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黄
参考:慢性重型肝炎
“阴黄” 相关论述
论曰阴黄者面色黄。头痛不发热。不欲闻人声。此由阳伏于阴。邪热沉潜。散于肌肉。
身黄如橘。故谓之阴黄。昔人有说下之后。身目发黄者。当于寒涩中求之。此其类也。
治阴黄。不欲闻人言。小便不利。秦艽汤方
秦艽(去苗土一两) 旋复花(半两) 赤茯苓(去黑皮半两) 甘草(炙锉半两)
上四味粗捣筛。每服四钱匕。以牛乳一盏。煎取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治阴黄,身如橘色。小便不利。茵陈散方
茵陈蒿(二两) 桂(去粗皮半两) 泽泻(一两一分) 赤茯苓(去黑皮) 白术猪苓(去黑皮各三分
上六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温水调下。日三服。
治阴黄。龙胆汤方
龙胆秦艽(去苗土各一两半) 升麻(一两)
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浸药一宿。平旦煎至八分。入黄牛乳五合。
再煎至一盏,去滓空心分温二服、日再。取利为度。
治阴黄。赤小豆散方
赤小豆丁香(各三七粒) 麝香(细研一钱) 瓜蒂(二七枚) 青布灰(二钱)
上五味捣研为散,每服一钱匕。熟水调下。日再服。以吐为度。更取少许吹鼻中。即有黄水出为效。
治阴黄,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者必哕。宜半夏汤方
半夏(汤洗七遍去滑焙一两) 人参(二两) 葛根(二两)
上三味。锉如麻豆,每服四钱匕。以水一盏。入生姜半分切。煎取七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病名。
①黄疸之属寒湿者。因脾阳不振、寒湿内蕴、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肌肤所致,或由阳黄日久转化而成。《景岳全书·杂证谟》:“凡病黄疸而绝无阳证阳脉者,便是阴黄。”证见身目黄色晦暗,胃呆腹胀,神疲乏力,胁肋隐痛,小便短少,大便不实,舌淡苔腻,脉沉细迟。治宜调理脾胃,温化寒湿,方茵陈五苓散、茵陈术附汤、茵陈四逆汤等。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胆囊炎等病。参见黄疸条。
②黄疸二十八候之一。《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阳气伏,阴气盛,热毒加之,故但身面色黄,头痛而不发热,名为阴黄。”
③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寒热,并十指疼痛,鼻中煤生,此是阴黄。”宜服麻黄栀子汤。若见人中反者,病情较为严重。参见黄疸条。
黄胆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必哕,哕者,小半夏汤主之。(《金匮》)
黄胆病,为湿热之所酿矣,然有湿多热少者,有湿少热多者,有湿热全无者,不可不察。仲景虑疸病多夹内伤,故尔慎用汗、吐、下之法。其用小建中汤,则因男子发黄,而小便自利,是其里无湿热,惟以入房数扰其阳,致虚阳上泛为黄耳。故不治其黄,但和营卫以收拾其阳,听其黄之自去,即取伤寒建中之法以治之。又有小便本赤黄,治之其色微减,即当识其蕴热原少;或大便欲自利,腹满上气喘急,即当识其脾湿原盛。或兼寒药过当,宜急用小半夏汤温胃燥湿,倘更除其热,则无热可除,胃寒起而呃逆矣。
○今人但云阳疸色明,阴疸色晦,此不过气血之分。辨之不清,转足误人。如酒疸变黑,女劳疸额上黑,岂以其黑遂谓阴疸,可用附子、干姜乎?夫女劳疸,真阳为血所壅闭,尚未大损,瘀血一行,阳气即通矣。阴疸则真阳衰微不振,一任湿热与浊气败血团结不散,必复其阳,锢结始开。倘非离照当空,幽隐胡由毕达耶?(喻嘉言)
阴黄者,全非湿热,总由血气之败。盖气不生血,所以血败,血不华色,所以色败。凡病黄胆,而无阳证阳脉者,便是阴黄。必以七情伤脏,或劳倦伤形,中气大伤,脾不化血,故脾色自见于外。其人必喜静恶动,喜暗畏明,神倦言微,或怔忡眩晕,畏寒少食,或大便不实,小便如膏,及脉息无力等证,悉皆阳虚之候,使非速救元气,大补脾肾,则无复元之理。若但见黄不察脉证,遂云湿热,治以泻火利水,则无不毙。(《景岳全书》)
下之太过生黄,脉沉细迟无力,次第用药,至茵陈附子汤而效。(《己任编》)
劳役形体,饮食失节,中州变寒生黄,只宜理中、建中足矣,不必用茵陈。(王好古)
【阴黄之症】身无热,手足冷,大便滑,小便清白,黄不鲜明,饮食不进,口不烦渴,
【阴黄之因】或热病后,过用寒凉,或真阳素虚,太阴阴寒凝结,脾肾交伤,则阴黄之
【阴黄之脉】多见沉迟,或见沉细,或见微弱,或见空大。
【阴黄之治】茵陈四逆汤、茵陈橘皮汤、八味丸,余推展理中汤,治大便滑,饮食不
[b]茵陈四逆汤[b]
茵陈炮姜附子甘草
[b]茵陈橘皮汤[b] 治身黄脉沉细,身热手足寒。
茵陈橘皮生姜白术半夏茯苓
[b]八味丸[b] 见前脏寒胀。
[b]理中汤[b] 见前脾虚肿。
[b]家秘保和散[b]
半夏 熟苍术 浓朴 香附神曲麦芽干葛白豆蔻 广皮 连翘莱菔子
加茵陈、山栀,名茵陈保和散。
按∶阴黄,阴症也,以其色黄而混名之。若疸症,皆生于热,胆火居多,是以清胆火为正治散消导,则有忽之者,家秘有加减保和散,以治积滞之谷疸;又立茵陈保和丸,以治积热之谷疸。夫疸症要分热而无滞,热而有滞;无滞者,止须清热;有滞者,必要消散停滞,则热自解。此法不独治疸,凡治积热停滞之真诀也。
病本热而变为阴,非阴症能发黄也。韩祗和云∶病患三五日,服下药太过,虚其脾胃,亡其津液,渴饮水浆,脾土为阴湿所加,与热邪相会发黄,此阴黄也。当以温药治之,如两手脉沉细迟,身体逆冷,皮肤粟起,或呕吐,舌上有苔,烦躁欲坐卧泥水中,遍身发黄,小便赤少,皆阴候也。
茵陈橘皮汤(韩氏) 治身黄,脉沉细数,热而手足寒,喘呕烦躁,不渴者。
茵陈橘红生姜(各一两) 半夏茯苓(各五钱) 白术(二钱五分)
水四升,煮取二升,分作四服。
小茵陈汤(韩氏) 治发黄脉沉细,四肢及遍身冷。
附子(一枚,炮,作八片) 炙草(一两) 茵陈(二两)
水四升 煮取二升,分三服。一方有干姜,无甘草,名茵陈附子汤。(韩氏)
茵陈理中汤 治身冷面黄,脉沉细无力,或泄,自汗,小便清白,名曰阴黄。
人参白术炮姜 炙草 茵陈
上 咀,每服五钱,水煎。
罗谦甫治真定韩君祥,暑月劳役过度,渴饮凉茶及食冷物,遂病头身肢节沉重疼痛,汗下寒凉屡投不应。转变身目俱黄,背恶寒,皮肤冷,心下硬,按之痛,脉紧细,按之空虚,两寸脉短,不及本位。此症得之因时热而多饮冷,加以寒凉过剂,助水乘心,反来侮土,先伤其母,后及其子,经所谓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时值霖霪,湿寒相合,此为阴黄,以茵陈附子干姜汤主之。《内经》云∶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以淡渗之,以苦燥之,附子、干姜辛甘大热,散其中寒为君,半夏、草蔻辛热,白术、陈皮苦甘温,健脾燥湿为臣,生姜辛温以散之,泽泻甘平以渗之,枳实苦辛,泄其痞满,茵陈苦微寒,其气轻浮,佐以姜、附,能去肤腠间寒湿,而退其黄为使也。煎服一两,前症减半,再服悉愈。又与理中汤服之,数日得平复。
李思训谓发黄皆是阳症,凡云阴黄者,皆阳坏而成阴,非原有阴症也。茵陈干姜汤,是治热症坏而成寒者之药,学人要穷其源,盖即于本病主治药内,加热药一味以温之,如桂枝汤加大黄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