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日光疹

( duoxingriguangzhen )

别名: 多形敏疹 , 日晒疮

西医

简介:
多形日光疹为反复发作的慢性多形性光敏性皮肤疾患。
病因:
一般认为致病光谱主要是中波紫外线,但有时长波紫外线或可见光也可诱发。
季节:
发病与季节有明显关系,春夏季节症状加重,秋冬即自行减轻或消退,来年又可复发。
人群:
青年女性易发,但一般与皮色深浅无关,大约15%的病人有光敏家族史。
病理:
特征性改变为真皮乳间高度水肿,苍白淡染,真皮浅层及深层血管周围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混合类型炎症细胞浸润。
诊断标准:
多形日光疹诊断标准:
1.皮损好发于曝光部位,如面、胸前v形区和上肢。
2.皮损多形性,有红斑、丘疹、水疱、斑块。自觉瘙痒
3.春夏季发病或加重,光敏试验阳性。
发病:
本病病程长,发病与季节有明显关系。春夏症状加重,秋冬即行减轻或消退,来年又复发,有持续多年不愈者。
病史:
大约15%的病人有光敏家族史。
体征:
临床表现与分期
(一)症状
1.皮损-般发生晒后数天,多累及面、颈、胸前v形区及前臂等暴露部。
2.皮疹为多形性,红斑反应的强度常高于同样量照射的正常人。
3.病程长短不一,春夏发病,秋冬缓解或消退,次年又发。肤色浅者易患。
4.自觉瘙痒,红斑反应的持续时间较正常人持久。在正常人持续时间约3~5日即行消退,而病人反应常持续到8日以上。
5.试验诊断:用低于3200a之紫外线照射受累区,48小时后,发生急性皮炎样损害,红斑反应消退后常无明显的色素沉着。
(二)体征暴露部位起红斑、丘疹、水疱是本病的临床特征。
(三)临床分期
1.红斑或斑块型:损害特点是红色或暗红色或暗红色片状或稍隆起的浸润性斑块。约2~5分硬币大小,严重而长久者周围毛细管扩张或皮肤颜色改变,消退后遗留色素沉着,自觉剧痒。本型多见。
2.湿疹型:皮肤红肿明显,表面有多数针头大到米粒大正疹、水疱、糜烂、渗液、结痂和落屑,呈苔藓样变。类似湿疹的表现,有时遮盖部位亦可发疹。
3.痒疹型:面部和上肢等露出部位有多数针头大到米粒大丘疹、水疱结节、红斑,日久则苔藓样变和色素沉着,自觉剧痒。
体检:
1.皮损一般发生于晒后数天,多累及面、颈部、胸前v型区、前臂、手臂等暴露部位出现红斑、丘疹、水疮结节、糜烂、结痂、落屑、苔藓样变等。
2.皮疹为多型性。但常以一型为主,根据皮损主要形态,一般分为以上三期。
3.病程长短不一,春夏发病,秋冬缓解或消退,次年又发,肤色浅者易患。
4.自觉瘙痒
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检查:紫外线红斑试验呈异常反应。光斑试验阴性。
尿:
病人尿卟啉检查呈阳性反应。
鉴别诊断:
1.痒疹:秋冬症状显著,股、腹股沟或所属区域的淋巴结肿大,儿童多见。
2.湿疹:皮疹发生的部位与光线照和季节的关系不大。
3.多形红斑:皮疹多见于手足,呈虹膜状,春秋易见。与光线照射无关。
4.光接触性皮炎:有光感物质接触史,致病光谱多为长波紫外线。光斑试验阳性。无光敏家族史,应用抗疟药无效。
5.红斑性狼疮:常具有典型的皮疹,皮损部可见有角栓,无瘙痒,系统性者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多器官损害。抗核体及红斑狼疮细胞检查阳性。
6.神经性皮炎:丘疹扁平及皮肤改变一致,与光线照射无关,没有季节性影响。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皮损消退,症状消失。
治疗:
一、全身治疗
1.抗组织胺剂:常用赛庚啶,2~4mg,每日2~3次口服;扑尔敏4~8mg,每日2~3次口服;息斯敏10mg,每日1次,口服。同时配合维生素c,每次0.2g,3次/日,口服。
2.抗疟药物:①氯喹125~250mg,每日2~3次,口服,病情控制后减至每日1次,每次125mg;②硫酸羟基氯喹100mg,每日2次口服。治疗1~2周后每2~4天递减药量1次。服药时注意副作用。
3.酞咪呱啶酮:国产名"反应停",每日200~400mg,并持续2~6个月,试用于严重者,孕妇禁用。
4.β-胡萝卜素:每日剂量,小儿30~90mg,成人90~180mg,分服。
5.皮质类固醇激素:用于皮疹严重,尤其湿疹样改变,常用强的松30~40mg/日,1周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至停药。或用地塞米松5~15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内静滴,每日1次,1周后逐渐减量。
6.硫唑嘌呤:国外学者认为此药是治疗本病最有效的药物,对严重高度光敏感者及湿疹样患者有效,剂量50mg,每日2次,口服,一般2~4个月病情可缓解,少数用6~8个月可停药,用药期间复查白细胞,血小板及肝功。
二、局部治疗
原则为避光、止痒、消炎。
1.外涂遮光剂如5%二氧化钛霜,每日2次或外出前外用。
2.15%氧化锌软膏,为反射性遮光剂,每日2次或外出前外用。
3.4%二苯甲酮洗剂或霜,每日2~3次外用,可遮蔽uvb.uva。
4.5%~10%对氨基苯甲酸酊剂或乳剂,每日2~3次,外用。
5.二羟基丙酮及萘醌洗剂,每日2~3次外用。
6.去炎松混悬液,5mg/ml于慢性苔藓化及斑块性皮损的皮下或皮内注射,每周1~2次。
三、物理疗法
8-甲氧补骨脂素和长波紫外线(puva)照射,对活动期疾病有效。照前2小时口服8-甲氧补骨脂素(8-mop)20mg,puva照射从最小光毒量或1焦耳开始。
四、淋浴疗法
淋浴可去除皮痂和鳞屑,清洁皮肤,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常用有硫磺浴、矿泉浴及中药浴等。
中西医结合:
本病为季节发作性疾病,容易复发,治疗有一定困难,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具有副作用小,疗效持久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多形日光疹” 相关论述

多形日光疹为反复发作的具有多形性皮疹的慢性光敏性皮肤病。日晒伤是强烈日光照射引起的皮肤急性光毒性反应。有红斑、丘疹、结节水疱、糜烂、结痂、脱屑或苔藓样变等。皮疹见于暴露部位,如面、颈前“v”形区、手背及上肢伸侧。自觉搔痒剧烈及灼热感。
(一)中成药
龙胆泻肝丸连翘败毒丸等。
(二)局部治疗
遮光防光,消炎止痒。用如意金黄散30克、化毒散1.5克、鲜马齿苋或鲜白菜帮捣烂,调成糊状外用;糜烂、渗出者用马齿苋煎水冷湿敷;或炉甘石洗剂外用。
(三)基本方药
清热除湿汤加减:
龙胆草10克、白茅根20克、生地10克、大青叶10克、金银花20克、黄芩10克、冬瓜皮15克、茯苓皮15克、青蒿20克、茵陈10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