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病
( huichongbing )
中医
简介: |
以食欲不振,脐周疼痛,甚或体瘦腹大,大便排虫或检查有蛔虫卵为主要表现的寄生虫病。 |
病因: |
中医认为系由饮食不洁,或误食未经洗净的生冷瓜果蔬菜,及肥甘之物积湿生热而成。 |
病机: |
蛔虫寄生于小肠之内,吸食水谷精微,扰乱脾之运化和胃之受纳功能,损耗人体气血,故 使人嗜食而面黄饥瘦。手阳明大肠经入下齿,挟鼻孔;足阳明胃经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虫据胃肠,其毒素随湿热上熏,故齘齿,鼻痒,唇生小点如粟状。二经均行于面颊,故面生白斑。蛔虫喜温,畏寒怕热,性动好窜,善于钻孔。《诸病源候论卷十八·蜕虫候》谓其“或因府脏虚弱而动,或因食肥甘而动。其发动,则腹痛,发作肿聚,去来上下。痛有休息,亦攻心痛。口喜吐涎及吐清水,贯伤心者则死。”如蛔虫上窜入胃,使胃失和降,则引起恶心,吐 蛔,甚者蛔虫从口鼻而出。钻入胆道,使肝气郁闭,胆气不行,脘腹剧痛,有窜顶感,并形成蛔厥。蛔虫结聚成团,阻于肠中,格塞不通,则腹中剧痛。钻入阑门致左下腹疼痛拒按,气滞血瘀,肉腐血败,则亦可形成肠痈。 |
诊断: |
(一)如面部出现白色虫斑,巩膜有形状不规则之蓝色或米褐色小点,舌尖及舌侧有红色小刺,下唇粘膜有白色斑点或小颗粒,指甲有白色小点,耳翼糜烂,应考虑患蛔虫病。(二)蛔虫并发症其主要表现为突然发作的胃脘及右季肋部剧烈疼痛,有窜顶感,引及背心和右肩,疼痛时弯腰屈膝,辗转不安,恶心呕吐,常常吐出酸苦水与蛔虫。痛止则如常人。但饥不欲食,口苦而渴。在痛发时四肢厥冷,切诊腹部柔软,或脘腹及右肋有压痛,脉乍大乍小,或见洪大。 |
类证: |
1.气腹痛:腹痛突发,疼痛剧烈,但检查无形质改变,无吐蛔、便蛔史,大便镜检无蛔虫卵。 2.赤[扁]虫病:常伴腹泻,便中或挟有肉虫如姜片状,大便检查可找到姜片虫卵。 |
治疗: |
(一)驱蛔: 1.川楝素 由苦楝皮中提取,主要用于肠蛔虫病。每片25mg,成人一次10片。儿童2 ~4岁服50~100mg,5~8岁服100~150mg,9~15岁服150~200mg。睡前用温开水送服。2. 使君子 性味甘温,功能杀虫消积健脾。主治蛔虫腹痛,小儿疳积等症。其提取物体外有麻痹猪蛔虫首部作用。用法用量:除去外壳,取净仁,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有香气,取出 放凉食之。儿童自一岁开始给1g,每增一岁加1g,最高量不超过10~16g。也可按年龄大小给服10g (12岁以下)或20g (13岁以上),每日一次,连服2~3日。副作用最常见为呃逆,其次为头晕、头痛、腹痛、腹泻等。一般均较轻微,可自行消失。若蛔虫上攻,心腹作痛,宜采用《证治准绳》使君子散(炒使君子15g,甘草猪胆汁浸3g,白芜荑0.3g,苦楝子10g去核。为末,每服3g,或用水煎服。)杀之。 (二)蛔虫并发症的治疗1.胆道蛔虫病:当分寒热虚实而治。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为寒热错杂症。治宜用酸以安蛔,辛以驱蛔,苦以下蛔。方用《伤寒论》乌梅丸(乌梅、黄连、黄柏、人参、当归、附子、 桂枝、蜀椒、干姜、细辛、苦酒)。随证候寒热虚实之不同,而增减调理。若病势急骤属实者,可在本方基础上加入大黄、黑丑等攻逐之品。 2.蛔虫性肠梗阻:单纯型,加味麻仁汤(火麻仁、杏仁、白芍、川朴、枳壳、大黄、乌梅、川楝、槟榔、陈皮、使君子)每日煎服1~2剂。感染型还应配合抗感染,输液、输血等综合措施,严密观察8~24小时,无效者应即转手术治疗。 |
西医
简介: |
蛔虫病是人蛔虫(似蚓蛔线虫)寄生人体小肠或其他器官所引起的疾病。人感染后可无明显症状,或有呼吸道及胃肠道症状。有时,虫体阻塞小肠或进入胆道、肝脏、胰腺管、阑尾等器官引起严重并发症。 |
病因: |
除人蛔虫之外,尚有与人蛔虫同属的猪蛔虫(ascaris suum goeze,1782)、小兔唇蛔虫lagocheilascaris minor leiper,1909)、犬弓首线(toxocara canis (wermer,1782)john-stom,1916、猫弓首线虫toxocara cati(schrank,1788)brumpt,1927等。其幼虫在人体各组织、器官上也可以寄生造成危害。 |
季节: |
感染期蛔虫卵出现率以7、8月最高,人群感染蛔虫的季节主要在春、夏两季。 |
地区: |
本病分布为世界性,在中国,蛔虫的感染率农村高于城市。 |
人群: |
儿童高于成人。 |
发病机理: |
幼虫的致病作用 蛔蚴移行至肺时可引起局部出血、水肿、嗜酸粒细胞浸润、上皮脱落与浆液渗出。蛔蚴尚可刺激ige和igm的产生,ige与局部肥大细胞受体结合,当蛔虫抗原与ige结合后,肥大细胞即脱颗粒而释放组胺等活性物质,诱使局部嗜酸粒细胞集聚及血管通透性增加。蛔蚴移行过程中还可在胸膜、眼、脑、脑膜等处发生异位损害,同时亦可引起全身变态反应。 成虫的致病作用 蛔虫以小肠乳糜液为营养,同时分泌消化物于附着处的肠粘膜,引起局部粘膜上皮脱落或轻度变态反应。以往认为蛔虫产生的毒素可以引起人体一系列中毒症状,近年来从猪蛔虫浸出物中已分离出变应原,蛔虫病的许多毒性症状可能与变应原的吸收,引起ige介导的过敏反应有关。 |
病理: |
1.肠粘膜有出血点,出现组织破坏及炎性浸润,以嗜酸性白细胞为主。2.肝内,幼虫沿肝窦移行,被嗜酸性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包围,以后转变成由组织细胞、上皮样细胞与多核巨细胞组成的肉芽肿。3.肺泡内有血 液渗出物、嗜酸性细胞及脱落的上皮细胞,气管周围组织有嗜酸性粒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 |
病理生理: |
1.幼虫移行期 蛔虫的幼虫侵入肠粘膜,经肝、肺移行,并发育、蜕皮,释出免疫原性 物质。它对人体的损害主要为局部的机械性损害及引起的免疫反应和局部及全身的变态反应。侵害肠粘膜时可破坏小血管引起出血点,出现组织破坏及炎性浸润,以嗜酸性白细胞为主。在肝内,幼虫沿肝窦移行,被嗜酸性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包围,以后转变成由组织细胞、上皮样细胞与多核巨细胞组成的肉芽肿。在肺、幼虫可在肺泡的血管内产生局部炎性反应最终形 成肉芽肿。幼虫还可穿过肺泡壁上的毛细血管进入肺泡、细支气管和支气管,使肺泡内有血 液渗出物、嗜酸性细胞及脱落的上皮细胞,使细支气管和支气管扩张,气管周围组织有嗜酸性粒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蛔虫感染刺激ige和igm的产生。ige与局部肥大细胞受体结合,当蛔虫抗原与ige结合,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织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活性物质,使局部嗜酸性粒细胞聚集及血管通透性增加。igm与虫抗原相结合,可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在肺组织引起arthus样反应,形成肺浸润。2.成虫期 成虫的危害包括机械性损害、毒素作用、夺取营养物质、引起变态反应及各种并发症等。(1)损伤肠粘膜;主要是空肠粘膜。蛔虫的代谢产物,可刺激、损伤局部肠粘膜引起痉挛性收缩和平滑肌的局部缺血。小肠粘膜皱壁变粗,影响小肠正常蠕动和吸收,引起营养不良,尤其对于儿童更易出现。许多研究结果都表明,感染蛔虫的儿童,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b2及a的吸收均受明显影响,驱虫后儿童的发育增快。(2)毒素作用:研究证明,成虫的生理代谢产物和分泌物具有毒性作用,成虫本身也含有毒性物质。可被吸收入血引起全身反(3)变态反应;有些实验室工作者并未感染蛔虫,只因接触或吸入蛔虫的过敏原出现超敏感性反应,出现哮喘、荨麻疹等症状。这是过敏原与肥大细胞上ige结合后,肥大细胞组织释放出组织胺等活性物质所致。(4)合并症:蛔虫团集可堵塞肠管或使蛔虫寄生部肠段的蠕动发生障碍,可造成肠梗阻,这是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此外,蛔虫的成虫有钻孔的习性,当受到体内不良刺激时,成虫 则到处乱窜,引起人体许多管道及脏器痉孪、阻塞、炎症及出血等。 |
诊断标准: |
肠道蛔虫病诊断标准: 1.有喜食生冷、呕吐、排出蛔虫史。 2.反复脐周阵痛或隐痛,食欲好而消瘦,或食欲不振,夜眠不安,腹部能触及蛔虫条索或团块(可揉散)。 3.末梢血象嗜酸粒细胞轻度增多,大便检查找到蛔虫卵。必要时采用集卵法查虫卵,以提高阳性率。 4.可并发胆道蛔虫症、肠梗阻、肝脓肿等,可有其相应的症状。 |
诊断依据: |
根据临床症状,粪便中检到蛔虫卵或痰中检出幼虫,即可确诊,应用elisa方法,可检测血中蛔虫抗体。 |
症状: |
1.幼虫致病引起蛔虫性哮喘和蛔虫性肺炎,起病骤然,患者可出现发热、干咳。哮喘、喉 部异物感、胸痛及咯痰或咯血等症状,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当重度感染时肺部可出血、水肿和肺实变。体温上升至38℃,甚至达40℃,血中的ige和igm含量升高,嗜酸性白细胞增高。幼虫还可以通过肺毛细血管,左心室进入大循环,侵入肠壁、肝等其他脏器,引起异位病变。多数病例5~14天不治自愈。2.成虫致病的临床表现(1)消化道症状:消化功能紊乱及营养不良。2)全身中毒症状及毒素作用于神经系统可引起蛔虫中毒性脑病,表现头痛、失眠、癫痫、脑膜刺激征,重者可发生抽搐、惊厥、昏迷。 |
体征: |
1.幼虫致病的临床表现幼虫致病主要以症状为著。引起蛔虫性哮喘和蛔虫性肺炎。临床表现为过敏性肺炎或称为吕弗琉综合征。起病骤然,患者可出现发热、干咳。哮喘、喉 部异物感、胸痛及咯痰或咯血等症状,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发绀。肺部听诊有哮鸣音,干罗音,捻发音。当重度感染时肺部可出血、水肿和肺实变。体温上升至38℃,甚至达40℃,血中的ige和igm含量升高,嗜酸性白细胞增高。幼虫还可以通过肺毛细血管,左心室进入大循环,侵入肠壁、肝等其他脏器,引起异位病变。多数病例5~14天不治自愈。 2.成虫致病的临床表现(1)消化道症状:成虫以小肠乳糜液为营养,同时能产生毒素,损害肠粘膜,可引起脐周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血等。儿童易造成营养不良、发育障碍、维生素缺乏等症。近年有报道肠蛔虫病可致低血钙,发生手足搐ni及惊厥。2)全身症状:毒素吸收入血可引起全身反应,主要表现有发热、哮喘、荨麻疹、腹痛、腹泻等症状。毒素作用于神经系统可引起蛔虫中毒性脑病,表现头痛、失眠、癫痫、脑膜刺激征,重者可发生抽搐、惊厥、昏迷。 |
体检: |
1.幼虫致病,肺部听诊有哮鸣音,干罗音,捻发音。 2.成虫致病,营养不良、发育障碍、维生素缺乏等体征。毒素作用于神经系统可引起蛔虫中毒性脑病的体征。 |
影响诊断: |
x线 :当幼虫严重感染肺部时,肺部x线透视可显示典型的浸润性改变,边缘模糊,多为小片状或云絮状游走性浸润阴影,多在发病后1~2周内消失。 蛔虫性肠梗阻腹部x线透视,单纯型多表现不全性肠梗阻,感染型则可见小肠广泛性充气、扩张和阶梯状液平。 |
实验室诊断: |
痰检法 当幼虫感染肺部时可在痰中找蛔蚴。 |
粪便: |
应用直接涂片法或厚涂片法或饱和盐水浮聚法检出粪便中蛔虫卵,即可确定诊断。若只有雄虫寄生,粪便中查不到虫卵,可参考临床症状,用试验驱虫法进行诊断。 |
免疫学: |
应用间接血凝试验等免疫学方法可检测血中蛔虫的抗体。主要用于蛔虫病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以判定人群中蛔虫感染状况、感染的季节性以及考核防治效果。 |
鉴别诊断: |
1.蛔虫性肠梗阻与肠套叠的鉴别蛔虫性肠梗阻的特点是在脐周或右下腹可发生突然局部疼痛,可有短暂的间歇,一般为数分钟。可伴有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及肠蠕动等症状。 多数病例在脐部右侧能触及柔软、无痛的可移动性团块,有时为香肠状。多见于回肠段。肠 鸣音多正常、稍亢进或消失。有时腹部x线平片上可以看到肠腔内成团的虫体阴影。少数病人可并发肠扭转或肠壁坏死、穿孔,大量蛔虫进入腹腔引起腹膜炎。肠套叠多发生于两岁以下的儿童,为回肠末端套入结肠。三大典型症状是腹痛、血便和腹部肿块,表现为突然发作剧烈的阵发性腹痛,病儿面色苍白、出汗,伴有果酱样血便。在腹部可扪及腊肠形,表面光滑,稍可活动,具有一定压痛的肿块,常位于脐右上方,而右下腹扪诊有空虚感。随病程的进展逐步出现肠梗阻症状。空气或钡剂灌肠x线检查,可见结肠阻端钡影呈“杯口”状,甚至呈“弹簧状”阴影。 2. 肠蛔虫病与消化性溃疡的鉴别 肠蛔虫病有时与消化性溃疡有相似症状或合并有消化性溃疡。如中上腹疼痛或触痛、消化不良、呕血、黑便,需进行x线平片、粪便检查及钡餐检查,以明确诊断。 |
疗效评定标准: |
肠道蛔虫病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①经驱虫治疗,大便中有蛔虫排出,症状及体征消失。②驱虫后两周复查大便,虫卵阴性。 2.好转:①经驱虫治疗,大便中有虫排出,症状体征消失或好转。②驱虫后两周复查大便,虫卵未转阴。 |
预后: |
一般预后较好。儿童因患蛔虫病造成的营养不良,驱虫后很快即可得到改善。 |
并发症: |
①肠梗阻性蛔虫病:最为常见。 单纯型:多系早期,以腹痛为主症,伴呕吐,便秘,腹胀,不排气等肠梗阻常见症状,腹肌多柔软,脐周常可触及一个或多个位置和形态可变动的无痛性包块,肠鸣音多正常或稍亢进。 感染型:病程多在3天以上,除一般肠梗阻常见表现外,还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中毒症状,腹胀和肌紧张明显,因腹痛拒按,包块常不易触及。肠鸣音多消失。 ②胆道蛔虫病也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深入部位常在胆总管,较少在肝管,偶尔见于胆囊。症状是剑突下或偏右侧突然发生绞痛,痛疼激烈,难于忍受,伴有恶心呕吐,向右肩、背或下腹部放射。缓解后,可隔数时分钟或较长时间再次发生。当虫体完全进入胆管,疼痛反而减轻,查体有剑突下或偏右局限压痛,但无肌紧张。胆道蛔虫病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可引起胆管及奥狄括约肌痉挛,造成胆管缺血、坏死、穿孔,引起胆汁腹膜感染。又可造成细菌感染,形成化脓性胆管和胆囊炎,胆道内蛔虫感染是引起胆石症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蛔虫所致的结石最常见于胆总管,且可引起肝管内的结石,患者出现饭后腹部不适、恶心、呕吐,除alt升高外,其余正常,大便化验可无蠕虫卵,b超则提示胆道内有结石。 ③肝脏蛔虫病。蛔虫经胆总管深入肝脏,发生肝炎、肝脓肿、败血症、临床上常先有胆道蛔虫病的典型表现,继而转变为右上腹持续性胀痛、压痛和叩击痛,肝脏肿大,寒战,高热,黄疸。 ④心血管内蛔虫症。它是最严重且难以确诊的致命性疾病。蛔虫进入肝静脉,经右心栓塞肺动脉。也可从肝进入胸腔或心包腔,引起胸膜炎及心包炎。表现为高热寒战,上腹部绞痛或钻痛,呼吸困难、紫绀、气粗,自觉胸腔内有异物爬行感,心前区疼痛难忍及心率失常等。 ⑤胰腺蛔虫病。蛔虫侵入胰腺则引起胰腺炎,蛔虫钻入胰管使胆汁返流,可引起急性胰腺坏死。此外,蛔虫侵入阑尾则引起阑尾炎,穿肠壁进入腹腔可引起弥漫性或局限性腹膜炎。多种疾病(阿米巴痢疾、伤寒、直肠癌等)发生肠穿孔后,蛔虫可钻入泌尿系统,引起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蛔虫病。有时,患者可吐出蛔虫。蛔虫停留在喉部或被吸入气管、支气管,引起窒息。蛔虫进入耳咽管,引起中耳炎。也可进入泪囊,经泪点伸出外部。蛔虫幼虫还可异位寄生于球结膜下,检查时可见球结膜下有线状物蠕动。 |
治疗: |
(一)驱虫治疗: 根据我国国情,驱虫可采用以下药物: 1.丙硫苯咪唑(亦称丙硫咪唑,扑尔虫,albendazole)本品为高效广谱驱虫新药,能够与虫体微管蛋白结合,阻碍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虫体对葡萄糖的吸收,导致糖元耗竭;抑制延胡索酸还原酶系统,阻止三磷酸腺苷的产生,致使虫体无法生存和繁殖。本品适用于蛔虫病及其它多种线虫、绦虫混合感染。服后无明显副作用,少数偶见头痛、恶心、呕吐、腹 泻等。用于治疗蛔虫病,转阴率与剂型无关,而与剂量关系密切。用法:成人400mg,一次顿服,转阴率100%。12岁以下儿童用量减半,服法同成人,或遵医嘱。 2.甲苯咪唑(亦称甲苯哒唑,mebendazole)本品为一广谱驱肠线虫药,能直接抑制线虫对葡萄糖的摄入,使线虫无法生存,具有抑制线虫胚胎和杀灭成虫作用。成人每次200mg顿服,每日1次,疗程1~2天。副作用极轻微,但作用较缓慢,易引起蛔虫游走与骚动,产生吐蛔现象,故多与左旋咪唑合用。 3.左旋咪唑(levamisole)本品为一广谱抗肠虫药,可选择性地抑制虫体肌肉中的琥珀酸脱氢酶,使延胡索酸不能还原为琥珀酸,从而影响虫体的无氧代谢,减少能量的产生,使虫体麻痹。由粪便排出体外。它还是一种免疫调节剂,能使细胞免疫力较低者得到恢复。用量:成人一日100~200mg,儿童一日2~3mg/kg,饭后一小时顿服。副作用轻微,但妊娠早期,肝功能异常及肾功能减退者慎用,肝炎活动期忌用。 4.丙氧咪唑(奥苯达唑 oxibendazole)本品为一广谱驱肠虫药,尤宜用于蛔、钩、鞭虫混合感染。用量:成人400mg/日,半空腹1次服用,连用2~3天。副作用为头昏、乏力,常轻微短暂,一般无须处理。 5.噻咪啶(抗虫灵,pyrantel)本品为一广谱驱肠虫药,通过抑制肠虫体内胆碱脂酶,对神经肌肉产生阻滞作用,使虫体麻痹而排出体外。作用优于哌嗪,尤宜于蛔、钩、蛲虫混合感染,用量:双羟萘酸噻咪啶成人一次1.2~1.5g,睡前顿服,疗程1~2天。副作用轻微,孕妇、冠心病及有严重溃疡病史者慎用。 6. 哌嗪(驱虫灵, piperazine)本品作用机理与噻咪啶相同。口服吸收迅速,主要由胆道排泄。成人每日3~3.5g,睡前顿服,连服2天。儿童按每日100~150ml/kg计算,总量不超过3g,睡前顿服或分1~2次服,易便秘者可加服轻泻剂。本品毒性低,服用安全。偶见报道服后引起呼吸减慢、眼球水平性震颤、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退等反应,严重者甚至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7. 氧气 可使蛔虫团松解,并能麻痹使之排出。用法用量:儿童每岁100~150ml,注入胃管内,治疗后给泻药1次,适用于蛔虫所致不完全性肠梗阻。凡有消化性溃疡、肠穿孔、胃肠曾有手术史及年老体弱者禁用。 8.药物联合应用 适用于重症或以蛔虫为主的混合感染。常见的配方有甲苯咪唑与噻咪啶联合应用、甲苯咪唑与左旋咪唑联合应用(后者的国产片剂称为速效驱虫净,每片含甲苯咪唑100g,左旋咪唑25mg)以及中西药联合应用等。 (二)蛔虫并发症的治疗 1.胆道蛔虫病(1)巴比妥口服100mg,服药后腹痛在3~5分钟消失。再给驱虫药左旋咪唑150mg,3~5天蛔虫从胆道排出。②现代研究有人主张在腹痛未缓解时,早期驱虫疗效比传统疗法优越。选用足量的麻醉性驱虫药左旋咪唑,儿童5mg/kg,成人200~300mg顿服。或顿服噻咪啶,成人剂量750mg 或哌嗪 3.5g可使虫体麻醉,防止虫体深入胆道,虫体麻痹后在胆汁的冲刷作用和平滑肌的收缩作用下排出胆道,也可同时加服适量的液体石蜡。有胆道蛔虫残留的患者,可口服丙谷胺0.4g,一日4次,部分病人于清晨增服33%的硫酸镁20~30ml,一个月为一疗程。丙谷胺的利胆作用较强,对于完全梗阻的胆系病患者应当 慎重。(2)外科治疗:除传统的外科手术取虫治疗外,纤维胆道镜可作为诊断治疗胆道术后合并胆道蛔虫病的最简捷的方法,因为,胆道术后绝大多数患者留有t型管。 2.蛔虫性低血钙抽搐:①补钙。葡萄糖酸钙1.5g加25%葡萄糖20ml,静注,日一次,连用3日。②解痉止痛。颠茄片10mg,一日3次,连服3日。③驱蛔虫。左旋咪唑片:成人125mg,儿童75mg, 日一次,连服3日。 |
中西医结合: |
(一)速效肠虫净加番泻叶治疗蛔虫法:晚上睡前一次顿服速效肠虫净两片,口服糖开水 200ml,能刺激蛔虫吸入更多的药物。约1.5小时后,当虫体处于麻醉状态时,又给予导泻剂番泻叶5g反复泡饮,以利虫体尽快排出体外,可防止蛔虫性肠绞痛或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 (二)蛔虫并发症的治疗1.胆道蛔虫病治疗原则是镇痛、解痉,然后再考虑驱虫。①硝酸甘油舌下含服0.3~0.6mg合乌梅汤加减治疗胆道蛔虫病。此方优于阿托品,5分钟内胆绞痛即可缓解甚至消失,部分病人用药后有肠蠕动增加及腹隐痛、腹泻症状,停药后即可消失。②黄连素0.4~0.6,维生素c 0.6~1.0,一日3次。研末口服,蛔虫得苦酸后则安静,同时辅以维生素k38mg,每6~8小时肌注一次,以松弛痉挛的奥狄括约肌,待疼痛缓解1~2小时左右,给予足量的驱虫药物噻嘧啶、驱虫灵,促使虫体排出体外。可在症状消失一个月后,再驱虫一次。③针灸有一定疗效,一般先针迎香透四白,后针人中及曲池。也可配合中药乌梅丸或用米醋100ml加温开水和匀一次服,必要时4小时再服一次。2.蛔虫性肠梗阻:先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输液,应用解痉剂。也可用生豆油250g,一次口服或鼻饲,待缓解后再驱虫。急性肠梗阻者不宜采用药物驱虫,以免加重肠梗阻而导致肠破裂,必要时需采用手术治疗。 |
中医
简介: |
蛔虫又称“蚘虫”、“蛕虫”、“长虫”,寄生于肠内,是小儿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临床以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脐周疼痛,时作时止,大便下虫为特征。 |
病因: |
蛔虫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饮食不洁所致。 |
病机: |
双手接触不洁之物,以致食入虫卵,虫卵进入肠胃,寄生繁殖,扰乱气机,劫取营养,耗伤气血,损伤脾胃,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证候。虫性好动,有钻窜和扭结成团的特性。蛔虫壅积肠中,阻塞肠道,可发生“虫瘕”。窜入胆道,可发生“蛔厥”。 |
诊断: |
蛔虫病临床表现有轻有重,病势有缓有急,静则安,动则痛。轻者可无症状,或偶有腹痛。重者可见腹痛剧烈,甚或吐蛔。出现蛔厥、虫瘕等并发症者,更需及时诊断,分清缓急。 1.蛔虫证 主证:食欲不振,日渐消瘦,脐腹疼痛,时作时止,或见吐蛔,面色萎黄,面上白斑,嗜食异物,睡眠不安,睡中齘齿,大便不调,舌淡红,苔薄腻或花剥,脉有力或弦细。 分析:本证是由于虫居肠胃,扰乱气机,损伤脾胃所致。虫扰腹中,气机郁滞,故发腹痛。蛔虫久居,劫取精微,故见面黄消瘦。虫扰胃腑,胃失和降,故见吐蛔。 2.蛔厥证 主证:腹部绞痛,弯腰曲背,辗转不安,肢冷汗出,恶心呕吐,甚或吐蛔,腹痛时作时止,甚则出现黄疸,或见恶寒发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分析:本证是由于蛔虫躁动,窜入胆道所致。蛔虫扰动,气机逆乱,故腹部绞痛。胃失和降,故见呕吐或吐蛔。虫体阻塞,胆汁郁而化热。则见发热及黄疸。 3.虫瘕证 主证:脐腹剧痛,腹部包块,按之柔软可动,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大便不通,腹部胀满,舌质淡红,脉弦数。 分析:本证是由于虫壅肠中,聚集成团,阻塞肠道所致。虫阻肠内,气机不通,故发为腹痛。蛔虫盘结,则腹部有包块。腑气不通,则大便不通。胃气不降,则见呕吐。 |
类证: |
1.气腹痛:腹痛突发,疼痛剧烈,但检查无形质改变,无吐蛔、便蛔史,大便镜检无蛔虫卵。 2.赤[扁]虫病:常伴腹泻,便中或挟有肉虫如姜片状,大便检查可找到姜片虫卵。 |
治疗: |
对本病的治疗应以驱虫为主,虫去之后再予调理脾胃。对发生蛔厥者,应先安蛔定痛,继之驱蛔。对发生虫瘕者,应以安蛔通下驱虫治之。蛔虫病的治疗是以驱虫为大法,根据临床不同证候,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蛔虫证,应先驱虫而后调理脾胃。对蛔厥证,则应先安蛔而后驱虫。对蛔瘕证,需安蛔与驱虫并用。 一、辩证选方 1.蛔虫证 治法:驱蛔杀虫,调理脾胃。 方药:使君子散加减。使君子、槟榔各12g,芜荑、鹤虱、苦楝根皮、雷丸各10g,甘草3g。大便于者,加大黄、青皮。驱虫后以异功散加减调理脾胃。 2.蛔厥证 治法:安蛔定痛,继之驱虫。 方药:乌梅丸加减。乌梅15g,黄连、黄柏各6g,川椒、干姜各5g,细辛、附子各3g。出现黄疸及舌苔黄腻者,去附子、干姜,加茵陈、大黄、槟榔。 3.虫瘕证 治法:安蛔驱虫,润下通便。 方药:乌梅汤合小承气汤加减。乌梅12g,枳实、厚朴各10g,黄连、川椒各6g,大黄、芒硝各5g,甘草3g。 二、专方验方 1.驱虫散:石榴皮10g,苦楝根皮10g,生贯众12g,槟榔15g。共研细末。3岁小儿每次0.25g,5岁每次0.5g,日服2次,早晚饭前服。用于驱蛔虫。 2.驱虫汤:炒使君子肉6g,花槟榔6g,苦楝根皮9g,贯众6g,乌梅2枚,甘草3g。水煎服,晚睡前或晨起空腹顿服,连服2天。用于腹痛缓解期驱虫。 3.猪胆汁方:猪胆1个,川椒20g,胡椒20g,醋300ml。川椒、胡椒共研细末,以猪胆汁和醋调和,分2次服下。用于胆道蛔虫病。 4.胆蛔止痛验方:川椒20g,鸡蛋1个,香油50g。川椒研面,香油烧沸后炒鸡蛋,鸡蛋炒黄后入川椒面,顿服。用于胆道蛔虫病。 5.莱菔大黄粉蜜汤:莱菔子18g,大黄15g,玄明粉9g,川椒6g,蜂蜜60g。莱菔子和川椒先煎,大黄后入,蜂蜜单煎,沸后与药汁混合,玄明粉用药汁冲服,1次或分2次服下。用于蛔虫性肠梗阻。 6.油椒饮:川椒6g,豆油150ml。豆油烧开后入川椒,川椒以焦为度,去川椒喝油,分1~2次服下。用于蛔虫性肠梗阻。 三、其他疗法 贴敷:新鲜苦楝根皮200g,全葱100g,胡椒20粒,共捣烂如泥,放锅内炒热,加醋150ml,拌炒极热,以纱布包裹,热熨背脊两旁,由上而下,反复多次,以痛减为度,治疗小儿虫积腹痛;大黄、芒硝各45g,冰片15g,共研细末,和醋调匀,外敷痛处,治疗小儿肠道蛔虫症。 |
中药: |
1.驱虫片:具有杀虫理气,导滞泻热之功效。适于蛔虫寄居肠道所致湿热及食滞之证,身体虚弱者不宜。3~6岁每次1~3片,6~9岁每次3~5片,9岁以上每次5~8片,日服2次,连服1~2天,或隔周再服,不可连续服用。 2.化虫丸:具有杀虫消积之功效。适于小儿蛔虫病。3~6岁每次2~3g,6~9岁每次3 ~5g,9岁以上每次5~8g,日服1~2次,早晨空腹或睡前服用。 3.使君子丸:具有消疳驱虫,散结止痛之功效。适于小儿疳积、虫积。3~6岁每次20~30粒,6~9岁每次30~50粒,9岁以上每次60粒,日服2次。 4.乌梅丸:具有温脏安蛔之功效。适于胆道蛔虫病。3~6岁每次1/3丸,6~9岁每次1/2丸,9岁以上每次1丸,日服2次。 5.复方鹧鸪菜散:具有驱蛔消积之功效。适于蛔虫病或胆道蛔虫病。3~6岁每次1~2包,6~9岁每次2~3包,9岁以上每次3~5包,日服1次,连服3日。 |
针灸: |
主穴为大横 (双侧),配穴为足三里 (双侧)、支沟。大横穴直刺,针尖微指脐部,强刺激,泻法,每日针1~2次,连续2日。用于蛔虫病;主穴取迎香透四白、胆囊穴,配穴取内关、足三里、中脘、人中,强刺激,泻法。用于胆道蛔虫病;主穴取天枢、中脘,配穴取足三里、内关、合谷,强刺激,泻法。用于蛔虫性肠梗阻。 |
推拿: |
揉一窝风、揉外劳宫、推三关、摩腹、揉神阙,用于蛔虫性腹痛;按压上腹部剑突下 (以压痛点为准),采用一压一推一松手法,连续推压7~8次后重压1次,如此反复进行,用于胆道蛔虫病;用掌心以旋摩法顺时针方向按摩患儿腹部,手法由轻到重,配合应用扭揉法或提抖法,用于蛔虫性肠梗阻。 |
西医
简介: |
蛔虫病是由于人蛔虫寄生于小肠内所致,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人感染蛔虫后,临床大多无自觉症状,称蛔虫感染。儿童尤以年幼体弱及营养不良儿常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 |
病因: |
蛔虫是寄生于人体的最大线虫之一。雌虫每日产卵约20万个,其受精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孵化,约经3周成为感染性虫卵。 |
发病机理: |
人食入感染性虫卵后,虫卵在体内逐步发育为成虫。成虫寄生于肠道,常影响食欲及消化功能,并可引起腹痛、消瘦、贫血及生长发育迟缓等,偶可引起胆道蛔虫、蛔虫性肠梗阻等严重合并症,甚至危及生命。 |
诊断标准: |
肠道蛔虫病诊断标准: 1.有喜食生冷、呕吐、排出蛔虫史。 2.反复脐周阵痛或隐痛,食欲好而消瘦,或食欲不振,夜眠不安,腹部能触及蛔虫条索或团块(可揉散)。 3.末梢血象嗜酸粒细胞轻度增多,大便检查找到蛔虫卵。必要时采用集卵法查虫卵,以提高阳性率。 4.可并发胆道蛔虫症、肠梗阻、肝脓肿等,可有其相应的症状。 |
诊断依据: |
肠蛔虫病的确诊依靠吐虫、排虫史,或大便涂片镜检发现蛔虫卵。如体内仅有雄虫或不成熟的雌虫寄生而粪便虫卵阴性时,亦可进行治疗驱出虫体后确诊。蛔虫性哮喘的诊断应结合流行病学资料,一般并不困难。 |
体征: |
1.反复发作脐周围疼痛,食欲不振或异食癖,可伴恶心,呕吐,轻泻或便秘,也可发生营养不良或贫血。 2.幼虫移行至肺部,可引起蛔虫性嗜酸性肺炎。表现为咳嗽、气喘、发热等。幼虫移行至肝、脑、肾等处,亦可引起相应症状,如肝脓肿、脑膜炎、癫痫、浮肿及尿的改变。 3.蛔虫钻入胆道,可引起胆道蛔虫病。表现为剑突下或右上腹阵发性剧烈绞痛,呕吐,可吐出胆汁或蛔虫。若继发胆道感染可出现发热,黄疸。 4.蛔虫扭结成团,可引起蛔虫性肠梗阻。表现为阵发性剧烈腹痛,呕吐,腹胀,腹部可扪及条索状包块,可见肠型,腹部透视可见肠曲充气或有液平面。 |
粪便: |
可查到蛔虫卵,用漂浮法可提高检出率。但查不到虫卵亦不能除外本病。 |
疗效评定标准: |
肠道蛔虫病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①经驱虫治疗,大便中有蛔虫排出,症状及体征消失。②驱虫后两周复查大便,虫卵阴性。 2.好转:①经驱虫治疗,大便中有虫排出,症状体征消失或好转。②驱虫后两周复查大便,虫卵未转阴。 |
并发症: |
可并发蛔虫性肠梗阻,胆道蛔虫病。 |
治疗: |
对本病的治疗,主要是驱虫。对有并发症者,应予积极治疗。 一、驱虫疗法 1.枸橼酸哌哔嗪(驱蛔灵):为临床常用驱虫药,毒性低且疗效高。剂量为每日150mg/kg,最大量每日不超过3g,空腹一次顿服或睡前服,连服2日,不必加服泻药。如重复使用需间隔2周。 2.甲苯咪唑:为广谱驱虫药。剂量为每次200mg,一次顿服,或每次100mg,日服2次,连服3天。未治愈者,可于3周后重复第2疗程。 3.丙硫咪唑(肠虫清):剂量为每次400mg,一次顿服。如需重复使用需间隔3周。2岁以下小儿禁用。 4.左旋咪唑:剂量为每日1.5~2mg/kg,一次顿服,连服2日。必要时可于1周后按相同剂量重复一次。 5.双萘羟酸噻嘧啶(抗虫灵):剂量为每次5~10mg/kg,睡前一次口服,每日总量不超过1g,连服3日。 二、并发症的治疗 1.胆道蛔虫病:首先采用内科治疗,治疗原则是镇痛、解痉、驱虫、控制感染。常用10%硫酸镁5~10ml,每日3次。维生素k3每次4~8mg肌肉注射,每日3次。继发胆道感染者及早应用抗生素。内科疗法无效者,必要时可行手术治疗。 2.蛔虫性肠梗阻:不完全性肠梗阻可先采用内科治疗。行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缓解后行驱虫治疗。以氧气驱虫效果好,给氧量按每岁100~150ml计算,最大量不超过1500ml,20~30分钟内注完。完全性肠梗阻应及时行外科手术治疗。 三、对症治疗:腹痛可用阿托品、颠茄等以缓解疼痛。出现过敏症状者,可用脱敏药,如扑尔敏等。 |
中西医结合: |
1.蛔虫病的治疗主要是驱虫,中西药驱虫均有较好的效果。但西药驱虫剂多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因此,对肝肾功能不良及体质弱的患儿应尽量选用中药驱虫。据现代药理研究,中药使君子、槟榔、苦楝根皮等都有使蛔虫麻痹的作用。 2.胆道蛔虫病的治疗应以中药安蛔驱虫为主,同时配合西药镇痛、解痉,对继发胆道感染者予抗生素控制感染。经治疗无效者,必要时可行手术治疗。 3.蛔虫性肠梗阻多为不完全性梗阻,治疗应中西医方法并用。中药以承气汤驱泻虫体,或服生豆油,以帮助驱导蛔虫团。同时配合胃肠减压,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亦可配合针灸治疗,这些方法综合应用,常常可使梗阻得以缓解。对治疗无效者,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
“蛔虫病” 相关论述
蛔虫病是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它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病、多发病,尤以农村为多见。.
我国古代对本病早有认识,将蛔虫称为蛟墙、鱿、长虫。如《灵枢·厥病》篇说:“肠中有虫瘕及胶墙,……心肠痛,侬作痛,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热喜渴涎出者,是蛟墙也。”
【病因病机】
蛔虫病是由于误食沾有蛔虫卵的生冷蔬菜、瓜果或其他不洁之物而引起的。蛔虫寄生在小肠内,扰乱脾胃气机,吸食水谷精微。由于蛔虫具有喜温,恶寒怕热,性动好窜,善于钻孔的特性,故当人体脾胃功能失调,或有全身发热性疾患时,蛔虫即易在腹中乱窜而引起多种病症。若蛔虫钻人胆道、阑门,或蛔虫数量较多,在肠中缠结成团,则出现多种病变及症状。
【临床表现】
蛔虫病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其症状的轻重不仅取决于蛔虫数目的多少,而且与蛔虫所在部位和状态有密切关系。轻者可无任何症状,或有食欲不佳和腹痛,疼痛一般不重,多位于脐周或稍上方。痛无定时,反复发作,持续时间不定。痛时喜按揉腹部,腹部无压痛,腹壁不紧张。
如蛔虫上窜人胃,使胃失和降,引起恶心、呕吐、吐蛔,甚或虫从口鼻而出;钻人胆道,使肝气闭郁、胆气不行,脘腹剧痛而形成蛔厥;钻人阑门,使气滞血瘀,肉腐血败,则形成肠痈;蛔虫数量多时,缠结成团,阻塞肠中,使传化不行,腑气不通而形成蛔虫性肠梗阻。
【诊断】
1.有吐蛔或排蛔史。
2.反复脐周隐痛或阵痛,甚或异嗜,消瘦。
3.大便检查发现蛔虫卵。
【辨证论治】
脐周腹痛,作止无定,甚则异嗜,消瘦是蛔虫病的临床特征,而吐蛔或便蛔则无疑属于蛔虫病。治疗主要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采用驱虫、安蛔、调理脾胃等法。
症状:脐周腹痛,时作时止,胃脘嘈杂,甚或吐虫、便虫、腹中虫瘕。较严重者表现不思饮食,面黄肌瘦,鼻子乙作痒,睡中龄齿流涎。
治法:安蛔、驱蛔,健运脾胃。
方药:腹中疼痛较剧及有恶心呕吐者,宜先用乌梅丸安蛔定痛。方中以乌梅、川椒、细辛酸辛安蛔;黄连、黄柏苦可下蛔,寒可清热;干姜、附子、桂枝温脏祛寒;人参、当归补气养血。
在蛔虫病腹不痛或腹痛不剧时,宜驱除蛔虫,以消除病因。可用化虫丸加减,本方以鹤虱、苦栋根皮、槟榔、芜荑、使君子等驱除蛔虫。
若患蛔虫病已久,面黄肌瘦;或驱虫之后,脾胃运化尚未恢复,则用香砂六君子汤健运脾胃。
【预防与调摄】.
蛔虫病的预防主要是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从小养成清洁卫生的良好习惯。不饮生水,不吃腐烂不洁的瓜果。提倡熟食,不吃未煮熟的蔬菜,以减少蛔虫的感染。
【结语】
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在人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病。由于蛔虫具有喜温,恶寒怕热,性动好窜,善于钻孑l的特性,故当人体脾胃功能失调,或有全身发热性疾患时,蛔虫即易在腹中乱窜而引起多种病症。蛔虫病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轻者可无任何症状,或有食欲不佳和腹痛,疼痛一般不重,多位于脐周或稍上方。痛时喜按揉腹部,腹部无压痛,腹壁不紧张。脐周腹痛,作止无定,甚则异嗜,消瘦是蛔虫病的临床特征,而吐蛔或便蛔则无疑属于蛔虫病。治疗主要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采用驱虫、安蛔、调理脾胃等法。养成清洁卫生的良好习惯是预防蛔虫病的主要措施。
[附] 蛔厥
蛔厥类似于西医学所称的胆道蛔虫症。早在公元三世纪初,张仲景即对蛔厥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述,并以乌梅丸作为治疗的主要方剂。如《伤寒论·厥阴篇》说:“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白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症状:主要表现突然发作的剑突下及/或右胁腹部阵发性剧烈绞痛,痛引背心及右肩,痛剧时弯腰曲膝,辗转不安,呻吟不止,冷汗淋漓,恶心呕吐,并常有蛔虫吐出。腹部切诊时,腹皮柔软,脘腹及右胁部有压痛。腹痛间歇期则如常人,安然无恙。
治法:安蛔定痛,驱除蛔虫。
方药:乌梅丸及胆道驱蛔汤加减。
蛔厥初期,疼痛较剧而无明显热证表现者,宜用乌梅丸安蛔定痛。痛甚者,可加郁金、延胡、白芍、甘草活血理气,缓急止痛,或合并针刺治疗止痛。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槟榔泻热通腑。呕吐甚者,加半夏、陈皮和胃降逆。出现发热、腹部压痛明显、脉数、苔黄等热证表现者,去姜、桂、附之辛热,重用连、柏,并加金银花、连翘、茵陈、栀子清热解毒,疏利肝胆。
腹痛缓解或腹痛较轻者,则应同时驱除蛔虫,可用胆道驱蛔汤。方中以延胡、木香、厚朴理气定痛;使君子、槟榔、苦栋皮驱除蛔虫;大黄、槟榔泻下通腑。
【文献摘要】
《诸病源候论·鱿虫候》:“就虫者,是九虫内之一虫也。长一尺,亦有长五六寸。或因府藏虚弱而动;或因食甘肥而动。其发动则腹中痛。”
《圣济总录·蛔虫》:“盖较之他虫害人为多。观其发作冷气,脐腹撮痛,变为呕逆,以至心中痛甚如锥刺”。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七》:“诸虫依肠胃之间,若脏腑气实则不为害,若虚则能侵蚀,随其虫之变动,而成诸疾也。”。
《景岳全书·诸虫》:“凡诸虫之中,惟蛔虫最多”。“凡虫痛证必时作时止,来去无定,或呕吐青黄绿水,或吐出虫,或痛而坐卧不安,或大痛不可忍,面色或青或黄或白,而唇则红,然痛定则能饮食者,便是虫积之证,速宜治之。”
【现代研究】
胆道蛔虫病是蛔虫病引起的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以青壮年农民为多,女性多于男性。胆道蛔虫病中医称之为“蛔厥”,中医药对其有良好疗效。
朱氏分别用驱蛔散1号及驱蛔散2号治疗胆道蛔虫病之属于热证及寒证患者,并同时服用驱蛔灵驱蛔,共治疗胆道蛔虫病198例,结果治愈,196例,好转2例,平均住院天数11天。驱蛔散1号的组成为:藿香、乌梅、黄连、川栋子、金钱草、·茵陈、大黄;驱蛔散2号的组成为:黄连、乌梅、川椒、柴胡、制附片、桃仁、当归、丹皮[中国中医药科技1999;6(1):60l连氏以加减安蛔汤(苦栋根皮、槟榔、茵陈、大黄、干姜、乌药、青木香、延胡、食醋)治疗胆道蛔虫病30例,总有效率达96.7%[陕西中医1999;20(11):516l曾氏以加减乌梅汤治疗胆道蛔虫病收到良好疗效,方用乌梅、细辛、川椒、黄连、黄柏、当归、党参、黄芩、银花、连翘、桂枝、使君子、槟榔等药,随症加减,并同时服用驱蛔灵驱蛔[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9;2l(2):43]b李氏报道重用白芍枳壳(方用白芍、枳壳、乌梅、细辛、黄连、桂枝、党参、香附、郁金、花椒、甘草)治疗胆道蛔虫病,收到良好效果[甘肃中医1999;12(5):35l陈氏等以利胆驱蛔汤(乌梅30g,白芍20g,枳壳18g,花椒、槟榔、延胡索各15g,大黄、郁金各12g,木香log,)加食醋50ml内服治疗胆道死蛔虫病32例,兼黄疽者,加茵陈、栀子;合并胆道感染出现恶寒发热者,加柴胡、黄芩、金银花;恶心呕吐者加半夏、竹茹;中焦虚寒、呕吐清涎白沫者,加吴茱萸;腹痛较剧者,白芍量加倍。全部病例治疗前经b超证实胆管内有死蛔,治疗结果:显效31例(临床症状消失,b超复查2次以上,胆管内无异常发现者);无效1例[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7(3):165]。
(论一首 脉证一条 方四首)
师曰: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刺月端 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
病人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目闰 目闰 者,藜芦甘草汤主之。
藜芦甘草汤方(未见)
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入腹者,鸡屎白散主之。鸡屎白散方
鸡屎白
右一味,为散,取方寸匕,以水六合,和,温服。
阴狐疝气者,偏有小大,时时上下,蜘蛛散主之。
蜘蛛散方
蜘蛛十四枚(熬焦) 桂枝半两
右二味,为散,取八分一匕,饮和服,日再服。蜜丸亦可。
问曰:病腹痛有虫,其脉何以别之?师曰:腹中痛,其脉当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蛔虫。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
甘草粉蜜汤方
甘草二两 粉一两 蜜四两
右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内粉、蜜,搅令和,煎如薄粥,温服一升,差即止。
蛔厥者,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一斤 当归四两 附子六两(炮) 川椒四两(去汗) 桂枝六两 人参六两 黄柏六两
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十丸,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臭等食。
师曰.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刺 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徐沈金鉴.趺.作跌.篇目同.是.)
〔沈〕此趺蹶.当辨经络而治也.人身足阳明脉络于腿外之前.太阳脉络于腿外侧之后.少阳脉络于腿外侧之中也.夫跌而致蹶者.足不能行也.然不能行.又当辨其前后治之.但能前者.阳明无伤也.不能却者.乃不能后抵.太阳经脉受伤也当刺 入二寸. 即小腿肚.本属阳明.乃太阳经络所过之处.与阳明经气.会合于飞阳承筋间.故刺之使太阳阳明气血和而无滞.则前后如常矣.案扬子方言.跌.蹶也.说文.蹶.僵也.程云.趺.足背也.趺蹶.即痹厥之属.恐非.金鉴云.证刺俱未详.必有缺文不释.此说近是.
病患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 者.藜芦甘草汤主之.
〔尤〕湿痰凝滞关节则肿.风邪袭伤经络则动.手指臂肿动.身体 者.风痰在膈.攻走肢体.陈无择所谓痰涎留在胸膈上下.变生诸病.手足项背.牵引钓痛.走易不定者是也.藜芦吐上膈风痰.甘草亦能取吐.方虽未见.然大略是涌剂耳.(李氏)
案程云.证未详.方亦缺.不释.金鉴同.此固然.然尤引李 .其义略通.故姑仍之.
藜芦甘草汤方(〔原注〕未见.)
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入腹者.鸡屎白散主之.(此条脉经.载霍乱篇末.)
〔沈〕此木土不和.风邪而转筋也.风邪乘于脾胃.风湿相搏.以故表里皆病.若风湿盛于经表.则臂脚直.脉上下行而微弦.经谓诸暴强直.皆属于风.亦风淫末疾之义也.或中气虚而木邪内逆.直攻于脏.则转筋入腹.当以鸡屎白.下气消积.去风安脾之治.非治臂脚直之方也.
〔魏〕直上下行.全无和柔之象.亦同于痉病中直上下行之意也.案金鉴云.臂同背.古通用.臂脚直.谓足背强直.不能屈伸.是转筋之证也.误.转筋不必足背.故肘后.有疗两臂脚及胸胁转筋之方.巢源云.冷入于足之三阴三阳.则脚转筋.入于手之三阴三阳.则手筋转.随冷所入之筋.筋则转.转者.由邪冷之气.击动其筋而移转也.
鸡屎白散方(外台.引肘后云.若转筋入腹中转者方.仲景.经心录.备急.集验.必效同.出于霍乱转筋门.)
鸡屎白上一味为散.取方寸匕.以水六合.和温服.(肘后云.以水六合.煮三沸.顿服之.勿令病者知之.外台同.)
案鸡屎白.别录云.治转筋利小便.故取而用之.素问用鸡屎醴.治鼓胀.通利大小便.验之虽本草云微寒无毒.然泻下之力颇峻.用者宜知之.况霍乱转筋.多津液虚燥者.恐非所宜.
阴狐疝气者.偏有小大.时时上下.蜘蛛散主之.
〔尤〕阴狐疝气者.寒湿袭阴.而睾丸受病.或左或右.大小不同.或上或下.出没无时.故名狐疝.蜘蛛有毒.服之能令人利.合桂枝辛温.入阴而逐其寒湿之气也.灵经脉篇云.肝足厥阴所生病者.狐疝.葛氏伤寒直格云.狐疝.言狐者.疝气之变化.隐见往来.不可测如狐也.陈氏三因云.寒疝之气.注入 中.名曰狐疝.亦属 病.
蜘蛛散方
蜘蛛(十四枚熬焦) 桂枝(半两)
上二味.为散.取八分一匕.饮和服.日再服.蜜丸亦可.
〔程〕别录云.蜘蛛.治大人小儿 . .疝也.其性有毒.服之能使人利.得桂枝.引入厥阴肝经.而治狐疝.雷 炮炙论云.蜘蛛凡使勿用五色者.兼大身上有刺毛生者.并薄小者.以上皆不堪用.须用屋西南有网.身小尻大.腹内有苍黄脓者真也.凡用去头足了.研如膏.投药中用之.今之方法.若仲景炒焦用.全无功矣.王氏古方选注云.蜘蛛.性阴而厉.其功在壳.能泄下焦结气.桂枝.芳香入肝.专散沉阴结疝.阴狐疝偏有大小.时时上下.如狐之出入无定.四时刺逆从论云.厥阴滑.为狐疝气.推仲景之意.亦谓阴狐疝气.是阴邪挟肝风.而上下无时也.治以蜘蛛.如批却导 .蜘蛛.本草言有毒.人咸畏之.长邑宰林公讳瑛.山海卫人.壮年调理.方用之多年.炙熟其味鲜美.恒得其功.本草言有毒者.南北所产不同耳.
问曰.病腹痛有虫.其脉何以别之.师曰.腹中痛.其脉当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蛔虫.
〔尤〕腹痛脉多伏.阳气内闭也.或弦者.邪气入中也.若反洪大.则非正气与外邪为病.乃蛔动而气厥也.然必兼有吐涎心痛等证.如下条所云.乃无疑耳.
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者.甘草粉蜜汤主之.
〔程〕巢元方曰.蛔虫长五寸.至一尺.发则心腹作痛.口喜唾涎及清水.贯伤心则死.灵枢经曰.虫动则胃缓.胃缓则廉泉开.故涎下.是以令人吐涎也.心痛者.非蛔虫贯心.乃蛔虫上入胃脘.即痛.下入胃中即止.是以发作有时也.若毒药不能止.用甘草粉蜜汤.从其性以治之.
〔尤〕吐涎.吐出清水也.心痛.痛如咬啮.时时上下是也.发作有时者.蛔饱而静则痛立止.蛔饥求食则痛复发也.毒药.即锡粉雷丸等.杀虫之药.毒药者折之.以其恶也.甘草粉蜜汤诱之.以其所喜也.
甘草粉蜜汤方
甘草(二两) 粉(一两重○赵及诸本无重字) 蜜(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内粉.蜜搅令和.煎如薄粥.温服一升.瘥即止.
案粉.诸注以为铅粉.尤云.诱使虫食甘味既尽.毒性旋发.而虫患乃除.此医药之变诈也.此解甚巧.然古单称粉者.米粉也.释名云.粉.分也.研米使分散也.说文.粉.敷面者也.徐曰.古敷面.亦用米粉.伤寒论.猪肤汤.所用白粉.亦米粉耳.故万氏保命歌括.载本方云.治虫啮心痛毒药不止者.粉.乃用粳米粉.而千金诸书.借以治药毒.并不用铅粉.盖此方非杀虫之剂.乃不过用甘平安胃之品.而使蛔安.应验之于患者.始知其妙而已.甘味蛔所喜.东方朔神异经云.南方有甘蔗之林.其高百丈.围三尺八寸.促节多汁.甜如蜜.咋啮其汁.令人润泽.可以节蛔虫.人腹中蛔虫.其状如蚓.此消谷虫也.多则伤人.少则谷不消.是甘蔗能减多益少.凡蔗亦然.此所以得甘味而平也.千金方.解鸩毒.及一切毒药不止.烦懑方.即本方.粉.用粱米粉.(千金翼同.外台.引翼.作白粱粉.圣济总录.用葛粉.杨氏家藏方.用绿豆粉.圣济.名甘草饮.)
蛔厥者.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案柯氏来苏集.作此非脏寒.蛔上入膈.非也.)
〔尤〕蛔厥.蛔动而厥.心痛吐涎手足冷也.蛔动而上逆.则当吐蛔.蛔暂安而复动.则病亦静而复时烦也.然蛔之所以时安而时上者何也.虫性喜温.脏寒则虫不安而上膈.虫喜得食.脏虚则蛔复上而求食.故以人参姜附之属.益虚温胃为主.而以乌梅椒连之属.苦酸辛气味.以折其上入之势也.
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个)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一斤) 当归(四两) 附子(六两炮) 川椒(四两去汗) 桂枝(六两) 人参黄柏(各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臭等物.
〔鉴〕李 曰.乌梅味酸.黄连黄柏味苦.桂枝蜀椒干姜细辛味辛.以蛔得酸则止.得苦则安.得甘则动于上.得辛则伏于下也.然胃气虚寒.人参附子.以温补之.吐亡津液.当归以辛润之.则蛔厥可愈矣.(详伤寒论辑义厥阴篇.)
案此方.主胃虚而寒热错杂.以致蛔厥者.故药亦用寒热错杂之品治之.而有胃虚以偏于寒而动蛔者.陶华用立安蛔理中汤主之.(即理中汤.加乌梅花椒.出全生集.)而有胃不虚以偏于热而动蛔者.汪琥因制清中安蛔汤主之.(黄连.黄柏.枳实.乌梅.川椒.出伤寒辨注.)此各取本方之半.而治其所偏也.对证施之.皆有奇效.
师曰.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刺 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
趺、蹲踞也.蹶、颠踬也.趺蹶者.盖言立则能持.若蹲踞而趺.则颠踬而蹶.从俯覆矣.与诸经之言蹶者大殊.旧注.引痿厥、踝厥.误甚.其人能前不能却二句.正言所以趺蹶之故.刺 入二寸两句.又言所以能前不能却之因也.前却.指一身之可以曲折处而言.前如脚凹环跳.凡能曲而折向前者即是.却如腿弯项后.凡能曲而折向后者即是.盖谓趺而致蹶之故.因其人之脚凹环跳.但能前折.而腿弯项后.不能却折.故欲趺下.则腿弯强直.但任其能前者而蹶.从俯覆矣.所以然者.太阳之经脉.由项后历背部.而下行腿肚.缠足外 之后侧者也.太阳之经气通畅.则和软而能却.今不能却者.此必刺足肚之 肉诸穴.深入二寸.以致伤其经血经气.故强直趺蹶.则芍药附子.芍药甘草诸汤.可变通加减.而施其治矣.以其不能却.故知伤在身后之太阳.以其蹶由下部.故知刺伤太阳之 肉.仲景诊法之细密何如哉.俗解以刺 入二寸.谓是趺蹶之治法.诚如所言.以仲景之文例推之.当曰.此太阳经伤也.刺 云云矣.且按王太仆所注针刺.及针灸大成.除环跳肉浓穴深.刺入经寸之外.余无有至二寸者.若以为治例.则误人无限矣.足肚之白肉曰 .凡委中、承山、飞扬、等穴.其附于 者.俱以深入为禁可知.
病患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 者.藜芦甘草汤主之.(方缺)
此经络之气上虚.而胃中湿热之火外贯之候也.盖经络之气上虚.故手指及臂俱肿.湿热之火外贯.故气机流注而自动也.然必其人身体 跳动.当有流移薄疾之候.方为确切.以大寒善吐之藜芦为主.而以甘浮之甘草托之.则寒能去火.吐能去湿.且一吐而提其气以上实外实.则经络之因虚而肿动.及 者俱愈矣.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入腹者.鸡屎白散主之.
鸡屎白散方鸡屎白.
上一味.为末.取方寸匕.以水六合和.温服.
阳气之柔者养筋.阳虚故筋如纽转而坚痛.又阳亲于上.足下阳气尝少.故转筋之病.臂少而足多也.脉上下行.气虚不能外鼓.但从寸及尺.伏行往来之谓.气衰则微.气削则弦.故上下行之脉体.微而且弦也.腹为肠胃之所托.悍气之根蒂也.转筋入腹.则其气更虚可知.鸡于卦为巽.而立东南之位.得生气向明之用.鸡屎通肠胃之气.而其白尤为阳气之所化.以之主转筋之入腹.则通肠胃之精悍.以柔养筋脉之义也.阴狐疝气者.偏有大小.时时上下.蜘蛛散主之.
蜘蛛散方蜘蛛(十四枚熬焦) 桂枝(半两)
上二味.为散.取八分一匕.饮和服.日再服.蜜丸亦可.
疝详寒疝下.狐疝者.言其出没无定.如妖狐之象.即下文大小上下之义.曰阴狐疝者.单指前阴之睾丸而言.所以分别五脏之疝也.肾为水脏.阳气最贵.而与阴寒相召.阳气偏有虚实.虚者寒气贯之而偏大.实者阳气自治而偏小矣.又阳主提挚.气虚不能自举.故卧则上入少腹.起则下坠囊中矣.蜘蛛腹大.为下入少腹之专药.且性主提携束缚.以辛温生气之桂枝为配.则温补关元气海之阳神.以驱客寒.得升举收煞之功用.以坚弛坠.阴狐疝病宁有不愈者哉.
问曰.病腹痛.有虫.其脉何以别之.师曰.腹中痛.其脉当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蛔虫.
此言病虫之脉也.盖谓腹痛之因颇多.若因病虫而痛.其脉当以何者为分别也.师言沉为在里.腹中病.其脉当以沉应.又弦为急痛.腹中痛.其脉当以沉而且弦应.今不沉弦而反洪大.洪大者.气乱之诊.故知有虫.以扰乱其气而作痛.与风寒积滞之脉不同也.
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
甘草粉蜜汤方甘草(二两) 粉(一两) 蜜(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内粉蜜.搅令和.煎如薄粥.温服一升.瘥即止.
此与下文两条.俱言病虫之治例.但下条责在脏寒.脏寒而蛔上膈上.故烦而厥.温之而蛔下安.则愈.故乌梅丸除温脏之外.但用辛辣酸苦等味.令其俯首蜷缩而已.此为饮食相犯而生之蛔.责在虫多.虫多则胃系缓而廉泉开.故吐涎.上扰胃脘.胃脘上当心部.故如心痛.虫动而自疲.则伏为休养.故发作有时.毒药、虫所不食.故不止.是非去其虫不可也.胡粉、(粉系黑铅所化者.)体重.而性能杀虫.与甘草、蜂蜜.共煮.虫为脾胃之土气化生.而性嗜甘.因甘中粉.则强重而死.故瘥.脏不寒.故于杀虫之外.无余药也.蛔厥者.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自烦.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个) 人参(六两) 当归(四两) 桂枝(六两) 附子(六两炮) 干姜(十两) 细辛(六两) 川椒(四两去汗) 黄连(十六两) 黄柏(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浸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二十丸.禁生冷滑臭等物.论文方意.注见伤寒厥阴.
师曰∶病跗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刺 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
『按』证刺俱未详,必有缺文,不释。
病患,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 者,藜芦甘草汤主之。
『按』证未详,方亦缺,不释。
藜芦甘草汤方(缺)
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入腹者,鸡屎白散主之。
『注』臂同背,古通用。臂脚直,谓足背强直不能屈伸,是转筋之证也。脉上下行,谓迢迢长直,微弦不和,是转筋之脉也。中寒之人,外寒盛则手足拘急转筋,痛不能忍,甚者入腹,则牵连少腹拘急而痛也。主之鸡屎白散,以治风寒痹气之在筋也。
鸡屎白散方
鸡屎白
上一味为散,取方寸匕,以水六合和,温服。
阴狐疝气者,偏有大小,时时上下,蜘蛛散主之。
『注』偏有大小,谓睾丸左右有大小也。时时上下,谓睾丸入腹,时出时入也。疝,厥阴之病也,以与狐情状相类,故名之也。主之蜘蛛散,入肝以治少腹拘急而痛也。
『集注』赵良曰∶睾丸上下,有若狐之出入无时也,故曰狐疝。
李 曰∶偏有大小,以睾丸言。时时上下,以睾丸入小腹出囊中言。
尤怡曰∶阴狐疝气者,寒湿袭阴而睾丸受病,或左或右,大小不同;或上或下,出没无时,故名狐疝。
蜘蛛散方
蜘蛛(熬煎,十四枚) 桂枝(半两)
上二味为散,取八分一匕,饮和服,日再服,蜜丸亦可。
『集解』尤怡曰∶蜘蛛有毒,服之能令人利,合桂枝辛温,入阴而逐其寒湿之气也。
问曰∶病腹痛有虫,其脉何以别之?师曰∶腹中痛,其脉当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蛔虫。
『按』腹痛有虫,以洪大脉别之,未详,必有缺文,不释。
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
『注』蛔虫,即今之人所名食虫也。蛔虫之为病,发作有时,发则令人吐涎,心痛欲死,即服攻下毒药,非积之痛,乃虫之痛,故不能止也。主之甘草粉蜜汤者,以虫得甘蜜而上,得铅粉而杀,从治之法也。
『集注』徐彬曰∶发作有时,谓不恒痛也,则与虚寒之绵绵而痛者异矣。毒药不止,则必治气治血,攻寒逐积之药,俱不应矣,故以甘草粉蜜主之,白粉杀虫,甘草与蜜既以和胃,又以诱蛔也。
李 曰∶《灵枢》云∶蛔动则胃缓,胃缓则廉泉开,故涎下,令人吐涎也。蛔上入膈,心在膈上,故心痛,须臾下膈,则痛止,故发作有时也。廉泉任脉穴名,在颔下骨尖中。
甘草粉蜜汤方
甘草(二两) 粉(一两) 蜜(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内粉蜜,搅令和。煎如薄粥,温服一升,瘥即止。
『集解』李 曰∶蛔得甘则动,其性喜故也。胡粉有毒能杀虫,置粉于甘草蜜汤中,诱蛔食之也。
蛔厥者,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按』此为脏寒之“此”字,当是“非”字,若是“此”字,即是脏厥,与辨蛔厥之义不属。
『注』蛔厥者,谓蛔痛手足厥冷也。若脏寒痛厥,则不吐蛔,此蛔厥、脏寒之所由分也。静而时烦,乃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又吐又烦,是蛔闻食臭出故也。主之乌梅丸者,以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方中大酸,大辛、大苦,信为治虫之要剂也。
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个)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一斤) 当归(四两) 附子(炮,六两) 川椒(去汗,四两) 桂枝(六两) 人参(六两) 黄柏(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臭等食。
『集解』李 曰∶乌梅味酸,黄连、黄柏味苦,桂枝、蜀椒、干姜、细辛味辛,以蛔得酸则止,得苦则安,得甘则动于上,得辛则伏于下也。然胃气虚寒,人参、附子以温补之,吐亡津液,当归以辛润之,则蛔厥可愈矣。
(皆系筋病故汇为篇论一首脉证一条方五首)
师曰.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刺 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
〔补注〕 名承筋.在上股起肉处.脚跟上七寸. 之中陷者是.法不可刺.或刺转深.遂伤其经.以致能前而不能却.此仲景自注已详.
病患常以手指臂肿动.其人身体 者.藜芦甘草汤主之.
〔补注〕凡动皆属风.而肿属湿.故肝木主风.血虚则风生.气虚则湿袭.手臂肿且动.知其血不足之养筋.阳亦不能以自固.而身体之 .势不得已矣.岂非有痰气在筋节间乎.夫见于外者.未有不因于内者也.窥仲景有吐之法.惜乎方缺焉耳.
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入腹者.鸡屎白散主之.
鸡屎白散
鸡屎白一味为散.取方寸匕.以水六合.和温服.
〔补注〕转筋者.脾胃土衰.肝木自盛.风火燥烁于筋.则筋挛而痛.故风气甚急.则肝血失养.筋失其柔和之性.乖其屈伸之节.故臂脚直.至脉直上下行者.乃督冲之为病.何者.督脉循阴器.阴器者.宗筋所主也.冲脉为肝之幕.肝木多风.则冲亦病矣.若微弦则转入于内.为病较重.因以鸡屎白投之.其肝邪外出耳.
阴狐疝气者.偏有小大.时时上下.蜘蛛散主之.
蜘蛛散方
蜘蛛(十四枚熬焦) 桂枝(半两)
二味为散.取八分一匕饮和服.日再服.蜜丸亦可.
〔衍义〕厥阴之筋病也.狐、阴兽.善变化而藏.睾丸上下.有若狐之出入无时也.足厥阴之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筋结.故偏有大小.气病.故时时上下也.蜘蛛布网取物.其丝右绕.从外而内.大风不坏.得干金旋转之义.故主治风木之妖狐.配桂枝以宣散厥阴之气结.
问曰.病腹痛有虫.其脉何以别之.师曰.腹中痛.其脉当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蛔虫.
〔衍义〕腹痛.中焦湿土之为病也.腹为阴.痛为阴类.故脉当沉.若脉弦.是见厥阴风木之象矣.反洪大者.风木盛而生火.风木之邪.贼伤中土.湿热不攘则生虫.故曰诸虫皆生于风也.东方生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风伤筋.此因风伤而生虫.故虫乃厥阴肝筋之为病也.是以伤寒蛔厥.在厥阴篇内.此章蛔痛.列于筋病篇中.
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
甘草粉蜜汤方
甘草(二两) 胡粉(一两) 白蜜(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内粉蜜搅令和.煎如薄粥.温服一升.瘥即止.
〔衍义〕夫饮食入胃.胃中有热.则虫动.虫动则胃缓.胃缓则廉泉开.故吐涎.蛔上入膈.故心痛.蛔闻食臭出.得饮则安.故发作有时也.毒药不止者.蛔恶之不食也.蛔喜甘.故用甘草蜜之甘.随所欲而攻之.胡粉甘寒.主杀三虫.蛔得甘则头向上而喜食.食之即死.此反佐以取之也.
蛔厥者.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臭出.其人当自吐蛔.
〔衍义〕蛔厥者.病蛔而手足厥冷也.蛔厥者当吐蛔.病者静而复时烦.此因肝脏寒而蛔上入膈.故烦.盖言蛔生于肝.因脏寒而上入于膈也.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此蛔闻食臭而出于胃.故其人常自吐蛔.盖言蛔因风而生于肝.脏寒则上入膈.闻食臭则出于胃也.
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个)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一斤) 附子(六两炮) 川椒(四两去汗) 当归(四两) 桂枝(去皮) 人参黄柏(各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臭等物.
〔衍义〕乌梅味酸入肝.梅得先春之气.主助生阳而杀阴类.细辛发少阳之初阳.以助厥阴之化.当归启少阴之血液.以资肝脏所藏之荣.黄连配蜀椒.助心火以杀蛔.益子气也.附子配黄柏.资肾气以回厥.助母气也.干姜佐人参.补中焦而止呕.桂枝制风木.疏肝郁.阴阳和而厥逆回.风邪散而气血足.治蛔厥之法备已.蛔之化生.有若蜒蚰.生长极速.
师曰.(得)病(因)跌(而致)蹶.其人但能前(步而)不能(后)却.(当)刺(肠)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
人身经络.阳明行身之前.太阳行身之后.太阳伤.故不能却也.太阳之脉.下贯内.刺之所以和利其经脉也. .足肚也.然太阳经甚多.而必刺 肠者.以此穴本属阳明.乃太阳经络所过之处.与阳明经气会合.阳承筋间.故刺之.使太阳阳明气血相贯通利.则前后如意矣.
病患常以手指臂肿动.(盖以肿而知其为湿.动而知其为风.湿盛生痰.风从火发.不易之理也.若)此人身体 者.(风痰在膈.逼处于心肺.以致心为君主.不行其所令.肺为相傅.不行其治节.泛泛无以制群动也.以)藜芦甘草汤主之.(方未见)
此为手臂肿动而出其方治也.手之五指.乃心肺包络大小肠三焦之所属.当根据经治之.若臂外属三阳.臂内属三阴.须按其外内而分治之.然亦有不必分者.取手足之太阴.以金能制木而风平.土能胜湿而痰去.又取之阳明.以调和其肌肉之气.是为握要之法.师用藜芦甘草.大抵为风痰之盛初起.出其涌剂也.
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不能屈伸.是转筋之证也.)脉(长直而)上下行.微(中不和而)弦.(是转筋之脉也.)转筋(痛不能忍.甚而)入腹者.(牵连少腹.拘急而剧痛.为肝邪直攻脾脏.以)鸡屎白散主之.(是方也.取其捷于去风下气.消积安脾.先清其内.徐以治其余也.)
此为转筋入腹而出其方治也.
鸡屎白散方
鸡屎白为末.取方寸匕.以水六合和.温服.
(凡痛连少腹.皆谓之疝.古有心疝肝疝等名.上卷有寒疝.皆是也.而此独见之外肾睾丸肿大.因前阴之间.有狐臭之气.遂别其名为)阴狐疝气者.(其睾丸或)偏(左.或偏右.)有小大.(病发时.则坠而下.病息时.则收而上.因发)时(息)时(而)上下.(以)蜘蛛散主之.
此言寒湿袭阴.为阴狐疝气者.出其方治也.后人分为七疝.曰寒疝水疝筋疝血疝气疝 疝狐疝之不同.狐疝.似止七疝之一.而不知师言狐疝.以病气之腥臭.如狐之臊.所以别上卷寒疝也.方书于时时上下句误解.遂有许多附会也.
蜘蛛散方
蜘蛛(十四枚熬煎) 桂枝(半两)
上二味为散.取八分一匕.饮和服.日再服.蜜丸亦可.
问曰.病腹痛有虫.其脉何以别之.师曰.腹中痛.(多由寒触其正.所谓邪正相搏.即为寒疝.寒属阴.)其脉当沉.若(病甚而卫气必结.脉更兼)弦.(兹)反洪大.(则非正气与外邪为病.乃蛔动而气厥也.)故(于此脉.而参其吐涎心痛证.而知其)有蛔虫.
此言蛔虫腹痛之脉也.
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者.甘草粉蜜汤主之.
此为脏燥而为蛔痛者.出其方治也.
尤在泾云、吐涎.吐出清水也.心痛.痛如咬啮.时时上下是也.发作有时者.蛔饱而静.则痛立止.蛔饥求食.则痛复发也.毒药.即锡粉雷丸等杀虫之药.毒药者.折之以其所恶也.甘草粉蜜汤者.诱之以其所喜也.白粉即铅白粉.能杀三虫.而杂于甘草白蜜之中.诱使虫食.甘味既尽.毒性旋发.而虫患乃除.此医药之巧也.
甘草粉蜜汤方
甘草(二两) 白粉(二两) 白蜜(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纳粉蜜.搅令和.煮如薄粥.温服一升.瘥即止.
蛔厥者.(蛔动而手足厥冷.)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以)乌梅丸主之.
此为脏寒之蛔厥.而出其方治也. 谨考御纂医宗金鉴注.此为脏寒之此字.当是非字.
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个)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一斤) 当归川椒(各四两) 附子(炮) 桂枝人参黄柏(各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增至二十丸.禁生冷滑臭等食.
师曰.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刺 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
人身经络.阳明行身之前.太阳行身之后.太阳伤.故不能却也.太阳之脉.下贯 内.刺之所以和利其经脉也. 、足肚也.
病患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 者.藜芦甘草汤主之.
湿痰凝滞关节则肿.风邪袭伤经络则动.手指臂肿动.身体 者.风痰在膈.攻走肢体.陈无择所谓痰涎留在胸膈上下.变生诸病.手足项背.牵引钓痛.走易不定者是也.藜芦吐上膈风痰.甘草亦能取吐.方虽未见.然大略是涌剂耳.(李氏)
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入腹者.鸡屎白散主之.
肝主筋.上应风气.肝病生风.则为转筋.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经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也.转筋入腹者.脾土虚而肝木乘之也.鸡为木畜.其屎反利脾气.故取治是病.且以类相求.
则尤易入也.
鸡屎白散方
鸡屎白为散.取方寸匕.以水六合.和温服.
阴狐疝气者.偏有小大.时时上下.蜘蛛散主之.
阴狐疝气者.寒湿袭阴.而睾丸受病.或左或右.大小不同.或上或下.出没无时.故名狐疝.
蜘蛛有毒.服之能令人利.合桂枝辛温入阴.而逐其寒湿之气也.
蜘蛛散方
蜘蛛(十四枚熬焦) 桂枝(半两)
上二味为散.取八分一匕.饮和服.日再.蜜丸亦可.
问曰.病腹痛有虫.其脉何以别之.师曰.腹中痛.其脉当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蛔虫.
腹痛脉多伏.阳气内闭也.或弦者.邪气入中也.若反洪大.则非正气与外邪为病.乃蛔动而气厥也.然必兼有吐涎心痛等证.如下条所云.乃无疑耳.
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者.甘草粉蜜汤主之.
吐涎.吐出清水也.心痛.痛如咬啮.时时上下是也.发作有时者.蛔饱而静.则痛立止.蛔饥求食.则痛复发也.毒药.即锡粉、雷丸等杀虫之药.毒药者.折之以其所恶也.甘草粉蜜汤者.诱之以其所喜也.白粉即铅白粉.能杀三虫.而杂于甘草、白蜜之中.诱使虫食.甘味既尽.毒性旋发.
而虫患乃除.此医药之变诈也.
甘草粉蜜汤方
甘草(二两) 白粉(一两) 白蜜(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内粉蜜.搅令和.煎如薄粥.温服一升.瘥即止.
蛔厥者.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蛔厥.蛔动而厥.心痛吐涎.手足冷也.蛔动而上逆.则当吐蛔.蛔 安而复动.则病亦静而复时烦也.然蛔之所以时安而时上者何也.虫性喜温.脏寒则虫不安而上膈.虫喜得食.脏虚则蛔复上而求食.故以人参、姜、附之属.益虚温胃为主.而以乌梅、椒、连之属.苦酸辛气味.以折其上入之势也.
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个)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一斤) 当归川椒(各四两)
附子(炮) 桂枝人参黄柏(各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曰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增至二十丸.禁生冷滑臭等物.
魏氏曰。仲景叙男子杂症。因收罗细碎。诸篇未及者。历言之。
鸡屎白散方(本草。图经引。方寸匕上。有量字。)
阴狐疝气者。(本草。图经引。者字。在上下字下。)
四时刺逆从论曰。厥阴滑。则病狐疝风。杨上善云。狐夜不得尿。日出方得。人之所病与狐同。故曰狐疝。一曰孤疝。谓三焦孤府为疝。故曰孤疝。五色篇曰。狐疝。 疝之属也。
蜘蛛散方(图经引。作二物为散。每服八分二匕。日再。蜜丸亦通。政和本。一字不复。)
小岛尚质曰。八分一匕。谓十分方寸匕之八。
幼幼新书。婴孺。治少小偏 方。
上以蜘蛛一个。烧灰作末。饮服之愈。
按本草无食子条。引海药云。张仲景使治阴汗。取烧灰。先以微温浴了。即以帛微kt 。然传灰囊之甚良。(政和本。之。作上。)
此方可疑。然以 名仲景。姑附于斯。
问曰。病腹痛有虫(巢源。若。作弱。盖讹。)
甘草粉蜜汤方
伊芳泽信恬曰。外台天行。备急。疗劳复方。以粉三升。以暖饮和服。又以水和胡粉少许。服之亦佳。据此。则粉与胡粉。自别可知。
蛔虫病是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传染源是蛔虫病患者和感染者。大量的虫卵随患者粪便排出,污染蔬菜及泥土,在适宜的温湿度下,约经2周,发育为成熟虫卵。成熟虫卵经口到胃,大部分被胃酸杀死,少数进入小肠孵化发育为幼虫。幼虫钻入肠粘膜,经淋巴管或微血管入门脉、肝脏、下腔静脉而达肺;在肺内脱皮后形成1毫米左右的幼虫。幼虫穿过微血管经肺泡、支气管、气管上升至咽,然后再被吞入胃,此即构成蛔蚴移行症。蛔蚴到达小肠后发育为成虫(图2-9-1)。自吞食虫卵至成虫成熟约需75天,在小肠内生存期约为1-2年。
【临床表现】
小肠中有少数蛔虫感染时可无症状,称蛔虫感染者,大量感染而引起疾病称蛔虫病。
肠道蛔虫常引起反复发作的上腹部或脐周腹痛。由于虫体的机械性刺激及其分泌的毒物和代谢产物可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和异性蛋白反应,如纳差、恶心、呕吐、腹泻和荨麻疹。儿童严重感染者,可引起营养不良,精神不安,失眠、磨牙、夜惊等。
[imgz]xiaohuabingxue008.jpg[alt]蛔虫发育过程与传播[/alt][/img]
图2-9-1 蛔虫发育过程与传播
肠内蛔虫一般处于安静状态,但受到各种刺激(如高热、消化不良、驱虫不当等)后易使蛔虫骚动及钻孔,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常见的有:
一、胆道蛔虫症 系蛔虫钻入胆道而引起,表现为剑突下突然发生阵发性绞痛或钻顶痛,可放射至背部及右肩部,难于忍受,极度不安。常伴有恶心及呕吐。腹壁软仅疼痛发作时腹壁轻度痉挛,剑突下明显的局限性压痛。当进入胆道的蛔虫退到小肠后,则症状突然消失。若蛔虫进入胆囊管或肝内胆管时,可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管炎或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深入肝内胆小管时可产生细菌性肝脓肿。当蛔虫残体或蛔虫卵长期存留胆管或胆囊时,可以其为核心,逐渐形成胆石。
二、蛔虫性肠梗阻 多见于小儿。由于虫数较多,扭结成团阻塞肠腔,引起部分肠梗阻。病人有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腹壁软,可扪及大小不等粗麻绳样索状块物。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完全性肠梗阻。
三、其它 伤寒或少数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感染蛔虫后,蛔虫可穿破病变处肠胃壁引起穿孔,产生弥漫性腹膜炎。蛔虫向上逆行时可由鼻孔、口腔排出,或钻入耳咽管而引起耳鼓膜穿孔,并由外耳道排虫。偶而蛔虫可到达喉或气管,引起窒息。
【诊断】
肠道蛔虫可根据粪便直接涂片检查出虫卵及/或既往有吐虫或排虫作出诊断。
胆道蛔虫的诊断可根据以下几点:①青年或儿童突发剑突下绞痛;②疼痛异常剧烈,但局部肌痉挛及反跳痛并不明显;③既往有便虫、吐虫史或大便查到大量蛔虫卵;④除外其它急腹症、急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有条件行急症十二指肠镜检查时,可直接发现成虫已部分钻入胆道,露出尾段在十二指肠内。
【治疗】
一、驱虫治疗
(一)苯咪唑类化合物 为广谱驱虫剂,可杀死蛔虫、钩虫等。其杀虫机理为药物对虫体有选择性、不可逆性地抑制其摄取葡萄糖的作用,使虫体内源性糖原耗竭,并抑制延胡索酸还原酶,阻碍三磷酸腺苷产生,致使虫体无法生存与生殖,最终死亡。常用的药物有:
1.甲苯咪唑(mebendazole)儿童用量每天为50-150mg,成人每次100mg,早晚各次,连服3天;若未驱尽,三周后可再用第二疗程。该药驱蛔效果较佳,副作用少见,大量感染用此药驱虫时,可有腹痛、腹泻,但较轻微。
2.丙硫咪唑(albendazole)商品名肠虫清,为新的广谱驱虫剂。剂量为400mg,一次吞服。疗效达90%以上。但在大规模治疗中,偶有发生口吐蛔虫的反应。
3.左旋咪唑 用量为150mg,一次服用,本药驱蛔作用不及甲苯咪唑,但较哌嗪为优,副作用轻微,偶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少数病人服药后出现肝功能轻度损害。早期妊娠、肝、肾疾患应慎用。
4.噻苯咪唑(thiabendazole) 成人每公斤体重25mg,早晚各1次,连服3天,日用量不可超过3g,此药已被甲苯咪唑所取代。
(二)噻嘧啶(pyrantel) (商品名抗虫灵、驱虫灵)是广谱抗虫药,能使蛔虫肌肉剧烈收缩,引起痉挛性麻痹。用量为5-10mg/kg,晚1次顿服。副作用有头痛、头晕、呕吐等,对孕妇、急性肝炎、肾炎、严重心脏病及发热病人应暂缓给药。
(三)驱蛔灵(枸橼酸哌嗪) 成人每次3-4g,儿童每日每公斤体重150mg(最高量不超过3g)睡前顿服,连服2天,便秘者加服泻剂。副作用轻,偶有眩晕、呕吐、头痛等。此药已渐少用。
(四)苦栋皮 有效成分为川栋素。实验证明它能麻痹猪蛔虫头部,故亦有一定的驱蛔效果,但用量大时,有毒性作用。成品为川栋素片,成人200-250mg,空腹顿服,此药目前较少用。
(五)其他 有报道氧气驱虫及针炙驱虫,有时有意料不到的效果。
二、并发症治疗
(一)胆道蛔虫病 ①阿托品氯丙嗪或杜冷丁解痉镇痛;②腹痛缓解后再进行驱虫治疗;③及时采用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控制胆道感染。
(二)蛔虫性肠梗阻 不完全性肠梗阻者先用内科治疗包括镇静、解痉、止痛及胃肠减压,待腹痛缓解后再进行驱虫。服用豆油或花生油80-150ml(儿童60ml)可使蛔虫团松解,缓解症状,症状消失后1-2天再驱虫。氧气疗法也可使蛔虫松解,出现完全性梗阻时,应手术治疗。
【预防】
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注意个人卫生,治疗病人和感染者以及加强粪便管理等。
肠道蛔虫钻入胆道即引起胆道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胆道寄生虫病,约占胆道疾病的8~12%,可发病于任何年龄、以儿童青年多见、无性别差异、农村较为多见。处理不当,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危害甚大,也是原发性胆管结石的原因之一。
【病因病理】
蛔虫成虫寄生于小肠中下段,当人体全身及消化道功能紊乱,如高热、腹泻、饥饿、胃酸度降低、饮食不节、驱虫不当、手术刺激等,均可激惹虫体异常活动,上窜胆道;加之蛔虫有喜碱厌酸、有钻孔习性,在胆管炎、结石及括约肌松弛等更易引起成虫钻胆。窜入胆道者80%在胆管内,可为1~100余条。蛔虫进入胆道后,其机械刺激,引起括约肌强烈痉挛收缩,出现胆绞痛,尤其部分钻入者,刺激症状更频发,在其完全进入胆道或自行退出,症状可缓解或消失。进入胆道的蛔虫大多数死在胆道内,其尸体碎片、角皮、虫卵将成为以后结石的核心。蛔虫钻入胆道所引起的胆管阻塞是不完全的,故甚少发生黄疸,主要是蛔虫带入的细菌导致胆管炎症,且可引起急性重症胆管炎、肝脓肿、膈下脓肿、胆汁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胆道出血、中毒性休克,以至死亡(图2-74)。
[imgz]putongwaikexue075.jpg[alt]胆道蛔虫病所致并发症[/alt][/img]
图2-74 胆道蛔虫病所致并发症
【临床表现】
多有不当驱蛔虫史或有全身及消化道紊乱史,曾有便、吐蛔虫史。本病初发时剧烈腹痛与体征不成比例,出现并发症时则症状体征复杂,应仔细分析。
(一)症状
1.腹痛 常为突然发作的剑突下钻顶样剧烈绞痛,病人面色苍白、坐卧不宁、大汗淋漓、弯腰捧腹、哭喊不止、十分痛苦,腹部绞痛时可向右肩背部放散,但也可突然缓解。腹痛多为阵发性、间歇发作,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疼痛过后,可如常人安静或戏耍,或精神萎糜。这种症状是胆道蛔虫病的特点,有助诊断。绞痛常因虫体嵌顿于括约肌处或多数成虫络绎进入胆道所致,甚至绞痛频频发作、难以缓解。当括约肌疲劳、松弛、蛔虫全部进入胆道或退出胆道,暂时静止时,症状可暂时缓解。出现胆道感染时,则腹痛持续。当合并肝脓肿时,可有肝区、腰背部胀痛。合并急性胰腺炎时,腹痛可扩展到上腹中部、左上腹及腰背部。若蛔虫致胆道穿孔,可出现全腹持续剧烈腹痛及腹膜刺激征。当蛔虫引起胆道出血时,可有上腹爆炸性疼痛、轻度黄疸和上消化道大出血三联征。胆道感染严重时,可出现败血症等。
2.恶心呕吐 常有发生,多在绞痛时,相伴发生,吐出物中可含胆汁或黄染蛔虫。有的为“干呕”,病人不能正常进食。
3.全身症状 早期无明显发冷发热,当并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炎时可有发冷发热和黄疸。如并发肝脓肿、膈下感染、败血症等,则出现寒战高热,甚至中毒性休克等。
(二)体征
早期虽然上腹绞痛,但腹软或仅上腹深在轻微压痛,无肌紧张,与其他急腹症显著不同。晚期如出现肝、胆化脓性感染、腹膜炎,可有腹膜刺激征: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或可触及肿大而有压痛的肝脏、胆囊等。由于胆道蛔虫堵塞或胆石并存,或肝脏中毒性损害,可有不同程度的黄疸。
(三)化验
早期白细胞及中性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当出现合并症时则显著增高,嗜酸白细胞多增高。呕吐物、十二指肠引流液、胆汁或粪便中可查见蛔虫虫卵。合并胰腺炎时,血、尿液粉酶可升高,败血症时,血培养可为阳性,后期可有肝功损害和继发性贫血。
【诊断】
根据有不良驱虫等病史,和上腹阵发性绞痛而检查仅有上腹偏右轻微压痛、并无肌紧张的“症征不符”的特点,结合呕吐物中有黄染或有环形压痕的蛔虫,多可作出诊断。对可疑、不典型病例,可作如下检查:①十二指肠引流液镜检查有无虫卵;②钡餐检查可能见到十二指肠内蛔虫阴影,且此透明影指向十二指肠乳头处;静脉胆道造影,可发现胆管内有虫体条状影;③b型超声波可见胆道内典型的蛔虫声像图等。均可确诊。如有并发症,则应与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腹腺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急性穿孔、肠蛔虫病、泌尿系结石、肠痉挛等鉴别,对上述诸病之鉴别,只要仔细询问胆道蛔虫病早期的“症征不符”的特点和绞痛忽起忽止,止后若无其事的特征,虽因并发症的出现而掩盖,也是能够作出正确诊断的。
【预防】
减少或杜绝肠道蛔虫的感染,才能减少胆道蛔虫病发生,为此,应加强卫生宣传、搞好粪便无害化管理,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生冷不洁食物,以切断传染源,降低肠道蛔虫感染率。定期普查粪便,虫卵阳性者,应作驱虫治疗。
【治疗】
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多可治愈,仅少数伴有严重并发症者需手术治疗。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
1.解痉止痛 针刺:鸠尾、上脘、足三里、太冲、肝俞、内关等穴,宜配合应用。亦可用耳针肝胆、交感、神门、肾上腺等穴,或埋针,或施电兴奋,均有良好效果。
常用药物有:阿托品、654-2等一次性肌注或静脉注射,可解除平滑肌痉挛所引起的绞痛。绞痛剧烈,在诊断明确时可配合应用杜冷丁、异丙嗪、苯巴比妥等。
2.驱虫排虫乌梅丸(汤)和胆道驱蛔汤加减等作驱虫治疗有较好效果。主药乌梅的作用是使胆汁偏酸、增加胆汁分泌量、对虫体有麻痹和抑制作用,使oddi括约肌松弛。沿用至今,收效良好。也有用阿斯匹林0.5,3次/日和食醋100~150ml,加温水服,等等。均可制蛔。排虫可用胆道排虫汤,效果较满意。此外,还可用33%~50%硫酸镁10ml,3次/日。症状消退后,仍须坚持利胆排虫1~2周,同时用甲苯咪唑200mg顿服、或驱蛔灵、氧气驱净肠道蛔虫,直至粪便虫卵转阴。
3.消炎利胆病初可暂不用抗生素,如并发胆道感染则使用抗生素。胆道排虫汤也可抗炎,感染重时可加用清热解毒药。同时给予去氢胆酸、胆酸钠、消炎利胆片等。
4.维持营养、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对胆道感染者,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或腹痛、呕吐频繁或出现并发症者,应予以禁食、输液、给予维生素,并根据血化学补充有关电解质和维持酸碱平衡的药物。必要时给予氨基酸、输血、血浆等。
5.经纤维十二指肠镜,置于圈套器将蛔虫体套住后取出,对嵌顿在十二指肠乳头或钻入胆总管内的蛔虫均可取出。
(二)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①本病合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炎,非手术治疗中病情恶化者;②本病合并肝脓肿、胆道出血、腹膜炎、败血症、中毒性休克者;③合并有急性胰腺炎或胆道蛔虫与结石并存者;④非手术治疗5~7天不能缓解并有病情恶化者。
基本手术方式为胆总管探查、取净肝内外胆管中蛔虫或结石、引流胆管,以减轻中毒症状。胆囊一般勿需切除,除非病变严重,或为蛔虫侵入者,应切除胆囊。情况不允许者应行胆囊造瘘。对所出现的有关并发症均应作相应处理。
蛔虫病是感染一种肠蠕虫,蛔虫所致。
此感染遍于全球,而更常见于温暖卫生设施不良的地区,因儿童随地排粪便致该地区持久的大量感染。
蛔虫的生活史,除蚴虫要通过肺移行外,其余的均类似鞭虫。卵孵化成蚴虫后,就穿过小肠壁,经淋巴管和血流带到肺,进入肺泡,上行到气管,然后吞下。蚴虫在小肠内成熟为成虫而寄生于小肠。成虫15~50cm长,直径约为0.25~0.5cm。蚴虫在肺中移行和肠内成虫可致症状。
【症状和诊断】
蚴虫在肺中移行可发热,咳嗽,和哮喘。肠道感染重者可致腹痛,偶可致肠梗阻。大量的蛔虫可致营养吸收不良,成人偶可阻塞阑尾、胆道或胰管。
检查出粪便标本中蛔虫卵,就可诊断蛔虫感染。偶尔,在粪便或呕吐物中查到蛔虫,或痰中查到蚴虫。血中嗜酸性细胞增多。胸x线片可查见移行的影像。
【预防和治疗】
预防需使用完善的卫生设备和不吃不洁的蔬菜。治疗口服双羟萘酸嘧啶或甲苯咪唑,但甲苯咪唑有损胎儿,故不能用于孕妇。
弓蛔虫病(内脏蚴虫移行症)是蠕虫蚴虫,如犬弓蛔虫和猫弓蛔虫侵犯人体器官所致的一种感染。
弓蛔虫卵发育于受染狗和猫的粪便污染的泥沙中。儿童的沙箱常为猫排便之处,造成受染危险。若儿童玩沙土或食入污染泥沙,虫卵可直接经口传播。
吞食虫卵后,卵在小肠中孵育成蚴虫,蚴虫穿过小肠壁,随血流扩散,几乎全身任何组织都可受累——特别是脑、眼、肝、肺和心。蚴虫可存活多年,而致移行处组织损伤和发炎。
【症状和诊断】
弓蛔虫病在2~4岁儿童通常为相对性的轻度感染,年长儿童和成人也可受累。感染后数周内或延迟到数月才发生症状,症状依暴露强度和数量及对蚴虫的敏感性而定。病初为发热、咳嗽、哮喘和肝大。一些病人有皮疹、脾大和反复肺炎。年长儿童倾向于无或有轻微症状,但可发生眼损害而视力受损,可与眼恶性肿瘤混淆。
对血嗜酸性细胞增多、肝大、肺炎、发热及血中抗体水平高者,医生应怀疑弓蛔虫病。作肝活检可查到肝组织中蚴虫或其相关炎症表现的证据。
【预防和治疗】
感染的狗和猫,特别是6月龄以下者,在其4周龄前应定期驱虫。盖好不用的沙箱,以防猫狗排便于中。
受染后,通常在6~18个月内清除。尚无有效的治疗。甲苯咪唑可能最好,海群生也可能有帮助。强地松口服有时可控制症状。
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疾病。蛔虫形似蚯蚓,呈淡红色,寄生于人体小肠内并产卵,卵随粪便排出,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成为成熟卵。虫卵污染泥土、水或食物,进口吞入,即在肠内孵出幼虫。幼虫钻入肠粘膜,经淋巴管或微血管移行到肝脏,再经右心到肺,穿破肺部微血管到肺泡,由支气管、气管逆行至咽喉,然后再被咽下到达小肠,发育成为成虫。从吞食感染性虫卵到发育成为成虫产卵,约需2个月。蛔虫寿命约1年左右。
蛔虫病病人多数没有什么症状,儿童及体弱者有的常有脐周阵发性腹痛。有的食欲不好。有的食欲很好,但吃得下长不胖。有的还有腹泻,大便中带不消化食物并排出蛔虫。有的还有低热,皮肤发风疹块,常闹脾气,不活泼、烦躁不安,晚上睡眠易惊醒、磨牙。久而久之,营养状况大受影响,体弱多病。
蛔虫常会引起并发症,如蛔虫太多时,在肠内扭结成团,阻塞肠道,产生肠梗阻。蛔虫喜欢钻孔,尤其在感冒、发热等情况时,肠内蛔虫骚动,如果钻入胆管引起胆道蛔虫,钻入阑尾引起阑尾炎等。如果在短时期内吞食大量蛔虫卵,经过1周左右会出现发热、咳嗽、咳痰或痰虫带血丝,少数会引起哮喘样发作,医学上称暴发性蛔虫性哮喘病。
得了蛔虫病应及时治疗,驱蛔虫的药很多,目前较为理想的是肠虫清,成人及2岁以上儿童常用剂量约400毫克1次顿服。孕妇及2岁以下儿童忌用。也可选用安乐士,每次100毫克,日服2次,连服2~4天。孕妇忌服。
预防蛔虫病在于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常剪指甲,不咬指甲,不吮指头,不喝生水,不吃没有洗净的瓜果。不随地大便,加强粪便卫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