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尾

( jiuwei )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胸剑结合部下1寸。
主治:心脏周围及胸部疼痛;恶心;精神障碍;癫痫咽喉痛;咯血偏头痛;吞咽困难;神经过敏;惊狂颈肿急性发热;胀满感;过分专注;狐疑;惊悸
功效:益元气;驱风;清热;化痰;调节胸中气机安神效果好。
针灸方法:针法:斜向下刺0.4-0.6寸。
灸法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释义:鸠者鸟之一种,其习性特征与鹃相近,鸠与鹃最大的不同之处即是不自营巢,而是在其它同类鸟巢内下蛋并由它鸟代为孵化。
尾者余也,指鸠鸟余下之物。
鸠尾名意指任脉热散的天部之气在此会合。本穴物质为任脉热散于天部的浮游之气,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此气如同鸠鸟之余物一般,故名鸠尾
诗意的描述。该名称是指本穴位的位置而言。
备注:任脉络穴五脏原穴

“鸠尾” 相关论述

[定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胸剑结合部下1寸。
[解剖] 在腹白线上,腹直肌起始部,深部为肝脏;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六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 心痛心悸心烦癫痫惊狂胸中满痛,咳嗽气喘呕吐呃逆反胃胃痛
[配伍] 配梁门足三里胃痛;配三关足三里呕吐
[刺灸法] 斜向下刺0.5~1寸;可灸。

①人体部位名。见(骨曷)骭条。
②经穴名。出《灵枢·九针十二原》。别名尾翳、(骨曷)骭。属任脉。膏之原穴任脉络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胸剑结合部下1寸。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上动、静脉。主治心胸痛,胃痛反胃惊悸癫痫,及精神分裂症心绞痛等。向下斜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鸠尾,一名尾翳,一名 ,在臆前,蔽骨下五分,任脉之别,不可灸刺。(鸠尾鸠尾处,则针巨阙者中心。人有鸠尾短者少饶,今强一寸。)
巨阙,心募也,在鸠尾下一寸,任脉气所发,刺入六分,(气府论注云∶刺入一寸二分,)留七呼,灸五壮。
上脘,在巨阙下一寸五分,去蔽骨三寸,任脉足阳明手太阳之会,刺入八寸,灸五壮。
中脘,一名太仓,胃募也,在上脘下一寸,居心蔽骨与脐之中,手太阳少阳、足阳明所生,任脉之会,刺入三分,灸七壮。(《九卷》云∶ 至脐八寸,太仓居其中为脐上四寸。昌广撰募 经云∶太仓在脐上三寸,非也。)
建里,在中脘下一寸,刺入五分,留十呼,灸五壮。(气府论注云∶刺入六分留七呼。)
下脘,在建里下一寸,足太阴任脉之会,刺入一寸,灸五壮。
水分,在下脘下一寸,脐上一寸,任脉气所发,刺入一寸,灸五壮。
脐中,禁不可刺,刺之令人恶疡,遗矢者死不治。
阴交,一名少关,一名横户,在脐下一寸,任脉气冲之会,刺入八分,灸五壮。
气海,一名脖 ,一名下肓,在脐下一寸五分,任脉气所发,刺入一寸三分,灸五壮。
石门三焦募也,一名利机,一名精露,一名丹田,一名命门,在脐下二寸,任脉气所发,刺入五分,留十呼,灸三壮(气府论注云∶刺入六分,留七呼,灸五壮),女子禁不可刺,灸中央,不幸使人绝子
关元小肠募也,一名次门,在脐下三寸,足三阴任脉之会,刺入二寸(气府论注云∶刺入一寸二分,)留七呼,灸七壮。
中极膀胱募也,一名气原,一名玉泉,在脐下四寸,足三阴任脉之会,刺入二寸(气府论注云∶刺入一寸二分),留七呼,灸三壮。
曲骨,在横骨上、中极下一寸,毛际陷者中,动脉应手,任脉足厥阴之会,刺入一寸五分,留七呼,灸三壮。(气府论注云∶自鸠尾曲骨十四穴,并任脉气所发。)
会阴,一名屏翳,在大便前、小便后,两之间,任脉别络,侠督脉波脉之会,刺入二寸,留三呼(气府论注云∶留七呼),灸三壮。

鸠尾独泻五般痫,此穴盘盘深提看,若得老师神妙手,金针深提是神仙

鸠尾在心窝上.掩心骨是也.脐乃肚脐.一名神阙.揉者.以我右掌.从小儿关元.右拂上至鸠尾.左旋而下.如数周回.盖小儿天一真水在此.取水来克火之故也.身热重者.必用此法.用三指方着力.若手心则不着力矣.寒掌热指.乃搓热手心揉脐也.

鸠尾素问)一名尾翳灵枢)一名 ht .(甲乙)一名神府千金)一名ht .(聚英大成)臆前.
蔽骨下五分.(甲乙)其骨垂下如鸠尾形.故以为名.人无蔽骨者.从岐骨下行一寸.(圣济)禁
刺灸甲乙)宜针(外台.引甄权)此穴大难针.大好手.方可针.(资生)
按古书中.称 者.有三义.或岐骨.或蔽骨.或谓穴名又称鸠尾者.亦同.后人不之知也.素问曰.鸠尾下三寸.胃脘胃脘上脘也.又足阳明脉气所发之章云.挟鸠尾之外.当乳下三寸.挟胃脘.言阳明经.至直乳挟蔽骨下行.岐骨下三寸.至上脘旁.复下行也.又云. 至脐八寸太仓居其中.太仓中脘也.言自岐骨际.至脐八寸.中脘.在其中央也.此指岐骨际.挟鸠尾之外.之鸠尾蔽骨.何则蔽骨有长短.故皆据岐骨为度.蔽骨长为五分.乃称鸠尾穴者.皆在岐骨下一寸.千金伤寒篇曰.灸心下三处.第一处.去心下一寸名巨阙.第二处.去心下二寸.名上脘.第三处.去心下三寸.名胃脘.各灸五十壮.然人形.大小不同恐寸数有异.可绳度随其长短寸数.最佳.取绳.从心头骨.名鸠尾头.度取脐孔中屈绳取半.当绳头名胃脘.又中屈半绳更分为二分.从胃脘向上.度一分即是上脘.又上度取一分.即是巨阙.此说不是.俗多以从鸠尾穴至脐为八寸.或自蔽骨为八寸而以腹部脐上七寸五分折量.诸穴置其间.故不合.遂以中脘鸠尾下三寸.或三寸半.妄说也.又按甲乙经曰.
上脘巨阙下.一寸五分.去蔽骨三寸.中脘上脘下一寸.居心蔽骨与脐之中.此皇甫氏之误也.滑寿.遂以 鸠尾共做蔽骨而看.故曰.上脘蔽骨三寸.注上脘曰.巨阙下一寸当一寸五分.强合内经鸠尾下三寸文.盖鸠尾穴.在蔽骨下五分.古来相传之说也.滑寿曰.无蔽骨者从岐骨际.下行一寸是也.然不辨蔽骨长短.故后人论说.棼然.今按岐骨至脐为八寸.岐骨下行一寸为鸠尾穴.此蔽骨长五分.为常人之度.其下五分为鸠尾穴.是大概而言之.由此观之.假令蔽骨长一寸.亦以为五分.自蔽骨端至脐中.折为七寸五分.以定其穴.其旁准拟而取之也.若蔽骨短不见者.以岐骨下一寸取鸠尾.恐无害.学人察诸村上亲方.骨度正误曰.ht 者.蔽心骨而从岐骨之间.垂下如指之大骨也.附胸骨之部分也.是胸腹之界限也.不察于此.而以岐骨为限.以分骨度.岂合经旨乎.舍蔽骨而取岐骨岂合骨度乎.其弊由不知ht 有三义.肘后曰心厌者指鸠尾.或言心厌尖.心厌之说.多参差盖不知有三义也.厌与蔽同护于心脏之意也.广雅曰. 缺盆 也.玉篇肩骨.不是.
巨阙脉经)一名心募.(大成)鸠尾下一寸.(甲乙
肘后方曰.正心厌尖头下一寸.不是.又曰.心厌尖尖四下一寸以赤度之.此文不解.恐有脱误.资生曰.鸠尾拒者.少令强一寸.中人有鸠尾拒之.亦不可解.千金外台巨阙注散见各篇者.差谬多.不与明堂篇所记同.以其文繁.故不录于此.金鉴曰.两岐骨下二寸.大成.亦作鸠尾岐骨下一寸.两字.不可解.骨度正误曰巨阙一穴.今人多言脐上六寸.非也.是亦自张氏始.是由岐骨蔽骨之差也.当作六寸五分矣.此说亦误.
上脘脉经)一名胃脘.一名上纪.(素问)一名胃管.(乡药集成)一名上管.(宝鉴)巨阙下一寸.(千金)脐上五寸.(类经鸠尾下二寸.(增注)孕妇禁灸.(类经)不针.(乡药集成)
甲乙经.作巨阙下一寸五分.去蔽骨三寸也.非矣.说既见.为一寸五分.腹部旁穴.皆不合内经每寸一穴意.上脘中脘下脘外台.皆作管.
中脘甲乙)一名太仓.(素问)一名胃募.(千金) 至脐八寸.太仓.居其中.为脐上四寸.(素问上脘下一寸.(甲乙鸠尾下三寸.(千金)孕妇禁灸.(类经
按至脐.脐上.皆自脐中度之.经云.上纪者.胃脘也.次注曰.谓中脘.资生.类经.以胃脘上纪中脘一名.而经曰.鸠尾下三寸.胃脘五寸.胃脘.脘管也.上脘中脘.皆胃脘也.然则上纪者.盖上脘一名.资生类经.共承王冰之误.千金翼胃病篇曰.心下二寸.名胃管.又曰.胃管.在心鸠尾下三寸.是上脘中脘.共称胃管.又针灸中篇.作心下四寸.甲乙作在心蔽骨与脐之中.非也.说既见.肘后方.曰.在心厌下四寸.千金霍乱篇曰.在心厌下四寸脐上一夫.巨阙注.言心厌尖者指蔽骨.此言心厌者.似指岐骨然易混.故不取.
建里甲乙中脘下一寸.(甲乙)脐上三寸.(类经鸠尾下四寸.(入门)孕妇禁灸(类经)禁灸(入门)
下脘脉经)一名幽门.(圣济)建里下一寸.(甲乙)脐上二寸.(类经鸠尾下五寸.(入门)孕妇禁灸.(外台.引甄权
难经曰.太仓下口为幽门.滑寿曰.在脐上二寸下脘之分.以幽门不为穴名.今从圣济总录.气府论曰.鸠尾下三寸.胃脘.五寸胃脘
水分甲乙)一名中守千金)一名分水.(明堂下脘下一寸.脐上一寸.(甲乙鸠尾下六寸.(入门)孕妇禁灸.(外台.引甄权)禁刺.(资生注曰.明去水气.惟得针水沟针余穴水尽即死.何于此却云可针今校勘不针为是.)
明堂医学纲目.作分水.今为一名.难经云.大肠小肠之会为阑门.滑寿曰.在脐上一寸.水分穴.诸家以阑门不为水分一名.暂记之以俟知者又奇穴水分
神阙外台)古名.脐中.(甲乙)一名气舍.(外台)禁刺(甲乙
按古书无注.气穴论曰.脐一穴.甲乙千金.并翼方.次注皆曰脐中.而无神阙之名.此名见于外台.资生.大全.宝鉴.舍作合.恐字误.
阴交甲乙)一名少关.一名横户.(甲乙)一名丹田.(神相全编)脐下一寸.(甲乙)自脐中心.度之.(增注)孕妇禁灸.(外台.引甄权
外台.甄权云.穴在阴茎下.附底宛宛中.程敬通曰.似属会阴.非阴交也.类经.聚英.医统吴文炳.并曰.三焦募.神相全编曰.丹田.脐下一寸是也.
气海脉经)一名脖 .一名下肓(甲乙)一名丹田本事)脐下一寸五分.(甲乙)宛宛中(明堂)忌不可针(千金)孕妇禁灸.(外台甄权
按脖.吴文炳.作ht .大成.作ht .肓作音.吴文炳.作一寸非.本事方曰.气海穴道家名曰丹田
石门甲乙)一名利机.一名精露.一名丹田.一名命门.(甲乙)一名三焦募(大成.引聚英今本不见.)脐下二寸.(甲乙)女子禁刺灸中央.不幸使人绝子.(甲乙
甲乙曰.三焦募.孙真人曰.至如石门关元二穴.在带脉下.相去一寸之间.针关元主妇人无子.针石门.则终身绝嗣神庭一穴.在于额上.刺之主发狂灸之则愈癫疾.其道幽隐岂可轻侮之哉.
关元素问)一名下纪.(素问)一名次门.(甲乙)一名丹田.(资生)一名大中极.(大全)一名小肠募(大成.引聚英今本不见.)齐下关元三寸.(素问
按周密癸辛杂志曰.张安道养生诀云.丹田.在脐下三寸.是也.资生经曰.脐下二寸.名石门.明堂载甲乙经云.一名丹田千金素问注.亦谓丹田在脐下二寸.世医因是遂以石门丹田误矣.丹田乃在脐下三寸.难经疏论之详.而有据.宝鉴曰.关元.一名丹田
阴交气海石门关元.皆名丹田.恐有误.类经曰.此穴.当人身上下四旁之中.故又名大中极.疑是中极之解误写于此也.暂存之.脉经甲乙.并曰.小肠募.
中极脉经)一名气原.一名玉泉.(甲乙)一名膀胱募(千翼)脐下四寸.(甲乙关元下一寸.(千金)孕妇禁灸.(外台)针即有子.又云.灸不及针.(资生)
按脉经.甲乙.并曰.膀胱募.
曲骨甲乙)一名尿胞.一名屈骨.一名屈骨端.(千金横骨上.中极下一寸.毛际.陷者中.动脉应手.(甲乙
脐中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是古法也.今人脐心下.至横骨.折作五寸.此误读张介宾说.遂至此.张氏至曲骨.折作五寸.谓毛际曲骨穴.非谓横骨也.甲乙经中极下一寸.为曲骨.当横骨上一寸半毛际.从俗说则此穴.当阴毛中横骨.故知其非是千金曰.小便数起.灸玉泉下一寸.名尿胞一名屈骨端.又赤白沃阴中干痛恶.合阴阳小腹 坚.小便闭.刺屈骨.入寸半.灸三壮.在中极下一寸.即曲骨也.今移为一名.
会阴甲乙)一名屏翳甲乙)一名金门千金)一名平医(大全)一名下极.(金鉴大便前.小便后.两之间(甲乙
千金云.金门.在谷道前.囊之后.当中央是也.从阴囊下.度至大孔前.中分之.
今移为别名.

在两歧骨下一寸。曰鸠尾者,言其骨垂下如鸠尾形。任脉之别。《铜人》禁灸,灸之令人少心力,大妙手方针,不然针取气多,令人夭。针三分,留三呼,泻五吸,肥人倍之。《明堂》灸三壮。《素注》不可刺灸。
息贲热病偏头痛目外眦,噫喘,喉鸣胸满咳呕,喉痹咽肿,水浆不下,癫痫狂走,不择言语,心中气闷,不喜闻人语,咳唾血,心惊悸精神耗散,少年房劳短气少气
又《灵枢经》云:『膏之原,出于鸠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