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胆草
( Shí Dǎn Cǎo )
别名: 虎耳还魂草 , 钮子药 , 地蒲团 , 生扯拢 , 石花 , 岩指甲 , 镇心草 , 石荷叶 , 石蝴蝶 , 石莲花
石胆草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
清湿热;解疮毒;活血止痛。主湿热痹痛;疮疡肿毒;咽喉肿痛;赤白带下;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研末撒;或吹喉。 |
性味: |
味苦;辛;性寒 |
归经: |
肝经 |
各家论述: |
1.《云南中草药》:活血解毒,消肿止痛。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心悸,跌打损伤,刀伤,疮痈,顽癣。 2.《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除湿。治湿热痹症,腮腺炎,咽喉肿痛。 |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0-3600m的山坡林缘岩石上及石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 |
原形态: |
石胆草 多年生草本。叶全部基生,叶莲座状:外部的叶有柄,内部的1-2.5cm,宽1-2cm,先端圆形,基部锲形,边缘具细圆齿,上面密被白色稀淡褐色绵毛。花葶2-4条,高7-12cm,有锈色柔毛;聚伞花序具5-12花;花萼钟状,5裂至近基部,裂片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钝,外面被状,5裂至近基部,裂片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钝,外面被淡褐色长柔毛,内面无毛,具3(-4)脉;花冠筒状,蓝色、紫蓝色,长约10mm,上唇2裂,下唇3裂,内面下唇一侧具髯毛和斑纹;雄蕊4,花丝呈弧状,有时卷曲,药室汇合,基部极叉开,退化雄蕊1;子房长圆形,长约2.3mm,花柱与子房街道工或稍长于子房,柱头头状,微凹。蒴果近长圆形,长1-2cm。花期6-7月,果期8月。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石胆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allodiscus flabellatus (craib) burtt [didissandra flabellata craib]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
出处: |
出自《云南中草药》。 |
石胆草 (出处: 《全国中草药汇编》 )
石胆草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
①《云南中草药》:"活血解毒,消肿止痛。治月经不调,亦白带下,心悸,跌打损伤,刀伤,疮痈,顽癣。" 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除湿。治湿热痹症,腮腺炎,咽喉肿痛。"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研末撒或吹喉。 |
性味: |
《云南中草药选》:"苦辛,寒。" |
附方: |
治咽喉肿痛:石花研末吹喉,每用一分,或加冻青叶外敷。(《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
生境分布: |
多生于溪边或山坡的阴湿岩壁上。 |
原形态: |
多年生常绿草本,高10~20厘米。须根黄褐色。叶基生,成圆垫状平铺于岩石上;叶倒卵形,长4~7厘米,宽2~3厘米,先端圆钝,基部渐窄,边缘波状,有粗锯齿,叶脉羽状,上面深绿色,被长毛,下面色较淡,密被长丝毛;叶柄长2~2.5厘米。花茎数个,从叶丛中抽出,长6~9厘米,聚伞花序顶生;花淡蓝色;花萼小,5裂;花冠管圆柱形,顶部2唇形。蒴果狭长,2瓣裂;内有细小种子多数。花期夏、秋。 |
来源: |
为苦苣苔科植物石胆草的全草。秋、冬采收。 |
出处: |
《滇南本草》 |