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虚鼻塞
( feiqixubisai )
别名: 过敏性鼻炎 , 鼻窦炎 , 鼻息肉 , 变态反应类疾病
中医
简介: |
本证可呈季节性或常年性发生,乃一常见的鼻病证候。多因肺气虚弱,腠理不密,卫阳不固,感受风冷异气(如油漆、花粉、粉尘等),上乘鼻窍而成。 |
病机: |
本证可呈季节性或常年性发生,乃一常见的鼻病证候。多因肺气虚弱,腠理不密,卫阳不固,感受风冷异气(如油漆、花粉、粉尘等),上乘鼻窍而成。证属本虚标实之候,本虚以肺气虚损为主,亦可涉及脾虚、肾亏;标实则为风冷、寒湿、异气滞鼻。其病位虽在鼻窍,但往往与肺、脾、肾三脏虚弱有关,脏虚不复,其证难愈,故本证常反复发作,经久难愈。 |
治疗: |
治疗法则: 疏风,清热,宣肺,通窍。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银翘散或桑菊饮加减:金银花12克、连翘10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荆芥10克、薄荷6克、杏仁10克、桔梗10克、芦根15克、辛荑10克、甘草10克。本方适用于表证明显者。(2)苍耳子散加减:苍耳子8克、辛荑花l5克、白芷30克、薄荷15克、黄芩10克、菊花15克、连翘10克、葛根15克、甘草10克。适用于鼻塞、头痛偏重者。以上方药、水煎、取汁250~300毫升,微温,分4~5次服用,每日1~2剂。 2.加减变化:头痛重者,基本方(2)加蔓荆子12克,藁本l0克。咳嗽痰多者,基本方(1)加前胡10克,瓜蒌12克。咽喉痛者,基本方(1)加牛蒡子10克、射干12克、山豆根10克、玄参15克。鼻窍燥裂作痛,涕少带血痂者,基本方(2)加生地15克、赤芍l2克、白茅根30克。 (二)外治方法 1.敷贴:本证若见鼻尖红赤,鼻孔糜烂时,可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药物涂敷。常用的药物如:四黄散(黄连、黄芩、黄柏、大黄、滑石、五倍子共研末)、紫金锭(又名玉枢丹,成药)、青蛤散(青黛、蛤粉、石膏、轻粉、黄柏、共研细末)等。或用杏仁捣烂,用人乳调敷患处。日换药1次,每次敷药前应将患部清洗干净。2.滴鼻:将治疗药物制成药液,滴入鼻内,以清散瘀滞,通利窍道,常可起内服药物所不能达到的作用。 常用的滴鼻剂如:(1)1~3%麻黄素滴鼻液、0.02%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液等。每次1~2滴,每日2~3次。(2)滴鼻宁:鹅不食草650克、辛荑花l50克、煎水2次,药液混合浓缩成1500毫升,加盐酸麻黄素粉3.75克,葡萄糖粉15克,过滤消毒,装瓶备用。每次每侧鼻腔滴入1~2滴,每日3次。(3)20%丝瓜藤浸膏、辛荑滴鼻液(成药)等滴鼻。用法同上。 3.吹药:是将治疗药液或药粉,借喷雾器或喷粉器吹入鼻腔,达到治疗目的。吹入的药物在鼻腔内分布均匀、广泛,可充分发挥药效。本证可用上述滴鼻剂吹入。也可用下述粉剂吹入:(1)碧云散:鹅不食草、川芎、细辛、辛荑花、青黛、共研细末。(2)冰连散:黄连3克、辛荑花3克、冰片0.6克,共研细末;分次吹入。行鼻腔吹药治疗时,应嘱患者暂停呼吸,以免将药物呼出或吸入喉部,引起刺激性咳嗽。 4.熏鼻:本疗法是用含有药物的蒸气熏蒸鼻窍,以达到治疗目的。可采取在煎煮内服药物时。亦可将治疗药液作蒸气吸入熏鼻。适用于鼻窍灼热干焮者。 5.雾化:可用内服方药,煎取药汁作雾化吸入,亦可用辛荑油、桉叶油、地塞米松等作雾化吸入。 6.塞鼻:热灼鼻络致发鼻衄者,用白芨粉进行鼻腔出血点填压止血。出血势猛者,可行凡士林纱条鼻腔填塞止血。 7.烧灼:用三氯醋酸或硝酸银进行鼻腔粘膜烧灼。多用于鼻窍粘膜糜烂渗血者。 施治要点: (一)本证系外感风热邪毒所致,治疗重在疏风,清热,通窍。可采取汤药内服,鼻窍滴药,针灸等多种疗法,预后一般良好。 (二)鼻为肺之外窍,乃呼吸空气出入之通道,以通为用,邪毒入内常致窒塞,故在治疗中应注重宣通鼻窍,常用的通窍药物如:苍耳子、辛荑花、白芷、薄荷、细辛、路路通等,均可随证选用。并可配合药物滴鼻、吹药以及熏鼻等局部治疗,以达窍通、邪散,诸证速愈。 |
中药: |
(1)1~3%麻黄素滴鼻液、0.02%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液等。每次1~2滴,每日2~3次。 (2)20%丝瓜藤浸膏、辛荑滴鼻液(成药)等滴鼻。用法同上。 |
针灸: |
1.针刺;常用穴、迎香、印堂、合谷、禾髎、上星、列缺。鼻塞者,取迎香、印 堂;头痛者,取合谷、太阳、风池、攒竹、解溪等穴;涕多者,取迎香、上星。捻转,中强度刺激,留针15~20分钟,每日1次。 2.耳针:选取肺、内鼻、额等区的压痛敏感点,捻转留针15~20分钟。或在上述 部位埋针、或贴王不留行1周。 3.穴位注射:取肺俞穴,进针3~5分,注入鱼腥草注射液0.5毫升,隔日1次。 |
推拿: |
在太阳穴、鼻之两旁,轻轻按揉,至皮肤发热,每日2~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