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
参考:冲任湿热下注
“宫颈癌” 相关论述
为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35~55岁发病率最高。早期常无明显症状或有少量接触性出血,常为性交后、排便后有少量阴道出血或绝经后间断性阴道出血。有的伴有白带增多或血性白带。晚期症状为阴道不规则出血,持续时间、血量或间隔都无规律,可为持续性、间断性或大出血。绝经后发现阴道出血,要特别提高警惕。阴道排液,初为粘液血性分泌物,后为脓性带血或淘米水样白带,有特殊的恶臭味。
疼痛,下腹及腰骶部持续性或深钻性疼痛,可放射到下肢。侵犯膀胱可出现尿频、尿痛、尿血。侵犯直肠则引起便秘、便血等。长期消耗可出现恶病质。宫颈癌的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待症状出现往往病情已进入晚期,通过普查行宫颈刮片能早期发现宫颈癌,而早期宫颈癌的治愈率可达100%,因此,积极参加普查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如发现慢性宫颈炎等应积极治疗,这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一环。如有不规则阴道出血、接触性出血或阴道排液增加者,尤其在绝经前后均应首先考虑宫颈癌,立即去医院行妇科检查,常规进行宫颈刮片及宫颈活体组织检查。宫颈活体组织检查是确诊宫颈癌的可靠方法,以达到早期确诊和早期治疗的目的。
宫颈癌是指发生在宫颈阴道部或移行带的鳞状上皮细胞及颈管内膜的柱状上皮细胞交界处的恶性肿瘤,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35岁以后发病率增高。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早婚、早孕及孕产频多、宫颈糜烂、裂伤、包皮垢因素、病毒因素有关。其临床表现形式和程度与子宫颈癌病变的早晚及病理类型有关。可有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不规则流血,晚期有疼痛、尿频、血尿、排便困难等。
中医认为本病与冲任有关。由于七情失调,致冲任失和;或外感湿热,阻塞冲任;脾虚生湿,郁而成毒,湿毒下注而成。与肝、脾、肾关系最为密切。
(一)起居调养法
(1)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衣裤,防止阴部感染。
(2)发病期间禁忌性生活,病灶消退,症状消失后也应节制。
(3)积极治疗,定期去医院检查。
(二)药物调养法
1.常用验方
(1)山豆根30克,全瓜蒌30克,紫草根15克,孩儿茶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薏苡仁15克,莪术15克,半枝莲30克,花粉15克,土茯苓30克,桑寄生30克。每日1剂,平素大便稀溏者忌服。
(2)解毒抗癌汤:薏苡仁30克,土茯苓24克,丹皮12克,赤芍12克,丹参15克,银花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蚤休15克,半枝莲30克。每日1剂,水煎早晚2次分服。
2.中成药(1)杏仁6克,用水煎,代茶饮之,每日1剂。
(2)宫颈癌片每次2~3片,每日3次,饭后服,配合宫颈癌栓使用以增强疗效。
(三)饮食调养法
平菇鸡蛋汤:鲜平菇30克,鲜鸡蛋1个,油、盐、葱花各少许。本汤有滋补阴血,解毒抗癌之功。
(四)其他调养法
熏洗方:红花6克,白矾6克,瓦松30克。水煎,先熏后洗外阴部,每日1~2次,每次30~60分钟。每剂可用3~4天.
女性生殖器官的各个部位均可发生恶性肿瘤,其中以宫颈癌为最多,宫颈癌中又以鳞状细胞癌多见,占宫颈癌的95%。其次为腺癌,未分化癌极少见。
(一)宫颈鳞状细胞癌
宫颈鳞状细胞癌在形态上分为高分化和低分化鳞癌两种类型,但宫颈鳞癌以低分化者多见。
1.高分化宫颈鳞状细胞癌:其特点是癌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红染,有角化倾向。胞核形态不规则,大而畸形,染色极深,呈紫蓝色块状。根据癌细胞形态,可分为纤维状、蝌蚪状和圆形癌细胞。
(1)纤维状癌细胞:是高分化鳞癌中常见的形态。癌细胞呈细长形,状如纤维、胞质嗜酸性,红染或橘红染色,常多个或成群存在。胞核亦呈不规则的细长形,位于癌细胞中段,染色质浓缩,染色极深,不易看清核内结构(彩图6)。
(2)蝌蚪状癌细胞:癌细胞一端膨大,另一端成长尾状,形似蝌蚪。胞质内常有角化倾向,呈红染,在膨大端见一个大而畸形,染色极深的细胞核(彩图5)。
(3)圆形癌细胞:癌细胞圆形,细胞境界清楚。核大,染色质增多,染色;较深,核与包质比例增大。由于圆形癌细胞形态与正常内底层细胞判别不大,故识别这种形态部细胞具有重要意义,因它常见于早期子宫颈鳞癌,病理切片症实多数原位癌。
2.低分化宫颈鳞状细胞癌:宫颈鳞癌以低分化最为常见。其特点为细胞角化倾向不明显。癌细胞圆形或卵圆形,相当于于层或中层细胞。胞质呈紫红色,癌细胞核呈不规则圆形或卵圆形,核染色质呈粗块状,深染。核与胞质比例明显增大,涂片中见癌细胞散在或成群,且异型性大。
低分化俨癌中还有一种小细胞型,但较少见。其特点是癌细胞体积小,与基底层细胞大小相似,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胞质嗜碱性。部分癌细胞呈小梭形或小蝌蚪形,胞质内有角化倾向,呈鲜红染色。核畸形明显,染色质颗粒粗大,深染呈深紫色块状,有的胞质极少,呈裸核状。
由于癌细胞分化差,在涂片中找不到典型的纤维准确度中蝌蚪状癌细胞,故注意与炎症时成群脱落的底层细胞及退变性柱状上皮细胞的裸核鉴别。
(二)宫颈腺癌
阴道涂片所见腺癌仅占阳性涂片总数的5%左右。癌细胞可能带来自宫颈、子宫骨膜或输卵管,三者从细胞学上无法区别。无论宫颈腺癌或子宫内膜癌,组织学上多属一级或二级,故涂片中所见癌细胞亦都是高分化腺癌。
1.腺癌细胞的一般形态特征
(1)大小和形态:一般为中等大小,直径约10-20μm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当胞质内含有粘液空泡时体积可很大,胞浆丰富,呈紫红色或灰红色。含较多粘液时,胞浆染淡蓝色有时呈透明样。
(2)细胞核: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有轻至中度畸形。细胞核大小有一致,一般为正常胞核的2倍左右。核染色质呈粗颗粒或粗网状,染色较深,常见有巨大核仁部分癌细胞可形成印戒样癌细胞。
(3)核与胞分布比例:癌细胞核与胞质比例明显增大。
(4)癌细胞分布状态:可散在也可成团脱落。聚集成团的癌细胞极性紊乱,细胞核大小有一致畸形明显。以细胞团周边部的部细胞呈栅栏状排列胞核偏位于癌细胞质外缘,部分癌细胞内可见粘液空泡。
2.阴道涂片中妆性病变与腺癌细胞的鉴别
(1)退变柱状细胞:柱状细胞退化变性时,细胞肿胀,体积变大,胞质内出现液化空泡,早期胞核也肿胀增大,染色抟肿胀增粗,染色变深,连接网状,后期染色质才溶解成云雾状,故易被误码率诊为腺癌细胞(图21-4)。在涂片中高度退变的柱状细胞有时与高度退变的腺癌细胞不易区别,如果说找不到未退变的典型癌细胞,不应轻易诊断为阳性,需要采标本复查。
(2)炎性增生性柱状细胞:慢性炎症时,柱状上皮增生地同时伴有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谈深,胞质减少,尤其成团脱落时,上述变化更明显应与腺癌细胞团鉴别(图21-5)。
[img]linchuangjichujianyanxue112.jpg[alt]退化变性的柱状细胞与腺癌细胞示意图[/alt][/img][img]linchuangjichujianyanxue113.jpg[alt]退化变性的柱状细胞与腺癌细胞示意图[/alt][/img]
图21-4 退化变性的柱状细胞与腺癌细胞示意图
[imgz]linchuangjichujianyanxue114.jpg[alt]成堆炎性增生的柱状细胞[/alt][/img]
a成堆炎性增生的柱状细胞
1.正常柱状细胞 2.成堆增生的柱状细胞
[imgz]linchuangjichujianyanxue115.jpg[alt]成堆腺癌细胞[/alt][/img]
b成堆腺癌细胞
1.正常粘液柱状细胞 2.成堆腺密细胞,核增大1倍以上,
核增大0.5-1倍,细胞内可见粘液空泡胞质内有空泡
图21-5 炎性增生的柱状细胞团和腺癌细胞团示意图
(三)宫颈未分化癌
未分化癌极为少见,小于阳性涂片总数的1%。由于癌细胞分化极低,恶性度高,常发生出血、坏死及炎症反应,故涂片背景复杂,有较多中性粒细胞、粘液、坏死碎片及红细胞等。癌细胞体积小,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胞质少,呈嗜碱性染色。胞质核相对增大,为正常的1-2倍,有明显的畸形,核染色质颗粒粗大而分布不均,染色深。核与胞质比例明显增大。成团脱落癌细胞排列紧密,胞质和,有时呈镶嵌状结构。低倍镜下容易漏诊,故发现涂片背景复杂或有坏死碎片,应用高倍镜仔细观察。
(四)阴道细胞学诊断五级分类标准
1.Ⅰ级:基本正常
特征:细胞形态正常或基本正常
细胞学:①正常涂片;②炎症疾患引起上皮细胞轻度核增大,细胞退化变性致轻度变形,可有轻度大小有一,但排列无异常。
2.Ⅱ级:有轻至中度核异质细胞,但属良性病变范围。
特征:细胞核增大 ,核染色呈粗颗粒状,染色变深,但分布均匀,核与胞质比例增大,但无属正常范 围。
(1)Ⅱa:轻度核异质细胞:
细胞学:①炎性核异质细胞;②化生的细胞和增生储备细胞;③鳞状上皮中表层细胞核轻度增大,染色质增粗深染色,核与胞质比例正常;④柱状细胞胞核增大,双核或多核,轻度大小有一,但排列一致,核周胞质丰富。
(2)Ⅱb:中度核异质细胞,属癌前病变需定期复查。
细胞学:①以中表层为主的癌前核异抟细胞,可见双核或多核,核增大明显;②底层核异质细胞增多;③明显异常的化生细胞;④有纤维状核异质细胞;⑤柱状细胞胞核增大,大小有一,核轻度畸形。
3.Ⅲ级:有可疑癌细胞。
特征:细胞形态异形明显,胞核中度或重度增大和畸形,染色质呈粗颗粒状,分布略不均匀,胞核具有某些恶性特片,但不典型难以肯定其良,恶性,需复查。
细胞学:①底层核异质细胞明显增多;②明显核异质化生细胞;③可疑的未分化恶性细胞或退变的恶性裸核细胞;④性质不明,难以确定核异质细胞。
4.Ⅳ级:有癌细胞,但不够典型。或有极少数典型癌细胞,需进一步证实。
5.Ⅴ级:有癌细胞 ,癌细胞的恶性特征明确且数目的较多。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从世界范围来讲,宫颈癌已成为继女性乳腺癌后的第二大常见女性恶性肿瘤,全世界在1980年共有宫颈癌病例46.58万例,我国有13.23万例,占世界的28.4%。宫颈癌的发病在各地不一,在世界上哥伦比亚、罗德西亚(非洲)、德国发病率高,以色列发病低。我国各地发病也不一,1974年江西靖安县普查宫颈癌的患病率达13.98/10万,而广东三县的患病率只有5.63/10万。迄今为止宫颈癌的病因尚未定论,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性紊乱、早婚、早育、多产、宫颈炎、性伴侣包皮垢、性激素失调、外生殖器不卫生、吸烟、社会经济条件和精神因素有关。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认为病毒引起宫颈癌的可能性最大,可经性接触传播,因而有人把宫颈癌列为性传播疾病的一种。近年来国外报道,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发病增加。上海市区资料,近年来平均发病年龄也有提前趋势。上海市宫颈癌经过几十年的防治工作,发病率已有明显下降,解放初的发病率为145/10万,近年来已下降到4,9/10万,宫颈癌的防治工作实践证明,坚持妇女病普查普治,实现三早,使宫颈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能大大地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上海市子宫、卵巢癌专题协作组资料:近年来,上海每年仍有200例左右新发病例,平均发病年龄为65岁,50岁及50岁以上病例约占95%,发现时大多属晚期,故子宫颈癌防治工作不容忽视。
早期子宫颈癌病人,常无明显的症状。最早的症状,往往在房事后或妇科医生做过妇科检查后,有少量接触性出血。以后年轻病人会出现不规则的少量阴道流血,老年及中年妇女出现绝经后阴道流血。早期的出血,量不多,没有疼痛,所以常常易被忽略。当癌的病灶进一步扩大,会出现白带增多,有时混有血性白带,早期时白带不一定有臭味。
晚期宫颈癌病人可有不规则阴道出血或冲血,绝经后出现这种现象,人们把它叫做“铁树开花”,是宫颈癌的典型症状。晚期病人癌的病灶大,往往伴有发炎,所以白带多呈水样、血样、脓样,医学上称它“米泔水”样伴明显的恶臭。当癌灶扩散到盆壁、神经时,病人会出现下腹痛、腰骶部疼痛和下肢痛。如果癌灶压迫大血管及淋巴,会出现下肢肿胀。如果癌灶扩散到直肠、膀胱,会出现便血、腹泻、大便时里急后重、血尿和解尿困难等症状。到了末期,病人有发热、贫血、明显消瘦。
宫颈癌占我国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首位,病人以30岁至50岁最多。宫颈癌完全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建国近40年来由于开展防癌普查,宫颈癌、特别是晚期癌的发病率已大大下降,治愈率已大大提高。
早婚、早育、多育子女与宫颈癌发病有关;性生活过早、过频是宫颈癌的重要诱因;通过性交传染的疱疹病毒Ⅱ型等感染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妇科普查中的宫颈刮片检查是早期发现宫颈癌的有效方法,但宫颈癌的确诊必须由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作出。
治疗方面 宫颈癌前病变的处理:
(1)轻度不典型增生,暂按炎症处理,半年刮片随访,必要时再次活检,情况不变可继续观察;
(2)中度不典型增生,用激光、电熨、冷冻或微波或宫颈锥形切除,半年随访一次;
(3)重度不典型增生可行全子宫切除术,保留双侧卵巢(迫切要求生育者,也可在宫颈锥切后密切随访)。
原位癌 多主张全子宫切除,保留双侧卵巢。
手术治疗 对浸润癌中的镜下早期浸润、Ⅰ期和早Ⅱ期适用,手术范围从扩大全子宫切除到宫颈癌根治术加盆腔淋巴清扫术不等。
放射治疗 可适用于各期病人,可手术的宫颈癌,其手术与放疗效果相仿,已不宜手术或无法耐受手术的晚期病人放疗照样可用。
预防保健措施1.晚婚、少育,接受性卫生教育。
2.积极参与妇科普查,因为最早期的宫颈癌与癌前病变无症状或无特殊症状,但经普查可发现。
3.提高警惕,宫颈癌在发展到肉眼可发现以前,仅有的症状是性交后出血和异常白带增多,故有此两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另外,宫颈有中、重度糜烂,或乳头状增生物、溃疡等出现,也应及时病理检查和刮片检查,以鉴别是否宫颈癌、抑或子宫颈结核、宫颈乳头状瘤(良性)和阿米巴性宫颈炎。
4.中、重度宫颈炎应积极治疗。妇科疾病需切除双侧卵巢时应同时切除子宫,且应尽量不留子宫颈以免日后发生残余宫颈癌。
5.宫颈癌病人在手术或放射治疗后,要建立乐观的态度、战胜疾病的信心与意志;增加营养,适当锻炼身体;认真随访(按医生要求)。
癌肿发生于子宫颈者,称为宫颈癌。
【病因病机提要】
本病多由早婚,房劳多产,或情志过极,气郁伤肝,或湿热侵袭,以至气血瘀滞,经络阻塞,或湿热瘀毒互结于胞宫,血腐肉败,发为癌肿。
【辩证施治】
本病临床常见白带增多,气臭,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血量增多,可伴见性交后阴道出血;下腹及腰部不适,隐隐作痛;到了晚期癌肿侵犯膀胱,病人可出现尿频、尿痛、血尿、甚或出现膀胱阴道瘘;若癌肿侵犯输尿管,则可见尿闭、尿毒;若癌肿侵犯直肠,可见大便困难,便黑,甚或粪瘘。妇科检查:宫颈呈糜烂型、菜花型、结节型或空洞型。阴道细胞涂片、组织活检,可见癌细胞。宫颈癌根据病程的长短和病情轻重,可分为五期。0期:原位癌,病变未侵犯基底膜;Ⅰ期:癌瘤局限于宫颈;Ⅱ期:肿瘤侵犯超过宫颈;宫旁受侵未达盆壁,肿瘤侵及阴道,但未达下1/3;Ⅲ期:肿瘤侵犯达盆壁,穹窿受侵达阴道1/3;Ⅳ:宫颈癌广泛侵润,盆底如冰冻状,尿道膀胱直肠受侵,甚至有远处转移。
本病的早期治愈率较高,一旦确诊后,可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治疗。在中药治疗时,可内治与外治法结合进行,内服药中可选用具反唇相讥抗癌作用的药物以增强疗效,如半枝莲、昆布、海藻、乌贼骨、银花 、连翘、败酱草、山豆根、党参、黄芪、夏枯草、白花蛇舌草等。临床之时,除癌肿之主证外,可根据不同的征候特征辩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