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桡尺关节脱位

( xiaraochiguanjietuowei )

别名: 尺骨头脱位

西医

简介:
组成下桡尺关节各骨的关节面,失去其正常对位关系,称为下桡尺关节脱位
病因:
可由直接暴力(如腕背部尺侧直接遭受暴力,又如转动螺丝刀,扣排球及旋转机器摇把等动作时)或间接暴力(如跌倒时腕部在背伸位遭到间接暴力)引起。
人群:
多见于青壮年。
发病机理:
下桡尺关节由桡骨尺切迹与尺骨小头关节面构成,关节囊附着于两骨关节的边缘。桡骨下端尺侧缘的背侧与掌侧各有一条韧带,附着于尺骨下端尺侧的背侧掌侧,名为桡尺背侧韧带和桡尺掌侧韧带,两者均较松弛。下桡尺关节与腕关节之间,因有关节软骨盘隔开而互不相通。软骨盘位于尺骨小头与桡骨尺侧缘之间其平面略呈三角形,故名三角软骨。该软骨将尺、桡骨下端互相拉紧并使之联系,对下桡尺关节的稳定起重要作用。从解剖结构看,下桡尺关节稳定性低于上桡尺关节
腕背部尺侧直接遭受暴力时,可造成尺骨头掌侧脱位。又如转动螺丝刀,扣排球及旋转机器摇把等动作时,患肢前臂遭到过度旋转的直接暴力,或跌倒时腕部在背伸位遭到间接暴力,即旋转剪切力或分离外力作用,均导致三角纤维软骨撕裂或桡尺掌、背侧韧带同时破裂,发生尺骨小头向外侧和背侧移位。
诊断依据:
对于外伤后腕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者应考虑本病。若伴有旋转腕部时疼痛加重,患手无力,握力减弱,及尺骨头向背侧或掌侧异常隆起或凹陷者,可作初步诊断,结合腕关节x线正侧位片可明确诊断。
病史:
外伤史。
体征:
1.腕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
2.患手不能端提重物,无力,握力减弱,伸腕、尺偏、旋后活动受限。
3.尺骨头较正常隆起或凹陷或患腕增宽。
影响诊断:
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可协助诊断。拍片时必须包括上尺桡关节在内,以便于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colles骨折和盖氏骨折相鉴别,本病与上述二病均有腕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但colles骨折有"餐叉样"畸形,桡骨下端有明显压痛;盖氏骨折还伴有前臂肿胀,疼痛,桡骨下1/3部向掌侧或背侧成角畸形。本病常有尺骨头向背侧异常隆起或凹陷或腕部变宽等畸形,并有异常弹响声,拍腕关节正侧位片可以鉴别。
治疗:
一、非手术疗法:
(一)复位手法:患者取坐位,置前臂于旋后位屈肘90°,助手固定前臂上段作对抗牵引,术者站在患者对面,一手握腕部牵引,一手拇指置于尺骨头部,若尺骨头向背侧脱位,在牵引下,拇指由背外侧向掌内侧推压尺骨头即可复位。若尺骨头向掌侧脱位,在牵引下前臂逐渐旋前,拇指由掌侧向背侧推压尺骨头,亦可复位。若下桡尺关节分离移位,在两助手牵引下,术者双手合抱下桡尺关节向中间挤压,即可复位。
(二)固定方法:采用夹板或前臂石膏管型固定。
二、手术疗法:
(一)手术适应症:1.陈旧性下桡尺关节脱位。2.手法复位失败者。3.掌侧脱位,前臂旋转时有"咔嗒声"
(二)手术方法:
1.尺骨头切除术。
2.切开复位,三角软骨及尺侧副韧带修补术。
3.腕关节成形术。
本病手法复位,可获满意效果。如向掌侧脱位,复位时前臂旋前,如向背侧脱位则前臂旋后。复位成功后,用石膏管型或夹板纸垫固定4~6周。新鲜脱位复位困难或复位不完善以及陈旧性病例,应切开复位,修补三角软骨及尺侧副韧带,用克氏针把尺骨基部固定到桡骨保持复位,同时将尺侧腕伸肌用附近软组织固定在尺侧腕伸肌沟内,然后在前臂中立位,屈肘90°用长臂石膏固定4周。对于陈旧性下桡尺关节脱位,也可行尺骨头切除术。无论手法或切开复位,应在2个月内进行。晚于2个月,则应做关节成形术。
康复:
固定期间、除被固定的腕部外,应鼓励患者作指、掌关节的屈、伸活动,以促进患肢消肿。解除固定后,开始腕关节及前臂旋转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