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
( Guì Yú )
别名: 蘮鱼 , 鯚鱼 , 鳜豚 , 水豚 , 石桂鱼 , 锦鳞鱼 , 桂鱼 , 鲚鱼 , 鳌花鱼 , 母猪壳 , 鳌花 , 济花鱼 , 翘嘴鳜鱼
鳜鱼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
补气血;益脾胃。主虚劳嬴瘦;脾胃虚弱;肠风便血 |
用法用量: |
内服:蒸食,适量;或烧存性,研末,酒调服。 |
性味: |
味甘;性平 |
归经: |
脾;胃经 |
各家论述: |
1.《食疗本草》:补劳,益脾胃。 2.《日华子本草》:益气,治肠风泻血。 3.《开宝本草》:主腹内恶心,益气力,令人肥健,人腹内小虫。 4.《随息居饮食谱》:养血,补虚劳,杀劳虫,消恶血,运饮食。 |
用药禁忌: |
寒湿病者慎食。 |
化学成分: |
肉每100g含水分77g,蛋白质18.5g,脂肪3.5g,灰分1.1g;钙79mg,磷143mg,铁0.7mg,硫胺素(thiamine)0.01mg,核黄素(riboflavine)0.10mg,烟酸(nicotinic acid)1.9mg。 |
栽培: |
生活性性,鳜鱼冬季不大活动,喜栖息于水域深处越冬。为典型的肉食鱼,1-2月间摄食较差,6-7月最为旺盛,常见的食物为鲫鱼、银等,其次为虾类。 养殖技术,2冬龄至3龄性腺成熟,从5月下旬到7月上旬为产卵期,产卵期间雌雄都停止摄食,分批产卵。孵化出的鱼苗,能作间歇性的向上垂直游动。 饲养管理,鳜鱼的饲养分池塘主养和套养两种。(1)池塘主养,以小型池为好,面积1-3hm2。池塘水深保持1.2-1.5m。鱼种放养前要清整池塘,清塘可将生石灰用少量水化开后趁热全池泼酒,每1hm2用量1800-25-250kg。清塘后10天即可进行放养,以放养规格较为整齐的鳜鱼种为好,放养量为每1hm27500-10500尾,重量750kg左右。放养前应先在池塘中放养一定数量的饵料鱼。鳜鱼种放养以后,初期水位要浅,以后分期加注新水,一般10-20天加水1次,每次加水20-30cm,夏季要勤换水,5-7天换1次,每次找水1/3左右。池中套养1龄鳜鱼种,最好再套养部分1龄鲤鲫鱼种,即供鳜鱼摄食,又可在塘内繁殖仔鱼。亲池套养鳜鱼以选择培育草、新鱼为主的池塘为好,最好是放养鳜鱼夏花。 |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该鱼是我国特产。食物主要为鱼类、虾类等。 资源分布:分布于国内各江河、湖泊中。 |
原形态: |
鳜鱼,体侧扁,较高,背部隆起。头侧扁,口大,略倾余,下颌突出。侧线鳞121-128,背鳍Ⅻ-13-15,臀鳍Ⅲ-9-11。体色棕黄,背部橄榄色,腹部灰白。体侧及各鳍的软鳍部分,皆有大形黑色斑点。由吻端穿过眼径有一条黑纹。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鮨科动物鳜鱼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niperca chuatsi (basilewsky)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捕捞。捕后,除去鳞片及内脏,洗净,鲜用。或晒干。 |
出处: |
出自《开宝本草》。 1.《开宝本草》:鳜鱼,背有黑点,味重。生江、溪问。 2.《纲目》:鳜,生江、湖中,扁形阔腹,大口细鳞,有黑斑、采斑,色明者为雄,稍晦有力雌,皆有籫鬣刺人。厚皮紧肉,肉中无细刺,有肚能嚼,亦啖小鱼。夏月居有穴,冬月偎泥释,鱼之沉下者也。李廷飞《延寿书》云,鳜鳍刺误鲠害人,惟橄榄磨水可解。 |
鳜鱼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
补气血,益脾胃。治虚劳羸瘦,肠风泻血。 ①《食疗本草》:"补劳,益脾胃。" ②《日华子本草》:"益气,治肠风泻血。" ③《开宝本草》:"主腹内恶血,益气力,令人肥健,去腹内小虫。" ④《随息居饮食谱》:"养血,补虚劳,杀劳虫,消恶血,运饮食。" |
性味: |
甘,平。 ①《食疗本草》:"平,稍有毒。" ②《开宝本草》:"味甘,平,无毒。" |
归经: |
《本草求真》:"入脾、胃。" |
用药禁忌: |
《品汇精要》:"患寒湿病人不可食。" |
化学成分: |
肉每100克含水分77克,蛋白质18.5克,脂肪3.5克,灰分1.1克;钙79毫克,磷143毫克,铁0.7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10毫克,尼克酸1.9毫克。 |
生境分布: |
分布极广,全国各江河、湖泊中均有。 |
原形态: |
鳜鱼,又名:翘嘴鳜鱼。 体侧扁,呈纺锤形,背部隆起。体长一般25厘米左右。头大,略倾斜,下倾向前突出。上下颌、锄骨、口盖骨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小齿,其中上下颌的齿扩大成犬齿状。前鳃盖骨后缘成锯齿状,有4~5个大棘,鳃盖骨后部有2个棘。鳞细小,侧线弯曲,侧线鳞139~144。背鳍Ⅻ13~15,前部12根为硬棘;腹鳍17,位近胸部;臀鳍Ⅲ9~11;胸鳍、臀鳍、尾鳍均为圆形。体色棕黄,腹部灰白,自吻端通过眼部至背鳍前部,有一黑色条纹,第6~7背棘下通常有一暗棕色的纵带;体侧具有许多不规则的斑块和斑点,各奇鳍上有棕色斑点连成带状。 |
来源: |
为鮨科动物鳜鱼的肉。 |
出处: |
《开宝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