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鱼

( Dài Yú )

别名: 白带鱼 , 鞭鱼 , 带柳 , 裙带鱼 , 海刀鱼 , 鳞刀鱼

带鱼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补虚;解毒止血。主病后体虚;产后乳汁不足;痈肿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鱼肉煎汤或炖服,150-250g;或蒸食其油;或烧存性研末。外用:鱼鳞适量,敷患处。
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胃经
各家论述:
1.《本草从新》:补五脏,去风杀虫。
2.《食物宜忌》:和中开胃
3.《随息居饮食谱》:暖胃,补虚,泽肤。
用药禁忌:
不宜多食。
化学成分:
带鱼食部含水分,蛋白质,脂及,灰分,钙,磷,铁,硫胺素(thiamine),核黄素(riboflavine),烟酸(nicotinic acid),碘等。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为暖水性中下层回游鱼类,栖息于水深60-100m泥质海底。主食毛虾、乌贼及各种鱼类,白天沉至深处,夜间上浮表层。5-7月于河口外咸淡水区产卵,怀卵量3.5万-19.6万粒,浮性卵。秋末冬初,鱼群由背微南沿30-60m等深线进行越冬回游。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资源分布: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原形态:
带鱼,体带状,很侧扁。前部背腹缘几平行,体长一般50-70cm,大者长达120cm。头狭长,尖突吻尖长。眼中大,位高,眼间隔平坦,中央微凸。口大;平直,口裂后缘达眼下方。下颌长于上颌,突出。牙强大,侧扁而尖,两颌前端各有2对倒钩状大犬牙,上颌具侧牙10-13;下颌具侧牙12-14。鳃孔宽大,鳃耙(8-14)+(15-24),细短。体光滑,鳞退化为银膜。侧线于胸鳍上方显着下弯,沿腹缘伸达尾端。背鳍1285-145,起点在头后部,延达尾端。臀鳍88-13-13,完全由分离小棘组成,仅棘尖外露,第1鳍棘甚小。胸鳍11-12,短尖而低。无腹鳍。尾鞭状,尾鳍消失。体银白色,背鳍上关部及胸鳍浅灰色,具细小黑点。尾暗黑色。
来源:
药材基源:为带鱼科动物带鱼的肉、鳞、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hiurus haumela (forskal)
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内脏,洗净,鲜用。
出处:
出自《本草从新

带鱼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①《本草从新》:"补五脏,去风杀虫。"
②《食物宜忌》:"和中开胃。"
③《随息居饮食谱》:"暖胃,补虚,泽肤。"
性味:
①《本草从新》:"甘,温。"
②《医林纂要》:"甘,咸,平。"
用药禁忌:
①《药性考》:"多食发。"
②《随息居饮食谱》:"发动风,病人忌食。"
化学成分:
食部每100克含水分74克,蛋白质18.1克,脂肪7.4克,灰分1.1克,钙24毫克,磷160毫克,铁1.1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09毫克,尼克酸1.9毫克。鲜带鱼每公斤含碘80微克。每100克含维生素a50国际单位。
带鱼食部100克含水分50克,蛋白质24.4克,脂肪11.5克,灰分13.9克,钙132毫克,磷113毫克,铁1.0毫克。
生境分布:
栖于外海之中下水层,有洄游习性。分布很广,我国自黄、渤海至南海均有。
原形态:
体延长呈带状,甚侧扁,体前部背腹缘几呈平行状,向尾部渐细。体长约70厘米。头狭长,前瑞尖锐,背面以眼间隔处为最宽,侧面平坦,腹面狭窄,吻长而尖。眼中等大,位高,眼上缘达头背缘。眼间隔平坦,中央微凹。鼻孔小,每侧1个,长椭圆形,位于眼前方。口大,不倾斜,口裂后缘达于眼的下方。下颌长于上颌。牙发达,上颌前端有大犬牙2对,尖端具倒钩,闭口时可嵌入下颌窝内;下颌前端有犬牙2对,较上颌者小,闭口时露于口外。上下颌每侧各有侧扁而尖锐的牙齿1列。舌及犁骨均无牙。鳃耙细短,大小不规则。体光滑无鳞,侧线完全,在胸鳍上方,有显著弯曲,折向腹面,沿腹缘向后几成一直线。背鳍长,130~144,起点在鳃孔后上角前方,几沿背缘的全长。臀鳍107~113,仅刺尖外露。胸鳍短尖,11~12,位较低。无腹鳍。尾长,向后渐细,末端成鞭状。体银白色,背鳍及胸鳍浅灰色,具细小黑点。尾呈黑色。
来源:
带鱼种动物带鱼
出处:
本草从新

“带鱼” 相关论述

主要原料:香菇20克,带鱼100克,调料适量。
制作方法:带鱼洗净,切块装盆,香菇泡发洗净,切成条,放入带鱼盆中,加姜片及葱等调料后上展蒸透即成。
效用说明:益肝、和胃健脾、降血脂。

【基原】为带鱼科动物带鱼的肉。
【异名】鞭鱼
性味归经】甘,温。入胃经
【功效】养肝补血,和中开胃,消瘿瘤
【应用】
1.肝炎:鲜带鱼蒸熟后,取其上层油食之。(《金峨山房药录》)
2.瘿瘤铁砂90g,置清水中一宿,滤取其汁,煮带鱼食之。
【使用注意】
带鱼古称发物,过敏体质者自应慎用。
【现代研究】
带鱼鱼鳞中提取的6—硫代鸟嘌呤,可治急性白血病胃癌淋巴瘤
【按语】
鱼油补而不腻,养肝托毒,确有帮助。凡患有脓肿者忌食,避免其“发物”之副作用。王士雄谓“冬腌者佳”。
【参考文献】
1.《食物宜忌》:“和中开胃。”
2.《随息居饮食谱》:“暖胃,补虚,泽肤。”

补脏.
甘温.补五脏.去风杀虫.作鲞尤良.

味甘.入手太阴经.功专温补五脏.去风杀虫.作羹良.

性味甘温,益五脏;祛风杀虫,作鲞尤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