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药

( Shēnɡ Yào )

别名: 红升 , 黄升 , 红粉 , 灵药 , 三白丹 , 三仙散 , 小升丹 , 三仙丹 , 升丹

升药 (出处: 《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主治:
拔毒排脓,除腐生新。外治疔疮痈疽对口发背等症。
九一丹”为煅石膏4钱,黄升药1钱,研为极细末,擦患处,治疔疮溃破,拔疔根,搜脓清热生肌。
西医用黄色氧化汞和凡士林制成1%软膏,用为眼药,为温和的防腐及刺激药,对表皮肛门瘙痒也有效。
化学成分:
红升、黄升主含氧化汞,另含硝酸汞,hg(no[xb]3[/xb])[xb]2[/xb]等。
生境分布:
各地均可加工,以江苏加工为主。
来源:
学名:粗制氧化汞。
水银白矾与火硝的加工品。
加工后碗边的红色物质为“红升”,碗中央的黄色物质为“黄升”。

升药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搜脓,拔毒,去腐,生肌。治痈疽疔疮梅毒下疳,一切疮疡肉暗紫黑,疮口坚硬,久不收口。
①《张氏医通》:"治霉疮结毒。"
②《吴氏医方汇编》:"治一切阳症腐烂太甚者。"
③《沈氏经验方》:"治痈疽烂肉未清,脓水未净。"
④《痴医大全》:"提脓长肉。"
⑤《集成良方三百种》:"治痈疽疔毒溃后。"
用法用量:
外用:合他药研末,干撒、调敷或作药拈。
毒性:
有毒。
用药禁忌:
本品有毒,腐蚀性较强,外用亦宜微量。
附方:
①治一切痈疽并发背,烂脚恶疮:煨石膏四两,漂净冬丹五钱,上好黄升丹二钱。共为细末,和匀掺患处,即生肌长肉,且不藏毒。(《疡科遗编九一丹
②治下疳腐烂:升丹三分,橄榄炭三分,梅片一分。研极细末,麻油调敷,或干掺。(《药奁启秘》)
炮制:
研细粉入药。
性状:
红升(《外科传薪集》)
又名:三仙红升丹(《集成良方三百种》),红粉。为橙红色或橙黄色块状物或粉末。块状者,厚约2毫米,一面光滑,略有光泽,一面较为粗糙,呈蜂窝状。质重而脆。气无,露于日光下颜色变深。以红色、片状、有光泽者为佳。
黄升(《疡科遗编》)
又名:黄升丹(《疡科遗编》)。为黄色或橙黄色的块状物或粉末,余同红升。以黄色、片状,有光泽者为佳。
上述药材,各地均有制造,以河北、湖北、湖南、江苏等地产量较大。
来源:
粗制氧化汞
出处:
药材资料汇编

“升药” 相关论述


石菖蒲木通能制谵语小草莲心清心而定惊,食积神曲麦芽枳实而消,河柳加于回后面赤之时,荷鼻加于太阳不起之候,四肢不到桂枝鞭芽何疑,额上不起川芎羌活升麻桔梗、笋尖宜早加,目直视天麻胆星石菖蒲。若是伤暑青蒿香薷进;大力、蝉衣钩藤薄荷加干不起,郁火相扇用连翘痰结在于皮里膜外,昏迷发热不出者,竹沥佐以葱白,一发而出矣。


额角太阳多见者,本方去升麻,而头面多者为佳,荷鼻、笋尖要多加,身上起而四肢不到者,桂枝鞭芽无差。
壮热腮红升葛用,前桔陈皮花红川芎枳壳木通荷鼻笋尖额上同。
面青神慢,葱苏饮发之∶面青神慢葱苏红,复花陈桔前川芎,发疹最妙莱菔子和解散用去防风
和解散和解升葛桔荆防,覆刀蝉衣薄荷郎,气闷烦躁难二便,枳壳木通功效彰。
淹滞不出,毛孔闭密,皮肤干燥,身热喷嚏,毒瓦斯郁内,急用升麻散发之。
升麻散升麻干葛复花芎,大力薄荷红木通,蝉衣桔梗天麻,前陈钩藤疹有踪。

手背乃三阳经脉之部,生疮忌用升药,助火蚀肌,宜清火燥湿药掺之。膝盖下至足背生疮,皆湿热下注居多,尤忌用升药,闭湿生火,以利水清火药外掺。

用火硝、明矾各一两,研末,入小铁锅内,以炭火化开,待转成干硬,结于锅底,再加入水银一两,在硝矾硬胎上,后覆一大碗于碗内,又以棉纸条蘸盐水塞紧碗四围,勿使走气,复用沙灰护碗半截,用秤锤一个,压住碗底,以棉花少许,置碗底,先文火,后武火,升三炷香时,看棉花焦黑,是药已成,熄火待冷,揭碗刮下药听用。

南方之地.其气不正.阴常盛.春夏多寒.阳恒泄.秋冬多热.阳外而内.阳浮而闭.故人得病多内寒外热.下寒上热.医者不察.概用升阳发表等药.致病者痰滞神昏.而不知人.服多者气逆.哕而汗出即逝.盖瘴病之作.秋冬为多.人之阳气.春升夏浮.秋降冬藏.秋冬热.是行夏浮之令.而秋冬之令不行.阳气之不降也明矣.阳气不降.则中下二焦空虚而寒.大法升降浮沉则顺之.寒热温凉则逆之.知此者急使阳气下降.及温中之不暇.而况敢用升浮凉药以犯逆时之戒乎.凡升阳之药.味辛性凉.味辛便能散真气.性凉非脾胃虚寒所宜.因其升.故心肺之阳不降.所以神愈昏不知人.因其散气.故中气愈虚.不能运痰.所以痰滞.因其性凉.脾胃愈寒.所以发哕.因其发汗.故汗一出翻然作冷.上焦几微之间.气随汗而出.所以即逝.议论至此.治瘴者.岂可以升阳风药而妄用之哉.所谓升阳风药者.如升麻防风荆芥羌活独活前胡薄荷天麻.蔓荆.葛根细辛白芷川芎紫苏之属是也.余观今之医瘴者.不识其端.妄以头痛发热.身痛口渴.为时行寒疫.用败毒散升阳散火汤二三服.则痰滞不语.口噤.元气素实者.热退时此症亦退而苏.热来时其症复来.此时急宜温中利痰.用治瘴正法.多有得生者.若元气虚.服三四服即变 瘴.七日外竟成大梦.又有一等元气极实者.服前药亦不痰滞.亦不变 .止是热不退.直至十四日内热微时.方作哕而逝.此等变症不惟败毒散火汤.虽参苏饮变症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