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苞花

( Hé Bāo Huā )

别名: 赪桐花 , 香袋花 , 珍珠花 , 珍珠梧桐 , 大叶红花倒水莲 , 木通莲 , 宾亮 , 赖桐花 , 贞桐花 , 百日红 , 洋海棠 , 合包花 , 状元红 , 抽须红 , 龙穿花 , 香盏花 , 香带花 , 香斗花 , 龙船花 , 真珠花 , 红龙船花

荷苞花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安神止血。主心悸失眠痔疮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汁涂。
性味:
甘;平
归经:
脾经
各家论述:
1.《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捣汁搽土痣。
2.《四川中药志》:补血,治带症,痔疮疝气失眠
附方:
①治痔疮荷苞花或根炖猪大肠服。②治血痔荷苞花天鹅蛋猪大肠服。③治疝气失眠荷苞花或根研粉兑甜酒服。(选方均出《四川中药志》)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平原、溪边、山谷或疏林中、庭园亦有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苏、浙江南部、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原形态:
灌木,高1-4m。小枝四棱形,嫩时有绒毛,枝内髓坚实,干后不中空。单叶对生;叶柄长1-15cm,有黄褐色短柔毛;叶片圆心形或宽卵形,长8-35cm,宽6-40cm,先端尖或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疏短尖齿,表面有疏伏毛,叶脉基部具较密的锈褐色短柔毛,背面密被锈黄色盾形腺体。二歧聚伞花序组成大雨开展的顶生圆锥花序,长15-34cm,宽13-35cm;苞片宽卵形、倒卵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小苞片线形;花萼红色,外面散生盾形腺体,长1-1.5cm,深5裂,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7-13mm;花冠红色,稀为白色,花冠管长1.7-2.2cm,先端5裂,长1-1.5cm;雄蕊4,长约为花冠管的3倍,与花柱同伸于花冠外;子房4室,柱头2浅裂。果实近球形,直径7-10mm,熟时蓝紫色。宿萼外折,星状。花、果期5-11月。
来源:
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赪桐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rodendrum japonicum (thunb.) sweet
采收和储藏:6-7月花开时采收,晒干。
出处:
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荷苞花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捣汁搽土痣。"
②《四川中药志》:"补血。治带症,痔疮疝气失眠。"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两。外用:捣汁涂。
性味:
四川中药志》:"性温,味甘,无毒。"
附方:
①治痔疮荷苞花或根炖猪大肠服。
②治血痔荷苞花天鹅蛋猪大肠服。
③治疝气失眠荷苞花或根研粉兑甜酒服。(选方出《四川中药志》)
生境分布:
分布我国南部。
原形态:
赪桐(《南方草木状》),又名:朱桐、红池木、红虫木、大将军真珠梧桐
落叶灌木,高1~3米,茎上密被细柔毛。单叶对生,广卵圆形,长可达3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脏形,边缘有锯齿;上面深绿,疏被短毛,下面密被小圆形鳞片。疏松聚伞花序,并形成圆锥花序,顶生;小花梗长约1.5厘米;苞片丝状,被短毛;花萼红色,5深裂,裂片长披针形;花冠鲜红色,筒部长;雄蕊4,插生于花冠筒之上,伸出;雌蕊1,长为雄蕊的2倍,先端2裂,花柱细长,子房为不完全的4室,胚珠4枚。核果包于萼筒内,球形或倒卵形,果皮具汁,裂为2或4个小坚果。花期6~7月。
来源:
马鞭草科植物赪桐花朵。6~7月花开时采收,晒干。
出处: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