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
( youerjizhen )
别名: 奶疹 , 假麻 , 奶麻
西医
简介: |
幼儿急疹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病毒性出疹性疾病,以6-15个月小儿患病较多。其特征是发热3-5d,热退后周身出现红色斑丘疹。病情轻,传染性不强。 |
病因: |
本病的病原尚未分离成功,近年认为可能是人类疱疹病毒6型所致。 |
季节: |
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冬两季为多。 |
人群: |
多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儿。 |
诊断依据: |
根据患者年龄小,骤发高热及热退后开始出皮疹的情况即可诊断本病。血象中白细胞总数不高。 |
发病: |
起病较急. |
病史: |
可有幼儿急疹接触史,潜伏期一般为10~15天。 |
症状: |
本病起病急骤,全身症状较轻,高热39-41℃,3-4天后热退疹出。 |
体征: |
1.发热期:起病急,体温骤升,多为高热39~41℃,持续3~5天。全身症状较轻,可见咽部轻到中度充血及头颈部 (枕骨下和颈后)淋巴结轻度肿大。患儿一般情况良好,精神、食欲少受影响。高热持续3-5d后自然骤降. 2.出疹期:发热3~4天后,热退疹出。皮疹形态不规则,玫瑰色斑疹或瑚丘疹,很少融合,压之退色。首先见于躯干、颈部,后迅速波及全身。皮疹分布以躯干多,面部较少,肘膝以下极少或没有。皮疹持续时间短,1~2日内很快消退,无色素沉着及脱屑。患儿有时发生轻度咽部充血或消化道紊乱,部分可有颈部淋巴结肿大,但这些症状均轻微,不如风疹显著。 |
体检: |
为不规则玫瑰色斑丘疹,直径2-3mm,压之褪色。皮疹最初见于颈部及躯干,迅速波及全身,以腰部、臀部较多,面部及肘膝以下则较少。皮疹可融合,或呈小圆点状,周围有浅红晕。出疹后1-2d,皮疹很快消退,不留痕迹。 |
实验室诊断: |
除外周血象外,其余实验室检查多无异常。 |
脑脊液: |
少数婴儿体温骤高时可出现惊厥,脑脊液检查正常。 |
鉴别诊断: |
1.麻疹:卡他症状重,有麻疹粘膜斑,全身症状较重,皮疹于发热高峰出现,出疹初期热度持续不退,疹退后有色素沉着及脱屑。 2.风疹:前驱期短而不显,发热不著,皮疹出现早,发热1~2日内出现,多有融合,出疹后1~2日退热。 3.肠道病毒感染:埃可病毒16型可引起特殊的出疹性热病,似幼儿急疹,但传染性较强,可见于较大儿童和成人,咽部多出现疱疹或溃疡,并有较显著的结膜炎,皮疹分布较广泛。 4.药疹:有用药史,皮疹多见于四肢,多有融合,停药后皮疹渐消退。 5.其他病毒感染所致皮疹:有柯萨基病毒、埃可病毒、eb病毒等感染,按临床症状及血清学检测可鉴别。 |
预后: |
本病预后良好。 |
治疗: |
目前本病尚无特效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无特殊治疗,抗生素治疗无效,不必应用。可给予一般对症处理,高热时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防止高热惊厥。多饮水,给予易消化食物。伴腹泻时给予助消化药物。 |
中西医结合: |
幼儿急疹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症状较轻,很少发生合并症。西医尚无特效药物,抗菌素治疗无效。临床多采用中药治疗为主,对病初发热阶段,治以疏风清热之法,同时可配合西医退热、镇静等对症措施。出现皮疹后,热势已退,中药治疗采用透疹解毒之法,以达邪外出。 |
“幼儿急疹” 相关论述
幼儿急疹,古称“奶麻”、“奶疹”。是婴幼儿期一种由病毒(风热时邪)引起的较轻型急性传染病。冬春多见。临床表现为高热骤起,3~4天后热退出疹,疹为玫瑰色小丘疹,小如针尖。先见于躯干,很快扩及全身,压之褪色,无痒感,1~2天内消退。治宜疏风清热,凉血解毒。
(一)
处方:滑石50克,紫草30克。
用法:共研细末,撒敷患处,每日1~2次。
(二)
处方:甘蔗皮30克,梨皮10克。
用法:水煎,分2~3次服完,每日2次。
(三)
处方:浮萍50克,荆芥6克,生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洗患处,每日1次。
(四)
处方:苇叶6克,紫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2次。
(五)
处方:芝麻叶60克,大枣10个。
用法:水煎,洗患处,每日1~2次。
幼儿急疹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的、以婴幼儿高热和皮疹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
幼儿急疹常发生于春秋两季,有时会出现局部地区的小流行,通常是由疱疹病毒中的6型疱疹病毒所引起。
【症状和诊断】
症状可能在受感染后5~15天出现。患儿骤然出现39.5~40.5℃的高热,并持续3~5天。惊厥常发生于发热初期。除高热外,患儿一般情况通常良好。可有颈部、耳后和枕部淋巴结肿大,以及脾脏轻度肿大。发热通常在第四天骤退。
退热后,大约有30%的儿童会出现皮疹。皮疹为红色扁平的斑疹,但亦有凸起的丘疹;胸腹部密集,面部和四肢稀疏;不发痒。皮疹持续几小时至2天。
医生根据症状即可作出诊断,一般不需要进行抗体检查和病毒分离。
【治疗】
对症治疗十分必要。退热,特别是有高热惊厥时非常重要。退热可用扑热息痛或布洛芬。儿童和青少年不宜服用阿司匹林,因为阿司匹林可诱发儿童患雷耶综合征(见第263节)。
幼儿急疹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性出疹性发热病。幼儿急疹可能是病毒引起,通过呼吸道传播,但不如麻疹传染力那样强。全年均有发病,其中以冬春季为多。一次得病,通常不再患第二次。
幼儿急疹从感染到症状出现大约10天。起病急,突然高热39~41℃,伴烦躁、倦睡、咳嗽、流涕、眼和咽部充血、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类似重感冒。少数病人,特别是较小婴儿,高热时伴有惊厥,但惊厥发生以后神志清楚,精神食欲仍好,从外表看毫无病容,这是幼儿急疹不同于其他发热性疾病的特征之一。发热第二、三天,枕部、耳后和颈部淋巴结轻度肿大,无压痛。高热持续3~5天。热退或体温开始下降时出现皮疹。皮疹呈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最先出现在躯干和颈部,以腰臀部为多,面部四肢较少,1天内出齐,1~2天消失,不留色素沉着,也无疤痕脱屑。这是幼儿急疹又一个显著特征,也是临床诊断幼儿急疹的主要依据。
发病期间应卧床休息,补足水分和水果,吃一些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高热时前额部可敷冷毛巾或服退热片。出现烦躁、抽搐时可服用镇静剂。一般预后良好,个别发生并发症应请医生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