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阳参

( Hēi Yánɡ Shēn )

别名: 玄参 , 漏绿根 , 跌打药 , 狗屎根 , 黑元参 , 白紫草 , 牛舌头菜 , 土玄参

黑阳参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养阴清热利湿解毒散瘀消肿。主虚发热小便淋涩;痈肿毒;走马牙疳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
性味:
苦;微甘;微寒
归经:
肺;胃经
各家论述:
1.《滇南本草》:滋养真阴,调血除热。退诸痨热,利小便,治热淋膏淋
2.《昆明药植调查报告》:治头昏。
附方:
①治热淋, 阴虚发热黑阳参三至五钱。水煎服。②治痈肿: 鲜黑阳参适量。捣烂外敷。③治口腔炎,走马牙疳黑阳参研末撒患处。(选方出《云南中草药》)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600-2500m的山坡草地、疏林或灌木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广西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0-30cm。根肥大,圆柱形,外皮紫褐色。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全株密被茸毛。基生叶丛生,长椭圆状匙形或卵圆形,长4-15cm,宽2-4cm,先端钝,基部渐狭,全缘,两面密被具基盘的短硬毛;有叶柄;茎生叶较小,倒披针形至狭卵状披针形,长2-5cm,宽不到1cm;无叶柄。镰状聚伞花序顶生,有分枝,集成圆锥状。花多数,无苞片;花萼钟形,长3-4mm,5深裂,裂片条状披针形,果期稍增大;花冠漏头状,色,或紫红色,先端5裂,裂片近圆形,开展;喉部有5个梯形附属物,长约1mm;雄蕊5,花丝丝状,着生于花冠简中部,伸出花冠之外;子房4裂,通常1-3个发育,半圆球形,花柱丝状,柱头极小。小坚果4,肾形,长2-2.5mm,密生小疣状突起。外层有疣状齿,内层全缘,着生面在底部。种子淡褐色,狭卵形,背腹扁。花期4-6月,果期7-8月。
来源:
药材基源:为紫草科植物长蕊斑种草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tiotrema dunnianum (diels) hand.-mazz.[cynoglossum duunianum diels]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出处:
出自《滇南本草

黑阳参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养阴补虚,除热解毒。治虚痨发热,头昏,热淋痈肿口疮牙疳
①《滇南本草》:"滋养真阴,调血除热。退诸痨热,利小便,治热淋膏淋。"
②《昆明药植调查报告》:"治头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性味:
滇南本草》:"性微寒,味苦微甘。"
附方:
①治热淋阴虚发热黑阳参三至五钱。水煎服。
②治痈肿:鲜黑阳参适量。捣烂外敷。
③治口腔炎,走马牙疳黑阳参研末撒患处。(选方出《云南中草药》)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疏林下、灌丛或草丛中。分布云南、四川、贵州、广西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约30米。根肥大,圆柱形,外皮紫褐色。茎直立,全株被毛。基生叶丛生,长椭圆状匙形,长10~14厘米,宽3~4厘米,全缘,两面被糙伏毛,以下面较密;茎生叶互生,长椭圆状披针形,长2~5厘米,宽不到1厘米。圆锥花序顶生;花小,蓝色;花萼钟形。5裂;花冠管漏斗状,5裂,裂片圆形;雄蕊与花冠等长。小坚果4枚,半圆球形。
来源:
紫草科植物长蕊斑种草。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出处:
滇南本草

“黑阳参” 相关论述

黑阳参(图缺),又名黑元参。味苦、微甘,性微寒。滋养真阴、调血、除热。
退诸虚劳热、利小便、治血淋膏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