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核

( ruhe )

别名: 乳腺纤维腺瘤

中医

简介:
乳房部出现状如鸡卵的硬结肿块(多为单发),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推之能移,不痛,与月经周期无关为主要表现的瘤病疾病
病机:
乳核是因情志所伤,冲任失调,瘀痰互结于乳房所致。
类证:
1.乳癌:好发于40岁以上的妇女,肿块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边缘不清,与周围组织粘连,推之不移,病久患部皮肤呈橘皮样改变,或肿块破溃渗脓血污秽,疼痛剧烈。
2.乳癖:好发于20~40岁妇女,肿块形状、大小不一,疼痛,月经前加重,月经后减轻。
3.乳衄:肿块多位于乳晕部,且以乳晕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周围增大,椭圆形,质地较软,不痛,多有血性液体从乳头溢出。
治疗:
(一)辨证论治
1.肝气郁结证:乳房外上方生肿块,表面光滑,质地坚硬,活动度大,皮色如常,无痛,不溃破,胸胁胀闷,月经紊乱,口苦咽干,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疏肝解郁散结。逍遥散全蝎郁金香附丹参等。
2,血瘀痰凝证:肿块一般较大,坚实本硬,重坠不适,胸胁牵痛,烦闷急躁,或有月经不调痛经等症,舌暗红,苔薄腻,脉细弦。活血化瘀散结。血府逐瘀汤加桔梗、法夏、山甲等。

“乳核” 相关论述

乳核是以乳中结核,状如鸡卵,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推之能移,不痛,与月经周期无关为主要表现的肿瘤性疾病。好发于20—25岁的青年妇女。相当于西医的乳腺纤维腺瘤
[病因病机]
由于恼怒伤肝,优思伤脾,导致肝脾两伤,气机阻滞,水湿失运,痰浊内生;或因冲任失调,痰瘀互结于乳房而成。
[诊断]
多见于20—30岁的青年妇女。乳房内出现肿块,常为单发性,或多个在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出现,乳房各个象限均可发生,而以外上象限较多见。肿块形似丸卵,大小不等,小如黄豆,大如禽蛋,皮色不变,质地坚实,表面光滑,活动度好,边界清楚,与皮肤无粘连,肿块一般无疼痛,少数可有轻微刺痛或胀痛,但与月经无关。肿块一般生长缓慢,可能数年不变,不会溃破。若在妊娠期迅速增大,应考虑恶变的可能。
辅助检查:钼钯乳房摄片可见圆形或卵圆形致密肿块阴影,边缘清楚,有时肿块周围可见一薄层透亮晕,偶见规整粗大的钙化点。b型超声波检查显示肿块均为实质性,边界清楚。
[鉴别诊断]
一、乳岩多见于40—60岁的妇女。乳房肿块质地坚硬如石,表面高低不平,边缘不整齐,活动度差,常与皮肤粘连,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
二、乳癖多为双侧乳房发生多个大小不等的条索状、块片状或颗粒状肿块,与皮肤及深部组织无粘连,边界不清,质硬不坚,多伴有乳房胀痛,常与月经周期有关。
[辨证论治]
一、内治
郁痰乳房肿块形似丸卵,质地坚实,皮色不变,表面光滑,推之活动,压之不痛;可伴有乳房不适,烦闷急躁,或月经不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辨证分析:情志内伤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气滞痰凝,互结乳络,形成乳房肿块;痰瘀凝结,故肿块质地坚实;肝气郁结,故烦闷急躁,脉弦;冲任失调,故月经不凋。
治法:疏肝理气化痰散结。
方药:逍遥散加减。
二、外治法
阳和解凝膏黑退消桂麝散外贴患部。
[其他疗法]
手术疗法不论乳核大小,凡服中药3月无效者,都应及时手术。若术前怀疑肿块有恶变者,在手术切除肿块后行快速冰冻切片,确为恶变者即行乳腺切除术或乳癌根治术。
[预防与调摄]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虑恼怒。
2.乳罩佩戴不宜过紧。
3.多发性乳核患者术后可配服中药治疗,减少复发。
[结语]
乳核相当于西医的乳腺纤维腺瘤。其特点是:乳中结核,形如鸡卵,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推之能移,不痛,与月经周期无关。应与乳岩早期、乳癖相鉴别。中药治疗宜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方用逍遥散加减;服中药治疗无效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妇女乳房的一类慢性炎症,包括一些结核病变。又称“乳痰”,“乳栗”,“乳癌”等。多发于生育年龄而体质虚弱者,由肝郁脾虚痰浊凝结所致。结核初起时,多生在一侧乳房的偏上方,一个或多个,小的如梅,大的如李,质硬,推之可动,皮色不变,触之不痛,数月后,肿块增大,皮色微红,慢性爱软,是已化脓,溃破后常成瘘管,脓液清稀,并杂有败絮样物,疮口腐肉不脱,患侧腋窝常有肿大之结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