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池

( quchi )

定位: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喉咙痛,牙痛目赤肿痛;脸颊肿胀,荨麻疹,上肢运动障碍(上肢不遂),手臂疼痛;上髁炎,阑尾炎,呕吐腹泻热病,腹部疼痛;疹,发烧,皮肤病及炎症,偏瘫;肌张力过高,搔痒,月经失调肩周炎瘙痒,肩部疼痛,失音。。
功效:祛风; 清热; 祛湿; 凉血; 调节肺气表证; 调节营气营血;强壮筋腱关节;清除脾脏湿热
针灸方法:针法直刺 1.0 - 1.5寸。
灸法艾炷灸 3 - 5 壮或艾条灸5 - 10 分钟。
释义:〖别名〗鬼臣穴,洪池穴,阳泽穴。〖名解〗曲,隐秘也,不太察觉之意。池,水的围合之处、汇合之所。曲池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地部之上的湿浊之气。本穴物质为手三里穴降地之雨气化而来,位处地之上部,性湿浊滞重,有如雾露,为隐秘之水,故名曲池。该名称指明本穴位的位置而言。
备注:五输穴之合穴五行属土。本经母穴(虚者补其母,实者泄其子),十三鬼穴之一

“曲池” 相关论述

[定位] 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解剖] 桡侧腕长伸肌起始部,肱桡肌的挠侧;有桡返动脉的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内侧深层为桡神经本干。
[主治] 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瘰疬瘾疹热病上肢不遂,手臂肿痛,腹痛吐泻,高血压癫狂
[配伍] 配血海,足三里瘾疹;配手三里治上肢不遂;配太冲大椎高血压
[刺灸法] 直刺 1~1.5寸。
[附注] (1)手阳明经所入为“合”。(2)参考资料:据报道,在犬阑尾壁内直接注射b-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混合菌液以引起实验性阑尾炎,用强刺激手法针刺“曲池”和“阑尾”穴,证明对实验性阑尾炎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位置】屈肘,当肘横纹挠侧端凹陷中。
【主治】眩晕感冒咽喉肿痛,齿龈肿痛,咽干口渴,癫狂腹痛,吐泻,肩肘臂疼痛,上肢痿
【应用】曲池又名鬼臣阳泽手阳明大肠经脉气所入处。向本穴发气导气,有疏风解表,调理肠胃散瘀消肿,疏筋利节的作用。曲池主降,中冲主升,两穴相伍,发功导气,升降和合,能使心、肺、大肠俱清,和胃降逆,止呕除晕之功益彰。


①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阳泽鬼臣鬼腿。属手阳明大肠经。合(土)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内侧深层为桡神经,并有桡侧返动、静脉的分支通过。主治发热咽喉肿痛目赤齿痛,臂肘疼痛,上肢不遂,腹痛,吐泻,痢疾瘰疬丹毒疮疡湿疹荨麻疹,及中暑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推拿穴位名。出《针灸大成》卷十。又名洪池、拱池。即肘窝部。《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臂弯名曲池。”

部位 在肘外辅骨屈肘曲骨之中以手拱胸取之.
证治肘中痛.偏风半身不随刺风瘾疹喉痹不能言.胸中烦满筋缓.捉物不得.挽弓不开.屈伸难.风臂肘细而无力.伤寒余热不尽.皮肤干燥.
针灸 针入七分.得气先泻后补之.可灸三壮.
按∶曲池乃大肠手阳明之合穴.阳合为土.阳明多气多血.有余者泻之.然大肠为庚金.土穴乃金之母.故泻后当补之.邪气之来也紧而急.谷气之来也徐而和.先泻后补.指下针下.犹有所别.穴在肘外辅骨稍前陷中.屈曲其臂乃得之.故称曲池

曲池拱手取,屈肘骨边求,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收,挽弓开不得,臂痪怯梳头,喉痹促欲死,发热更无休,遍身风癣癞,针着实时瘳。
注:●曲池穴,其穴在肘辅骨肘骨之中,以手拱胸取之。
●主治肘中疼痛,偏风半身不遂臂痛拉弓不开,两臂瘫痪不能举手向发,喉痹喘促欲死,伤寒振热,余热不尽,皮肤干燥,痂等证。
●刺七分,留七呼,灸三壮(图一一六无)。

曲池拱手取,屈肘骨边求,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收,挽弓开不得,臂痪怯梳头,喉痹促欲死,发热更无休,遍峰风癣癞,针着实时瘳。
〖注〗曲池穴,其穴在肘辅骨屈肘屈骨之中,以手拱胸取之。主治肘中疼痛,偏风半身不遂臂痛拉弓不开,两臂瘫痪不能举手向发,喉痹喘促欲死,伤寒振寒,余热不尽,皮肤干燥,痂等证。刺七分,留七呼,灸三壮。
曲池穴图(图缺)

外辅骨,屈肘横纹陷中,以手拱胸取之。手阳明大肠脉所入为合土。《素注》针五分,留七呼。《铜人》针七分,得气先泻后补,灸三壮。《明堂》日灸七壮,至二百壮,且停十余日,更灸止二百壮。
主绕踝风,手臂红肿,肘中痛,偏风半身不遂恶风邪气,泣出喜忘,风瘾疹喉痹不能言,胸中烦满,臂膊疼痛,筋缓捉物不得,挽弓不开,屈伸难,风痹,肘细无力,伤寒余热不尽,皮肤干燥,瘛瘲癫疾,举体痛痒如虫啮,皮脱作,皮肤痂,妇人经脉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