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尔森菌肠炎
( yeersenjunchangyan )
西医
简介: |
耶尔森菌肠炎是由耶尔森菌所致。病菌系肠杆菌科耶尔森菌属,革兰阴性球杆菌,偶有双极染色。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和腹泻。 |
病因: |
根据在25℃培养有鞭毛和动力及不能发酵鼠李糖等特点可与耶尔森菌属中的假结核杆菌和鼠疫杆菌相区别。按其生化特性有人将本菌分为5种生物型;根据其o和h抗原发现27种血清型,致病者以3、8、9型多见;尚可采用噬菌体分型。本菌与耶尔森菌属其他杆菌的抗原无关,但血清9型菌株与布氏杆菌有交叉反应。 |
地区: |
近年患病人数逐年增多,地区分布也颇广泛,流行地区有日本、前苏联、澳洲、中欧、西欧、北欧、美国、加拿大和南非等,尤以北欧、法国、加拿大报道最多。 |
病理: |
从患者分离的菌株作幼鼠和兔回肠襻试验,证明这些菌株能产生肠毒素,其特性和大肠杆菌耐热肠毒素相似。致病菌株对hela细胞具侵袭力。尸检病人可见在小肠、阑尾、结肠和胃的粘膜有纵向浅表溃疡,回肠末端病变明显,镜检可见溃疡侵及肌层,淋巴组织坏死,伴有多核白细胞、单核细胞和大量革兰阴性球杆菌等。故本病的发生可能为耶尔森菌侵入肠粘膜而致病,同时也有肠毒素作用。 |
诊断标准: |
1. 可疑饮食史或与病人、禽、畜密切接触史。 2.急性发热,右下腹痛或脐周腹痛,可有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大便每日4~8次,稀水样,有粘液无脓血,镜检少许脓细胞、红细胞。 3.偶可发生感染后结节性红斑,反应性关节炎。 4.细菌可侵入肠系膜淋巴结,发生炎症、坏死和化脓性病变;病菌入血则致败血症和各组织器官的迁徙性脓肿。 5.大便、血或脓液培养有肠炎或假结核耶森菌即可确诊。直接凝集试验效价≥1:160。,被动血凝效价≥1:512,或双份血清上升4倍者均有诊断意义。 |
体征: |
本病起病急,以发热、腹痛和腹泻为主要症状。体温一般为39一40℃,继之微热,可持续数周至一月以上。腹痛多在右下腹部,也可全腹痛或限于脐周围,伴肌紧张、反跳痛和压痛,常易误诊为阑尾炎。腹泻多为胆汁绿色水泻,伴粘液,日3一10次,持续1一2周,少数间歇腹泻可绵延数月之久。此外尚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乏力。有些病人在病程中出现结节性红斑和多发性无菌性关节炎,后者往往持续较久。临床症状常因年龄不同而异,婴幼儿多见发热、腹泻和呕吐;较大儿童和成人则多以类似典型的阑尾炎征群起病。 |
影响诊断: |
胃肠道钡餐检查,多数病人在回肠末端10一20cm范围呈现粘膜粗糙、不规则或结节样粘膜相,提示溃疡形成,其大小约(5一7)mm×20mm,内镜检查和取活组织镜检可见结肠和(或)直肠有炎性病变和溃疡。 |
实验室诊断: |
血清学检查可用间接血凝试验,凝集素效价1:512或以上,或两次血清凝集效价呈4倍或以上增高为阳性。以o抗原作凝集试验,抗体效价1/160或以上为阳性。从粪便、血、脓肿等病变部位分离出本菌即可确诊。 |
粪便: |
有的病人粪便中含大量多核白细胞。 |
疗效评定标准: |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病灶部位体征基本恢复正常;大便和血培养阴性。 |
预后: |
年老或患有糖尿病、肝硬化、严重贫血等病抵抗力低下时,若感染本菌,易发生败血症和迁徙性脓肿,较难治愈,病死率高达50%。 |
治疗: |
在患者治疗前分离所得的菌株,应先作药物敏感试验。本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四环素、氯霉素、氨苄西林、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多粘菌素等抗菌药物多敏感,可用以治疗。根据病情,疗程1一4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