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柏叶
( Dì Bǎi Yè )
别名: 金花草 , 凤凰尾 , 避风草 , 奶子草 , 石灰草 , 地柏枝 , 野柏树 , 丹雪凤尾 , 伤寒草 , 止血草 , 石蜈蚣 , 小叶凤尾草 , 小雉鸡尾 , 墙亨儿 , 墙锦 , 岩春草
地柏叶 (出处: 《全国中草药汇编》 )
地柏叶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
清热,利湿,镇惊,解毒。治肺热咳嗽,吐血,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小儿急惊风,指头炎。 ①《植物名实图考》:"去肺风。"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咳嗽,吐血,去肺热。" 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平肝镇惊。"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0.4~1两;或捣汁。外用:捣汁滴眼;或捣敷。 |
性味: |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淡。凉。" |
附方: |
①治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岩春草、风尾草、摩来卷柏、鸡眼草各一两五钱。水煎服。 ②治小儿惊风:岩春草五钱;或加半边莲、高粱泡根各五钱。水煎服。 ③治指头炎:鲜岩春草加食盐捣敷。(选方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
生境分布: |
生于溪边及石坡阴湿处酸性土上。分布东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四川、湖南等地。 |
原形态: |
多年生草本,高17~25厘米。根状茎短,斜上;叶丛生,叶柄长2.5~7厘米,下部褐紫色,有光泽;叶片倒披针形,长15厘米,宽3~4厘米,最宽处在中部以上,先端渐尖,基部长渐狭,2回羽状分裂;羽片多数,下部羽片远生,长卵形至披针形,长1~2.5厘米,宽6~12毫米,先端急尖或钝头,有短柄,羽状深裂,下部羽片渐次缩小成耳状;裂片倒卵形,边缘有细锯齿;叶草质,叶脉分离。孢子囊群线状矩圆形。每1小羽片上1枚,囊群盖同形。 |
来源: |
为铁角蕨科植物虎尾铁角蕨的全草。 |
出处: |
《植物名实图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