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复花
( Xuán Fù Huā )
别名: 蕧 , 盗庚 , 戴椹 , 飞天蕊 , 金钱花 , 野油花 , 滴滴金 , 夏菊 , 金钱菊 , 艾菊 , 迭罗黄 , 满天星 , 六月菊 , 黄熟花 , 水葵花 , 金盏花 , 复花 , 小黄花 , 猫耳朵花 , 驴耳朵花 , 金沸花 , 伏花 , 全福花
旋复花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
消痰,下气,软坚,行水。治胸中痰结,胁下胀满,咳喘,呃逆,唾如胶漆,心下痞鞕,噫气不除,大腹水肿。 ①《本经》:"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 ②《别录》:"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胁痰水,膀胱留饮,风气湿痹,皮间死肉,目中眵蔑,利大肠,通血脉,益色泽。" ③《药性论》:"主肋胁气,下寒热水肿,主治膀胱宿水,去逐大腹,开胃,止呕逆不下食。" ④《日华子本草》,:"明目,治头风,通血脉。" ⑤《汤液本草》:"发汗吐下后,心下痞,噫气不除者宜此。" ⑥《滇南本草》:"祛头目诸风寒邪,止太阳、阳明头疼,行阳明乳汁不通。(治)乳岩、乳痈、红肿疼痛、暴赤火眼、目疾疼痛、祛风明目、隐涩羞明怕日,伤风寒热咳嗽、老痰如胶,走经络,止面寒腹疼,利小便,治单腹胀,风火牙根肿痛。" ⑦《医学入门》:"逐水,消痰,止呕噎。" ⑧《南京民间药草》:"花和苗,祛湿、拔毒、消肿,煎水洗患处。"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包煎或滤去毛),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研末干撒或调敷。 |
性味: |
咸,温。 ①《本经》:"味咸,温。" ②《药性论》:"味甘,无毒。" ③《本草衍义》:"味甘苦辛。" |
归经: |
入肺、肝、胃经。 ①《纲目》:"手太阴、阳明。"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大肠、膀胱四经。" ③《本草新编》:"入心、肝,大、小肠。" |
各家论述: |
①《本草衍义》:"旋复花,行痰水,去头目风,亦走散之药也。" ②《纲目》:"旋复所治诸病,其功只在行水、下气、通血脉尔。" ③《本草发明》:"旋复花,消痰导饮、散结利气之味。其云除惊悸者,以去心下水饮,心神自定也。又治目中翳蔑头风,毕竟痰饮结滞而生风热,此能散之,头目自清也。" ④《本草经疏》:"旋复花,其味首系之以咸,润下作咸,咸能软坚;《别录》加甘,甘能缓中;微温,温能通行,故主结气,胁下满;心脾伏饮则病惊悸,饮消则复常矣。除水,去五脏间寒热,及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胁痰水,膀胱留饮,风气湿痹,皮间死肌,目中眵蔑,利大肠者,皆软坚、冷利、润下、消痰饮除水之功也。其曰补中下气者,以甘能缓中,咸能润下故也。通血脉、益色泽者,盖指饮消则脾健,健则能运行,脾裹血又统血故也。" ⑤《本草汇言》:"旋复花,消痰逐水,利气下行之药也。主心肺结气,胁下虚满,胸中结痰,痞坚噫气,或心脾伏饮,膀胱留饮,宿水等症。大抵此剂微咸以软坚散痞鞕。性利以下气行痰水,实消伐之药也。《本草》有定惊悸、补中气之说,窃思痰闭心包脾络之间,往往令人病惊,旋复破痰逐饮,痰饮去则胞络清净而无碍,五志自宁,惊悸安矣。又饮消则脾健,脾健则能运行饮食,中气自受其益而补养矣。"又:"童玉峰云,若热痰,则多烦热;湿痰,则多倦怠软弱;风痰,则多瘫痪奇症;惊痰,则多心痛癫疾;冷痰,则多骨痹痿疾;饮痰,则多胁痛臂痛;食积痰,则多癖块痞满。其为病状,种种变见,用旋复花,虚实寒热,随证加入,无不应手获效。" ⑥《本草正》:"旋复花,开结气,降痰涎,通水道,消肿满,凡气壅湿热者宜之。但其性在走散,故凡见大肠不实及气虚阳衰之人,皆所忌用。" ⑦《本草正义》:"旋复花,其主治当以泄散风寒,疏通脉络为专主。《别录》治风气湿痹,皮间死肉,通血脉,宗奭去头目风,皆其轻疏泄散之功也。以治风寒喘嗽,寒饮渍肺,最是正法。或谓旋复花降气,寒邪在肺者,不宜早用,则止知疏泄之力足以下降,而不知其飞扬之性本能上升。且《本经》明谓其温,寇宗奭又以为辛,则疏散寒邪,正其专职。若其开结泄水,下气降逆等治,则类皆沉重下达之义,颇嫌其与轻扬之本性,不甚符合。按《本经》,旋复花一名金沸草,疑古人本有用其茎叶,而未必皆用其花者。考草木花叶之功用,不同者甚多,或升或降,各有取义,亦其禀赋使然,不容混合。且茎则质重,花则质轻,亦物理自然之性,况旋复花之尤为轻而上扬者乎。乃今人恒用其花,而并不用茎叶,竟以重坠之功,责之轻扬之质,恐亦非古人辨别物性之真旨也。且其花专主温散,疏泄之力亦猛,宜于寒饮,而不宜于热痰,石顽已谓阴虚劳嗽,风热燥咳,误用之,嗽必愈甚,是亦以其轻杨,升泄太过.正与降气之理相反。惟其轻灵之性,流动不滞,自能流通气化而宣窒塞,固非专以升散见长。若但以逐水导湿为治,似不如兼用其茎叶较为近理,《别录》称其根专主风湿,其意可晓然也。" |
用药禁忌: |
①《本草衍义补遗》:"病人涉虚者不宜多服,利大肠,戒之。" ②《本经逢原》:"阴虚劳嗽,风热燥咳,不可误用。" |
药理作用: |
大花旋复花的根和地上部分之脂溶性及醚溶性部分有抗菌作用,无显着利尿作用。 绿原酸为咖啡酸与奎宁酸的缩合物,遇铁呈蓝色,与鞣质相似,以前曾名"咖啡鞣酸",但与鞣质不同,不沉淀蛋白质,故无收敛作用。咖啡酸与绿原酸有较广泛的抑菌作用,但在体内能被蛋白质灭活。绿原酸与咖啡因相似,口服或腹腔注射,可提高大鼠的中枢兴奋性。绿原酸与咖啡酸口服,可增加人胃中盐酸的分泌量,并能使脉搏变慢,而奎宁酸则不能。绿原酸能显着增加大鼠、小鼠小肠的蠕动,绿原酸、咖啡酸、奎宁酸皆可增强大鼠子宫的张力,此作用可被罂粟碱所取消,而阿托品则不能影响之。咖啡酸、绿原酸还可增进大鼠的胆汁分泌。在离体兔回肠标本上,绿原酸能增强肾上腺素的作用;但对肾上腺素的升高血糖作用、预防大鼠蛋清性足踝浮肿等皆无影响。绿原酸对人有致敏作用,吸入含有绿原酸的植物的尘埃后(如在咖啡厂中),可发生气喘、皮炎等,但食入后可经小肠分泌物的作用,变为无致敏性物质,故试验致敏原时,宜用皮内法而不用口服法。咖啡酸尚有灭活硫胺(维生素b1)的作用。绿原酸毒性很小,幼大鼠口服半效致死量大于1克/公斤,腹腔注射大于0.25克/公斤。 同属植物inula royleana含生物碱,能抑制呼吸、降低血压、松弛平滑肌,并有箭毒样作用,但无抗菌作用 |
化学成分: |
大花旋复花开花时期的地上部分含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大花旋复花素和旋复花素。花含槲皮素、异槲皮素、咖啡酸、绿原酸、菊糖及蒲公英甾醇等多种甾醇。 |
附方: |
①治伤寒中脘有痰,令人壮热,项筋紧急,时发寒热,皆类伤风,但不头痛为异:前胡三两,荆芥四两,半夏一两(洗,姜汁浸),赤芍药二两,细辛一两,甘草一两(炙),旋复花三两。上捣罗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五片,枣子一枚,同煎至六分,去滓,热服,未知再服。(《类证活人书》金沸草散) ②治积年上气:旋复花(去梗,焙)一两,皂荚(炙,去皮、子)一两一分,大黄(锉、炒)一两半。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温汤下,日三服。(《圣济总录》旋复花丸) ③治肝着,亦治妇人半产漏下:旋复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金匮要略》旋复花汤) ④治痰饮在胸膈呕不止,心下痞粳者:旋复花、半夏、茯苓、青皮。水煎服。(《产科发蒙》旋复半夏汤) ⑤治风痰呕逆,饮食不下,头目昏闷:旋复花、枇杷叶、川芎、细辛、赤茯苓各一钱,前胡一钱五分。姜、枣水煎服。(《妇人良方》旋复花汤) ⑥治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旋复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石一两,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旋复代赭汤) ⑦治风湿痰饮上攻,头目眩胀眵蔑:旋复花、天麻、甘菊花各等分。为末,每晚服二钱,白汤下。(《本草汇言》) ⑧治小便不行,因痰饮留闭者:旋复花一握,捣汁,和生白酒服。(《本草汇言》) ⑨治单腹胀:旋复、鲤鱼。将鱼肠去净,药入鱼肚内,煎服。小便利,肿胀即消。 ⑩治风火牙痛:旋复花为末,搽牙根上,良久,去其痰涎,疼止。 ⑾治乳岩、乳痈:旋复花二钱,蒲公英一钱,甘草节八分,白芷一钱,青皮一钱。水酒为引,水煎服。(⑨方以下出《滇南本草》) ⑿治月蚀耳疮:旋复花烧研。羊脂和涂之。(《濒湖集简方》) |
炮制: |
旋复花:拣净杂质,除去梗叶,筛去泥土。蜜炙旋复花:取净旋复花,加炼熟蜂蜜与开水少许,拌匀,稍焖,用文火炒至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凉透。(每旋复花100斤,用炼熟蜂蜜25斤) |
性状: |
干燥头状花序呈扁球形,有时散落,直径8~15毫米(线叶旋复花较小,4~10毫米)。底部有4层(线叶旋复花3层)浅灰绿色、膜质的总苞片,有时残留花梗。外缘1层舌状花,黄色,长约1厘米,先端3齿裂,多卷曲;中央管状花密集,花冠5齿裂,子房顶端有多数白色冠毛,长约5毫米(线叶旋复花长约3毫米),质柔软,手捻易散。气微弱,味微苦咸。以朵大、金黄色、有白绒毛,无枝梗者为佳。 |
生境分布: |
主产河南、江苏、河北,浙江、安徽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
原形态: |
①旋复花,又名:驴儿草、百叶草。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茎具纵棱,绿色或微带紫红色。叶互生,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窄长椭圆形,长6~10厘米,宽1~2.5厘米,先端尖,基部稍狭,有时呈小耳、半抱茎,全缘或具细锯齿,上面绿色,疏被糙毛,下面淡绿色,密被糙伏毛。头状花序少数或多数,顶生,呈伞房状排列,直径3~4厘米;花序梗被白毛:近花序处通常有1披针形的苞片,被柔毛;总苞半圆形,长8~10毫米,直径1~1.8厘米,总苞片数层,外层披针形,内层线状披针形或线形,干膜质,外面被毛或仅具缘毛;花托微凸;舌状花1层,黄色,雌性,花冠先端3浅裂,基部两侧稍连合呈管状,雌蕊1,子房下位,具棱,被白色短硬毛,花柱线形,柱头2裂;管状花两性,位于花序的中央。花冠先端5齿裂,裂片卵状三角形,雄蕊5,聚药,花丝分离而短,雌蕊1,花柱线形,柱头2裂。瘦果长椭圆形,被白色硬毛,冠毛白色。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生于山坡、路旁、田边或水旁湿地。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及华东等地。 ②线叶旋复花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全体近无毛或被疏柔毛。叶互生,线状披针形残线形,长6~12厘米,宽6~12毫米,先端尖,基部稍抱茎,边缘反卷,下面淡绿色,被疏柔毛。头状花序顶生,分枝多,呈伞房状排列,花序直径1.5~2厘米;苞片披针形;总苞半圆形,总苞片3层,外层披针形,内面2层线状披针形或线形,光滑或微被缘毛;舌状花1层,黄色,花冠先端3裂,下部连合成管状,雌蕊1;管状花先端5齿裂,雄蕊5,雌蕊1。瘦果椭圆形,顶端践形,具棱,被白色疏硬毛,冠毛白色。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长于山坡、路旁或田边。分布东北、华北、华东等地。 ③大花旋复花,又名:毛旋复花。 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全体密被细毛及白色绵毛。叶互生,叶片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0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抱茎,全缘或具微锯齿,下面密被糙伏毛。头状花序少数,顶生,呈伞房状排列,花序直径3~5厘米:花序梗密被白色绵毛或细毛;苞片披针形,被毛:总苞半圆形,直径13~22毫米,总苞片4层,外层线状披针形,内层线形,外面密被白色细毛或绵毛;舌状花1层,花冠先端3齿裂,基部连合成管状,雌蕊1:管状花先端5裂,裂片三角状卵形,雄蕊5,雌蕊1。瘦果长方椭圆形,有棱,被白色硬毛,冠毛白色。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生长于溪沟旁或山野间。分布东北、华北及新疆、青海等地。 以上三种植物的根(旋复花根),全草(金沸草)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
来源: |
为菊科植物旋复花、线叶旋复花或大花旋复花等的头状花序。夏、秋采摘即将开放的花序,晒干。 |
出处: |
《本经》 |
备注: |
除上述品种外,在部分地区尚有将旋复花属其它种植物的头状花序作旋复花用,如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地用的是齿叶旋复花,其干燥花序略呈球形,直径7~12毫米。总苞灰绿色,被白色茸毛。舌状花1层,黄色或淡棕色,有时脱落;管状花密集中央,子房上的冠毛多数退化,留下鳞片状残迹,质硬。云南、贵州有些地区用的是水朝阳花(参见"水朝阳"条),其干燥花序的直径8~14毫米。子房上的冠毛15~20条,长约3毫米。湖北、贵州有些地区用的是湖北朝阳花,其干燥花序略呈半球形,不易散落,直径1~2厘米。总苞黄绿色或绿色,被白色短毛。舌状花1层,细长,长可达2厘米,黄色或淡棕色;中央为管状花,冠毛5~10条,长约2毫米。 |
“旋复花” 相关论述
(旋复花_图缺)
味咸、甘,温、微冷利,有小毒。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胁痰水,膀胱留饮,风气湿痹,皮间死肉,目中眵(音嗤) (音蔑),利大肠,通血脉,益色泽。一名戴椹,一名金沸草,一名盛椹。其根主风湿。生平泽川谷。五月采花,日干,二十日成。
陶隐居云∶出近道下湿地,似菊花而大。又别有旋 根,出河南,来北国亦有,形似芎,唯合旋 膏用之,余无所入,非此旋复花根也。唐本注云∶旋复根在中品。陶云∶苗似姜,根似高良姜而细,此是山姜。证,不是旋复根。今复道从北国来,似芎 ,芎 与高良姜全仿佛尔。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旋复花,叶似水苏,花黄如菊。今所在皆有,六月至九月采花。药性论云∶旋复花,使,味甘,无毒。主肋胁气下,寒热水肿,主治膀胱宿水,去逐大腹,开胃,止呕逆不下食,尔雅云∶ ,盗庚。注∶旋复似菊,疏∶ ,一名盗庚也。
萧炳云∶旋(平声)复用花, (音福)旋(徐愿反)用根。日华子云∶无毒。明目,治头风,通血脉。叶止金疮血。
图经曰∶旋复花,生平泽川谷,今所在有之。二月以后生苗,多近水旁,大似红蓝而无刺,长一、二尺以来,叶如柳,茎细。六月开花如菊花,小铜钱大,深黄色。上党田野人呼为金钱花,七月、八月采花。曝干,二十日成。今近都人家园圃所莳金钱花,花、叶并如上说,极易繁盛,恐即经旋复也。张仲景治伤寒汗下后,心下痞坚,噫气不除,有七物旋复代赭汤。
杂治妇人,有三物旋复汤。胡洽有除痰饮在两胁胀满等旋复花丸,用之尤多。
雷公云∶凡采得后,去裹花蕊壳皮并蒂子,取花蕊蒸,从巳至午,晒干用。外台秘要∶救急续断筋法∶取旋复花草根净洗土捣,量疮大小敷之。日一、二易,以瘥为度。又方∶破斫筋断者。
以旋复根捣汁沥疮中,仍用滓封疮上,十五日,即断筋便续。此方出苏景中家獠奴用,效。
经验后方∶治中风及壅滞。以旋复花洗尘令净,捣末,炼蜜丸如桐子大。夜卧以茶汤下五丸至七丸、十丸。梅师方∶治金疮止血,捣旋复花苗敷疮上。
衍义曰∶旋复花,叶如大菊,又如艾蒿。八、九月有花,大如梧桐子,花淡黄绿,繁茂,圆而覆下,亦一异也。其香过于菊,行痰水,去头目风。其味甘、苦、辛,亦走散之药也。其旋花,四月、五月有花,别一种,非此花也。第七卷已具之。
心下停有水气可作干呕咳喘,然水气仍属无形不至于痞硬也。乃至伤寒或因汗吐下伤其中焦正气,致冲气肝气皆因中气虚损而上干,迫搏于心下作痞硬,且其外呼之气必噫而后出者,则非小青龙汤所能治矣,而必须治以旋复花代赭石汤。
《伤寒论》原文∶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石汤主之。
【旋复代赫石汤方】旋复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切,代赭石一两,大枣十二枚擘,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人之胃气,其最重之责任在传送饮食,故以息息下行为顺。乃此证因汗吐下伤其胃气,则胃气不能下行,或更转而上逆。下焦之冲脉(为奇经八脉之一),原上隶阳明,因胃气上逆,遂至引动冲气上冲,更助胃气上逆。且平时肝气原能助胃消食,至此亦随之上逆,团结于心下痞而且硬,阻塞呼吸之气不能上达,以致噫气不除,噫气者强呼其气外出之声也。此中原有痰涎与气相凝滞,故用旋复花之逐痰水除胁满者,降胃兼以平肝,又辅以赭石、半夏降胃即以镇冲,更伍以人参、甘草、大枣、生姜以补助胃气之虚,与平肝降胃镇冲之品相助为理,奏功自易易也。
赭石最善平肝、降胃、镇冲,在此方中当得健将,而只用一两,折为今之三钱,三分之则一剂中只有一钱,如此轻用必不能见效。是以愚用此方时,轻用则六钱,重用则一两,盖如此多用,不但取其能助旋复、半夏以平肝、降胃、镇冲也,且能助人参以辅助正气。盖人参虽善补气,而实则性兼升浮,惟借赭石之重坠以化其升浮,则人参补益之力下行可至涌泉,非然者但知用人参以补气,而其升浮之性转能补助逆气,而分毫不能补助正气,是用之不如不用也。是以愚从屡次经验以来,知此方中之赭石,即少用亦当为人参之三倍也。
旋复花,《神农本草经》谓其味咸,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为其味咸,有似朴硝,故有软坚下行之功,是以有以上种种之功效。敝邑(盐山)武帝台污所产旋复花,其味咸而且辛,用以平肝、降胃、开痰、利气诚有殊效。
王姓童子,十二三岁,于晨起忽左半身手足不遂,知其为痰瘀经络,致气血不能流通也。时蓄有自制半夏若干,及所采武帝台旋复花若干,先与以自制半夏,俾为末徐徐服之,服尽六两病愈弱半,继与以武帝台旋复花,俾其每用二钱半,煎汤服之,日两次,旬日全愈。盖因其味咸而兼辛,则其利痰开瘀之力当益大,是以用之有捷效也。夫咸而兼辛之旋复花,原为罕有之佳品,至其味微咸而不甚苦者,药局中容或有之,用之亦可奏效。若并此种旋复花亦无之,用此方时,宜将方中旋复花减半,多加赭石数钱,如此变通其方亦权可奏效也。
或问∶人之呼吸惟在肺中,旋复代赭石汤证,其痞硬在于心下,何以妨碍呼吸至噫气不除乎?答曰∶肺者发动呼吸之机关也,至呼吸气之所及,非仅在于肺也,是以肺管有分支下连于心,再下则透膈连于肝,再下则由肝连于包肾之脂膜以通于胞室(胞室男女皆有),是以女子妊子其脐带连于胞室,而竟能母呼子亦呼,母吸子亦吸,斯非气能下达之明征乎?由斯知心下痞硬,所阻之气虽为呼吸之气,实自肺管分支下达之气也。
(隰草)下肺气消痰结
旋复花(专入肺大肠)。即本经所名金沸草者是也。其性虽兼辛温。凡阴虚劳嗽。风热燥咳。不可误用。用之其嗽必甚。究之味苦而咸。性主下降。凡心脾伏饮。胁下胀满。胸上痰结。唾如胶漆。风气湿痹。皮间死肉。服之即能有效。更能续筋敷伤。(筋断。捣汁滴伤处。以滓敷上。半月即愈。时珍曰。凡藤蔓之属。象人之筋。所以多治筋病。旋复花藤细如筋。可啖。故能续筋敷伤。)是以仲景之治伤寒汗下后。心下痞坚。噫气不除。有旋复代赭石汤。(噫气即嗳气也。经曰。五气所病。心为噫。又曰。寒气客于胃。厥逆从下上散。复出于胃。故为噫。噫气多属胃气虚弱。三焦失职。清无所归。浊无所降。然亦有痰有火有食。仲景立此方以治伤寒汗下后胃虚。内用人参甘草以扶正。姜枣以和中。旋复花旋转阴中阻格之阳升而上达。赭石使恋阳留滞之阴降而下行。然后参甘大枣。可收补虚之功。生姜半夏。可奏开痞之效。)并金匮半产漏下。有旋复花汤。胡洽治痰饮在两胁胀满。有旋复花汤。皆取苦能下气故耳。惟其性专主下。故书皆载病衰弱大肠虚寒者切忌。以其不禁再下故也。五月五日采花晒干。去皮蒂蕊壳用。
(五果)散肺气分风寒除喘
旋复花(专入肺)。既有发散风寒之能。复有除喘之力。缘辛则散邪。苦则。润则通秘。温则宣滞行痰。杏仁气味俱备。故凡肺经感受风寒。而见喘嗽咳逆。胸满便秘。烦热头痛。与夫蛊毒疮疡。狗毒面毒锡毒金疮。无不可以调治。(按医余云。索面豆粉。近杏仁则烂。是杏仁能消其积也。狗咬伤疮。冠氏方用烂嚼杏仁以涂。即愈。是杏仁能解狗毒也。诸疮肿痛。用杏仁去皮研摅取膏。入轻粉麻油调搽神效。是杏仁能治疮疡毒也。目中翳遮。但瞳子不破。圣济录用杏仁三升去皮。面裹作三包。糖火煨熟。去面研烂。压去油。每用一钱。入铜绿一钱。研匀点之。是杏仁能治目翳也。)东垣论杏仁与紫菀。均属宣肺除郁开溺。而一主于肺经之血。(紫菀)一主于肺经之气。(杏仁)杏仁与桃仁俱治便秘。而一治其脉浮气喘便秘。于昼而见。(杏仁)一治其脉沉狂发便闭。于夜而见。(桃仁)冯楚瞻论杏仁栝蒌均属除痰。而一从腠理中发散以祛。故表虚者最忌。(杏仁)一从肠胃中清利以除。故里虚者切忌。(栝蒌)诸药貌虽相同。而究实有分辨。不可不细审而详察也。但用杏仁以治便秘。须用陈皮以佐。则气始通。(杲曰。脉浮者属气。用杏仁陈皮。脉沉者属血。用桃仁陈皮。肺与大肠为表里。贲门在胃口之上。上主往来。魄门即肛门。主收纳。为气之通道。故并用陈皮佐之。)至书所言久服令人须眉发落。亦是耗气之故。今人以此混治阴虚喘嗽。及于亡血家妄投。其亦未明耗气损血之义也乎!去皮尖炒研。发散连皮尖研。双仁者杀人。得火良。恶黄黄芩葛根。
旋复花,味酸、甘,气温,无毒。一云∶冷利,有小毒。误也。入心、肝、大小肠。治头风,明目,逐水通便,去心满、噫气、痞坚,消胸结痰涎,定惊怪,止寒热。此物有旋转乾坤之象,凡气逆者,可使之重安,但只可一用,而不可再用。至虚弱之人,尤不宜轻用也。
或问旋复花治气逆甚神,为伤寒要药,但不识可于伤寒之外,而亦治之乎?夫气逆之症,不止伤寒,旋复花之治气,尤于伤寒之外见奇。但伤寒气逆,不必加入人参,而杂症门中之气逆,非人参不能奏功,必须共享耳。
或问旋复花不可独用见奇功,有之乎?旋复花固不可独用也,得代赭石,则能收旋转之功。
凡逆气而不能旋转者,必须用之,下喉而气即转矣。二者不止能转气,而且能安气,亦必须人参尤奇。
或问旋复花谓是走散之药,然乎?夫旋复善转气,非走气也,故气逆者,得之而顺。岂气顺者,反用之而散乎。
气味咸温,有小毒。主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旋复花《本经》名金沸草,《尔雅》名盗庚,近道皆有,多生水边及下湿地。二月以后生苗,长一二尺,茎柔细,叶似柳,六月至七八月开花,状如金钱菊,浅黄色,中心细白茸作丛,花圆而复下,故名旋覆。相传叶上露水滴地即生,故繁茂。)
花名旋覆者,花圆而覆下也。草名金沸者,得水露之精,清肺金之热沸也。又名盗庚者,开之时,盗窃庚金之气也。气味咸温,有小毒。盖禀太阳之气化,夫太阳之气,从胸胁以出入,故主治胸中结气,胁下胀满,太阳而覆冒于下,故治惊悸。太阳为诸阳主气,气化则水行,故除水。五脏如五运之在地,天气旋覆于地中,则五脏之寒热自去矣。去五脏间寒热,故能补中。治结气、胁满、惊悸、除水,故能下气也
(本经下品)
【气味】咸温,有小毒。
【主治】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
【核】曰∶所在有之,生平泽川谷,及下湿地。二月生苗,长一二尺,茎柔细,似红兰而无刺。叶如大菊,及水 、蒿艾辈。花亦如菊,六月开黄金色,香亦胜菊,故别名夏菊、盗庚、滴滴金、金钱花也。根细而白,极易繁衍。修事,去蕊并壳皮,及蒂子,蒸之,从巳至午,熬干用。
【 】曰∶旋者周旋,旌旗之指麾;覆者伏兵,奉旌旗之指麾者也。故主气无师帅,则搏结不行,致形层之胁,满闭从阖矣。若惊惶悸动,即君主位次,有失奠安,并可定神脏往来之寒热,与主决渎水液之向道,设非补中气司命,安能使诸气下伏从令乎?顾气味咸温,亦可为营血之师帅,咸能走血,温行经隧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