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
( yatong )
中医
简介: |
本病是牙痛是指自觉牙齿或牙龈疼痛的症状。 |
病因: |
其常见疾病有龋齿、牙痈、牙咬痈、齿槽风等。 |
病机: |
风邪侵袭、胃热上蒸、虚火上炎、脾虚气弱以及虫蚀牙体等均可导致牙痛。 |
诊断: |
辨病思路: 1.自觉牙齿或牙龈疼痛。一般上牙痛多与足阳明胃经有关;下牙痛多与手阳明大肠经有关。 2.根据病情、口腔检查进行诊断思考,如: (1)牙体被至蚀,出现龋洞,成为龋齿。 (2)牙龈红肿疼痛、溢脓者,为牙痈。 (3)真牙尽牙处齿龈红肿疼痛,开口困难,溃后溢脓者,为牙咬痈。 (4)牙槽骨痛,久则腐溃不愈,或穿腮、排出腐骨者,为齿槽风。 (5)牙龈红肿、溃烂疼痛,或有腐臭脓血溢出者,为牙疳。 (6)龈肉萎缩,牙齿松动,常渗血渗脓者,为牙宣。 (7)牙龈赘生肿物、坚硬。出血、溃烂者,多为牙岩。 3.根据临床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如调摄片、ct扫描、病理切片等,以明确诊 断。 |
治疗: |
辨证论治: 1.风火 热犯齿证:牙痛,牙龈红肿,得冷则痛减,受热则痛增,或有发热恶寒,口 渴,舌红,苔白干,脉浮数。疏风清热固齿。薄荷连翘方加减。 2.胃火燔齿证:牙痛剧烈,牙龈红肿,口渴咽干,口臭,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洪数。清胃泻热。清胃散加银花、黄芩、板蓝根。 3.火毒犯龈证:牙痛,头痛,牙龈红肿,患处有浓血渗出,腮肿连颊。口臭,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脉洪数。清热解毒。玉女煎加减。 4.虚火的龈证:牙痛隐隐,牙根浮动,齿龈微红。微肿,午后痛甚,五心烦热,小便短黄,舌质红嫩,苔少而干,脉细数,滋阴润齿、降火止痛。知柏地黄丸加减。 5.气虚齿动证:牙齿微痛,龈肉萎缩、不红肿或虽肿不红,牙齿浮动,咬物无力,少气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胖嫩,脉弱。益气固齿。补中益气汤加熟地、丹皮、白芍。 擦牙疗法:根据病情,选用适当药物研粉或调膏,涂擦牙痛处; |
中药: |
牛黄解毒片(丸)、上清丸、六神丸、一清胶囊等。 |
针灸: |
对症处理: 1.体针疗法:常用穴有合谷、下关、颊车、风池、太阳、内庭、太溪、行间、大冲、牙痛穴(位于掌面第3、4掌骨距掌横纹1寸处)。 2.耳针疗法:常用穴有牙痛点、拔牙麻醉点、神门、皮质下等,捻转后留针15~30分钟,如需持续止痛可作耳针埋线,或用王不留行籽贴敷。 3.指压疗法:前三齿上牙痛取迎香、人中;下牙痛取承浆;后五齿上牙痛取下关、颧突凹下处;下牙痛取耳垂与下颌角连线中点、颊车、大迎。以指切压,用力由轻逐渐加重,施压15~20分钟。5.穴位注射疗法:用0.5%~1%盐酸普鲁卡因溶液注入合谷或患侧下关,0.5~lm1/穴. |
推拿: |
取下关,颊车、合谷、二间、涌泉。用推、拿、揉、按手法。 |
“牙痛” 相关论述
【概述】
牙痛是口腔科很常见的一种症状。发生的原因较多,如龋齿,牙周炎,冠周炎等都可引起牙痛。中医认为牙痛有虫蛀,或胃经火上扰所致。
【手穴治法】
(一)针刺疗法
方法1:
选穴:合谷。
操作:用28号或30号1寸或1.5寸毫针,常规消毒后,直刺0.5~1寸。得气后提插捻转,用泻法。并令患者做吸气(用牙缝抽气)动作,痛止后行针15分钟。左侧牙痛取右侧合谷,右侧牙痛取左侧合谷,一般一针见效。
资料:①据南京中医学院针灸科李美琪介绍,用合谷穴治牙痛,牙痛即止。
病例:李某某,女,47岁。因咀嚼不慎而致左下第4牙齿裂开,疼痛剧烈,服止痛片也不止痛,无法进食。去口腔科门诊,因对普鲁卡因过敏,不能用,故针刺双合谷,在行拔牙时很顺利。
②据河北中医学院陈若昆主任医师介绍:针刺合谷穴治牙痛数百例,无不应手而效。针刺合谷提插捻转时令患者做抽吸动作,让冷空气从牙缝中吸入,一般针刺对侧合谷1穴即可。
方法2:
选穴:三间。
操作:患者半握拳立于桌面或立放于伏兔穴部位。直刺0.8~1.2寸,提插捻转手法,持续行针至疼痛消失。
资料:《针灸临证集验》孙学全介绍。
病例:潘某某,女,37岁,教师。左侧下第2磨牙龋齿痛3天。受冷热刺激后则痛剧,按上法针三间1次痛止,1年后随访未复发。
方法3:
选穴:牙痛点。
操作:28号或30号毫针,直刺0.5寸~1寸。针感掌心酸胀。
方法4:
选穴:上合谷。
操作:用30号3寸毫针,垂直刺入,得气后将针退至皮下,再沿第二掌骨掌侧向中指方向,斜刺1.5~2寸。得气后即可出针。得气时手掌及上肢有酸、麻,胀感,甚至可放散至面颊部。
(二)艾灸法(针刺加灸)
选穴;合谷、牙痛点。
操作:①艾炷灸:用艾绒团成枣核大小的艾炷,置放于穴位,直接灸3~5壮。②针刺加灸,针刺如上法,留针时加艾条灸10~15分钟。
(三)指针疗法
选穴:合谷、牙痛点。
操作:用拇指指尖对准穴位掐压1~2分钟,病人有酸胀痛感。左侧牙痛压右侧合谷穴,右侧牙痛压左侧合谷穴。按语:牙痛多属阳明之火上扰,故治牙痛多取阳明经俞穴。合谷、三间为手阳明大肠经,三间,合谷能疏风清热。合谷且为四大要穴之一,能治面口一些疾患。
(四)穴位注射疗法
选穴:合谷。
操作:用5毫升1次性注射器,按穴位注射疗法操作。取双合谷,每穴注射维生素b[xb]1[/xb]100毫克。
资料:据郭同经《穴位注射疗法》一书介绍,用此方治疗牙痛66例,均可立即止痛。其中12例止痛后数小时或次日复发,再行穴注,仍可立即止痛。
【手穴治萃】
据冯儒氏报道:手陷谷穴治疗牙痛、落枕效果良好。手陷谷穴在手背第二、三指掌关节后的掌骨间,二、三掌骨小头后方陷中,握拳取之,同手针落枕穴部位。
操作:左侧牙痛取左手,右侧牙痛取右手,常规消毒,取1寸毫针,针尖向腕斜刺入穴位,进针3~5分,针刺手法用重提轻插,配合吸气时进针,呼气时提针的手法,留针10~20分钟,中间行针1次,牙痛消失或减轻后出针,每日1次,一般1次后即愈。
治疗结果;用此法治疗牙痛2千余例,一次痊愈1200例,二次痊愈1026例,总治愈率为94.1%。(河南中医1992.12(2)—89)
牙痛为牙齿疾病的常见症状,也是许多疾病的一种表现。牙痛主要由3种牙病引起:(1)牙髓炎是牙痛的主要原因,特点是患牙有间断的或持续而自发的钝痛或锐痛、跳痛,往往难以忍受,睡眠时可加重,常伴有耳部、颞部等处疼痛。(2)龋齿(虫牙、蛀牙)一般无自发性的疼痛,遇到冷、热、酸、甜时才感到疼痛,待刺激因素消除后,牙痛也随之消失。(3)牙周组织的炎症,如智齿冠周炎、多发性龈脓肿、坏死性龈炎、牙周脓肿等均可引起牙痛。
中医根据病因,将牙痛分为3类:①风热牙痛,以牙龈红肿、受热痛增或见发热恶寒为主症。②胃火牙痛以疼痛剧烈,牙龈红肿或渗脓以及头痛、口臭、便秘为主症。③虚火牙痛以牙龈微红肿及隐痛、齿动及腰酸头晕等为主症。
无论何种牙痛,都应及时找出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一)起居调养法
牙痛病人应该尽快到医院就诊,查明发病原因,进行对症治疗。平素要注意保证一定的睡眠和调节不良情绪,以增强抵抗力。如因牙髓炎引起的牙痛,发作期间可取半卧位睡眠,以减轻疼痛。除对症治疗外,可按医嘱适当加服安眠药。
(二)药物调养法
临床对牙痛的治疗,除常用一些止痛片或消炎药外,可加服中药进行调理。
1.常用验方
(1)板蓝根30克,黄芩18克,酒大黄9克,生石膏30克,甘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4剂(本方适用风热牙痛)。
(2)生石膏45克,细辛3克。水煎2次,混合,一半分多次漱口,另一半分2次服下,每日1剂(本方治胃火牙痛)。
(3)生石膏15克,熟地15克,麦冬6克,知母5克,牛膝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本方治虚火牙痛)。
2.龋齿牙痛外用方
(1)花椒数粒,将花椒置龋洞中咬紧。
(2)杏仁1个,将杏仁用火点着,吹灭后咬于痛牙处,连作2~3次。
(3)蜗牛壳30个,将蜗牛壳烧后研细末撒患外。
(4)石菖蒲10克,雄黄50克。共研细末,取少许撒在患牙处。
(5)樟脑3克,硼砂3克,大青盐3克。共研细末,痛时取药粉少许,敷在痛牙牙龈处,每日2次。
(三)针灸调养法
1.针刺法
牙痛常用穴:颊车、合谷、下关、承浆。针刺时局部应有酸胀感,并向周围扩散。
2.点刺法
(1)风热牙痛:点刺少商(双)、商阳(双)出血。
(2)胃火牙痛:点刺厉兑(双)、商阳(双)出血。
(3)虚火牙痛:点刺少商(双)、涌泉(双)、太溪(补)出血。
以上每日点刺1次,连续3~5次。
3.梅花针弹刺法
在脊柱两侧或合谷、风池、大通用梅花针弹刺出血,然后在牙痛点由轻到重地按揉10分钟,再用三棱针在牙痛点针刺出血。
(四)点压按摩法
何有水报道:按压肩井穴治疗牙痛。
方法:让患者用对侧手之食、中、无名指三指压在肩部,食指贴颈,中指紧压陷凹处肩井穴,左右各1穴。施术者,站在患者牙痛同侧的背后,找到疼痛同侧穴位后,用右手拇指按压之,逐渐加力,以病人能忍受为度。按压约30秒钟,即放松压力,再压再放松,直到牙痛缓解和消失为止。
(五)贴敷调养法
轻粉0.03克,独蒜1头(或去膜蒜瓣5克),贝壳1枚。将蒜捣烂成泥,和轻粉搅均匀,备用。病人左右两手虎口交叉,一手的拇指头押在另一手的虎口两叉骨上,当拇指头到达之处,敷上药膏(男左女右),用贝壳盖上,并用绷带固定。本法对龋齿牙痛效果较好。
(六)药酒调理法
患者牙齿肿痛严重,可用细辛独活酒热嗽,以减轻症状。
方用独活15克,莽草15克,防风15克,细辛15克。将上药碎细,以酒半斤(白酒),煎数十沸,去渣。热漱,以愈为度。
(七)饮食调养法
饮食应多样化,平时多吃粗粮、蔬菜、水果等,少吃零食,特别是含蔗糖多的食物,以及粘性大的、固体的、在口腔内停留时间长的甜食,以防刺激性牙痛加剧。患病期间更应避免过冷、过热以及酸辣食品对牙齿的刺激。
甥婿刘桐村,嗜酒成牙痛症,痛则牵引至额,以至颠顶,一月数发,痛不可忍。予曰:面额属阳明,牙龈属阳明,齿属肾,厥少阴会于颠顶,此湿热太重,蕴积于胃,兼伤肝肾之阴。以景岳玉女煎加西茵陈三钱,嘱服七剂,且嘱节饮,可以不发。伊一服即愈,因思不能戒酒,不若将此方多服,竟服至二十余剂,后竟永不复发。吾友赵义之牙痛缠绵月余不已,忽诣予要方,诊其脉左关尺数,以六味地黄汤加升麻三分、柴胡五分,与之曰:此药服后未免更痛,然片刻即止矣。次日告予,昨服药而卧,忽然痛不可忍,急得骂汝,后竟安寐,天明不知牙痛之何往矣。药既对症,又多此一痛者何也?予曰:齿乃骨之余,而肾主骨,足下肾水太亏,肾火上浮,而为牙痛,故用六味全剂补之泻之。然其浮于齿牙之热,不能下降至肾也,不若用升柴以透之,升透之时未免较痛,然所用无几,痛亦无几,而补泻之力甚大,阴能潜阳,火不复上作痛,且得安寐也。义之兄本通晶,闻之拜服。后予以此方治肾虚牙痛者,无不立效,更胜于玉女煎。武生盖七下牙床作痒,至不能受,不寐者累日矣。偶值予求治,予笑曰:此大肠风也。上牙床属足阳明胃,下牙床属手阳明大肠,大肠有积热,热生风,风生痒。问大便结否?曰:结甚。以调胃承气小其制,加生地、槐花、荆芥、防风,与之一药,得大解畅行而愈。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牙齿皆是骨之所终,髓气所养,而手阳明支脉入于齿脉湿髓气不足,风冷伤之,故疼痛也。”形成本病的原因有四:
①因于火者,系阳明伏火与风热之邪相搏,风火上炎致牙齿疼痛。患牙得凉痛减。治宜疏风、泻火、解毒。用清胃散、玉女煎等方加减治疗;②因于寒者,风寒之邪客于牙体,致齿牙疼痛,患牙得热痛减。治宜散寒止痛。可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③因于虚者,多属肝肾两亏,虚火上炎,致牙齿浮动隐痛,脉细数。治宜滋养肝肾。可选用左归饮、大补阴丸、知柏地黄汤等加减。
④因湿热客于手足阳明二经,致龈肿腐溃,或齿牙腐蚀,甚至蛀空疼痛者,治宜清热、除湿、止痛。可选用温胆汤、甘露消毒丹酌加细辛、蜀椒等。此外,龋齿、蛀蚀亦可致牙痛。参见齿龋条。
治齿痛恶寒。穴曲池大迎 颧 听会治牙齿痛不能言。穴浮白治上牙齿痛。穴阳谷正营治下牙齿痛。穴四渎阳谷液门商阳二间治牙齿不能嚼。穴颊车 角孙治风齿疼痛。外踝上。高骨前交脉灸三壮(或七壮验)。又以线。量手中指下掌后横文。
析为四分。量横文后。当臂中灸二壮。愈。随左右。
王氏云。有老妇人。旧患牙疼。人教将两手掌交叉。以中指头尽处为穴。灸七壮。永不疼。
恐是外关穴也。穴在手少阳去腕后二寸陷中。泉司梢子妻。旧亦苦牙痛。人为灸手外踝穴近前些。子妻遂永不痛。但不知千金所谓外踝上者。指足外踝耶。手外踝耶。识者当辨之。
治牙车痛。穴翳风治牙痛颊颔肿。穴大迎治颊颔肿引牙车不得开。穴曲鬓治牙齿痛。唇吻急强。齿龋痛。穴正营治齿痛。穴阳溪悬颅手三里治齿痛恶寒。穴商阳治齿龈痛。穴兑端治寒热齿龈肿。风眩。颈项痛。穴小海治风牙疼。牙车不开。口噤。嚼物鸣。穴上关治牙痛。穴厥阴俞灸牙疼法。随左右所患肩尖。微近后骨缝中。小举臂取之。当骨解陷中。灸五壮。
王氏云。予亲灸数人皆愈。灸毕。项大痛。良久乃定。永不发。予亲病齿痛。百方治不验。
用此法瘥。又辛帅旧患伤寒方愈。食青梅。既而牙疼甚。有道人为之灸屈手大指本节后陷者中。灸三壮。初灸觉病牙痒。再灸觉牙有声。三壮疼止。今二十年矣。恐阳溪穴也。又云。
治齿痛。手阳明脉入齿缝中。左痛灸右。右痛灸左。
治牙齿疼(危氏方)。灸两手中指背。第一节前有陷处七壮。下火立愈。
治牙疼。穴合谷治蛀牙方。凡蛀牙疼。必须出之。若无妙手。其痛不可忍也。无问上下。但随左右于牙关龈车骨尖相时近里。以指捻之。觉痛处是穴。以艾火灸七壮。疮敛。蛀牙自落。其验如神。又火灸脂索如锥。以内虫孔中。便缘脂出。
治牙疼。针内庭二穴。如虫食疼者。敷药而愈。又分男左女右。在肩头上穴口中。灸转三遭。左疼灸右。右疼灸左。
治唇吻强。齿龈痛。穴兑端治骨槽风。于疼处耳中梗上灸。
治齿疼。灸肩 七壮。随左右。又法。灸耳垂下牙疼骨上三壮。未效加壮数。
治牙齿疼痛。先以稻 心。量中指中节。若手长。却将手掌下量及臂上两段。以艾灸之七五壮。若左边牙疼灸右边。右边牙疼灸左边。
治齿痛不恶清饮。取足阳明。恶清饮。取手阳明。
□
姚(右)营分久虚,木失涵养,阳气上逆,乘于胃络。牙痛牵引颊际,宜养血而引导阳气下行。
白归身 白僵蚕大麦冬女贞子 炒地骨皮 上安桂 肥知母 川柏片 黑豆衣
【二诊】 前拟桂柏等方,原为引导虚阳而设。夫齿属于肾,龈属于胃,牙肉常肿,是阴气乘入胃络。特刚药可以制病,不能生水,改进和阳熄风法。
大天冬 决明 生牡蛎 大生地 女贞子 川石斛旱莲草 广皮白 真二泉阿胶 蜜水炒香附
□
左 辛温以开寒饮,舌痛牙疼俱退。足见饮邪内阻,则气火上浮。再以重药镇之。
赭石旋复花橘红白蒺藜 炒苏子海蛤粉白茯苓竹茹 制半夏 炒枳壳
□
金(右)头晕耳窍失聪,牙龈作胀。肝阳上升。宜和肝胃之阴。
金石斛(三钱) 白蒺藜(三钱) 半夏曲(一钱五分) 钩钩(三钱) 橘白(一钱) 阿胶珠(二钱)云茯苓(三钱) 滁菊花(一钱五分) 酒炒杭白芍(二钱) 石决明(四钱)
□
左 左脉虚弦。牙疼胸闷,肝阳走于胃络也。
金石斛(四钱) 大天冬(三钱) 白蒺藜(去刺炒三钱) 炒香玉竹(二钱) 西洋参(二钱) 石决明(四分) 甘菊花(一钱五分) 净双钩钩(三钱) 滋肾丸(二钱淡盐汤下)
□
右 产后而更经多,营血亏损。木失水涵,牙痛头疼舌痛。木叩金鸣,咳嗽不止。再拟清金平木,兼和营气。
北沙参川贝母甜杏仁砂仁枇杷叶金石斛青蛤散石决明 钩钩 肺露
□
王(左) 左偏齿痛微肿,先觉脚冷,火升则其痛益剧,其为阴虚火痛无疑。脉滑而数,苔薄白,治宜养阴降火,略参清疏之法。
酒蒸女贞子(三钱) 米泔炒旱莲草(三钱) 盐水炒灵磁石(四钱)大玄参(三钱) 白蒺藜(三钱) 法半夏(一钱五分) 冬桑叶(一钱五分盐水炒) 石决明(生打先煎四钱)朱茯神(三钱) 丹皮炭(一钱五分) 夏枯草(酒炒五分) 酒炒淡苦参(一钱)
□
江(右)阴分素亏,虚阳上亢。牙缝出血,时觉浮动。脉弦带数。虚热走于胃络,此谓齿衄,又谓牙宣。
当育阴以制其阳。
炙甘草泽泻 杭白芍 炒麦冬 盐水炒骨碎补牛膝炭 茯神黑大豆 炒丹皮
□
李(右)牙龈肿胀,牙缝出脓,畏风肢体疲软。脉象细涩,关部独弦。厥阳走于胃络。拟清胃泄肝。
川石斛(四钱) 炒白归身(一钱五分) 金铃子(一钱五分) 海蛤粉(三钱包) 川雅连(三分鸡子黄拌炒)朱茯神(三钱)炒杭白芍(一钱五分) 蛤粉拌炒真阿胶(一钱五分) 半夏曲(二钱) 潼白蒺藜(盐水炒各二钱)
小儿牙痛,不外风火虫三项。又有虚火实火之分∶虚火其痛甚缓。日轻夜重;实火痛不可忍。风痛者痛而且肿,甚至头面皆痛,呵风亦痛。虫痛者,发时必在一处,叫号不已。古方有分别上下左右,按经施治之法,不甚见功,盖因未详辨风火虫及虚实不同之故耳。再举古方之多见效者,风火牙痛,以生地捣烂,加入潮脑少许,不可过多,捶匀贴患处,吐出涎水即愈。虫牙痛者,以韭子煎浓汤漱之,或用五倍子煎浓汁,含漱数次即愈。
〔真按〕小儿牙痛,含漱之药每多不便,但用细辛头末七分,片脑二厘,麝香二厘,牙硝一分,硼砂六厘,白矾四厘,研极细末,无论风火虫,擦患处即愈。但须斟酌虚实,内服汤剂,以杜后患。
附例:
小儿上下牙床肿者,此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实热也。但用连翘、薄荷、淡竹、知母、石膏、生甘草煎汤,频频含咽即消。
小儿牙龈肿者,因肾脏积热附龈而肿痛,但用生黄柏研末,敷牙龈上有效。
小儿梦中切牙,风热也。由手足阳明二经积热生风,故令相击而有声也。其必在梦中者,风属阳,动则风行于阳,静则风归于里也。此症惟痘疹见之为危候,余则无大害。但用蝉蜕、陈皮、竹茹、甘草等分,煎服有效。
小儿牙缝出血,乃阴虚热极所致,名曰牙衄,又名牙宣。但用黄豆渣(即豆腐店中取过黄豆浆之渣)敷之立止,如神,若血出不止,速煎六味地黄汤去萸肉,服之立愈。
牙疼者,乃属阳明胃经也。风热上侵则有所感而举之,有热有寒,有虫有湿热,皆能作痛。
牙疼症,甚事多,没有效方怎奈何? 蟾酥麝香五灵脂,每味一分研作末。 千金一笑散,用一分,绢片包上,线扎紧。咬在患处低着头,五般牙痛包除根。(《海上仙方》)
一用 粗碗一只,川椒铺底,樟脑盖面,覆碗一个,盐泥封固,慢火 一夜,次早研细。
每一用五倍子一枚,稍开一孔,用盐填满,炭火中烧红存性,略出火气,研末。以指擦牙,漱
取痛齿法
白马尾烧灰存性,点上即落。但不可轻点,恐好齿沾着亦落。 一用白龙骨三钱,末。
临用
走马牙疳
五倍子青黛枯矾等分为末,先以盐水漱净,掺之立效。 一用铜青、滑石、杏仁等分为末,擦之即愈。(邵真人方)
牙蚀透骨穿腮
生南星一个,剜空入雄黄一块,面裹烧,候雄黄作汁,以杯合定出火毒,去面为末,入麝香少许,拂疮数日甚效。(经验方)
齿血
三制大黄末二钱,用枳壳汤加童便调下即止。(《医旨诸余》)
固齿乌须
猪牙皂角及生姜,西国升麻与大黄;水津旱莲槐角子,细辛荷蒂用相当;青盐等分同烧,研细将来用最良;牢牙固齿乌须鬓,谁知世上有仙方。若去白须,用鸡舌香(雄为丁香,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