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筋
( Dì Jīn )
别名: 黄菅 , 茅刺草 , 扭黄茅 , 菅根 , 土筋 , 黄茅 , 毛针子草
地筋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
清热止渴;祛风除湿。主热病消渴;风湿痹痛;咳嗽;吐泻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
性味: |
甘;寒 |
各家论述: |
1.《别录》:主益气,止渴,除热在腹脐,利筋。 2.《纲目》:根、苗、花功与白茅同。 3.《生草药性备要》:治热咳,止吐泻,理小肠气。 4.《本草求原》:止水泻,理心气热痛,小肠气痛。 5.《岭南采药录》:理跌打内伤。 6.《贵州草药》:驱风除湿,散寒上咳。 |
药理作用: |
参见麝香草条。 1.消炎作用:花的煎剂或流浸膏可用于支气管炎或其他上呼吸道疾患作保护剂。 2.止痛作用:也可用于神经炎或脊神经根炎作止痛剂,此皆因其中含百里香酚之故。 |
化学成分: |
干草(开花期采集)含水分11.2%、灰分4.9%。蛋白质3.9%、脂类1.5%、粗纤维36.o%、碳水化物42.5%。所含多糖主为半纤维素类。低分子糖类有蔗糖(sucrose),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半乳糖醇(galactitol),内消旋肌醇(myo一inositol)和棉子糖(raffinose)。 |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及陕西南部、浙江各地。 |
原形态: |
黄茅,多年生草本。须根质较坚韧。秆直立,丛生,高40-90cm,光滑无毛。叶鞘扁压而具脊,光滑无毛或鞘口具细柔毛;叶舌较硬,膜质,长约1mm,截平,具纤毛;叶片线形,长达15cm,宽3-5mm,两面均粗糙或上面基部疏生柔毛。总状花序单生,长3-6cm(芒除外),直立或稍弯曲,下部具3-14个同性对,上部可多达12个异性对;孕性小穗线形,长6-8mm(包括长约2mm的基盘),基盘尖锐,具棕褐色髯毛;第1颖草质,被短硬毛,背部圆形,先端钝,边缘包卷同质之第1颖,具2脉,脉间被短硬毛,具膜质边缘;第2外稃膜质,极窄,延伸成芒;芒两回膝曲,长6-10cm,芒柱扭转而被短硬毛;不育小穗偏斜而略扭转,覆盖孕性小穗,绿色或带紫色,无毛或生糙疣毛。花、果期7-11月。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黄茅的根茎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teropogon contortus(l.) beauv.ex roem.et schult.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晒干或鲜用。 |
出处: |
出自《名医别录》 |
地筋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
清热止渴,祛风除湿。治热病消溺,咳嗽,吐泻,关节疼痛。 ①《别录》:"主益气,止渴,除热在腹脐,利筋," ②《纲目》:。"根、苗、花功与白茅同。" ③《生草药性备要》:"治热咳,止吐泻,理小肠气。" ④《本草求原》:"止水泻,理心气热痛,小肠气痛。" ⑤《岭南采药录》:"理跌打内伤。" ⑥《贵州草药》:"驱风除湿,敝寒止咳。"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0.5~1两;捣汁或浸洒。外用:捣敷。 |
性味: |
甘,寒。 ①《别录》:"味甘,平,无毒。" ②《本草求原》:"甘,寒。" |
化学成分: |
干草(开花期采集)含水分11.2%、灰分4.9%、蛋白质3.9%、脂类1.5%、粗纤维36.0%、碳水化物42.5%。所含多糖主为半纤维素类。低分子糖类有蔗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醇、内消旋肌醇和棉子糖。 |
附方: |
①治风寒咳嗽:毛针子草根一两,煎水服。 ②治风湿关节疼痛:毛针子草根一两,大血藤、小血藤、观音柴各五钱,泡酒服。 ③治枪伤(退子弹):毛针子草、迷马桩各等量,捣烂敷伤处。(①方以下出《贵州草药》) |
生境分布: |
生长于山坡草地。分布华南、西南、华中和浙江、陕西等地。 |
原形态: |
黄茅,又名:黄菅(《纲目》)。 多年生草本.须根质较坚韧。秆直立,丛生,高40~90厘米,光滑无毛。叶鞘扁压而具脊,光滑无毛或鞘口具细柔毛;叶舌较硬,膜质,长约1毫米,截平,具纤毛;叶片线形,长达15厘米,宽2~5毫米,两面均粗糙或上面基部疏生柔毛。总状花序单生,长3~6厘米(芒除外),下部具3~10个同性对,上部可具达12个异性对;孕性小穗线形,长6~8毫米,基盘尖锐,具棕冯色髯毛;第1颖革质,被短硬毛,背部圆形,先端钝,边缘包卷同质之第2颖;第2颖等长而甚窄于第1颖,具2脉,脉间被短硬毛,具膜质缘;第2外稃膜质,极窄,延伸成芒;芒2回膝曲,长6~10厘米,芒柱扭转而被短硬毛;不育小穗偏斜而略扭转,覆盖孕性小穗,绿色或带紫色,无毛或生糙疣毛。花、果期7~11月。 |
来源: |
为禾本科植物黄茅的根或全草。全年可采。 |
出处: |
《别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