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xinshengerhuxijiongpozonghezheng )

别名: 肺透明膜病 , 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西医

简介:
因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引起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的一种新生儿期的疾病
人群:
多见于早产儿,孕母有糖尿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所生新生儿也可能发生此征。
发病机理:
因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引起。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酸卵磷脂(dppc)、磷脂酰甘油(pg)和表面活性蛋白质(又称小分子蛋白质)。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泌,于胎龄22—24周起开始出现,随胎龄增长分泌量逐渐增多,35周后迅速分布到肺泡表面,起着降低肺表面张力的作用,代谢后的产物中有用部分仍被肺泡重吸收,再利用为制造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原料。早产儿肺发育不够成熟,Ⅱ型细胞分泌的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导致肺泡呼气性萎陷,其范围逐渐扩大,造成呼吸困难,随之出现严重缺氧。血pao2降低、paco2增高而产生酸中毒,致使肺血管痉挛。肺本身灌注不足,肺组织缺血、缺氧后,毛细血管和肺泡壁通透性增高,血浆和纤维蛋白质从毛细血管渗入肺泡腔。凝集而成嗜伊红染色的透明膜。由于此膜粘附于肺泡及细支气管壁,阻碍气体交换,更使临床症状加重。
诊断标准: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
1.多发生未成熟儿、剖腹产儿,部分婴儿有窒息史。母亲有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或产前流血史。
2.出生时可无症状,多数于出生后3小时内出现呼吸增快、浅表,进行性呼吸困难及紫绀,呼吸≥60次/分,并伴心动过速,12~72小时症状达高峰;烦躁不安、呻吟,有鼻翼扇动及三凹征,肺底部可有细小湿啰音。重症者呼吸可缓慢,甚至暂停(呼吸衰竭)。
3.实验室检查:血ph值明显下降(可
4.胸部x线检查:早期两肺野见粟粒状斑点阴影,两肺野透亮度普遍减低,可见清楚的气管充气影。
诊断依据:
多次胸部床边x线摄片有助诊断。
体征:
患儿出生时呼吸和心跳正常,约4—6h后呼吸渐趋艰难、急促(超过60次/min)。紫绀进行性加剧、烦躁、呻吟,吸气时出现三凹征,肺部呼吸音减低。病情逐渐加重而发生呼吸衰竭,同时因心肌缺氧而致心音低钝,肝脏进行性增大,发生心力衰竭。部分患儿可有慢性间质病变后遗症。
影响诊断:
胸部x线摄片:其特征性表现为两肺透亮度普遍降低,肺野内呈密度均匀的网状颗粒状阴影。支气管有充气征,不仅气管及支气管显示有充气透亮影,3、4级支气管亦呈无气影,随病情进展,颗粒状阴影逐渐融合扩大而成较大斑片状阴影,甚者整个小叶或大叶呈实变影,或呈毛玻璃样,使气管充气影更为明显。
疗效评定标准: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呼吸平稳,无缺氧表现。血气分析及胸部x线检查正机
2.好转:进行性呼吸困难高峰已过,紫绀明显好转。血气分析及胸部x线检查好转。
治疗:
①保暖和注意湿度: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使耗氧量增加,宜保持于适中温度(保持皮肤温度在36.5℃左右),相对湿度应维持在50%以上,以减少患儿不显性水分的丧失,并能湿润呼吸道粘膜及肺泡上皮。
②给氧:采用持续正压呼吸(cpap)为主。
③喂养:供给足够液体及能量,口授喂养可推迟到36—48h后再予考虑,先宜静脉补充葡萄糖液和(或)高能营养液。总液量第1 d60—80ml/kg,第2d后增至每日100—120mg/kg。
④纠正酸中毒:可用4%—5%碳酸氢钠3—5ml/kg加于10%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
⑤降低血钾:如血钾过高〔个别可高达9mmol/l(9meq/l)〕伴心电图改变,可在葡萄糖液中加适量胰岛素(每4g葡萄糖用1u正规胰岛素)静脉滴注。
⑥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表面活性物质有天然制剂和人工制剂两种,前者从牛、猪肺或人羊水中提取而得,后者在85%(13.5mg/ml)的二棕搁酸卵磷脂中加入9%(1.5mg/ml)的16烷醇(hexdecanol)和6%(1mg/ml)的四丁酚醛(tyloxapol)配制而成exosurf。它们的剂量都是每次100—200mg/kg,用1次或2—4次,可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