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癣
( hongxuan )
西医
简介: |
红癣可能由微小棒状杆菌引起的慢性浅表性皮肤感染。 |
病因: |
该菌侵入皮肤角质层,存在于细胞内和细胞间,并在其中繁殖,使角质层破裂。温暖、潮湿为主要诱因。 |
人群: |
任何年龄,但以成人为主。 |
病理: |
组织病理可见明显的角化过度,在角质上部有革兰阳性杆菌。真皮有由淋巴细胞点状浸润组成的炎症反应,偶见血管周围浸润。在暗室中用强的午氏光(100w)照射,皮损呈橘红色到珊瑚色荧光,系细菌产生的叶啉引起。直接镜检可先用乙醚除去脂肪,然后用革兰染色在油镜下观察,可见0.62-o.80vm直径,约5-20??m长的菌丝。在多种细菌培养基中,菌落均能很好生长,但不易与其他的皮肤捧状杆菌区别。在羊红细胞培养基上,37℃48h后,可见正圆形光滑的灰黄色菌落,略为高起,直径约2-3mm,呈奶油样粘稠。同许多棒状杆菌一样,在199组织培养基(没有抗生氯含有20%胎牛血清或鸡蛋清)经1-4d培养后,产生的角落在午氏光下显示珊瑚色荧光。根据典型的、边缘清楚的、带有细小鳞屑的淡红色斑,午氏光下有橘红到珊瑚色荧光,有荧光的鳞屑含有许多革兰阳性菌丝和杆菌,诊断即可成立。 |
体征: |
皮损为境界清楚、边缘不规则的斑片。开始呈红色,以后转为褐色。新损害光滑,老的损害覆有细小鳞屑。好发部位为股内侧、腹股沟、腋窝、臀缝、乳房下和第四、第五趾间等皱褶部位。泛发性红癣,广泛分布于躯干和四肢多见于糖尿病及其他虚弱疾病的患者。发生在趾间、臀缝、脐、耳后、外耳道、包皮内层等处者可为亚临床型,虽有红斑鳞屑,但易与其他显著的感染并存而被忽视。皮损一般不甚痒,如有剧痒,应注意是否伴发念珠菌或其他真菌感染。 |
鉴别诊断: |
本病应与花斑癣、股癣、足癣鉴别。 |
治疗: |
治疗首选药物是红霉素。其他广谱抗生素,包括氯霉素和四环素(小儿忌用)亦均有效。内服青雹素常无效。局部外用角层剥离剂如水杨酸苯甲酸软膏或水杨酸硫黄软膏可取得暂时疗效。含抗生素肥皂对此病的治疗或预防复发有一定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