴之辛燥也。伤寒之谵语,舍燥屎无他证,一则寒邪不兼秽浊,二则由太阳而阳明;温病谵语,有因燥屎,有因邪陷心包,一则温多兼秽,二则自上焦心肺而来,学人常须察识,不可歧路亡羊也。
六、阳明温病,面目俱赤,肢厥,甚则通体皆厥,不螈 ,但神昏,不大便,七、八日以外,小便赤,脉沉伏,或并脉亦厥,胸腹满坚,甚则拒按,喜凉饮者,大承气汤主之。
此一条须细辨其的是火极似水、热极而厥之证,方可用之,全在目赤、小便赤、腹满坚、喜凉饮定之。
大承气汤(方法并见前)
七、阳明温病,纯利稀水无粪者,谓之热结旁流,调胃承气汤主之。
热结旁流,非气之不通,不用枳、朴,独取芒硝入阴以解热结,反以甘草缓芒硝急趋之性,使之留中解结,不然,结不下而水独行,徒使药性伤人也。
吴又可用大承气汤者非是。
八、阳明温病,实热壅塞为哕者下之。连声哕者,中焦;声断续,时微时甚者,属下焦。
《金匮》谓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阳明实热之哕,下之里气得通则止,但其兼证之轻重,难以预料,故但云下之而不定方,以俟临证者自为采取耳。再按∶中焦实证之哕,哕必连声紧促者,胃气大实,逼迫肺气不得下降,两相攻击而然。若或断或续,乃下焦冲虚之哕,其哕之来路也远,故其声断续也,治属下焦。
九、阳明温病,下利谵语,阳明脉实,或滑疾者,小承气汤主之;脉不实者,牛黄丸主之,紫雪丹亦主之。
下利谵语,柯氏谓肠虚胃实,故取大黄之濡胃,无庸芒硝之润肠。本论有脉实、脉滑疾、脉不实之辨,恐心包络之谵语而误以承气下之也,仍主芳香开窍法。
小承气汤(苦辛通法重剂)
大黄(五钱) 浓朴(二钱) 枳实(一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得宿粪,止后服,不知再服。
调胃承气汤(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法)
大黄(三钱) 芒硝(五钱) 生甘草(二钱)
牛黄丸(方论并见上焦篇)
紫雪丹(方论并见上焦篇)
十、温病三焦俱急,大热大渴,舌燥。脉不浮而燥甚,舌色金黄,痰涎壅甚,不可单行承气者,承气合小陷胸汤主之。
三焦俱急,谓上焦未清,已入中焦阳明,大热大渴,脉躁苔焦,阳土燥烈,煎熬肾水,不下则阴液立见消亡,下则引上焦余邪陷入,恐成结胸之证。故以小陷胸合承气汤,涤三焦之邪,一齐俱出,此因病急,故方亦急也,然非审定是证,不可用是方也。
承气合小陷胸汤方(苦辛寒法)
生大黄(五钱) 浓朴(二钱) 枳实(二钱) 半夏(三钱) 栝蒌(三钱) 黄连(二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不下,再服一杯,得快利,止后服,不便再服。
十一、阳明温病,无上焦证,数日不大便,当下之,若其人阴素虚,不可行承气者,增液汤主之。
服增液汤已。周十二时观之,若大便不下者,合调胃承气汤微和之。
此方所以代吴又可承气养荣汤法也。妙在寓泻于补,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既可攻实,又可防虚。余治体虚之温病,与前医误伤津液、不大便、半虚半实之证,专以此法救之,无不应手而效。
增液汤方(咸寒苦甘法)
元参(一两) 麦冬(连心,八钱) 细生地(八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口干则与饮,令尽,不便,再作服。
〔方论〕温病之不大便,不出热结液干二者之外。其偏于阳邪炽甚,热结之实证,则从承气法矣;其偏于阴亏液涸之半虚半实证,则不可混施承气,故以此法代之。独取元参为君者,元参味苦咸微寒。壮水制火,通二便,启肾水上潮于天,其能治液干,固不待言,本经称其主治腹中寒热积聚,其并能解热结可知。麦冬主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亦系能补能润能通之品,故以为之佐。生地亦主寒热积聚,逐血痹,用细者。取其补而不腻,兼能走络也。三者合用,作增水行舟之计,故汤名增液,但非重用不为功。
本论于阳明下证,峙立三法∶热结液干之大实证,则用大承气;偏于热结而液不干者,旁流是也,则用调胃承气;偏于液干多而热结少者,则用增液,所以回护其虚,务存津液之心法也。
按吴又可纯恃承气以为攻病之具,用之得当则效,用之不当,其弊有三∶一则邪在心包、阳明两处,不先开心包,徒攻阳明,下后仍然昏惑谵语,亦将如之何哉?吾知其必不救矣。二则体亏液涸之人,下后作战汗,或随战汗而脱,或不蒸汗徒战而脱。三者下后虽能战汗,以阴气大伤,转成上嗽下泄,夜热早凉之怯证,补阳不可,救阴不可,有延至数月而死者,有延至岁余而死者,其死均也。在又可当日,温疫盛行之际,非寻常温病可比,又可创温病治法,自有矫枉过正不暇详审之处,断不可概施于今日也。本论分别可与不可与、可补不可补之处,以俟明眼裁定,而又为此按语于后,奉商天下之欲救是证者。至若张氏、喻氏,有以甘温辛热立法者,湿温有可用之处,然须兼以苦泄淡渗,盖治外邪,宜通不宜守也,若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断不可从。
十二、阳明温病,下后汗出,当复其阴,益胃汤主之。
温热本伤阴之病,下后邪解汗出,汗亦津液之化,阴液受伤,不待言矣,故云当复其阴。此阴指胃阴而言,盖十二经皆禀气于胃,胃阴复而气降得食,则十二经之阴皆可复矣。欲复其阴,非甘凉不可。汤名益胃者,胃体阳用阴,取益胃用之义也。下后急议复阴者,恐将来液亏燥起,而成干咳身热之怯证也。
益胃汤方(甘凉法)
沙参(三钱) 麦冬(五钱) 冰糖(一钱) 细生地(五钱) 玉竹(炒香,一钱五分)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
十三、下后无汗脉浮者,银翘汤主之;脉浮洪者,白虎汤主之;脉洪而芤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此下后邪气还表之证也。温病之邪,上行极而下,下行极而上,下后里气得通,欲作汗而未能,以脉浮验之,知不在里而在表,逐邪者随其性而宣泄之,就其近而引导之,故主以银翘汤,增液为作汗之具,仍以银花、连翘解毒而轻宣表气,盖亦辛凉合甘寒轻剂法也。若浮而且洪,热气炽甚,津液立见销亡,则非白虎不可。若洪而且芤,金受火克。元气不支,则非加人参不可矣。
银翘汤方(辛凉合甘寒法)
银花(五钱) 连翘(三钱) 竹叶(二钱) 生甘草(一钱) 麦冬(四钱) 细生地(四钱)
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方论并见前)
十四、下后无汗,脉不浮而数,清燥汤主之。
无汗而脉数,邪之未解可知,但不浮,无领邪外出之路,既下之后,又无连下之理,故以清燥法,增水敌火,使不致为灾,一半日后相机易法,即吴又可下后间服缓剂之法也。但又可清燥汤中用陈皮之燥,柴胡之升,当归之辛窜,津液何堪!以燥清燥,有是理乎?此条乃用其法而不用其方。
清燥汤方(甘凉法)
麦冬(五钱) 知母(二钱) 人中黄(一钱五分) 细生地(五钱) 元参(三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加减法〕咳嗽胶痰,加沙参(三钱),桑叶(一钱五分),梨汁(半酒杯),牡蛎(三钱),牛蒡子(三钱。)
按吴又可咳嗽胶痰之证,而用苏子、桔红、当归,病因于燥而用燥药,非也,在湿温门中不禁。
十五、下后数日,热不退,或退不尽,口燥咽干,舌苔干黑,或金黄色,脉沉而有力者,护胃承气汤微和之;脉沉而弱者,增液汤主之。
温病下后,邪气已净,必然脉静身凉,邪气不净,有延至数日邪气复聚于胃,须再通其里者,甚至屡下而后净者,诚有如吴又可所云。但正气日虚一日,阴津日耗一日,须加意防护其阴,不可稍有卤莽,是在任其责者临时斟酌尽善耳。吴又可于邪气复聚之证,但主以小承气,本论于此处分别立法。
护胃承气汤方(苦甘法)
生大黄(三钱) 元参(三钱) 细生地(三钱) 丹皮(二钱) 知母(二钱) 麦冬(连心,三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得结粪止后服,不便,再服。
增液汤(方见前)
十六、阳明温病,下后二、三日,下证复现,脉下甚沉,或沉而无力,止可与增液,不可与承气。
此恐犯数下之禁也。
十七、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不运药者死,新加黄龙汤主之。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宣白承气汤主之。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导赤承气汤主之。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牛黄承气汤主之。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间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气汤主之。
经谓下不通者死,盖下而至于不通,其为危险可知,不忍因其危险难治而遂弃之。兹按温病中下之不通者共有五因∶其因正虚不运药者,正气既虚,邪气复实,勉拟黄龙法,以人参补正,以大黄逐邪,以冬、地增液,邪退正存一线,即可以大队补阴而生,此邪正合治法也。其因肺气不降,而里证又实者,必喘促寸实,则以杏仁、石膏宣肺气之痹,以大黄逐肠胃之结,此脏腑合治法也。其因火腑不通,左尺必现牢坚之脉(左尺,小肠脉也,俗候于左寸者非,细考《内经》自知),小肠热盛,下注膀胱、小便必涓滴赤且痛也,则以导赤去淡通之阳药,加连、柏之苦通火腑,大黄、芒硝承胃气而通大肠,此二肠同治法也。其因邪闭心包,内窍不通者,前第五条已有先与牛黄丸,再与承气之法,此条系已下而不通,舌短神昏,闭已甚矣,饮不解渴,消亦甚矣,较前条仅仅谵语,则更急而又急,立刻有闭脱之虞,阳明大实不通,有消亡肾液之虞,其势不可少缓须臾,则以牛黄丸开手少阴之闭,以承气急泻阳明,救足少阴之消,此两少阴合治法也。再此条亦系三焦俱急,当与前第九条用承气、陷胸合法者参看。其因阳明太热,津液枯燥,水不足以行舟,而结粪不下者,非增液不可。服增液两剂,法当自下,其或脏燥太甚之人,竟有不下者,则以增液合调胃承气汤,缓缓与服,约二时服半杯沃之,此一腑中气血合治法也。
新加黄龙汤(苦甘咸法)
细生地(五钱) 生甘草(二钱) 人参(一钱五分,另煎) 生大黄(三钱) 芒硝(一钱) 元参(五钱) 麦冬(连心,五钱) 当归(一钱五分) 海参(洗,二条) 姜汁(六匙)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用一杯,冲参汁五分、姜汁二匙,顿服之,如腹中有响声,或转矢气者。
为欲便也;候一、二时不便,再如前法服一杯;候二十四刻,不便,再服第三杯;如服一杯,即得便,止后服,酌服益胃汤一剂(益胃汤方见前),余参或可加入。
〔方论〕此处方于无可处之地,勉尽人力,不肯稍有遗憾之法也。旧方用大承气加参、地、当归,须知正气久耗,而大便不下者,阴阳俱惫,尤重阴液消亡,不得再用枳、朴伤气而耗液,故改用调胃承气,取甘草之缓急,合人参补正,微点姜汁,宣通胃气,代枳、朴之用,合人参最宣胃气,加麦、地、元参,保津液之难保,而又去血结之积聚,姜汁为宣气分之用,当归为宣血中气分之用,再加海参者,海参咸能化坚,甘能补正,按海参之液,数倍于其身,其能补液可知,且蠕动之物,能走络中血分,病久者必入络,故以之为使也。
宣白承气汤方(苦辛淡法)
生石膏(五钱) 生大黄(三钱) 杏仁粉(二钱) 栝蒌皮(一钱五分)
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不知再服。
导赤承气汤
赤芍(三钱) 细生地(五钱) 生大黄(三钱) 黄连(二钱) 黄柏(二钱) 芒硝(一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不下再服。
牛黄承气汤
即用前安宫牛黄丸二丸,化开,调生大黄末(三钱),先服一半,不知再服。
增液承气汤
即于增液汤内,加大黄(三钱),芒硝(一钱五分)。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不知再服。
十八、下后虚烦不眠,心中懊 ,甚至反复颠倒,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加甘草;若呕者,加姜汁。
邪气半至阳明,半犹在膈,下法能除阳明之邪,不能除膈间之邪,故证现懊 虚烦,栀子豉汤,涌越其在上之邪也。少气加甘草者,误下固能伤阴,此则以误下而伤胸中阳气,甘能益气,故加之。
呕加姜汁者,胃中未至甚热燥结,误下伤胃中阳气,木来乘之,故呕,加姜汁,和肝而降胃气也,胃气降,则不呕矣。
栀子豉汤方(见上焦篇)
栀子豉加甘草汤
即于栀子豉汤内,加甘草(二钱),煎法如前。
栀子豉加姜汁方
即于栀子豉汤内,加姜汁(五匙)。
十九、阳明温病,干呕口苦而渴,尚未可下者,黄连黄芩汤主之。不渴而舌滑者属湿温。
温热,燥病也,其呕由于邪热夹秽,扰乱中宫而然,故以黄连、黄芩彻其热,以芳香蒸变化其浊也。
黄连黄芩汤方(苦寒微辛法)
黄连(二钱) 黄芩(二钱) 郁金(一钱五分) 香豆豉(二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二十、阳明温病,舌黄燥,肉色绛,不渴者,邪在血分,清营汤主之。若滑者,不可与也,当于湿温中求之。
温病传里,理当渴甚,今反不渴者,以邪气深入血分,格阴于外,上潮于口,故反不渴也。曾过气分,故苔黄而燥。邪居血分,故舌之肉色绛也。若舌苔白滑、灰滑、淡黄而滑,不渴者,乃湿气蒸腾之象,不得用清营柔以济柔也。
清营汤方(见上焦篇)
二一、阳明斑者,化斑汤主之。
方义并见上焦篇。
二二、阳明温病,下后疹续出者,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大青叶、元参、丹皮汤主之。
方义并见上焦篇。
二三、斑疹,用升提,则衄,或厥,或呛咳,或昏痉,用壅补则瞀乱。
此治斑疹之禁也。斑疹之邪在血络,只喜轻宣凉解。若用柴胡、升麻辛温之品,直升少阳,使热血上循清道则衄;过升则下竭,下竭者必上厥;肺为华盖,受热毒之熏蒸则呛咳;心位正阳,受升提之摧迫则昏痉,至若壅补,使邪无出路,络道比经道最细,诸疮痛痒,皆属于心,既不得外出,其势必返而归之于心,不瞀乱得乎?
二四、斑疹阳明证悉具,外出不快,内壅特甚者,调胃承气汤微和之,得通则已,不可令大泄,大泄则内陷。
此斑疹下法,微有不同也。斑疹虽宜宣泄,但不可太过,令其内陷。斑疹虽忌升提,亦畏内陷。
方用调胃承气者,避枳、朴之温燥,取芒硝之入阴,甘草败毒缓中也。
调胃承气汤(方见前)
二五、阳明温毒发痘者,如斑疹法。随其所在而攻之。
温毒发痘,如小儿痘疮,或多或少,紫黑色,皆秽浊太甚,疗治失宜而然也。虽不多见,间亦有之。
随其所在而攻,谓脉浮则用银翘散加生地、元参,渴加花粉,毒重加金汁,人中黄,小便短加芩、连之类;脉沉内壅者,酌轻重下之。
二六、阳明温毒,杨梅疮者,以上法随其所偏而调之,重加败毒,兼与利湿。
此条当入湿温,因上条温痘连类而及,故编于此,可以互证也。杨梅疮者,形似杨梅,轻则红紫,重则紫黑,多现于背部、面部,亦因感受秽浊而然。
如上法者,如上条治温痘之法。毒甚故重加败毒,此证毒附湿而为灾,故兼与利湿,如萆 、土茯苓之类。
二七、阳明温病,不甚渴,腹不满,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 者,必发黄,黄者栀子柏皮汤主之。
受邪太重,邪热与胃阳相搏,不得发越,无汗不能自通,热必发黄矣。
栀子柏皮汤方
栀子(五钱) 生甘草(二钱) 黄柏(五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方论〕此湿淫于内,以苦燥之,热淫于内,佐以甘苦法也。栀子清肌表,解五黄,又治内烦。黄柏泻膀胱,疗肌肤间热。甘草协利内外。三者其色皆黄,以黄退黄,同气相求也。按又可但有茵陈大黄汤,而无栀子柏皮汤,温热发黄,岂皆可下者哉!
二八、阳明温病,无汗,或但头汗出,身无汗,渴欲饮水,腹满舌燥黄,小便不利者,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此与上条异者,在口渴腹满耳。上条口不甚渴,腹不满,胃不甚实,故不可下;此则胃家已实而黄不得退,热不得越,无出表之理,故从事于下趋大小便也。
茵陈蒿汤
茵陈蒿(六钱) 栀子(三钱) 生大黄(三钱)
水八杯,先煮茵陈减水之半,再入二味,煮成三杯,分三次服,以小便利为度。
〔方论〕此纯苦急趋之方也。发黄外闭也,腹满内闭也,内外皆闭,其势不可缓,苦性最急,故以纯苦急趋下焦也。黄因热结,泻热者必泻小肠,小肠丙火,非苦不通。胜火者莫如水,茵陈得水之精;开郁莫如发陈,茵陈生发最速,高出众草,主治热结黄胆,故以之为君。栀子通水源而利三焦,大黄除实热而减腹满,故以之为佐也。
二九、阳明温病,无汗,实证未剧,不可下,小便不利者,甘苦合化,冬地三黄汤主之。
大凡小便不通,有责之膀胱不开者,有责之上游结热者,有责之肺气不化者。温热之小便不通,无膀胱不开证,皆上游(指小肠而言)热结,与肺气不化而然也。小肠火腑,故以三黄苦药通之;热结则液干,故以甘寒润之;金受火刑,化气维艰,故倍用麦、地以化之。
冬地三黄汤方(甘苦合化阴气法)
麦冬(八钱) 黄连(一钱) 苇根汁(半酒杯,冲) 元参(四钱) 黄柏(一钱) 银花露(半酒杯,冲) 细生地(四钱) 黄芩(一钱) 生甘草(三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以小便得利为度。
三十、温病小便不利者,淡渗不可与也,忌五苓、八正辈。
此用淡渗之禁也。热病有余于火,不足于水,惟以滋水泻火为急务,岂可再以淡渗动阳而燥津乎?奈何吴又可于小便条下,特立猪苓汤,乃去仲景原方之阿胶,反加木通、车前,渗而又渗乎!其治小便血分之桃仁汤中,仍用滑石,不识何解!
三一、温病燥热,欲解燥者,先滋其干,不可纯用苦寒也,服之反燥甚。
此用苦寒之禁也。温病有余于火,不用淡渗犹易明,并苦寒亦设禁条,则未易明也。举世皆以苦能降火,寒能泻热,坦然用之而无疑,不知苦先入心,其化以燥,服之不应,愈化愈燥。宋人以目为火户,设立三黄汤,久服竟至于瞎,非化燥之明征乎?吾见温病而恣用苦寒,津液干涸不救者甚多。
盖化气比本气更烈。故前条冬地三黄汤,甘寒十之八、九,苦寒仅十之一、二耳。至茵陈蒿汤之纯苦,止有一用,或者再用,亦无屡用之理。吴又可屡诋用黄连之非,而又恣用大黄,借乎其未通甘寒一法也。
三二、阳明温病,下后热退,不可即食,食者必复;周十二时后,缓缓与食,先取清者,勿令饱,饱则必复,复必重也。
此下后暴食之禁也。下后虽然热退,余焰尚存,盖无形质之邪,每惜有形质者以为根据附,必须坚壁清野,勿令即食。一日后,稍可食清而又清之物,若稍重浊,犹必复也。勿者,禁止之词,必者,断然之词也。
三三、阳明温病,下后脉静,身不热,舌上津回,十数日不大便,可与益胃、增液辈,断不可再与承气也。下后舌苔未尽退,口微渴,面微赤,脉微数,身微热,日浅者亦与增液辈,日深舌微干者,属下焦复脉法也(方见下焦)。勿轻与承气,轻与者肺燥而咳,脾滑而泄,热反不除,渴反甚也,百日死。
此数下亡阴之大戒也。下后不大便十数日。甚至二十日,乃肠胃津液受伤之故,不可强责其便,但与复阴,自能便也。此条脉静身凉,人犹易解,至脉虽不燥而未静,身虽不壮热而未凉,俗医必谓邪气不尽,必当再下,在又可法中亦必再下。
不知大毒治病,十衰其六,但与存阴退热,断不误事(下后邪气复聚,大热大渴,面正赤,脉躁甚,不在此例)。若轻与苦燥,频伤胃阴,肺之母气受伤,阳明化燥,肺无秉气,反为燥逼,焉得不咳。燥咳久者,必身热而渴也。若脾气为快利所伤,必致滑泄,滑泄则阴伤而热渴愈加矣,迁延三月,天道小变之期,其势不能再延,故曰百日死也。
三四、阳明温病,渴甚者,悉尼浆沃之。
悉尼浆(方法见前)
三五、阳明温病,下后微热,舌苔不退者,薄荷末拭之。
以新布蘸新汲凉水,再蘸薄荷细末,频擦舌上。
三六、阳明温病,斑疹温痘、温疮、温毒,发黄、神昏谵语者,安宫牛黄丸主之。
心居膈上,胃居膈下,虽有膜隔,其浊气太甚,则亦可上干包络,且病自上焦而来,故必以芳香逐秽开窍为要也。
安宫牛黄丸(方见上焦篇)
三七、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之在中焦,阳明病居多;湿温之在中焦,太阴病居多;暑温则各半也。
此诸温不同之大关键也。温热等皆因于火,以火从火,阳明阳土,以阳从阳,故阳明病居多。湿温则以湿从湿,太阴阴土,以阴从阴,则太阴病居多。暑兼湿热,故各半也。
一、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邪在阳明久羁,或已下,或未下,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脉沉实者,仍可下之;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者,加减复脉汤主之。
温邪久羁中焦,阳明阳土,未有不克少阴癸水者,或已下而阴伤,或未下而阴竭。若实证居多,正气未至溃败,脉来沉实有力,尚可假手于一下,即《伤寒论》中急下以存津液之谓。若中无结粪,邪热少而虚热多,其人脉必虚,手足心主里,其热必甚于手足背之主表也。若再下其热,是竭其津而速之死也。故以复脉汤复其津液,阴复则阳留,庶可不至于死也。去参、桂、姜、枣之补阳,加白芍收三阴之阴,故云加减复脉汤。在仲景当日,治伤于寒者之结代,自有取于参、桂、姜、枣,复脉中之阳;今治伤于温者之阳亢阴竭,不得再补其阳也。用古法而不拘用古方,医者之化裁也。
二、温病误表,津液被劫,心中震震,舌强神昏,宜复脉法复其津液,舌上津回则生;汗自出,中无所主者,救逆汤主之。
误表动阳,心气伤则心震,心液伤则舌蹇,故宜复脉其津液也。若伤之太甚,阴阳有脱离之象,复脉亦不胜任,则非救逆不可。
三、温病耳聋,病系少阴,与柴胡汤者必死,六、七日以后,宜复脉辈复其精。
温病无三阳经证,却有阳明腑证(中焦篇已申明腑证之由矣)三阴脏证。盖脏者藏也,藏精者也。温病最善伤精,三阴实当其冲。如阳明结则脾阴伤而不行,脾胃脏腑切近相连,夫累及妻,理固然也,有急下以存津液一法。土实则水虚,浸假而累及少阴矣,耳聋不卧等证是也。水虚则木强,浸假而累及厥阴矣,目闭痉厥等证是也。此由上及下,由阳入阴之道路,学人不可不知。按温病耳聋,《灵》《素》称其必死,岂少阳耳聋,竞至于死耶?经谓肾开窍于耳,脱精者耳聋,盖初则阳火上闭,阴精不得上承,清窍不通,继则阳亢阴竭,若再以小柴胡汤直升少阳,其势必至下竭上厥,不死何待!何时医悉以陶氏六书,统治四时一切疾病,而不究心于《灵》《素》《难经》也哉!瑭于温病六、七日以外,壮火少减,阴火内炽耳聋者,悉以复阴得效,曰宜复脉辈者,不过立法如此,临时对证,加减尽善,是所望于当其任者。
四、劳倦内伤,复感温病,六、七日以外不解者,宜复脉法。
此两感治法也。甘能益气,凡甘皆补,故宜复脉。服二、三帖后,身不热而倦甚,仍加人参。
五、温病已汗而不得汗,已下而热不退,六、七日以外,脉尚躁盛者,重与复脉汤。
已与发汗而不得汗,已与通里而热不除,其为汗下不当可知。脉尚躁盛,邪固不为药衰,正气亦尚能与邪气分争,故须重与复脉,扶正以敌邪,正胜则生矣。
六、温病误用升散,脉结代,甚则脉两至者,重与复脉,虽有他证,后治之。
此留人治病法也。即仲景里急,急当救里之义。
七、汗下后,口燥咽干,神倦欲眠,舌赤苔老,与复脉汤。
在中焦下后与益胃汤,复胃中津液,以邪气未曾深入下焦。若口燥咽干,乃少阴之液无以上供,神昏欲眠,有少阴但欲寐之象,故与复脉。
八、热邪深入,或在少阴,或在厥阴,均宜复脉。
此言复脉为热邪劫阴之总司也。盖少阴藏精,厥阴必待少阴精足而后能生,二经均可主以复脉者,乙癸同源也。
加减复脉汤方(甘润存津法)
炙甘草(六钱) 干地黄(六钱)
按地黄三种用法∶生地者,鲜地黄未晒干者也,可入药煮用,可取汁用,其性甘凉,上中焦用以退热存津;干地黄者,乃生地晒干,已为丙火炼过,去其寒凉之性,本草称其甘平;熟地制以酒与砂仁,九蒸九晒而成,是又以丙火、丁火合炼之也,故其性甘温。奈何今人悉以干地黄为生地,北人并不知世有生地,佥谓干地黄为生地,而曰寒凉,指鹿为马,不可不辨。
生白芍(六钱) 麦冬(不去心,五钱) 阿胶(三钱) 麻仁(三钱,按柯韵伯谓∶旧传麻仁者误,当系枣仁。彼从心悸动三字中看出传写之误,不为无见,今治温热,有取于麻仁甘益气,润去燥,故仍从麻仁)
水八杯,煮取八分三杯,分三次服。剧者加甘草至一两,地黄、白芍八钱,麦冬七钱,日三夜一服。
救逆汤方(镇摄法)
即于加减复脉汤内去麻仁,加生龙骨四钱,生牡蛎八钱,煎如复脉法。脉虚大欲散者,加人参二钱。
九、下后大便溏甚,周十二时三、四行,脉仍数者,未可与复脉汤,一甲煎主之;服一二日,大便不溏者,可与一甲复脉汤。
下后法当数日不大便,今反溏而频数,非其人真阳素虚,即下之不得其道,有亡阴之虑。若以复脉滑润,是以存阴之品,反为泻阴之用。故以牡蛎一味,单用则力大,即能存阴,又涩大便,且清在里之余热,一物而三用之。
一甲煎(咸寒兼涩法)
生牡蛎(二两,碾细)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温三服。
一甲复脉汤方
即于加减复脉汤内,去麻仁,加牡蛎一两。
十、下焦温病,但大便溏者,即与一甲复脉汤。
温病深入下焦劫阴、必以救阴为急务。然救阴之药多滑润,但见大便溏,不必待日三、四行,即以一甲复脉法,复阴之中,预防泄阴之弊。
十一、少阴温病,真阴欲竭,壮火复炽,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
按前复脉法为邪少虚多之治。其有阴既亏而实邪正盛,甘草即不合拍。心中烦,阴邪挟心阳独亢于上,心体之阴,无容留之地,故烦杂无奈;不得卧,阳亢不入于阴,阴虚不受阳纳,虽欲卧得乎!此证阴阳各自为道,不相交互,去死不远,故以黄芩从黄连,外泻壮火而内坚真阴;以芍药从阿胶,内护真阴而外捍亢阳。名黄连阿胶汤者,取一刚以御外侮,一柔以护内主之义也。其交关变化神明不测之妙,全在一鸡子黄,前人训鸡子黄,佥谓鸡为巽木,得心之母气,色赤入心,虚则补母而已,理虽至当,殆未尽其妙。盖鸡子黄有地球之象,为血肉有情,生生不已,乃奠安中焦之圣品,有甘草之功能,而灵于甘草;其正中有孔,故能上通心气,下达肾气,居中以达两头,有莲子之妙用;其性和平,能使亢者不争,弱者得振;其气焦臭,故上补心;其味甘咸,故下补肾;再释家有地水风火之喻,此证大风一起,荡然无余,鸡子黄镇定中焦,通彻上下,合阿胶能预熄内风之震动也。然不知人身阴阳相抱之义,必未能识仲景用鸡子黄之妙,谨将人身阴阳生死寤寐图形,开列于后,以便学人入道有阶也。
黄连阿胶汤方(苦甘咸寒法)
黄连(四钱) 黄芩(一钱) 阿胶(三钱) 白芍(一钱) 鸡子黄(二枚)
水八杯,先煮三物,取三杯,去滓,纳胶烊尽,再纳鸡子黄,搅令相得,日三服。
十二、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青蒿鳖甲汤主之。
夜行阴分而热,日行阳分而凉,邪气深伏阴分可知,热退无汗,邪不出表而仍归阴分,更可知矣,故曰热自阴分而来,非上中焦之阳热也。邪气深伏阴分,混处气血之中,不能纯用养阴,又非壮火,更不得任用苦燥。故以鳖甲蠕动之物,入肝经至阴之分,既能养阴,又能入络搜邪;以青蒿芳香透络,从少阳领邪外出;细生地清阴络之热,丹皮泻血中之伏火;知母者,知病之母也,佐鳖甲、青蒿而成搜剔之功焉。再此方有先入后出之妙,青蒿不能直入阴分,有鳖甲领之入也∶鳖甲不能独出阳分,有青蒿领之出也。
青蒿鳖甲汤方(辛凉合甘寒法)
青蒿(二钱) 鳖甲(五钱) 细生地(四钱) 知母(二钱) 丹皮(三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
十三、热邪深入下焦,脉沉数,舌干齿黑,手指但觉蠕动,急防痉厥,二甲复脉汤主之。
此示人痉厥之渐也。温病七、八日以后,热深不解,口中津液干涸,但觉手指掣动,即当防其痉厥,不必俟其已厥而后治也。故以复脉育阴,加入介属潜阳,使阴阳交纽,庶厥不可作也。
二甲复脉汤方(咸寒甘润法)
即于加减复脉汤内,加生牡蛎五钱,生鳖甲八钱。
十四、下焦温病,热深厥甚,脉细促,心中 大动,甚则心中痛者,三甲复脉汤主之。
前二甲复脉,防痉厥之渐;即痉厥已作,亦可以二甲复脉止厥。兹又加龟板名三甲者,以心中大动,甚则痛而然也。心中动者,火以水为体,肝风鸱张,立刻有吸尽西江之势,肾水本虚,不能济肝而后发痉;既痉而水难猝补,心之本体欲失,故 然而大动也。甚则痛者,“阴维为病主心痛”,此证热久伤阴,八脉丽于肝肾,肝肾虚而累及阴维故心痛,非如寒气客于心胸之心痛,可用温通。故以镇肾气补任脉通阴维之龟板止心痛,合入肝搜邪之二甲,相济成功也。
三甲复脉汤方(同二甲汤法)
即于二甲复脉汤内,加生龟板一两。
十五、既厥且哕(俗名呃忒),脉细而劲,小定风珠主之。
温邪久踞下焦,烁肝液为厥,扰冲脉为哕,脉阴阳俱减,则细,肝木横强则劲,故以鸡子黄实土而定内风;龟板补任(谓任脉)而镇冲脉;阿胶沉降,补液而熄肝风;淡菜生一咸水之中而能淡,外偶内奇,有坎卦之象。能补阴中之真阳,其形翁阖,故又能潜真阳之上动;童便以浊液仍归浊道,用以为使也。名定风珠者,以鸡子黄宛如珠形,得巽木之精,而能熄肝风,肝为巽木,巽为风也。龟亦有珠,具真武之德而镇震木。震为雷,在人为胆,雷动未有无风者,雷静而风亦静矣。亢阳直上巅顶,龙上于天也,制龙者,龟也。古者豢龙御龙之法,失传已久,其大要不出乎此。
小定风珠方(甘寒咸法)
鸡子黄(生用,一枚) 真阿胶(二钱) 生龟板(六钱) 童便(一杯) 淡菜(三钱)
水五杯,先煮龟板、淡菜得二杯,去滓,入阿胶,上火烊化,纳鸡子黄,搅令相得,再冲童便,顿服之。
十六、热邪久羁,吸烁真阴,或因误表,或因妄攻,神倦螈 ,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时时欲脱者,大定风珠主之。
此邪气已去八、九,真阴仅存一、二之治也。
观脉虚苔少可知,故以大队浓浊填阴塞隙,介属潜阳镇定。以鸡子黄一味,从足太阴,下安足三阴,上济手三阴,使上下交合,阴得安其位,斯阳可立根基,俾阴阳有眷属一家之义,庶可不致绝脱欤!
大定风珠方(酸甘咸法)
生白芍(六钱) 阿胶(三钱) 生龟板(四钱) 干地黄(六钱) 麻仁(二钱) 五味子(二钱) 生牡蛎(四钱) 麦冬(连心,六钱) 炙甘草(四钱) 鸡子黄(生,二枚) 鳖甲(生,四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去滓,再入鸡子黄,搅令相得,分三次服。喘加人参,自汗者加龙骨、人参、小麦,悸者加茯神、人参、小麦。
十七、壮火尚盛者,不得用定风珠、复脉。邪少虚多者,不得用黄连阿胶汤。阴虚欲痉者,不得用青蒿鳖甲汤。
此诸方之禁也。前数方虽皆为存阴退热而设,其中有以补阴之品,为退热之用者;有一面补阴,一面搜邪者;有一面填阴,一面护阳者;各宜心领神会,不可混也。
十八、痉厥神昏,舌短,烦躁,手少阴证未罢者,先与牛黄紫雪辈,开窍搜邪;再与复脉汤存阴,三甲潜阳,临证细参,勿致倒乱。
痉厥神昏,舌蹇烦躁,统而言之为厥阴证。然有手经足经之分,在上焦以清邪为主,清邪之后必继以存阴;在下焦以存阴为主,存阴之先,若邪尚有余,必先以搜邪。手少阴证未罢,如寸脉大,口气重,颧赤,白睛赤,热壮之类。
十九、邪气久羁,肌肤甲错,或因下后邪欲溃,或因存阴得液蒸汗,正气已虚,不能即出,阴阳互争而战者,欲作战汗也,复脉汤热饮之。虚盛者加人参;肌肉尚盛者,但令静,勿妄动也。
按伤寒汗解必在下前,温病多在下后。缚解而后得汗,诚有如吴又可所云者。凡欲汗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若正虚邪重,或邪已深入下焦,得下后里通;或因津液枯燥,服存阴药,液增欲汗,邪正努力纷争,则作战汗,战之得汗则生,汗不得出则死。此系生死关头,在顷刻之间。战者,阳极而似阴也,肌肤业已甲错,其津液之枯燥,固不待言。故以复脉加人参助其一臂之力,送汗出表。
若其人肌肤尚浓,未至火虚者,无取复脉之助正,但当听其自然,勿事骚扰可耳,次日再议补阴未迟。
二十、时欲漱口不欲咽,大便黑而易者,有瘀血也,犀角地黄汤主之。
邪在血分,不欲饮水,热邪燥液口干,又欲求救于水,故但欲漱口,不欲咽也。瘀血溢于肠间,血色久瘀则黑,血性柔润,故大便黑而易也。犀角味咸,入下焦血分以清热,地黄去积聚而补阴,白芍去恶血、生新血,丹皮泻血中伏火,此蓄血自得下行,故用此轻剂以调之也。
犀角地黄汤方(甘咸微苦法)
干地黄(一两) 生白芍(三钱) 丹皮(三钱) 犀角(三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
二十一、少腹坚满,小便自利,夜热昼凉,大便闭,脉沉实者,蓄血也,桃仁承气汤主之,甚则抵当汤。
少腹坚满,法当小便不利,今反自利,则非膀胱气闭可知。夜热者,阴热也;昼凉者,邪气隐伏阴分也。大便闭者,血分结也。故以桃仁承气通血分之闭结也。若闭结太甚,桃仁承气不得行,则非抵当不可,然不可轻用,不得不备一法耳。
桃仁承气汤方(苦辛咸寒法)
大黄(五钱) 芒硝(二钱) 桃仁(三钱) 当归(三钱) 芍药(三钱) 丹皮(三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得下止后服,不知再服。
抵当汤方(飞走攻络苦咸法)
大黄(五钱) 虻虫(炙干为末,二十枚) 桃仁(五钱) 水蛭(炙干为末,五分)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得下止后服,不知再服。
二十二、温病脉,法当数,今反不数而濡小者,热撤里虚也。里虚下利稀水,或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温病之脉本数,因用清热药撤其热,热撤里虚,脉见濡小,下焦空虚则寒,即不下利,亦当温补,况又下利稀水脓血乎!故用少阴自利,关闸不藏,堵截阳明法。
桃花汤方(甘温兼涩法)
赤石脂(一两,半整用煎,半为细末调) 炮姜(五钱) 白粳米(二合)
水八杯,煮取三杯,去渣,入石脂末一钱五分,分三次服。若一服愈,余勿服。虚甚者加人参。
二十三、温病七、八日以后,脉虚数,舌绛苔少,下利日数十行,完谷不化,身虽热者,桃花粥主之。
上条以脉不数而濡小,下利稀水,定其为虚寒而用温涩。此条脉虽数而日下数十行,至于完谷不化,其里邪已为泄泻下行殆尽。完谷不化,脾阳下陷,火灭之象;脉虽数而虚,苔化而少,身虽余热未退,亦虚热也,纯系关闸不藏见证,补之稍缓则脱。故改桃花汤为粥,取其逗留中焦之意,此条认定完谷不化四字要紧。
桃花粥方(甘温兼涩法)
人参(三钱) 炙甘草(三钱) 赤石脂(六钱,细末) 白粳米(二合)
水十杯,先煮参、草得六杯,去渣,再入粳米煮得三杯,纳石脂末三钱,顿服之。利不止,再服第二杯,如上法;利止停后服。或先因过用寒凉,脉不数,身不热者,加干姜三钱。
邪热不杀谷,亦有完谷一证,不可不慎,当于脉之虚实,并兼现之证辨之。
二十四、温病少阴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
此《伤寒论》原文。按温病热入少阴,逼液下走,自利咽痛,亦复不少,故采录于此。柯氏云∶少阴下利,下焦虚矣。少阴脉循喉咙,其支者出络心,注胸中,咽痛胸满心烦者,肾火不藏,循经而上走于阳分也;阳并于上,阴并于下,火不下交于肾,水不上承于心,此未济之象。猪为水畜而津液在肤,用其肤以除上浮之虚火,佐白蜜、白粉之甘,泻心润肺而和脾,滋化源,培母气,水升火降,上热自除,而下利自止矣。
猪肤汤方(甘润法)
猪肤(一斤,用白皮从内刮去肥,令如纸薄)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渣,加白蜜一升,白米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
二十五、温病少阴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瘥者,与桔梗汤。
柯氏云∶但咽痛而无下利胸满心烦等证,但甘以缓之足矣。不瘥者,配以桔梗,辛以散之也。
其热微,故用此轻剂耳。
甘草汤方(甘缓法)
甘草(二两)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渣,分温再服。
桔梗汤方(苦辛甘升提法)
甘草(二两) 桔梗(二两)
法同前。
二十六、温病入少阴,呕而咽中伤,生疮不能语,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王氏晋三云∶苦酒汤治少阴水亏不能上济君火,而咽生疮声不出者。疮者,疳也。半夏之辛滑,佐以鸡子清之甘润,有利窍通声之功,无燥津涸液之虑;然半夏之功能,全赖苦酒,摄入阴分,劫涎敛疮,即阴火沸腾,亦可因苦酒而降矣,故以为名。
苦酒汤方(酸甘微辛法)
半夏(制,二钱) 鸡子(一枚,去黄,纳上苦酒鸡子壳中)
上二味,纳半夏着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渣,少少含咽之。不瘥,更作三剂。
二十七、妇女温病,经水适来,脉数耳聋,干呕烦渴,辛凉退热,兼清血分,甚至十数日不解,邪陷发痉者,竹叶玉女煎主之。
此与两感证同法。辛凉解肌,兼清血分者,所以补上中焦之未备;甚至十数日不解,邪陷发痉,外热未除,里热又急,故以玉女煎加竹叶,两清表里之热。
竹叶玉女煎方(辛凉合甘寒微苦法)
生石膏(六钱) 干地黄(四钱) 麦冬(四钱) 知母(二钱) 牛膝(二钱) 竹叶(三钱)
水八杯,先煮石膏、地黄得五杯,再入余四味,煮成二杯,先服一杯,候六时复之,病解停后服,不解再服(上焦用玉女煎去牛膝者,以牛膝为下焦药,不得引邪深入也。兹在下焦,故仍用之)
二十八、热入血室,医与两清气血,邪去其半,脉数,余邪不解者,护阳和阴汤主之。
此系承上条而言之也。大凡体质素虚之人,驱邪及半,必兼护养元气,仍佐清邪,故以参、甘护元阳,而以白芍、麦冬、生地,和阴清邪也。
护阳和阴汤方(甘凉甘温复法,偏于甘凉,即复脉汤法也)
白芍(五钱) 炙甘草(二钱) 人参(二钱) 麦冬(连心炒,二钱) 干地黄(炒,三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温服。
二十九、热入血室,邪去八、九,右脉虚数,暮微寒热者,加减复脉汤,仍用参主之。
此热入血室之邪少虚多。亦以复脉为主法。脉右虚数,是邪不独在血分,故仍用参以补气。暮微寒热,不可认作邪实,乃气血俱虚,营卫不和之故。
加减复脉汤仍用参方
即于前复脉汤内,加人参三钱。
三十、热病经水适至,十余日不解,舌萎饮冷,心烦热,神气忽清忽乱,脉右长左沉,瘀热在里也,加减桃仁承气汤主之。
前条十数日不解用玉女煎者,以气分之邪尚多,故用气血两解,此条以脉左沉,不与右之长同,而神气忽乱,定其为蓄血,故以逐血分瘀热为急务也。
加减桃仁承气汤方(苦辛走络法)
大黄(制,三钱) 桃仁(炒,三钱) 细生地(六钱) 丹皮(四钱) 泽兰(二钱) 人中白(二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候六时,得下黑血,下后神清渴减,止后服。不知,渐进。
按邵新甫云∶考热入血室,《金匮》有五法∶第一条主小柴胡,因寒热而用,虽经水适断,急提少阳之邪,勿令下陷为最。第二条伤寒发热,经水适来,已现昼明夜剧,谵语见鬼,恐人认阳明实证,故有无犯胃气及上二焦之戒。第三条中风寒热,经水适来,七、八日脉迟身凉,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显无表证,全露热入血室之候,自当急刺期门,使人知针力比药力尤捷。第四条阳明病下血谵语,但头汗出,亦为热入血室,亦刺期门,汗出而愈。第五条明其一证而有别因为害,如痰潮上脘,昏冒不知,当先化其痰,后除其热。仲景教人当知变通,故不厌推展其义,乃今人一遇是证,不辨热入之轻重,血室之盈亏,遽与小柴胡汤,贻害必多。要之热甚而血瘀者,与桃仁承气及山甲、归尾之属;血舍空而热者用犀角地黄汤,加丹参、木通之属;表邪未尽而表证仍兼者,不妨借温通为使;血结胸,有桂枝红花汤,参入海蛤、桃仁之治;昏狂甚,进牛黄膏,调入清气化结之煎。再观叶案中有两解气血燔蒸之玉女煎法;热甚阴伤,有育阴养气之复脉法;又有护阴涤热之缓攻法。先圣后贤,其治条分缕析,学人审证定方,慎毋拘乎柴胡一法也。
三十一、温病愈后,嗽稀痰而不咳,彻夜不寐者,半夏汤主之。
此中焦阳气素虚之人,偶感温病,医以辛凉甘寒,或苦寒清温热,不知十衰七、八之戒,用药过剂,以致中焦反停寒饮,令胃不和,故不寐也。《素问》云∶胃不和则卧不安,饮以半夏汤,覆杯则寐。
盖阳气下交于阴则寐,胃居中焦,为阳气下交之道路,中寒饮聚,致命阳气欲下交而无路可循,故不寐也。半夏逐痰饮而和胃,秫米秉燥金之气而成。故能补阳明燥气之不及而渗其饮,饮退则胃和,寐可立至,故曰覆杯则寐也。
半夏汤(辛甘淡法)
半夏(制,八钱) 秫米(二两,即俗所谓高粮是也,古人谓之稷,今或名为芦稷,如南方难得,则以薏仁代之。)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温服。
三十二、饮退则寐,舌滑,食不进者,半夏桂枝汤主之。
此以胃腑虽和,营卫不和,阳未卒复,故以前半夏汤合桂枝汤,调其营卫,和其中阳,自能食也。
半夏桂枝汤方(辛温甘淡法)
半夏(六钱) 秫米(一两) 白芍(六钱) 桂枝(四钱,虽云桂枝汤,却用小建中汤法。桂枝少于白芍者,表里异治也) 炙甘草(一钱) 生姜(三钱) 大枣(去核,二枚)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温三服。
三十三、温病解后,脉迟,身凉如水,冷汗自出者,桂枝汤主之。
此亦阳气素虚之体质,热邪甫退,即露阳虚。故以桂枝汤复其阳也。
桂枝汤方(见上焦篇。但此处用桂枝,分量与芍药等,不必多于芍药也;亦不必啜粥再令汗出,即仲景以桂枝汤小和之法是也)
三十四、温病愈后,面色萎黄,舌淡,不欲饮水,脉迟而弦,不食者,小建中汤主之。
此亦阳虚之质也,故以小建中,小小建其中焦之阳气,中阳复则能食,能食则诸阳皆可复也。
小建中汤方(甘温法)
白芍(酒炒,六钱) 桂枝(四钱) 甘草(炙,三钱) 生姜(三钱) 大枣(去核,二枚) 胶饴(五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去渣,入胶饴,上火烊化,分温三服。
三十五、温病愈后,或一月,至一年,面微赤,脉数,暮热,常思饮不欲食者,五汁饮主之,牛乳饮亦主之。病后肌肤枯燥,小便溺管痛,或微燥咳,或不思食,皆胃阴虚也,与益胃、五汁辈。
前复脉等汤,复下焦之阴,此由中焦胃用之阴不降,胃体之阳独亢,故以甘润法救胃用,配胃体,则自然欲食,断不可与俗套开胃健食之辛燥药,致令燥咳成痨也。
五汁饮、牛乳饮方(并见前秋燥门)
益胃汤(见中焦篇)
按吴又可云∶病后与其调理不善,莫若静以待动。是不知要领之言也。夫病后调理,较易于治病,岂有能治病,反不能调理之理乎!但病后调理,不轻于治病,若其治病之初,未曾犯逆,处处得法,轻者三、五日而解,重者七、八日而解,解后无余邪,病者未受大伤,原可不必以药调理,但以饮食调理足矣,经所谓食养尽之是也。若病之始受既重,医者又有误表、误攻、误燥,误凉之弊,遗殃于病者之气血,将见外感变而为内伤矣。全赖医者善补其过(谓未犯他医之逆;或其人阳素虚,阴素亏;或前因邪气太盛,故剂不得不重;或本虚邪不能张,须随清随补之类)而补人之过(谓已犯前医之治逆),退杀气(谓余邪或药伤);迎生气(或养胃阴,或护胃阳,或填肾阴,或兼固肾阳,以迎其先后天之生气),活人于万全,岂得听之而已哉!万一变生不测,推委于病者之家,能不愧于心乎!至调理大要,温病后一以养阴为主。饮食之坚硬浓浓者,不可骤进。间有阳气素虚之体质,热病一退,即露旧亏,又不可固执养阴之说,而灭其阳火。
故本论中焦篇列益胃、增液、清燥等汤,下焦篇列复脉、三甲、五汁等复阴之法,乃热病调理之常理也;下焦篇又列建中、半夏、桂枝数法,以为阳气素虚,或误伤凉药之用,乃其变也。经所谓∶“有者求之,无者求之,微者责之,盛者责之”,全赖司其任者,心诚求之也。
【脉】
脉诀云.瘟病之脉.散而难名.如太阳脉浮.阳明脉长.少阳脉弦.太阴脉细.少阴脉又云.阳脉濡弱.阴脉弦紧.更遇温气.变为瘟疫.阳脉洪数.阴脉实大.更遇温热.变为瘟毒者危.凡瘟病大热脉沉涩细小足冷难治.洪大有力.或浮大者.可治.脉不浮者为传染.若左寸浮大.右寸宜补中带表而治之.
【症】
夫瘟疫之症.多由房劳太过.腠理闭泄.少阴不藏.触冒冬时杀疠之气.严寒之毒.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瘟病.至夏变为热病也.又有时行不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此非其时而有其疫也.外症头痛.壮热.
【治】
丹溪云.治法有三.有宜补.宜散.宜降.人参、白术、防风、羌活、苍术、并大黄、活石、人中黄之类主之.又吴氏云.凡尺寸脉浮者.发于太阳也.宜汗之.或有自汗身疼者.九味羌活汤主之.尺寸数者.少阳也.宜小柴胡
考瘟病.先因伤寒热未除.更感时行之气.而为瘟疫也.治与伤寒不同.盖瘟病因春时温气乃郁热自内而发于外.故宜辛平之剂以发散之.况时令已暖.不可用麻黄.如时令尚寒.少佐之亦可.凡瘟病发于三阳者多.三阴者少.若发于三阴者.必有所因也.或食寒物内伤太阴而得之.或因过欲先伤少阴而得之.治制皆与伤寒各条同.惟发表不同耳.又有大头天行病.乃湿热在高巅之上.并阳明邪热大甚.资实少阳相火而为之.视其肿势在何部.随经治之.用防风、羌活、酒芩、酒蒸、大黄、随病加减治之.不可用降药.
【方】
人参败毒散治瘟疫及大头病初感.服此药散之.
人参(一钱五分) 白术(二钱) 白茯苓(一钱) 甘草(五分) 羌活(一钱五分) 防风(一钱五分) 柴胡(一钱五分) 前胡(一钱) 黄芩(一钱) 枳壳(八分) 苍术(一钱二分) 桔梗(七分)
上作一服.用生姜三片.枣一枚.水二钟.煎一钟.热服微汗为度.
又方三黄石膏汤 治疫症燥渴.将欲发狂者.
石膏(三钱) 黄芩黄连黄柏(各一钱五分) 麻黄(一钱五分寒用多暖用共之) 山栀(一钱) 热甚者加大黄(三钱)
上用水二钟.粳米一撮.煎服.连进三五服即愈.
又方普济消毒饮子 .治瘟疫热毒.清热解毒.大头病.头面肿.亦可服.
柴胡(一钱五分) 黄连(炒) 黄芩(炒) 玄参 生甘草 桔梗连翘鼠粘子白芷马勃川当归(各一钱) 僵蚕(七分) 升麻(七分) 板蓝根(一钱如无以蓝叶代之或真青代亦可)
如虚.加人参(一钱五分)、大便秘.加酒蒸大黄(二钱).
又方辟瘟丹 凡春夏秋间预服.以免疫气传染.或初感.服此药.得小汗亦愈.
防风(去芦一两五钱) 川芎当归白芍药白术麻黄石膏滑石黄芩连翘栀子(各一两) 桔梗荆芥薄荷(各八分) 玄胡粉(一两五钱) 大黄(煨二两) 鬼箭羽马勃管仲(各一两二钱)
上为细末.腊雪水.或冰水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姜葱汤下.得周身微汗即解.此药用五月五日.六月六日.或冬至腊日.焚香礼斗.至诚修合.无不应验.合时忌与妇人鸡犬孝子见之.
旧传∶人当兵荒困顿之后,必有大疫。因饥寒劳役,在所不免,脏气先虚,再感外邪,一人病疫,传染无休。崇祯辛巳,天下扰攘,疫气蔓延数省,时以伤寒法治之,不见其效,反多有害。吴又可先生特出己见,发千古神明之识,着《温疫论》三卷,《补遗》一卷。以疫气从口鼻吸入,伏于膜原,在不表不里之间,治法迥异,乃着此书以辨别之,有功于世,大矣哉!首用达原饮,继以三承气,谓伤寒可迟下,一下可愈,温疫宜早下方痊。论中详辨分明,何待予言,惟所论乃兵荒困顿传染之疫也。近时承平熙泰,间有是症,其因不同,而邪伏膜原,以数下始痊则一也。更《温疫论》中,首用达原饮,内草果一味,燥烈而温,与承平之疫,未能中的。予乃加制一方,名开郁胜湿汤,乃因近时疫症,有感邪于冬季者,《伤寒论》所谓人之伤于寒也,至春化为温,至夏为热。再兼挟湿与肥浓,食物胶结于胃而成,舌黄胸痞,壮热不休,脉洪涩或沉细。其邪并非自口鼻吸入,故药用茅术、浓朴、陈皮(三味开郁胜湿为君。)楂肉、神曲、枳实、栝蒌皮、(消胃中胶结为臣。)黄芩、连翘、(清伏热为佐。)甘草。(和中为使。)若热不解,须以大黄、枳实、元明粉,再配合症之药下之,所下如胶似漆,必得净尽。若留邪一分,则不愈焉。有用大黄数两至半斤始愈者。本论最为精确,但粗工取其卷帙不繁,论断简捷,竟操为枕秘。不论东垣之脾虚发热,丹溪之阴虚发热,概用达原饮、三承气等汤治之。呜呼!杀人多矣!非又可之谬,实谬用者之罪也。今论清时疫症,与兵荒疫症,其因有异,达原饮太烈,余治无别焉。并解内伤与血虚,不可混施误人也。
《内经》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又云∶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此论热温病之大原也。《伤寒论》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螈 ,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此论温病之大势也。自王叔和论温条中,有风温、温疟、温毒、温疫四变之说,而其旨反晦。盖冬伤于风,至春始发为风温。冬伤寒,至春始发为温病,其理一也。观仲景于温字上加一风字,正以别夫伤于寒者耳。汗后身反灼热,脉阴阳俱浮,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一一尽显伤风之因,则不可复从温病之伤寒施治矣。故温为怫郁,自内达外,不可发表。风温为卫虚自汗,更不可发表。即误下亦致表邪内陷,误火亦致外助温气,皆为促其死亡。后人不察,惜其有论无方,讵知森森治法,全具于伤风伤寒证中,正赖后人之因时设施乎。叔和不究精微之用,谓风温即是温病之变。不知仲景正特出手眼处,见冬不藏精之人,两肾间先已习习生风,得温风相召,而病发于春。温病中之风温,亦犹冬寒证之有伤风也。后世喻嘉言别其重感重变之误,诚为卓识,但谓温病发于太阳经,风温中于少阴经,误之甚矣。风温如果中于少阳,则下之必致死亡,熏之必得少解。焉有初起反发热脉浮,误下止便不利,误火则一逆再逆哉?至若温疟者,因冬不藏精,邪本轻浅,故止成疟,寒热时发时止,非外感之正病也。《内经》云∶温疟得之冬中于风,寒气藏于骨髓之中,至春则阳气大发,邪气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脑髓烁,肌肉消,腠理发泄,或有所用力,邪气与汗俱出,此病藏于肾,其气先从内出之于外,名曰温疟。可见温疟为冬不藏精,故风寒得以入肾。
又见温疟,遇温尚不易发,必大暑大汗始发之也。叔和以重感于寒立说,岂其不读《内经》乎?又如温毒者,因久病不解,热邪炽甚,亦温病中之一病也。温证之有温毒,亦如伤寒之有阳毒阴毒耳,仲景不以伤寒中之寒毒另有一证,叔和何得以温病中之温毒别立一名,更如温疫因时下另感一气,乃温病而加时加疫,又非温证之比矣。其辨详于喻氏《温疫论》中。
寒与热为定名,温与疫为虚位。伤寒例虽以温兼正气,疫贴时气,其实温者蕴也。疫者役也。苟有蕴蓄在内,而其病如相役使者,不论寒热,皆得称为温疫例,据时称以示别,不必泥看。能知此义,而后百家之言温疫者,可一一以意逆之也。夫温与疫既为虚位,则其为病不一.但因于寒暑,而又有四时不正之气挟之,则为天行温疫,属伤寒;若因于寒暑,而又有山川林谷及天地雾雾之气抑之,则为瘴疫温瘴,亦通称为温疫;因于寒暑,而又有鬼神之气乘之,则为疠疫,亦称温疫,属杂病;苦因于寒暑,而又有饮食之气间之,则发为杂病,如霍乱、疟、疸之类,皆不称为温疫,属杂病。条分缕析,而后温疫诸杂出之论,不至目炫。此温疫数者中,惟鬼神一因与因于寒暑者,言多相混,近世不能分别,须细参《病源》卷十疠疫、瘴气两候及《千金》卷九辟温篇自明。《病源》疠瘴不与温病同篇,而另列为一卷,《千金》以两温分居二篇首尾,岂无意哉?而鬼神之不兼温疫者,自属中恶,与伤寒法无涉。犹瘴不兼温疫,但为之瘴;饮食不兼温疫,但谓之伤饮食而已。
温也,疫也,温疫也。三病之称,第称温疫者为定名,而称温、称疫者为虚位。温者,蕴也。儒书谓夫子温良,言容之蕴;诗教温柔,言辞之蕴;良玉温润,言彩之蕴。医书谓春气温和,言阳之蕴;则病之称温,必以其邪之蕴也。蕴寒曰温,蕴热亦曰温。《伤寒例》冬伤于寒,至春变为温病,是蕴寒者;冬有非节之暖,名曰冬温,及《巢源》冬感非时之暖,至春亦为温病,是蕴热者。所蕴不同,而其为温则同也。言乎其治,则一于寒,何也?其初则异,其终则同也。然而论治可通者,临文必不可通,着书之指,固与临症别也。疫者役也,传染之时,病状相若,如役使也。役于寒曰疫,役于热亦曰疫。《伤寒例》之疫可谓是疫于寒者,《巢源》、《千金》以下诸书之疫,半是疫于热者,所役不同,而其为疫则同也。然此所谓寒若热者,非正邪之寒热也,必惑夫反时者始相役也。故温有正邪之温,而疫无不由于贼邪。古谓贼病为时气,一曰时行,故后世称疫为时疫。然时气乃贼邪之混称,不暇详其传染与否也。其传染者,若仅目之为时气,则无以示别也。且传染之气,恶于不传染者,不得不别也。疫气恶,故疫亦曰疠疫,疠之为言恶也,此疫之别于时气也。或曰∶如此则役于热者,不几与温相混乎?曰∶否。冬温亦以传染者为疫,其未经传染,或止就一人言之也,直称温,不得称疫。温者先乎病以言之,疫者后乎病以言之,以其各有寒若热,故曰虚位。若合温、疫两字以名之之病,则惟《伤寒例》阳脉濡弱,阴脉弦紧,遇温气变为温疫者,可以当之。以其先有温邪,又传染时气中之寒之役使者,例不得另立一名,故叠此两字以呼之,所谓定名也。至于温热云者,其指多本《内经》先夏至为温,后夏至为热之文,而括其轻重之谓,倘知温之为蕴,则温、热两病之仅皆属温可决已。周扬俊以《温热暑疫》名其书,而王孟英着《温热经纬》,复杂取《伤寒论》文,皆由不能识别,则不敢正称,而姑以含糊囫囵,可以附古可以欺今之温、热两字,为藏身之固,使人不便显言其非耳!近世医说之不足恃类此。
泉昔着《温疫说》,以证其自时气来,复慨吴又可、喻嘉言之惑人也,而为此驳。吴、喻之言曰∶温疫感受,异于伤寒,异于温热,又异于非时寒疫,是天地间另有一种戾气为之。夫谓温疫异于伤寒、温热,与伤寒例合可;谓温疫异于非时寒疫,与例不合,而合犹可(例文以温疫即寒疫之变;)至谓另有一种厉气,则例无此文,不可。天地间止有六气,其浓者即为厉气,厉气有毒,毒者浓也。此外果有另一种气,可与并列为七,何以轩、岐、鹊、景如此神圣,而无一字及之?原大兵荒后所以有疫者,非谓人尸混处之故,以人忧劳倍苦,则正气倍虚,非时之气易入,而为病易深耳!要其所感之气,仍是六气。天何尝特设另一种厉气,以困此身遭兵荒者乎?吴、喻不解例意,妄斥叔和。岂知仲景书赖叔和存,无叔和即无仲景也。
温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日后但热而无憎寒也。初得之二三日,其脉不浮不沉而数,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疼身痛。其时邪在伏脊之前,肠胃之后,虽有头疼身痛,此邪热浮越于经,不可认为伤寒表证,辄用麻黄桂枝之类强发其汗。此邪不在经,汗之徒伤表气,热亦不减。又不可下,此邪不在里,下之徒伤胃气,其渴愈甚。宜达原饮。
达原饮
槟榔(二钱) 浓朴(一钱) 草果仁(五分) 知母(一钱) 芍药(一钱) 黄芩(一钱) 甘草(五分)
上用水二钟,煎八分,午后温服。
按∶槟榔能消能磨,除伏邪,为疏利之药,又除岭南瘴气;浓朴破戾气所结;草果辛烈气雄,除伏邪盘踞;三味协力,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是以为达原也。热伤津液,加知母以滋阴;热伤营血,加白芍以和血;黄芩清燥热之余;甘草为和中之用;以后四味,不过调和之剂,如渴与饮,非拔病之药也。凡疫邪游溢诸经,当随经引用,以助升泄,如胁痛、耳聋、寒热、呕而口苦,此邪热溢于少阳经也,本方加柴胡一钱;如腰背项痛,此邪热溢于太阳经也,本方加羌活一钱;如目痛、眉棱骨痛、眼眶痛、鼻干不眠,此邪热溢于阳明经也,本方加干葛一钱。证有迟速轻重不等,药有多寡缓急之分,务在临时斟酌,所定分两,大略而已,不可执滞。间有感之轻者,舌上白苔亦薄,热亦不甚,而无数脉,其不传里者,一二剂自解,稍重者,必从汗解,如不能汗,乃邪气盘踞于膜原,内外隔绝,表气不能通于内,里气不能达于外,不可强汗。或者见加发散之药,便欲求汗,误用衣被壅遏,或将汤火熨蒸,甚非法也。然表里隔绝,此时无游溢之邪在经,三阳加法不必用,宜照本方可也。感之重者,舌上苔如积粉,满布无隙,服汤后不从汗解,而从内陷者,舌根先黄,渐至中央,邪渐入胃,此三消饮证。若脉长洪而数,大汗多渴,此邪气适离膜原,欲表未表,此白虎汤证。
如舌上纯黄色,兼之里证,为邪已入胃,此又承气汤证也。有二三日即溃而离膜原者,有半月十数日不传者,有初得之四五日,淹淹摄摄,五六日后陡然势张者。凡元气胜者毒易传化,元气薄者邪不易化,即不易传。设遇他病久亏,适又染疫能感不能化,安望其传?不传则邪不去,邪不去则病不瘳,延缠日久,愈沉愈伏,多致不起,时师误认怯证,日进参 ,愈壅愈固,不死不休也。
【温疫总论】
汉长沙仲圣作《伤寒论》,发明《内经》奥旨、《难经》密义,真宇宙之宝筏、万世之慈航。后人有云:“伤寒虽备,内无温疫,是亦白圭微玷。”吁!此必长夜梦梦,涉海问津之人,焉能携《黄帝内经灵枢》共医事哉?汉代而后,得仲圣心传,惟明吴又可先生。学究天人,通今博古,造开天辟地之论,独得妙会仲圣心法,治温疫刺五十九穴之法,泻某某经之热,本《伤寒论》著《温疫论》。此书一出,至今奉为金科玉律,扫除数千年之荒芜。暗室一灯,黑地隐针,倘能对症用药,效如俘鼓,药到病除。以后著温疫论者,何止数十家,各逞异说,画蛇添足,遗害后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欲出吴又可范围,实无其人。吴又可先生可谓仲圣之功臣也欲。
馨山按:世之业医者,读仲圣《伤寒论》,皆谓仲圣精于伤寒,而略于温症,所以后人遇温病,往往误为伤寒,十治久歧,而不知仲圣《伤寒论》,实寓温疫治术也,特后人不善读不善用耳!如能善用,则白虎汤、黄连解毒汤,非治温病要药乎?三承气汤非治温病良方乎?至如刺五十九穴,泻某经之热,岂非治温病之捷径乎?然则,伤寒、温疫,实医道中水火两大门,行医者能言之而不能明之,能明之而能用之。自此而后,能言、能明、能用者,惟吴又可一人而已。吴又可明代儒医,淹贯典籍,精通仁术,本《伤寒论》而著《温疫论》,辟《内经》精义,仲圣奥旨,制汗、吐、和、下四法,所用诸药,无不本仲圣之遗轨。是书一出,后之治温症者始知门径。继往开来,可谓济世慈航,暗室明灯,中流砥柱矣!至于吴鞠通《温病条辨》著说为九,未免画蛇添足,言不适用,未若吴又可先生之《温疫论》简明切当,遵而行之,百无一失。噫!吴又可谓善读仲圣之书,善用仲圣之法也。观翟君医案疫证门,治疫一遵又可,又不泥于句下,神而化之,皆应手而效。若翟君者,又可为善读又可之书,善用又可之法也已。
【医案】
【案一】
邑西梁堂村,邢君少白之弟,十七岁。于腊月患疫,初得寒热往来,头疼身痛。某医认为伤寒表证,用麻黄桂枝汤,大剂连进,谓得汗即解。乃不止无汗,转烦躁不宁,大渴思饮,日哺潮热更甚。某医又谓病入阳明之腑,本宜用大承气汤。仲景云:倘有一分表证未罢,不可骤攻。遂用白虎加减,连服二剂,大渴虽止,每日至戌时,发狂詈骂,不避亲疏,夜无少停。少白邀余往诊。诊得六脉洪大无伦,中取不见。误服表药凉药,逼阳外越,危殆极矣。辞不治。少白恳求不已,曰:“倘有一线生机,岂肯坐视?”予感少白恳切,勉开桂附八味汤重剂加减,令其热药冷服,以敛真阳。服下二时许,少白自内出,面有喜色,告余曰:“吾弟狂躁将止,昏昏欲睡。”余知是神归气复,令勿惊动。日晓方醒,饮食少进。至戌时前证不发。后改八味出入加减,服四帖,出战汗而愈。
加减桂附八味汤
熟地6克,山药15克,山茱萸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肉桂10克,附子12克,巴戟15克,破故纸10克,炮姜6克,茯神10克,远志3.6克,牛膝10克,水煎服。
按:六脉洪大无伦,中取不见,知是逼阳外越,用桂附回阳愈。若非见证的确,温疫中不敢冒味用之,再六味加减滋阴甚为合法。
《伤寒论》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又云:“阳明中风,发热恶寒,涉于太阳之寒化。”此案初得寒热往来,恐非温疫证,因温疫发热不恶寒也。又服白虎大渴虽止,疑是伤寒阳明证,以初治不明,认为太阳证大剂麻桂连进,乃变为孤阳外越之候。是否?不敢意断,以俟高明。
【案二】
少白族叔,年七十余,同时患疫,误治失下,遂大渴饮水,心胸胀满,谵语狂躁,小便赤涩,大便闭结。少白邀余往诊,诊得六脉洪大有力,此应下实证。余告少白曰:“此当用大承气汤。”少白面有惊色,遂云:“老人岂敢攻乎?余应之曰:“《内经》云:“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倘惜老人,岂不误事,遂投一帖,半日许,方下燥粪五六枚,粘滞秽物,约有斗余。至夜,病减六七。后改用四物汤加减,以培根本,服五帖,得自汗,旬日平复。
大承气汤
大黄15克,厚朴12克,芒硝12克,枳实10克。
加减四物汤
当归12克,黄芩6克,白芍10克,生地10克,麦冬10克,玄参6克,知母6克,连翘10克,柴胡10克,陈皮6克,金银花10克,木通3克,花粉6克,甘草6克,水煎服。
按:当下不下误者甚多,不当下竞误下者,亦甚多,若以年老不敢下,更姑息误事。君见证明确,处方决然。所谓心愈小,而胆愈大者此也。
【案三】
少白佃户,王姓,母年六十余。三月间染疫,数医不愈,危殆已甚。迎余往诊,观其满面通红,言语喃喃,胸腹拒按,形如死人,不饮不食,业已数日,余辞不治。其子叩首求救,碍于人情,实难脱身。据伊六脉按至伏滑微细劲硬。知是老人阴虚,津液枯竭,邪毒结于肠胃。遂用扶正攻邪之药,煎成与服。一时许泻下臭水秽便。明日手足少能动移,略进汤水,后改用养阴退热解毒之味,调理月余方愈。
扶正攻邪汤
西洋参10克,当归10克,生地12克,玄参10克,麦冬12克,知母10克,杭白芍10克,金银花12克,丹皮10克,大黄15克,地骨皮10克,青蒿6克,枳壳10克,木通6克,连翘10克,甘草6克,蜂蜜15克(为引)
按:老人疫后阴虚,津液枯竭,邪热结于胃肠,主以攻邪兼以伏正。可谓治法得当,谨慎稳健。
【案四】
少白令爱年十七,染时疫,初得,邀余往诊,见神色已脱,如梦如醉,其脉细弦,真绝证也。后殁。
按:此疫毒内陷,精气已脱,故为不治之证。
【案五】
邑庠生朱晓亭之女年十八,于四月染疫,邀余时已病旬余日矣。诊得尺脉沉数,病势大热不止,每日哺时,如见鬼神,狂言乱语,竟无宁刻。问其母:“病前见天癸否?”伊母云:“未病前一日适逢,天癸刚过。”始知热入血室,遇此险症,若不明治法,一用下药无不立死。余用吴又可小柴胡汤加减。服二帖,后发鼻衄而愈。
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12克,清半夏6克,党参10克,生地12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穿山甲6克,炙鳖甲10克,黄芩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按:此经脉适断,又染疫邪,大热不止,日晡时如见鬼神,狂言独语,此阳明病热入血室,仍宜和解少阳,兼以清热行血,使热从和解及鼻衄而解。
【案六】
城东南丁楼村,邑庠生。杜耀光之令郎,于仲春患疫,初得憎寒壮热,头痛身痛。某医作伤寒表证施治。用麻黄、桂枝、十神、葛根等汤,立求汗解,不止无汗,转见躁扰不宁,大渴谵语,思饮冷水,日哺更甚,某医技穷。耀光邀余诊治。诊得阳明胃脉洪大无力,肺脉数而且虚,作伤寒治,误也。此乃温疫邪热入于胃腑,如贼入室,此时此证,非用攻补解三者兼施不可,故用大承气,以攻邪热。加人参、当归,以补气血。因误服前药,脏腑已受其害,气足则邪自退,补气正所以攻邪。用金银花、玄参、连翘、甘草以解温疫,如此则邪有不退者乎?倘不如是,何异闭门击贼?耀光深以为然,九死一生,转危成安,后用平补之剂,渐获痊愈。噫!耀光能信余言,可谓余之子期也。
平补之剂
党参10克,白术6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当归身10克,川芎6克,杭白芍10克,生地10克,陈皮6克,砂仁6克,连翘10克,金银花12克,玄参10克,水煎服。
按:此温疫案,某医以伤寒表证误治,证反加剧,翟氏以温疫邪热入于胃腑,用大承气汤攻其邪热,断以补解(平补)之剂,补气血正所以攻邪,兼清解其热毒,何以贼邪不退者乎?
【案七】
梁堂村梁其材,年三十余。于四月间患疫,数治不愈,迁延十日,请余诊视时,见家人环绕哭泣。余诊得肾脉细弱无力,心脉甚虚,脾肺脉涩,知是阴虚血少,不能作汗。吴又可云:“养阴即是发汗。”用六味四物汤,略加生津液之味,服五帖,忽得战汗,身热已退,惟饮食不能多进,胃脘按之疼痛,乃表证虽解,里证未除也,用调胃承气汤一帖,下秽物碗许,干粪枣大者十余枚,数日平复。
六味地黄汤加减
熟地15克,山萸肉10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泽泻6克,山药10克,当归10克,川芎6克,生地12克,白芍10克,麦冬10克,玄参10克,花粉6克,甘草6克,水煎服。
调胃承气汤
芒硝10克,大黄12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
按:伤寒以固阳为本,温疫以固阴为本。用养阴生津使疫邪从战汗而解,继以调胃承气清泄里实。则表里俱解。
【案八】
胡观察霖峰之夫人,年五十余,七月病疫,屡治未愈,危殆已极,邀余往诊时,送棺服已备五日,诸医俱各束手。余诊得肺胃脉隐然有力,心脉急数,问之不语,按胸腹间,似有疼痛状,大便六七日未解,午后潮热。吴又可云:“阳明实证也。”视彼药方,发表清热,杂然乱投。展转详诊,据此脉证,确系温疫误治,变成结胸,非下不可,但下焦无病,若用芒硝恐伤下焦之血,用大承气汤,去芒硝,加洗肠胃清温化毒等味,煎成令先服一盅,不见动静,又服一盅,二时许,泻下秽物三次,极臭难闻。由此神志清爽,身热渐退,饮食能进。后改柴胡养荣汤出入加减,调理两月,方获痊愈。此证若泥老人不宜下之说,岂不殆哉?
加减大承气汤
大黄18克,枳实12克,麦冬12克,玄参12克,丹皮10克,知母10克,金银花12克,花粉10克,油厚朴10克,水煎服。
柴胡养荣汤
当归12克,柴胡12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知母10克,玄参10克,麦冬12克,金银花12克,连翘10克,白芍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按:温疫误治结胸,非下不可;下后宜和解调理。此案见证的确,认脉明晰,用法有步骤,立方有变通,胆大心细。
【案九】
余友徐福同,素不知医,五月病疫,初得憎寒壮热,头疼身痛,误认为伤寒表证,自用生姜、红糖发汗,病势益增。又饮冯了性药酒两许,遂谵语狂乱,烦躁不宁,大渴饮水,周身发出温痘,类似天花,舌苔尽黄生刺,小便色赤且短,大便七日未解。再验胸腹,按之坚硬极疼。某医用黄连解毒、犀角地黄等汤,专务清热,不知逐邪,何异闭门缉贼,捉刀断水也。迎余诊治,余用大承气汤。
大黄60克,芒硝30克,枳实24克,川朴21克,蜂蜜30克。
煎成先服一碗,依然如故。至戌时,原方又投一帖,大便仍不解,夜半又进一碗,五更时,便下粘胶恶物极多,病势又不大衰。又用调胃承气汤一帖,下恶物不似从前之多,知里证尽退而元气不无损伤。故改用清温养阴化毒之品,调理月余,始获平复。如此证如此治,四十年来,遇者不过一、二人耳。方药见前。
按:翟氏善于急证急攻,患疫后自作伤寒表证治,致谵语大渴,大便七日未解,再验胸腹,按之坚硬极痛。急用大承气汤,一日服三帖,日夜服四碗,至夜半下粘胶恶物,病势方衰。吴又可曾有数日之法,一日行之,因其毒甚,传变亦速,用药不得不紧的说法。此案即是一日数下佐证。翟氏攻下法可概括为:六脉洪大;胸腹满痛。大便闭结,大渴饮冷,或烦躁谵语。三者不必悉具,以脉与腹痛为重。
【案十】
邑西关庠生刘培棠之子,年三十余,四月患疫,请诊视,胃脉实而滞涩,心肺脉俱洪数。患者身目如金,知是土实肺燥,心火上炎,邪郁胃腑,因此发黄,投以茵陈汤,以攻阳明实邪,辰刻服下,午后泻下三便,宛如黑泥污水。至戌时,脉证均为稍减,次日照前方又服一帖,黄色虽无尽退,而神志清爽,饮食能进。后改柴胡养荣汤,服六帖自汗而愈。
茵陈汤
茵陈15克,栀子10克,大黄12克,木通6克,泽泻10克,茯苓12克,水煎服。
柴胡养荣汤
柴胡12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黄芩10克,玄参12克,麦冬12克,丹皮6克,甘草6克。
按:此阳明胃肠湿热郁蒸发黄,证属黄疸,未必染疫,仍属疫病范畴。
【案十一】
毗邻周华堂妻,年三十余,身孕五月,患疫。初得寒热往来,某医投以解表辛散之药,而病日剧,兼大便脓血,日夜二三十度,胎儿上冲心,思饮冰水,腹疼如锥刺,又请某医,以为痢疾,急于安胎,遂投十全大补、八珍、胶艾等汤,泄泻胎动,竟无宁刻。不得已迎余往治,诊得六脉同等洪大已极,知邪流入大肠,乃挟热下利证也。吴又可云:“古有悬钟之喻,梁腐而钟未有不落者。”更加某医发表温补,大剂连进,火上添油,能无坠胎之虞,非大下决无生理。此时,芒硝、大黄即是安胎良药,治乱能将也,用大承气汤加减,辰时服下,午时大便不解。又服一碗,至戌时泻下,如坏瓜烂肉者甚多。至夜渐能安枕,热去六七。《内经》云:“大毒治病,衰其半而止。”后改四物汤,加养阴退热清温化毒诸味,十日外,方得战汗而愈。子母两安,儿子己十余岁矣。某医生只知安胎,不知通因通用,有是证则投是药,智圆何碍行方。
加减大承气汤
大黄15克,芒硝10克,厚朴10克,当归12克,金银花12克,枳壳10克,连翘10克,木通6克。
加减四物汤
当归12克,川芎10克,白芍12克,生地10克,黄芩6克,柴胡10克,地骨皮10克,知母6克,金银花12克,栀子6克,连翘10克,甘草6克。
按:先生特别是对温疫论的攻下逐邪法体会尤深,方法灵活,即使是妊娠时疫,亦放胆用硝黄攻下。瘟疫本为急证,妊娠瘟疫尤为险候,古人有悬钟腐梁而钟未有不落之喻。翟氏抓住六脉洪大己极,腹痛如锥刺,急用承气攻下,非有胆有识,何敢遣硝、黄于孕妇?
【案十二】
丁炳文,东郭外王堂村人,四月患疫。邀余往诊,六脉皆无,腹疼如锥刺,大泻倾盆,色如败血,神情如塑。余曰:“速备后事,此证决无生理。”彼不信余言,又请他医,竟指为霍乱,投藿香正气散,煎成未服,患者竟作古矣也。
按:疫毒入内,蕴腐脏腑,故腹疼如锥刺,败血泻下倾盆,形神已脱,不可治矣。
【案十三】
本邑西门内,有步清者,年近六旬,偶患疫证。愈后,每日潮热,饮食难进,强食呕吐,骨瘦如柴,危困于床,屡请医治,有云“噎膈”者。有云“反胃”者,杂药乱投,毫无效验。邀余诊治,脉细如丝,幸而有神。详察胸腹间,按之胃脘微疼。此乃疫病虽愈,燥粪结存胃脘故也。用调胃承气汤,内加蜂蜜60克。越日下燥粪十余枚,干黑极硬,诸症若失,不数日即平复矣。
调胃承气汤方见前。
按:疫病愈后,燥粪结存,按之胃脘微疼;每日潮热,饮食难进,强食呕吐,脉虽细而有神,又其证也。故宜调胃承气汤润下燥粪而愈。
【案十四】
边君静一,余厚友也。于三月间患大头瘟证。头面肿如瓜瓢,身热烦躁,饮食锐减,心中难受,至夜又剧。诸医皆云:“最高之处非风不到。”又云:“风胜者肿。”由此风药频进,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危迫万状。请余诊断,寸脉洪数,关脉沉滑。乃温毒壅遏上焦,非下不可。大承气汤加犀角、黄连、栀子、龙胆草、石膏,煎成碗许,日午服下,夜间秽粪臭水泻三、四次。越日再诊,肿处略消,脉势大衰。后用普济消毒饮,服五帖二十余日,方获十全。
普济消毒饮
连翘12克,桔梗10克,黄芩10克,玄参15克,黄连6克,党参6克,牛蒡子10克,升麻6克,僵蚕12克,柴胡10克,马勃10克,甘草6克,板蓝根10克,水煎服。
按:瘟病最忌风药,庸医不明此理,误治者甚多,对君能无汗颜。可知技不精者,不可以言医,以活人之名,适足以杀人耳。吁!
【案十五】
余邻人朱学文之父,三月患大头瘟证。因某医误治,头面肿大如斗,下至胸腹,亦如抱瓮,神志恍惚,饮食不进。请余诊治,六脉如丝,证与脉违。又看服过药方,尽是除风之品,病重药误,逆证已现,未及用药遂殁。
按:此大头瘟重证,又误犯禁忌,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瘟毒蔓延,内入心包,逆症已现,故未治即殁。
【案十六】
邑东关饭店,魏姓失其名。年近七旬,患疫。迎余诊治,六脉不鼓,四肢微凉,神志昏愦,形容枯槁,种种虚象。知老人气血俱亏,疫邪沉匿,膜原不能托送。遂用六味汤、达原饮加减,连服三剂,疫邪显露,微渴微热,脉稍洪滑。后纯用六味汤又服六剂,偶得战汗而解。此证倘作寻常疫证治法,吉凶未可知也。
加减六味达原饮汤
槟榔10克,厚朴10克,白芍10克,草果仁6克,知母10克,丹皮10克,泽泻6克,熟地10克,山萸肉10克,茯苓6克,山药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按:疫证气血俱亏,疫邪沉匿,膜原不能托送,六味达原连进,使得战汗而解。翟氏心思灵敏,治法活泼。若胶柱鼓瑟,不能触类旁通者,何足以语此。
【案十七】
邑东北二十五里王楼村,李子贞之嫂,正月感疫。子贞亦颇知医,以为中风邪证。邀余时,已服祛风药三帖矣,日加沉重,头面如斗,肿处含无数水泡,挑破俱流清水,六脉洪数,按之有力。此妇禀赋甚厚,遂用普济消毒饮,加芒硝、大黄、犀角、羚羊角服一帖,大便解下三次,病不减轻,脉势不退。原方又加大黄24克,芒硝15克,又投一帖,大便泻下六七次,肿亦略消,脉势渐衰。照原方去大黄,芒硝又服两帖,肿消脉退,始获平复。
普济消毒饮见前。
按:翟氏反复强调“瘟疫病最忌风药,亦不可妄投补剂。”卷中误服风药病重者有之,致亡者有之。误用补剂,如火上添油者亦有之。这些宝贵的经验与告诫,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案十八】
邑西南阎王庙,李维栋之父,六十三岁,患疫甚重,身如被杖。迎余诊视,大喘不息,脉如鼎沸。余命速备后事,后遂殁。
按:身如被杖,为疫毒侵袭血脉,瘀血凝滞,阻塞不通,血液流行不畅,故遍身疼痛如被杖一样。大喘不息,脉如鼎沸,为孤阳不能返本,故命速备后事。
【案十九】
南郭外李庄村,李玄之母,年四十余,于七月患疫。邀余时,误服祛风药三四帖,头面胸腹两乳肿甚,合家惊恐。余诊六脉沉滑有力,用大承气汤。
大黄60克,芒硝30克,枳实15克,加黄连15克,木通10克,薄荷叶10克,金银花60克,连翘15克。
连服二剂,病不解。无奈,又投前方,两剂病衰六七。越三日,照初方又投一帖,知里邪将尽,后用普济消毒饮,服六七帖方获全功。
普济消毒饮方见前。
按:六脉沉滑有力,疫毒内盛,大承气汤重剂连进,非有胆有识者,不敢为也。
【案二十】
岁贡生步纶五之令郎燕初,于甲戌年三月患疫。初得寒热往来,周身疼痛,心胸满闷,饮食减少。某医谓伤寒,投发汗开胃之药,大热不止,烦躁不宁,夜难安枕。请余治疗,胃脉洪数,肾脉虚弱无力,知先天不足,津液枯稿,不能作汗。吴又可云“夺液无汗”正谓此也。余用六昧汤加清温化毒之品,投一帖稍轻,二剂服下,至夜半忽得战汗而愈。越六日,肾囊肿大如斗,又邀诊视,见囊光明,颜色紫红,热极疼甚。此因三阴亏损,湿热流注,结成囊痈。虽能痊愈,但非月余不能。用仙方活命饮,服三帖后热疼略减,惟肿仍甚,又服二剂,疮似出头,毒气外泄,乃佳兆也。五日疮溃,黄白脓甚多,每日早晚上红升丹两次,以膏药盖之。内服托里排脓之药,嘱以应禁戒者,燕初深信恪守,始终未变,将近两月,方获全功。
加减六味汤
熟地18克,茯苓10克,山药10克,山茱萸10克,泽泻10克,粉丹皮10克,金银花24克,寸冬18克,知母10克,连翘12克,玄参15克,当归15克,杭白芍12克,粉甘草6克
囊痈药方
穿山甲6克,皂刺10克,当归尾10克,甘草10克,赤芍12克,乳香6克,没药6克,金银花10克,白芷6克,陈皮10克,防风10克,黄柏6克,知母6克,牛膝6克,酩流酒为引。
托里排脓汤
当归10克,熟地12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6克,炙甘草6克,白芷10克,乳香10克,炙黄芪10克,陈皮6克,水煎服。
按:胃脉洪数,肾脉虚弱无力,知是津液枯竭,不能作汗,见证何其明白。
【案二十一】
邑东关李兰之母,禀赋甚厚,年七十余。于四月染疫,初得六脉闭绝,四肢厥冷,已过膝肘,气喷如火,大渴思饮,操扰不宁,小便赤涩,大便闭结,唇红舌刺,真阳证也。余至时,某医用附子理中汤,业已煎成,尚未进口,请余诊断可服与否。余云:“内实真热,外观假寒,倘若服之,何异火上添油,抱薪救火?恐汝有终天之恨,悔之何及。”余知此证乃阳毒发厥。经曰:“热深厥亦深”,此之谓也。遂用大承气汤。
大黄18克,芒硝12克,厚朴10克,枳实12克,加犀角6克,黄连6克,生地18克,寸冬12克,木通10克。
煎服半碗,一时许,大便解下三次,厥回大半,脉现滑数。又煎服一碗,至夜解下五、六次,色似坏瓜,气极臭秽,渐渐舌苔亦退,热渴大减,险证皆无。后用柴胡养荣汤加生四物汤,五帖后,发鼻衄甚多,越二日,周身发出红斑极稠,调理三十余日,平复如常。
按:阳盛于内,拒阴于外。热深厥深,真热证也。“寒因寒用”,非有卓识者,不能此也。
【案二十二】
邑西北十五里于庄村,教谕韩孝廉振东之孙,年十二,于三月染疫。泄泻甚重,所泻之物,如鱼脑豆汁,兼杂脓血,日夜二十余次,已十二日矣,每日饮冷水五六盅,全家俱知不起,不忍坐视。半月后,邀余诊治,以为尽人事而已。六脉细数劲硬,沉取有力,确系大肠胶闭证。细审气血,精神犹存,此作坏证,因误治大下,邪毒仍在故也。余用大承气汤加减。
大黄24克,枳实12克,厚朴10克,芒硝12克,黄连3克,寸冬15克,黄芩10克,金银花10克。
投一剂,泻下秽物六七次,病势略减。原方又投一剂,又攻下十余次,由此热退七八,人事渐醒,饮食渐进。后改用养阴清瘟化毒之味,五、六剂,月余平复。
养阴清瘟化毒汤
当归12克,白芍12克,生地10克,丹皮6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知母10克,玄参6克,地骨皮6克,木通6克,寸冬10克,条黄芩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按:染疫毒泻痢,为疫毒内侵,仍当下之,此“通因通用”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