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痛症
( gentongzheng )
别名: 足跟痛
西医
简介: |
足跟部承重时疼痛,称跟痛症。 |
病因: |
引起足跟部疼痛的病因很多,常见的有跟骨骨骺炎、类风湿或reiter病的跟骨炎、跖筋膜炎、跟骨结节滑囊炎等。其中以后两者较常见。 临床上可根据不同年龄期不同原因分为:(1)青少年或儿童跟骨痛的主要原因是跟骨骨骺缺血性坏死,亦称跟骨骨骺炎。好发于幼年跟骨的两次骨化中心,即跟骨的骨骺。发病原因可能为外伤后局部缺血,骨骺继发坏死所致。物理或化学刺激也可诱发本病。 (2)青年或中年人跟骨痛的主要原因是类风湿性跟骨炎或relter病。 (3)老年人的跟骨痛多因跖筋膜炎、跟骨结节滑囊炎及跟部脂肪垫变性所引起。 |
人群: |
好发于40~60岁的中年或老年人。 |
发病机理: |
足跟是人体负重的主要部分,而足的纵弓是承力的主要结构。足的纵弓由跟、距、舟、第一楔骨和第一跖骨组成。维持足纵弓的"弦",即跖腱膜,起自跟骨跖面结节,向前伸展沿跖骨头面附着于五个足趾的骨膜。在正常步态中,体重下压之重拉力,均可集中于跟骨跖面结节。从解剖上看,跟下部皮肤增厚,在皮肤和跟骨之间有弹性脂肪组织存在,称为脂肪垫或跟垫。足底部这种由弹性组织包围脂肪形成的无数小房,在人体负重时起到一个重要的缓冲作用。在跟垫与跟骨之间有跟下滑囊存在。另外,在跟腱止点的前、后部和前下部,各有微小的滑囊,以保持跟腱免受损伤。上述各种解剖结构和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随着机体素质的下降、长期慢性的劳损,以及持久站立、行走及运动的刺激,均可使滑囊囊壁充血、肥厚、囊腔积液;跖腱膜附着点处产生充血性渗出、钙化性改变;脂肪垫充血、肥厚;跟腱附着点处或跟腱纤维撕裂、组织渗出;跟骨亦出现退引性改变。从而产生各种跟骨周围痛症表现。临床上一般分为三大类:①跟后痛,包括跟后滑囊炎、跟腱止点撕裂伤、类风湿性跟骨炎;②跟下痛,主要有跖腱膜炎,跟骨下滑囊炎、跟骨脂肪垫炎;③跟骨病,如跟骨骨髓炎、骨结核、骨肿瘤。跟骨病不属本条范畴。 |
诊断依据: |
年龄、疼痛部位、压痛点、x线检查是诊断与鉴别诊断跟痛症必不可少的因素,再结合疼痛性质就不难对其作出明确诊断。 老年人的跟痛症多因跖腱膜炎、跟骨下滑囊炎、跟骨脂肪垫炎引起,而以跖腱膜炎发病率最高。后者依据疼痛的性质及特点易诊断。青、中年跟痛症的主要原因是类风湿性跟骨炎,此病可依据实验室检查而确诊。青少年或儿童跟痛症的主要原因是跟骨骨骺缺血性坏死。x线片可帮助诊断。 |
体征: |
一、跟后滑囊炎: 1.跟腱附着部肿胀、走路时因鞋的摩擦疼痛加重。 2.跟骨后上方有软骨样隆起。 3.表面皮肤增厚,皮色略红,触之有囊性感,压痛阳性。 二、跟腱止点撕裂伤: 1.跟腱附着处疼痛、肿胀、压痛。 2.足尖着地无力。 3.足跖屈抗阻力试验阳性。 三、类风湿性跟骨炎: 1.跟后部及跟底部肿胀、疼痛,不敢承重,跛行。 2.体温可升高,血沉增块,类风湿因子阳性。 四、跖腱膜炎: 1.站立或走路时,跟下疼痛,疼痛可沿跟骨内侧向前放散。 2.久卧、久坐后突然起立时引起疼痛加重,稍加活动后,疼痛反而减轻,但走路较多疼痛又加重。 3.压痛点在跟骨跖面结节处。 五、跟下滑囊炎及跟骨脂肪垫炎: 1.站立或走路时跟骨下面疼痛。 2.跟骨下方压痛。 3.按之有囊性感者为跟下滑囊炎,按之为肿胀性硬块感者为跟骨脂肪垫炎。但二者有时较难分清。 |
影响诊断: |
x线检查: 一、跟后滑囊炎:部分患者可见踝关节后方的透亮三角区模糊或消失。 二、类风湿性跟骨炎:骨质疏松、足跟后部及底部软组织阴影增厚,骨皮质轻度破坏及增生。后期,跟骨后部有明显的浸润、增生及腐蚀性破坏,以致跟骨结节上部如鸡尾状,跖腱膜附着部形成巨大骨刺。 三、跖腱膜炎:部分患者可发现跟骨刺。但临床征象常与x线征象不符。 四、跟下滑囊炎及跟骨脂肪垫炎:x线检查有助于排除它疾。 |
治疗: |
本病治疗应根据病因分别处理,如: (1) 跟骨骨骺炎所致之跟骨痛,多数可自愈。早期应少承重,穿软底、软垫和有后跟的鞋。抬高足跟可使承重力线前移,减少足跟受压。同时采用足部热敷、物理治疗。 (2)类风湿性跟骨炎或reiter病所致之跟骨痛,除应用常规的抗风湿药物外,应垫高鞋跟,在鞋内用软垫止痛,必要时可用醋酸氟美松痛区封闭治疗,每周1次,可连用3—4次。骨质增生明显,影响走路及劳动,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可将增生的骨质切除。 (3)跖筋膜炎滑囊炎所致的跟骨痛,应少承重,减少站立及走路。穿软底或带软垫的鞋。患者还应减轻体重,局部热敷、理疗或用热水熏洗。经上述治疗无效者,可用地塞米松(氟美松)局部封闭,每周1次,可连用3—4次。经上述各种治疗无效者,可行跟骨骨刺周围炎症组织及滑囊切除术,或在跟骨外侧钻多数小孔,以减少骨内静脉压。 |
康复: |
肾虚性跟痛症应指导患者进行床上功能锻炼,如膝、踝关节的屈伸锻炼,以增强下肢肌力。继之进行步行,逐渐加大运动的时间,使之恢复人体的正常功能和减少跟骨的疏松、筋骨的萎弱。 |
“跟痛症” 相关论述
足跟部承重时疼痛,称跟痛症。足跟疼痛不是单独一个疾病,它是指足跟部疾病所引起的一种症状,由跟骨本身及其周围软组织疾病所产生。本症好发于中老年人,妇女尤为多见,据医学统计,50岁以上老年人患足跟痛疾病占25%,特别是形盛体衰者更易发生本病。据临床病因分析,约50%以上患者发病前均有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病史,或足跟长期负重史。
[发病原因]
中老年人跟痛症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密切关系。
1.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发病由急性损伤引起者多由行走时足跟部突然踩着硬物,或下楼时用力过猛,足跟着地,致跟部组织损伤;慢性劳损者常因长途跋涉,跟下软组织遭到反复挤压性损伤,部分患者跟健膜长期、持续性受到牵拉,可在其跟骨结节附着处发生慢性劳损。
2.跟骨骨刺与跟骨结节滑囊炎。足跟部软组织慢性劳损日久,可在跟骨结节部的前缘产生骨质增生,即骨刺形成。单纯跟骨骨刺有时并无临床症状,当承重走路时,跟骨结节滑囊及足跟部脂肪垫因骨刺的反复挤压与刺激,而发生滑囊炎及脂肪垫变性,由此引起疼痛。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系机体肝肾不足,筋骨瘦弱。“夫劳伤之人,肾气虚损,而肾主腰脚”,“肝主筋,肾主骨”。老年以后,肝肾不足,肾亏骨空,血不养筋,加之过度劳累,骨骼、筋脉失养,日久形成本病。
[临床表现]
1.急性损伤。由急性损伤引起者,一般发病急,主要表现为足跟着力部位剧烈疼痛,不敢行走,尤其畏行凹凸不平的道路,检查时发现患部肿胀明显,压痛明显。
2.慢性劳损。因慢性劳损引起者,起病较缓慢,部分病人有数月或数年的病史。疼痛的发生一般在久卧久坐时突然起立行走时加重,严重者病人不敢用足跟部承重,稍加活动或行走片刻后疼痛减轻,但行走过久疼痛复又加重。局部检查肿胀不明显,但在跟骨跖面的跟骨结节处压痛明显,如骨刺较大时可触及骨性隆起。多数病人常见一侧足部发病,少数患者可出现两侧足跟疼痛。
3.x线摄片检查。x线摄片可帮助诊断,摄片可见跟骨结节前缘明显骨质增生,呈尖状凸出。但部分病人足跟痛x线摄片未见明显骨刺,部分病人有骨刺而无明显症状。
[预防措施]
1.增强体质,延缓衰老。老年人应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以便增强体质,延缓骨骼退变,减少骨刺的发生,避免跟痛症。
2.穿用软底鞋。老年人宜穿用软底鞋,使之上下楼梯及行走保证平稳,避免足跟急性损伤的发生。或穿后跟不高的鞋子、抬高足跟可使承重力线前移,减轻足跟受压引起的慢性劳损产生跟痛症。
3.避免久立负重。老年患者不宜长途跋涉及做剧烈的运动,不宜久站负重,使跖腱膜长期受牵拉,脂肪垫受压,由此导致跟痛症发生。
[治疗方法]
1.注意休息。跟骨骨刺及滑囊炎所致者,应减少站立及行走,少承重,一般卧床休息后,可减少局部的挤压刺激,症状会随之缓解。
2.理筋按摩,可在痛点及其周围作按摩推揉,以松解肌肉痉挛,调理气血流行,减轻患部疼痛。
3.针灸治疗。针刺昆仑、太溪、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穴,取补法,隔日一次;药艾外灸(或隔姜灸),取阿是穴,药艾距穴位的间距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灸至患处皮色发红,每次灸20~30分钟,每日二次。本法能宣通气血,逐瘀止痛。据临床报道,约80%患者经灸后疼痛明显减轻。一般2~3周为一疗程。
4.封闭疗法。疼痛较重者,可用强的松龙混悬液0.5毫升,加1%普鲁卡因3毫升,在无菌操作下作痛点局封,局封后应休息1~2天。本法对重症患者具有较快的止痛效果。
5.手术治疗。个别症状较重,经各种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行跟骨骨刺及滑囊切除术。
6.中医药治疗。以肝肾不足,筋脉失养为主,可选用六味地黄丸或当归鸡血藤汤(当归12克、熟地12克、淮山20克、山萸肉10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黄芪20克、鸡血藤15克、川牛膝10克、杜仲10克、生甘草6克)补益肝肾,强筋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