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红斑

( jiejiexinghongban )

别名: 湿毒流注 , 瓜藤缠

西医

简介: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发于小腿伸侧的红色或紫红色炎性结节性皮肤病。
病因:
病因较复杂,一般认为系多种因素如病毒、链球菌、结核、霉菌感染或药物等引起的血管变应性反应,亦可作为某些疾病结节病,麻风病,淋巴瘤胶原病等的一,种症候。可能属Ⅲ型或Ⅳ型变态反应。
季节:
春秋季多见。
人群:
本病多见于20~25岁青年,男女之比约为1.3:6。
病理:
组织病理主要为真皮非特异炎性病变,呈血管炎改变,尤其是深层静脉血管变化最明显。管壁变厚,内膜细胞增生,肿胀,变硬甚至管腔完全闭塞。真皮水肿乳头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有明显的细胞浸润,早期为中性粒细胞浸润,伴有少数淋巴细胞,浆细胞。皮脂肪小叶间可见有巨细胞。周围有明显的细胞浸润,早期为中性粒细胞浸润,伴有少数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细胞,以后则为淋巴细胞、组织细胞。皮下脂肪小叶间可见有巨细胞,浸润为散在小片状,伴以类纤维蛋白渗出。
诊断标准:
结节性红斑诊断标准:
1.起病突然,好发于青年女性,以春、秋季较多见。
2.主要发生于两小腿伸面,偶见于股部和前臂。初为红斑,渐发展成1~5cm大小的鲜红色结节,自觉疼痛,有压痛,红节数目较多,不融合,不破溃。以双胫对称发生梅核大小,疼痛性结节为主要症状。
3.有轻微的全身症状,如低热、咽痛、全身不适、关节肌肉疼痛。
4.病程自限,一般1~2月可愈,但易复发。
发病:
本病程有自限性,一般在3~6周消退,但亦有长达数月者。易于复发。
体征:
临床表现
1.一般在发疹前1~2周可有上呼吸道感染咽痛扁桃体炎,乏力,低热不适,关节肌肉痛等前驱症状。
2.初起为数个大小不等皮下结节,有蚕豆至杏核或桃核大,微隆起于皮面或陷没于皮下,紧张坚硬,不相融合。
3.有压痛及疼痛,数天后结节变软,颜色由鲜红变紫红,暗红,最后呈乌青,色素增加.终至消失。无坏死或形成溃疡倾向。
体检:
结节发生在小腿伸侧,鲜红色,对称发生,数目不定。有疼痛及压痛。结节不破溃。
实验室诊断:
血沉加快,抗o滴度及血清丙种球蛋白可增高。结核菌素试验常为阳性。
鉴别诊断:
1.皮肤应性结节血管炎:起病以亚急性者占大多数,损害为杨梅大或稍大的皮下结节,主要发生在小腿伸面和屈侧,间或累及大腿、臀部和足部,几个至几十个不等。有时伴条索状损害,疼痛较轻,但有压痛,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
2.硬红斑:起病缓慢,结节主要发生在小腿屈面,数目一般为3~5个,开始在皮下较深,以后逐渐向浅层发展,胡桃大小,呈暗红色,质较硬,有时破溃,病程慢性。
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3周以内皮损消失,愈后不再复发。
2.好转:4~6周内皮损消失,复发时间较以前延长。
治疗:
1.追查病因:去除慢性病灶和治疗原发疾病
2.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受寒及强体力劳动。
3.非激素抗炎药:如消炎痛25mg,3次/日,餐后口服。
4.氨茶碱:每次口服50mg,每日2~3次。
5.皮质类固醇激素:适用于皮损广泛,炎症较重,疼痛剧烈病例,如强的松10mg~30mg,3次/日,口服。地塞米松1.5mg,3次/日,口服等。

“结节性红斑” 相关论述

结节性红斑系由某种原因所致的真皮深层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血管炎皮肤病。
【病因与发病机理】
结节性红斑致病因素颇多且复杂,一般认为与感染、药物、全身性或内脏疾病等有密切关系,但仍有半数左右查找不出原因。
感染是值得注意,也是本病最常见的病因。鉴于某些患者有抗“o”值升高及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故链球菌感染所起作用颇受重视。此外,尚有报告,该病也可由真菌或结核菌所致的;某些药物性皮炎之皮疹和结节性红斑的皮肤很难区分,往往是使用避孕药、溴剂、碘剂、磺胺药等招引的;还有全身性或脏器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氏(behcet)病、溃疡性结肠炎白血病其他恶性肿瘤等常常可伴发结节性红斑样病变。
结节性红斑发病机理可视为一种变态反应,可能录属于迟发性变态反应范畴,但有的也与第Ⅲ型变态反应有关系。
【临床表现】
结节性红斑常见于青壮年,尤以女性为多,男女之比约1.3比6;一般容易在春天或秋季发病。不少的病人于发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患者往往有浑身不适、乏力、低热、关节肌肉酸痛等前驱症状。
结节性红斑可急性发病,也可隐袭起病。皮损惯发于小腿伸侧,有时大腿下段和臀部亦可波及,但上肢及颜面部位通常不受侵犯。
皮疹表现为皮下结节,其表面皮肤始为鲜红,约经2周后,逐渐变成暗红色或淡紫红色,数目多少不定,大小直径约1~4厘米,常呈群集或散在对称性分布。结节永不破溃,但若近邻的损害彼此融合可形成较大硬块。于是容易发生压迫局部血管,致使静脉回流受阻。故此可引起小腿下部水肿。病损结节处,自觉疼痛,触压痛也较明显。病程须经3~6周,结节方可逐渐消退,但屡见再发。有时,症之临床可见新的皮下结节分批分期不断出现,致使病情迁延不已而久久未能痊愈。
【辅助检查】
一、某些患者可呈血沉加快,抗“o”值升高;如系结核菌所致者,结核菌素试验为强阳性。
二、病理:本病组织病理为真皮和皮下组织的炎症病变。其主要表现为血管炎,损害之内尤以较大的小静脉管壁内炎症浸润及内皮细胞增生,但血管腔通畅,不发生闭塞,也无血栓形成。血管周围有炎症细胞浸润,早期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晚期却以淋巴细胞增多
【诊断与鉴别】
依据临床表现的上述特征,一般可作出诊断。
本病常须与硬红斑鉴别。后者皮损好发于小腿屈侧,可破溃,愈后留疤痕。自觉痛较轻。病程为慢性经过。组织病理呈结核性变化,且病变部位的血管之管壁炎症浸润、增厚、管腔闭塞和血栓形成。
【治疗】
一、尽量寻找并除去可疑的病因
二、发作期应需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或尽量减少活动,尤其是较剧烈的运动。
三、内用疗法
(一)抗生素: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显著者,可投与抗生素或磺胺制剂。如查明是结核菌引起者,可行抗结核治疗。
(二)非激素抗类药:对原因不明者尤为适宜,常用消炎痛、阿斯匹林等内服可奏效。
(三)碘化钾合剂:本品内服,每次5~10ml,一日三次,对某些患者可收捷效。
(四)皮质类固醇激素:本药除可用于由药物引起的重症患者外,对其他病人应谨慎为妥。
四、外用疗法
对症处理,常用10%鱼石脂软膏外用,有消炎症功能。
五、理疗
可酌情选用音频电流磁疗、对某些病人效果相当不错。
六、中医治疗
中医中药以活血化瘀治疗为主,可选用桃红四物汤或该方与二陈汤方酌情加减治疗。

结节性红斑是在皮下出现有压痛红斑结节的炎性皮肤疾病,常出现在胫前,偶尔也出现在上臂和其他部位。
通常结节性红斑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而是某些疾病药物致敏的表现,多见于年轻人,数月或数年后可复发。儿童常在患感冒或咽喉疼痛(特别是链球菌感染)后出现结节性红斑。在成年人,链球菌感染和结节病是最常见的病因。其他病因包括麻风病、球孢子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结核病、鹦鹉热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溃疡性结肠炎。本病也可能是一种药物反应,特别是对含磺胺的抗生素、碘化物、溴化物和口服避孕药。
症状与诊断
结节性红斑通常出现在胫前,开始像碰伤的淤斑,颜色由粉红逐渐变为深褐色。常有发热和关节痛,偶尔胸部淋巴结长大。
痛性结节常常提示诊断,结节活检有助于确诊,没有特殊的实验室检查来明确原发病因。
【治疗】
停用可能引起结节性红斑药物,治疗所有原发感染。如果是链球菌感染引起,患者要用一年以上的抗生素。
卧床休息可缓解结节引起的疼痛。如果没有证实是由感染或药物引起,可使用阿司匹林,疗效较好。单个结节可注射皮质类固醇;若患者有多个结节,有时也可口服皮质类固醇片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