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藤木
( Suān Ténɡ Mù )
别名: 白背酸藤 , 通天霸 , 炮子藤 , 透地龙 , 鸡母酸 , 酸醋木 , 海底龙 , 入地龙
酸藤木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
清热解毒;散瘀止血。主咽喉红肿;齿龈出血;痢疾;泄泻;疮疖溃疡;皮肤瘙痒;痔疮肿痛;跌打损伤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或含濑。 |
性味: |
酸;涩;性凉 |
各家论述: |
1.《陆川本草》:消炎,杀菌。治口腔炎,喉炎,牙龈炎、疮疖溃疡等。并解大茶药毒、木茹毒、巴豆毒。 2.《南宁市药物志》:杀虫,消肿,消食。外治跌打毒疮,烂疮。内服治内外痔疮(并外洗), 喉痛,脚气痛(堡狗脚食)。 3.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瘀止痛, 收敛止泻。治跌打瘀痛,肠炎腹泻,咽喉肿痛。 |
性状: |
性状鉴别 叶片多卷曲,展平后呈倒卵形至椭圆形,长3-5.5cm,宽1-2.5cm,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楔形,全缘,侧脉不明显。叶柄短,长5-3mm。有时可见小枝细圆柱形,长短不一,紫褐色。气微,味酸。 显微鉴别 叶横切面:上表皮细胞较大,形状不一,大小不等,外壁增厚,角质化。下表皮细胞较小,类圆形至扁方形,外壁增厚,角质化。栅栏组织1-2列细胞,长短不一,通过中脉。维管束外韧型,周围环绕纤维束。中脉下表皮内侧有2-4列厚角细胞。叶肉及薄壁组织中具分泌道及黄棕色内含物。(图2) |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800m的草丛、灌丛或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
原形态: |
攀援灌木或藤本,稀小灌木,长1-3m。叶互生;叶柄长5-8mm;叶片坚纸质,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3-4cm,宽1-1.5cm,稀长达7cm,宽2.5cm,先端圆形、钝或微凹,基部楔形,全缘,背面常有薄白粉,中脉隆起,侧脉不明显。总状花序,腋生或侧生,生于前年无叶枝上,长3-8mm,被细微柔毛,有花3-8朵,基部具1-2轮苞片;花梗长约1.5mm,有时被微柔毛,小苞片钻形或长圆形,具缘毛,通常无腺点;花4数,长约2mm;花萼基部连合达1/2和1/3,等片卵形或三角形,先端急尖,具腺点;花瓣白色或带黄色,分离,卵形或长圆形,先端圆形或钝,长约2mm,具缘毛,里面密被乳头状突起,具腺点;雄蕊在雌花中退化,在雄花中略超出花瓣,基部与花瓣合生,花丝挺直,花药背部具腺点;雌蕊在雄花中退化,在雌花中较花瓣略长,子房瓶形,花柱细长,柱头扁平或几成盾状。果球形,直径约5mm,腺点不明显。花期12月至翌年3月,果期4-6月。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酸藤果的根及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mbelia laeta(l.) mez[samara laetal.;myrsine laeta a.dc.]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 |
出处: |
出自《陆川本草》 |
酸藤木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
治咽喉肿痛,齿龈出血,脾虚泄泻,跌打瘀痛,痔疮。 ①《陆川本草》:"消炎,杀菌。治口腔炎,喉炎,牙龈炎,疮疖馈疡等。并解大茶药毒、木茹毒、巴豆毒。" ②《南宁市药物志》:"杀虫,消肿,消食。外治跌打毒疮。烂疮。内服治内外痔疮(并外洗),喉痛,脚气痛(煲狗脚食)。"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瘀止痛,收敛止泻。治跌打瘀痛,肠炎腹泻,咽喉肿痛。"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5钱;或捣汁,外用:煎水洗或含漱。 |
性味: |
酸涩,平。 ①《陆川本草》:"性凉,味酸。" ②《南宁市药物志,:"酸涩,寒。"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酸涩,平。" |
化学成分: |
根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糖。 |
原形态: |
植物形态详"酸藤果"条。 |
来源: |
为紫金牛科植物酸藤果的根及枝叶。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
出处: |
《陆川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