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
( huangdan )
中医
简介: |
本病是指以白睛、皮肤粘膜、小便发黄为特征的一组症状。 |
病因: |
外因多由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所致,内因多与脾胃虚寒,内伤不足有关,内外二因又互有关联。阳黄多因湿热蕴蒸,胆汁外溢肌肤而发黄;如湿热夹毒,热毒炽盛,迫使胆汁外溢肌肤而迅速发黄者,谓之急黄;阴黄多因寒湿阻遏,脾阳不振,胆汁外溢所致。 1.感受外邪,外感湿热疫毒,从表入里,内阻中焦,脾胃运化失常,湿热交蒸于肝胆,不能泄越,以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浸淫肌肤,下流膀胱,使身目小便俱黄。若湿热夹时邪疫毒伤人者,其病势尤为暴急,具有传染性,表现热毒炽盛,伤及营血的严重现象称曰急黄,如《诸病源候论·急黄候》指出:“脾胃有热,谷气郁蒸,因为热毒所加,故卒然发黄,心满气喘,命在顷刻,故云急黄也”。 2.饮食所伤。饥饱失常,或嗜酒过度,损伤脾胃,以致运化功能失职,湿浊内生,郁而化热,熏蒸肝胆,胆汁不循常道,浸淫肌肤而发黄。如《金匮要略·黄疸病》说:“谷气不消,胃中若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身体尽黄,名曰谷疸”。宋·《圣济总录·黄疸门》说:“大率多因酒食过度,水谷相并,积于脾胃,复为风湿所搏,热气郁蒸,所以发为黄疸”。以上说明饮食不节,嗜酒过度,均可发生黄疸。 3.脾胃虚寒,素体脾胃阳虚或病后脾阳受伤,湿从寒化,寒湿阻滞中焦,胆汁被阻,溢于肌肤而发黄。如《类证治裁·黄疸》篇说:“阴黄系脾脏寒湿不运,与胆液浸淫,外渍肌肉,则发而为黄”。说明寒湿内盛亦可发生黄疸。 4.积聚日久不消,瘀血阻滞胆道,胆汁外溢而产生黄疸如《张氏医通·杂门》指出:“有瘀血发黄,大便必黑,腹胁有块感胀,脉沉或弦,大便不利,脉稍实而不甚弱者,桃核承气汤,下尽黑物则退”。说明症瘕积聚,亦是产生黄疸的病因之一。 |
病机: |
黄疸的病机关键是湿。从脏腑方面,主要脾胃肝胆,且往往由脾胃涉及肝胆,脾主运化而恶湿,如饮食不节,嗜酒肥甘,或外感湿热之邪,均可导致脾胃功能受损,脾失健运,湿邪壅阻中焦,则脾胃升降失常,脾气不升,则肝气郁结不能疏泄,胃气不降,则胆汁的输送排泄失常,湿邪郁遏,导致胆汁浸入血液,溢于肌肤,因而发黄。阳黄和阴黄的不同点在于:阳黄之人,阳盛热重,平素胃火偏旺,湿从热化而致湿热为患。由于湿和热常有偏盛,故阳黄在病机上有湿重于热或热重于湿,或湿热并重。火热极盛渭之毒,如热毒壅盛,邢入营血,内陷心包,多为急黄;阴黄之人,阴盛寒重,平素脾阳不足,湿从寒化而致寒湿为患,同时阳黄日久,或用寒凉之药过度,损伤脾阳,湿从寒化,亦可转为阴黄。此外,常有因砂石、虫体阻滞胆道而导致胆汁外溢发黄者,病一开始即见肝胆症状,其表现也常以热证为主,属于阳黄范围。 |
诊断: |
(1)阳黄:①湿热兼表:证候:黄疸初起,轻度目黄或不明显,畏寒发热,头重身疼,倦怠乏力,脘闷不饥,小便黄,苔薄腻,脉浮弦或浮数。证候分析:湿热外袭,侵入肌表,气机不宣,阳气被郁,故畏寒发热;湿性重着,阻遏清阳则头重;阻滞经络则身痛,倦怠乏力;湿热内犯中焦,阻于脾胃则脘闷不饥;湿热下注膀光,则小便色黄;因湿热初袭,肝胆受邪不重,胆液外溢不甚,则见眼目轻度黄染,或不很明显。苔薄腻,脉浮弦或浮数,均为湿热袭表之征。②热重于湿:证候:身目黄色鲜明,发热口渴,心烦欲呕,脘腹满胀,饮食减退,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舌质红,脉弦数或滑数。证候分析:热重于湿的证候主要涉及阳明胃,并使肝胆失于疏泄,以致胆汁不循常道而泛溢于肌肤,发为黄疸。热为阳邪,热重于湿,故身目色黄鲜明;热邪内盛,灼伤津液,故身热口渴;湿热蕴结中焦,运化失常,故饮食减退;胃失和降,浊气上犯,则心烦欲呕;胃腑热盛,腑气不通,故脘腹胀满,大便秘结;湿热下注,邪扰膀胱,气机失利,故小便黄赤。湿热蕴结,肝胆热盛,故舌苔黄腻,舌质红,脉弦数或滑数。③湿重于热:证候:身目色黄而不光亮,身热不扬,头重身困,胸脘痞满,食欲减退,口渴不多饮,便稀不爽,小便短黄,苔厚腻或黄白相兼,脉濡缓或弦滑。证候分析:湿重于热之证主要由于湿遏热伏,肝失疏泄,胆液不循常道,溢于肌肤而发黄疸。因湿为阴邪,湿重于热,故身目色黄而不鲜;湿甚于内,热被湿遏,不能外透,故身热不扬;湿困中宫,浊邪不化,脾胃运化功能减退,故胸脘痞满,食欲减退,湿热夹滞,阻于肠道并见大使稀而不爽等症。舌苔厚腻,脉象弦滑或儒缓,均为湿重热轻之征。④胆热淤结:证候:黄疸胁痛,高热烦躁,口苦口干,胃纳呆滞,恶心呕吐,腹部满胀,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苔黄糙,脉弦滑数。证候分析:热邪淤结胆腑,胆失通降,不通则痛,故胁痛;胆汁因其淤滞而不循常道,泛溢于肌肤,发为黄疸,胆热炽盛,故高热,烦躁,口苦、口干;胆胃不和,故恶心、呕吐、纳呆;腑气不通,故腹满、便秘。舌苔黄糙,脉弦滑数均为胆热之象。 (2)阴黄:①寒湿阻遏:证候:身目俱黄,黄色晦暗,脘闷腹胀,食欲减退,大便溏薄,神疲畏寒,苔白腻,质淡体胖,脉沉细而迟。证候分析:湿从寒化主要涉及太阴脾。由于寒湿内阻,阳气不宣,土壅木郁,阻滞胆汁排泄,溢于肌肤而发为黄疸。寒湿均为阴邪,故身目黄色而晦暗;寒湿困脾,运化失调,故脘闷腹胀,食欲减退,大便溏薄;寒湿久留,阳气已虚,气血不足,故见神疲畏冷,四肢无力;苔白腻,质淡体胖,为阳虚湿浊不化之象;脉沉细而迟,为寒湿留于阴分之征。②肝郁血瘀:证候:身目发黄而晦暗,面色黧黑,胁下有症块胀痛,皮肤可见赤纹丝缕,舌质紫或有瘀斑,脉弦涩或细涩。证候分析:黄疸日久,由气郁而血瘀,瘀血留着,结于胁下,渐成症块,使络道滞塞,则见赤纹丝缕等症;胆汁受阻,而发黄疸。肝郁血瘀之证,多为其它黄疸病日久失治演变而来,且多虚实夹杂,有偏热者,亦有偏寒者,根据脉证加以辨别。③脾虚血亏:证候;面目及肌肤发黄,黄色较淡,小便黄,肢软乏力,心悸气短,纳呆便溏,舌淡苔薄,脉濡细。证候分析: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血败而不华色,不能营养于内外,故面目肌肤发黄。肌肤不泽、肢软乏力;血虚心失所养则心悸,气不足则气短;脾胃虚弱,运化无权则纳呆便溏。舌淡苔薄,脉濡细,为脾虚血亏之征。 (3)急黄:①热毒炽盛:证候:黄疸急起,迅即加深,高热烦渴,呕吐频作,脘腹满胀,疼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烦躁不安,苔黄糙,舌边尖红,扪之干,脉弦数或洪大。证候分析:热毒入侵,毒性猛烈,熏灼肝胆,则胆汁泛溢,而发为黄疸,且迅速加深;热毒内炽,灼伤津液,则高热烦渴,小便黄赤;热毒结于阳明,腑气不通,则大使秘结;胃失和降,则呕吐频作;热毒炎上,扰乱神明,故烦躁不安。②热毒内陷:证候: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身黄如金,高热尿闭,衄血便血,皮下斑疹,或躁动不安,甚则狂乱、抽搐,或神情恍惚,甚则神昏谵语,舌苔秽浊,质红绛,脉弦细而数。证候分析:疫邪毒热,其势凶猛,传变迅速,故起病急骤;热毒鸦张,乘势内扰,逼胆汁外溢,故身黄如金;热毒耗的津液,热闭膀胱,气化无权,故高热尿闭;毒热侵入营血,迫血妄行,溢于肌肤则成斑疹,上逆则为吐衄,下行则为便血;热毒扰动肝风,轻则肢体颤动,重则狂乱或四肢抽搐;热毒内陷心包,扰乱神明,蒙蔽心窍,轻则神昏恍惚、躁动不安,重则神昏谵语。苔秽浊为病毒侵袭之象;舌红绛为热毒内陷营血之征;脉弦细而数,为热毒内炽、阴精亏损的表现。 |
治疗: |
1.辨证分型治疗:黄疸的辨证治疗,以阴阳为纲。阳黄以湿热为主,阴黄以寒湿为主。治疗大法,主要为清热化湿利小便。化湿可以退黄,属于湿热的清热化湿,必要时适当同时通利腑气,以使湿热下泄。属于寒湿的温中化湿。利小便主要是通过淡渗利湿、以达到湿祛黄退的目的。正如《金匮要略·黄疸病》说:“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至于急黄热毒炽盛,邪入心营,又当以清热解毒,凉营开窍为法。 (1)阳黄: ①湿热兼表: 治法:清热利湿,解表散邪。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甘露消毒饮加减。方中麻黄、薄荷宣散外邪,用量宜轻,取其微汗之意;藿香、蔻仁、石菖蒲芳香化浊;连翘、黄芩清热解毒;滑石、木通、赤小豆淡渗利湿,通利小便;茵陈清热利湿退黄;加姜枣、甘草调和脾胃;合方共为清热利湿,宣散外邪之剂,表证一罢,薄荷、麻黄减去,不可再投。 ②热重于湿: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散结。 方药:茵陈蒿汤加味。方中茵陈为清热利湿,解毒退黄之要药,用量宜重;栀子、大黄清热散结,荡涤热毒。加车前草、猪苓、泽泻渗利湿邪,使湿热分消,从二便而去。药后大便稍溏,排便次数增加1~2次为度,如药后大便不溏,可加重大黄用量,有助于黄疸的消退,或热盛有化火之势,出现口苦、渴欲饮冷、苔黄糙者,可合龙胆泻肝汤,清热泄火,利湿退黄。 如因砂石阻滞胆道,而见身目黄染,肋痛牵引肩背,或恶寒发热,大便色淡灰白,宜用大柴胡汤加茵陈、金钱草、郁金疏肝利胆,清热退黄。如因虫体阻滞胆道,突然出现黄疸胁痛时发时止,痛有钻顶感,宜用乌梅丸加茵陈、山栀子以安蛔止痛,利胆退黄。 ③湿重于热: 治法:利湿化浊,清热退黄。 方药:茵陈四苓汤加味。方中茵陈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湿,通利小便;白术甘温健脾除湿。并酌加藿香,蔻仁等芳香化浊,宣利气机,助化湿退黄之力。 若湿困脾胃,便溏尿少,口中甜,则用茵陈胃苓汤,健脾除湿,化气利水。如果热留未退,乃困湿热未得透泄,可加用栀子柏皮汤增强泄热利湿作用,在病程中如见阳明热盛,灼伤津液,积滞成实,大便不通,宜用大黄硝石汤泻热去实,急下存阴。 ④胆热淤结: 治法:清肝利胆,化湿退黄。 方药:清胆汤加减。方中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黄芩清热解毒,配柴胡疏达肝胆之气机;大黄、玄明粉、枳实泄下通便,以荡涤瘀热,配丹参加强法瘀之力;加茵陈、金钱草、海金砂清热利湿以退黄。若胁痛加川楝子、玄胡疏肝行气,开郁通络。 (2)阴黄: ①寒湿阻遏: 治法:健脾和胃,温化寒湿。 方药:茵陈术附汤加味。方中茵陈除湿利胆退黄;由于阴黄属寒湿凝滞,故用以附子、干姜辛温之品,温中散寒,而化寒湿;佐以白术、甘草甘温健脾,酌加茯苓、泽泻淡渗利湿,以增强其除湿之功。 ②肝郁血瘀: 治法:活血化瘀,疏肝退黄。 方药:鳖甲煎丸加减。方中以鳖甲软坚散结通络为主药,用大黄、zhe虫、桃仁等破血化瘀,疏通肝经络脉之瘀滞;用厚朴、柴胡、蜣螂等行气开郁,调达肝气之郁结;瞿麦、石苇等利水除湿;干姜、黄芩协调阴阳;人参、阿胶等益气养血。其余诸药,或入血分以化瘀,或入气分以解郁,或助正气之虚,或攻邪气之实,共成攻补兼施,寒温并用,调气活血,诸法兼备之方,因肝郁血瘀常为虚寒、寒热错杂之证,故本方较为适合。如脘腹胀痛,纳呆神倦,食少便溏,脉细弱者,为肝郁脾虚之证,当以调理脾为主,而兼调肝,用六君子汤加当归、芍药等。 ③脾虚血亏: 治法:健脾温中,补养气血。 方药:小建中汤加味。方中桂枝配姜枣辛甘合而生阳;芍药配甘草酸甘化阴;饴糖缓中健脾。是方使阴阳既济,中气自主,脾胃健旺,气血滋生,黄疸即消退。若偏于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偏于血虚者加当归、地黄;阳虚而寒者,桂枝改用肉桂。 (3)急黄: ①热毒炽盛: 治法:清热解毒,泄火退黄。 方药:茵陈蒿汤、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加减。方中用茵陈蒿汤清热利湿退黄;黄芩清上焦之火;黄连清中焦之火;黄柏清下焦之火;栀子清三焦之火;大黄荡涤肠胃之瘀热,以助退黄之力。配五味消毒饮以清热解毒。三方合用有直泄三焦燎原之火,荡涤血分蕴蓄之热毒。对热毒炽盛,确有顿挫之功。 若热深毒重,气血两燔,证见大热烦躁,皮肤发斑,齿龈出血,可用清瘟败毒饮,清热解毒、凉血救阴。 ②热毒内陷: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救阴。 方药:犀角散加味。方中犀角是清热凉血之要药,配以黄连、栀子、升麻则清热解毒之力更大,取茵陈清热利湿退黄。加生地、玄参、石斛、丹皮清热解毒,养阴凉血。共清营分鸱张之热毒,救心肝耗的之阴血的功效。 如热毒动血,迫血妄行,而见吐衄发斑者则用犀角地黄汤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治疗。 急黄发病急骤,传变迅速,病死率高,必须及时抢救治疗,故按病势发展过程,分为热毒炽盛及热毒内陷两个证候加以介绍: 热毒炽盛:属于邪实而正气尚存,元气未脱,邪毒尚未深陷,清窍蒙而未闭,故应以祛邪解毒为主,用苦寒直折、泄火解毒的方法,必须中病即撤,不可多投。同时现其脉证,酌情取舍,必要时加用凉血养阴之品,以防耗血伤阴之弊。 热毒内陷:为病势继续发展,疫热火毒,内攻心肝,迅速耗伤气阴,而呈现神昏谵语、正虚邪实错综复杂的怔候。在临床上又有痰热互结与痰湿蕴滞之辨。前者予以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之类,清热解毒,开窍镇惊;后者用至宝丹、猴枣散之类,芳香开窍,清心涤痰。 2.简易方治疗: (1)肝炎糖浆Ⅱ号10ml,每日3次。用阳黄,湿热并重。 (2)茵陈30g,水煎服。用于阳黄,湿热并重。 (3)鲜白茅根60g,水煎服,用于阳黄,热重于湿。 (4)鲜车前草60g,水煎服,用于阳黄,湿重于热。 (5)金钱草90g,水煎服,用于阳黄,湿热并重。 (6)虎杖、茵陈、红枣各30g,水煎服,用阳黄,湿热并重。 (7)茵陈30g,干姜10g,炙附片10g,水煎服,用于阴黄寒湿阻遏。 黄疸的治疗应以清利湿热为主,根据辨病辨证相结合的原则,在治疗上对于热重于湿的胆热瘀结,因其病位在胆,属腑,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通腑泻热,疏肝利胆。组成以茵陈、柴胡、白芍、枳实、黄芩、栀子、金钱草、川楝、元胡、大黄、芒硝、法夏等,其中大黄、芒硝的使用甚为关键,务使达到腑气下通,瘀热清解的目的。对于湿重于热,除清热外,更需强调去湿利小便,以使湿热分清,湿有出路,组成以银花、连翘、柴胡、白芍、茵陈、栀子、茯苓、白术、猪苓、车前子、薏仁、山楂、神曲、郁金、板蓝根等。 |
针灸: |
1.针灸取胆俞、太冲、合谷、阳陵泉、内庭,针刺用泻法。胁痛加肝俞、内关、足三里、失眠加神门、三阴交。2.耳针取肝、胆、胃等穴,可针刺,也可贴敷。 |
西医
简介: |
黄疸是由于血中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2mg/dl)时,使巩膜、皮肤、粘膜和某些体液染黄现象,正常人血清总胆红素为5.0—17.0μmol/l(0.3—1. 0mg/dl),其中结合胆红素不超过34/μmol/l(0.2mg/dl)。当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值时称为高胆红素血症。血清胆红素已增高而临床未出现黄疸者称为隐性黄疸。血清胡萝卜素增高和服用大剂量米帕林(阿的平)时,皮肤、粘膜也可出现黄疸,但均非由胆红素增高所致,称为假性黄疸。 |
病因: |
1.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加,胆红素生成过多而引起的溶血性黄疸。2.肝细胞病变以致胆红素代谢失常而引起的肝细胞性黄疸。3.肝内或肝外胆管系统发生机械性梗阻,影响胆红素的排泄,导致梗阻性(或阻塞性)黄疸。4.肝细胞有某些先天性缺陷,不能完成胆红素的正常代谢而发生的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
发病机理: |
黄疸的发生机制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胆红素产生过多:如胆红素的形成超过肝脏处理的能力时,血清胆红素即可增高,主要见于溶血性黄疸,也可由于旁路性胆红素形成过多所致。新生儿期由于肝脏发育不成熟,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和结合能力低于正常,故新生儿溶血症时常有很深的黄疸。 2.肝细胞处理胆红素障碍:肝细胞对胆红素摄取、结合和排泄的异常,均可致黄疸。按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又可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 (1)先天性胆红素代谢障碍:包括:①gilbert综合征:由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力低下和对胆红素摄取缺陷所致。③crigler-najjar 综合征:由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力缺乏或严重低下所致。③rotor综合征:由肝细胞摄取非结合胆红素和排泄结合胆红素的先天性缺陷所致。④dubin-johnson综合征:由肝细胞先天性胆红素排泌功能障碍,对澳磺酞钠等非水溶性染料、色素和有机阴离子的排泌缺陷所致。⑤家族性肝内淤胆综合征胆红素和胆汁分泌异常。 (2)后天性肝病:常见的肝病有病毒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药物性肝病和乙醇性肝炎等。其黄疸的发生机制是多种的,包括肝细胞摄取、结合、排泌胆红素代谢的障碍;胆汁经肝细胞病变部位,返流至肝淋巴管和肝血窦而致黄疸发生等。 3. 胆红素排泄障碍:包括非阻塞性和阻塞性两大类。 (1)非阻塞性:通常称为肝内胆汁淤积,主要由于肝细胞分泌胆汁的细胞器障碍和肝内小胆管病变,包括毛细胆管、细胞骨架、高尔基体和溶酶体功能异常,引起胆汁和胆红素不能有效地排泌至胆道系统,并返流至肝淋巴液和血窦而致黄疸发生。淤胆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如氯丙嗪、甲睾酮等)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属此类型。 (2)阻塞性:如胰癌、壶腹癌、胆管癌、胆石病、硬化性胆管炎等胆管系统的机械性阻塞。由于胆汁排泄至肠道的通道阻塞,胆管内压力增高,从而使胆汁返流至肝淋巴液和血窦;肝细胞分泌胆汁的能力也随之降低,亦导致胆红素的返流。 |
诊断依据: |
黄疸的原发病各不相同,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临床诊断必须详细了解病史、症状,进行 全面的体格检查,以获得对黄疸病因的初步印象。然后根据每个黄疸病例的具体情况,选择 合理的实验室辅助检查,作出比较可靠的临床诊断。 黄疸的诊断中心内容是肝细胞性黄疸和肝外阻塞性黄疸的诊断。 诊断黄疸的最终目的是确定黄疸的类型,诊断原发疾病,但目前尚无单一方法能有效地达到这个目的,所以,应从病史、症状、查体、实验室检查和器械检查等诸多方面综合考虑,才能作出正确明确诊断。 |
体征: |
(一)症状 1.皮肤、巩膜等组织的黄染:胆红素对含有弹性硬蛋白的组织具有较大的亲和力,所以含有该组织的巩膜、皮肤和粘膜最容易出现黄疸。黄疸加深时,尿、痰、泪液及汗液也被黄染,唾液一般不变色。黄染的深浅不一,与引起黄疸的原发病以及黄疸持续的时间长短有关。 2.尿和粪的色泽改变:肝细胞性和梗阻性黄疸时尿色加深,呈浓茶色,尿色加深的程度与尿中胆红素含量有关。有些患者首先发现尿色变深,有些则先察觉巩膜,皮肤和粘膜的黄染。溶血性黄疸虽有巩膜皮肤黄染,但尿色不深,在急性大量溶血时,尿中出现血红蛋白尿而使尿液呈酱油色。梗阻性黄疸时粪色变淡,甚至完全灰白。 3.消化道症状:黄疸病例常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泄或便秘等症状。 4.胆盐血症的表现:肝外梗阻性黄疸和肝内胆淤可因胆盐排泄受阻而滞留血中,称胆盐血症。其主要症状:①皮肤瘙痒,但瘙痒与黄疸程度可不一致;②心动过缓见于深度黄疸病人,与胆盐刺激迷走神经和抑制心脏传导有关;③肠道因缺乏胆盐,影响脂肪消化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而出现腹胀,出血倾向,脂肪泄和夜盲症等;④乏力、精神萎靡和头痛,可能与胆盐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有关。 (二)体征 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非常重要。首先要确定是否有黄疸,应在充足的自然光线下进行检查。巩膜、舌底西胯弓部粘膜较易发现黄染;用玻片紧压口唇处也可帮助发现黄染。粘膜(包括巩膜)的黄染先于皮肤出现。体检时不可将球结膜下脂肪沉着误为黄疸。前者脂肪稍凸出于巩膜表面,分布不均匀,近内眦稍多见。皮肤发黄不一定表示黄疸,大量进食含胡萝卜素较多的胡萝卜、西红柿、南瓜、甘桔等食物,高胡萝卜血症也能使皮肤粘膜黄染,但巩膜正常。使用新生霉素后体内产生一种无害色素,引起巩膜和皮肤发黄。以上情况,血清胆红素并不增加,故属“假性黄疸”。 体检时要重点了解下列各项资料,有助于黄疸病因的鉴别诊断。 1.皮色一般溶血性黄疸呈淡黄色,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肝细胞性黄疸轻重不一,急性黄疸皮色多呈金黄色;慢性肝内胆淤时皮色较深,梗阻性黄疸的皮色最深,皮色与梗阻程度有关,初期呈金黄色,以后由深黄变绿,后期呈灰暗甚至黑褐色,这与胆红素氧化为胆绿素,乃至胆青素(cholecyanin)有关。 2.其他皮肤表现色素沉着见于慢性肝病和长期胆道梗阻,呈全身性,但脸部尤其是眼眶周围较著。色素沉着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可能有关,此时体内促黑色素激素(msh)增加;肝损时皮内硫氢根(一sh)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减弱,该能使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梗阻性黄疸时皮肤因痊痒而有抓痕征,可伴有出血倾向和继发感染,黄色瘤或黄疣多和血内脂质滞留有关(两者并不完全一致),呈扁平或结节型、眼睑、手掌褶皱、颈部、胸壁、背部和四肢均可出现,血脂下降或严重肝功能衰竭时,黄色瘤也可缩小或消失。肝细胞性黄疸出现皮肤粘膜瘀点的较为常见,且有鼻粘膜、齿龈和口腔粘膜出血。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时可出现皮肤下大片瘀斑等出血灶,与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减少或伴发dic有关。梗阻性黄疸的出血现象一般较轻。蜘蛛痣、肝掌和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男性乳房发育,多见于肝细胞性黄疸,与雌激素在肝内灭能下降有关。 3.浅淋巴结肿大急性黄疸伴全身浅淋巴结肿大,应怀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病毒性时多无明显淋巴结肿大,进行性黄疽而有锁骨上和其他部位浅淋巴结肿大也要考虑是否为癌性黄疸。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粟粒性结核和肺部浸润性疾病,可同时出现黄疸或浅淋巴结肿大。 4.腹部体征 (1)腹部外形:肝占位性病变、巨脾、腹膜后肿瘤和盆腔内肿瘤均有相应部位的局部膨隆,大量腹水时呈蛙腹状,脐部突出,也可发生腹壁疝和脐疝。腹壁静脉曲张见于门静脉高压、门静脉或下腔静脉阻塞。腹部手术疤痕有时也有助于黄疸的病因分析,如胆石病和胆囊炎。 (2)肝脏情况:急性病毒性肝炎或中毒性肝炎时黄疸和肝肿大并存,肝脏质软,压痛和叩击痛较明显。急性和亚急性肝坏死时,黄疸迅速加深,而肝肿大不著或反而缩小,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时,肝肿大不如急性肝炎明显,且质地增加,也可无压痛;肝硬化时也可扪及边缘不齐和大小结节。肝癌时肝肿大较著,可失去正常形态,质坚,可扪及巨大肿块或较小结节,压痛可不显著,但肝表面光滑的不能排除深部癌肿或亚临床型“小肝癌”。肝脓肿接近肝表面时,局部皮肤可有红肿、压痛等炎症征象,巨大肝脓肿、肝包虫病、多囊肝和肝海绵状血管瘤等情况时,肝区或有囊样或波动感。 (3)脾肿大:黄疸而伴脾肿大者,多见于各型肝硬化的失代偿期、慢性活动性肝炎,急性肝炎、溶血性黄疸、全身感染性疾病和浸润性疾病,癌肿侵及门静脉和脾静脉时,可引起脾肿大,少见的脾梗塞和脾脓肿等亦有类似脾肿大,且有压痛等体征。 (4)胆囊肿大:黄疸而伴胆囊肿大者均属肝外梗阻,应考虑:①癌性黄疸见于胆总管癌、胰头癌、乏特壶腹癌和罕见的原发性十二指肠癌。胆囊光滑、无压痛,可移动,即所谓cour-voisier胆囊。胆囊癌时质坚,常有压痛,②原发性胆总管结石一旦出现梗阻,胆囊可肿大,多无压痛。胆囊结石和慢性胆囊炎时,胆囊萎缩而不能扪到,③慢性梗阻性胆囊炎,因胆囊管存在结石,胆囊肿大的机会较急性胆囊炎为大,压痛不明显。④慢性胰腺炎时,炎症纤维组织增生可压迫胆总管而使胆囊肿大,压痛也不显著。⑤胆囊底部巨大结石、先天性胆管扩张或胆道蛔虫症,也可引起胆囊肿大、压痛多不明显。肝内胆淤时胆囊多萎缩,胆囊是否肿大有助于黄疸的鉴别诊断。 5.其他情况有肝炎、扑翼震颤、肝性脑病和其他神经精神异常、腋毛稀少、睾丸萎缩、杵状指、皮肤角化过度、匙状指甲、多发性静脉栓塞和心动过缓等。晚期癌性黄疸病人尚可表现癌肿转移的有关征象。肝功能衰竭可表现脑病和颅内出血情况。血腹、胆汁性腹膜炎,胆汁性肾病和休克等也可见于癌性黄疸病人。 |
影响诊断: |
x线检查 1.肝区x线平片有助于了解肝脏大小和形态,结合透视还可确定膈肌的位置,膈面是否光滑,膈肌活动是否受限等。 2.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可能发现食管静脉曲张等。十二指肠低张造影或有助于肝外梗阻的诊断,例如胰头癌时,十二指肠乳头区及其附近可显示粘膜改变,压迹或充盈缺损;胆囊癌常在十二指肠球部或降部造成压迹。 3.常规口服和静脉胆道造影常因黄疸较深而不能显影,如采用某些造影剂(如40%cholovue等)则在总胆红素大于102~119μmol/l(6~7mg/dl)时,仍可造影。口服胆囊造影时,可静脉注射胆囊收缩素或作胆囊持续摄影,能提高胆囊疾病的诊断率。 4.纤维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经皮肝穿胆管造影(ptc)可显示胆道梗阻的部位和范围,有助于肝内、肝外梗阻性黄疸的鉴别。为了避免肝穿刺胆管造影的并发症如出血、胆汁性腹膜炎,近有人倡用颈静脉插管造影,从颈静脉插管至肝静脉,然后穿破血管进入胆管进行造影。 5. 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对黄疸的鉴别诊断意义不大。从显示的血管变化可以推测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对胰腺疾病或有帮助。 6.脾门静脉和脐静脉造影可显示门脉系统的血管形态,对诊断门静脉高压、肝占位病变及门体分流术前估计病情有一定帮助。黄疸病例较少进行此类检查。 7.电子计算机分层摄影检查(ct)。腹部ct可能显示肝胆胰等腹内脏器的断层图象,对肝脏和胰脏内有无占位性病变以及胆管和胆囊是否扩张有较大参考价值。有助于梗阻性黄疸的病因诊断。 |
尿: |
尿液中胆红素溶血性黄疸尿液不含胆红素,肝细胞性和梗阻性黄疸均呈阳性反应。尿液中尿胆原和尿胆素急性大量溶血时,尿液中尿胆原显著增加;慢性少量溶血时,尿胆原含量变化不大。肝细胞性黄疸时,尿液尿胆原可增加;肝内胆淤时则可减少,甚消失。肝外梗阻时尿中多无尿胆原,尤其是癌性黄疸。尿胆素系尿胆原的氧化产物,两者临床意义相同。 |
粪便: |
粪中尿胆原梗阻性黄疸时可见下降,结石性梗阻常为不完全性,而癌性梗阻则可完全性。长期粪中尿胆原减少(<40mg/24小时=,提示癌性黄疸。 |
其他诊断: |
染料排泄功能试验①溴磺酞钠(bsp)排泄试验本试验反映肝细胞损害虽较灵敏,但血清总胆红素大于34μmol/l(2mg/dl)时,即可影响比色而不宜检查。对于胆红素排泄功能障碍的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如dubinjohnson综合征有较大参考意义,②靛青绿(icg)排泄试验icg入血流后,迅速与白蛋白结合而被肝细胞摄取,在肝内经代谢后直接由胆道排入肠道,故能正确反映肝细胞排泄功能。正常人按0.5mg/kg体重的icg量作静脉注射,15分钟后静脉内滞留量为0~10%。放射性核素检查1.放射性核素肝胆动态显像(ect)目前用99mtc标记的吡哆醛氨基酸类化合物或己酰苯胺亚氨三醋酸类化合物(99mtc一hida、99mtc一ehida)作肝胆显象检查,使用二异丙基ida(99mtc一disida)和mebrofexin可在血清总胆红素510μmol/l(30mg/dl)左右进行检查。正常的肝胆动态闪烁扫描像即可排出梗阻性黄疸的可能。梗阻性黄疸时显像剂向肠道排泄延迟(不完全性梗阻)或无法排出(完全性梗阻),肝脏影像消退亦甚缓慢;梗阻部位以上显示胆道扩张。非梗阻性黄疸可见肝内放射性核素摄取量减少,而不出现明显的肝内胆系图像。肝胆系统ect检查可以作出程度不等的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完全性梗阻、不完全性梗阻和非梗阻性黄疸的诊断率分别为98%~100%、74%~78%和77%~79%。2.14c黄嘌呤试验测定血中黄嘌呤酶(xo)的含量,有助于肝细胞性黄疸和肝外梗阻性黄疸的鉴别。正常时黄嘌呤经黄嘌呤氧化酶的作用可在体内形成尿酸。肝细胞损害时黄嘌呤氧化酶释入血液,并使血内黄嘌呤转化为尿酸,致血中尿酸增高,黄嘌呤氧化酶亦见上升,所以有助于肝细胞黄疸的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疸早期,由于肝脏实质尚未受损,血中黄嘌呤氧化酶并不增加,血中尿酸含量亦属正常。肝活组织检查对弥漫性肝病的诊断,如慢性活动性肝炎、早期肝硬化和药物性黄疸等;边缘性疾病的确定,如慢性活动性肝炎与慢性迁延性肝炎的区分;药物性肝内胆淤与肝外梗阻的鉴别等有帮助。一般来说深度黄疸时不宜作肝穿刺,因胆系梗阻时穿刺后有引起胆汁性腹膜炎可能,但对肝内胆淤病例仍不受限。肝内占位性病变如原发性肝癌多不作肝穿,因阴性不能除外该病。腹腔镜检查能较大范围地看清肝、胆囊、腹膜、脾等,甚至可以看到部分胰脏,同时可以取组织活检。其对腹部疾患的手术探查免除率可达43%~91%,有助于某些黄疸的病因诊断。可惜这是一个创伤性检查法,尤其对病情严重的病例有一定的危险性。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试验应用强的松或其他制剂作试验治疗,如强的松10~15mg,3~4次/日,共5~7日,血清胆红素浓度可较服药前下降40%~50%以上,有利于肝细胞性黄疸和肝内胆淤(临床上酷似肝外梗阻),而肝外梗阻性黄疸多无明显改变。剖腹探查经现有的检查,仍有少数病例不能肯定是否有肝外阻塞性黄疸,宜剖腹探查,同时可以取组织活检。但剖腹探查能造成病毒性肝炎10%的死亡率,应予注意。 |
免疫学: |
1.免疫球蛋白慢性活动性肝炎时igg明显增高,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时igm显著上升。肝外梗阻时,免疫球蛋白则为正常。2.甲胎蛋白(afp)正常成人血中afp含量极微(<20ng/ml)。用琼脂扩散法检查,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阳性率约为70%~80%。利用血凝法(prha)、放免法、火箭电泳自显影法,阳性率可增加。慢性活动性肝炎和活动性肝硬化可有暂时性升高。原发性胆管细胞癌和继发性肝癌不升高。3. 脂蛋白x(cp一x)胆道梗阻时,可出现一种低密度磷脂,后者的测定对黄疸的鉴别诊断有较大参考意义。不论肝外梗阻或肝内胆淤,cp一x几乎总呈阳性,而大多数(95%)非胆淤型肝病则为阴性。cp一x亦有助于鉴别先天性胆道闭塞(阳性)和肝炎(阴性)、cp-x不能区别肝内或肝外胆道梗阻。4.自身抗体测定免疫荧光试验测定黄疸病例线粒体抗体的阳性率不一,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约为95%,慢性活动性肝炎为30%,而长期肝外梗阻者偶呈阳性(<5%)。5.乙型肝炎的抗原抗体系统计有hbsag(表面抗原)、抗hbs(表面抗体),抗hbc(核心抗体)、hbeag(e抗原)和抗hbe(e抗体)俗称“二对半”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有所帮助。 |
鉴别诊断: |
1.溶血性黄疸:儿童、青年多见,性别无差别,有家族史、类似发作史、急性发病有溶血因素可查,急性溶血或危象时可有深度黄疸,慢性少量溶血不一定有。无瘙痒,急性大量溶血时有腹痛,可累及腰部。无消化道症状。脾脏肿大。血象可见贫血征,网织红细胞增多。凡登白反应间接阳性,血清总胆红素一般<85μmol/l。1分钟胆红素<35%。尿色正常,尿中无胆红素,粪色深,粪中尿胆原增加。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均正常。肾上腺皮质激素试验无诊断价值。特殊诊断技术有血清学检查(血片、骨髓片及溶血试验)。 2.肝细胞性黄疸:30岁前急性肝炎多见,30岁后肝硬化多见。性别无明显差别。有肝炎接触史、输血史、损肝药物史、酗酒史。黄疸情况轻重不一,急性肝炎时多暂短。多无瘙痒,或胆淤时有瘙痒。消化道症状明显。急性时脾脏短暂肿大,肝硬化时明显肿大。急性肝炎可有白细胞偏低,肝硬化后期可有贫血、白细胞下降和血小板减少。凡登白反应直接阳性。血清总胆红素不定,一般<170μmol/l。1分钟胆红素>35%。尿色加深,尿中胆红素阳性。粪色正常,粪中尿胆原多无变化。血清碱性磷酸酶多正常,血清转氨酶多明显上升。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维生素k不能纠正。肾上腺皮质激素试验急性肝炎的黄疸明显下降。特殊诊断技术有肝功能试验(血清酶学)、必要时肝活检。 3.梗阻性黄疸 (1) 结石:中年多见,女性多见,尤其肥胖者。可有类似发作史,(腹痛或黄疸)。黄疸急起,多在腹痛后出现,历时短暂,可波动。可有瘙痒,腹痛较剧,常有绞痛。多无消化道症状。脾脏不肿大,白细胞增多。凡登白反应直接阳性。血清总胆红素可>170μmol/l。1分钟胆红素>35%。尿色深,胆红素呈波动。粪色变浅呈波动性,粪中尿胆原减少。血清碱性磷酸酶明显上升,波动性。血清转氨酶正常,可轻度上升。凝血酶原时间可延长,维生素k能纠正。肾上腺皮质激素试验黄疸下降不明显。特殊诊断技术有放射学、b超、ct、ercp。 (2) 癌肿:中、老年多见,男性多见。短期内消瘦,(体力减退)。黄疸缓起,呈进行性加深。常有瘙痒。持续性腹痛。消化道症状早期不明显。脾脏一般不肿大。血象呈贫血征,白细胞增加。凡登白反应直接阳性。血清总胆红素多>170μmol/l。1分钟胆红素>35%。尿色深,尿中胆红素阳性。粪中尿胆原进行性减少,粪呈陶土色。血清碱性磷酸酶明显上升,呈进行性。血清转氨酶可中度上升。凝血酶原时间晚期延长,不能用维生素k纠正。肾上腺皮质激素试验黄疸下降不明显。特殊诊断技术有b超、ct、ercp。 |
疗效评定标准: |
治愈标准 黄疸消退,全身症状及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器械检查等诸多方面检查正常或接近正常。 |
预后: |
黄疸为常见之病,治疗得当,预后良好。《金匮》云:“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为难治”。说明黄疸经过十天左右的治疗应逐渐消退,如不退反而加剧者,则属难治。此外,属急黄者预后多不良,即所谓“命在顷刻,故云急黄也”。 |
治疗: |
1.治疗原发病黄疸是一个临床体征,是由许多不同的因素或疾病所引起。其根本治疗是针对引起黄疸的因素或原发病。例如胆结石、药物性肝炎等。 2.对阻塞性黄疸的症状治疗 (1)长期完全性阻塞黄疸,可因肠道缺乏结合的胆汁酸盐而出现脂溶(a、d、k 等)的缺乏,宜注射补充。 (2)对不完全阻塞黄疸而有严重篷痒的病例,可口服离子交换树脂消胆胺,使胆汁酸与消胆胺结合经粪便排出,减少胆汁酸的吸收。 3.对阻塞性黄疸的非根性治疗长期(6周以上)肝外胆道阻塞,肝的线粒体呼吸功能和酮体产生功能均下降;为根治手术创造条件,最好先引流(包括pic)4~6周,以便功能恢复;对不能根治的病例,应作胆系十二指肠吻合术。 4.苯巴比妥是肝细胞内葡萄糖醛基转移酶的诱导剂,对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gilbert综合征和crigler一najjur综合征有降低血清非结合胆红素的功效。 5.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药物引起的肝损伤,尤其肝内淤胆,有一定的疗效。 |
中西医结合: |
黄疸病早期发现,早期按辨证分型服用中药汤药可以治愈,如《金匮要略.黄疸病》指出:“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痉,反剧为难治”。这说明黄疸病经中医辨证论治,一般在短期内,黄疸即可消退。如果黄疸逐渐加深,出现高热烦渴、衄血便血、皮下斑疹,甚则神志昏迷,提示病势加重,则应采取中西医结合抢救治疗。 |
“黄疸” 相关论述
黄疸是由于感受湿热疫毒等外邪,导致湿浊阻滞,脾胃肝胆功能失调,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引起的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肝胆病证。
黄疸为临床常见病证之一,男女老少皆可罹患,但以青壮年居多。历代医家对本病均很重视,古代医籍多有记述,现代研究也有长足进步,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好疗效,对其中某些证候具有明显的优势。
《内经》已有黄疽之名,并对黄疽的病因、病机、症状等都有了初步的认识,如《素问·平人气象论篇》云:“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云:“溽暑湿热相薄,争于左之上,民病黄瘅而为朋肿。”《灵枢·经脉》云:“是主脾所生病者,·,…—黄疽,不能卧。”《金匮要略》将黄疸立为专篇论述,并将其分为黄疸、谷疽、酒疸、女劳疸和黑疽等五疸。《伤寒论》还提出了阳明发黄和太阴发黄,说明当时已认识到黄疸可由外感、饮食和正虚引起,病机有湿热,瘀热在里,寒湿在里,相关的脏腑有脾胄肾等,并较详细的记载了黄疸的临床表现,创制了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等多首方剂,体现了泻下、解表、清化、温化、逐瘀、利尿等多种退黄之法,这些治法和方剂仍为今天所喜用,表明汉代对黄疽的辨证论治已有了较高的水平。《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提出了一种卒然发黄,命在顷刻的“急黄”。《台秘要·温病及黄疽》引《必效》曰:“每夜小便中浸白帛片,取色退为验。”最早用实验检测的比色法来判断治疗后黄疽病情的进退。宋代韩祗和的《伤寒微旨论》除论述了黄疽的“阳证”外,还特设《阴黄证篇》,并首创用温热药治疗阴黄。
元代罗天益所著《卫生宝鉴·发黄》总结了前人的经验,进一步明确湿从热化为阳黄,湿从寒化为阴黄,将阳黄和阴黄的辨证论治系统化,执简驭繁,对临床实践指导意义较大,至今仍被采用。《景岳全书·黄疸》中载有疽黄证,认为其发病与“胆液泄”有关,提示了黄疸与胆液的关系。《杂病源流犀烛·诸疽源流》认识到了黄疸的传染性及其严重性:“又有天行疫疠,以致发黄者,俗谓之瘟黄,杀人最急。”
本病与西医所述黄疸意义相同,大体相当于西医学中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胆囊炎、钩端螺旋体、某些消化系统肿瘤,以及出现黄疸的败血症等,若以黄疸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黄疽的病因主要有外感时邪,饮食所伤,脾胃虚弱及肝胆结石、积块瘀阻等,其发病往往是内外因相因为患。
1.外感时邪外感湿浊、湿热、疫毒等时邪自口而人,蕴结于中焦,脾胃运化失常,湿热熏蒸于脾胃,累及肝胆,以致肝失疏泄,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外溢肌肤,上注眼目,下流膀胱,使身目小便俱黄,而成黄疸。若疫毒较重者,则可伤及营血,内陷心包,发为急黄。
2.饮食所伤饥饱失常或嗜酒过度,皆能损伤脾胃,以致运化功能失职,湿浊内生,随脾胃阴阳盛衰或从热化或从寒化,熏蒸或阻滞于脾胃肝胆,致肝失疏泄,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浸淫肌肤而发黄。如《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曰:“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身体尽黄,名曰谷疸。”
3.脾胃虚弱素体脾胃虚弱,或劳倦过度,脾伤失运,气血亏虚,久之肝失所养,疏泄失职,而致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浸淫肌肤,发为黄疸。若素体脾阳不足,病后脾阳受伤,湿由内生而从寒化,寒湿阻滞中焦,胆液受阻,致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浸淫肌肤,也可发为黄疽。
此外,肝胆结石、积块瘀阻胆道,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也可引起黄疽。
黄疸的发病,从病邪来说,主要是湿浊之邪,故《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有“黄家所得,从湿得之”的论断;从脏腑病位来看,不外脾胃肝胆,而且多是由脾胃累及肝胆。黄疸的发病是由于内外之湿阻滞于脾胃肝胆,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肝失疏泄,或结石、积块瘀阻胆道,.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而成。病理属性与脾胃阳气盛衰有关,中阳偏盛,湿从热化,则致湿热为患,发为阳黄;中阳不足,湿从寒化,则致寒湿为患,发为阴黄。至于急黄则为湿热夹时邪疫毒所致,也与脾胃阳气盛衰相关。不过,正如《丹溪心法·疸》所言:“疸不用分其五,同是湿热。”临床以湿从热化的阳黄居多。阳黄和阴黄之间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相互转化,阳黄日久,热泄湿留,或过用寒凉之剂,损伤脾阳,则湿从寒化而转为阴黄;阴黄重感湿热之邪,又可发为阳黄。
【临床表现】
本病的证候特征是目黄、身黄、小便黄,其中以目黄为主要特征。患病初起,目黄、身黄不一定出现,而以恶寒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肠鸣,肢体困重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为主,三五日后,才逐渐出现目黄,随之出现尿黄与身黄。亦有先出现胁肋剧痛,然后发黄者。病程或长或短。发黄程度或浅或深,其色或鲜明或晦暗,急黄者,其色甚则如金。急黄患者还可出现壮热神昏,衄血吐血等症。常有饮食不节,与肝炎病人接触,或服用损害肝脏的药物等病史。
【诊断】
1.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其中目黄为必具的症状。
2.常伴脘腹胀满,纳呆呕恶,胁痛,肢体困重等症。
3.常有饮食不节,与肝炎病人接触,或服用损害肝脏的药物等病史,以及过度疲劳等诱因。
4.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尿胆红素、尿胆原、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以及b超、ct、胆囊造影等检查,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1.萎黄黄疽与萎黄均有身黄,故需鉴别。黄疸的病因为感受时邪,饮食所伤,脾胃虚弱,砂石、积块瘀阻等;萎黄的病因为大失血,久病脾虚等。黄疸的病机是湿浊阻滞,脾胃肝胆功能失调,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萎黄的病机是脾虚不能化生气血,或失血过多,致气血亏虚,肌肤失养。黄疽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特征;萎黄以身面发黄且干萎无泽为特征,双目和小便不黄,伴有明显的气血亏虚证候,如眩晕耳鸣,心悸少寐等。二者的鉴别以目黄的有无为要点。
2.黄胖黄胖多与虫证有关,诸虫尤其是钩虫居于肠内,久之耗伤气血,脾虚生湿,致肌肤失养,水湿渐停,而引起面部肿胖色黄,身黄带白,但眼目不黄。《杂病源流犀烛·诸疽源流黄胖》对此论述颇详:“黄胖宿病也,与黄疽暴病不同。盖黄疸眼目皆黄,无肿状;黄胖多肿,色黄中带白,眼目如故,或洋洋少神。虽病根都发于脾,然黄疸则由脾经湿热郁蒸而成;黄胖则湿热未甚,多虫与食积所致,必吐黄水,毛发皆直,或好食生米茶叶土炭之类。”二者的鉴别也以目黄的有无为要点。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辨阳黄与阴黄阳黄由湿热所致,起病急,病程短,黄色鲜明如橘色,伴有湿热证候;阴黄由寒湿所致,起病缓,病程长,黄色晦暗如烟熏,伴有寒湿诸候。
2.辨阳黄中湿热的偏重阳黄属湿热为患,由于感受湿与热邪程度的不同,机体反应的差异,故临床有湿热孰轻孰重之分。区别湿邪与热邪的孰轻孰重,目的是同中求异,使治疗分清层次,各有重点。辨证要点是:热重于湿的病机为湿热而热偏盛,病位在脾胃肝胆而偏重于胃;湿重于热的病机是湿热而湿偏盛,病位在脾胃肝胆而偏重于脾。相对来说,热重于湿者以黄色鲜明,身热口渴,口苦便秘,舌苔黄腻,脉弦数为特点;湿重于热者则以黄色不如热重者鲜明,口不渴,头身困重,纳呆便溏,舌苔厚腻微黄,脉濡缓为特征。
3.辨急黄急黄为湿热夹时邪疫毒,热人营血,内陷心包所致。在证候上,急黄与一般阳黄不同,急黄起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其色如金,并现壮热神昏;吐血衄血等危重证候,预后较差。
治疗原则
根据本病湿浊阻滞,脾胃肝胆功能失调,胆液不循常道,随血外溢的病机,其治疗大法为祛湿利小便,健脾疏肝利胆。故《金匮要略》有“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之训。并应依湿从热化、寒化的不同,分别施以清热利湿和温中化湿之法;急黄则在清热利湿基础上,合用解毒凉血开窍之法;黄疸久病应注意扶助正气,如滋补脾肾,健脾益气等。
分证论治
『阳黄』
·湿热兼表
症状:黄疽初起,目白睛微黄或不明显,小便黄,脘腹满闷,不思饮食,伴有恶寒发热,头身重痛,乏力,舌苔黄腻,脉浮弦或弦数。
治法:清热化湿,佐以解表。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甘露消毒丹。
本方意在解除表邪,芳香化湿,清热解毒。二方中麻黄、薄荷辛散外邪,使邪从外解;连翘、黄芩清热解毒;藿香、白蔻仁、石菖蒲芳香化湿;赤小豆、梓白皮、滑石、木通渗利小便;杏仁宣肺化湿;茵陈清热化湿,利胆退黄;生姜、大枣、甘草调和脾胃;川贝、射干可去而不用。
表证轻者,麻黄、薄荷用量宜轻,取其微汗之意;目白睛黄甚者,茵陈用量宜大;热重者酌加金银花、栀子、板蓝根清热解毒。并可加郁金、丹参以疏肝调血。
·热重于湿
症状:初起目白睛发黄,迅速至全身发黄,色泽鲜明,右胁疼痛而拒按,壮热口渴,口干口苦,恶心呕吐,脘腹胀满,大便秘结,小便赤黄、短少,舌红,苔黄腻或黄糙,脉弦滑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腑化瘀。
方药:茵陈蒿汤。.
方中茵陈味苦微寒,人肝、.脾、膀胱经,为清热利湿、疏肝利胆退黄的要药;栀子清泄三焦湿热,利胆退黄;大黄通腑化瘀,泄热解毒,利胆退黄;茵陈配栀子,使湿热从小便而去;茵陈配大黄,使瘀热从大便而解,三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通腑化瘀,利胆退黄和解毒之功。本方可酌加升麻、连翘、大青叶、虎杖、田基黄、板蓝根等清热解毒;郁金、金钱草、丹参以疏肝利胆化瘀;车前子、猪苓、泽泻等以渗利湿邪,使湿热分消,从二便而去。
湿重于热
症状:身目发黄如橘,无发热或身热不扬,右胁疼痛,脘闷腹胀,头重身困,嗜卧乏力,纳呆便溏,厌食油腻,恶心呕吐,口粘不渴,小便不利,舌苔厚腻微黄,脉濡缓或弦滑。
治法:健脾利湿,清热利胆。
方药:茵陈四苓汤。
方用茵陈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用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湿,炒白术健脾燥湿。若右胁疼痛较甚,可加郁金、川楝子、佛手以疏肝理气止痛。若脘闷腹胀,纳呆厌油,可加陈皮、藿香、佩兰、厚朴、枳壳等以芳香化湿理气。
茵陈四苓汤适用于湿邪偏重较明显者,若湿热相当者,尚可选用甘露消毒丹。该方用茵陈、滑石、木通清热利湿,利胆退黄,引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出;黄芩、连翘清热燥湿解毒;石菖蒲、白蔻仁、藿香、薄荷芳香化湿,行气悦脾。原方中贝母、射干的主要作用是清咽散结,可去之。本方诸药配合,不仅利湿清热,芳香化湿,利胆退黄,而且调和气机,清热透邪,使壅遏之湿热毒邪消退。若湿困脾胃,便溏尿少,口中甜者,可加厚朴、苍术;纳呆或无食欲者,再加炒麦芽、鸡内金以醒脾消食。
·胆腑郁热
症状:身目发黄鲜明,右胁剧痛且放射至肩背,壮热或寒热往来,伴有口苦咽干,恶心呕吐,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而干,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疏肝利胆。
方药:大柴胡汤。
方中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和解少阳,和胃降逆;大黄、枳实通腑泻热,利胆退黄;白芍和脾敛阴,柔肝利胆;大枣养胃。胁痛重者,可加郁金、枳壳、木香;黄疽重者,可加金钱草、厚朴、茵陈、栀子;壮热者,可加金银花、蒲公英、虎杖;呃逆恶心者,加炒莱菔子。
·疫毒发黄
症状:起病急骤,黄疽迅速加深,身目呈深黄色,胁痛,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壮热烦渴,呕吐频作,尿少便结,烦躁不安,或神昏谵语,或衄血尿血,皮下紫斑,或有腹水,继之嗜睡昏迷,舌质红绛,苔黄褐干燥,脉弦大或洪大。本证又称急黄。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方药:千金犀角散。
本方主药犀角(以水牛角代之)是清热解毒凉血之要药,配以黄连、栀子、升麻则清热解毒之力吏大;茵陈清热利湿,利胆退黄。可加生地黄、玄参、石斛、·丹皮清热解毒,养阴凉血;若热毒炽盛,乘其未陷入昏迷之际,急以通涤胃肠热毒为要务,不可犹豫,宜加大剂量清热解毒药如金银花、连翘、土茯苓、蒲公英、大青叶、黄柏、生大黄,或用五味消毒饮,重加大黄。如已出现躁扰不宁,或伴出血倾向,需加清营凉血解毒药,如神犀丹之类,以防内陷心包,出现昏迷。如热入营血,心神昏乱,肝风内动,法宜清热凉血,开窍熄风,急用温病“三宝”:躁扰不宁,肝风内动者用紫雪丹;热邪内陷心包,谵语或昏愤不语者用至宝丹;热毒炽盛,湿热蒙蔽心神,神志时清时昧者,急用安宫牛黄丸。
本证可用清开灵注射液60-80m1,兑人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2-3周。
『阴黄』
·寒湿阻遏,
症状:身目俱黄,黄色晦暗不泽或如烟熏,右胁疼痛,痞满食少,神疲畏寒。腹胀便溏,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
治法:温中化湿,健脾利胆。
方药:茵陈术附汤。
方中茵陈除湿利胆退黄,附子、干姜温中散寒,佐以白术、甘草健脾和胃。胁痛或胁下积块者,可加柴胡、丹参、泽兰、郁金、赤芍以疏肝利胆,活血化瘀;便溏者加茯苓、泽泻、车前子。黄疸日久,身倦乏力者加党参、黄芪。
·脾虚湿郁
症状:多见于黄疸久郁者。症见身目俱黄,黄色较淡而不鲜明,胁肋隐痛,食欲不振,肢体倦怠乏力,心悸气短,食少腹胀,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脉濡细。
治法:健脾益气,祛湿利胆。
方药:六君子汤加茵陈、柴胡。·
方中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健脾益气,陈皮、半夏健脾燥湿,茵陈、柴胡利湿疏肝利胆,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疏肝利胆、祛湿退黄之功。血虚者可加当归、地黄养血,湿重苔腻者可少加猪苓、泽泻。
·脾虚血亏
主症:面目及肌肤发黄,黄色较淡,面色不华,睑白唇淡,心悸气短,倦怠乏力·,头晕
目眩,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补养气血,健脾退黄。
方药:小建中汤。
方中桂枝配生姜、大枣辛甘生阳,白芍配甘草酸甘化阴,饴糖缓中健脾。并酌加茯苓、泽泻以利湿退黄,黄芪、党参以补气,白术以健脾,当归、阿胶以养血。
【转归预后】
本病的转归与黄疸的性质、体质强弱、治疗护理等因素有关。阳黄、阴黄、急黄虽性质不同,轻重有别,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阳黄若患者体质差,病邪重,黄疸日益加深,迅速出现热毒炽盛症状可转为急黄;阳黄也可因损伤脾阳,湿从寒化,转为阴黄;阴黄重感湿热之邪,又可发为阳黄;急黄若热毒炽盛,内陷心包,或大量出血,可出现肝肾阳气衰竭之候;阴黄久治不愈,可转为积聚、鼓胀。
一般来说,阳黄预后良好,唯急黄邪人心营,耗血动血,预后多不良。至于阴黄,若阳气渐复,黄疸渐退,则预后较好;若阴黄久治不愈,化热伤阴动血,黄疸加深,转变为鼓胀重症则预后不良;急黄病死率高,若出现肝肾阳气衰竭之候,预后极差。
【预防与调摄】
本病病程相对较长,除了药物治疗以外,精神状态、生活起居、休息营养等,对本病有着重要的辅助治疗意义。具体内容包括:
1.精神调摄:由于本病易于迁延、反复甚至恶化,因此,患病后一般思想顾虑较重,多虑善怒,致使病情加重。所以,医患结合,讲清道理,使患者从自身疾病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而不要为某些症状的显没而惶惶不安,忧虑不宁。
2.饮食有节:患病后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等症明显,所以调节饮食为主要的辅助疗法。既往强调高糖、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饮食,以保证营养供应,但应注意要适度,不可过偏。阳黄患者适合软食或半流饮食,以起到补脾缓肝的作用;禁食酒、辛热及油腻之品。阴黄患者也应进食富于营养而易消化的饮食,禁食生冷、油腻、辛辣之晶,不吃油炸、坚硬的食物,避免损伤血络。黄疸恢复期,更忌暴饮暴食,以防重伤脾胃,使病情加重。
3.起居有常:病后机体功能紊乱,往往容易疲劳,故在急性期或慢性活动期应适当卧床休息,有利整体功能的恢复;急性期后,根据患者体力情况,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练太极拳、气功之类,十分必要。
对于急黄患者,由于发病急骤,传变迅速,病死率高,所以调摄护理更为重要。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吃流质饮食,如恶心呕吐频发,可暂时禁食,予以补液。禁辛热、油腻、坚硬的食物,以防助热、生湿、伤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黄疸加深或皮肤出现紫斑为病情恶化之兆;若烦躁不安,神志恍惚,脉象变为微弱欲绝或散乱无根,为欲脱之征象,应及时抢救。
【结语】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肝胆病证,其病因主要有外感时邪,湿热疫毒,饮食所伤,脾胃虚弱及肝胆结石、积块瘀阻等,其发病往往是内外因相因为患。其中主要责之于湿邪,病位在脾胃肝胆,而且多是由脾胃累及肝胆。黄疸的基本病机是湿浊阻滞,脾胃肝胆功能失常,或结石、积块瘀阻胆道,致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而成。病理属性与脾胃阳气盛衰有关。中阳偏盛,湿从热化,则致湿热为患,发为阳黄;中阳不足,湿从寒化,则致寒湿为患,发为阴黄。至于急黄则为湿热夹时邪疫毒所致。阳黄和阴黄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辨证要点主要是辨阳黄与阴黄、阳黄湿热的偏重及急黄。治疗大法为祛湿利小便,健脾疏肝利胆。并应依湿从热化、寒化的不同,分别施以清热利湿和温中化湿之法;急黄则应在清热利湿基础上,合用解毒凉血开窍之法;黄疸久病应注意扶助正气,如滋补脾肾、健脾益气等。各证均可适当配伍化瘀之晶。同时要注意清热应护阳,不可过用苦寒;温阻应护阴,不可过用辛燥;黄疸消退之后,有时并不意味着病已痊愈,仍需善后治疗,做到除邪务尽。
【文献摘要】
《素问·平人气象论篇》:“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
《灵枢·论疾诊尺》:“身痛面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涩者,不嗜食。”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金匮要略·黄疽病脉证并治》:“黄家所得,从湿得之。”
《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脾胃有热,谷气郁蒸,因为热毒所加,故卒然发黄,心满气喘,命在顷刻,故云急黄也。有得病即身体面目发黄者,有初不知是黄,死后乃身面黄者,其候得病但发热心战者,是急黄也。”
《景岳全书,黄疸》:“阳黄证多以脾湿不流,郁热所致,必须清火邪,利小水,火清则溺自清,溺清则黄自退。”
【现代研究】
·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急性黄疽型肝炎多属阳黄之证,而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多属于肝胆湿热证。冷氏采用清热利湿法为主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124例,并设对照组128例,对比观察其疗效。二组均采用卧床休息,静脉输液,口服肝泰乐,肌注维丙胺等综合治疗措施。治疗组加用清热利湿汤药。处方为:茵陈、栀子、大黄、板蓝根、枳壳、丹皮、金银花、甘草。治疗结果: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治疗组分别为:5天38例,10天79例,15天5例,15天以上2例;对照组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5天8例,10天44例,15天36例,15天以上《0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转氨酶恢复正常时间,治疗组分别为:20天16例,30天106例,40天以上2例;对照组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20天4例,30天83例,40天以上41例。两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除上述两项指标外,临床症状的改善及消失,尤其是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腻,腹胀,嗳气等的缓解时间,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一般提早1—2周[中医杂志1996;37(6):373)。
陈氏等以赤芍散(赤芍、虎杖、大黄、秦艽、五味子、生麦芽、滑石、生甘草)为主治疗淤胆型肝炎30例,1个月为1疗程。通过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肝功能的比较,表明治疗组比对照组的临床症状消失快,有效率高,同时降酶、退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5;5(3):37)。
通过许多单位的临床研究,其治法在以往清热利湿的基础上合并活血化瘀、通腑攻下等法,提高了疗效。解放军302医院治疗195例重度黄疸型肝炎,分为湿热型和血瘀血热型,分组应用活血、凉血以赤芍为主的系列处方,其退黄总有效率为86.64%[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x)。
上海市传染病院用中药治疗急重黄疸型甲肝,分为热盛型及瘀热型,分别给予退黄1号(茵陈、焦山楂、鸡内金、生甘草)及2号方,间歇应用大承气汤治疗,有效率达94.82%[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22)。秦氏以活血退黄汤(紫丹参、白花蛇舌草、赤芍、焦楂、郁金、败酱草、虎杖、柴胡、茵陈、碧玉散、大黄)为主,随症加减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效果满意[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22]。
赵氏对大黄用量与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关系进行了临床观察,方法是将治疗对象分成5组,共用1个基础方:茵陈、栀子、金银花、连翘、黄柏、赤芍、枳壳、郁金、金钱草、败酱草、炙甘草、大枣。第一组加大黄10g,第二组加大黄20g,第三组加大黄30g,第四组加大黄60g,第五组(儿童少年组)酌情加减药量,余随证加减。结果发现随大黄用量增加,临床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也随之缩短,并认为大黄每日30g是常规用量,每日60g为大剂量[中医杂志1991;(4):32)。
贺氏等对93例用过各种中西药物退黄无效的急慢性重度黄疸型肝炎饮停心下证,改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获得较好疗效。辨证依据是:凡有倦怠无力,胃脘胀满,渴喜饮或不喜饮,大便稀溏,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胃脘有振水声者,为饮停心下证。主方用桂枝、茯苓、丹参、葛根、赤芍。兼脾肾阳虚者加炮附子、肉桂粉(冲服);兼阳明腑实者加生大黄、玄明粉(冲服)。用药前总胆红素均值339.25p.mol/l。改用本法后39例乎均67天总胆红素恢复正常,47例有残留黄疸,退黄总有效率92.4%,无效及自动㈩院7例。并提出用苓桂术甘汤治疗,对有饮停心下证这一特殊证型的重度黄疸型肝炎,系有效治法[中医杂志1994;36(3):167]。
清开灵注射液具有清热化痰,祛瘀通络,醒脑开窍作用,刘氏等发现其对重症肝炎有良好疗效,而将其应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101例。清开灵组用清开灵注射液20mi,对照组用肌苷0.4g,均加入到10%葡萄糖液中分别静滴,并都加等量维生素,每闩1次。治疗结果,sgpt复常时间,清开灵组为21.5l土8.16天,西药组为30.21土14.04天;血胆红素复常时间,清开灵组为22.49土8.95天,西药组为31.48土14.94天。两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医杂志1993;34(12):736]。
外科术后黄疸的临床研究
高氏等以清利湿热法为主治疗外科术后黄疸16例.根据本组病例都具有身黄如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等症状,符合中医“阳黄”的特点,采用清利湿热,疏肝利胆之法为主治疗。药用:茵陈、酒大黄,白芍、当归、泽兰、生薏苡仁、银花炭、连翘。湿热并重者,加冬瓜仁;热重于湿者,加生石膏、竹叶;湿重于热者,加滑石、泽泻:正气不足者,加党参、麦冬;黄疽消退后去苦寒之品重用生黄芪。每日1—2剂,连服15—2()剂;;服约后6-10天黄疸开始消退,全部病例黄疽全部消退,血胆红素低于34panol/l,平均为14大[中医杂志1997;38(8):491]。
·单味药和中成药的实验研究
现代研究芮陈具有利胆保肝的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和排胆,增加胆汁中固体物.胆红素的含量,煎剂可降低麻醉犬奥狄氏括约肌紧张度。对于四氯化碳所致肝损害的大鼠皮下注射茵陈煎剂,可使其肝细胞肿、气球样变、脂肪变及坏死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肝细胞糖原与核糖核酸含量有所恢复或接近正常。茵陈还有解热、利尿、活血、抗菌抗病毒等作用,为治疗黄疽最常用的药物[董昆山等编,现代临床中药学.第1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379]。
复方丹参注射液由丹参、降香等药物提取而成,经研究其具有抗氧化,提高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清除细胞内自由基的作用;可以阻止钙离子流人细胞内,保护细胞和细胞膜结构,抑制谷丙转氨酶释放。在缺氧条件下,复方丹参液还具有保护线粒体,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微循环障碍的作用等[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5;5(1):41]。
湿热食伤总发黄,是名疸病属纯阳,
热宜寒治湿宜利,食积还从消导良。
钱氏曰:凡小儿身皮面目皆黄者,黄病也。身痛转背强,大小便涩,一身面目指爪皆黄,小便如屋尘色,着物皆黄,渴者难治,此黄疸也。二症多得于大病之后。又有生下百日及半年,不因病遍身微黄,冒热也。大人亦同。又有面黄腹大,大渴者,脾疳也。又有自生而身黄者,胎黄也。经云:猪疸皆属于热,色深黄者是也。若淡黄兼白色,胃怯不和也。
按:论小儿黄疸病,钱氏甚详。如因热者,其色黄而明;因湿者,其色黄而黯;因食积着,其色黄而淡。以此辨之。
丹溪云:不必分五疸,总是湿热,如盒曲相似,此理甚明。按:经中只言瘅,俗称为疸。瘅者,单也,谓单阳而无阴也。因于热者,用凉惊丸;因于湿者,用胃苓丸,内加茵陈作丸服之;因于食积,同疳黄者,集圣丸。脾胃虚怯而黄者,肥儿丸,此家秘之法也。方见前。大抵治黄疸者,茵陈五苓散尤为稳当。钱氏泻黄散治脾热发黄。
大概治小儿,季夏之时,身体蒸热,胸膈烦闷,如烂橘之黄,眼中白睛赤黄,筋骨痿弱,不能行立,用加减泻黄汤主之。
加减泻黄汤
黄连,茵陈,各五钱。黄柏,黄芩,茯苓,山栀仁,各二钱。泽泻污二钱。
[口父]咀,作一服。水煎,稍热服。
此方治湿热发黄甚效。
丹溪治小地吐泄黄疸方
三棱,莪术,青皮,陈皮,神曲,麦芽,黄连,甘草,白术,茯苓,各等分。
末,温水调服。
伤乳食吐泄加山楂;时气吐泄加滑石;发热加薄荷。
此方治伤食及食积发黄,甚效。
凡小儿有食积者,面色多带黄白,宜肥儿丸调之。健脾益胃,出积消食,脾胃既和,饮食消退,运化精微,灌溉脏腑,流行荣卫,自然五色修明,其黄去矣。
腹中有癖者,宜化癖丸。方见癖。有积者三棱丸。方见胀。各依其法治之,无有不验者。惟初生小儿胎黄,用生地汤与母服之,儿食乳,其黄自退。
生地黄汤
生地,赤芍药,川芎,当归,天花粉,各等分。
水煎服。
(论二首 脉证十四条 方七首)
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
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即为满。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
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腹如水状不治。
心中懊憹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名曰酒疸。
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小便必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夫病酒黄疸,必小便不利,其候心中热,足下热,是其证也。酒黄疸者,或无热,请言,小腹满欲吐,鼻燥,其脉浮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
酒疸,心中热,欲呕者,吐之愈。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啖蒜薺状,大便正黑,皮肤爪之不仁,其脉浮弱,虽黑微黄,故知之。
师曰:病黄疸,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以病发时火劫其汗,两热所得。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一身尽发热而黄,肚热,热在里,当下之。
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发黄。
腹满,舌痿黄,燥不得睡,属黄家。(舌痿疑作身痿)
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极为难治。
疸而渴者,其疸难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发于阴部,其人必呕;阳部,其人振寒而发热也。
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汤主之。
茵陈汤方
茵陈蒿六两 梔子十四枚 大黄二两
右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疸。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此女劳之病,非水也,腹满者难治,用硝矾散主之。
硝石矾石散方
硝石矾石(烧)等分
右二昧,为散,以大麦粥汁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病随大小便去,小便正黄,大便正黑,是候也。
酒黄疸,心中懊憹或热痛,梔子大黄汤主之。
梔子大黄汤方
梔子十四枚 大黄一两 枳实五枚 豉一升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方见水气中)
诸黄,猪膏发煎主之。
猪膏发煎方
猪膏半斤 乱发如鸡子大三枚
右二味,和膏中煎之,发消药成,分再服,病从小便出。
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一本云茵陈汤及五苓散并主之)
茵陈五苓散方
茵陈蒿末十分 五苓散五分(方见痰饮中)
右二物和,先食饮方寸匕,日三服。
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
大黄硝石汤方
大黄黄柏硝石各四两 梔子十五枚
右四昧,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硝,更煮取一升,顿服。
黄疸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必哕,哕者,小半夏汤主之。(方见消渴中)
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杨。(必小柴胡汤,方见呕吐中)
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方见虚劳中)
附方
瓜蒂汤:治诸黄。(方见暍病中)
《千金》麻黄醇酒汤:治黄疸。
麻黄三两
右一味,以美清酒五升,煮取二升半,顿服尽。冬月用酒,春月用水煮之。
论曰内经谓目黄者、曰黄胆。又曰安卧脉盛,谓之黄胆。其外证、身体面目。及爪甲小便尽黄,其内证、食已如饥。此由酒食过度。脾胃有热,复为风湿所搏。瘀结不散。热气郁蒸,故发是疾。若面色微黄。身体或青赤黑色皆见者,与纯热之证不同。当于湿家求之。诸黄胆发于阴部。其人必呕。发于阳部,其人振寒而微热。疸而不渴者可治。其渴而疸者难治治黄胆,目黄小便如血,心烦躁闷。口苦头痛。茵陈汤方
茵陈蒿山栀子仁(各三分) 甘草(炙半两) 木通(锉) 栝蒌根柴胡(去苗各一两)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二盏,入竹叶三七片。同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温服。
治黄胆,脾胃积热。皮肉皆黄,烦躁口苦。小便赤涩。木通汤方
木通(锉) 瞿麦穗(各一两) 赤茯苓(去黑皮) 白茅根大青秦艽(去苗土各三分) 生干地黄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温服。
治黄胆。遍身面目皆黄。黄连汤方
黄连(去须) 大青山栀子仁 茵陈蒿柴胡(去苗) 地骨皮人参黄芩(去黑心)
上一十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治黄胆,通身并黄。柴胡汤方
柴胡(去苗) 茵陈蒿各一两 升麻龙胆各三分
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入地黄汁一合搅匀,食后温服。
治黄胆,面黄眼如金色。四肢羸弱,或时烦渴。鸡舌香汤方
鸡舌香秦艽(去苗土各三分) 胡黄连丁香 芎 (各半两) 柴胡(去苗一两)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治黄胆,身眼皆如金色。及诸黄。桃根汤方
东引桃根(一握细切如钗股者佳取时勿见风及避妇人鸡犬)
上一味,以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温服。如眼中黄色未退,可时饮酒一盏。
治黄胆。身体面目皆黄。茵陈丸方
茵陈蒿(三分) 大黄(锉炒) 黄连(去须) 黄芩(去黑心各一两)
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食后临卧温水下。
治黄胆,心中懊 烦热。栀子汤方
山栀子仁(半两) 枳壳(去瓤麸炒一分) 大黄(锉炒一两)
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豉二十粒,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治诸黄,皮肉如金色。小便赤黑,口干烦渴。白藓皮散方
白藓皮(二两) 黄连(去须) 土瓜根芍药大青栀子仁 茵陈蒿 栝蒌根柴胡(大黄(三
上一十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煎茅根汁调下,空腹顿服取利。至晚不利再服,服了以少葱豉粥投之。
治黄胆,面目身体皆黄。口干烦躁,发热狂闷。茵陈丸方
茵陈蒿常山(各半两) 大黄(锉炒三分) 朴硝(研一分) 豉)炒一合)
上五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温竹叶汤下。
治中热黄胆。寒热往来。脉数烦困,四肢劳倦。知母散方
知母(焙) 赤茯苓(去黑皮) 常山茵陈蒿黄连(去须) 犀角(镑) 羚羊角(镑) 人(半分)
上一十二味。捣罗为散,别入丹砂末半分。合研匀,瓷合收贮。每服二钱匕。食前人参汤调下,日再。
治黄胆柴胡汤方
柴胡(去苗半两) 甘草(炙一分)
上二味细锉。以水一碗。白茅根一握。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治黄胆,面目黄。瓜蒂散方
瓜蒂(一十四枚) 丁香(大者一枚) 黍米(四十九颗)
上三味,研为细散。每服一字,先含水一口。以鼻 药。取下黄涎为效。
治黄胆,大小便难,喘息促。甜葶苈丸方
甜葶苈(炒二两) 大黄(锉炒一两)
上二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米饮下,食后临卧服。
治黄胆。身体面目皆黄。大小便秘涩。脏腑壅热。黄连散方
黄连(去须) 大黄(细锉醋炒各二两) 黄芩(去黑心) 甘草(炙各一两)
上四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食后温水调下,日三。
治黄胆,面黄肌瘦。大黄丸方
大黄(锉一斤) 芎 (半斤)
上二味,捣罗为末。用蜜和成剂。甑上炊七遍,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熟水下,空心食前临卧、日三服。
治身面悉黄。大便如浓栀子汁。茵陈丸方
茵陈蒿柴胡(去苗) 栀子仁(各四两) 龙胆枳壳(去瓤麸炒各二两) 黄芩(去黑心)
上八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饮下,以利为度。日再。
治黄胆。身体面目爪甲小便俱黄,病甚者。秦艽煮散方
秦艽(去苗土一两)
上一味。捣罗为末,用牛乳二盏半。煎至一盏半,分温二服。空心食前。
治一切黄病。茵陈蒿丸方
茵陈蒿(四两) 大黄(锉) 黄芩(去黑心) 栀子仁(各三两)
上四味,生用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米饮下二十丸,一日二服。量病与之。
小便金色,身皮皆黄,并治。
治黄胆,身肿发热,汗出而渴。汗出着衣正黄。吴蓝饮方
吴蓝 芍药麦门冬(去心焙) 桑根白皮(锉) 防己白藓皮栀子仁(各一两)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经义
《经脉篇》曰∶肾所生病为黄胆。
《玉机真藏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时之时,可汗而发也;或痹不止,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弗治,肝传之脾,病曰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
《平人气象论》曰∶溺黄赤,安卧者,黄胆。已食如饥者,胃疸。目黄者,曰黄胆。
《论疾诊尺篇》曰∶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胆也。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涩者,不嗜食。宾按∶此二条,凡已食如饥者,即阳黄之证;安卧,脉小,不嗜食者,即阴黄之证也。
《通评虚实论》曰∶黄胆暴痛,癫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
论证(共七条)
黄胆一证,古人多言为湿热,及有五疸之分者,皆未足以尽之。而不知黄之大要有四∶曰阳黄,曰阴黄,曰表邪发黄,曰胆黄也。知此四者,则黄胆之证,无余义矣。丹溪曰∶疸不必分五种,同是湿热,如 曲相似。岂果皆如 曲,悉可谓之湿热耶?弗足凭也,愚列如下。
阳黄证,因湿多成热,热则生黄,此即所谓湿热证也。然其证必有身热,有烦渴,或躁扰不宁,或消谷善饥,或小水热痛赤涩,或大便秘结,其脉必洪滑有力。此证不拘表里,或风湿外感,或酒食内伤,皆能致之。但察其元气尚强,脾胃无损,而湿热果盛者,直宜清火邪,利小便,湿热去而黄自退,治此者本无难也。
阴黄证,则全非湿热,而总由血气之败。盖气不生血,所以血败,血不华色,所以色败。凡病黄胆,而绝无阳证阳脉者,便是阴黄。阴黄之病,何以致然?盖必以七情伤脏,或劳倦伤形,因致中气大伤,脾不化血,故脾土之色,自见于外。其为病也,必喜静而恶动,喜暗而畏明。凡神思困倦,言语轻微,或怔忡眩晕,畏寒少食,四肢无力,或大便不实,小水如膏,及脉息无力等证,悉皆阳虚之候。此与湿热发黄者,反如冰炭,使非速救元气,大补脾肾,则终无复元之理。且此证最多,若或但见色黄,不察脉证,遂云黄胆同是湿热,而治以茵陈栀子泻火利水等剂,则无有不随药而毙者。
表邪发黄,即伤寒证也。凡伤寒汗不能透,而风湿在表者,有黄证;或表邪不解,自表传里,而湿热郁于阳明者,亦有黄证。表邪未解者,必发热身痛,脉浮少汗,宜从汗散;湿热内郁者,必烦热,脉缓滑,多汗,宜从分消清利。若阳明实邪内郁,而痞结胀满者,宜先下之。然后清其余热,则自无不愈。
胆黄证,凡大惊大恐,及斗殴伤者皆有之。尝见有虎野狼之惊,突然丧胆而病黄者,其病则骤;有酷吏之遭,或祸害之虑,恐怖不已而病黄者,其病则徐。如南北朝齐永明十一年,有太学生魏准者,因惶惧而死,举体皆青,时人以为胆破,即此之类。又尝见有斗殴之后,日渐病黄者,因伤胆而然,其证则无火无湿,其人则昏沉困倦,其色则正黄如染。凡此数证,皆因伤胆,盖胆伤则胆气败而胆液泄,故为此证。经曰∶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义犹此也。且胆附于肝,主少阳春生之气,有生则生,无生则死。故经曰∶凡十一藏,皆取决于胆者,正以胆中生气,为万化之元也。若此诸证,皆以胆伤,胆伤则生气败,生气既败,其能生乎?所以凡患此者,多致不救。然当察其伤之微甚,速救其本,犹可挽回,而炼石补天之权,则操之医之明者。
黄胆大法,古有五疸之辩∶曰黄汗,曰黄胆,曰谷疸,曰酒疸,曰女劳疸。总之,汗出染衣,色如檗汁者,曰黄汗;身面眼目黄如金色,小便黄而无汗者,曰黄胆;因饮食伤脾而得者,曰谷疸;因酒后伤湿而得者,曰酒疸;因色欲伤阴而得者,曰女劳疸。虽其名目如此,然总不出阴阳二证,大多阳证多实,阴证多虚,虚实弗失,得其要矣。
黄胆难治证∶凡寸口无脉,鼻出冷汗,腹膨,形如烟熏,摇头直视,环口黎黑,油汗发黄,久之变黑者,皆难治。
论治(共五条)
一、阳黄证,多以脾湿不流,郁热所致,必须清火邪,利小水,火清则溺自清,溺清则黄自退。轻者,宜茵陈饮、大厘清饮、栀子柏皮汤之类主之。若闭结热甚,小便不利,腹满者,宜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之类主之。
阴黄证,多由内伤不足,不可以黄为意,专用清利。但宜调补心脾肾之虚,以培血气,血气复则黄必尽退。如四君子汤、五君子煎、寿脾煎、温胃饮之类,皆心脾之要药也。
若六味丸、八味丸、五福饮、理阴煎,及左归、右归、六味回阳等饮,皆阴中之阳虚者所宜也。若元气虚不至甚,而兼多寒湿者,则以五苓散、四苓散,或茵陈五苓散之属加减用之亦可。
伤寒发黄,凡表邪未清,而湿热又盛者,其证必表里兼见,治宜双解,以柴苓汤,或茵陈五苓散主之。若内热甚,而表邪仍在者,宜柴苓煎主之。若但有湿热内实胀闭等证,而外无表邪者,宜茵陈蒿汤主之。若因内伤劳倦,致染伤寒者,亦多有发黄之证。但察其本无湿热实邪等证,即当以阴黄之法调补治之。或用后韩 和法亦可。若但知攻邪,则未有不败。故孙真人曰∶黄胆脉浮者,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 汤,此即补虚散邪之法也。外伤寒门别有正条,所当并察。
胆黄证,皆因伤胆而然,胆既受伤,则脏气之损败可知,使非修缉培补,则必至决裂。故凡遇此等证候,务宜大用甘温,速救元气。然必察其所因之本,或兼酸以收其散亡,或兼涩以固其虚脱,或兼重以镇其失守之神魂,或与开道利害以释其不解之疑畏。凡诸用药,大都宜同阴黄证治法,当必有得生者。若治此证,而再加克伐、分利,则真如压卵矣。
治黄之法,本当清湿利小便,然亦多有不宜利者,说详湿证门论治条中。
述古(共五条)
《金匮要略》曰∶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即为满。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腹如水状不治,心中懊 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名曰酒疸。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小便必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夫病酒黄胆,必小便不利,其候心中热,足下热,是其证也。酒黄胆者,腹满欲吐,鼻燥,其脉浮者,先吐之。脉沉者,先下之。酒疸,心中热,欲吐者,吐之愈。
师曰∶病黄胆,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以病发时火劫其汗,两热所得。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一身尽发热,面黄,肚热,热在里,当下之。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发黄。黄胆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为难治。疸而渴者,其疸难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发于阴部,其人必呕;阳部,其人振寒而发热也。
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酒黄疸,心中懊 ,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 汤主之。黄胆病,茵陈五苓散主之。黄胆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黄胆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必哕。哕者,小半夏汤主之。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
韩 和云∶病患三五日,服下药太过,虚其脾胃,亡其津液,渴饮水浆,脾土为阴湿所加,与邪热相会发黄,此阴黄也。当以温药治之。如两手脉沉细迟,肢体逆冷,皮肤有粟起,或呕吐,舌上有苔,遍身发黄,烦躁,欲于泥水中卧,小便赤少,皆阴候也。故阴黄多以热汤温之,或阳渍布搭其胸腹,或以汤盛瓢中,坐于脐下熨之。其病愈者,曾治赵显宗病伤寒至六七日,因服下药太过致发黄,其脉沉细迟无力,皮肤凉,发躁,欲于泥中卧,喘呕,小便赤涩。先投茵陈橘皮汤,喘呕止。次服小茵陈汤半剂。脉微出,不欲于泥中卧。次日,又吸茵陈附子汤半剂,四肢发热,小便二三升,当日中大汗而愈。似此治愈者,不一一录。
凡伤寒病黄,每遇太阳或太阴司天之岁,若下之太过,往往变成阴黄。盖辰戌太阳寒水司天,水来犯土;丑未太阴湿土司天,土气不足,即脾胃虚弱,亦水来侵犯,多变此证也。
《略例》云∶内伤劳役,饮食失节,中州变寒之病生黄者。非伤寒坏之而得,只用建中、理中、大建中足矣,不必用茵陈也。
刘宗浓曰∶按一身尽痛而黄者,湿胜在表也;不痛者,病在里也;干燥者,热胜也。故后证皆有表里之分。东垣云∶伤寒当汗不汗,即生黄,邪在表者,宜急汗之。在表之里,宜渗利之。在半表里,宜和解之。在里者,宜急下之。若以上诸证,及《略例》云男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若黄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除热必哕,宜小半夏汤,皆不必拘于茵陈也。
徐东皋曰∶疸证服解利之药,久而不愈,及口淡,怔忡,耳鸣,脚软,憎寒发热,小便浊,皆为虚甚,宜四君子汤吞八味丸,不可强服凉药通利,以致脾气虚弱,肾水枯涸,必至危笃。
黄胆论列方
四苓散(和一八七) 五苓散(和一八二) 小建中汤(补二二) 五福饮(新补六) 茵陈饮(新寒八) 大建中汤(补二四) 左归饮(新补二) 右归饮(新补三) 茵陈五苓散(和一八五)理中汤(热一) 理阴煎(新热三) 茵陈橘皮汤(热一三二) 温胃饮(新热五) 寿脾煎(新热十六) 茵陈附子汤(热百三十) 六味丸(补百二十) 八味丸(补一二一) 六味回阳饮(新热二) 柴苓汤(和一九二) 柴芩散(新散十) 栀子柏皮汤(寒二三) 大厘清饮(新寒五)茵陈蒿汤(攻三一) 栀子大黄汤(攻十五) 小半夏汤(和八) 四君子汤(补一) 大黄硝石汤(攻十四) 小茵陈汤(热一三一) 五君子煎(新热六) 桂枝加黄 汤(散十)
论外备用方
养劳汤(和三五四 虚劳疸) 加减五苓散(和一八三) 茵陈四逆汤(热十九 阴黄汗)绿矾丸(和三五五 黄胖) 甘露饮(寒十 湿热) 犀角地黄汤(寒七九 血热) 茵陈汤(寒一二八 湿热) 火府丹(寒百二十 消渴) 茯苓渗湿汤(寒一二九 湿热) 柴胡茵陈五苓散(和一八六 伤寒、湿热)
黄疸在本节以病毒性肝炎为主,其最大的隐患在于无黄疸型先兆的隐匿。其潜证虽然缺少特异性,然却可为本病最早窥出端倪……
一、概述
黄疸,指面目及全身肌肤黄染及小便黄赤的疾病。包括的范围很广,诸如现代医学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胆道梗阻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胆石症,胆囊炎,胆管炎,胆囊癌等。本节重点讨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等病先兆。其他,肝癌先兆归于第八十九章肝癌先兆讨论,胆石症则详见第八十五章外科急症先兆。
黄疸系列疾患,中医十分重视,如《内经》已较全面地论述了黄疸的征兆及病因病机,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曰:“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灵枢·论疾诊尺》曰:“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凡此厥阴司天之政……民病黄疸而胕肿”。张仲景《伤寒论》则指出了具体治疗,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对黄疸的病机及分类作了详细论述。《圣济总录》则有九疸、三十六黄之分,罗天益将黄疸分为阴黄及阳黄,至今皆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尤其与黄疸的先兆潜证密切相关。
二、黄疸先兆潜证
(一)湿热内蕴先兆潜证
该型多为阳黄的先兆潜证,由于酒食不节损伤脾胃,致运化失职、湿浊内生。日久郁而化热;或感受湿热之邪,湿热交炽、蕴蒸脾胃,内伏于肝胆。证见脘闷恶心,口苦纳呆,胁肋不舒,大便粘臭,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等症。其中,偶见一、二,便具先兆意义。
近期报标症为口粘(或口苦)、泛恶(或心中懊憹)。纠正原则为清热除湿,舒肝健脾,方用丹栀逍遥散:丹皮、栀子、柴胡、白芍、薄荷、茯苓、当归、白术、生姜、甘草。如出现面赤、肤黄、溺黄赤、发热口渴,则为阳黄的典型征兆,包括现代医学的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急性胆道感染及溶血性黄疸、胆石症等疾患。
阻截治则 清热除湿利黄,用茵陈蒿汤:茵陈蒿、栀子、大黄。如湿盛于热者,则用茵陈四苓散:茵陈蒿、茯苓、猪苓、泽泻。
(二)寒湿阻遏先兆潜证型
该型主要为阴黄的先兆潜证,为素禀脾气不足,或后天损伤,或寒邪内袭太阴,由于寒湿郁滞脾胃,致脾阳不振、运化失职,产生湿浊不化,壅滞肝胆之故。证见口粘纳呆,呕恶涎多,脘闷腹胀,大便不实,舌质淡苔白腻,脉象濡缓等症。报标症为乏力呕恶。
阻截治则 健脾调肝、温化寒湿,方用六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法夏、陈皮、甘草,酌加竹茹、藿香、佛手。若见目肤晦黄,则已为阴黄征兆,主要包括现代医学慢性肝炎复发,肝硬化黄疸,肝癌等疾。又当酌加回阳退黄之品,方用茵陈术附汤:茵陈、附子、白术、干姜、甘草。
总之,无论阳黄或阴黄先兆,皆以湿为病本,肝胆为病根,因发黄无不因于湿浊作祟,湿气内通于脾,故黄疸与脾湿甚为攸关。
因此,黄疸的先兆潜证无论湿热内蕴先兆证型,还是寒湿阻遏先兆证型,都有脾湿的特点,又因肝胆为发黄的病源,故黄疸潜证必有肝胆郁滞的特征。纠正原则须在运脾除湿的前提下辅以调肝利胆,才能阻截潜证的进展,以避免黄疸的出现。
三、病毒性肝炎先兆
病毒性肝炎,是感受肝炎病毒致肝细胞损害的疾病,是现代对人类威胁最大的多发病、常见病之一。分为甲型(短潜伏期)乙型(长潜伏期及同种血清型)及非甲非乙型三类。(目前,非甲非乙型肝炎已被发现为是一种丙型戊型肝炎,河北省孙永德首次将南浆引起的非甲非乙型肝炎证实为丙肝,我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也即将制出丙型戊型肝炎诊断试剂。)全世界有近两亿人罹患此病,对人类的危害极大,尤其该病易迁延,10%可转化为慢性肝炎,1~2%还可转变为肝硬化,少数甚至发生肝癌,足见掌握病毒性肝炎的先兆规律,争取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
(一)急性肝炎先兆
1.无黄疸性肝炎先兆 无黄疸性肝炎,由于肌肤无黄染,并且自觉症状不明显,故无论于病人本身或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其危害性都是非常大的,因此对本病先兆规律的捕捉更具有重大意义。
无黄疸型肝炎症状虽不显露,但病机多为湿热蕴脾,故先兆潜证主要为湿热内蕴,肝脾失和型,但症状不明显,仅偶见恶心、食欲减退、苔腻等症。近期先兆症虽有乏力、恶心、厌油、食欲减退等,但无特异意义。如伴有肝区不适或隐痛,则先兆价值增大。
阻截治则 清热除湿、舒肝和胃,方用逍遥散加味:柴胡、白芍、茯苓、白术、薄荷、当归、生姜,去甘草,酌加藿香、蔻仁等芳香化浊之品。如出现肝区隐痛则为本病的特异信号,又当清肝利湿解毒化浊,以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实、甘草,酌加板蓝根、茵陈、败酱草、郁金等。
2.黄疸型肝炎先兆 黄疸型肝炎除食欲不振、恶心、乏力,与无黄疸型肝炎先兆相同之外,尿色加深是其主要报标症,待目黄及肝区隐痛出现时,已为典型征兆,具体为:
(1)湿热蕴脾先兆潜证:症见乏力、厌油、食欲减退、恶心、腹胀、尿黄、苔腻、脉濡数。约持续一周左右,此型约占黄疸型肝炎病人的1/2以上。
阻截治则 清热除湿、化浊利胆,方用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实,酌加板蓝根、大青叶、茵陈蒿等。
(2)风热袭卫先兆潜证:症见发热、头痛、鼻咽不适、身痛、食欲减退、乏力、脉浮数、苔薄黄等,此型约占黄疸型肝炎的1/4以上。
阻截治则 疏风散热、舒肝利胆,方用银翘散:银花、连翘、竹叶、荆芥、薄荷,酌加析蓝根、败酱草。
(3)肝胆湿热先兆潜证:症见口苦、胁肋胀、欲呕、尿黄、便秘等,此型约占黄疸型肝炎的1/3。
阻截治则 清肝利胆、化湿除黄,方用茵陈四苓汤:茵陈、茯苓、猪苓、白术、泽泻,酌加虎杖、板蓝根、金钱草等。
(二)急黄先兆(暴发型肝炎)
本型发生率的百分比为0.2~0.4%,大部分为黄疸型肝炎。特征为黄疸开始即明显,且迅速加深,呕恶较为突出,并有显著肝臭。
急黄在祖国医学即已有论述,如《诸病源候论·急黄候》已有典型论述,其曰:“卒然发黄,心满气喘,命在顷刻,故云急黄也。”《杂病源流犀烛·诸疸源流》也注意到了此型的危害性。如曰:“又有天行疫疠,以致发黄者,俗谓之瘟黄,杀人最急”,《圣济总录·黄疸门》:“病人心腹间闷、烦躁、身热五日之间,便发狂走,体如金色,起卧不安,此是急黄”。
抢救:清热解毒、泻火除黄,方以茵陈蒿汤合黄连解毒汤:茵陈蒿、大黄、栀子、黄连、黄柏,酌加板蓝根、大青叶、蒲公英。若热毒深重,症见出血、衄血等症,又当急用清瘟败毒饮加减:犀角、生石膏、黄连、栀子、玄参、黄芩,酌加茵陈蒿、板蓝根等清营泄火、解毒救急。
(三)肝炎凶兆
1.急性肝功能衰竭 急性肝功能衰竭是暴发型肝炎的常见凶兆,主要由于肝细胞大量坏死、肝功能严重损害所致。其先兆症始为性格发生改变,情志逐渐变得反常,不稳定,易兴奋激动或抑郁沉默,继而神志异常,甚至精神错乱,此为肝细胞严重损害的信号。待出现昏睡和昏迷时,已进入肝昏迷阶段,处理见肝昏迷条。此外,黄疸的进行性加深和出血倾向,亦是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凶兆,如继发肾功能衰竭,无尿或少尿、痰质血症、尿毒症,则常死于呼吸衰竭。
中医属肝肾阴竭,为热毒久羁、耗损真阴,致肝肾精竭之故,症情危笃。
抢救治则 肝昏迷见下节,其他如见面赤唇红、手足掣动等阴虚风动危象时,可予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合大定风珠加减:白芍、阿胶、龟板、干地黄、生牡蛎、生鳖甲、鸡子黄、石菖蒲、远志。如见面白颧赤、喘促汗出、肢厥痰响等症,为真阴受损、阴损及阳,致真阳不足、下虚上盛之兆,又当以黑锡丹辈温壮下元、镇纳浮阳,以救欲亡之真阳。如热毒鸱张、盛极动风,见抽搐震扑之凶兆,又当急以羚羊钩藤散:羚角片、霜桑叶、京川贝、鲜生地、双钩藤、滁菊花、茯神木、生白芍、淡竹茹、生甘草清热熄风。若热毒炽盛、深入血分,扰神动血,见尿血、便血、谵妄狂乱、舌质深绛等凶兆时,又当以犀角地黄汤:犀角、干地黄、生白芍、丹皮,凉血解毒以救欲亡之阴。
2.肝昏迷 急黄极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生肝昏迷,又称肝性脑病,常继发于急性肝功能衰竭。产生原因为肝解毒力丧失,体内毒素进入脑部,是暴发型肝炎、晚期肝硬变和晚期肝癌的不良结局。
前期先兆为性格改变,即无故兴奋或抑郁不语,或无故哭笑,是脑组织中毒、肝昏迷的早期信号,应引起高度警惕。继而出现类精神病症状,如精神错乱,昼夜醒寐颠倒,甚至幻听、幻视等,可视为肝昏迷的中期预兆。一旦发展为嗜睡、甚至昏睡,则已为肝昏迷前夕的报标症。待出现谵妄狂言、昏迷不醒及散发出肝臭(烂苹果味,血氨过高致脑细胞严重中毒的信号)时,已是肝昏迷的典型征兆。
抢救治则
肝昏迷,中医属热毒内陷心营,邪闭心包,治以清营解毒、凉血开窍,急投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以解毒开窍,方用犀角清心饮板蓝根、虎杖、石菖蒲、牡丹皮。如痰浊蒙闭、昏愦不语,又当以《济生方》涤痰汤:半夏、胆星、橘红、枳实、茯苓、人参、菖蒲、竹茹、甘草以涤痰开窍。若见面色苍白,肢冷汗凉,鼻鼾息微,神昏口开,二便失禁,则为肝昏迷脱症,当急予参附龙牡汤:生晒参、附片、龙骨、牡蛎以回阳救脱。
3.心阳衰脱凶兆 如病程发展,心肾之阳耗竭,出现喘息气微,肢冷汗凉,面白唇紫,呼之不应,目合口开,二便失禁,舌淡质青紫,脉微欲绝,则为心肾阳衰脱之危兆。
抢救原则 急宜独参汤或参附龙牡汤:生晒参、附片、龙骨、牡蛎、山萸肉,以急救欲亡之阳。
四、肝硬化先兆
肝硬变是广泛性、进行性肝实质变性和坏死的疾病。尤其乙型病毒性肝炎发展为结节性肝硬化的比率较高(以我国为最多),其次为酒精中毒(以欧美较多)。由于增生的结缔组织取代了肝细胞,使肝功能遭到严重的不可逆性的损害。肝硬化的潜伏期较长,以及代偿功能较好,因此可以潜伏较长的时间,甚至一二十年,加之肝外症状较多,又缺少特异性,故先兆症的规律较难掌握,但仍有一定的征兆可循。
(一)先兆信号
远期潜证
肝硬化属“癥瘕”、“络阻”、“瘀血”范畴,为痰瘀阻络的病变。由于气与血至为相关,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滞常为血瘀的前躯,因此肝硬化的远期潜证常为肝郁气滞证型。即见性情抑郁或急躁,右胁下常胀痛,善太息,脘腹胀闷,大便不爽,脉弦,苔薄白等症。
中期先兆症
主要反映在消化能力的减退方面,如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肉食物、恶心、右上腹不适等症。其次为毛细血管扩张征兆,如蜘蛛痣、手掌发红(肝掌)等症,此阶段肝功能尚正常,提示肝代偿功能尚可。
近期报标症
持续性严重乏力为本病近期重要信号,以肝外症状为突出,尤其以内分泌变化(尤为性激素紊乱)为明显。主要为性激素水平的降低,性征和性能力的减退等,诸如男性乳房发育、阳痿、女性阴毛脱落、月经过少等。另外,肝区隐痛和不适,常渐为明显,是该病特异性征兆之一。其他,出血倾向,如鼻衄、牙龈衄、皮肤紫斑等,亦为肝硬化的征兆之一.待出现面色黎黑、上腹饱胀(肝脾肿大)时,已为本病的典型症状。
(二)阻截治则 活血化瘀、益气养阴,方用化瘀消癥汤:丹参、赤芍、沙参、黄芪、鳖甲、三棱、莪术、郁金。如硬度较大,瘀血较重者,应软坚化瘀、益气养阴,方用下瘀血汤:桃仁、制鳖虫、制大黄,酌加炮甲珠、党参、生地等。辅以人参别甲煎丸、大黄蛰虫丸。腹水较重者,应扶正逐水,其中体实水困的可用《丹溪心法》舟车丸:甘遂、芫花、大戟、大黄、黑丑、广木香、青皮、陈皮、轻粉、槟榔;体虚脾湿者,酌用中满分消丸,《兰室秘藏》方:厚朴、枳实、黄芩、黄连、知母、半夏、人参、甘草、陈皮、茯苓、泽泻、砂仁、干姜、姜黄、白术。
(三)肝硬化凶兆
(1)肝昏迷(见上文)。
(2)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是由于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以吐血及便血为征兆,如《症因脉治》说:“内伤吐血……若倾盆大出者,则肝家吐血也”。如患者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头昏视暗、冷汗淋漓、烦躁不安、心悸脉速、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则为气随血脱险象,病情十分危急,宜急予云南白药及独参汤急救,并配合现代医学手段抢救。
(3)肝癌(见下文)。
五、肝癌先兆
肝癌可以是原发性的,也可以由慢性肝炎、尤其是慢性乙型肝炎演变而来,有的“慢性肝炎”实际是肝癌的前身。肝硬化也是肝癌的主要基础,因此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慢性肝炎,对预防肝癌具有重要意义。肝癌在中国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仅次于胃癌及肺癌,男性尤多于女性。
肝癌的早期症状缺少特异性,其先兆规律很难掌握,但仍有一定的信号发出。如厌食、尤其厌食肉类,肝区胀痛或隐痛,乏力,恶梦(肝藏魂),在没有胃、胆疾患的情况下,对上述信号应引起高度警惕(详见本书第八十九章肝癌先兆)。现代医学应用甲胎蛋白预查法,对早期发现肝癌具有重大意义。
六、胆囊炎先兆
(一)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先兆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是发病率较高的疾患,也是急腹症的主要病症之一。急性胆囊炎大多并发有胆石症,但引起急性胆囊炎的主要原因在我国主要是细菌感染及蛔虫钻入,并多见于妇女及儿童。急性胆囊炎主要是由于胆囊颈管梗阻(蛔虫或胆石)、胆汁郁积引起细菌感染所致,因此急性胆囊炎之前,多有慢性胆囊炎及胆绞痛的频发史。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中医属“胁痛”、“黄疸”、“胆胀”、“肝胀”,与肝胆的关系最大。如《灵枢·胀论》曰:“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景岳全书·杂证谟·胁痛》亦曰:“胁痛之病,本属肝胆二经,以二经之脉皆循胁肋故也”。其先兆潜证与慢性胆囊炎相同,主要为肝气郁结先兆潜证及肝胆湿热先兆潜证。肥胖型女性发病率较高,与遗传、家族史有关。
发病前先兆
急性胆囊炎发病前,大多有脾胃消化不良症状,如食欲不振、厌油、腹胀等症,但无特异性意义。饱餐及进肥甘油腻饮食后右胁不适,或右肩胛部隐痛,为慢性胆囊疾患及胆石症的信号,如发现上述预兆,应进一步作超声波检查,可以很快确诊。
在慢性胆囊炎及胆石症频发的情况下,应警惕引起急性胆囊炎的可能。如见低热,右上腹痛,厌油,往往是胆囊炎的前奏。当出现胆区疼痛逐渐加剧,寒战,高热,甚至黄疸,则已为急性胆囊炎的典型征兆,应按急腹症处理。急性胆囊炎及胆绞痛先兆详见本书第八十五章第六节,急性胁痛先兆。
(二)慢性胆囊炎先兆
慢性胆囊炎属“胁痛”、“黄疸”范畴,主要病机为木不疏土。常由于肝郁不疏、胆汁不降,导致脾土壅滞,脾运失司。如《血证论》说:“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卷一·脏腑病机论)。胆寄附于肝,肝升胆降,如肝郁失于疏泄,胆汁不降,则易壅遏成患,所谓胆壅木郁证即是。故慢性胆囊炎的先兆潜证,与肝胆不调及肝脾失调的关系最大。
1.肝郁气滞先兆潜证 此型潜证主要为情志不畅,气机郁滞,导致胆气不行、胆汁内壅。症见精神忧郁寡欢,右胁常有饱闷感,并于食油腻后加重,脉弦滑、苔腻。报标信号为右胁饭后饱闷感。
阻截治则 疏肝顺气,方用逍遥散:柴胡、当归、白芍、薄荷、茯苓、白术、生姜、甘草,或柴胡舒肝散:柴胡、香附、枳壳、川芎、白芍、陈皮、甘草。待出现右胁隐痛,厌油,甚至发黄时,则已为胆囊炎征兆,又须疏肝利胆以治。方用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实、甘草,酌加茵陈、郁金、香附、鸡内金、金钱草、龙胆草等。
2.肝胆湿热先兆潜证 该型由于嗜好肥甘、饮食不节,或感受湿热之邪,致湿热蕴结肝胆、胆失疏泄之故。日久渐见胸闷纳呆,脘痞胁胀,大便不爽,小便黄短,苔腻脉濡等症。报标信号为呕恶胁痛。
阻截治则 清热利湿、疏肝利胆。方用清胆汤黄芩、茯苓、法半夏、枳实、郁金、竹茹、蒲公英、虎杖。偏于湿浊、呕恶较重的则用甘露消毒丹:滑石、茵陈、黄芩、菖蒲、木通、贝母、藿香、射干、连翘、薄荷、白豆蔻以清热解毒、利湿化浊。如寒战、发热、胁痛、胆囊区疼痛加剧,并出现右肩背放射性疼痛,甚至胆汁不循常道,泛溢肌肤发黄,则为胆囊,胆管炎急性发作的征兆。又当用大柴胡汤:柴胡、大黄、枳实、黄芩、半夏、白芍、生姜、大枣。肝火偏重的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木通、泽泻、车前子、生地,酌加大黄、茵陈蒿等,并配合现代医学方法作急症处理。如并发胆道蛔虫及胆石症,则参见本书第八十五章,急腹症先兆。
黄疸以身黄、目黄、尿黄为主要症状。本证多由时邪、湿热外袭或饮食不节,脾运失调,湿浊内生,或胎禀湿滞,水湿停聚,湿多寒甚,因寒湿发黄为阴;蕴湿化热,湿热发黄为阳黄。总以利湿退黄为治法。
湿热发黄 面目、皮肤发黄,其色鲜明,发热口渴,厌食油腻,恶心欲吐,脘腹胀痛,右胁疼胀不适,体倦乏力,大便秘结,小便深黄。治宜清热利湿。
(一)
处方:红花菜鲜草30克。
用法:水煎服。
本方适用于小儿黄疸,伴有鼻出血者。
(二)
处方:白茅根30克,木贼草15克,板蓝根15克。
用法:每剂煎2次,每次加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兑一起加白糖50克。每日4次,每次100毫升。
(三)
处方:宝塔菜根30克,积雪草30克,黄栀子6克,茵陈蒿9克。
用法:上药用水煎汤服下。
(四)
处方:鱼腥草30克。
用法:水煎,待温时服用。
本方适用于小儿黄疸并发热。
(五)
处方:鲜茭白根30克。
用法:水煎服。
(六)
处方:郁金75克,甘草15克,茵陈15克。
用法:将上药研成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5克。1岁以内每日1丸,2岁2丸,3岁3丸,4~5岁4丸,6~9岁6丸,9~12岁9丸,分2~3次服。
(七)
处方:牛筋草60克,垂盆草30~60克,溪黄草15~30克。
用法:水煎2次内服,每日1剂。15天为1疗程。连服2疗程。
(八)
处方:马兰(又名泥鳅串)、车前草各1000克,茵陈500克。
用法:上药干品减半。加水适量,煮沸后温水煎2小时,过滤浓缩至1000毫升,装瓶煮沸消毒备用。2~5岁15毫升,6~10岁20毫升,11~14岁30毫升,每日3次。服至黄疸消退。
寒湿发黄 巩膜、皮肤发黄,色泽暗晦,神疲畏寒,脘闷腹胀,食欲不振,大便不实,小便淡黄。治以温化寒湿。
(一)
处方:瘦猪肉50克,鲜茅根30克。
用法:将瘦猪肉切成肉,油、盐、料酒各少许搓和调味,另取鲜茅根洗净,切成小段,放锅内加清水300毫升,煮取100毫升,去渣入肉丝煮熟,饮汤吃肉,1次服完,每日1剂。
本方适用于小儿阴黄,小便不利。
(二)
处方:红糖15克,干姜5克,大枣7枚,茵陈10克。
用法:将姜、枣、茵陈水煎去渣取浓汁,加红糖调服,分2次,每日1剂,连服7~10剂。
(三)
处方:茵陈9克,干姜3克,茯苓6克。
用法:水煎取汁,调入红糖,再煮片刻,分2次饮用。
(四)
处方:大枣5枚,鸡内金6克。
用法:水煎服。
(五)
处方:茵陈9克,白术6克,干姜3克。
用法:水煎服。
(六)
处方:红枣、花生、冰糖各15克。
用法:水煎服。
淤积发黄 面目全身发黄,色较深而晦暗,日渐加重,腹部胀满,肝脾肿大,神疲食少,食后易吐,大便灰白,小便黄少,或肌肤有淤斑,衄血。治当化淤消积。
(一)
处方:苡米3克,山楂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
本方适用于新生儿黄疸。
(二)
处方:桃仁6克,金钱草10克,粳米50克。
用法:先将金钱草煎取汁,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然后将金钱草煎与桃仁研汁同粳米煮为稀粥,分2次食,每日1剂。
(三)
处方:金钱草15克,鸡内金5克,红花1.5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四)
处方:鲜车前叶15克,红花1.5克,葱白1茎,粳米30克。
用法:车前叶、葱白洗净切碎,同红花煮汁去渣,然后与粳米煮粥,分2次服。
黄疸是指由于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引起的巩膜、粘膜、皮肤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发生黄染的一种临床征象。当血中胆红素超过正常值而肉眼未能观察到黄疸时,叫做隐性或亚临床黄疸。黄疸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由于肝脏、胆囊、胰腺等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种症征。老年人患肝、胆、胰腺等疾病时经常可见到黄疸,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发病原因]
引起黄疸的病因比较复杂,凡是可以引起胆红素的生成与排泄失去平衡的疾患均可导致黄疸,老年人黄疸的发病原因主要有:
1.溶血。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加,胆红素生成过多可引起黄疸,此种黄疸称溶血性黄疸。老年人常由于血中存在溶血因素,如生物因素(蛇毒、疟原虫等)、化学因素(苯肼、萘、砷化氢等)、免疫因素(血型不符的输血等)、物理因素(人工心脏瓣膜引起红细胞损伤)等引起溶血性黄疸。
2.肝细胞损害。由于肝细胞损害,可以引起胆红素代谢失常而发生黄疸,此种黄疸称肝细胞性黄疸。常见于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脓肿、肝癌、脂肪肝等疾患。
3.肝胆管阻塞。肝内或肝外胆道系统由于肿瘤、结石、炎症、疤痕等因素,发生机械性梗阻,从而影响胆红素的排泄,此时发生的黄疸称梗阻性或阻塞性黄疸。老年人常见于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胰腺癌等疾患。
中医根据黄疸的色泽不同,将其分为阳黄与阴黄两大类。湿热外侵,饮食不节,可致湿热内蕴;或情志不遂,肝气不舒,胆失疏泄,可致肝胆瘀热;或湿热化火蕴毒,毒入营血;或积聚日久不消,淤阻胆道,胆汁外溢;此等均可发生阳黄。由于劳伤太过,脾胃虚弱,水湿不运,或湿从寒化,寒湿阻中,胆汁排泄受阻,渍于肌肤,可发生阴黄。阳黄、阴黄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湿从热化则为阳黄,湿从寒化则为阴黄。
[临床表现]
不同类型的黄疸,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溶血性黄疸常有输血、用药、感染、接触毒物或家族遗传病史。慢性少量溶血时,只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等贫血症状,黄疸较轻微或不明显,脾脏可有不同程度肿大;急性大量溶血时,可出现寒战、高热、呕吐、腹痛、头痛、全身不适,甚则出现休克、昏迷、严重贫血、黄疸、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剧烈溶血反应。
肝细胞性黄疸若由急性肝炎引起者,可见乏力、纳呆、发热、尿黄、肝区痛、肝肿大并有压痛等症;肝硬化引起者,则同时伴有消瘦、蜘蛛痣、肝脏质地硬、脾肿大或有腹水等症;慢性肝炎引起者,则肝脏质地偏硬,有肝功能异常等表现。
梗阻性黄疸如由胆囊炎、胆石症引起者,则起病急骤,伴右上腹绞痛,发热,呕吐等症,黄疸来去皆速,且可反复发生;胰腺癌引起者,黄疸呈进行性加深,晚期有腹痛、乏力、消瘦、食欲不振等症。梗阻性黄疸的深浅取决于胆系阻塞的部位、程度、持续时间的长短等。
[预防措施]
1.饮食有节。平素注意饮食清洁卫生,不与患有肝炎的患者一起进食,餐具应煮沸消毒。勿酗酒过度或饥饱无常,以免损伤脾胃,内生湿热。
2.情绪有度。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忧郁、大惊、大恐,确保胆系疏泄畅通,可有效地预防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者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肝气调达,病情易于好转康复。
3.劳逸结合。劳伤太过则脾虚,逸滞太过则脾滞,此均可致脾不健运,湿浊内生,发为黄疸。注意适当的休息,劳逸结合,可预防引起黄疸疾病的发生。患有黄疸者,勿过劳过逸,则有利于疾病康复。
4.避免溶血因素侵入。如不输血型不符之血,不接触苯肼、萘和砷化氢等有毒化学物质,避免毒蛇咬伤等。
5.药物预防。肝炎流行期间,除注意饮食卫生,病人隔离外,对未染病、发病者,可预防性服药,有利于预防肝细胞性黄疸发生。如用茵陈蒿30克、生甘草10克;或用决明子15克、贯众15克、生甘草10克;或用茵陈蒿30克、凤尾草30克,任选一方,水煎服,连服3~7日有效。另外,预防服药还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体质,分别选用健脾、温阳、滋阴、疏肝等中药配方服用,以增强体质,预防黄疸。
[治疗方法]
1.原发病治疗。黄疸是由各种疾病引起的,根本的治疗方法是治疗引起黄疸的原发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等,具体方法可参照有关疾病的治疗。
2.对症治疗。溶血性贫血可常规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根据病情轻重可选用地塞米松、强的松等药;肝内阻塞性黄疸者,可用消胆胺,每次4克,每日3次;肝外阻塞性黄疸者,可选用维生素k及抗组织胺类药;肝细胞性黄疸者,可用10%葡萄糖液加维生素b、c,或加入适量胰岛素及氯化钾;有感染者,积极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3.中医辨证论治。阳黄属热重于湿者,表现为身目黄色鲜明、发热口渴、腹胀、尿赤便秘,可选用茵陈蒿汤加减(茵陈30克、栀子10克、生大黄10克、车前草15克、泽泻10克)以清热利湿;属湿重于热者,表现为身目黄色不光亮、身热不扬、脘痞腹胀、便溏尿黄,可选用茵陈四苓散加减(茵陈30克、白术10克、猪苓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白蔻仁6克、藿香10克)以利湿清热,化浊退黄;阴黄属寒湿阻遏者,表现为黄色晦暗、脘闷腹胀、形寒肢冷、便溏,可选用菌陈术附汤加减(菌陈30克、白术10克、制附片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以温阳健脾,化湿退黄;属肝郁血瘀者,表现为身目发黄而晦暗、面色黧黑、胁下癥块刺痛,可选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当归10克、川芎6克、赤芍10克、生地12克、桃仁10克、红花6克、丹参15克、鳖甲15克、大黄10克)以活血化瘀,疏肝退黄。
4.单方验方。据证可选用以下退黄验方。
(1)虎茵汤:虎杖、茵陈、红枣各30克,煎成100毫升,加糖适量,分两次服,连续服至黄疸消退,治疗阳黄有效。
(2)肝炎糖浆2号:车前草30克、败酱草30克、龙胆草6克、大青叶15克、青蒿10克,水煎服,治疗急性肝炎阳黄有效。
(3)茵陈30克、玉米须30克,水煎服,治阳黄。
(4)青黛3克、明矾18克,共为细面,每服1.5克,每日3次,治肝郁血瘀之黄疸。
(5)茵陈10克、白石英6克、生栀子6克、黄柏3克、金钱草15克、川郁金3克,水煎服,每日1剂,治阳黄。
(6)黄疸重症有腹胀尿闭者,可选用麝香1克、田螺、葱适量,捣烂外敷神阙穴(肚脐眼);或用食盐2斤,炒热外熨腹部亦可。
5.针刺退黄。据报道,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属轻、中型患者,可以单独使用针刺治疗,不必配合应用中西药物,按辨证取合谷、太冲、阳陵泉、内庭、足三里、章门等穴,用泻法,每日针刺1次,一般均在5~7天内退黄,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
大柴胡汤出《伤寒论》,为治少阳阳明兼病之方。当今辨证治疗胆道疾患如胆囊炎、胆结石、胆道蛔虫症等,每收捷效。肝胆相为表里,甲胆乙肝同属于木,不仅于病理上可互相影响,且治法与谴方用药亦多相通之处。如大柴胡汤治黄疸肝炎,其利胆退黄之力恒在诸方之上。乃因黄疸肝炎不仅热郁肝胆,且兼肠胃湿浊蕴结。木士同病。或竟缘脾胃湿热、熏蒸肝胆,反侮其所不胜而成病,故治法亦宜兼顾肝胆脾胃,既行清肝解郁,亦泻阳明里实。据于此种机理,则大柴胡汤自属不易之方。
余治陈媪,曾患无黄疸型肝炎,经西医治后因症状消失,遂不介意。越数年忽发黄疸,全身色黄如染柏汁,急送某医院,入院仅数日即通知出院。于是转入专科医院,化验血清胆红素为567μmol/l,g、pt150u/ml(其余化验数据不详),该院诊断为阻塞性黄疸肝炎。经用多种最新高效药物及激素,黄疸持续不下。病房主任谓乃夫曰:“进来容易出去难,生还希望仅50%。”佣工为其擦身,盆水色呈深黄,家属深为忧虑到处奔走求治。得余友人之助,一再强余为治。余允勉为尽力,未许必效。诊见患者全身肤色金黄,神疲乏力,愠愠泛恶,胃纳尚可而脘腹不舒,头痛心烦,右胁痞满,大便数日一行,情绪压抑,畏恐特甚。左脉大而兼迟涩,右脉按之软,舌淡苔白而干,中心至舌根呈灰黑色。据此脉证为肝胆湿热蕴结,疏泄之令不行,以致肝郁气滞,犯胃则脘胀便秘,侵脾则中气消损,运化失健。治法当疏肝清热、利湿消黄、兼益气扶中、健脾化浊。拟大柴胡汤加减。方为:
生黄芪15g、太子参9g、柴胡9g、生大黄6g、(后下)赤芍9g、炒枳实9g、姜半夏9g、郁金9g、茵陈30g、厚朴6g、黄芩9g、白英30g
上方服6贴后血清胆红素由567下降至480。皮肤黄染明显消退,眼结膜黄色消退过半。胃纳转佳,精神愉悦,舌上灰黑之苔亦除。惟上下腹胀满不适。在上方中加入莱菔子、苏梗、山豆根(9g)等,服7帖后胆红素下降203。但见两手振颤难以持物,于原方中减去山豆根,振颤即止。以后随证加减,服16帖胆红素降至9r7,以后逐渐下降。
患者于治疗期间曾出现较为严重之中枢神经症状,头痛、失眠、心烦易怒、惊恐畏惧,甚至闻及雷声而钻入床下。因而不得不更方予服数周。神经症状控制后,右眼球结膜充血严重,又经三星期始得渐消。黄疸消退后胃纳极佳,难免进食海鲜,致化验数据曾多次波动于正常值上下。总之该患者之治疗颇费周折,方药之中大黄有斩关夺隘之应,药后大便日行二、三次,成形而质软,通畅无阻,则自觉胸腹宽转,舒适异常,一日不便则腹中闷瞀。曾有一度大黄用至9g、也不更衣,不得已加芒硝1.5g、冲服,大便即畅,如芒硝加至3g、则觉腹痛。
山豆根一药,医刊报道加入对证方中消除黄疸极有效用。本例患者两次加用皆见大效,然两次均见双手振颤,停用后振颤即止,其中原因尚待探索。此外,方中白英不惟清热解毒,亦擅利胆退黄。
□
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
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即为满。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腹如水状,不治。心中懊□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名曰酒疸。
【注】
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前已详言之矣。今趺阳紧数而尺脉浮,四肢苦烦,身面色黄,乃疸病也。黄,土色也,土病则见之,土属脾胃,脾为阴土主湿,胃为阳土主热,故凡病疸,皆为湿瘀热郁也,行于外则必四肢苦烦身面发黄也。盖其人素有湿热,外被风寒相搏,内为女劳所伤,乃食谷饮酒,或与湿瘀,或与热郁,皆能为是病也。若胃脉数,是热胜于湿,则从胃阳热化,热则消谷,故能食而谓之阳黄。若胃脉紧,是湿胜于热,则从脾阴寒化,寒则不食,故食即满而谓之阴黄也。阳黄则为热疸、酒疸,阴黄则为女劳疸、谷疸也。若尺脉不沉而浮,则为伤肾,肾伤病疸,亦为女劳疸也。胃脉不缓而紧,则为伤脾,脾伤病疸,亦为谷疸也。谷疸则食谷即满,谷气不消,胃中苦浊,精气阻于上行,故头眩也,浊气流于膀胱,故小便不通也。女劳疸则额上黑,肾病色也;微汗出,湿不瘀也;五心热,薄暮发,肾阴热也;膀胱急,小便利,下焦虚也。腹满如水状,脾肾两败,故谓不治也。若心中懊□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小腹满,小便不利,虽见目青面黑,必是酒疸病也。
□
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发黄。
【注】
脉沉,主里也,渴欲饮水,热瘀也;小便不利,湿郁也,热瘀湿郁于里,故发黄也。
首条谓脉浮缓紧数皆令发黄,是得之于外因也;此条脉沉亦令发黄,是得之于内因也,故治黄有汗、下二法也。
【集注】
李□曰:脉沉而渴,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则湿热内蓄,无从分消,故发黄也。
□
疸而渴者,其疸难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发于阴部,其人必呕;发于阳部,其人振寒而发热也。
【注】
未成疸前,小便不利而渴者,是欲作疸病也。已成疸后而渴者,是热深不已,故难治也;不渴者是热浅将除,故可治也。疸发于阴者,人必呕逆,呕逆者,阴里为之也。
发于阳者,人必振寒发热,寒热者,阳表为之也。此以渴不渴,别疸之难治、可治;以呕逆寒热,辨黄之在表、在里也。
【集注】
程林曰:黄家以湿热相搏,有口燥、鼻燥而未至于渴,渴则津液内消,邪气独胜;不渴则津液未竭,正气未衰,治之所以分难易也。阴主里,湿胜于里则呕;阳主表,热胜于表则振寒发热也。此条辨疸证之渴与不渴,有轻重表里之分也。
尤怡曰:疸而渴,则热方炽,而湿且日增,故难治;不渴则热已减,而湿亦自消,故可治。阴部者,里之藏府,关于气,故呕;阳部者,表之躯壳,属于形,故振寒而发热。此阴阳内外浅深微甚之辨也。
□
腹满,舌痿黄,躁不得眠,属黄家。
【按】
舌痿黄之「舌」字,当是「身」字,必传写之□。
【注】
舌痿而黄,腹满而躁不得睡者,属黄家之病,在里,当下之也。
【集注】
徐彬曰:腹满里证也,乃有腹满而加身痿黄,躁不得眠,瘀热外行,此发黄之渐也。故曰:属黄家。
□
诸黄家病,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者,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耆汤主之。
【注】
诸黄家病,谓一切黄家病也。黄病无表里证,热盛而渴者,当清之,湿盛小便不利者,但当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则为在表,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耆汤。于此推之,可知脉沉在里,当以下解之也。
【集注】
高世栻曰:利小便,乃黄家一定之法,故曰诸病黄家,但利小便。然亦自有宜汗者,故又曰:假令脉浮为在表,当以汗解之。汗解之法,宜桂枝加黄耆汤,用桂枝汤以解肌,肌解则汗自出,加黄耆以助表,表和则荣卫亦通矣。
经曰∶中央黄色,入通于脾,故黄胆者,脾之色也。夫人身之神,贵于藏而默用,见于外则内虚矣。其症皆因脾气有亏,运化失职,湿热留于肌肤,发而为疸。钱仲阳所谓身痛背疆,二便涩滞,遍身面目爪甲皆黄是也。小便褐色者难治。疗法宜固脾为先,如专用克伐宽中澹泄利水之药,则鲜有不至危者矣。若初生及百日半年之间,不因病而身黄者,胃热苔黄也。
腹大食上为脾疳,兼作渴饮冷者,用泻黄散。小便不利者,茵陈汤。病后发黄,肢体浮肿者,用白术散。清便自调,肢冷嗜卧者,益黄散。身淡黄白者,调中丸及补中益气汤加茵陈。
身热膈满,肌肤面目皆黄者,加减泻黄散。辨其所以∶若闭目壮热,多哭不已,大小便赤涩,口中热气者,乃妊娠浓味贻毒之候也,母子并服生地黄汤,仍忌酒面五辛热物。设不自慎,误伤脾土,急则变为惊风吐泻,缓则肢体浮肿,小便不利,眼目障闭,多成疳疾矣。又有脾虚发黄者,当于脾胃中求之。
治验一小儿旬日内,先两目发黄,渐及遍身,用泻黄散一服而瘥。
一小儿生旬日,面目青黄,此胃热苔黄也,用泻黄散,乳调服,少许即愈。后复身黄吐舌,仍用前药而安。
一小儿因乳母食郁而致饱胀咽酸,遍身皆黄,余以越鞠丸治其母,泻黄散治其子并愈。
一小儿患前症,服五苓散、消食丸之类,其黄不退,作渴饮汤,腹膨少食,余谓胃气虚,津液少,故喜饮汤;脾气虚,故腹胀少食也,先用白术散渐愈,又用补中益气汤而痊。
一小儿饮食不调,腹胀身黄,小便金色,杂用自治之剂,作渴饮水,余谓胃气实热。先用泻黄散二剂,其渴顿止,用栀子柏皮汤,其黄亦退,用白术散而饮食进。
茵陈汤 治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至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此瘀热在里而发黄也,或伤寒七八日,小便不通,腹微黄,身黄如橘色者。
茵陈蒿(嫩者一两) 大黄(三钱半) 栀子(大者三枚)
上每服一钱,水煎服。
犀角散 治黄胆,一身尽黄。
犀角(一两) 茵陈葛根升麻龙胆草(酒炒) 甘草生地黄(各半两) 寒水石(三钱)
上每服三钱,水煎服。一方栝蒌根汁,和蜜服。
小半夏汤 治黄胆,小便色不变,自利腹满而喘者,不可除热,热去必哕。
半夏(汤洗七次)
上每服二三钱,姜三片,水煎服。
消食丸 治胸膈气痞,乳食不消,身后黄者。(方见呕吐乳)
茵陈五苓散 即五苓散加茵陈。每服一钱,温水调下,日三服。
导赤散(二方见五淋)
越鞠丸(方见天钓)
承气汤
小柴胡汤(二方见痉症)
调中丸(即理中丸,方见冷泻)
平胃散(方见脾胃虚冷)
使君子丸(方见蛔虫)
益黄散(方见脾脏)
地黄汤(即济生地黄汤)
白术散(方见积滞)
四味肥儿丸(方见呕吐)
泻黄散(方见脾脏)
黄胆者,目珠黄,渐及皮肤,皆见黄色也。此湿热壅遏所致,如 曲相似,湿蒸热郁而黄色成矣。然湿热之黄,黄如橘子、柏皮,因火气而光彩,此名阳黄。又有寒湿之黄,黄如熏黄色,暗而不明,或手脚厥冷,脉沉细,此名阴黄。阳黄者,栀子柏皮汤,若便闭不通,宜用茵陈大黄汤。阴黄者,茵陈五苓散,如不应,用茵陈姜附汤。其间有伤食者,名曰谷疸,伤酒者,名曰酒疸,出汗染衣名曰黄汗,皆阳黄之类也。谷疸,胸膈满闷,嗳腐吞酸以加味枳术汤,加茵陈治之,应手辄效。酒疸,更加葛根。黄汗,用栀子柏皮汤加白术。其间有女劳疸,乃阴黄之类,宜用姜附汤加参、术补之。复有久病之人,及老年人,脾胃亏损,面目发黄,其色黑暗而不明,此脏腑之真气泄露于外,多为难治,宜用六君子汤主之。
栀子柏皮汤茵陈大黄汤茵陈五苓散茵陈姜附汤(俱见伤寒发黄。
已食如饥,但欲安卧,一身面目及爪甲小便尽黄也。此为脾胃积热,而复受风湿,瘀结不散,湿热蒸郁,或伤寒无汗,瘀热在里所致。是宜分别湿热多少而治之。若面色微黄,而身体或青黑赤色皆见者,与纯热之症不同,当于湿家求之。
加减五苓散
茵陈猪苓白术赤苓泽泻
大茵陈汤
茵陈蒿(半两) 大黄(三钱) 栀子(四枚)
水三升,先煮茵陈减一半,内二味,煮取一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利出如皂角汁,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出也。如大便自利者,去大黄,加黄连二钱。
寇宗 治一僧,因伤寒发汗不彻,有留热,面身皆黄,多热,期年不愈方。
茵陈山栀(各三分) 秦艽升麻(各四钱)
为散,每用三钱,水四合,去滓,食后温服。五日病减,二十日悉去。
搐鼻瓜蒂散(《宝鉴》)
瓜蒂(二钱) 母丁香(一钱) 黍米(四十九粒) 赤豆(五分)
为细末,每夜卧时,先含水一口,却于两鼻孔搐上半字,便睡至明日,取下黄水。
许叔微云∶夏有篙师病黄症,鼻内酸疼,身与目黄如金色,小便赤涩,大便如常,此病不在脏腑,乃黄入清道中也。若服大黄则必腹胀为逆,当瓜蒂散搐之,令鼻中黄水出尽则愈。
孟铣方
瓜蒂丁香赤小豆(各七枚)
为末,吹豆许入鼻,少时黄水流出,隔一日用,瘥乃止。一方用瓜蒂一味为末,以大豆许吹鼻中,轻则半日,重则一日,出黄水愈。
张某,患发热,医知其非寒邪也。用清解药数剂,腿痛异常,身面渐黄。孟英诊之,脉滑实,腹胀,口干,予茵陈大黄汤两剂,便行而各恙霍然。
□
仲秋久雨,吴汾伯于乡试后患恙,自言坐于水号,浸及于膝。人皆以为寒湿之病。孟英切脉,甚数,溲赤苔黄,口干燥呛,因谓其尊人酝香曰∶病由暑湿,而体极阴亏,已从热化。不可以便泻而稍犯温燥之药。先与轻清肃解,继用甘凉撤热,渐能安谷。半月后,热始退尽,而寝汗不眠。投以大剂滋填潜摄之药,兼吞五味子、磁朱丸数十帖,乃得康复。
此证误治即败,少谬亦必成损。苟非诚信于平日,焉能诚服于斯时。闻其寐汗不收,夜不成寐之间,旁言啧啧。
孟英恐其动摇主意,必致全功尽弃,嘱其邀顾听泉、许芷卿质证,而顾、许咸是孟英议。于是,主人之意甚坚,而大病乃痊。吁!谈何易耶。
□
朱湘槎令侄新泉之室人,怀妊患痢,医投温燥止涩,腹痛甚而遍身发黄,饮食不思。孟英视之,暑湿也。与∶(黄)芩 (黄)连 银花茅根桑叶 栀(子) 楝(实) 竹叶茵陈冬瓜皮而愈。
仲阳云∶身痛背转强,大小便涩,一身皆黄,面目爪甲俱黄,小便如屋尘汁色,着物皆黄褐者,难治,此黄胆也。
别有一症,生下百日及半年,不因病后身微黄者,胃热也。大人亦同。又有面黄腹大,食吐渴者,脾疳也。又有初生而面身黄者,胎疸也。诸疸皆热、色深黄者是也,若淡黄兼白者,胃怯不和也,茵陈汤、栀子柏皮汤、犀角散、连翘赤小豆汤主之。通治黄胆,茵陈五苓散尤为稳也。又有脾弱痿黄,小便清者,治以温剂,当归丸散主之,小半夏汤亦可用也。
茵陈汤 治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
茵陈蒿(嫩者、一两) 大黄(三钱半) 栀子(大者、三枚)
上锉散,以水一大碗,先煎茵陈减半,次用二味煎八分,去滓温服,日三服,小盒饭利,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中去也,量大小加减。
栀子柏皮汤 治伤寒身黄发热。
栀子(八枚) 黄柏(一两) 甘草(炙、半两)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煎六分,去滓温服。
犀角散 治小儿黄胆,一身尽黄。
犀角(一两) 茵陈干葛升麻龙胆草生地黄(各半两) 寒水石(七钱半)
上锉散,白水煎。一方治小儿忽发黄,面目皮肉须尽黄,干葛根汁和蜜服。
连翘赤小豆汤 治小儿伤寒,发黄身热。
麻黄(去节) 连翘甘草生姜赤小豆 生梓白皮(各二两) 杏仁(四十一粒) 大枣(十二枚)
上锉散,白水煎。一方小麦苗捣汁,服之立效。
茵陈五苓散
五苓散五分加茵陈汤十分上二件拌匀,每服一钱,温水调下,日三服。
当归散 治小儿夜啼者,脏寒而腹痛也,面青手冷,不吮乳是也,宜用此方。
甘草(炙) 桔梗陈皮当归(各一钱)
上为末,水煎半盏,时时少与服之。又有热痛,亦啼叫不止,夜发面赤唇焦,小便赤,与三黄丸人参汤下。
当归丸 治小儿冷热不调,大便青黄,心腹多痛,或腹中气满,或时呕逆不吮乳食,加枳壳尤妙。
当归白芍药人参川芎(各三钱) 甘草(炙) 白术(各半两)
上为末,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三岁小儿每服十丸,粥饮送下,日三服。更量大小加减,冷甚者加陈皮。
小半夏汤 治黄胆小便色不异,欲自利腹满而喘者,不可除热,热去必哕。
半夏(汤洗七次)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姜十片,煎七分温服。
消食丸 常服宽中快气,消乳食,正颜色。
缩砂仁(炒) 陈皮(炒) 三棱(煨) 莪术(煨) 神曲(炒) 麦 (炒) 香附子(米泔浸一宿、炒用)枳壳槟榔乌梅(各半两) 丁香(二钱半)
上为末,面糊丸如绿豆大,食后苏子汤、下二十丸或三十丸。
古有五疸之名,兼有阴黄、阳黄之别。予所见者,眼白栀色,肌黄,小便着白裤上如柏汁者,更胸闷腹胀,肢软嗜卧,其病因郁火与湿气相蒸而成,专治在肝胃两经,古称湿热成黄。
胃中有湿热,则饱闷纳胀,肢软(胃主四肢)嗜卧,脾气欠运,(脾胃相为表里)郁火肝木不达也,治法宜风以胜湿,苦味泄热,佐以开郁利导之品,药如柴胡、薄荷、防风、葛根、黄连、黄芩、夏枯草、山栀、郁金、陈皮、苍术、茵陈、茯苓、苡仁、木通、香附、通草、楂肉、神曲、枳壳之类,随症选用。五疸者,五脏各有是病,然不外乎风以散之,淡以渗之,苦以泄之,香以开之之法也。其谓阴黄者,肌色虽黄,而带暗滞;阳黄者,鲜而明也。阳黄数服可愈,阴黄未能即已焉。酒客动怒,最易成此症。
黄,黄胖也。疸,五疸也。《金匮》原有诸黄、诸疸之别,特疸详而黄略,读者易混,因误认诸黄为即五疸中之黄胆耳!考《病源》黄病候,自黄病至治也,百四十六字,列症甚详,必本之《金匮》逸文。何以言之?一身尽疼,发热,目涩,鼻疼,两膊及项强,腰背急,乃太阳阳明表证,而《金匮》有黄家脉浮,当以汗解,宜桂枝加黄 汤一条,证治相符。大便涩,正阳阳明胃家实症也,而《金匮》有诸黄猪膏发煎主之一条,证治相符。《金匮》既详其治,不应反阙其证,故疑巢说本《金匮》逸文。且以此推之,黄病固有与伤寒同法者,故伤寒亦多病黄。若五疸中之黄胆,则与余疸同属杂病,自不若黄病初起可以伤寒法治之,此其别也。巢于黄病外别有黄胆,与女劳疸、酒疸、谷疸、黑疸同列,而以《灵》、《素》所言黄胆诸条,及《金匮》所言疸而渴者以下三十五字入之黄胆候,较之黄病论绝异,其分别甚严,真善读仲景书者。后人误认《金匮》标目黄胆二字,即五疸中黄胆,因以篇中诸黄云云,皆认为五疸中黄胆,而黄与五疸之治法淆矣。不效,必曰古方难用也,故读书须取其至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