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根
( Huái Gēn )
别名: 槐花根
槐根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
散瘀消肿;杀虫。主痔疮;喉痹;蛔虫病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含漱。 |
性味: |
味苦;性平 |
归经: |
肺;大肠经 |
各家论述: |
1.《别录》:主喉痹寒热。 2.《医林纂要》:洗痔,杀虫。 3.《昆明药植调查报告》:健胃。驱蛔虫。 |
化学成分: |
根含右旋-山槐素葡萄糖甙(d-maackain-mono-β-d-glucoside),消旋-山槐素(dl-maacdiain),槐根甙(sophoraside)a即野葛醇b-5-o-葡萄甙(puerol b-5-o-glucoside),野葛醇(puerol)a、b。 |
附方: |
①疗五痔: 煮槐根洗之。 (《姚僧坦集验方》)②治女子痔疮: 槐花根二两,葛菌二两。炖猪大肠服。(《重庆草药》) |
性状: |
性状鉴别 根呈圆柱形,长短粗细不一,有的略弯曲。表面黄色或黄褐色。质坚硬。折断面黄白色,纤维性,木部占大部分。气微,味微苦涩。 |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栽培于屋边、路边。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普遍栽培。 |
原形态: |
槐 落叶乔木,高8-20m。树皮灰棕色,具不规则纵裂,内皮鲜黄色,具臭味;嫩枝暗绿褐色,近光滑或有短细毛,皮孔明显。奇数现状复叶,互生,长15-25cm,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7-15,柄长约2mm,密生白色短柔毛;托叶镰刀状,早落;小叶片卵状长圆形,长2.5-7.5cm,宽1.5-3cm,先端渐尖具细突尖,基部宽楔形,全缘,上面绿色,微亮,背面优生白色短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5-30cm;萼钟状,5浅裂;花冠蝶形,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脉微紫,翼瓣和龙骨瓣均为长方形;雄蕊10,分离,不等长;于房筒状,有细长毛,花柱弯曲。荚果肉质,串珠状,长2.5-5cm,黄绿色,无毛,不开裂,种子间极细缩。种子1-6颗,肾形,深棕色。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槐sphora japonica l.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hora japonica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取根部,洗净,晒干。 |
出处: |
出自《名医别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