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皮炎

( shenjingxingpiyan )

别名: 牛皮癣 , 慢性单纯性苔藓 , 摄领疮

西医

简介:
神经性皮炎(neurodermatitis)为一种常见的发生于颈、肘、能等部位的皮肤瘙痒、苔藓化为特征的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又名慢性单纯性苔藓
病因:
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明了,一般认为可能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有关。如情绪波动,过度紧张,神经衰弱,焦虑不安,恐怖忧愁等。饮酒、日晒、搔抓及局部磨擦等刺激,能诱发局部瘙痒,经常搔抓致使局部皮肤形成苔藓化。在苔藓化形成后,又可引起局部发生痒感,形成恶性循环,常使神经性皮炎不易治愈。
人群:
多见于青壮年。
病理:
组织病理检查为一般非特异性慢性炎症变化。系表皮过度角化,棘层增厚显示一般慢性炎症变化,细胞内及细胞间水肿,基层细胞含较多色素颗粒,真皮上层高度水肿,血管及淋巴管扩张,毛细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或纤维细胞及白细胞浸润,浆细胞及肥大细胞较少见,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肿胀。
诊断标准:
神经性皮炎诊断标准:
1.好发于身体易受摩擦部位,颈部尤为多见。播散性神经性皮炎分布较广泛,以头面、四肢、腰部为多见,常呈对称分布。
2.本病往往先有痒感,然后局部出现带有发亮的扁平丘疹,并迅速发展成苔藓样变,病损处通常无色素沉着。
3.瘙痒剧烈。
诊断依据:
1.初发时先感局部瘙痒,由于搔抓皮肤迅速呈苔藓化。
2.好发于项部,颈侧,前臂或股内侧,四肢伸侧,骶部及会阴部等。以局限性者为多,少数病人则呈播散性,侵犯部位较广。
3.病程长,易复发。
根据特有的苔藓样皮损、阵发性瘙痒、好发部位、病程缓慢等,可以诊断。
发病:
本病病程长,经过缓慢,持续数年至数十年,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体征:
临床表现与分期
1.症状:初起时,局部有间歇性剧痒,无明显的皮肤损害,经过搔抓后局部出现圆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密集成群,呈正常皮色或淡褐色,表面光滑或覆有少量鳞屑。以后,丘疹融合成肚皮损肥厚,皮沟加深,皮嵴隆起,形成苔藓化,在患处及其周围可有抓痕,血痂及继发感染。
2.体征:剧痒和苔藓化是本病的临床特征。
3.临床分期
(1)静止期:表面炎症轻微或缺乏炎症,病变局限,境界清楚。
(2)进行期:皮损扩大,炎症显著,浸润明显,边缘模糊不清。
(3)退行期:浸润轻微,皮损变薄,倾向治愈。
4.临床分型
临床上本病分为局限性和播散性两种。
(1)局限件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苔藓,开始先觉局部瘙痒,由于搔抓和摩擦,出现多数米粒至高梁大淡红色、黄褐色或皮色的圆形或多角型坚实而有光泽的扁平丘疹,逐渐融合成片,表面有轻微鳞屑,可有抓痕和血痂。皮损以中央最显著,边缘较轻。时久,由于搔抓刺激,皮肤涅润肥厚,形成苔藓样变,触之坚韧,类似皮革。尤发生于下肢者,久后。可呈疣状。偶有呈条状排列者,好发于颈侧、项部、肘、骶等部位。
(2)播散性神经性皮炎:皮损与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相同,分布比较广泛,泛发全身各处,为多数播散性苔藓样斑片。自觉阵发性剧痒,以夜晚及神经过度兴奋时为著,常因此影响患者睡眠。经过缓慢,时重时轻,易反覆发作,不倾向湿润,好对称发生
鉴别诊断:
1.慢性湿疹:由急性湿疹演变而来,病程中倾向湿润变化,发病部位不定。
2.瘙痒症:多见于老年人,先有瘙痒而无原发疹,后因搔抓可产生条状抓痕,血痂及境界不清的苔藓化。
3.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本病常对称,小腿伸面最常发生,皮损为圆顶的丘疹,质较硬,似高梁米大小,密集成群,表面角化粗糙,外观有蜡样光泽。活检用结晶紫染色,有诊断价值。
4.扁平苔藓:皮损多为暗红或紫红色、圆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表面光滑。皮疹较大,有蜡样光泽,好发于前臂,小腿伸侧、躯干等处。表面有wickham纹,亦可发生于颊粘膜、龟头。组织病理象具有特点,可资鉴别。
5.银屑病:发于小腿伸侧的慢性限局性肥厚性银屑病,类似神经性皮炎,但银屑病皮损基底呈淡红或暗红色浸润,上覆银白色鳞屑,剥离鳞屑后,基底有薄膜现象,再刮除薄膜则有点状出血现象,全身其他部位常见有银屑病损害。
6.遗传过敏性皮炎:皮损亦多为苔藓样斑片。好发于肘、腘窝、颈部等处,与神经性皮炎不易鉴别,但本病在婴儿期有婴儿湿疹,结合实验室检查,可以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1.痊愈:皮损全部消退,痒感消失。
2.显效:皮损及痒感消退80%以上。
3.有效:皮损及痒感消退50%。
4.无效:皮损及痒感均未减退。
治疗:
治疗原则为调整神经功能,避免各种内外不良刺激。
一、全身治疗
1.解除思想负担,生活力求规律,避免过度紧张的精神刺激,限制酒类、浓茶、咖啡和辛辣刺激食品等。避免日晒、搔抓、摩擦等物理性和机械性刺激,防止局部多汗
2.抗组织胺药物:如扑尔敏,8mg,2次/日;赛庚啶4mg,2次一日;苯海拉明50mg,2次/日;息斯敏10mg/日。安定2.5~5mg,2次/日;利眠宁,1omg,2~3次/日。
3.安定镇静剂:如安定等。
4.静脉封闭疗法:0.25%盐酸普鲁卡因溶液10~20ml缓慢静推,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此法用于皮损广泛,瘙痒剧烈者。
二、局部治疗
1.皮损苔藓化较轻,部位较局限者可外涂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或软膏。如肤轻松霜、地塞米松软膏、去炎松霜、皮炎平霜、氯氟舒松软膏等。或0.5%氟氢可的松二甲基亚砜、10%松馏油酊外涂,每日2~3次。
2.皮肤苔藓化明显或皮肤呈革样化者,可选用下法
(1)5%水杨酸、10%黑豆馏油软膏外敷。
(2))纯黑豆馏油或糠馏油涂布后,加电热吹风。
(3)皮质类固醇硬膏如肤疾宁贴膏,皮炎灵贴膏,或黑豆馏油硬膏贴敷。
(4)皮质类固醇霜剂或黑豆馏油软膏薄涂于皮损,外加塑料纸或象皮膏封包。或涂布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后,外加黑豆馏油硬膏。
(5)复方奎宁注射液2ml,加2%盐酸普鲁卡因2ml,作局部皮损处皮下封闭,每周1次,4~6次为1疗程。用本法应注意如注至皮内可致局部皮肤坏死。
三、物理和放射疗法对一般疗法无效的顽固病例,可选用浅层x线照射或同位素磷32或锶90局部贴敷,液氮或二氧化碳雪冷冻。

“神经性皮炎” 相关论述

神经性皮炎瘙痒性皮肤疾病。中医称为“牛皮癣”、“摄领疱”。因其顽固难治,容易复发,其皮损外观似牛皮而得名。
此症常由于精神过度兴奋、抑郁、神经功能障碍等引起。食疗方法有助于改善症状,并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食疗方
1.取鲜丝瓜叶适量洗净,捣烂如泥,擦患处,直至皮肤发红,隐隐见出血为止,隔日1次,7日为一疗程。
2.取新鲜芹菜60克,洗净切碎,粳米50克洗净,同入砂锅内,加水800毫升,煮至米烂成粥,早晚餐温热服食
3.鲜姜250克切碎,浸泡于50~60度烧酒500毫升中7日,每日振荡1次,去渣取汁,外涂患处,每日1~2次。
4.独头蒜10克,豆豉20克,精食盐0.5克,米醋2毫升,一同混合后捣烂如泥,外敷患处,每日敷20~30分钟,隔3日1次。

民间又称此病为牛皮癣。本病病因不是十分清楚,大概与神经精神因素有较大的关系。另外,胃肠道功能障碍、身体中毒、内分泌异常、感染、毛织品或化学物质的刺激都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本病多见于青年和成年人。皮肤往往先有瘙痒,在搔抓或摩擦后,出现粟粒性至绿豆大小的扁平丘疹,日久逐渐融合,而成苔藓样变,斑片边境清楚。好发于颈后、肘窝、腘窝、股内侧、尾骶及腕、踝等处。本病自觉剧痒,夜间为甚。
(一)起居调养法
减少搔抓,避免用肥皂、热水等刺激方法来止痒。夏日防止太阳暴晒。平时要心平气和,防止情绪波动,否则会加重病情。
(二)药物调养法
(1)全虫6克,皂刺10克,白蒺藜20克,威灵仙10克,苦参10克,白鲜皮10克,枣仁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
(2)乌梢蛇10克,蝉衣6克,僵蚕10克,丹皮10克,虎耳草10克,白鲜皮10克,凌霄花6克,防风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
(3)荆芥10克,防风10克,苍耳子10克,赤芍10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牛蒡子10克,玄参10克,苦参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
(三)针灸调养法
对于泛发性神经性皮炎,可取风池天柱天突委中足三里,或者取曲池大椎血海合谷三阴交。中强刺激,每日1次。
(四)熏洗调养法
泛发性神经性皮炎,可采用全身熏洗治疗。
(1)处方:大枫子750克,胡桃300克,白鲜皮300克,明矾300克,雄黄300克,木鳖子300克,松香300克,花椒300克,生南星300克,蛇床子300克,木槿皮200克,巴豆20克,樟脑20克,白花蛇20克,斑蝥20克。
(2)用法:共研成细末,每次用15克,煎水熏洗沐浴,每日1次。
(五)饮食调养法
避免饮酒、浓茶、咖啡、辛辣食物。多吃水果,吃一些芹菜等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可用药粥:龙眼肉10克,大枣10克,枣仁10克。用纱布袋煎后取汁,与米粥搅拌在一起食用,每日2次。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以阵发性剧烈瘙痒、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
(一)中成药
龙胆泻肝丸湿毒清胶囊、皮肤病血毒丸、丹栀逍遥丸、参苓白术丸六味地黄丸当归片等。
(二)局部治疗
1.龙葵水剂(龙葵30克,加水1000毫升,水煎煮20分钟,放凉外用)或楮桃叶水剂(楮桃叶50克,加水1000毫升,水煎煮20分钟,放凉外用)洗浴。
2.雄黄解毒散雄黄30克、寒水石30克、生白矾120克),百部酒百部20克,75%酒精100毫升,将百部成粗末,浸入酒精内七昼夜,滤过去渣备用)混匀外擦。
3.5%至10%黑豆馏油软膏及各种糖皮质激素软膏等外擦。
4.其它治疗:
(1)针刺疗法:可根据皮损表现、范围选择穴位曲池血海大椎足三里合谷三阴交等)治疗。
(2)放血疗法:苔藓化明显者,可用梅花针在患处弹刺,以少量出血为度。
(三)基本方药
1.肝郁化火:皮损色红,心烦易怒或精神抑郁,失眠多梦,眩晕心悸口苦咽干舌边或尖红苔黄或腻,脉弦滑。
丹桅逍遥散加减:
柴胡10克、栀子6克、龙胆草10克、牡丹皮15克、生地10克、当归10克、赤白芍各10克、首乌藤15克等。
2.风湿蕴阻:皮疹呈淡褐色,粗糙肥厚,阵发性剧痒,夜间尤甚,舌质淡苔薄或白腻,脉濡缓。
全虫方加减:
全虫3克、皂刺6克、防风10克、刺蒺藜9克、苦参10克、白鲜皮15克、当归10克、首乌藤15克等。
3.血虚风燥:皮损色淡或灰白,肥厚粗糙,舌质淡,脉沉细。
止痒合剂加减:
首乌藤15克、鸡血藤15克、丹参10克、全当归10克、刺蒺藜9克、生地15克、地肤子15克、苦参10克等。

【病因】
不明,似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大脑的兴奋与抑制平衡失调有关,如精神神经因素(包括情绪波动、过度紧张、疲劳、睡眼不佳等),饮食(包括饮酒及辛辣食物)、胃肠功能障碍(包括消化不良便秘)、内分泌失调以及毛织品、化纤衣服等刺激诱发瘙痒
症状: 可分局限性和泛发性两种
一.局限性神经性皮炎:90%以上好发于颈部,其次为肘、骶、眼睑、腘窝等处,首先感觉局部瘙痒,后出现集簇的粟粒至米粒大正常皮色或淡褐色、淡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稍具光泽,复盖少量秕糠状鳞屑,进而丘疹互相融合成片,因痒常搔抓刺激皮肤渐增厚,形成苔藓样变,境界清楚,患处皮损周围常见抓痕,血痂。
二.泛发性神经性皮炎:皮损表现与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相似,但分布广泛,累及头、四肢躯干等处,陈发性剧痒,尤以夜间为甚,影响睡眠,病程慢性,易反复发作,由于经常搔抓可继发湿疹样改变或继发感染发生毛囊炎等。
【诊断】
根据剧烈瘙痒,慢性经过,一定的好发部位,皮疹形态的特点,不难诊断。
【鉴别诊断】
一、慢性湿疹

病 名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
发病原因变态反应常为重要因素常与神经精神功能障碍有关
发病部位全身任何部位均可发生有一定好发部位。
损害形态先为红色丘疹 易渗出 渐渐发展成皮肤增厚先为扁平多角形丘疹 稍具光泽 不易渗出
病程多有急性过程国

二、皮肤瘙痒症;先有瘙痒感而无原发疹。只有因搔抓产生血痂,抓痕等继发疹。
【治疗】
1.应避免刺激性食物,生活规律化,尽力不搔抓及热水肥皂烫洗。
2.内服镇静剂及调节植物神经功能药,如谷维素10mg,一日三次,维生素b1,10mg,一日三次。
3.摇散皮损可用大静封,每公斤4mg普鲁卡因加入生理盐水250ml,加维生素 c300m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10次一疗程。
4、小片苔藓样皮损,可用强地松龙或去炎松混悬液加入1%普鲁卡因(1:5)作局部封闭,一周一次。
5、外用药:
(1)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或涂膜剂。
(2)硬膏:如皮炎灵、肤疾宁敷贴,隔日换药一次。
(3)黑豆油或糠油泥膏外用。
6、其他疗法,局限性苔藓样变皮损可用电热吹风、液氮冷冻,同位素32p或90sr。
7、中医治疗:祛风止痒为治则,用当归饮子、四物消风散,丹桅逍遥散加减(参看中医方剂)。

神经性皮炎慢性单纯性苔藓,局限性搔抓性皮炎)是皮肤表层的一种慢性瘙痒性炎症,表现为圆形、不规则形或多角形的干燥、鳞屑、增厚、色素沉着的斑块。
病因不明,但与精神因素有一定关系,与过敏关系不大。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在亚洲人和土著美国人中更常见。常在20~50岁之间发病。
症状与诊断
神经性皮炎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包括肛门肛门瘙痒)和阴道外阴瘙痒)。早期阶段皮肤外观正常,只有瘙痒。以后由于搔抓和摩擦皮肤形成干燥、鳞屑、色素沉着的斑块。
医生应查明最初引起瘙痒的可能精神因素、过敏或疾病。若症状出现在肛门阴道周围,应了解是否有蛲虫、滴虫、痔疮、局部溢液、真菌感染、疣、接触性皮炎银屑病等病因的可能性。
【治疗】
为了消除症状,患者必须停止刺激皮肤的搔抓和摩擦。口服抗组胺药物和用皮质类固醇霜剂轻轻擦于患处,控制瘙痒。浸有皮质类固醇的外用敷料绷带既含治疗药物又能防止患者搔抓。可在皮下注射长效皮质类固醇来控制瘙痒其他控制瘙痒药物如羟嗪或多塞平对某些人也有效。
若症状出现在肛门阴道周围时,用皮质类固醇霜剂最好。可在霜剂上敷以氧化锌糊剂保护患处,糊剂可用矿物油清除。大便后用卫生纸用力擦拭,可使症状加重。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以剧烈瘙痒及皮肤局限性苔藓样变为特征。患者多为青壮年。
皮损常对称发生在颈后、肘关节伸侧及骶尾部。起初单是皮肤搔痒难忍,以夜晚更加剧,常因此影响睡眠,以后皮肤上逐渐出现红色或皮肤颜色的高起的扁平丘疹,此时予以适当治疗,病情容易控制或治愈,但易复发。如任其发展,特别是剧烈的搔抓,越抓越痒,越痒越抓,如此恶性循环,结果局部皮肤粗糙增厚,似皮革样,给治疗带来困难。引起疾病的原因与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有关,病人常有过度兴奋、紧张、忧郁烦躁失眠神经衰弱表现,局部的刺激如衣领的摩擦、搔抓、日光照射和多汗也可诱发和加重病情。
防治的方法很多,病人应与医生密切配合,首先必须排除精神紧张,避免过度疲劳,禁止烟酒,限制辛辣食品及浓茶、咖啡等,避免搔抓和用肥皂、热水洗烫,以免皮损加剧,不要乱用刺激性强的外用药,以免刺激皮肤。
由于痒而不抓并不容易做到,因此在治疗时,应同时给内服、外用止痒药以帮助度过难关,内服药主要为抗组胺制剂如赛庚啶等,外用以皮质激素剂为主,如恩肤霜、皮炎宁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