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天茄
( Cì Tiān Qié )
别名: 苦颠茄 , 苦天茄
刺天茄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消炎解毒,镇静止痛。治风湿跌打疼痛,神经性头痛,胃痛,牙痛,乳腺炎,腮腺炎。"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2钱。外用:捣涂或研末调敷。 |
性味: |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微苦,寒,有小毒。" |
化学成分: |
浆果含澳洲茄胺、谷甾醇、薯蓣皂甙元等。还含澳洲茄胺甙类、澳洲茄边碱、澳洲茄碱和刺茄碱,以及生物碱皂甙刺天茄碱。 |
附方: |
①治将要出头的疮毒:刺天茄叶、果晒干研末,加重楼粉,蜂蜜调匀外敷。(《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牙痛:刺天茄鲜果实捣烂,置牙痛处。(《云南中草药》) |
生境分布: |
生于山间林下或荒坡。分布云南等地。 |
原形态: |
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茎直立,具分枝,全体密被黄硬毛和针状剌。单叶互生;菱状宽椭圆形,长7.5~11厘米,宽5~9厘米,边缘有不规则角状波齿,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被刺状腺毛,能分泌粘液,两面脉上均疏生长短不一的尖刺。聚伞花序由2~4朵花组成,花梗细弱,被有粗毛及小刺;花萼5浅裂,轮状,被毛及小刺;花冠白色或微带黄色,花瓣5枚,卵状披针形,被毛。浆果球形,未熟时有深绿色花纹,熟后黄色。种子多数,浅棕色。 |
来源: |
为茄科植物刺茄子的果实。秋季采收,晒干。 |
出处: |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