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血肿
( fumohouxuezhong )
别名: 脱证 , 损伤昏愦 , 血证
西医
简介: |
腹膜后位器官的损伤及骨盆、下段脊椎的骨折造成的血管破裂,血液在腹膜后及肠系膜间形成的血肿称为腹膜后血肿。 |
病因: |
1.腹部器官的损伤:如肝、脾、十二指肠破裂等; 2.腹膜后位器官的损伤:如肾损伤、腹膜后血管的破裂; 3.骨盆及下段脊柱的骨折。 |
诊断依据: |
根据受损伤的部位和性质首先应考虑是否有腹膜后器官的损伤、脊柱的损伤,结合临床表现、体查一般可明确诊断。 |
体征: |
患者呈强迫体位,局部充血淤血,有较明显的压痛及欠满意的腹部包块或增厚,病人多有程度不同的休克症状,腹痛,腰背疼痛和肠麻痹;血肿下移扩散到盆腔腹膜后时,可出现里急后重感。直肠指检可以触及骶前区膨隆,伴波动感。有时腹膜破裂血液可流入腹腔引起腹膜刺激征。 |
影响诊断: |
b超检查可探及血肿部位与大小范围;x 线点片可显示腰大肌影消失或模糊; |
鉴别诊断: |
与腹腔内脏器损伤鉴别:腹膜后血肿一般所受外力损伤较重,症状出现明显,呈进行性失血表现。但常规的腹穿不能抽出血液。若针吸到血肿内的出血,抽出血液可凝固。腹膜后血肿无破裂情况下,腹部无移动性浊音。腹腔内脏器损伤无腹膜后反应。 |
治疗: |
腹膜后血肿诊断成立后应积极准备手术。其治疗原则为:①防治休克。②防止感染。③注意探查有无腹膜后脏器损伤,并给予相应的处理。④腹膜后大血管出血应给予止血,修补或结扎。影响腹膜后器官血运可能致坏死者,可切除受损脏器,但要注意器官功能的总体不受损害。较小的血肿或已稳定的血肿可采用保守治疗,给予止血、补液、输血、抗炎治疗,血肿多能自行吸收。 |
中西医结合: |
根据中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及标本兼治的原则,肠管损伤及腹膜后血肿的治疗应包括损伤休克阶段的治疗和恢复阶段的治疗。 一、损伤休克阶段的治疗 此时治疗的主要后任务是止血,抗休克,手术处理损伤的肠管。孰先孰后,依机体状况而定,衰竭重者先抢救衰竭,同时或而后止血,手术探查。抢救循环衰竭的主要措施是手术疗法与非手术疗法。二者应相互配合,相互辅佐,抓住时机,措施有力,方能取得好的效果。对于失血性休克应在回阳固脱的同时,立即进行中西医结合急救,以免延误病情。属于严重的肠管损伤,多采取手术治疗,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无立即手术指征者,尤其是不需严格禁食者,可辨证应用中药煎剂。 二、恢复阶段的治疗 肠管损伤恢复阶段是指肠管损伤轻证无明显手术指征者,或肠管损伤手术处理后者。此阶段的治疗主要是预防感染,辨证应用中药煎剂。瘀血内阻者,以攻下逐瘀或活血化瘀为主。中药煎剂已知前述。并发腹膜炎者应在应用大量敏感抗生素的同时,辨证应用清营凉血,解毒通里的中药煎剂。伤后气血亏虚者,应调补气血促使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