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血症

( xinshengerchuxuezheng )

别名: 新生儿低凝血酶原症

西医

简介:
新生儿出血症是由于维生素k及其依赖因子活性不足所致新生儿早期出血性疾病。表现为脐、消化道或其他部位的出血。
病因:
新生儿出血症的原因:
①凝血酶原等合成不足:维生素k依赖因子中主要是凝血酶原,初生儿脐血中的含量低,仅为正常人的20%—54%,生后第2—3d更为下降,第5—6d逐渐回升,生后两周始达成人的80%。Ⅶ因子为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所必需的物质,新生儿期因子Ⅶ和因子Ⅸ、因子Ⅹ的血浓度变化规律基本上与凝血酶原相平行。这些因子均在肝内合成,因新生儿肝功能不足,以致血中浓度降低。
②维生素k缺乏:新生儿早期肠道缺乏合成维生素k的正常细菌群,影响维生素k的合成。孕母缺乏维生素k,更可使胎儿肝内储存维生素k不足。
③孕母产前曾服用抗惊厥药等。
诊断标准:
新生儿出血症新生儿低凝血酶原症)诊断标准:
1.母亲孕期中有维生素k缺乏,且生产前未给予维生素k者。
2.出生后1周内(特别是2~5日内)有皮肤、脐带、粘膜(消化道、呼吸道等)或颅内自发性或轻度损伤后出血。出血可急可缓。
3.出血轻者仅见淤点或淤斑,一般持续3~4天而自愈,未成熟儿可延至2~3周。偶有严重者,特别是消化道或颅内出血,可伴有衰弱,贫血,甚至休克
4.注射维生素k有效。
5.凝血时间延长或正常,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活性低下,血小板计数正常。
诊断依据:
根据发病日龄、自发出血倾向等临床表现考虑,实验室检查确诊,维生素k治疗后迅速好转为佐诊。
体征:
症状很少发生于生后20h以内和出生4d以后,但未成熟儿发生于生后两周以内。出血急缓及形式不一,以脐部渗血为常见,大量出血则少见;但消化道出血量较大,有黑粪症,可导致休克。偶有尿血阴道出血。皮肤出血可见于任何部位,以分娩受压处为最多见。若有颅内出血则病情较凶险,较多见于未成熟儿
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脐带结扎不紧或钳夹松开、产伤性出血、咽血综合征、“假月经”及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d1c、血友病等鉴别。但应注意本症可使正常“假月经”出血量增多。
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①出血停止3天以上,吃奶好。②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正常。
2.好转:①出血症状停止不足3天,或无新的淤点、淤斑出现,而旧的尚未吸收。②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接近正常或较治疗前缩短。
预后:
及时诊治,即使出血量大也可挽救生命,但有颅内出血有时可导致死亡。
治疗:
1、应用维生素k。维生素k分天然和合成制品两种,天然产品氧化作用低,毒性小;合成制品毒性大,易致高胆红素血症。天然制品有来源于植物紫花、首蓿等的k1及来源于动物鱼、肉等的k2;合成者有k3及k 4。k1可用1—2mg肌注,效果好。合成剂.k 3每日1—2mg肌注,连续3d,k4口服,每日2次,每次2mg。 k3、k 4总剂量超过10mg时可致高胆红素血症
2、经维生素k治疗无效、或肝功能差、有贫血或出血严重者,可静脉输新鲜血,轻者输新鲜血浆。消化道出血者应禁食。颅内出血处理见“新生儿颅内出血”条。

“新生儿出血症” 相关论述

新生儿生后第二至四天内有脐部渗血或出血,胃肠道出血(如呕血或排出柏油大便);少见的如颅内出血、严重的胃肠道出血可危及生命;早产儿出血症可发生在出生后2周之内,当出现上述现象时就要想到新生儿出血症
引起新生儿出血症的原因是由于凝血酶原不足或者维生素k的缺乏。
出现新生儿出血症时首先要肌肉注射维生素k31~2毫克,每天1次,连续3天,并观察治疗后是否继续有出血的现象,如无效时要输新鲜血或新鲜血浆。有消化道出血的应暂时停哺母乳。对早产难产或者估计有发生新生儿出血症可能的孕妇应在分娩前3天口服维生素k4毫克,每天2次,k或者分娩前12小时肌肉注射维生素k38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