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性白内障
( bingfaxingbaineizhang )
别名: 五风变内障
西医
简介: |
由眼部病变所造成的晶体透明度部分或全部丧失者,称为并发性白内障,常引起并发性白内障的原发眼病有:炎症性疾病如葡萄膜炎、严重角膜炎等;变性性疾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高度近视、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眼内肿瘤、网膜血管性疾病、内眼手术后的并发性白内障临床上并不少见。晶体混浊的发展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眼部病变的进展过程。由于晶体后囊薄弱,无上皮层,故多发生囊膜下混浊。并发性白内障发生机理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由于眼内炎症或其他病理过程,其代谢产物影响晶体的营养和代谢,致使晶体混浊。 并发性白内障首先在晶状体后极部出现黄色光反射,有广泛的空泡和裂隙,并可导致多孔状的疏松结构。这种白内障之所以好发于后极部,是因为晶状体后极部囊膜最薄,且无上皮覆盖,在病理因素的作用下该处囊膜的通透性最易发生改变,引起晶状体代谢障碍,而逐渐发生混浊。白内障的发展与眼内病变的进展过程常成正比。一般都在眼病的晚期发生。有些眼病不一定都引起典型的并发性白内障,而只是诱发老年性白内障早日形成或促其发展。 |
诊断标准: |
1.原发性疾病史,如葡萄膜炎、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眼外伤、高度近视等。 2.视力明显下降。 3.晶状体后囊首先出现金黄色蜂窝样锅底状混浊,以后向中心及四周发展,后囊下皮质呈菊花状混浊,并有空泡变性,最后扩展至全皮质混浊。 具备1~3项即可诊断。 |
诊断依据: |
1.晶体混浊的形态学特征性改变:后囊膜下混浊,呈玫瑰花瓣状、网状、花彩状、点状、条状或弥漫性。常有水泡及水裂,后皮质有彩虹样光泽。数月或数年后可呈晶体完全混浊。 2.因眼部原发病不同,晶体混浊特点也不同。由虹膜睫状体炎所致者多由前皮质开始;严重角膜炎可引起晶体前极部混浊;青光眼急性发作所致“青光眼斑”为前囊膜下边界清晰的斑点状白色混浊;高度近视多致核性混浊;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并发性白内障晶体混浊形态较为典型,具代表性。 3.并发性白内障的发展取决于眼部原发病的进展过程。 4.并发性白内障多为单眼,亦可为双眼。多于眼部原发病的晚期发生。 5.眼部原发疾病的特征,如葡萄膜炎的kp、前房渗出等。晶体未完全混浊前可详查眼底病变表现。 |
体征: |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葡萄膜炎所致白内障虹膜睫状体炎引起者,混浊呈白色、致密,有虹膜新生血管时,这些血管可以伸展到其表面。后葡萄膜炎引起者,混浊起自后囊下,呈彩色点状混浊,逐渐向其他部位发展。过熟时可出现囊膜皱缩、钙化斑及胆固醇结晶沉着。 青光眼所致白内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长久后,在瞳孔区晶状体前囊上皮下,常发生边界清晰的斑点状白色或淡灰色混浊,称青光眼斑,为青光眼发作后遗征象。绝对期青光眼中,晶状体核发生混浊,逐渐发展至整个晶状体,呈黄白色外观。抗青光眼术后,可使原存的白内障加速发展。 高度近视眼所致白内障常为核心性,呈棕黄色,继而皮质部也有混浊,但发展缓慢,可持续数年仍不成熟。 眼底病所致的白内障见于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脱离,眼内新生物或寄生虫等病。并发性白内障原则上也可以用手术摘除晶状体来进行治疗,但由于眼球本身还存在着其他病变,手术的并发症多,预后远不及老年性白内障来得好。 |
鉴别诊断: |
1.老年性囊膜下的白内障:表现为囊膜下棕黄色盘状混浊,边缘清楚,厚度基本一致,而且没有彩色结晶,空泡比较少,常呈锅巴样外观。无其他眼病。 2.外伤性白内障:有外伤史及角膜、虹膜外伤痕迹,混浊部位与伤痕多关系密切。混浊沿晶体纤维分布延伸,无空泡及彩色结晶。 |
治疗: |
1.治疗原发病。 2.并发性白内障明显影响视力,眼部原发病稳定情况下,可采用手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